我們在生活中時常會產(chǎn)生一些感想,這時候就要認真寫心得體會,通過分享實用的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幫助讀者克服困難和挫折,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反糧食浪費法的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反糧食浪費法的心得體會篇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人們傳頌了幾千年的古詩,也許同學們在幼兒園就背的滾瓜爛熟了。然而不知同學們是否留意,我們平時走在大街上,常常會見到只吃了幾口的饅頭和水果等等被扔在地上,卻沒有一個人主動撿起來。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吃飯時就挑三揀四,愛吃這個,不愛吃那個,如飯菜稍不合自己的胃口,便會將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進垃圾桶。
同學們,不知你們可否知道,在我們嚴重的糟蹋、浪費糧食同時,那些貧困地區(qū)的同學們吃的是什么?一個饅頭加一碗白開水,就是他們的午餐,把咸菜、蘿卜干、馬鈴薯之類當做食物,那是家常便飯,我們常喝的牛奶吃的雞蛋,對于他們來說,那只是一種美好的向往,比過年還難得。有的同學可能認為,現(xiàn)在糧食這么多,浪費一點兒算什么,可是同學們可曾想過,如果大家都不知珍惜糧食,都不知道節(jié)約糧食,都不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你浪費一點,它浪費一點,那將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浪費??!
古人曾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當念物力唯艱?!蔽覀冎腥A人民是一個有著五百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自古就有節(jié)約糧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同學們,浪費糧食就是犯罪,浪費糧食最可恥。就讓我們像老一輩學習,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反對浪費,提倡節(jié)約。
我們應傳承和發(fā)揚我們中華民族崇尚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小就樹立“浪費糧食可恥,節(jié)約糧食光榮”的觀念,養(yǎng)成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的良好習慣,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反糧食浪費法的心得體會篇2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物資。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節(jié)儉糧食是全人類共同推崇的一種美德,尤其是在我們中國,更是有著節(jié)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我是從小被泡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全家人整天眾星捧月似的慣著我,他們把我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事事都依著我、順著我,漸漸的我成了家里名副其實的小公主。
在家人的寵愛下,我逐漸養(yǎng)成了一種壞習慣,那就是頓頓吃飯總愛剩飯。每當這個時候,爺爺奶奶會無奈地搖著頭,唉聲嘆氣地說:“唉!此刻的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看看,這么好的飯菜就這么扔了,多可惜??!想當年咱們小時候哪吃過這些東西啊,連一頓飽飯都吃不著!”小時候,聽了這些話我感覺不以為然。之后,我學習了《憫農(nóng)》這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蔽也琶靼琢思Z食的來之不易。于是,我下定決心要改掉這個壞習慣,絕不再浪費糧食了。
教師告訴我們,如果全國每個人每一天節(jié)儉一粒糧食,就夠五個人吃三年的,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我想起了小時候媽媽常給我唱的那首童謠:“小小一粒米,來得不容易;糧食寶中寶,人人要愛惜?!泵恳涣<Z食都飽含著農(nóng)民伯伯辛勤的汗水,他們整天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就是為了多種些糧食,我們有什么理由去浪費糧食呢?
同學們,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此刻做起,繼承中華民族厲行節(jié)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力爭做一個珍惜糧食的好學生吧!
反糧食浪費法的心得體會篇3
同學們:
我國是世界上浪費糧食較多的國家。我國一年所浪費的糧食,可以供三個國家吃一年。全世界一年總共浪費的糧食,可供兩億人口吃一年。這是多么大的數(shù)字呀!
本來如果我們?nèi)匀徽湎ЪZ食,不浪費糧食,那么就不會有這么大的數(shù)據(jù)。但是人們顯然沒有注意,他們依舊吃不了,浪費,吃不了,浪費?!耙恢嘁伙?,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先輩們傳下來的話,難道都忘了嗎?你們甘心讓農(nóng)民伯伯辛苦種出的飯菜就這樣被浪費,被丟進垃圾桶里嗎?或許很多人會說:“我不會浪費了?!钡沁@些人真的做到了嗎?光說不做的人更可恥。
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新一代的年輕人,包括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新中國剛成立之際的艱難,沒嘗過那段艱苦歲月的心酸,沒有想過要學習那一代人的簡樸,而如今隨著時代變化科技發(fā)達,吃的穿的哪樣會少?現(xiàn)在的美好歲月使我們的內(nèi)心也發(fā)生了變化——變得奢華了。
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后果才會如前面所說,如此嚴重!很多人也沒有想過可能萬里之遙,可能幾里之差的地方,還有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他們有多么渴望吃上一頓有飯有菜的佳肴呀!
所以,我向全校同學發(fā)出號召,讓我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飯菜要打到自己剛好能吃飽的量,這樣不會浪費。
2、制作珍惜糧食的標簽并張貼。
3、看到有人浪費,必須加以阻止。
“君不知,白花稻米勤勞種,滴滴汗水禾下土?!奔Z中有良,食中有良,皆有良,人必用良食糧。讓我們珍惜糧食,共同努力——行動起來吧!
倡議人:
日期:
反糧食浪費法的心得體會篇4
故事某天早上,小明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早飯。他三下五除二將米粥扒完,又一口氣吃了三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將剩下的一個“飛”出窗外。他邊扔邊嚷著:“不吃拉,不吃啦,再吃肚子要爆了!”真是無巧不成書??!
小剛正好來約小明一起去上學。當小剛路過窗口的時候,忽然一個東西“飛”了過來,正好砸在他的頭上。他一看,原來是個饅頭。“咦,為什么這里會有饅頭冒出來?”他拿起饅頭,開始沉思:“會不會是他……”這時,小明聽到外面有動靜,連忙把頭探出去,發(fā)現(xiàn)原來是小剛,忙說:“對不起,小剛,我沒想到你會在這里?!闭f著還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腦勺。小剛見到是小明探出頭,猛然想到一個主意。
他偷偷地把饅頭藏到背后,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正準備來找你呢!”說完,沖著小明笑了笑。小明聽到小剛說要找他,拍了拍胸脯,問道:“什么事?用的著我的地方盡管說?!毙偦氐溃骸肮旁姟朵z禾》我忘了,你教我一下吧!”小明輕輕地笑了笑,說:“我當啥事呢!”接著用大拇指指著自己的鼻子,“我會背!”接著,小明就有聲有色地背了起來。他裝作古人的樣子,一邊背還一邊搖頭晃腦,暗自得意?!拔业纳道系馨?,難道你還不知道我的用意嗎?現(xiàn)在你別神氣,等會兒你要比斗敗的公雞還難看呢!”小剛暗自發(fā)笑,眼睛都瞇起來了。
小明卻一位小剛在稱贊他呢,背得更加起勁了。當小明背到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時,還驕傲地暑期指頭朝前直了一下。等小明背完后,小剛把放在背后的饅頭拿了出來,用手指著“贓物”說:“那么這個饅頭你打算怎么搞定它?”小明的臉刷地紅了。難為情地低下了腦袋。呵,他背了這么老半天,直到現(xiàn)在裁紙刀小剛叫他背古詩的真正的用意呢!
反糧食浪費法的心得體會篇5
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生活節(jié)儉是一個人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所謂節(jié)儉,就是花錢有節(jié)制,不鋪張浪費。這個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注意節(jié)儉的人不占少數(shù),故而有必要談談節(jié)儉。我覺得,我們應該注意節(jié)儉。
從學習中到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紙,而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樹皮等植物的纖維,但由于人們的盲目砍伐,現(xiàn)在樹木也越來越少了。要知道,樹,對人類、對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起著多大的作用,樹是地球之肺,每年得生產(chǎn)多少的氧氣,供我們呼吸、使用,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紙。
現(xiàn)在浪費比較嚴重的就是體現(xiàn)在糧食上,尤其在學生中。在學校里,每日三餐后,飯菜如山一樣堆積著,這壯觀的“景色”,就是學生的所為。主食吃的不多,大多數(shù)吃那么兩三口就倒掉不吃,然后去商店買零食吃,你想想這個行為有多么的無恥!要知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盤中的糧食,都是農(nóng)民辛辛苦苦栽種出來的。再者說,米飯中,有多少我們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這么說,我們應該浪費糧食嗎?
除了物質(zhì)上的浪費,還有時間上的浪費。這也體現(xiàn)在學生中,每到下課時間,同學們就開始陸續(xù)的上廁所。其實根本就沒有尿意,還要去一趟廁所。自己去就算了,還要硬拉著別人一起去,這樣就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還浪費了別人的時間,害人害己呀!如果把這些時間用在學習上,那該有多大的好處。
相信大家看完這些,一定會意識到節(jié)約的重要性。所以大家請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那么,就從節(jié)約做起吧。
反糧食浪費法的心得體會篇6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作為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學生,我們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社會,就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做一些我們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
我們學校有食堂,每天中午我都會在學校的食堂吃飯。當我吃飯的時候我就會發(fā)現(xiàn),每次食堂的阿姨在收拾桌子,收拾飯菜的時候,總會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剩菜、剩飯。我們食堂是4個人一起吃飯,有的同學會把菜吃得很干凈,有的同學盤子里有的就會剩下一半多,或者饅頭剩下一半多,一整個饅頭沒有吃完。剩下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同學是比較挑食,不愛吃那道菜,有的同學是因為饅頭吃到一半吃不下去了,還有的同學就是吃飯的時候,有故意浪費的發(fā)生。
看到這些情況,我的內(nèi)心是非常悲傷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吃到的每一粒糧食,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的種出來的。我們學校也在時時刻刻教導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我們老師也說,吃飯不怕你們吃的多,關鍵是不要剩。吃的多不可惜,剩下才可惜。學校在食堂上也貼了一些節(jié)約糧食的標語。并且推出了“光盤行動”。就是你吃飯的時候,就是吃多少盛多少。一個饅頭如果吃不了的話,要把這個饅頭的一半分給另一個同學。然后會組織同學專門的進行檢查,看看哪一位同學在浪費,并進行現(xiàn)場的教育。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檢查以后,基本沒有浪費情況的發(fā)生。整個學校也形成了一個節(jié)約的意識。
梁啟超曾經(jīng)說過,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是祖國的希望。只有我們少年兒童有一個愛國、節(jié)約的意識,國家才會更好。
反糧食浪費法的心得體會篇7
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qū))人均耕地低于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于設備和管理落后,糧食在收獲、儲存、調(diào)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產(chǎn)后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稍微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我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shù)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為此花費巨額外匯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已經(jīng)成為從中央高層到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觸目驚心的浪費糧食現(xiàn)象,更令人擔憂。
現(xiàn)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jié)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chuàng)造的。珍惜這種創(chuàng)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chuàng)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chǎn)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tài)環(huán)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xù)發(fā)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
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xiàn)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qū)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xiàn)了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也不會得到根本轉(zhuǎn)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
節(jié)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了節(jié)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尊重勞動成果、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壓力已成為現(xiàn)代人的一種自覺意識。珍惜糧食吧,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節(jié)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反糧食浪費法的心得體會篇8
白米飯之所以飽滿有光澤,是因為有了汗水的灌溉。節(jié)約糧食是不辜負人們的辛勤勞作,是表達對勞動人民最大的敬意。
那些在炙熱的陽光下躬種的農(nóng)民,是他們用從臉頰上流落下來的汗水種出了擺放在我們餐桌上的飯菜。飯菜中飄出的香,是對農(nóng)民的一種頌揚,同樣是對我們的一種勸誡,節(jié)約糧食,贈與一香。
從小,老師就在學校里教導我們要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節(jié)約糧食,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責任不分大小,只求珍惜每一粒米飯。
隨著我長大,我很好的做到了節(jié)約糧食,但是看著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他們完全就沒有節(jié)約糧食的自覺。
他們吃一次飯,嘴巴上,手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滿是殘渣,他們不是在吃飯,而是在玩耍,拿著糧食玩耍。一看到這種情況,我就會忍不住沖上前將他們眼前的飯碗拿開,然后教訓他們,要他們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看著他們的這種行為,我會充滿無奈,因為他們還不懂,不懂糧食的含義,不懂浪費可恥,不懂得節(jié)約糧食人人有責。
不過不懂沒關系,既然我明白了節(jié)約糧食的含義,那么就由我最先來告訴他們怎么樣去節(jié)約糧食,告訴他們浪費糧食意味著什么,意味的一種壞風氣的形成,如果將來某一天人人都這樣浪費糧食,最后的結(jié)果就只能是糧食短缺,最終受苦的也只有我們自己。
我們國家糧食充足,但是地球這么大,經(jīng)常在新聞上可以看到,哪里哪里在鬧饑荒,又因為缺少糧食餓死的多少人,這些電視上的報道每每一讓我看到,都會讓我將節(jié)約糧食這四個字在心里默念一次。
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