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7篇

時間:2024-03-01 作者:loser 心得體會

只有真實的感受和深入的思考才能幫助我們得出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只有將自己的全部感受表達出來,我們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體會,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7篇

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篇1

班級管理工作中,表揚與批評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班主任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表揚與批評都會對學生的情緒、感情、心理、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聽人批評是難堪的事。班主任批評學生主觀上希望通過批評促進他們克服和改正錯誤的思想行為。批評含有品評、判斷、指出好壞,其積極作用應該可以激勵人、鞭策人、教導人。只有適時、適度、有效的表揚與批評,才能起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達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因此,要做好班級工作,班主任必須掌握必要的表揚與批評的言語技巧,在批評學生時更應講究方式方法,講究批評的藝術性 。

一、批評學生的語言要客觀公正,要有所指。

批評通常是在事情發(fā)生后出現的,教師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實,調查情況,通過研究分析后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給予公正合理的批評??陀^公正是教師對學生作出評價的最基本要求。教師要明確要批評的是針對學生的哪一件事,哪一個行為。點明了某一值得批評的行為,教師不致于將犯錯誤學生的所有行為籠統地納入批評的目標,也不至于因某位同學有違紀行為而在班會上批評全班同學。

二、批評要注意選擇適宜的場合與時機。

對于自尊心較強的學生,一定要選擇恰當的批評時機和場合,才能達到教育目的。一般來說,對于個別同學批評宜單獨進行。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不同的批評場合與時機。對于那些一時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比較固執(zhí)的學生,可以適當在辦公室進行批評,借助其他教師言論的旁敲側擊。對于自尊心很強又"愛面子"的同學,則應以單獨聊天的方式進行批評, 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讓其在與老師平等交談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被批評的錯誤具有代表性,批評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學生時,才可公開批評,起到對全班同學"敲警鐘" 的作用。另外,對于學生缺點錯誤的批評應隨機進行,不可等錯誤積累到一定程度才采取措施,應隨時發(fā)現,隨時批評。

三、語言要和氣,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要用訓斥、威脅的口氣,也不要用斬釘截鐵的語氣,那種瞪眼睛、拍桌子,大聲叫嚷等發(fā)怒的表現都是不得法的,會使學生產生對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損于教師的形象。每個學生都有較強的自尊心,教師在批評學生時要用平等和氣的態(tài)度,講究委婉含蓄,設身處地為接受批評的學生著想,班主任滿懷愛心,滿懷理解,用平等和氣的態(tài)度點明學生的錯誤,用真情感化學生,啟迪學生的心靈,使之產生自我批評的意識,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要側重轉化,達到學生積極效果的內化。

批評時要說明該做的事,指出改正的方向,讓學生用積極的態(tài)度思考批評的問題。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感到后悔,這時教師應給予關心和體貼,給予改正錯誤的機會,通過教育有了正確的反應,接受教師的指點并積極付諸于行動,改掉了錯誤的行為習慣,這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加以贊許,恰當地給予表揚,批評轉化為表揚,達到了批評的最佳效果。

五、多以鼓勵代替批評。

對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一般宜通過鼓勵達到批評的目的。使他們從鼓勵中發(fā)現不足,看到希望,增強信心。例如我班有一名班干部工作一直積極主動,各項工作做得很好,深得老師贊許和學生認可。但有段時間學習下降,作業(yè)也不認真做。同學們也說她這樣不行、那樣不好。該同學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再不像原來那樣積極、 主動、熱情了。我多次找她談話,查找原因,提出奮斗目標。學習上每當有了進步,就特別提出來表揚。使她堅定了學習信心,各方面又像原來一樣好了。

六、批評過后要多關心學生。

關注情緒變化,防止過激行為。嚴厲批評后要關注其情緒變化情況,個別情緒不穩(wěn)定的同學可能會做出逃學、出走、破壞、報復等過激行為。關注改正錯誤的情況,防止坐失良機。批評的目的是促其改正錯誤,所以認為批評結束就萬事大吉,而要進行有意識的觀察、輔導、有了進步要及時表揚。注意安撫技巧,批評后必要時可以采取適當的方法向學生表明為什么要批評,為什么要這樣批評,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

總之,教師在工作中不要過多地使用批評,以免造成學生消極悲觀,應少運用且善于運用批評才是上策,要講究方式、方法,講究藝術性,以提高教育學生的實效性。

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篇2

教師的天職是育人,肩負著民族興衰的重任,被廣泛譽為園丁、春蠶、蠟燭、人梯、靈魂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怎樣才能不辜負這些美稱呢?我認為關鍵是心中要有愛。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曾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的,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心中必須要有愛。

首先,要愛學生。

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建設祖國的棟梁,因此我們要把每一位學生都看作是愛迪生、愛恩斯坦。用愛心、關心、責任心、寬容心、細心去培育他們。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的確,愛是一種情感交流,只有把熾熱的愛通過一言一行傳給學生時,才會激起學生對老師情感的回報,從而樂于接受你所給予的一切。所以要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老師,先決條件是要愛學生,只有心中有愛,才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好學生。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傾注了20xx年的.愛,終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yǎng)成了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可謂愛的偉大!

其次,要愛學習。

教育是一項灌溉事業(yè),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是一條有源頭的河流。所以要成為一名受學生敬佩的老師,一定都要熱愛學習,不斷學習,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是使自己的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寶;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與時俱進,成為一種發(fā)展著的教學藝術;學習專業(yè)知識,使自己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廣闊的智力背景。只有愛學習的老師,才會在教學中保持創(chuàng)造的激情與活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成為學生傾心,學校放心,家長開心的名師。

再次,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

教育是一項事業(yè),我們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而不要僅僅把它當作一種職業(yè),更不能只當作是一個謀生的飯碗。職業(yè)與事業(yè)的不同層次在于職業(yè)只讓我們生存,而事業(yè)才能讓我們自己、國家、社會發(fā)展。因此要成為一名對學生終生產生積極影響的老師,必須把教育當作一項事業(yè)作一生不懈的追求,把教育好學生放在首位,不為權力、地位、名譽、金錢和其他物質利益所動搖,每一天都充滿激情,勇于開拓,敢于追求,讓三尺講臺綻放出世界上最美最燦爛的花朵。教師生活雖然艱苦,但我看到學生獲得優(yōu)異成績后欣喜的笑容,看到一屆屆的學生正成人成才,我感到無比快樂!

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注定一生都要傾注愛。只要不吝惜揮灑愛的教師,才會成為受學生愛戴的老師;才會成為受學生敬佩的老師;才會成為受學生感激的老師。國家教育周部長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就是教師的靈魂。我,一介書生,深有同感。

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篇3

首先,我面對的是小學的孩子,他們就像一張白紙一樣:簡單、天真、純潔,而作為孩子的啟蒙者,老師自己的言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將會是很重要的。我們給予孩子的應該是“真、善、美”的東西。通過學習,我更加懂得了,教師工作的最大特點在于靈魂對靈魂的塑造,因此,教師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發(fā)展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教師自身的心理不健康,人格有障礙,將會給學生未來的身心發(fā)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應是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實,老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生活和工作中也存在著種種壓力,教師不僅面臨來自教學改革的壓力,而且還有學歷、職稱、論文、課題、競聘上崗、評等級等各種壓力,知識更新的速度更需加快。教師需要不斷地充電,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教學;教育改革的力度增加,學校之間、同事之間競爭激烈,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期望越來越高,這些都是加大教師心理問題的壓力,而且由于教師的社會角色,往往更容易隱藏自己的心理問題,不愿意向外人透露。

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能面對這種壓力,一方面能對壓力進行自我調節(jié),我想,作為一位新時代的教師,我們還是能較好地對自己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yǎng)的。

一、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具備這些素質,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影響學生。

二、具備耐心和愛心

在工作中,我們總可以接觸到不同能力、性格的孩子,也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家長,他們當中,有的令我們感到欣慰,但是也有讓我們感到頭痛。不管是面對孩子還是家長,我們能夠做到換位思考,從他們的角度和立場出發(fā),真心地為他們考慮,耐心細致地做好工作,就沒有難得倒的人和事。

三、清晰的自我意識和工作責任感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有清晰的角色意識,經常意識到自己是個教師,懂得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經常用優(yōu)秀教師的標準衡量自己,自覺地評價與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自尊、自重、自愛、自強,并且意識到自己所充當的角色會遇到的沖突,及時進行調整和克服。這樣就能緩解教師的心理失衡和失落感、相對剝奪感,使其以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工作之中。

教師不僅是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更是在塑造人格,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篇4

1.藝術起源-巫術。

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的基本內容是動物形象,這些壁畫彩繪而成。

史前藝術家用獸骨做成空心管,將色粉吹到石壁上造成豐富的層次感,整個畫面極富動態(tài),馳騁的動物與紅色的天穹一起烘托出原始的自然生命,恢宏而神秘。

這些壁畫對應于人類原始勞動的狩獵時代。

可以斷言藝術來源于勞動。

法國史前巖畫

現在推想:他們畫這些動物并不是為了審美的需要,而是為了舉行某種儀式的需要。

這種儀式就是原始的巫術。

原始的巫術并不是科學的還是情感的,是一種勞動之前激發(fā)和呈現共同情感的活動。

在巫術活動之后,原始人立刻投入了緊張的勞動,投入了與野獸的搏斗,投入了汗流浹背的狩獵生活中。

原始人需要巫術,是為了表達和保存生命的情感與信念,這對生產活動的成功和共同體的維系至關重要。

今天這樣的儀式也很重要,比如作戰(zhàn)之前,部隊喝摔碗酒,也是情感的需求。

中考,高考之前,學生也要做思想動員,舉行宣誓儀式,這一點與原始人的巫術類似。

今天我們不再講巫術,但是藝術讓永恒的理想化身在現實之中,由此展現一個民族的歷史命運,也喚醒重新奮斗的精神力量。

2.怎樣跨過藝術的門檻?

藝術從一開始就與人的生存情感糾纏在一起。

人類的一切生存情感都包含著對某種“超越性存在”的領會。

人類的生存情感通過藝術得以保存。

但是僅有生命情感也不能成為藝術。

常言道“憤怒出詩人”,這句話只有一半的真理。

如果僅僅只有憤怒,是無法寫出詩來的。單獨的一聲吶喊,并不算詩,沒有感染力。

情感的直接流露和宣泄,僅僅具有心理功能上的意義,離開真正的藝術作品相距甚遠。

生命情感只有通過形象的塑造才能真正得到表現,這是跨過藝術門檻的關鍵。

正是通過構形這一環(huán)節(jié),人類情感才發(fā)生了質變,它解除了日常情感的對象性負荷,轉變?yōu)樯媲楦械淖晕矣^照。

某人寫下這樣的句子:我很憂愁!我很惆悵!我很傷感?。]什么感染力)

秦觀這樣寫: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無邊絲雨細如愁

李清照寫思念: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藝術仿佛是一道門檻,日常情感在跨過這道門檻時發(fā)生了質變。

3.藝術作品的存在就是建立一個世界,一個可以讓我們細細打量的生存的世界。

鄭板橋畫竹,是為了讓大家看到真正的竹子,實際上眾人平時都未曾看到過真正的竹子。

確實竹子是可感事物,人人都能看到,藝術家要教人看竹子,那是對真理的觀看。

在鄭板橋畫的竹子中,我們才能看到竹子所勾連著的那個生存的世界。

如,馬致遠的詩作為例: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這句話最要緊)

這首詩中,一口氣排出許多事物,這些事物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出奇。

然而,卻因為最后的那一句話而展開了一個游子在外生存的世界,立刻使這些事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變得不平凡,它們都進入了天涯游子在其命運中所歸屬的那個世界。

游子的世界呈現

因此這篇文字便是詩,是藝術作品。

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篇5

通過對《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的學習,我感觸頗豐。學習中使我對(20xx版)藝術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從老師的解讀中我感受到新課標內容的人文性,審美性,實踐性。這些特點決定了音樂課程的實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各種教學方法和途徑,都要體現出音樂課程性質。同時也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感覺在以后的教學路上,還需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課下多給自己充電,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給學生在藝術道路上的發(fā)展引好路。藝術教育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用他們的愛去感染身邊的人,最終使這個社會充滿美。此外,教師應從學生出發(fā),為學生多營造一些發(fā)現美、傳播美的良好氛圍。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總而言之,音樂教育要堅持以生為本,章顯美育的功能。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用認真、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待每一堂課的教學。在教學中多思考,多創(chuàng)新,多反思,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領悟課程的理念,能夠更好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來。

新課標的修訂由音樂課標轉為藝術課標,根據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的.育人內涵及指向,凝練出了“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chuàng)意實踐、文化理解四個核心素養(yǎng)”。讓我感受到了在未來的音樂教育中會更加注重多元綜合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備課,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各種方法和途徑,去體現出音樂課程的性質。新的藝術課程標準給我們的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指明了方向,使我們在備課時,思路更為清晰,明白音樂教學的側重點。從而,更好的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最后達到學生掌握音樂知識的最終目的。

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改進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要教好學生就必須在教學中用科學靈動的教育方法進行教學。教學重點怎么突破,教學難點如何解決,都需要新課程標準的指導與幫助。一節(jié)課中如何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如何將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如何讓學生享受情感審美,這還得靠新課程標準的指引和幫助。不管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yè)基本功都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yè)。要本著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之長,補己之短,但是專業(yè)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那是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勤奮刻苦的操作學習,才能在不自覺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新課標還使我明白了在課堂上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發(fā)展”。增加了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音樂活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情感,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去了解每位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去制定適合他們的教育方式,這樣師生間才能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其次要注重“課堂設計思路”。在所有的科目中,學生們普遍都喜歡上音樂課,因為音樂可以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但如果總是一種課堂模式來進行上課,學生就會對課堂慢慢地失去興趣,新課標中要求教師設計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在音樂實踐中,可以將音樂知識、技能完全的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使同學們在實踐中將知識記得更加牢固。最后要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熏陶。尊重藝術,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音樂是廣泛的,他代表的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不同時代的作品,就是在上課中除了完成所教授的作品外,要讓學生理解與掌握這首作品的時代背景,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學習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創(chuàng)造了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的意義。一堂成功的音樂課對學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帶領著學生愉悅的進入了音樂中去感受,不僅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鑒賞力,對美的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審美情趣,陶冶其情操,作為新時期的音樂教師,相信我們會伴隨著新課程標準一同成長,和孩子們一起感受美好的音樂人生。

新課程還要求每一位老師必需進行角色轉換。教師不僅是教學中的組織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不僅是學習的參與者,更是合作者。教師只有把課堂的主動性交給學生,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使每一個學生感到學習是快樂的?!皹贰笔翘找鼻椴伲龠M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繼而塑造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此外,我們的教育并不完全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家,而是為了培養(yǎng)“人”。所以在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盡量避免那種生硬的技巧、技能性訓練,而應從學生出發(fā),多為他們營造一些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自由空間,從而激發(fā)起他們熱愛美、傳播美的熱情,讓美能在學生的心靈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傊诮虒W中我們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多多關注人的發(fā)展,關注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師生關系等各方面逐步轉變教師角色,盡量適應新課標,成為新課標的有效執(zhí)行者,唯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社會需求,我們的音樂教育才能夠真正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擔負起培養(yǎng)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將會在今后的教學與學習中改變自己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用最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刻苦鉆研、勤學苦練、勇于創(chuàng)新,在學生的藝術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把智慧、情感和力量奉獻給我們偉大的教育事業(yè)。

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篇6

我看了《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教育類的書籍。一看到這個書名,就感覺此書有內容,至少作者以非常前衛(wèi)的思想指出了我們目前教育中所犯的重大錯誤,那就是貪多求快的非理性化的潛意識。

希望得到好的教育成為天才或者是精英是每個人所夢想的,但是這種教育不適合所有的人。更快,更高,更強是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但是我們每個人即使刻苦鍛煉不可能都成為運動員,更不可能都參加奧運會,更加不可能一參加就拿金牌或者是破世界記錄。

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的.,循序才能漸進。張文質先生說到慢是一種教育的藝術,我覺得值得討論。我覺得慢是一種科學,更是一種戰(zhàn)略戰(zhàn)術。網絡上盛傳著一堂美國的數學課,看過之后,真是感慨萬千,浪費一堂課只學一丁點內容。不過,我總算明白了真正的數學是怎樣的,而國內的算術又是如何的。

張文質先生書中提到“我們的教育往往過于急切的盼望著出成效,成正果,能夠‘立竿見影’,缺乏期待與從容”;“我們缺乏一種悠閑的心態(tài),缺乏閑心”。不知從何時起,我常常被超負荷的日常教學工作弄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閑余時間去思考,去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做教育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有言論說幼兒園學小學的,小學學中學的,中學學高中的,高中學大學的,大學卻在學幼兒園的。

教育是一種“慢活”“細活”,是生命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的“潤物細無聲”,正反映了教育的變化過程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積淀,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guī)范”。

看了這本書,我更清晰地認識到,我們教育體系的問題是非常大的,是一個系統化的問題??蓱z的教師是很難改變教育的現狀的。張文質先生作為一個專家,書中談及《教育是慢的藝術》以專章內容討論似乎只有區(qū)區(qū)40頁,只占到全書的20%,可以說對此內容是點到即止。

作為一個平凡的教師,我們又能做什么呢?我想還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至少在教育時保留一份哲學的心態(tài),保留一份童心吧!要想教育的節(jié)奏變慢,可能性不大。

讀教育的藝術心得體會篇7

在這次專業(yè)必修課的學習中,我受益匪淺,對教育的本質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借助這個專業(yè)必修課的絡平臺,我想談談本人對藝術教育的一些體會。

托爾斯泰曾說:“藝術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手段之一。”,藝術教育表現出一種廣泛的滲透功能。從本質上講,藝術教育以自覺的、潛移默化的方式,對人的整體生存態(tài)度與生活觀念進行培養(yǎng),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造就一種健全的人格。藝術的價值在于為個體的心理成長和精神發(fā)展提供了一種內在的精神營養(yǎng)和文化價值,以提高人的精神性。

藝術教育不僅能夠在德育、智育所不及的方面發(fā)揮出藝術教育所特有的審美功能,而且能夠發(fā)揮出就連德育、智育自身也難以發(fā)揮出的德育、智育功能。既然如此,便有一個形式和方法問題。馬克思曾說:“你要聽音樂,便須培養(yǎng)一個聽懂音樂的耳朵,你要欣賞繪畫,便須具有懂的形式美的眼睛。

藝術教育以塑造“人”為出發(fā)點,以科學的眼光關注人類生理、心理健康,使人全面發(fā)展。因此,孩子應當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目前,課余時間,學習藝術的孩子很多,參加藝術考級的孩子更多,不可否認,考級證書與升學掛鉤,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一定程度的鼓勵,但家長們對藝術在思維情感、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以及人文素質培養(yǎng)方面的巨大作用認識尚嫌不足。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爆F代社會由于生活的多樣化,知識信息的廣泛化,審美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美育是通過現實美和藝術美打動人們感情,使人們在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和感化,從而使人們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得能力。學習藝術的孩子,將來并非都成為畫家、音樂家,所以,在課程設置上應以科學性、生動性、趣味性相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為目的,盡量做到邊教、邊學、邊實踐,在學生畫出一幅畫,彈出一首曲子的同時,真正感受到藝術的魅力、美的魅力。來學習藝術的孩子,每學期流動性較大,如果加強社團活動,有些因課業(yè)負擔和時間緣故不能繼續(xù)學習的孩子,可以定期參加與自己興趣愛好相關的藝術社團活動,使其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