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得體會來自不斷的學習和嘗試,一個出色的心得體會需要通過實踐不斷調整和改進,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四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模板6篇,供大家參考。
四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1
我收獲頗豐。20xx?年xx月xx日,參加了為期一天的由縣教育局組織的“三科培訓”二、三年級語文統(tǒng)編教材培訓,通過培訓,此次培訓,講座老師分別從新教材的體系結構和內容編排、教材的主要特點及使用建議、識字與閱讀部分教學建議、口語交際和寫話的教學建議等作了詳細的分析講解,使我們更深一步地了解新教材的特點,明白了該如何使用教材、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教學,讓我們對于新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此外,專家還鼓勵老師們要勇于實踐,迎接挑戰(zhàn),與課程一同成長。
首先,培訓講座教師楊正會老師對語文新教材的編寫理念以及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我們全面地了解了新教材的內容,讓我們有了新的認識,對教材的分析,為我們今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也增強了我們老師完成語文教學任務的信心。本次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實用性強。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寶貴的教學經驗。在本次培訓中,楊正會老師主要從識字教學、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剛開始我對教材的認識沒有那么的精深,不過聽了楊老師的詳細分析,從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編排特點。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要想拉近課本與學生的關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讓教師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培訓講座上,老師進一步剖析了二、三年級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內容板塊和教材重難點,幫我們明確了今后教學的思路。我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在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如:識字課。我們要了解它的編寫形式、特點。第一、內容與專題緊密聯(lián)系;第二、形式多樣,體現(xiàn)出要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第三、采取韻文的形式編寫,易于朗讀。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們要充分地發(fā)揮課文中的插圖作用,借助圖畫猜識生字,讀通句子。必要時,我們可以采取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老師絕對不能包辦代替學生,而是加強引導學生注意發(fā)現(xiàn)的層次性,將發(fā)現(xiàn)的識字方法遷移到學習中,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和鼓勵他們獨立完成。不過要時時對生字進行復習和鞏固。
最后,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板塊,和大人一起讀,將課外閱讀納入了課程中,引導學生要大量閱讀,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并能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從而愛上閱讀,充分的調動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書香型校園、書香型社會。大量的閱讀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新教材的內容更加的貼近學生的生活,尊重兒童的天性,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語交際,從交際的實際入手,通過兒童最喜歡的游戲入手,讓他們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交際的最基本要求,聲音要讓別人聽到,要懂得認真聽。通過參加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培訓,我們老師對小學語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為我們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提供了難得的平臺,我們一定會珍惜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課余時間給自己“充電”,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xiàn)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fā)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為推動新課程改革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2
肩負著學校領導的深切厚望,以及局領導的殷切期待,有幸赴臨汾進行培訓學習。首先感謝教育局領導給予我們這次充實自我的機會,還有臨汾市大教育學院給予我們的這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從剛來時的深秋時節(jié),直到寒風陣陣的冬天的降臨,臨汾的冬天來的似乎有些早,然而各位教育專家及授課老師的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卻如春風化雨,蕩滌所有的嚴寒,滋潤著我焦渴的心靈;我干癟的行囊,漸漸變得充盈豐滿;我枯竭的頭腦,漸漸與世界接軌。此次學習,機會難得,我本著多聽、多看、多學、多想的心態(tài),度過了令我難忘的五十幾天。
師大的課堂上,授課教師指點迷津、使我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從他們的身上,透出一種知識的力量,教育藝術的魅力。每節(jié)課的教學中,授課老師與我們交流、互動,交流教學成果,指點教學困惑,對待我們在教學中的的疑難問題,他們如數(shù)家珍,一一詳述。在交流中博采百家之長,汲取他人經驗,在互動中不斷完善和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曹文娟老師的新課標解讀,指點迷津,撥云見日,使我對今后的音樂教育教學有了全新的感悟,指明了今后前進的方向;宋玉梅老師以身垂范,我被她那極富感染力的語言所驚嘆,被被她那抑揚頓挫的語調所折服,被她優(yōu)雅大方的體態(tài)語言所吸引,更被她的講授所震撼。聲樂老師伊玫用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良好完善的教師職業(yè)形象,如何打造標準規(guī)范的教師語言,讓我領悟了教師職業(yè)的魅力;陳俊英老師是臨汾一小的一線老師,她以她豐富的教學經驗向我們詮釋著合唱教學中的方法與技巧,在她的課堂上,沒有枯燥的理論講述,只是實實在在的教學實踐運用;陳向中老師的講課,侃侃而談,在他幽默機智的談吐中,讓課堂煥發(fā)出無盡的生機和活力,在他的指點下,我們明白了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學有效性;張娜老師的國內外優(yōu)秀教學法讓我耳目一新,原來教學也是一門相當“活”的學問,是真真切切的藝術,是扎扎實實的藝術。
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感到自己在音樂專業(yè)技能與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方面都得到了充實和提高。新課標的解讀,我知道了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把音樂課上的有聲有色,使我對音樂課堂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與感悟。解讀新課標,為我指明了今后前進的方法與方向;國內外音樂優(yōu)秀教學法自始至終都給我一種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的感受。這么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論以前從沒有接觸過,這次學習,遺憾的也只是接觸了一些皮毛的東西,還呆在日后的教學中不斷的學習、實踐,把這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方法,轉化為我所應該固有的內涵。觀看的最新的優(yōu)秀課例和教學實錄,給我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優(yōu)秀教師的講課,再次令我受到了心靈的震撼,講課教師扎實的基本功,各具特色的教學方法,都顯示出了音樂教師所應該具備的教學素養(yǎng),每節(jié)課都有或多或少的閃光點值得我學習、借鑒,我會吸取其精華,并嘗試運用到我以后的教學中去。與各位專家教師的交流、互動,讓我疏通了許多自己在教育中的疑難、困惑,此次學習,對我而言,是一把邁向進步的階梯!
在這里我們不僅感受著授課老師的優(yōu)秀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教育理念,我們也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成長、進步,我們參加了聽課、講課、評課、說課等環(huán)節(jié)的交流與分享。每位老師雖然身在異鄉(xiāng),準備的不是那么豐富、充足,但各自都有亮點呈現(xiàn),各有優(yōu)點。最值得我學習的是雷英老師的講課,條理清晰、思路敏捷,那從容的教態(tài)、特有的親和力,有條不紊地講述,充分顯示了以為久經沙場的“老將”風范;郭云琪老師的小學低年級授課充滿著天真童趣,從她身上散發(fā)出來的親和力吸引著大家,不由得讓我眼前一亮,相信在平時的教學中孩子們也
非常喜歡上郭老師的課。在每節(jié)課上,我們充分運用了學到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在短短幾十天以來的長足的進步。在每節(jié)課上,我都能感受到每位老師的獨具匠心,周密細致,并嘗試運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從而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樂教學素養(yǎng)。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音樂教師,怎樣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我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我認為我今后應該努力的方向:
1、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充實自身的音樂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技能,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
2、提升個人魅力,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yōu)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
3、熱愛學生,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一樣的.少年兒童,除了真誠還能用什么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著對學生對職業(yè)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4、不斷反思。通過這次培訓,促使我在自己的音樂教學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語說:“吾日三省吾身?!笔侵傅赖聦用妫栌眠@句話,我覺得對自己的教學也進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一名教師能成為教學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長期的磨練,在反思中不斷地成長起來的。過去我自以為自己的音樂水平應該可以教好學生了,對與教學中的深層次的思考認識不足,反思不夠。通過培訓,我更加清楚了音樂課應該怎樣教。我們以往的照本宣科確實很重要,但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內容與方法;要正確把握學生唱會與唱好的關系,唱會是目標,唱好則是過程;對于音樂作品,我們音樂老師要做出藝術化的設計與詮釋;我們音樂教師要強化示范作用,音樂教學部需要捉迷藏;在對音樂的表現(xiàn),往往教師的一手勢更勝過于教師的說教;對于一首歌曲來說,旋律永遠比歌詞更重要;而我們平時的檢測,不僅只在于期末進行;我們音樂老師一定要要教會學生聆聽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學與學習中,我要改變自己以往的教學模式,以要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刻苦鉆研,勇于創(chuàng)新,對學生的藝術教育方面作出自己應做的貢獻。
師大的校園里,環(huán)境優(yōu)雅、學習氛圍濃厚。在這里我感受到了知識的熏陶,豐富多彩校園文化精彩紛呈,使我沐浴著濃厚的文化底蘊的熏陶。“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此次學習中,真正讓我學著重新認識自己,學者不斷實踐反思。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把學到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努力運用到我的教育教學中去,竭力打造一個全新的自我,努力做一個教育的先行者!
四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3
本月我通過網絡參加了語文統(tǒng)編教材培訓,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新課標更加突出以人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以下幾點進行說明。
1、更加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統(tǒng)一的學科,它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高尚道德情操。本冊教科書通過寓言故事、古典詩詞、童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傳遞熱愛祖國,實事求是,勤勞勇敢等價值觀。
2、注重基礎。
重視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從各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使學生享受學語文的過程,而不是學課文的過程。
3、重視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設計了資料袋供學生參考,還專門設計了“快樂讀書吧”作為讀書專題活動,學生既能將學習的學習方法運用到閱讀中,又能從閱讀中獲得新知識。
4、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指導為輔,指引學生不斷的進行學習探究,主動進行學習。
我通過這次培訓,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并要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jié)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四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4
_小學語文教學培訓學習心得體會8月2日至4日,我縣組織了小學語文骨干教師暑期培訓,我幸運地參加了這次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全面而細致,深刻而生動。從縣教研室xxxx老師的《如何搞好網絡大集體備課》到xxxx老師的《依托集體備課》;從xxxx老師的《小學語文課標的目的和認識》到xxxx老師的外出學習匯報《關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優(yōu)質課堂觀摩《給予樹》到《揠苗助長》、《“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通過這次培訓讓我了解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不但開闊了眼界,真是受益匪淺。雖然學習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在朱建淑老師的合理安排和精心指導下,我們每位教師都感覺收獲不少,下面將我這幾天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系統(tǒng)學習網絡大集體備課,促進教研網絡化、現(xiàn)代代。
縣教研室朱老師教我們如何加入網絡教研平臺,協(xié)作組等,讓我們學到了一手好活,并對集體備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認為網絡教研是新時期教育發(fā)展的趨勢,教師要想跟上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必然要與網絡進行親密接觸。而教師要想在專業(yè)方面有所提高,必然要參加教研活動。網絡教研是一種以網絡為手段開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網絡能給予我們無窮的信息和資源,網絡能使我們的教育資源得到共享。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保障是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備課是否充分,是否有效。網絡大集體備課是把備課的方式由機械重復備課向積累優(yōu)化式備課轉變,個人封閉式備課向合作開放式備課轉變,文本式向電子式備課轉變,為教師減負增效。
二、學會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進步。
在培訓期間,我們觀摩了優(yōu)質課堂《給予樹》、《揠苗助長》和蔣軍晶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使我們能夠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蔣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到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蔣老師對于《紅樓夢》的深刻解讀,對人物王熙鳳的性格把握是那樣準確。教學中,他耐心引導學生通過鳳辣子的衣著、言行來理解人物的內心,他適時點撥,語言風趣,課堂上不時發(fā)出陣陣笑聲。在愉快的學習中,學生最終明白了鳳辣子的真正目的不是關心林黛玉,而是討好賈母、炫耀自己的地位。從中可見蔣老師的教學功底之深厚,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通過本次培訓,豐富了我的教育思想,開闊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發(fā)了我教好語文的熱情和信心,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一路前行。
四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5
上周周三5月7日我參加了美蘭區(qū)教研室舉辦的八下地理湘教版新教材的培訓學習。陳育才老師特別邀請市研訓院陳運敏老師為我們做了本次的培訓學習,使我們對新教材有了清晰的認識,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陳運敏老師結合新課標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為我們作了教材修訂的介紹與教學建議:
一、總體框架
總體框架的體系結構同原教材相比較,保留:總—分—總的編排邏輯不變,有3個變化。變化1:分論部分原教材按4條線串起來,并以省級行政區(qū)逐個分述;修改后按課標要求分三大部分并選擇典型區(qū)域分述。變化2:“第一章中國的主要產業(yè)”,改為“第五章中國的地域差異”變化3:原教材共六章,修訂教材共五章。也和人教材相比較,讓我們清楚與人教版相同的內容則重點學習。
本冊的學習主要是屬于區(qū)域地理的學習,遵循課標要求,修訂版所選擇的區(qū)域保留了課標規(guī)定的必學區(qū)域(北京、港、澳、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貴州省。新加區(qū)域為東北地區(qū)、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長株潭城市群、黃土高原。又從大的區(qū)域中選擇較小的區(qū)域分別去論述四大地理區(qū)域。
二、區(qū)域內容的組織
1、基礎性原則
2、突出以案例滲透區(qū)域學習方法
3、注重區(qū)域的發(fā)展
4、注重地理能力和思維的培養(yǎng)
三、區(qū)域案例內容簡介
四、注意體現(xiàn)區(qū)域的發(fā)展和變化
五、呈現(xiàn)方式
六、努力改進教學方法
1、區(qū)域案例可以自選,但要有典型性
2、“問題切入,案例推進”是區(qū)域地理教學的好方法
3、案例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習方法,并進行思維遷移
4、切實掌握區(qū)域地理教學的一般方法:三個方面(即3w)構建知識體系把握區(qū)域地理學習的方法(以西北地區(qū)為例)
5、提高區(qū)域地理教學效果的對策
總之,通過這次的教材培訓,使我們對教材的領會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如何更好地實施課堂教學。最后陳運敏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今年全省地理優(yōu)質課的優(yōu)秀復習課件,讓我們學會如何高效復習,使我們又有了更多的收獲。收獲的同時也深感自身知識的不足,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今后我要不斷學習,提升自我。
四上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篇6
暑假我參加薊州區(qū)教育局組織的部編新教材內容解讀及教學建議的培訓。這次講座讓我對一年級部編教材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讓我懂得了怎樣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如何有效去教學。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想。
此次培訓專家教師主要從識字、寫字部分,閱讀部分和口語交際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講解,讓我耳目一新從內容上看:新編教材更加注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借助古代蒙學的讀物對學生進行教育。從梯度上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從選文上看:更具趣味性,更濃更能吸引小學生。從彈性上看:注重開放性和彈性。
1、識字、寫字部分。
新教材倡導學生多認、少寫,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歸類識字,感悟規(guī)律。例如:《姓氏歌》利用漢字規(guī)律識字;
?猜字謎》利用猜字的形式來識字;《小青蛙》利用兒歌加強學生的識字能力;《動物兒歌》中蟲字旁的歸類;《操場上》帶提手旁的活動有哪些字,帶足字旁的字有哪些等。
(2)在游戲中識字,提高識字興趣。如語文園地中的十字加油站認識人身體各個器官,讓學生通過游戲去識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在語境中理解,在對比中區(qū)分。例如《三字經》中的“近”和“進”的識記。
在寫字教學方面,更加重視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重視寫字方法指導,提升寫字能力重視書寫后的反饋與評價等。
2、閱讀部分。
更加注重生活語文理念的樹立,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向學生滲透語文與其他各學科之間的關系,例如教材中的一些童話故事。
另外,本次培訓中專家還提出了幾點建議:要加強學生的朗讀培訓,如《我多想去看看》、《一個接一個》中標點符號的作用,讀長句子時怎樣停頓,教師的范讀,學生的分角色讀等。在語言積累與運用方面,有時需要學生借助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句子的訓練應有說有寫,培養(yǎng)雪神的語感,注意培養(yǎng)語言運用的表達。在“和大人一起讀”這個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愛上閱讀到自主閱讀,有些故事可要求學生分角色演一演,還要設計一些閱讀拓展活動
3、口語交際方面。
教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教材通過《請你幫幫忙》、《打電話》、《一起做游戲》、《聽故事、講故事》等主題展開交流,要求學生學說普通話,認真聽,學會交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這次小學語文部編教材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對于新編教材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教學生識字寫字、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教學生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我想我又有了新的方向。我會認真把培訓內容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把以后的教育教學開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