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的記錄會讓自己有更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寫心得的意義所在,心得體會就是將學習或者生活中的主觀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書面材料,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練太極拳心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練太極拳心得篇1
記得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就有同學問老師,太極拳是否有減肥效果,引來同學們陣陣歡笑,不過太極拳還真有此效果。想要利用太極拳減肥,每天練上五分鐘的太極拳,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身體瘦下,而且肌肉體格變的有力強壯,當然,這個里面有很多需要技巧,并不是一兩天就可以達到效果的,需要長時間的堅持練習,而且練習的方法也必須正確。
有人說修身可以去健身房,一樣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修心卻不是其它的練習可以代替的了。
練習太極拳,首先要放松,不僅是肌肉,更重要的是心。要甘做小學生,讓自己先變成一個空的容器。記得練起勢之前,老師教我們要先全身松透,不僅松身,還要松心,要求我們練習深呼吸,做到深、細、勻、長,當時我對此體會不深,現(xiàn)在想來那個"松心"就是針對我講的,心松身才能松。老師講要"舍",放下外緣,練時如若無人之境,不可摻雜一絲雜念,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同時,練習太極拳還需要注入自己的意念,讓意念帶領著自己的身體行動,好似一股源源不斷的熱流緩緩流經(jīng)全身,并催動著自己的手腳跟著一起運動。意在形前,所謂“意到而形隨”,否則就會出現(xiàn)形似而神不似的情況,失去了太極拳本身具有的韻味,自然達不到練習的效果,也體會不到太極拳的內(nèi)涵和精髓。
在高中的時候,我就學過一段時間的太極拳了,不過那是因為時間短,學的比較倉促,沒有完全學會,也沒有真正體會到太極拳的韻味,甚至不懂得在實戰(zhàn)中如何運用那些簡單而又奇妙的招式。不過現(xiàn)在經(jīng)過更深入、更細致的學習,彌補了許多當初沒有學到的東西。同學們都羨慕我學的快,容易上手,卻不知我是學習第二遍了,著實有些讓人汗顏。
大家都說太極拳是聰明人的拳,我覺得這不是說只有天賦異秉才能學好,而是說自己一定得多琢磨,多體會,再加上老師的點播,才會有進步。
所謂“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唱口生”,一個暑期沒有練習,現(xiàn)在我練起來也覺得生疏,原來學習這回事兒,還真的需要時?;仡?,溫故而知新。沒有多的練習也談不上什么體會琢磨了,可惜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自己即使連前輩提起的"每天7分鐘"都從沒做到過,可見練拳不但是身體的訓練,更是意志的訓練。能夠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意志的體現(xiàn),而且再次過程中,可以磨練年輕人浮躁的脾氣,時期變得溫和堅韌。
我們學習太極拳的目的,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中華武術(shù)里的經(jīng)典,也不是因為它是我國的國粹,更不是想讓我們成為一代宗師。單純的只是希望大家能通過學習太極拳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和效果,同時還可以豐富同學們生活的樂趣。然而有許多同學對此并不感興趣,認為太極拳慢悠悠的,是老年人學習的東西。其實不然,太極拳是老少皆宜的。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練習太極拳,都會獲得很多好處,增強體質(zhì)則是其最直接、最基本的效果。
很多同學一進入大學就不同程度的變懶,我也不例外。出來平時上課,很多人都很少做鍛煉,長期下去,體質(zhì)和抵抗力會下降的。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因此,希望大家在閑暇時間能夠多多練習一下太極拳,就當是為了今后能有一副健康的體魄、夠更好的學習和工作而“存錢”吧。
目前對太極拳的體會僅僅如上所述,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練習過程中,我還會有更多、更深的體會,再與大家交流。
練太極拳心得篇2
還沒上太極拳課之前,我對于太極拳是一點都不了解的,我只聽說過太極,而一聽到太極我就會想到公園里的老頭老太的形象,覺得跟我們這個年齡段好象相差甚遠。我覺得太極拳應該也是太極的同類,也是差不多,都是很慢的,柔柔的。學習了太極拳之后才知道,它讓我受益非淺。
第一節(jié)課,老師給我們介紹太極拳,它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態(tài),初學者一般都很難掌握它的力度。所以我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也是感到無從下手,但是在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中摸到了一點太極的門路,而我,當然也是學的很起勁。每次課上看到老師為了教會我們滿頭大汗時,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課后回寢室總會認真地復習。希望可以學會每個動作,不負老師所望,以后可以每天耍太極拳,強身健體。
第一節(jié)課開始學習太極拳,老師首先讓我們學會怎么樣放松,但是由于因自己對太極拳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接受,不懂為什么老師跟師兄師姐能夠看起來不用力、勁等卻能把動作做得很帶勁,而我卻不行,怎么做都不對。所以我在練拳時手臂用著僵硬的力,結(jié)果造成全身緊張,各關(guān)節(jié)轉(zhuǎn)動不圓,每個動作看起來像故意擺姿勢。
接下來,我說說自己這個學期學習太極拳的心得體會。
我覺得耍太極拳讓我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們每天不是寢室里對著電腦看書,寫論文,就是坐在教室上課,整天保持一種姿勢,肌肉神經(jīng)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種最好的治療。自從我開始學習太極拳之后,我隔天就打一遍來放松全身心,促進睡眠。
在學完太極后,感覺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強了。以前,總覺得自己小腦發(fā)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極的動作是百年來先人不斷摸索總結(jié)出來的,其平衡調(diào)節(jié)都以是非常精確的,所以在練習時做準動作有利于鍛煉平衡感。
練習太極更是幫我鍛煉了我的專注力。學習太極,先學動作,在學動作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其他的事情;一旦學會動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這樣就會讓自己集中精力。
學習太極能幫我強身健體,終身受益。老師的悉心教導讓我對太極拳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有了更大的興趣。太極拳柔中帶剛,借力打力,感覺既有體現(xiàn)武打的技擊性,又體現(xiàn)了其本身的藝術(shù)性。老師說,對于太極拳,我們要每天練習才能夠體味它的精髓的。
總之,通過本學期的太極拳學習,讓我收獲了不少。既讓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也體會到了同學間的互相關(guān)愛,更加了解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太極的學習,更全面的了解太極拳,做到以拳強體、以拳養(yǎng)神。讓"提高全民綜合素質(zhì)"的口號從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練太極拳心得篇3
最初認識太極拳,是從小時候看過的一些武俠電視劇的角色中了解到的,譬如張衛(wèi)健版《少年張三豐》里的張君寶,趙文卓版《中華大丈夫》里的榮海山,都是憑借一身精湛的太極武功名揚天下。雖然從前對太極拳只是表面上一層模糊的認識,但是從這些人物的演繹過程中,太極拳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后發(fā)制人的特點已經(jīng)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自己切身去理解,體驗太極拳卻是這學期的體育課上,初學太極拳,不免會因為它緩慢的動作而覺得有些枯燥與乏味。經(jīng)過一兩周的模仿比劃,漸漸地入門了,也初步體會到了太極拳的“神”、“意”。太極拳比較強調(diào)放松,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放松,也要做到心無旁騖,靜心用意。太極的動作都有一定的曲線,不浮不僵,身體保持自然,輕柔勻緩。全身上下作為一個整體,身體每個部分都要配合做到有弧度,銜接和順。老師給我們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就仿佛我們做每個動作時都有一個球在順著我們的動作運行,課堂上練習的時候,我經(jīng)常想象著自己兩手之間,兩臂之間有一個隨時可調(diào)整大小的球,當我們向下落手時,感覺這個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種抵抗我們手向下的阻力;弓步分手時,仿佛兩手之間有一個稍小的球隨著我們的動作緩緩旋轉(zhuǎn);推掌時又感覺手掌前方有一個體型很大的球,我們要貼著這個球的外弧推出去,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加上這些想象,一方面感受到太極的連綿不絕,動作不能僵硬,行云流水般的行徑,另一方面覺得也很有意思。一套24式簡化太極拳學完后,雖說是太極中的鳳毛麟角,但它也訓練了我們精神內(nèi)斂,思想集中的習慣。我想其他方面的好處也不在話下。
課下一查閱有關(guān)太極拳的信息,才發(fā)現(xiàn)它就像一座冰山,我們看到的只是它的小小的一角。它是中國的傳統(tǒng)精粹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僅可以作為一門體育項目,也可以算是藝術(shù)表演,一門古典哲學秘笈,更是中醫(yī)理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經(jīng)過數(shù)代的流傳,太極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楊,孫,吳,武五大派系,譽為“五式太極拳”。每式既相互傳承、又有自己的特色,可謂百花齊放。從簡單的角度看太極拳,它含蓄內(nèi)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云流水的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于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于武德修養(yǎng)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zhì)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yǎng),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講究剛?cè)岵侵蝗釤o剛的表演、健身操。
總而言之,每掌握一門新的知識技能都是值得我們珍惜的,也許以后我們像這個學期系統(tǒng)完整的學習一套太極拳的機會不多,但至少我們不再像以前一樣對它一無所知,如果能夠堅持下去,一定會受益匪淺。
練太極拳心得篇4
最早接觸太極拳是我還在上初一時,因為自己從小體弱多病,在父親的提議下,我報名參加運城陳正雷太極推廣中心的暑假培訓班,開始學習太極拳。
剛開始我以為太極拳是非常容易學的,因為在我的眼里太極拳動作輕緩,動作又簡單,沒有什么挑戰(zhàn)性。但其實并不然,我跟隨老師學習之后才發(fā)現(xiàn),太極拳真的大有學問,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與"陰陽"緊密相關(guān),所謂"剛?cè)帷?nèi)外、虛實、靜動、松緊和圓方"都是太極陰陽的具體表現(xiàn),比如看似簡單的"太極起勢"就對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動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體會。
因為自己沒有一點功底,所以剛開始學習時感覺比較吃力,老師每次上課都會一個動作反復演示,細細講解每個招式的要領,我也盡可能去模仿老師的動作,但即使這樣,也經(jīng)常是記得這招忘了下招,不能將動作連貫。聽了老師的建議后,從網(wǎng)上找到相關(guān)視頻,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復練習,就這樣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我的太極拳突飛猛進,當時連父親都沒想到我會短時間內(nèi)有如此快的進步。以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學習太極拳的心得:
我覺得學習太極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人們被各種瑣事困擾,心態(tài)多多少少會有些浮躁,所以我認為能否將心收攏,將思緒拋開,注意呼吸和意念才是學習太極拳的一個大門檻?,F(xiàn)代人練太極拳很大原因是為了養(yǎng)生,調(diào)暢身心,如果不能靜心,后面的所學也是徒勞的。
在剛開始學習時主要先練形,就是緊隨老師的授課進度,不論是跟著老師反復模仿也好,或是在家中看視頻也罷,得先讓自己的動作大體上向標準靠攏,做到學一式練一式,分步記憶,切忌心急。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真聽老師的教誨,比如某個動作需要注意什么,是虛步還是實步,是扣腳還是開腳,是一上一下還是一前一后。這些要牢記在心并且不斷的練習加以鞏固。老師糾正你某個動作,要先想想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做有它的什么道理嗎?都要搞明白,并且之后盡快改正,如果在初學階段沒有改正錯誤,日后久了成了習慣,后面就很難再改過來了??傊?,初學時要學與練互相結(jié)合,才能將整個套路熟悉,打下好的基礎。
練好了形,就如同樓房建好了框架,接下來就要在其中添入磚瓦,這個"磚瓦"就是學習太極拳法,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也是我現(xiàn)在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的。太極拳的本質(zhì)還是一種武術(shù),它的一招一式都是具有攻防意義的,經(jīng)常說太極"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這就用到了太極拳的八種勁: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這些都需要自己去領會,并和老師或者同道交流才能找到規(guī)律,使自己進一步提高。
如今我學習太極拳已近八年,從初中一直練到現(xiàn)在大學,始終一如既往的堅持,這是因為我感受到了太極拳的神奇。打太極拳達到了我的初衷,就是強身健體,現(xiàn)在的我不像小時候那樣疾病纏身,反而,尤其在打完拳后整個人都精神不少,一年當中頂多有兩次感冒。除了這一方面,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更能專心致志做完手頭中的事,大腦的記憶力也有所提高,遇到事情能夠冷靜思考,不易亂發(fā)脾氣,打拳也增強了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最讓我切身感受到的是太極拳對情緒和精神方面有很大的調(diào)理作用,生活中每當感到有壓力,又不能緩解釋放時,打一遍太極拳,之后就會感到神清氣爽,心態(tài)變得端正。所以太極拳對我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我說說我對太極拳的看法:
第一,現(xiàn)在打拳,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自身的健康,打拳的過程就是自身放松的過程,它可以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huán),使得經(jīng)絡舒暢,體質(zhì)也由此得以增強。
第二,如果喜歡太極拳,就把它當作一門學問去研究,因為太極拳最初就是融合了中醫(yī)以及易學等思想創(chuàng)編出的拳法,這也使得太極成為中國古代代表性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是一門造詣很深的學問,打拳人有必要去了解它、深入它。
第三,太極拳離不開年輕人,說到太極拳,大部分人腦海里都浮現(xiàn)的是公園里的老人緩慢的打拳形象。而太極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瑰寶,怎能缺少年輕人去學習和繼承它?在我的大學里,有很多同學對太極還不甚了解,甚至有同學將楊氏和陳氏理解為"陽式和陰式太極拳",可見太極拳知識在年輕人之間還沒有得到普及,年輕人有足夠多的想法和精力去發(fā)展太極拳,如果能在年輕人之間普及,我相信太極拳會發(fā)展的更好,成為真正的全民性體育運動。
練太極拳心得篇5
還記得剛剛步入大一第二學期,我的第一次選修課就到來了,對于所有的課程都茫然而不知所措,急著刷人人,水論壇,各種詢問學長學姐,想要知道什么課最好過,老師有趣又不嚴格,上課輕松,考試還簡單的。
對于我這個從小運動神經(jīng)就不發(fā)達的人來說,體育究竟選什么也成了一大難題。拳擊柔道什么的,我沒那個力氣,八段錦健美操什么的,我沒那個柔韌性。其實,最后選到太極拳也純屬偶然,對照了一下課表,能夠選擇的本來就不多,我只是一心想著太極拳看起來又慢又簡單,學起來應該會很簡單,就選擇了這個。其實自己對于太極拳是很陌生的,只是模糊有這樣一個概念,卻并不清楚具體是怎么回事。
到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記不住老師具體演示的太極拳動作了,但老師第一次完整打的一遍太極拳卻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是個閱歷豐富、知識淵博的人,這些從他平常的言談舉止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甚至他的眼神都透露著這一切,而且老師還有一種傲骨,骨子里的傲氣。他每每給我們演示太極拳的時候,都不經(jīng)意間地顯露出這份獨有的氣質(zhì)。 我們學習的是二十四式太極拳。老師怎樣介紹以及以后如何學習的,想來我是忘了,可老師第一次完整演示一遍陳氏太極拳的情景,至今依然深刻印在腦海里。對于陌生的事物,我們記住的往往是其給人影響最深的一面。老師給我們演示太極拳期間,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專注,和那份怡然自得,以及淡定的神態(tài),平穩(wěn)安靜的伸展收縮四肢,就是這樣給人的印象深刻。
初始之時,我們根本不知道如此復雜的動作如何在四肢乃至全身上展現(xiàn)出來,更何況還要連接起來,只能跟隨、模仿老師,一步一步地學。可不管如何,我們最多在動作上模仿得差不多,其他方面是沒有什么感覺的。不知道手腳的一些細節(jié)動作,不知道呼吸怎樣平衡,不知道眼神該什么樣,不知道心態(tài)如何,就沒有那種自然,沒有那種神韻,沒有那種專注,沒有那種氣勢。老師上課時不是僅講那些枯燥的動作步驟,而是穿插了許多日常生活感悟的言談。當然,太極拳本來就不是一種枯燥的運動,其間蘊含的偕然萬法,自由闊達的世間至理,需要經(jīng)過長時期的練習和對人生的感悟才能體會到的。
隨著老師的深入講解,我們練習的次數(shù)增多,還有那種氣質(zhì)的轉(zhuǎn)變,終歸是逐漸把握太極拳的要領,學習進度也加快起來,可謂漸入佳境。
當最后一節(jié)太極拳的學習完成,意味著太極拳總算全部學完,大半年的努力終獲碩果,身心均是一陣輕松。某個課堂上,某段行走的路上,突然來一下心靈的觸動,手上就自然地相應做出太極拳動作的某個招式,然后又是一陣沉默?,F(xiàn)在想來,這樣(類似)的事情,心里不由自覺的就是一笑,其中的意韻,卻沒有言語能夠形容。 雖然我現(xiàn)在還不能自然順暢地打完一遍太極拳,但我自信已經(jīng)粗略體會到這個過程中那份專注認真,還有那種輕松自在又闊達無所不包容的心態(tài)。 學習太極拳的初衷已然達成了吧,卻說不清楚個究竟,感覺身心猶如收到圣光的沐浴,慢慢凈化中,變得單純簡單,輕松自由,頓時釋然。在老師的悉心教導與不厭其煩的演示下,我基本能記住動作。在粗略的記憶后,更深入的了解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細細回想與進一步學習,觀看太極拳視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得到提高,所以這一學期的短暫學習不僅簡單的太極拳動作的學習,太極拳能讓人處于一種心無雜念的狀態(tài),遠離塵囂,擁有一種更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習生活。同時太極的健身效果也不容置疑,所以學習太極拳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太極拳講究調(diào)和矛盾,這能使我們養(yǎng)成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從這一點來說,練習太極拳,也是對于我的一個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很慶幸,能夠選上太極拳這門課,能夠有這樣一份機會接觸到這份寶貴的財富?;蛟S說,在以后,每當我們的學習,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難和煩心事,我們可以在“太極拳”里思考,解決這一個個難題。學習太極拳,是一份精神的蓄養(yǎng)和沉積,用以凈化人的心靈。
“模仿、鍛煉、感悟、自成一體”是一種太極拳的學習境界。每學期僅有短短的的十來節(jié)體育課,我或許只學到了太極拳的一點皮毛,也許我還僅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階段。但是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至少可以讓我收獲一種和諧的性格,收獲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
練太極拳心得篇6
太極拳源遠流長,以其獨特的風格而為世人所喜愛。談起太極拳,人們總把它和“四兩撥千斤”的防身技擊功能聯(lián)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養(yǎng)身與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為窺傳幾百年的優(yōu)秀拳種,其內(nèi)涵博大精深,實非人們想象之簡單。太極拳不僅具有健身、養(yǎng)身之療效,而且兼具防身、技擊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應為練拳學的起點和歸宿。
初學太極拳的時候,只是憑著對武術(shù)的愛好而執(zhí)著學習,隨著練習的深入,以及接觸了大量的太極拳書籍以后,我逐漸發(fā)現(xiàn),太極拳的拳理對個人的修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太極拳修煉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自我修養(yǎng)不斷提高的過程。太極拳對修煉者的言行舉止,個性發(fā)展,品質(zhì)修養(yǎng)都有很深的影響。許多社會生活中的困惑都可以從拳術(shù)的修煉中得到釋然。從而滌慮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華。
健康是每一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但現(xiàn)實生活中,疾病會時不時困擾著人們,煩惱也會經(jīng)常纏身,身體上的疾病可以通過藥物來解決,而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壓力依靠藥物卻難以醫(yī)治,只能靠全身去調(diào)整、化解。修煉太極拳除可以清除軀體上的某些疾病外。更重要的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調(diào)節(jié)個人的心理。使人的個性得到良性發(fā)展。一個研究生曾經(jīng)對我說:“想不到太極拳這么好,我患神經(jīng)衰弱多年,吃藥總不見好轉(zhuǎn)。可是每當我來到這個草坪,練拳以后,頭腦總有一種清新的感覺,心情就舒暢了很多,神經(jīng)衰弱的病癥就有所好轉(zhuǎn),好象換了一個人似的?!边@幾年來,我通過練太極拳治好了我的腸胃病、腰椎勞損、輕度的神經(jīng)衰弱,使我瘦弱的體質(zhì)增強了許多。但更重要的是在太極拳的熏淘下,我總算從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困惑中解脫出來。不再片面地看問題,做事已多考慮對別人的影響。不以一己之好惡而隨意傷害別人。如今的我已能保持坦蕩的胸懷、良好的心境去面對社會,面對生活。
太極拳對修煉者的影響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拳著云:“不矜不張,局度雍容,雖曰習武,文在其中矣?!碧珮O拳既是一種武術(shù)也是一種文化,是中國幾千年人類文化培育、滋潤的一朵奇葩,與中國古代哲學、文學、社會學、兵學、佛家、道家、儒家、醫(yī)家、戲劇、藝術(shù)等息息相關(guān)。在太極拳教學中,除了老師的言傳身教外,練拳者必須多讀書,多接觸有關(guān)太極拳的書籍,以求提高拳藝。拳著云:“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太極拳綜合了道家的“陰陽學說”,儒家的“中庸”思想,醫(yī)家的
在練拳的過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藝術(shù)的審美觀等等,必然影響著人的思想發(fā)展。拳著云:“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后可以學拳。”又云:“身必以端正為本”等等,所有這些滲透到拳論中的思想必然會在潛形默化中淘冶練拳者的性情,促進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體與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發(fā)展。我練拳經(jīng)常是在下午放學之后,經(jīng)過一天的緊張學習,經(jīng)常會頭腦發(fā)脹,精神極度疲勞,
此時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去練拳,而且一練就是一二個小時。演練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鐘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練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時還覺得很煩悶,渾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時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繃緊的神經(jīng)也就慢慢松施下來,此時氣感也逐漸增強,隨著身體的運動,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溫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時候,周身溶溶澀澀,頭腦清靈,好似與天地溶為一體,此時沒有世俗的侵擾。沒有煩惱,把一切不平和不滿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練拳以后,不覺疲勞。反而覺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擻地啃書本。
隨著太極拳修煉的深入。練拳者的氣質(zhì)、思想也會逐漸發(fā)生變化,因為太極拳的修煉過程也是文化修養(yǎng)、思想修養(yǎng)的過程。長期的修練必然會引起質(zhì)的變化。拳著云:“外面形跡必帶儒雅風氣,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蔽倚N鋮f(xié)練太極拳的會員,看起來都很秀氣,但又不缺英氣,他們對人都很有禮貌,很少武人的霸氣與驕狂。在武協(xié),新會員經(jīng)常會向老會員請教一些問題,由于太極拳比較難學,對于某些問題,老會員總會根據(jù)自己所學不厭其煩、反復多次地耐心指導,而不會藏私或者歧視別人,每當我們來到訓練場的時候都會相互問好。在武協(xié)如此,在其它場合也如此。所以,大部分的會員的人際關(guān)系都比較好,與人都能和睦相處。太極拳對人心性修養(yǎng)的影響,使我感觸最深的是陳氏太極拳傳人陳正雷先生1996年途經(jīng)廣州稍作逗留的時候。他平易近人,不擺架子,在講學的時候,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看他那英秀的樣子,很多認為他是大學的教授,而很難把他同一個武術(shù)家連在一起,只有看他表演時,才能一睹武術(shù)家的真正風采。外示安逸,內(nèi)在穩(wěn)固,真不愧為太極拳一代大師的風范。
太極拳對修煉者品德修養(yǎng)的影響是必然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幾千年文化盈育的中國倫理道德思想、觀念已深深地滲透到太極拳理論之中。陳氏先輩門規(guī)戒律中就提到許多正直做人,謙虛待人的戒律,提出端正誠信、仁德忠勇等門規(guī)。其實,這些門規(guī)戒律都是根據(jù)太極拳的內(nèi)在特點提出來的,目的是讓門人更好地領悟太極拳的內(nèi)蘊。
尊師重道,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練拳必先學會做人。拳著云:“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nèi)慢身體,心不斂柬,何能學藝?!本毺珮O拳如不敬重老師或?qū)μ珮O拳抱懷疑態(tài)度,則會認為老師的言傳身教無甚可取之處,對老師的心得體會不細加琢磨,以至于對太極拳的精粹之處失之交臂?!爸t受益,滿招損”正直、善良、謙虛、敬業(yè)、重道應為我們練拳者時時自勉之言。悉心教授學生,關(guān)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傳道授業(yè)解惑,此師之責任之所在。老師是一面鏡子,是學生的楷模,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對學生的行為、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力。總之,作為太極拳的愛好者,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必重道而為之,才有可能把太極拳事業(yè)發(fā)揚光大。
“拳雖武藝,得其正道,無往不宜,”我在這幾年的修煉中越來越覺得拳非小道。隨著練拳的深入,太極拳對修煉者的影響越來越大,每一個練拳者在深研太極拳健身、技擊之法的同時也應重視修身方面的作用、意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從拳術(shù)的修煉中得其三味,妙悟人生真諦。
學習太極拳心得體會
太極,以前一聽這名字就會想到是公園里老頭老太的形象,覺得跟我們年齡相距甚遠,但是在這學期選課接觸太極感覺受益匪淺。
初學時感覺太極十分注重意、形、態(tài),初學者很難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時,我感覺無從下手,但是在寧老師的教導下摸索了一些學習太極的門路。下面是我學習太極拳的心得。
太極拳是一種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說它神秘是因為兩點。一點是每個人練的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另一點是所有練太極拳的人當中真正地學會太極拳的可謂是鳳毛麟角。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我認為是由于太極拳是一種極重“神”和“意”的功夫。雖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極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種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次我們上課寧老師總會讓我們放松下身體的各個部位,然后才開始正式的太極拳教導;每天我們都是坐在教室,總保持著一種姿勢,感覺身體都有些僵硬了,學習太極拳以后,睡前練一下,有利促進睡眠。 其次,感覺學習太極拳后,身體平衡能力加強了,以前總覺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極是百年先人不斷摸索總結(jié)出來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確的,
所以練習太極有利鍛煉平衡的。再次,練習太極也幫我鍛煉了專注力,學習太極,就是動作時,無暇去想其他,一旦學會動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這樣會讓自己集中精力。
通過本學期太極拳學習,讓我收獲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也體會到同學間的互相友愛,更加了解老師的悉心教導,在往后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學習太極拳的。
練太極拳心得篇7
學習太極拳之前,就對太極拳充滿了好奇,因為無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電視中,我們時常會看到有人在打太極拳,看到那輕柔舒暢而又強勁有力地動作,我們無不為此贊嘆,而我更是充滿了敬佩之情。也想象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晨練時打上一段太極拳。
很高興能在大學期間能有這次學習太極拳的機會。這學期我們跟隨著老師學習了二十四式太極拳。這又增添了我對太極拳的興趣,上網(wǎng)下載了二十四式太極拳的教學視頻,學習之余還會看看視頻,并進一步鞏固體育課上學習的動作,在寢室偶爾還會和室友“切磋;切磋”。可以說學習太極拳給我?guī)砹撕芏鄻啡ぁ?/p>
同時,學習太極拳又加深了我對太極拳的了解,原來太極拳已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五大派系,譽稱為“五式太極拳”。而我們所學的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主要依據(jù)楊式太極拳并結(jié)合其他太極拳提煉簡化重新編創(chuàng)而成的。特點是柔和均勻,對基本功要求不高,動作難度小,不發(fā)力,同時也適合各年齡段練習。
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人的處世態(tài)度、文化內(nèi)涵等在武術(shù)中的體現(xiàn)。內(nèi)涵十分豐富,充滿著哲理,與中國傳統(tǒng)的醫(yī)學有著血緣關(guān)系。學練太極拳更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可以防身自衛(wèi)、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種美的享受,還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壽。特別在生理和精神效益方面,太極拳起到了良好的功效。經(jīng)過中西方多面的科學化研究證實,長年修習太極拳能對各種慢性病,如:神經(jīng)衰弱、高血壓、心臟病、消化不良、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醫(yī)療作用。練習太極拳還可以消除壓力,練后會頓感輕快,壓力盡消,情緒穩(wěn)定平伏;工作學習效率也自然會提高。這無疑對我們學習生活緊張、精神壓力較沉重的大學生有著顯著的幫助。因此,大學期間學習太極拳是十分有必要的。
初學太極拳時,雖然動作較簡單,但我們有好多都沒能做到位,也有很多不夠標準,比如白鶴亮翅中,左手要下壓,放到體側(cè),右腳要彎曲,左腳腳尖點地,不知道這一個動作老師強調(diào)了多少次。通過我們的反復練習和老師的耐心指點使我們都能夠基本掌握,并且輕松自然地做下來。但是到后面的動作,越發(fā)變得難起來,特別是從單鞭開始的云手,看了好多遍視頻,也不知道練習了有多少遍,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練習時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心情煩躁時,再怎么練習,也不會有進步。就像老師說的,我們應該在練習中去尋找那種感覺“心境變得平和,進而走向清凈平寧,怡然自樂的理想精神狀態(tài)”。
在第一階段,我們應該在姿勢、動作上打好基礎,把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勢正確,步法穩(wěn)定,動作舒展、柔和。
第二階段,要注意掌握動作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點,做到連貫協(xié)調(diào),圓活自然。
第三階段則著重練習勁力的運用和意念、呼吸與動作的自然結(jié)合,做到動作輕靈沉著,周身完整統(tǒng)一。
像那樣,在掌握了各個基本動作時,我也開始力求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做到位,做的標準,每一個該注意的細節(jié)都不能馬虎。當然即便是這樣,和標準的動作還相去甚遠。我很清楚自己的練習還是不夠,還得繼續(xù)練習。但是隨著次數(shù)的增加,我也開始有了一點感覺,姿勢也開始變的自然起來!也漸漸地感悟到其實每一個動作和下一個動作都是連貫的,不能斷開的,就好象行云流水那樣!
練習太極拳和其它體育項目一樣,要經(jīng)過一個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過程。練好拳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更不能操之過急,俗語說,欲速則不達。當然不一定要能打出一套完美的拳法,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所學到的,所領悟到的東西,特別是在修身養(yǎng)性方面,它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以后的生活里仍將繼續(xù)堅持練習,并把太極拳當成一種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