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作文說明你有很強的語言組織及書面表達能力,怎樣讓孩子的作文語言流暢,表達生動,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節(jié)約糧食作文1000字7篇,供大家參考。
節(jié)約糧食作文1000字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憫農》,而我們真的有做到嗎?
中國是第一個種植雜交水稻的國家,雖說“中國以百分之七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但是還是有許多人吃不飽飯。而在我們城市人心中,“節(jié)約”二字漸漸被我們淡忘了。我國是人口大國,如果每人每月浪費500克糧食,一年全國就浪費了840萬噸糧食。積沙成堆,積水成河,隨著土地沙化,土地肥力下降,我國將有可能面臨糧食危機!
現在網絡上有許多“吃播”博主,很多人都是假吃,幾乎是吃一口就吐一口,最后那些剩下的食物還不打包帶走,這就造成了大量的食物浪費。不僅僅是這些人,許多人在聚會,婚禮上點了很多很多食物,結果各桌的人食量不同,有些吃完了,而有些則剩在那里,成了廚余垃圾,這也造成了大量的食物浪費。
難道,節(jié)約糧食只是一句口號嗎?
在外國的餐廳里,我們會發(fā)現許多人他們會自備飯盒,吃不完的菜,他們會放到他們的餐盒里,帶回家再吃,因為他們深知,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自己的金錢,再者,他們也知道每一粒米,一碗菜,都是來之不易的,而在我們的小城市里,一些餐館中總有一些人會點很多很多菜,而最后有好多菜都被丟進了垃圾桶,這些人自認為瀟灑,實際上他們倒掉的是農民們的汗水和自己的品德!、
同學們,請節(jié)約糧食吧!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節(jié)約糧食作文1000字2
“鋤和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從此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因為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里干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么辛苦,我們怎么能不珍惜糧食呢?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墒亲詮奈以陔娨暲锟吹搅撕芏嚯y民因饑餓瘦骨嶙峋、饑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家長接送……正是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們養(yǎng)成了不節(jié)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我都掉許多飯粒,吃不上的就不吃了,爸爸媽媽批評我時,我還找許多借口狡辯。我感到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我要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也許有人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嗎?”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節(jié)約糧食作文1000字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每一粒飯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汗水,告訴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不挑食。我們的糧食來之不易,全是靠農民伯伯冒著寒冷和炎熱辛辛苦苦中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誰都會說。但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重要性的人卻為數不多。我們的學生都沒有感受過真正的饑餓,為此對他們來說,沒有節(jié)約的概念。無形當中,造成了一些浪費。只有通過學校經常性的教育,通過一些故事,一些調查,讓學生認識到愛惜糧食的重要。從會讀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用于行動中。從生活中最常見的事做起,不倒剩菜剩飯,不挑吃穿,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逐漸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愛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糧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隨著城市化和工業(yè)的.發(fā)展被不斷地蠶食。就全世界而言,糧食并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幾億人口因貧窮或自然災害或戰(zhàn)亂經受著饑餓??梢赃@么說:珍惜糧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吃別人的東西出汗,吃自己的東西出眼淚,所以只有吃自己中的東西才能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同學們,珍珠為寶,稻米為王,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不可以浪費糧食。
節(jié)約糧食作文1000字4
我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不知道珍惜糧食。
記得我六歲時,回老家與小朋友玩“做糕點”的游戲。我們找來玉米、豆子、谷子、大米,與泥巴攪在一起,這時,爸爸過來了,一見泥巴中摻著大米,頓時拉長了臉,嚴肅地說:“你忘了《憫農》嗎?”在爸爸的責備聲中,我們一起背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那時的我,仍似懂非懂。
現在,我上五年級了。上周我們回老家,正趕上姥姥掰玉米,爸爸讓我去體驗勞動。我們這里刮了一陣大風,將玉米都刮倒了,我們掰時,不得不彎下腰,一株一株地在地上找。玉米“躺”在地上,有些被老鼠啃掉了,即使完好的,也小得可憐。天很熱,我掰了一會兒,就累得直不起腰來。看看前面還有好多,我又狠下心來繼續(xù)掰,直累得渾身酸疼。
節(jié)約糧食作文1000字5
節(jié)儉是一種美德,節(jié)儉是一種智慧,節(jié)儉更是一種涵養(yǎng),你是否在學校時遇到過浪費糧食的現象?比如打飯的時候,有的人打了滿滿一盆,但一口沒吃就倒了,有的人吃飯大大咧咧的任由米飯在桌面上打滾,甚至還有的把飯抓成了一團扔到地上讓別人滑倒。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飯店吃。吃飯的時候看見隔壁那桌點了一大桌子的飯和菜,我以為他們會吃完再走,可是他們說說笑笑之后就走了,一口都還沒吃,看服務員倒掉那些飯菜,我覺得十分可惜。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詩大家都聽過,但浪費糧食的現象還存在。在此,我提一些提議,平時我們吃飯的時候盡量不挑食,不剩飯,去外面吃飯的時候有剩下的盡量打包,學校還能夠組織一次活動,讓同學們下鄉(xiāng)去幫農民伯伯干活,讓大家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
光盤行動不僅僅要從自我做起,還要提倡父母、親人加入光盤行動。我們要從我做起,珍惜糧食,節(jié)儉糧食。
節(jié)約糧食作文1000字6
我想,“節(jié)糧”這個詞對我們大家來說應該不會陌生吧。是呀,現在到處都有“節(jié)約糧食”的活動,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
雖然我們的祖國現在十分,繁榮昌盛,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偏僻、遙遠的地方,那里就是貧困山區(qū)。在貧困山區(qū)里,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幾乎沒有,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
唉,多么可憐呀,再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到處浪費。在學校里,有多少同學把吃不了的飯菜到掉了,也許他家里很有錢,也許他家里有的是糧食,但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丟掉我們的根。如果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看見同學們這樣做一定會很心痛,并且會指責同學們。在飯館,有的人為了顯擺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錢,便點了一桌子的飯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那去買給那些收泔水的。實際上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呀,這樣也是一種節(jié)約呀。只要存有節(jié)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
節(jié)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吁,它是一種情結,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做到。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節(jié)約糧食作文1000字7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人說的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彼嬖V我們,吃飯時不能浪費,因為我們盤中的米粒都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換來的果實。35
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人人都會背這首古詩,可每一個人都做到了嗎?
有人飯后碗中還有半碗飯,有人吃完飯后桌上還有不少米粒。有的人想桌上有米粒是理所當然的,小小的米粒算不了什么!他們這么不珍惜糧食那我們來算算!如果每個人節(jié)約一粒米就可以節(jié)約十三億粒米。一千克米大約有五萬粒米,十三億粒米就有二萬六千克。一個人一天大約要吃零點五千克大米。二萬六千克大米可以讓一個人吃五萬兩千天。五萬兩千天大約是一百四十二年五個月。那么這一粒米從爺爺吃到孫子也吃不完。
你看每個人節(jié)約一粒米可以從爺爺吃到孫子也吃不完,這說明了節(jié)約的力量是很強大的。節(jié)約是個寶,處處不可少。養(yǎng)成節(jié)約好習慣,中華就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