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8篇

時間:2024-06-15 作者:Fallinlove 對照材料

優(yōu)秀的事跡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它們記錄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寫好一篇事跡材料需要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8篇

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篇1

云南省委宣傳部舉行“云嶺楷?!睂霭l(fā)布會,授予張桂梅同志“云嶺楷?!狈Q號,號召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學習。這讓扎根麗江市華坪縣的63歲女校長、黨員張桂梅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這位人民教師讓1645名山區(qū)姑娘走進大學,引領她們改變?nèi)松拿\,用信仰與奮斗,書寫了“初心”深山“耀”,“云嶺”紅梅“開” 的感人事跡。

“云嶺”開“紅梅” ,她把理想信念作為育人之基,用紅色教育樹人鑄魂?!霸茙X楷?!睆埞鹈窇{著共產(chǎn)黨人的信念與忠誠,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600多名貧困山區(qū)女孩走進大學。更令人感動的是,她始終牢記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堅守貧困地區(qū)40多年,敬業(yè)奉獻,長期拖著病體忘我工作,在與時間賽跑和病魔的抗爭中,以實際行動兌現(xiàn)“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貧困山區(qū)教育扶貧主戰(zhàn)場,尤其為解決貧困山區(qū)女孩教育問題,克服種種困難,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為育人之基,用紅色教育樹人鑄魂,踐行了共產(chǎn)黨人的擔當與奉獻。

以奮斗踐信仰,她把奉獻譜寫為“初心”的贊歌,用心血和汗水耕耘希望。在貧困山區(qū),托舉起孩子“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和夢想,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艱苦的條件,簡陋的學校讓很多教師打起了退堂鼓,17名教師中就有9名提出辭職,只剩下8個老師。學校教學工作近乎癱瘓,原本心灰意冷的張桂梅忽然發(fā)現(xiàn)剩下的8個人里有6名黨員。這讓張桂梅心中燃起了希望,她堅信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陣地,于是她帶領黨員重溫入黨誓詞,以信仰之力凝聚起奮斗的動力,以黨員教育工作者的初心,踐行至誠報國的崇高信念,通過以德施教、無私奉獻,用心血和汗水耕耘希望,最終展現(xiàn)了奮斗的最美姿態(tài)。

云嶺梅香依舊,她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更讓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代代相傳?!坝旁焓?,為國之本?!迸囵B(yǎng)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務。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是一個根本性原則問題。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憑著共產(chǎn)黨人的信念和忠誠,張桂梅用堅定的信仰詮釋了一位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用深沉的愛詮釋了一位人民教師的本色,用無私的奉獻詮釋了一位追夢人的擔當。我們要學習張桂梅同志精神,就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揚奮斗精神,強化使命擔當,讓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代代相傳,同時要以只爭朝夕,銳意進取,保持好奮斗者的姿態(tài),從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好自己的力量。

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篇2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yè)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guī)律和民族教育發(fā)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zhì)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地區(qū)教育特點的方法。

她沒有子女,生活節(jié)儉,把自己的工資拿出絕大部分來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嗎,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了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yè)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她們。

在觀看張桂梅同志事跡的視頻時,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濕潤的:當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遠山路只為了去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告知家長孩子成績很好,只要考上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高中,就能免學費就讀時;當她夜晚在手腳關節(jié)處涂完治療風濕的藥酒,躺在辦公室冰冷、堅硬的條椅上時;當她面對鏡頭,說出唯一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兩年,把這些孩子送入大學”時,我的內(nèi)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在我畢業(yè)之后,來到了農(nóng)村教書,一晃眼,十年過去了。雖然身體力行的投入到了農(nóng)村教育的工作中:上課之前認真?zhèn)湔n,課后利用網(wǎng)絡學習、查閱資料,利用周末和假期進行家訪,認真完成上級和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張桂梅同志比起來,卻顯得相形見絀了,同為教師,自問難以到達張桂梅同志這樣的大愛無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獻精神境界。

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將更加熱愛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建設人才和接班人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甘為園丁,做到教育安心和專心,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yè)服務。熱愛本職,踏實工作,不追逐名利。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及時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與能力。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認真聽取他們的教誨。講好普通話,使用規(guī)范字,課前認真?zhèn)湔n,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上好每堂課。絕不得過且過和放任遷就學生,以滿腔的愛心關心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積極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做到深入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為學生多辦實事。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循循善誘,管教管導,既教書又育人,對學生一視同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爭取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

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篇3

扎根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xiāng)村女孩的人生夢想……連日來,“時代楷?!睆埞鹈返南冗M事跡經(jīng)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發(fā)熱烈反響。

63歲的張桂梅現(xiàn)任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為了改變貧困地區(qū)女孩失學輟學狀況,她推動創(chuàng)建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建校12年來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qū)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中央宣傳部近日授予她“時代楷?!狈Q號。

在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張桂梅教書育人的先進事跡和一個個感人故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近日,華坪縣委召開專題會議,號召全縣黨員干部進一步深入學習張桂梅精神。

“張桂梅同志是我們?nèi)A坪的驕傲,也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麗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坪縣委書記余麗軍說,張桂梅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精神在全縣引起強烈共鳴,成為推動華坪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如今,張桂梅培養(yǎng)的一屆屆學生不僅遍布全國各地,在華坪縣的各行各業(yè),她的許多學生也已成長為骨干。不少學生在她的影響下,主動扎根到條件艱苦的偏遠山區(qū)。

“讀書時,因為家庭困難,張老師經(jīng)常偷偷塞生活費給我。在我心中,張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比A坪女高畢業(yè)生山啟燕說,“現(xiàn)在我已大學畢業(yè),成為一名鄉(xiāng)村幼兒教師。我會謹記張老師的諄諄教誨,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需要我的地方去。”

在新聞上看到張桂梅那雙纏滿了止痛膠布的手,云南省腫瘤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管護師陳明睿忍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皬埨蠋熌?、堅韌純粹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标惷黝Uf,“張老師用自己的堅定信念成就了1800多位山區(qū)女孩的未來,而我也會用自己的堅持和信念去幫助我的每一位病人?!?/p>

“張桂梅老師用一生堅守了立德樹人的初心,踐行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奔t河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申宣說,“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桂梅老師的精神,不僅要視學生為親人,幫助學生成長成才,還要為學生系好人生第一??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p>

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篇4

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在茫茫滇西深度貧困山區(qū),半生坎坷半生奉獻的張桂梅,用瘦弱的身體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爸灰€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在63歲的年紀,張桂梅那些足以“感動中國”的諾言和行動,仍在繼續(xù)。

能夠抗衡時間、改寫命運的,唯有執(zhí)著信念。大山之中,扭轉(zhuǎn)女孩因受教育程度低而形成的自身成長和代際惡性循環(huán),并非易事:這不僅是對教育資源的考驗,更是一場對陳舊觀念的“宣戰(zhàn)”。并且,突破習慣禁錮,光靠激情和熱情顯然還遠遠不夠。

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把累計超百萬元的全部獎金和大部分工資捐出……與張桂梅有關的每一個數(shù)字,都在訴說著“膝下無兒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獻精神,印刻下“教育改變女孩命運”的執(zhí)著信念。

平等地接受教育、平等地參與競爭、從容地圓夢人生,一份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無私奉獻的執(zhí)著信念,就這樣潤物無聲地滋養(yǎng)著大山女娃,讓“女孩子讀書,可以改變?nèi)恕钡男叛龇街刂卮笊?,照進現(xiàn)實。

深深打動和激勵人心的,還有“在苦難中開花”的巾幗力量。在痛失親人、身患重疾的絕望和打擊之中,在引起非議、受到質(zhì)疑的誤解中,張桂梅“雨水沖不垮,大風刮不倒”,展現(xiàn)出新時代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而更為恒久的意義是,張桂梅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女孩們“女性自強才能自立”,也以這樣的精神傳遞著“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的價值理念,并塑造了更多在自立自強中樹立自尊自信的“她們”。

命運打不倒心中有光的人。張桂梅近日獲授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后,一波“致敬體”在網(wǎng)絡上“刷屏”,流著淚看完張桂梅事跡的網(wǎng)友們,讀懂了大愛無聲和百折不撓。

大山里的“教育奇跡”,是一種堅持到底的奇跡,更是一種百折不撓的奇跡。面對種種心酸、考驗,甚至難以逾越的難關,如果沒有沖破烏云和阻礙的堅定不移,又怎能讓陽光照亮女孩們的心房?如何讓她們在美好的人生之路上行穩(wěn)致遠?

讀懂一份直抵人心的感動,心中就會播撒向上向善的種子。那束來自云南大山深處的希望之光,那顆來自“教師媽媽”的教育初心,那些來自大山女娃的蝶變?nèi)松?,都會將生生不息的奮進力量傳遞下去。

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篇5

20xx年1月11日,我校借開展20xx年1月主題黨日的契機,再次學習了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中學張桂梅校長的先進事跡,讓我感觸頗多。在我心里,張桂梅校長是個“神”一樣的人物,她的家鄉(xiāng)在黑龍江,她背井離鄉(xiāng),為了改變云南麗江貧困女孩的命運,完全把自己獻給了鐘愛的教育事業(yè),為了教育事業(yè),為了祖國的未來,真正做到了“我已無我”。每次觀看張桂梅校長的先進事跡,我的眼睛都是濕潤的,我該向她學校的地方太多太多。

“十二年,她讓1645名女孩走出大山,考上大學,從此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辦這個女高,我可以把命搭上”,她唯一的執(zhí)念是“余生能培養(yǎng)出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讀著、看著、想著這位來自大山深處的老師媽媽的先進事跡,不禁讓人情上心頭,淚落兩腮。這位已經(jīng)63歲的老共產(chǎn)黨員,嘔心瀝血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公辦女子高中——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

其次是張桂梅校長全心全意關愛孩子成長的品質(zhì)。張桂梅校長沒有子女,生活節(jié)儉,把自己的`工資絕大部分拿出來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130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并利用空余時間到處籌措資金,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了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yè)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她們。張桂梅從來不用“貧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學生,因為貧困也是一種隱私,她叫她們“大山里的女孩兒”。“女孩子如果有文化,她可以改變?nèi)??!备与y能可貴的是,她也在不斷更新改變著教育理念,比如為了爭取不讓城里孩子笑話,她開始讓學生跳鬼步舞,讓兒童之家的孩子吃漢堡、披薩,將生活習慣改成“洋式的”……在能否走出大山都還成為問題的時候,拼命地鍛煉考試能力是一種必須和必然,但是當種種條件變得更好,適當?shù)胤啪彶阶?、讓學生們找到更多的樂趣和興趣也逐漸成為了可能。細膩的心思,充滿人性的教育理念,都是一點一滴通過教育的實踐升華而來的。

再次是張桂梅校長淡泊名利、愛崗敬業(yè)的品質(zhì)。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yè)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guī)律和民族教育發(fā)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zhì)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地區(qū)教育特點的方法。作為一個黨員,張桂梅校長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yè)業(yè),承擔學校畢業(yè)班的教學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她還是福利院130多個孩子共同的媽媽。除了住院沒向?qū)W校請過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突出,她說:“為了民族貧困山區(qū)的教育,即使倒在講臺上,長眠于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

在我心里,張桂梅校長的行動重于泰山,精神高于泰山。且不去相比那些貪污腐化的國家蠹蟲,那些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犯罪分子,那些庸庸碌碌的無志之人,還有那些自私自利、渾渾噩噩的小人,再對比一下我自己,認為忙忙碌碌、按時上班能夠做好本職工作的我,深感慚愧,因為她是在拿命去奉獻和付出。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的無名英雄、民族脊梁的事跡被深度挖掘出來,現(xiàn)在的我才恍然明白,那些為了共產(chǎn)主義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輩的大無畏精神,已經(jīng)在這個時代扎根、發(fā)芽、結果,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光榮繼承了下來,張桂梅校長以及她代表的這個群體的分量也隨著偉大的時代愈發(fā)凸顯起來。在云嶺大地這塊貧瘠的黃土地上,在云南幾任省委市委主要領導“前腐后繼”的大背景下,共產(chǎn)黨員、人民公仆、時代楷模張桂梅同志這種大公無私、甚至舍生取義,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為共產(chǎn)主義理想奮斗終生、奉獻全部的寶貴精神顯得多么的可貴。

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篇6

早上,打開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一條醒目的消息映入眼簾——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最新版)!仔細閱讀了全文、欣賞了圖片,再一次被張桂梅自述的家訪事跡、執(zhí)著的愛生情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所感動。網(wǎng)友“她值得”這3字留言刷屏,是對她真誠的贊美和由衷的崇敬。張老師是一枝金秋飄香的桂花,是一枝臘月耐寒的梅花,是一位山區(qū)女孩的“媽媽”,是一名愛心支教的天使,是一位無私奉獻的楷模,更是一輪溫暖人心的冬陽。

我們向不打“退堂鼓”的張老師致敬。張桂梅創(chuàng)辦了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這位校長愛生如子、以身作則、嚴厲執(zhí)教,不顧自身病痛,不畏山高路遠,不圖名譽地位,讓2000多名女孩樹立了信心、插上了翅膀、走出了大山、改變了命運。正如她說的:“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給學生溫暖和希望。”她坐摩托通往山頂?shù)囊粭l羊腸小道家訪學生的驚險經(jīng)歷,讀者感同身受不禁潸然淚下;“這條小路異常狹窄,身邊緊臨的是陡峭的石壁,腳下是深深的懸崖,哪兒有坑哪兒有洼完全看不出,只有摩托車輪子落下彈起才知道路面的凹凸不平……”跟辦學初期沒有經(jīng)費一樣,她“緊張得無以復加”卻沒有放棄,更沒有打“退堂鼓”。

我們向“磐石”般堅韌的張老師致敬。她在“極端的恐懼和狼狽中”到了山頂,摩托車司機和孩子的媽媽把全身僵硬的她抬了下來,讀到這里,我們真實體悟到了瘦小的她形象是高大的,弱小的她意志是堅強的,執(zhí)著的她性格是勇敢的,生病的她心態(tài)是陽光的,務實的她腳步是豪邁的。我們讀著這些句子,聯(lián)想起時代楷模發(fā)布會上講述的事跡,感悟到張老師心中熾熱的愛就像冬天的陽光,照在家訪的摩托車上,照在崎嶇的山路上,照在孩子們身上,也照進了孩子們的心中,照得讀者的靈魂也一片亮堂。

我們向影響“一大片”的張老師致敬。張老師辦學有方、嚴中有愛、感染力強。她“將月假取消,整個學期孩子們都住在學校,每周日下午放三個小時的假可以出去洗澡、逛街?!痹谒膸雍陀绊懴?,“每當有學生生病,不管是白天還是深夜,不管是不是自己教的學生,老師們都會毫不猶豫地自己掏錢送她們?nèi)メt(yī)院看病。”“有的老師還堅持每個月從工資中拿出300到500元錢來為困難學生治病或做生活補貼……”這些情景是愛心向善的情景,這些瞬間是定格偉大的瞬間,這些感動真的讓人感動,是我們不得不向張桂梅老師致敬的理由。

我們向“陽光”般溫暖的張老師致敬。用張桂梅老師自己的話描繪張老師的精神和形象、靈魂和品德——“就如冬天的陽光,在一些人倍感寒冷時給她們帶來了溫暖和希望?!痹谒牟恍概Αo私關愛、嚴格管教和盡力幫助下,那些“上了大學,徹底改變了人生的女孩子,也將會像陽光一樣,溫暖她們曾經(jīng)寒冷的家,一起迎來的終究會是春暖花開?!币虼擞芯W(wǎng)友這樣留言贊頌張老師:“冬陽映梅暖如春,關愛女孩勝親人。堅韌堅強來堅守,楷模無私獻青春?!彼钱斨疅o愧的,她的名字和事跡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是應該的,是“值得”的。

讓我們向優(yōu)秀教師、“校長媽媽”、“時代楷模”獲得者張桂梅老師致敬,并將她“冬日陽光”“金秋香桂”“耐寒梅花”般無私奉獻、堅毅頑強、百折不撓、奮不顧身、摯愛無敵的精神融合到思想中、落實在行動上,發(fā)揚光大,譜寫動人的篇章。

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篇7

堅韌執(zhí)著、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后,張桂梅只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qū)從事教育工作,并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為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余力的細心照顧著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和生活起居,為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為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著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臺上,只為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nèi)〉昧藘?yōu)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jié)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qū)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yè)和慈善事業(yè)中。在學校里,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并自己掏醫(yī)藥費??傊?,只要學生們?nèi)笔裁粗灰?,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并利用空余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饅頭、青菜、面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yè)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張桂梅先進事跡材料篇8

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被授予“時代楷?!狈Q號,迎來了無數(shù)人的點贊和敬仰。12年來,張桂梅同志為1804名學生圓了“夢”,她是大山里當之無愧的“圓夢者”。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爭做“圓夢者”。

要有“圓夢”的赤誠心。她是學生們心里的“張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正是張桂梅同志把孩子們視為己出,才有了這樣深沉的愛。這背后是一顆黨員的赤誠之心,把對黨的忠誠化作對人民最真實的愛。用心用情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xiàn)是把群眾當親人和家人。在為民實踐中,我們要有這樣的自覺和態(tài)度,讓群眾少跑腿,自己腳下多沾泥,堅實步子;讓群眾多開口,自己少插話,耐住性子;讓群眾少為難,自己多辛苦,厚實里子。要跨前一步,主動為群眾的就業(yè)、醫(yī)療、養(yǎng)老、住房等關切提早謀劃,及早落實,多一些“暖心包”“溫馨袋”,少一些消極應付,把忠誠和熱愛融入到為民的點滴之中,融入到為民的“圓夢”之中。

要有“圓夢”的硬本領。張桂梅同志帶領華坪女中每年都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民還要有能力?!拔覈鐣饕芤呀?jīng)轉(zhuǎn)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要化解這一矛盾,沒有本領是不行的。斗轉(zhuǎn)星移,“能”要與“時”進,要更強,這樣遇事才不會一籌莫展,而能迎刃而解。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習,向群眾學,向先進學,向優(yōu)秀學,尤其要深入學習理論知識,充分發(fā)揮好黨的理論指導實踐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我們要加緊到為民的事上去練。積極到艱苦邊遠地區(qū)和基層一線去,在具體事務的“練”中不斷錘煉意志,總結經(jīng)驗,提升能力。孰能生巧,干得越多,經(jīng)驗就越豐富,短板就能補得越齊,本事就越高強。

要有“圓夢”的無我境。張桂梅同志以學校為家,把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生追求。即使學生們離開了校園,成家立業(yè),她也時刻關注著她們的人生和成長。無我無私,白璧無瑕。在為民“圓夢”的路上,我們要涵養(yǎng)這樣的境界,要以百分之百的堅定、百分之百的力量、百分之百的奮進,全心全意、不留余地為民做好每樁事,干好每茬活,答好每張發(fā)展卷。為民無止境,一些民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做“夯根基、打基礎、管長遠”的潛績。面對這樣的事業(yè),我們更要踏踏實實、無怨無悔、久久為功地埋頭苦干,把追求潛績作為內(nèi)心為民擔當?shù)摹盎?。有這樣的“基石”,我們就能去除浮躁之氣,真正行穩(wěn)致遠。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弊屓嗣袢罕娚罡篮茫褪菆A了人民群眾的夢,也是圓了每個黨員干部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