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個人事跡5篇

時間:2022-09-23 作者:couple 事跡材料

我們在平淡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很多要寫事跡材料的情況,在工作學習中,每個人都會接觸到事跡,對各類事跡都相當熟知,我們?nèi)绾螘鴮懯论E材料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同志個人事跡5篇,供大家參考。

同志個人事跡5篇

同志個人事跡篇1

假如今年的你39歲,丈夫病故 父母離世 無兒無女身處異鄉(xiāng),你是選擇庸庸碌碌虛度剩下的人生,還是在奮斗之中書寫新的人生華章?39歲的張桂梅選擇了化悲痛為力量,扎根小城華坪20余載,把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通過愛心傾注到當?shù)氐慕逃聵I(yè)之中,帶領(lǐng)1600多名貧困女學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責任和擔當書寫了新時代的“小城大愛”故事傳說。

愛心?!拔乙糜邢薜纳邢薜牧α繛楹⒆觽兌嘧鳇c事?!睒銓崯o華的語言下,蘊含著張桂梅對山區(qū)貧困學生最深沉的愛。她把家訪當常態(tài),10余萬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腳下,成為1500多戶家庭走訪的“墊腳石”,為的就是減輕“山里人出趟門不容易”的負擔,了解到每一個學生最真實的情況,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斬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我們就是要把一顆愛心融化在群眾的心田,尤其是對低保戶五保戶 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要通過日常生活交往,和他們建立友情,從心底打破隔閡,詳細了解掌握他們的真實意愿,在千方百計解決實際困難中,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堅定?!包h員在,女高就有辦下去的希望?!眲倓偝闪⒅醯娜A坪女高,師資緊缺學生家底薄,被認為是一所“絕對辦不下去的學校”。但張桂梅卻不信這個“邪”,帶著8名教師,其中6名黨員,佩戴黨徽上課,發(fā)揮黨員帶頭示范作用,把黨員教師們內(nèi)心的澎湃激情轉(zhuǎn)化為堅定信念,造就了獨特的麗江華坪“女高精神”,華坪女高也逐漸成為當?shù)貙W生家長向往的學校,教育教學成績?nèi)諠u顯著。張桂梅和學校的黨員教師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成功需要無比堅定的信念,我們要從她身上汲取精神養(yǎng)分,對于選準了的方向認準了的事,要敢抓敢管 敢作敢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奉獻。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榮譽,張桂梅始終保持著入黨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資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和收養(yǎng)孤兒,把70多萬元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qū),一條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褲一件很老氣的花襯衫 一雙舊舊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視眼鏡,是伴隨她多年的“行頭”,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獻給了自己最熱愛的教育事業(yè)。對她來說,“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讓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獻理所應(yīng)當。面對“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華民族謀幸?!钡臍v史使命,我們要以張桂梅這樣的榜樣為標桿,對標對表,學習她們身上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懷,立足本職崗位,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不講條件 不計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做出我們的貢獻。

同志個人事跡篇2

“人民的好書記,人民不會忘記你”“愿天堂沒有洪水”“學姐,一路走好!請放心,會有許許多多的百色學子回到家鄉(xiāng),接過建設(shè)美麗壯鄉(xiāng)的接力棒,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苯眨瑥V大群眾紛紛把真切的哀思寄托給那個遠去的“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我們要學習時代楷模黃文秀先進事跡。

當代大學生的典范,反哺報答養(yǎng)育之恩。201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的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區(qū)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成為那個“要回來的人”。這樣的選擇,對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來說,可謂“不可理喻”。很多邊遠貧困地區(qū)的學生,一旦走了出來,跳出了“龍門”,就一頭扎進繁華的大都市,換下了身上的“粗衣”,洗去了身上的“鄉(xiāng)土”,同時也丟掉了淳樸的本性和農(nóng)民的本色,甚是可惜。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guān)于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qū)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文件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培養(yǎng)吸引流動和激勵保障機制,也必將鼓勵引導更多優(yōu)秀人才到艱苦邊遠地區(qū)和基層一線貢獻才智、建功立業(yè)。

先進共產(chǎn)黨員的代表,心中牢記人民之托。要取得群眾的信任,就要從內(nèi)心把群眾當親人,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真正和他們打成一片。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為了能和村們嘮家常,她學會了方言;為了盡快掌握第一手資料,她經(jīng)常一連幾個星期都駐村里,白天群眾出去干農(nóng)活,她就用晚上時間進村入戶,走訪群眾,日復一日地“纏”著村民們,大家才慢慢接受了她。中央印發(fā)《關(guān)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就是要把我們基層黨員干部從形式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以更多的時間、精力去走近群眾、融入群眾,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黨員干部要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要立足本位,找準興農(nóng)村、富農(nóng)民、強農(nóng)業(yè)的發(fā)力點。不務(wù)虛聲,不貪虛功,勤勤懇懇干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當公仆。

一線扶貧干部的楷模,攜手走上脫貧之路。駐村一年,輾轉(zhuǎn)2.5萬公里,讓418名群眾脫貧,貧困發(fā)生率降到2.71%,扶貧是她“心中的長征”。如期脫貧進入全面小康,是我們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過去6年時間,全國累計減貧8239萬人,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必須采取超常之策、下非常之功。當下正是需要我們廣大黨員干部精準發(fā)力,追求“無我”境界的關(guān)鍵時候。需要我們?nèi)h同志齊心協(xié)力,以只爭朝夕的奮進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對癥下藥、精準施策,拿出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同志個人事跡篇3

我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跡,我對她產(chǎn)生來強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們一樣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可她堅強的毅力卻是我所不能及的,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而欽佩。

她是與命運之神抗爭的典范。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shù),癌細胞轉(zhuǎn)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臺上,領(lǐng)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么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她是貧困地區(qū)孩子們的天使。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yè)業(yè),承擔學校繁重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wù)工作。除了住院沒向?qū)W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卻異常突出,她說:“為了民族貧困山區(qū)的教育,即使倒在講臺上,長眠于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著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著,給他們送飯,付醫(y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她有著我們教師兩袖清風的高尚品質(zhì)。張老師前后將國家獎勵給她的獎金50余萬元全部捐給貧苦地區(qū)的教育事業(yè),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蠶,她像蠟燭,她更像光芒萬丈的太陽!

她是新時期教師的楷模。因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zhì)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zhì),而是精神品質(zhì)。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yǎng)一大批對國家發(fā)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shè)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質(zhì)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跡,很有現(xiàn)實意義。

作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我們要學習她淡泊名利 無私奉獻 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 艱苦奮斗 樂觀向上的優(yōu)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yè)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要時時刻刻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師。

同志個人事跡篇4

1989年出生在廣西百色的黃文秀,2016年研究生畢業(yè)后毅然決然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xiāng),成為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2018年3月積極響應(yīng)組織號召,到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2019年6月17日凌晨,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從百色市通往樂業(yè)縣的山路被突如其來的山洪淹沒,黃文秀不幸遇難,年僅30歲。

她被追授“時代楷?!薄叭珖思t旗手”“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最美奮斗者”等稱號,獲“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薄爸袊嗄晡逅莫務(wù)隆薄?021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狈Q號。

曾有村民問過黃文秀:“你是大城市的研究生,怎么會想要來這么偏遠的農(nóng)村工作呢?”黃文秀說,“百色是我的家鄉(xiāng),更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之一,作為一名黨員,我有什么理由不回來呢?”

駐村期間,黃文秀總是在奔波。百坭村村民居住分散,剛來到這里時,為了在最短時間內(nèi)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她收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了運動服,逐一走訪全村貧困戶,繪制了“貧困戶分布圖”。每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等,她都一一標注在筆記本里。

這是黃文秀的扶貧日記,里面記載著村里的“貧困戶家庭分布圖”以及入戶走訪了解到的內(nèi)容(2019年6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海濤 攝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秉S文秀和村“兩委”干部一起,帶領(lǐng)百坭村村民種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提高村民收入。經(jīng)過努力,全村種植砂糖橘面積從1000余畝發(fā)展到2000余畝,八角從600余畝發(fā)展到1800余畝。為打開市場銷路,她還多次組織大家學習電商知識,建立了百坭村電商服務(wù)站。

駐村一年多,黃文秀帶領(lǐng)百坭村88戶418人脫貧,全村貧困發(fā)生率從22.88%降至2.71%,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實現(xiàn)增收6.38萬元。百坭村還獲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鄉(xiāng)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

“過去我們靠天吃飯,種養(yǎng)也是小打小鬧。文秀書記來后,引進了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找準了銷路,大家的信心足了。”村民班統(tǒng)茂在黃文秀悉心的指導和帶領(lǐng)下,不僅成功脫貧,還成了帶領(lǐng)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領(lǐng)頭雁”。同時,在黃文秀精神的感召下,班統(tǒng)茂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拔乙蚕胂裎男銜浺粯樱瑸榇謇锏陌l(fā)展盡自己的力量?!?/p>

2019年3月,駐百坭村滿一周年時,她的汽車里程表恰好增加25000公里。那一天,她寫下感言:“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

黃文秀利用周末時間回家看望剛做完第二次肝癌手術(shù)不久的父親??粗鞖馔蛔?,并且那段時間百坭村連降暴雨,她惦記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便急著返回百坭村。父親擔心路上危險想挽留她在家待一晚?!罢驗橛斜┯旮泌s回去,怕村里受災(zāi),我馬上得走了?!倍诹烁赣H一句“按時吃藥”,黃文秀便啟程回村。誰也沒想到,這竟成了她留給父親的最后一句話。

一路上,黃文秀不斷與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干部聯(lián)系,詢問當?shù)赜陝莺蜑?zāi)情,特別叮囑要關(guān)注幾個重點村屯,要立即組織群眾防災(zāi)救災(zāi)?;貞浧甬斖淼那闆r,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zhàn)幾度哽咽:“那么危險的情況下,她想著的是村里的災(zāi)情……”

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边@份莊嚴承諾,黃文秀始終踐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在百坭村的“干部及駐村工作隊去向牌”上,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今日去向情況被標注為“請假”。村委主任班智華解釋說:“村民與村干部覺得她并沒有離開,所以用這種特殊的方式懷念她?!?/p>

如今,百坭村里不僅屯屯通上了水泥路,惠及百坭村的高速公路、二級公路也已貫通;新建的村級幼兒園也迎來了入園的孩子們,村民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有奔頭。更令人欣慰地是,2020年底,百坭村脫貧摘帽。

“文秀書記”雖然走了,但是她的精神依舊由她的同事們延續(xù)著。身為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的楊杰興、黃旭先后接過黃文秀駐村第一書記的“接力棒”,投身到百坭村的扶貧工作。受到黃文秀精神感召的年輕人還有90后干部黃思薇。2021年3月,她成為了百坭村新到任的駐村干部……

“文秀的生命正值芳華卻戛然而止,令人無比傷痛。她堅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對信仰的無比忠誠,無愧于‘時代楷?!姆Q號?!秉S文秀的好友、曾經(jīng)在廣西百色市凌云縣上蒙村擔任過第一書記的路艷說,“她是我們青年的榜樣,將激勵我們?yōu)辄h和人民的事業(yè)勇于擔當作為?!?/p>

同志個人事跡篇5

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jié)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當會上宣讀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名單,“黃文秀”的名字響起時,鏡頭轉(zhuǎn)向了一位頭發(fā)斑白的老人——黃文秀的父親黃忠杰。替女兒戴著大紅花的黃忠杰紅了眼眶、悄悄抹淚,這一幕讓億萬觀眾動容。

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而黃文秀卻沒有等到這一天。這位正值芳華的壯族姑娘,長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百福園公墓。

黃文秀是百色市田陽縣人,生前在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是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6日,黃文秀回家看望剛做完肝癌手術(shù)不久的父親。那段時間,百坭村連降暴雨,由于惦記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黃文秀冒雨連夜返回工作崗位。途中,黃文秀遭遇山洪,不幸犧牲,年僅30歲,將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黃文秀的初心,不僅鐫刻在脫貧攻堅征程中,也寫入了她自己的成長軌跡。2016年,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黃文秀本來有許多選擇,但她毅然決定回到百色。黃文秀的父母身體不好,家境貧寒,她是在國家助學政策幫助下完成學業(yè)的?!拔沂菑膹V西貧困山區(qū)出來的,我想回去建設(shè)家鄉(xiāng),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xiāng)親?!边@是她內(nèi)心的選擇。

百色集革命老區(qū)、民族地區(qū)、邊境地區(qū)、大石山區(qū)、貧困地區(qū)、水庫移民區(qū)于一體,山多地少,水資源缺乏,基礎(chǔ)設(shè)施條件落后,是廣西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之一。2018年,黃文秀主動請纓,去脫貧攻堅一線工作,到離百色市200多公里的百坭村任第一書記。

扶貧工作異常辛苦,但從沒人聽黃文秀叫過苦。她白天走村串戶遍訪貧困戶,幫助他們分析致貧原因,晚上與村“兩委”研究對策,制定工作方案。通過走訪調(diào)研,黃文秀找準了百坭村發(fā)展產(chǎn)業(yè)的路子,帶領(lǐng)群眾因地制宜發(fā)展砂糖橘、八角、杉木等產(chǎn)業(yè),增強他們的脫貧“造血”功能。

“過去我們靠天吃飯,種養(yǎng)也是小打小鬧。文秀書記來后,引進了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找準了銷路,大家的信心足了?!贝迕癜嘟y(tǒng)茂在黃文秀手把手指導下,種植20多畝砂糖橘,很快就脫了貧。

駐村期間,黃文秀總是在奔波。2019年3月,駐百坭村滿一周年時,她的汽車里程表恰好增加25000公里。那一天,她寫下感言:“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

作為第一書記,黃文秀始終牢記,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她幫助村民發(fā)展電商,砂糖橘等土特產(chǎn)遠銷全國各地;申請通屯路燈項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電筒;遍訪全村1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清晰地標注每一戶的致貧原因……

金黃的砂糖橘掛滿枝頭,扶貧的碩果惠及家家戶戶。2018年3月,百坭村貧困發(fā)生率為22.88%,經(jīng)過努力,當年村里的103戶貧困戶中,有88戶順利脫貧,貧困發(fā)生率降至2.71%,村集體經(jīng)濟項目增收翻倍。

黃文秀把一顆火熱的心,奉獻給了百坭村。她生前的電腦桌面,是一張洪水淹沒玉米地的照片;她經(jīng)常拿出自己的工資,幫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為村里的貧困學生爭取各項補助;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還在詢問災(zāi)情,特別叮囑要關(guān)注幾個重點村屯,立即組織群眾防災(zāi)救災(zāi)……

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边@份莊嚴承諾,黃文秀始終踐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芳華雖短,馨香永存。黃文秀的事跡,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擔當作為。在百坭村,“90后”村民梁祥辦起了農(nóng)家樂,他表示:“文秀書記為村里做了很多實事,我們回來就是想把家鄉(xiāng)建設(shè)得更美?!?998年出生的大學生羅彩航每逢寒暑假,就到百坭村村部幫忙,今年,他成為了村委會委員。

美好的景象,出現(xiàn)在百坭村的每個角落。新民居整齊分布,衛(wèi)生室、小超市、電商扶貧網(wǎng)點以及健身場地等配套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屯屯通了水泥路。豐收后的砂糖橘,通過便捷的物流網(wǎng),送到全國各地。黃文秀的“接棒者”、現(xiàn)任百坭村第一書記楊杰興說,村里的貧困人口去年年底就已“清零”,通過公司化、市場化、品牌化發(fā)展,村里的砂糖橘、清水鴨、油茶產(chǎn)業(yè)更興旺了!

報告文學《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黃文秀》、歌舞劇《扶貧路上》、電影《秀美人生》、音樂劇《青春之歌》……不同類型的文藝作品,以黃文秀的事跡為藍本,將她的精神留在更深遠、永恒的時空中。

從“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到勤勤懇懇、鞠躬盡瘁的牛玉儒、楊善洲,再到將青春定格在扶貧路上的黃文秀,一代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薪火相傳,一大批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維護民族團結(jié)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誠的“三個特別”好干部前赴后繼,團結(jié)帶領(lǐng)各族人民艱苦奮斗,使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推動民族團結(jié)進步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各族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