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寫事跡材料時要確保所描述的事件和成果是真實可信的,基于實際情況,在書寫事跡材料中需要以自己的信念為指引去創(chuàng)造和影響,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先進黨員干部事跡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先進黨員干部事跡篇1
蒼茫大山中,深藏功與名。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黨員軍人學習的榜樣。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材料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老英雄張富清一輩子初心不改、本色不變的感人事跡材料,猶如一座巍峨的精神豐碑,激勵我們在逐夢之路上砥礪前行??v觀其先進事跡材料,我們要明確兩點:
一、張富清的先進事跡材料閃光點
(一)不愿給組織添麻煩
在他轉業(yè)初期,按照國家擁軍優(yōu)屬政策,妻子被招錄為公職人員。上世紀60年代初,張富清調任三胡區(qū)副區(qū)長。時逢國家困難時期,全面精減機構人員,張富清就率先動員妻子辭去供銷社鐵飯碗。他的理由很簡單,咱們家不能都吃公家飯,精減人員,首先從我自己開刀……。妻子孫玉蘭最了解丈夫,他的頭上還留著疤痕,腋窩被敵人的燃燒彈燒傷,牙齒也被炮彈全部震松,以致基本脫落……她知道丈夫的軍功,但是被張富清叮囑對誰也不講,對孩子們更要一聲不吭。孫玉蘭理解丈夫、崇拜丈夫,也嚴格遵守了諾言。
在那個緊緊巴巴過日子的年代,老英雄工作過的卯洞公社干部借支比較普遍。1985年的時候,百福司鎮(zhèn)政府清理干部借支,通過盤查清點,長長的借款名單中沒有張富清的名字。當時張富清一家六口,就靠他一人的工資,生活上捉襟見肘,但從未向組織反映過任何困難。
(二)不能多花國家一分錢
戰(zhàn)斗英雄、人民功臣、本色初心……這是社會對張富清的公認評價。而在老英雄自己眼中,他自始至終,只是一個忠于組織、忠于人民的黨員。
比如,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張富清一家至今仍在居住的建行宿舍。斑駁的墻壁,褪色的家具……雖然樸素簡陋,但是整潔而充滿生氣。再如:2012年4月,張富清左膝蓋膿腫,最后只得截肢,換做一般人,88歲高齡,又一條腿高位截肢,讓人伺候算了。但是,英雄就是英雄,意志非常人所能比。時年88歲、一條獨腿的張富清,不向厄運屈服。他傷口剛愈合,先是沿著病床移動,后來慢慢地扶著墻練習走路,經(jīng)過近一年的鍛煉,他終于能生活自理了。2018年,張富清做眼部手術。術前,來鳳建行行長李甘霖叮囑:張老,您是離休干部,醫(yī)藥費全額報銷,可以選好一些的晶體。但張富清卻選擇了農(nóng)民病友用的3000多元的,對此張富清老人說:我已經(jīng)離休了,不能再為國家做什么,能節(jié)約一點是一點。
(三)離休也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
雖然工作上離了休,但思想上政治上不能離休!離休后,張富清老人一直保持著讀書看報的習慣。以往他最愛讀的是《半月談》,每晚必看《新聞聯(lián)播》。在書里,他寫下這樣的筆記——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yǎng)、加強品格陶冶,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勇于擔當。他的英雄事跡材料報道后,有媒體陸續(xù)采訪他。張富清卻拒絕接受,兒子只好對他說:這些都是上級組織安排的!張富清這才答應,因為身為共產(chǎn)黨員,必須服從組織的安排。
當有人問他,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張富清老人回答是: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希望我們的軍隊能按照強軍指示,努力練好殺敵的過硬本領,對共產(chǎn)黨的信念要堅定,在意志上要頑強。要堅決聽黨的話,黨指到哪里,他們能夠打到哪里!心底無私天地寬,人民功臣張富清完美詮釋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淡泊名利、永葆初心的豁達胸懷。
二、學習英雄,在新時代書寫精彩人生
學習貫徹就要用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材料進一步激勵廣大官兵,在新時代積極擔當、主動作為,為推進強國強軍偉大事業(yè)貢獻智慧和力量。
崗位在變,身份在變,但張富清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民造福的本色始終沒變。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他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沖鋒在前,是董存瑞式的戰(zhàn)斗英雄;和平時期,他服從大局、退役轉業(yè),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地方,為貧困山區(qū)默默奉獻。他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連兒女也不知情;他是人民功臣,卻從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他的心很小,幾乎裝不下自己;他的心又很大,總是把黨和人民的事當作天大的事。張富清同志的感人事跡材料,生動闡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崇高境界、革命軍人的英雄本色,為我們始終做到為黨和軍隊事業(yè)而奮斗樹立了旗幟、立起了標桿。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我們黨帶領人民所從事的事業(yè),是亙古未有的偉大事業(yè)。偉大事業(yè)必須凝聚偉大力量。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萬里征程上,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像張富清這樣的先進分子默默奉獻、不懈奮斗,我們黨的事業(yè)才能不斷開新圖強,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奪取新的勝利。新時代,推進強國強軍偉大事業(yè),我們既面臨著難得機遇,也面臨著各種風險挑戰(zhàn),需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只有以張富清等先進典型為榜樣,始終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大力弘揚奉獻精神,才能不斷凝聚強大力量,克服各種艱難險阻,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老英雄張富清同志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材料感人。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zhàn)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zhàn)士,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zhàn)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yè),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qū)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采集中,張富清的事跡材料被發(fā)現(xiàn),這段英雄往事重現(xiàn)在人們面前。心有信仰,行有力量 這位90多歲的老人,歷經(jīng)風雨,遭受困厄,仍舊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共產(chǎn)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著共產(chǎn)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干部張富清,這樣講述著自己的入黨初心。在硝煙彌漫、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墻、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范,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guī)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勞肯干,任勞任怨,不矜不伐?;蛟S在一般人看來,為國浴血奮戰(zhàn)、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應該好好歇一歇。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著自己老黨員的身份。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著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zhàn)功,也在中年轉業(yè)后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張富清曾說,戰(zhàn)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為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初心不改,絕對忠誠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一位黨齡71年的老戰(zhàn)士、老黨員,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對黨絕對忠誠。在張富清老人眼里,敢于沖鋒在前、敢于犧牲生命,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在祖國建設時期,共產(chǎn)黨員應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艱苦就去哪兒,不講條件、不計得失,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認為,做這些,只是共產(chǎn)黨員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顯擺。軍功章,他壓進了箱底,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曾提及;干工作,遇到困難和委屈,想想犧牲的老戰(zhàn)友,他什么都釋然了。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也一再改變;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從老人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燒的共產(chǎn)黨人,克服了千難萬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締造了新中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需要共產(chǎn)黨人以同樣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樣不畏任何艱險的豪情,去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重讀張富清老人的生平經(jīng)歷,于平凡中感悟身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光榮偉大;體味張富清老人的動人話語,于點滴中催發(fā)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使命。堅守初心,不改本色。黨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這簡單平凡的話語在此刻聽來卻那么擲地有聲,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戰(zhàn)軍的突擊隊員,迎著槍林彈雨沖鋒在前,戰(zhàn)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戰(zhàn)斗英雄。64年前,他退伍轉業(yè),在湖北來鳳縣的艱苦山區(qū)奉獻一生。7年前,他88歲,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更為了讓子女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F(xiàn)在,他95歲,仍然堅持學習。他說: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作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張富清用自己的行動見證了自己的錚錚誓言,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身為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深藏戰(zhàn)功63年,因為一次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這位老人才重新被人們認識。誰曾想這位平時默默無聞的張富清竟是立下赫赫戰(zhàn)功出生入死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英雄,這讓當時負責信息采集登記人員都為之震驚。每當提起70年前犧牲的戰(zhàn)友,老人淚眼婆娑:我的戰(zhàn)功,和他們的貢獻相比,差得很遠;我現(xiàn)在人還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們享受得多,還有什么理由向組織提要求?甘于貧苦,淡泊名利,裝修、家具都是20世紀80年代的老樣式,平日生活更是將勤儉節(jié)約融入了生活的點滴。在面對兒女工作時,時任革委會負責領導的張富清毅然讓兒女下鄉(xiāng)鍛煉,到祖國更需要的地方歷練成長,甚至在晚年患白內障進行手術時也只是選擇了一副的晶體,而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老人用他的淳樸淡泊彰顯了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品格。一心為國,造福一方。抗戰(zhàn)時期的戰(zhàn)斗英雄,復員轉業(yè)后的人民好干部。哪里需要我就到那里去,哪里艱苦就到哪里去,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張富清抱定這樣的一種信念扎根來鳳30年,為官一任,張富清認真工作深藏功名,帶領群眾投工投勞,一起放炮眼、開山修路……為來鳳縣帶來了新氣象,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見證了共產(chǎn)黨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正是有無數(shù)像張富清老人一樣的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默默付出,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捍衛(wèi)了我們的建設成果,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的無限忠誠,這一切的一切也將不斷地激勵著我們新的一代繼續(xù)向前,以無數(shù)英模先輩為榜樣凝聚成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為祖國的明天不懈奮斗!
:
先進黨員干部事跡篇2
肖文儒,人如其名,文質彬彬,談吐儒雅。工作38年,他參與、指揮和指導礦山、隧道、山體垮塌等事故災難救援700多起,救出被困群眾1000余名。
“我多深入1米,就對井下多了解一分,營救成功概率就會大一分”
從1983年工作起,肖文儒就與礦山結下不解之緣。
“老隊員塞給我一個氧氣呼吸器,能不能從事故里出來,全靠它了?!北环峙涞缴轿鞔笸V山救護大隊的頭半年,肖文儒天天苦練,最終能閉著眼用幾十秒把呼吸器裝好。
肖文儒難忘當時礦井救援的艱辛,“那真是冰與火的淬煉!”有一回,某礦區(qū)著火,肖文儒披上稻草編織的袋子,澆透涼水,冒死進火區(qū)打密閉墻。火區(qū),是80多攝氏度的高溫;大巷,是徹骨的冷風,他和隊友抱著磚頭,頂著極限溫差,進出數(shù)十趟。
從業(yè)多年來,肖文儒數(shù)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命懸一線。20多年前,肖文儒帶隊趕到一處積存煤粉、巷道自燃的煤礦現(xiàn)場,他剛用水沖開煤層,火光就“噌”地一下躥出來。
火、煤塵、狹小空間……短短幾秒鐘里,他快速意識到一個可能的危險——二次爆炸?!安缓茫炫肯?!”一瞬間,火焰爆燃,吞噬了礦井。
盡管氧氣稀薄,肖文儒和隊友仍緊緊趴在地面上,舉起水槍,持續(xù)滅火?!耙钱敃r沒果斷趴下,或停止滅火,可能我們就犧牲了。”肖文儒回憶,他時常會夢到那些穿行在火海邊緣的場景。
他的記憶中,有無數(shù)次親歷的生死關卡——2018年,遼寧某鐵礦炸藥爆炸。肖文儒當晚在井口附近指導救援,直到天亮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被廢墟中散落的炸藥、雷管包圍著。
他的記憶中,有隊友英勇犧牲的遺憾——1987年,山西某煤礦火災,一位隊友在井下打密閉墻時,迷失在濃煙中,意外撞掉氧氣呼吸器,最終倒在井下。
然而,在井下焦急等待的礦工兄弟,以及在井口等待的礦工家屬,讓他不忍放棄這份工作。從大同礦務局礦山救護大隊,到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礦山救援指揮中心,再到國家安全生產(chǎn)應急救援中心,一路走來,肖文儒對于應急救援的堅持從未改變,迎難而上、毫不退縮的斗志不減反增,“我多深入1米,就對井下多了解一分,營救成功概率就會大一分。”
“應急救援任務耽誤不得,我必須保持隨時出發(fā)的狀態(tài)”
兒子上小學時,曾以“我的父親”為題寫作文——“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為每天早晨我起床的時候,爸爸已經(jīng)去上班了。我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還沒有回來?!?/p>
一年里,肖文儒至少200天都在各地救援現(xiàn)場。在他的辦公室里,放著一只打包好的行李箱,“應急救援任務耽誤不得,我必須保持隨時出發(fā)的狀態(tài)?!?/p>
參與應急救援38年,他難得主動休兩次假,一次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有一次是做心臟支架手術?!耙?guī)律作息,減輕壓力!”手術后,醫(yī)生再三叮囑。
2017年6月,四川茂縣突發(fā)山體垮塌。時任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礦山救援指揮中心總工程師的肖文儒,火速趕赴現(xiàn)場。長時間疲勞加暴曬,他的血壓已經(jīng)升高,感到頭暈目眩?!澳愕纳眢w還能扛得住嗎?”從電視上看到他憔悴的樣子,姐姐撥通了他的電話。但他就著涼水吃了幾片藥,還是硬撐了下來。
肖文儒的手機里存滿了救援現(xiàn)場的照片,心里始終惦記著群眾的安危。
今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災害,肖文儒帶隊趕赴新鄉(xiāng),連軸轉了12天?!盀榱巳罕姲踩?,付出再多都值得?!背赃^那么多苦,只說這一句話,卻讓人看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他心中的分量。
“把職務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字寫‘大’,這就是肖文儒?!闭勂鹄贤?,國家安全生產(chǎn)應急救援中心二級巡視員孫國建說。
“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一定不畏艱險,沖鋒在前”
“他出現(xiàn)在救援現(xiàn)場,大家心中就有了底氣?!睉惫芾聿康V山救援中心管理處副處長戴其浩說。
礦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難題。肖文儒指揮救援的案例,曾被外媒稱為“世界礦業(yè)史上最讓人驚嘆的救援之一”,被稱為“救援奇跡”。
奇跡從何而來?來自于多年如一日的辛苦鉆研。工作38年,肖文儒記錄救援事故經(jīng)驗40多本,發(fā)表專業(yè)論文30余篇,并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將礦用石膏、計算機、正壓氧氣呼吸器等“新工具”用于礦山救護。為規(guī)范救援保障安全,他還組織制定技術操作規(guī)程、緊急出動安全措施等,使搶險救災有章可循。
“跟肖總工出差,是我們最榮幸的事,也是年輕同志向他學習的好機會?!眹野踩a(chǎn)應急救援中心指揮協(xié)調部喬天楷說。
今年1月,在山東棲霞市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救援中,肖文儒再次發(fā)揮重要作用。
11名礦工被困井下約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實屬罕見。更棘手的是,該礦巖層復雜,現(xiàn)場布置的4個施救鉆孔推進困難。一籌莫展時,肖文儒當即建議:“再增調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地特勘隊一臺高性能鉆機和專業(yè)操作團隊趕赴現(xiàn)場救援!”
事后證明,一子落而滿盤活。新調來的大地特勘隊對原本偏移的3號鉆孔進行糾偏透巷,1月17日13時56分,“生命通道”終于打通!最終11名礦工被成功救出。
“在應急救援中,建議是否科學可行,最為關鍵。肖文儒總比別人多想一層、先做一步,讓救援有‘雙保險’甚至‘三保險’。”應急管理部礦山救援中心管理處處長張安琦說。
2019年10月1日,肖文儒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登上“眾志成城”方陣彩車,肖文儒不禁熱淚盈眶:“作為應急救援隊伍中的一員,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一定不畏艱險,沖鋒在前!”
先進黨員干部事跡篇3
專業(yè)敬業(yè),他多次創(chuàng)造救援奇跡
礦山救援是一項集專業(yè)性、業(yè)務性、技術性、實戰(zhàn)性于一體的系統(tǒng)工程,要有頑強拼搏、勇于奉獻的精神,更要堅持科學決策、安全救援的原則。
在救護大隊的17年間,肖文儒參與處理煤礦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膽大心細、勇于拼搏,練就了過硬本領,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
2010年,在處置山西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王家?guī)X礦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后5次下井指導施救。在救援關鍵階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偵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會同地方政府人員制定了嚴密的行動方案,奮戰(zhàn)8天8夜,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礦工作出了突出貢獻。
這次救援被困礦工的壯舉,獲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笆澜绲V業(yè)史上最讓人驚嘆的救援之一”“成功書寫了人類的大營救”“‘中國礦工獲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跡之首”——許多國外權威媒體這樣評價。
1000多名救援人員,連續(xù)奮戰(zhàn)14個晝夜,救出11名礦工——山東棲霞笏山金礦“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說是國內難度最大的礦山救援案例之一。舉棋若定的肖文儒,為這個被稱為“教科書式的經(jīng)典事故救援案例”,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起初,現(xiàn)場指揮部決定布置4個鉆孔進行施救。但因該礦巖層地質條件復雜,有構造破碎帶,2號鉆孔卡鉆廢棄。應急管理部工作組成員肖文儒果斷向指揮部建議——再增調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地特勘隊一臺高性能鉆機和專業(yè)操作團隊趕赴現(xiàn)場救援。
事后證明,這是一子落而滿盤活的關鍵舉措。原來,13日開鉆的3號鉆,孔鉆至井下521米處時,井底偏移達7.4米。經(jīng)專家組充分論證,決定由新調來的大地特勘隊對3號鉆孔進行糾偏透巷。17日13時56分,這個“生命通道”終于打通。
救援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可謂“一山放過一山攔”。由于3號鉆孔涌水在巷道積聚,工作組建議指揮部啟用備用的4號鉆孔代替3號鉆孔,承擔“生命通道”功能。為防止4號鉆孔發(fā)生涌水,肖文儒建議“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揮部采納。后來,被困人員轉至4號鉆孔下方,最終11人獲救。
肖文儒的專業(yè)能力、業(yè)務素質在一次次救援實踐中得到有力印證,他是救援人員心中“權威”的代名詞,是新時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在救護大隊那些年,肖文儒不斷探索實踐救援新技術;為實現(xiàn)更加科學、安全的救援,他38年來不斷總結應急救援經(jīng)驗,參與《礦山救護規(guī)程》制定和修訂,主編出版了《礦山事故應急救援典型案例及處置要點》等;為持續(xù)發(fā)展壯大應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層調研,為國家安全生產(chǎn)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特別是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建設貢獻了力量。
先進黨員干部事跡篇4
你是一個女孩,但是你巾幗不讓須眉,你更加勝過一個男孩,你用柔弱的身軀托起在脫貧攻堅的重任,優(yōu)秀如你,向你學習。
你內心把群眾當成親人,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深得群眾信任,與他們打成一片,你放下身段與群眾拉家常,幫助群眾干農(nóng)活。你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給他們想辦法,找路子,幫助他們提高收入,退出貧困。
你沒有休息,只有工作,周末都戰(zhàn)斗在脫貧攻堅的路上,一張貧困戶分布圖,顯現(xiàn)出了走了多少路,走訪了多少次,囊括了你大量的工作,也標注了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脫貧的辦法路徑,
你帶領著廣西百色市白睨村全村群眾,戰(zhàn)斗在脫貧攻堅的一線,硬是極度貧困的落后地區(qū),打開了脫貧致富的新局面,立足當?shù)刭Y源,大力發(fā)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產(chǎn)業(yè),請技術專家現(xiàn)場指導,挨家挨戶宣傳發(fā)動,鼓勵黨員帶頭示范。實現(xiàn)全村基本脫貧,而你也永遠離開了這片自己深愛的土地。在彌留之際,你仍關心著村里的山塘和水利設施,關心著村里的長遠發(fā)展。
“芳華雖短,但燦爛地綻放過,馨香永存!”向文秀致敬,釋放更多的愛心;向文秀學習,激發(fā)愛民的源泉。從文秀身上可以看到,無私與善良就在自己身邊,無畏與勇敢就在自己身邊,平凡和偉大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先進黨員干部事跡篇5
他們到底跋涉過了多少旅程,肩上到底背負了多少使命?
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里,讓清晰的腳印指向遙遠的未來,邁向我們美好的新時代!
自古以來,人民都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天”,因此,最令我敬佩的科學家莫過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我的腦海里,袁隆平的形象總是定格為一位身穿白色襯衫,站在一望無際的稻田里辛苦勞作的老者。常年的躬身在田間地頭,他皮膚黝黑,與其說是一位科學家,倒不如說他更像是一個普通農(nóng)民。
“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是兩個多么宏大的設想,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chǎn)900公斤又是個什么樣的概念?這是世界上迄今尚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也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著中國專家迎戰(zhàn)世界糧食問題的一個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言,這條道路雖然是艱難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點,出了產(chǎn)量更高的新品種,全中國、全世界人民都能解決溫飽問題,他心里高興,吃點苦沒關系。
袁隆平在講話時會有中英交雜的習慣,就像是吃多了雜交水稻,講中文后會自動翻譯,人們稱這是“袁氏幽默”,他還會講俄語,愛好體育,愛好音樂,考過空軍,像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寶藏男孩”怎能不讓人敬佩!
2019年,陽光熾熱,土地溫暖。90歲高齡的袁隆平依舊在埋頭苦干,他希望自己再奮斗十年,讓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種上我們的雜交水稻。
這是每一位有良知的科學家身上所具備的品質,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一生致力于科學研究,或許他們沒有千億的身家,卻甘愿把技術無償?shù)呢暙I給全人類,造福全人類。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誰有功夫閑看云隱;他們精確地估量著生命的意義,誰有私心去計較生命的長短;他們在模糊的泥土上撿拾細小的沙粒,是這些美妙的晶瑩綻放開來,給了我們方向,使得世界更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時才能發(fā)芽,茁壯成長,成為綠蔭,去感恩那些為我們無言付出的科學家。因為,我堅信自己可以不斷地向未來邁進,致敬新的時代!
先進黨員干部事跡篇6
2021年9月新學期,上海市黃浦區(qū)盧灣一中心小學一(2)班來了一名特殊的學生,他坐著輪椅,由媽媽在教室陪著一起讀書。他有專門的課表,除了一(2)班,一年級的所有教室都向他開放。
他是一名漸凍癥患者。按照之前的病情發(fā)展,他也許只能活到6歲,由于家長的精心照料,他的生命得以延續(xù)。他有一個愿望:上學。
孩子的愿望能實現(xiàn)嗎?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毫不猶豫地答復:不應該剝奪任何一個孩子求學的機會。
于是,盧灣一中心小學便在暑假期間開始為這名學生的入學做準備。年級組長、班主任提前家訪,充分了解學生需求,并為他定制了課表:學籍在一(2)班,但每天到一個班級進行相應的教學。無法上體育課?為了他,學校把整個一年級的課程進行了調整,讓他享受到所有在教室里可以享受的課程。
他拿著為自己專門定制的課表說著:“課表上的每門課我都很喜歡,都想上?!彼踔寥计鹆讼M耗骋惶炷軌蛟趯I(yè)指導下參加體育課,“體育課時哪怕不能參與,就在旁邊看看小朋友玩,我也覺得很高興?!?/p>
讓特殊孩子隨班就讀,在盧灣一中心小學并不是個例。作為一所公辦小學,該校實施全納教育,不放棄每一個孩子,此前也曾經(jīng)接受過患腦癱的學生等特殊孩子隨班就讀。
漸凍癥孩子的笑臉深深打動了吳蓉瑾?!拔覀內リP心他,孩子們從他身上看到了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這對每一個孩子難道不是一種教育嗎?” 在吳蓉瑾看來,情感教育的精髓就是情感互動交流。
情感教育,是盧灣一中心小學的特色,吳蓉瑾常年推動情感教育,用自己滾燙的情感把學校建設成一個“充滿愛的學校”。
什么是情感教育?這是吳蓉瑾的徒弟、盧灣一中心小學教師賀春秋在2004年成為一名新教師時最好奇的問題。吳蓉瑾的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離開健全人格和豐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動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
2004年起,吳蓉瑾和同事們探索構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體系,探索研發(fā)的情感教育課程,惠及學生近10萬人次。她將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和情感表達能力。每周的學校課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鐘的時間,親自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課,與學生們搭建起心靈交流的橋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開辟出三條育人途徑:課程、活動、交際。用民俗文化滋養(yǎng)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動之一,主題每五年輪轉一次,包括中國年俗老上海風情主題、中國戲曲主題、中國發(fā)明創(chuàng)造主題、中國四大名著/中國動畫主題、中華美食主題。
十幾年來,亦師亦友,耳濡目染,賀春秋眼里的吳蓉瑾,既是師傅,更是一位有愛的智慧姐姐。
讓賀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時間,吳蓉瑾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個“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當時我挺好奇的,因為身邊人都知道她酷愛喝咖啡,而且她有偏頭疼,每天必須拿一杯濃咖啡鎮(zhèn)定。后來得知,畢業(yè)生里有一個孩子病了,不吃飯,師傅便跟孩子做了一個約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東西多吃一口。從那之后,校長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發(fā)戒咖啡打卡。大約是第400天的時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為了一個美好的承諾,我戒了400天咖啡,盡管這段時間很難受,但是為了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這個孩子也說:“‘云朵媽媽’(指吳蓉瑾)把戒咖啡挑戰(zhàn)當作一個儀式,和我一起調整狀態(tài),一段新生活即將開始,‘云朵媽媽’會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p>
在教師和學生的眼中,吳蓉瑾就是這樣深愛著學校,愛著每一個孩子,拼盡全力,而且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