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演講稿5篇

時間:2022-12-30 作者:Mute 演講稿

演講稿是我們專門為一場演講活動所準備的書面文體,不管寫什么類型的演講稿,我們都要讓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手機演講稿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手機演講稿5篇

手機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手機的危害》。

手機,現(xiàn)在似乎成了一鐘生活必需品,他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人們的生活帶了極大方便。手機也是一把雙刃劍,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危害,尤其是對我們中學生。

1、影響了身體健康。據(jù)統(tǒng)計顯示,全世界手機用戶已達吸煙人數(shù)的三倍,手機的危害將比相應的危害更大。經(jīng)常和手機接觸的身體部位到的的影響最大,如眼睛容易患白內(nèi)障,皮膚可能導致手機皮膚炎,長期使用手機,容易引發(fā)手機依賴癥,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幻聽。

2、影響心理健康。手機短信,是通訊領域的科技創(chuàng)新,為人們相互交流信息,傳遞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簡便的現(xiàn)代手段。然而,這又是一個缺乏行為規(guī)范且隱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帶“,人們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時,私欲放縱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點也由此顯露。由于手機短信隱蔽性強,不易被察覺,青少年學生長期接觸黃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種心理上不健康的閱讀快感。短信過多,會使人心理紊亂,如果手機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會使他們不能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懂得尊重別人。正處在“似懂非懂“階段的中學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內(nèi)容吸引誤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機還容易產(chǎn)生攀比心理,影響了青少年心理健康。

3、影響良好品德的形成。近年來各類考試學生用手機作弊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20__年高考在湖北潛江,石首,都發(fā)生了利用手機舞弊的事等。隨著手機的普及與功能的增強,利用手機作弊現(xiàn)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來越巧妙,如將耳機綁在袖子里,有的干脆將耳機戴在耳朵上再用長發(fā)遮住。無論是作弊,還是發(fā)虛假短信都是不誠信的表現(xiàn),如不及時制止和加以正確引導,會對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帶來嚴重危害。

4、引發(fā)安全問題。由于手機品牌眾多,質(zhì)量良莠不齊,消費者難以辯別,再加上使用不當雷雨天使用,長時間玩電游等,手機爆炸傷人的事時有發(fā)生。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學生防范意識弱,反抗能力較小,專搶學生的手機。20__年7月,一位16歲的加利福尼亞少女因手機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導致二度燒傷的`嚴重后果。

總之,對于青少年來說,手機是弊大于利的,所以我們應該遠離手機,新學期我們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各科利用整體建構,知識樹學會系統(tǒng)歸納知識,做到舉一反三,也要從各種小事做起,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拔鹨詯盒《鵀橹鹨陨菩《粸椤?。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手機演講稿篇2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放下手機,看看我》。

我的朋友z君在外地上大學,暑假的時候,他回上海,給我打電話,說是請我吃飯。天氣炎熱,我們都沒有什么太大的胃口,找了一家咖啡店坐下來聊天。從找到座位坐下的那一刻起,z君就開始掏出手機。我與他說話,得到的回應不過是幾個“嗯”、“對”。問他一些問題,他才會抬頭掃我一眼,然后用不長于三個句子的簡單句回答我。

我無奈,明明是約好了出來敘舊,現(xiàn)在卻像是在咖啡店拼桌的陌生人。與z君聊天得不到回應,又不好意思劈手奪下他的手機,我只好拿出早晨出門時買的雜志看,來消磨這無言的尷尬。到了晚飯的點,z君開始抱怨手機耗電快,變得焦躁不安起來。恰好我家里有事,便與他匆匆告別。

回家路上,我從口袋里掏出手機,發(fā)現(xiàn)z君發(fā)狀態(tài)@了我,“今天和朋友在外面玩,好高興。”回想了一天的經(jīng)歷,總覺得z君的狀態(tài)不在我這里,而是“今天在外面,我玩了一天手機,好高興”。出于禮貌,我回他:“哈哈哈我也覺得好高興,下次再出來一起玩吧!”

后來一次我去z君求學的城市旅游,告訴他這事,他興致勃勃地對我說:“我請你吃飯吧!”晚上吃飯的時候,見到了z君與他的女友,一個非??蓯鄣墓媚?,與我在網(wǎng)上也認識很久,只是一直沒有見過面。z君又是吃著吃著,就掏出了手機開始玩。姑娘看著他,一臉無奈又習以為常的表情。z君看著手機,低頭咯咯咯笑,姑娘和我聊著天?!八恢边@副德行吧?”我調(diào)侃z君,姑娘苦笑著點點頭。

此情此景,忽然想到了曾經(jīng)看過的一副漫畫:女生在男友面前做出種種夸張動作,男友毫不在意地在繼續(xù)玩手機。最后女友無奈,只能搶過男友的手機貼在自己的額頭上,流著眼淚沖看著她的男友說:是不是只有這樣,你才會注意到我?

再后來,聽說姑娘與z君分了手。他告知我這事的時候,心情頗為郁郁?!八秊槭裁匆臀曳质帜?我不知道我哪里做錯了?!眤君很喜歡姑娘,對于分手想不通,我安慰他,這只是緣分不夠??墒鞘聦嵞?

過了幾天,我與姑娘聊起z君,姑娘很坦誠地說,她感覺和z君沒有話說。她很喜歡z君,可是每次出來約會的時候,z君都不由自主地開始掏出手機看,實在沒有東西看的時候,他就開始看手機里收藏的小說。走路的時候,z君也總是一手拉著姑娘,另一只手拿著手機在看。甚至看電影的時候,z君都會忍不住地玩手機。

一次又一次,姑娘的熱情漸漸被消磨殆盡。她不理解的是,為什么手機里這個虛無的世界比她這個大活人更為重要。最終無奈演化成了失望,失望越演越烈,走到了想放棄的地步?!盎蛟S我沒那么重要吧。”姑娘自嘲地笑笑。

那些不自知的冷漠、忽視與敷衍,往往比刻意的更為傷人。

z君,只不過是我身邊所遇到的許多人的一個代表。在科技并沒有那么發(fā)達,手機只是一個通訊工具的時候,我們并不會放太多的精力在上面。而如今,手機似乎成了一些感情的試金石,要到“關系足夠好”、“對方足夠重要”的時候,你才會放下手機與對方認真聊天。可能你的心中并沒有如此想法,就如z君,手機里的世界并不比姑娘要緊到哪里去,但是卻真真切切給了對方這種感覺。

手機是聯(lián)通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人的工具,卻并不能代替現(xiàn)實。就像你在網(wǎng)上看到的許多雞湯文,都比不上現(xiàn)實生活中朋友的一個擁抱。z君亦曾在文下@姑娘來表達愛意,可是卻忘記了姑娘要的是他牽著她的手,心也在她的身邊。我也寫過記錄朋友間的感情的文章,可是對我們這些朋友來說,最好的時光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是在彼此身邊,快活得哈哈大笑。

曾看到一家咖啡店外的招牌上寫著:我們沒有wifi,陪你的朋友聊聊天吧。

其實,我一直都希望你告訴我,你很重視我的時候,你的意思是當你和我在一起,你愿意放下手機,和我高興地聊天。別把感情,在不經(jīng)意間,變成一句空洞的表達。讓所有的時光,真正成為感情的紀念,而不是無所事事消磨掉的指間沙。

手機演講稿篇3

近日,有關大學生在課堂玩手機現(xiàn)象的報道頻出,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同時面對大學課堂數(shù)量激增的“低頭族”,一些學?;蛘咴合低ㄟ^沒收、屏蔽信號、扣分、設置手機收納袋等措施倡導“無機課堂”,這些做法得到了部分老師和學生的贊同,也引發(fā)不少非議。

目前,很多大學課堂都面臨著“低頭族”的難題,學生不聽講玩手機的現(xiàn)象讓不少老師感到擔憂。

近兩成學生每節(jié)課用手機超半小時

麥可思近日的一項調(diào)查研究就顯示,被調(diào)查的在校大學生中,超過九成擁有智能手機。擁有手機的學生中,超過九成會帶手機去上課。值得注意的是,17%的大學生平均每節(jié)課使用手機時間超過30分鐘。

調(diào)查稱,“使用即時通訊工具聊天”是大學生課上用手機的最主要用途,其后為“獲取新聞資訊”、“收發(fā)短信”。還有近三成大學生表示,在課堂上用手機輔助學習。而易班網(wǎng)近期發(fā)布的一項大學生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情況調(diào)研顯示,超過80%的大學生會在課上使用手機上網(wǎng)。究其原因,42.8%的學生認為課程太枯燥乏味,19.5%的學生表示有即時查資料的需要,還有7.1%的學生稱是與同學交流的需要。

全球進入教師與手機爭奪注意力時代.

目前,一些學校已對課堂玩手機的出臺針對性措施。輕則倡議少用,重則強制沒收。

“教師與手機來搶奪學生的注意力,已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教育問題?!丙溈伤紕?chuàng)始人王伯慶指出,全美大學書店協(xié)會20xx年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超過1/5的被調(diào)查學生表示他們總是或經(jīng)常在課堂用手機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愛荷華州立大學是美國最早在校園中普及無線網(wǎng)絡的學校之一。如今,該校20%的課程都在大綱中寫有禁止使用手機發(fā)短信、玩游戲的要求?!?/p>

“以前有個笑話說,可以用手機電池電量來評價大學老師的水平,老師的水平和電池的電量成正比?!北本煼洞髮W教育學部教師陳桄說,自己是反其道而行之,他要求學生課上用手機。

經(jīng)過微博互動等多種嘗試后,陳桄目前選中了一個有手機客戶端的平臺,成為他與學生課堂教學的輔助。課前,他就會把課程的pdf課件上傳到平臺上,讓學生預習和上課看。他還會在平臺上發(fā)問題,讓學生根據(jù)課上所講內(nèi)容尋找答案,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來提問。“國內(nèi)的學生很多都比較內(nèi)斂,課上不是沒問題,而是不好意思提問。采用手機互動之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也多了起來?!?/p>

六成以上學生希望手機應用于教學

“以前有個笑話說,可以用手機電池電量來評價大學老師的水平,老師的水平和電池的電量成正比?!北本煼洞髮W教育學部教師陳桄說,自己是反其道而行之,他要求學生課上用手機。

經(jīng)過微博互動等多種嘗試后,陳桄目前選中了一個有手機客戶端的平臺,成為他與學生課堂教學的輔助。課前,他就會把課程的pdf課件上傳到平臺上,讓學生預習和上課看。他還會在平臺上發(fā)問題,讓學生根據(jù)課上所講內(nèi)容尋找答案,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來提問?!皣鴥?nèi)的學生很多都比較內(nèi)斂,課上不是沒問題,而是不好意思提問。采用手機互動之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也多了起來?!?/p>

麥可思調(diào)查也顯示了學生對于手機應用于教學的期待。65%大學生希望將手機應用于課堂教學或管理。學生希望手機在課堂中實現(xiàn)的主要功能為“分享教材、課件等資料”、“提供師生課堂互動新平臺”、“對教學的實時反饋和評價”等。“總之,手機可以是教學的敵人,也可以是教學的同盟軍,選擇就在教師手中?!蓖醪畱c說。

聲音我還沒有聽說我們學校也采取了類似政策,同時我不支持對此采取強制措施。這種規(guī)定聽起來有點兒道理,但并不人性化。沒有手機,學生就一定會認真聽講嗎?

——小周,北京科技大學大四學生

美國大學課堂上,也時常能見到不少人上課玩手機,刷facebook。但就我所知,學校和老師都沒有干預。他們會認為作為成年人,這是你的一種選擇,如果因此不能取得好成績,那是你應該負責的'。相比之下,我認為國內(nèi)的學校和老師承擔了太多不必要的責任,苦口婆心地替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

——陸?。ɑ?,美國南加州大學留學生

■ 專家觀點

沒有自我管理 難怪要玩手機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其實,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guī)劃,比外部要求更管用。長期以來,我國學生是在被老師、家長管理中成長的,普遍沒有自我管理、自我規(guī)劃意識和能力,進入大學之后,一旦失去被管理、被規(guī)劃的環(huán)境,就不知怎樣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這在大一學生中尤為明顯。對于這些學生,不能讓他們重回被管理、被約束的環(huán)境,而應該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意識。不論是學校強令,還是學生會倡議,其實都是來自外界的或硬或軟約束。

“無手機課堂”倡議只是初級治理,只具有有限的象征意義。學校、學生會組織,更應關注對學生的大學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只有擁有這方面的意識和能力,才不會只管一時,而會有用終身。一本講義三十年 莫怪學生不聽講

●余勝泉,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

現(xiàn)在有很多老師抱怨,學生上課玩手機、玩電腦,不好好聽課,但我們的老師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需要改變。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普及,對老師知識權威的角色是一種挑戰(zhàn)。有的老師還習慣用他們年代的標準來要求現(xiàn)在的學生,拿三十年如一日的講義對學生照本宣科,學生怎么會喜歡,怎么會不玩手機呢?

我們應該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把一些學生喜歡、熟悉的方式應用到教學中,比如我們能不能把教學的一些環(huán)節(jié)如提問、任務等弄到微信上。

我們的大學課堂最需要轉(zhuǎn)變教學方法,增加課程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老師要能真正站得高,抓住學生的困惑點和疑惑點,引導學生,和學生心靈對上話。課程應該有意思,有趣味,要講些學生在網(wǎng)上找不到的,要能把學生問得面紅耳赤,而不是被學生問得面紅耳赤,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

原因

1、大學生自身方面:

1)、大學生自身在進入大學之后沒有樹立良好的學習意思和學習觀,對未來沒有良好的規(guī)劃,一致目標模糊。

2)、自身沒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對待手機,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沒有適當?shù)睦谩?/p>

3)、大學學習輕松,在時間支配上沒有合理利用,對待學習專業(yè)知識及其他知識的求知欲望大大減少。

2、大學環(huán)境與管理方面:

1)、大學學習環(huán)境,時間等處于相對寬松的狀態(tài),對學生的約束 大大減少

2)、學校制度等方面并沒約束,老師的管理也相當?shù)膶捤桑灾劣谠S多學生在課明目張膽的玩手機,而無心學習。

3、社會方面:

1)、由于經(jīng)濟與科技的發(fā)展手機已經(jīng)相當普遍,基本上達到了大學生人手一機。

2)、許多手機在功能上相當完善,基本上將上網(wǎng)、游戲等功能集于一身,吸引著許多大學生對他的玩弄。

結論

大學生上課玩手機現(xiàn)象,學生本身的確存在自身自制力不強,不求上進等原因。但同時也表現(xiàn)了大學教學的一成不變,缺乏課堂互動等弊端。

手機并不能被當作大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罪魁禍首,一些學校采用的“堵”和“搶”的方式,并沒有涉及到問題的本質(zhì),無法從根本上遏制手機對大學課堂的入侵。很明顯,僅靠學生的自律,個別任課教師的上課技巧顯然是不夠的。

技術的發(fā)明是為了造福于人類,許多問題宜疏不宜堵,這個問題的本質(zhì)也并非手機自身的問題,而是手機的使用方式不當。既然如此,我們?yōu)槭裁床蛔屖謾C這個現(xiàn)代化的工具和人類的新器官得到更合理的應用呢?也就是說,從對手機“堵”和“搶”的思考方式,轉(zhuǎn)變?yōu)椤坝谩薄?/p>

?中國青年報》11月6日報道,南京大學有一門課程要求學生上課前應把手機充足電。這門用“微信點名”的課需要學生使用微信平臺,通過規(guī)定時間內(nèi)回答問題的方式來簽到。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微信平臺隨堂交作業(yè),這門課因此成為南大首個鼓勵學生用手機的課。

東華大學計算機學院黃秋波老師開發(fā)的一款專門針對上課時用的教學軟件——“秋波”。盡管只是一款小小的手機應用,實際上有著強大的功能。這款軟件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位置服務技術路線,覆蓋課前、課上和課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具備學生自動簽到、課堂提問和互動、實時在線課堂、課下資料共享和交流等智能教學功能,把課堂教學帶入一個全新的境界。師生們對這款軟件贊美有加:“秋波系統(tǒng)能夠提供便利,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并將學生參與的情況有效的記錄下來,同時給學生回答問題的結果給予及時的評價,這樣一學期下來,一個學生參與課堂的情況,也就一目了然”。對于秋波系統(tǒng)的搶答功能,“每個學生答了多少道題,加了多少分在軟件里變成了排行榜,對學生特別有激勵作用”。

在大學本科教育中,改變傳統(tǒng)的專業(yè)劃分授課模式,而讓學生們選擇屬于自己的自助專業(yè)。這是將傳統(tǒng)上”教師認為重要的東西,學生就必須學”的被動模式,轉(zhuǎn)變

為“學生認為有興趣,教師幫學生學”的主動模式。

手機演講稿篇4

無論何時,何地,看到的都是每人拿著一個手機或者插著耳機,“與世隔絕”。

掏出手機,打開qq,看看有誰在線,無論熟悉還是陌生,全都發(fā)送一個可愛的表情,傳達自己的友好與熱情,再寫一條短信給無聊的他或她,也算打發(fā)掉了自己的一段無聊時光。行走在美麗、溫暖的草地上,“咔嚓”“咔嚓”,快門不斷發(fā)出響聲,留下一張張好玩、逗笑的照片,排除一段段萌的不行的視頻。

它能文能武,會說會笑,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它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鐵匣子,卻是這個時代的驕傲,是人人的寵兒。

它令人朝思暮想,一刻不舍得分離;它讓人又哭又笑,悲喜無常,它能操縱你的思維,限制你的思想;它是這個時代的“精神鴉片”!

從客觀上而言,它沒有什么不好,只是人們把它看得太過重要,導致人一輩子行走的距離,可能還比不上指尖在屏幕移動一下的長度。古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而現(xiàn)代的我們,又能創(chuàng)作出什么呢?經(jīng)典的詩詞,優(yōu)美的曲子,曲折的小說,全存在手機里了,而自己能創(chuàng)作的,也許只有簡短的信息罷了。

課堂上,老師站在講臺上自言自語,我們在用手機“你儂我儂”,給朋友發(fā)個表情,給同學發(fā)一句短語,然后呢,一遍又一遍地刷自己的微薄,更新著自己的動態(tài),看看今日的體育新聞,關注關注近來的明星八卦,不知不覺中下課鈴聲響了,課本卻始終在那一頁。

課后本是提筆疾書,完成作業(yè)的時候,卻又忍不住拿起手機,給并不遙遠的他或她打了一個長長的電話,話題不痛不癢。就這樣我們都成了手機的奴隸。

百年前躺著吸鴉片,百年后躺著玩手機,姿態(tài)有著驚人的相似。您可能沒時間親子,可能沒時間盡孝,然而卻花大把的時間捧著手機沉思、傻笑。不知不覺中我們形成了一種可怕的習慣,早晨睜開眼第一件事是摸摸手機在哪里,晚上睡之前最后一件事還是玩手機,似乎離了手機就與世隔絕一般的孤獨。其實今日的智能手機與當初的鴉片一樣、殘食著我們的熱情與靈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而你卻在…玩手機

所以,少年,請關掉你的手機。然后,我們一起躺在柔軟的草地上,遙望天上一閃一閃的明星,和娜一輪皎潔的月兒,我們面對面,心觸心地談青春的話題,談談屬于我們的話題。

手機演講稿篇5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電子產(chǎn)品不斷地進入我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已逐漸侵占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分不清到底是人控制手機,還是手機控制人了。人與手機的親密度有甚于人與人的親密度。前段時間都流行問“時間都去哪了”,其實,我們的時間大多都花在手機上了。因此必要的時候,少玩手機少上網(wǎng),做個真實的自己很重要。

就拿我身邊來說吧,每天吃了晚飯,大家都習慣聚集到樓下乘涼。十幾號人聚在一起,以前都是圍繞日常里的瑣事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勺罱看味紩袔讉€人在低頭默默地玩手機,沒有任何交流,即便交流也是有一句沒一句地應付著,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大家交談的話題也都改成圍繞著網(wǎng)絡上的事情展開,“某某官員又跳樓了”“哪個書記又被抓了”……討論越來越表面沒有質(zhì)感了,冷冷清清的,很難再出現(xiàn)為討論一個話題進入白熱化的狀態(tài)。

其實不僅僅是我身邊的人,大街上,公交車上,公園里,辦公室內(nèi),電梯中,飯桌上……在我們身邊,總會看到一些低頭族。前幾年老人們還會埋怨年輕人老是玩手機,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老人也帶著一份強烈的求知欲當起了低頭族,他們對新鮮事物的迷戀,比起年輕人來,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jù)統(tǒng)計,截止2014年底,中國有網(wǎng)民6.5億人,其中手機移動網(wǎng)民5.6億,占在網(wǎng)民數(shù)量的0.86個百分比。人們熱衷于用移動終端上網(wǎng)已遠遠超過pc終端。對手機的瘋狂依賴程度達到空前的狀態(tài)。不見手機就就急躁不安;信息沒被回復就頓生挫敗感;有事沒事就愛刷新網(wǎng)友動態(tài);睡覺前后不看手機就覺得像缺了什么;網(wǎng)絡一不通就渾身不自在……手機已像毒品似的控制著我們的情緒,侵占著我們原本用來工作,學習,休息的時間。

為什么這么多人沉迷手機,記得手機開發(fā)最初的功能只是打電話,發(fā)短息。那時人們并沒有像現(xiàn)在這么依賴手機,畢竟電話打多了,暴漲的話費還是讓人頭痛??呻S著手機功能的不斷擴展,qq,微信,微博,影視,游戲,商城等一系列軟件和網(wǎng)站的嵌入,手機不僅用來打電話,發(fā)短信,還可以社交,網(wǎng)購,看新聞,追劇,玩游戲等,承擔著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個角色。不但給我們信息和情感交流帶來便利,也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對手機的依賴也就越來越嚴重了。甚至有的人由于種種壓力和不順心,而把手機當做唯一的“生活伴侶”,把自己鎖在虛擬網(wǎng)絡中以求藉慰。

其實,心情不佳,躲到手機里,只會適得其反。網(wǎng)絡上的感情再好,終究也是千里之外,你始終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你。網(wǎng)絡上的東西很多都是經(jīng)過美化的,大多數(shù)人都會隱藏自己不好的一面,只呈現(xiàn)自己最美好最幸福的一面,你如果觀看別人的幸福越多,你就越會覺得自慚形穢,沉郁壓抑。你在手機上消磨的時間越多,耽擱了本該要處理的事情,你就會更加焦躁不安。因此,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放下手機,多看些正能量的書籍,給自己充點能量;多放點心思,處理好自己棘手的事情;多關心自己身邊的人,把人際關系搞好。這樣,你就快樂起來了。畢竟我們是社會中人,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員。此外,也不必妄自菲薄,一味羨慕。幸福要自己經(jīng)營和感悟,只要學會懷著感恩的心,用心甘情愿的態(tài)度,過好隨遇而安的生活,日子也就過得踏實了。

我們玩手機應該有個尺度,太過于沉迷手機確實不好,對眼睛,頸椎,心理,人際關系,親子關系等都有很大影響,這方面新聞多有報道,比如某某人通宵玩手機以致眼角膜脫落;某某人邊充電邊玩手機以致手機爆炸;某某群體見面扭捏不語,或寥寥數(shù)語,可在網(wǎng)絡上卻滔滔不絕;某某父母熱衷于手機,冷落了小孩,小孩稍有不安分,就暴跳如雷痛打小孩……這類例子多之又多。對手機的瘋狂依賴其實已是我們這個時代普遍心理疾病,已嚴重地危害到我們甚至他人的身心健康,成為人與人面對面相處交流的一道鴻溝。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放下指尖世界,重拾真實關懷。做真實的自己,努力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好,人畢竟不是被機器掌控的,而是我們要掌控機器,大家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