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院開學典禮講話稿6篇

時間:2024-05-01 作者:betray 演講稿

講話稿的寫作過程通常包括草稿的多次修訂和演講的練習,講話稿是演講者在特定場合預先準備的文字內(nèi)容,用于引導演講和傳達信息,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佛學院開學典禮講話稿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佛學院開學典禮講話稿6篇

佛學院開學典禮講話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度過了輕松愉快的寒假,我們又將開啟一段嶄新的旅程。新的學期,代表著新的開始,新的起點和新的希望。溫煦的春風正在輕撫廣闊的大地,世間萬物孕育著希望,等待著新生命的綻放。而我們,也在這朝氣蓬勃的日子里,重新回到熟悉而美麗的校園,重新拿起書本,迎接充實的學習生活,為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此刻,我不得不感嘆時間的飛逝。作為初三的學子,我們的校園生活已經(jīng)整整過去了六分之五,離中考也只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一回首、一駐足,那些過去的日子如電影回放一般在腦海輕輕翻過——我們共同為一次次考試而挑燈夜戰(zhàn);為一次小小的競賽投入所有的'精力;為一場運動會拼盡全力。傷心的時候,溫暖的安慰和振奮人心的鼓勵在耳畔縈繞。高興的時候,分享的喜悅讓青春奪目而盎然。我們燦爛的青春,鐫刻在時光的荏苒里,裝點著每一份年輕的生命。

回憶在母校的時光中,是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我和我的同伴們喜歡這里繁花似錦的春天,綠蔭蔥蘢的夏季,銀杏粲然的秋和寧靜繽紛的冬天——這里有我們溫暖的同學情師生愛,更有我們從年少無知到成熟理性的華麗轉身。又是一個學期的開始,老師們將引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陪伴我們走過懵懂的時光徘徊的十字路口,讓我們懂得感激,并心存著這份感激如饑似渴般汲取知識的甘露,心存著這份感激無所畏懼地迎接人生的風雨,心存著這份感激快樂瀟灑地走過我們的這個學期,下個學期,以后每一個學期,每一個日夜,每一分鐘!

同學們,我們休整了一個假期,松弛的神經(jīng)應該繃緊,我們很清楚,只有通過自己不懈的奮斗,才有輝煌的將來,所以,無論求學的路多么泥濘不堪,我們都應堅定不移,腳踏實地的走下去,獲取知識真正的目的不應是一張重點高中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更應當是啟迪思想、豐富內(nèi)心、開拓眼界的積累和沉淀?;蛟S我們沒有雄鷹翱翔的資質,但可以培養(yǎng)蝸牛那種堅持不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毅力——因為,令人向往的金字塔頂,不僅屬于飛翔的雄鷹,也屬于執(zhí)著追尋的蝸牛,求學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沒有順風船可駛,只有撐起勤奮的風帆,才能駛向知識的彼岸。讓我們銘刻:今天我以xx為榮,明天xx以我為傲。

同學們,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揚起風帆,帶著老師和家長殷切的希望,帶著對明天、對未來無限的憧憬和追求,踏上新征程,鑄造輝煌的明天!

謝謝大家!

佛學院開學典禮講話稿篇2

親愛的xx級來自祖國各地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謹代表xx學院熱烈地祝賀并歡迎各位xxxx級新生成為xx學院的一員。第一次開學典禮的相逢,我們就禁不住為同學們在剛舉行的閱兵式中表現(xiàn)出昂揚的精神面貌而喝彩!

國慶節(jié)后,同學們就要開始全新的大學生活。正如你們在校園里所見,學院二期工程教學樓即將竣工,一些教學與生活設施尚需時日完善。校園內(nèi)施工場景,如同今天發(fā)展建設中的中國城市一樣,顯示出了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氣象。建設中的校園,在一段時間內(nèi)會給同學們帶來諸多不便。而克服目前暫時的困難,正是為了實現(xiàn)未來美好的愿景——這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五年前的今天,當時,對學院曇華林校區(qū)而言,能擁有一座標準運動場都還只能是奢望。如今,在省市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院黨委的領導下,我們校園的設計者們、建設者們和教職員工為新校區(qū)的建設貢獻出了自己的才智,一座完全符合國家高等教育相關標準及要求的一流的校園,已經(jīng)顯現(xiàn)在田園般的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之中。

今年是校慶90周年。10月28日,盛大的慶典活動將在藏龍島校區(qū)拉開帷幕。學院90年不平凡的歷程,不能忘懷的學術精神,都將通過慶典中的各種活動方式為社會各界也為同學們所了解,屆時,畢業(yè)于不同屆別、不同年齡來自祖國各地的諸多校友,將與全院師生、與剛剛踏入校園的你們,一起分享這難逢難忘的'美好時刻。

從這一刻起,相信同學們將秉承“崇德、篤學、敏行、致美”的校訓,精于學習、嚴于律己、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在四年的思想教育、專業(yè)學習和集體生活中,把自己培養(yǎng)成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和專業(yè)之才,不辜負學院和你們家人對你們許下的期望。

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已處于全新的發(fā)展時期,我們堅信,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有全院教職工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與保障,在藏龍島校區(qū)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中,同學們未來的志向與目光一定會變得更加舒展、更加遠大。

佛學院開學典禮講話稿篇3

同學們:

在人類發(fā)展歷史上處于重要節(jié)點的20xx年,世人難以忘懷的與新冠疫情戰(zhàn)斗的20xx年,中國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的20xx年,同學們走入了大學,成為文華大家庭中的新成員。我代表文華一萬多名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熱烈歡迎,歡迎你們!

同學們從中學到大學,開始走入人生的一個新階段。人生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所組成??鬃油ㄟ^自己的體驗,對人生作了精辟的概括?!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直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古代,十五歲是區(qū)分“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的界限。因為這個時候,一個人的生理、心理開始走向成熟,懂得把學習作為一生的志向。

一個人接受高等教育,必須從“志于學”開始。今天,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齡推后了,但高等教育仍然必須從“志于學”開始,因為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基本規(guī)律沒有變。學習是人類的生存方式,是人類所有追求中最崇高、最迫切的需要,必須“志于學”。重視學生的優(yōu)勢潛能,化潛能為現(xiàn)實,是全部教育的總任務,也正是文華個性化教育的根本之所在,需要“志于學”。

克服中學時代被灌輸?shù)摹案咧谐猿钥?,努努力,到大學之后就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等錯誤觀念,積極、主動學習,需要“志于學”。20xx屆畢業(yè)生中一些志于學的學生深有體會的地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座金礦,關鍵是如何去發(fā)掘。”“我們一步步地學習知識,挖掘自己的潛能,不斷通過實踐走出了自己的那條路。

”下面和大家討論怎樣志于學。

志于學要認識大學的“學”。志于學,首先要認識大學的“學”和中學的“學”有什么不同點。這種不同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但主要有兩

大學生時期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學學習要學會做人。研究表明,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20歲前后是重要的關鍵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一個人的品格、風趣、嗜好,大多要在此時作最后的決定。今后,不管從事什么職業(yè),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大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yè)知識,更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在實踐中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和社會的關系,懂得尊重,承擔責任,提升境界,達到“博學篤志,本立道生”。

大學學習的是高深知識,學習中要重視培養(yǎng)理論思維。蔡元培先生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高深知識是高等教育之所以為高等教育的根本標識。高深知識與一般知識的區(qū)別就在于高深知識的不確定性。初等和中等教育處理的是一般知識,傳授的是相對確定的知識,而高等教育處理的是高深知識,其對知識的態(tài)度更多的是帶有質疑、批判、探究等特質。

學習高深知識需要理論思維。在大學學習中,要重視經(jīng)典理論的學習,大學課程是經(jīng)典的高深知識的集合體;要轉變思維方式,重視概念思維,善于從一粒沙子看世界,從樹木認識森林。

志于學要規(guī)劃大學的“學”。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時間,最重要的事情是策劃。策劃,也就是規(guī)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因為,規(guī)劃是人的本性、人的責任,規(guī)劃可以幫助我們化復雜為簡單,總結過去、少走彎路,幫助我們圓滿完成大學的學業(yè)。因此,學校在個性化教育中提出“一人一規(guī)劃”,從我開始,到每一個教師、學生都要做好規(guī)劃。規(guī)劃涉及的內(nèi)容很多,我在這里強調(diào)兩點。

確立目標。在規(guī)劃中,首先要確立目標,目標就是方向、動力。自立、自由、創(chuàng)造是人的本質,人的生命是可以自覺的,人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因此,人能夠確定自己的目標。但是,目標是面向未來,未來往往具有不確定性。社會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教育在改革,人對自己的認識在不斷深化。面對不確定性,我們要看到,不確定性是規(guī)劃的最大對手、最大資源,也是最大機緣,要在不確定性中把握機緣,尋找確定性。

在確定目標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由近及遠,由被動到主動,由抽象到具體的方式。首先確定短期目標,例如,怎樣學好一門課,選擇什么樣的體育技能,參加什么樣的社團和社會實踐活動,等等。其次,確定中期目標,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潛能、興趣,決定是否要調(diào)整專業(yè),是否要考研,逐步確定職業(yè)走向,等等。再次,確定長遠目標,知道、確定自己一生想要什么,可以成為什么人,如何去追求、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也就是“篤志”,確定自己的志向。

規(guī)劃時間。時間是人生發(fā)展的空間。大家擁有最寶貴的財富——時間。和中學相比,大學有充足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何規(guī)劃時間,十分重要。從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個月,到每一個學期,時間如何安排,都要作出規(guī)劃。正如歌德所說,一個人要“知道限制自己”。同學們要善于對自己說“不”,不要把時間花在過度游戲、過度休閑上。在規(guī)劃中,一定要規(guī)劃好自己的時間。

志于學要踐行大學的“學”。同樣經(jīng)過大學四年的學習,有的表現(xiàn)優(yōu)秀,思想、學業(yè)、能力都有大的提升;有的表現(xiàn)平平;有的還沒有搞清楚大學是怎么回事。上好大學,除了認識大學的“學”,規(guī)劃大學的“學”,還要踐行大學的“學”。踐行大學的學,涉及很多方面,這里對大家強調(diào)三點。

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恩格斯曾指出:“世界不是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我經(jīng)常聽到一些學生抱怨,自己從不缺課,刻苦學習,但考試分數(shù)有時還不如那平時不學習、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的同學。考試分數(shù)是一種結果,但大學學習的目的不在分數(shù)(結果),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增長知識,鍛煉思維,提高能力,提升品質。

在大學學習中,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目標。正如馬克思所言,“個人怎樣表現(xiàn)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也就成為怎樣的人”。同學們正是在一個一個學習過程中成長發(fā)展。不積硅跬步,無以至千里。志于學,要把握學習過程。

要讀“三本書”。人生要讀理論、實踐、自己這“三本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理論、實踐的重要性已經(jīng)被大家所認識。這里,講一講讀自己這本書。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要認真去讀。為什么?人生無非是做人和做事兩件大事。就做人而言,我們只有從自己的直接經(jīng)驗出發(fā),去體驗、感悟,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

人與人之間有一條秘密通道,從最真實的自己出發(fā),可以抵達任何人。就做事而言,很多創(chuàng)造發(fā)明都是來自于自己的經(jīng)驗,如牛頓從蘋果落地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因為概念來自于經(jīng)驗,知識也來自于經(jīng)驗,概念是從具體的感覺經(jīng)驗中概括出來的,理論不是來自“非理論”,而是來自“自己”。希望同學們重視讀自己這本書,并探討如何讀自己這本書。

要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我曾在華中科技大學調(diào)查過100名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具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大學學習也會遇到困難、挫折。這就需要我們有積極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在戰(zhàn)勝困難、挫折中才能不斷進步。祝同學們在四年大學學習中,志于學,思想進步,學習順利,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佛學院開學典禮講話稿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家長們,親愛的各位20xx級新生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看到大家濟濟一堂,我覺得很快樂。

兩千多年前,先賢孟子曾經(jīng)說過:“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話是什么意思呢?孟子認為人生有三大快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是說父母兄弟,一家人和睦相處,這是親情之樂。各位同學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下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光,直到如今邁入大學的校門,也許上星期你們還在家里抱怨父母管得太多、嘮嘮叨叨,或者不信任你們能獨立應對陌生的環(huán)境。但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就要離開父母獨自生活,你們會越來越感受到親情的無可替代?!把霾焕⒂谔?,俯不怍于人,二樂也”是說做人處事,一切都要問心無愧,這應該算是自身之樂,這句話說來容易,做到很難,也是在未來的四年里我們要學習的一個重點,大學不僅是一個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地方,更是一個學習如何做人的地方,我希望每一位同學,在離開天華的時候,都能無愧于自己,也無愧于父母師長,從今天開始,就請大家記住我們的校訓“為做人而學習”。

以上兩種快樂,很多人都能做到。而孟子說的第三種快樂就不同了,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恐怕是僅僅屬于教師的快樂,也是我選擇這個職業(yè)的理由。我要感謝你們每一個人,因為你們將把源源不斷的快樂帶到我的課堂上。我代表天華的所有教師,歡迎你們!

我今天的發(fā)言只想講一個最簡單的詞匯:時間。

站在這個開學典禮上,我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十五年前的現(xiàn)在,我和你們一樣,作為一名哲學系的大一新生站在復旦大學相輝堂草坪上,聆聽著老校長楊福家先生的講話。我還清楚地記得楊校長發(fā)言里最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復旦是一個培養(yǎng)通才的地方。在上個世紀末,大學還沒有擴招,《高等教育法》還沒有頒布,教育界還在激烈地爭論大學究竟是繼續(xù)前蘇聯(lián)模式的“專才教育”,培養(yǎng)專門人才,還是發(fā)展“通識教育”,培養(yǎng)具備寬闊知識面和完善人格的“通才”??梢哉f,我在十五年前的今天,作為一個新生,見證了我國高等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時間的力量是巨大的,十五年后的今天,人們早已不再爭論大學應不應該發(fā)展“通識教育”,而是如何來發(fā)展“通識教育”,楊福家先生倡導的“通才”培養(yǎng)模式,也早已不局限在復旦這一所學校,我們天華學院也同樣是中國高校倡導通識教育、通才培養(yǎng)以及“專通雅”教學理念的先行者之一。更重要的是,當年那個作為聆聽者的大一新生,今天已經(jīng)成為了通識教育的實踐者,在天華,我是通識學院的一名專職教師,在大學的第一年,我會給你們每一位同學上一門叫《創(chuàng)新思維》的課,我相信,在天華,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通才”,我們會一直幫助你們。

前幾天,得知自己作為教師代表在今天的開學典禮上發(fā)言之后,我在微博上請xx到xx級的同學,也就是你們的師兄師姐們把他們對新生的寄語寫下來,我選擇其中的幾條念給大家。一位10級同學這樣忠告大家:大四學姐想說,好好珍惜大學時光,真的很短暫很美好。確實,就像她說的,本科四年,很短暫很美好,而且也特別關鍵。四年前你是一名學生,現(xiàn)在你依然是,但是四年之后,你們這的絕大多數(shù)就不再是學生,比如教育藝術學院的同學,四年之后的今天,也許你的身份已經(jīng)和我一樣成了一名教師,這是多么巨大的變化啊。或許高中老師會鼓勵大家,高三辛苦一年,到了大學就輕松了,這句話對不對?我認為不全對。如果在大學四年,我們徹底放松自己,那么時間就會飛速流逝,到大四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同齡人遠遠拋在后面,想追也追不回來,四年的輕松,可能要以今后幾十年的不輕松作為代價。大學教育,既包括專業(yè)教育、通識教育,也包括實習鍛煉和學生自我管理實踐,一個合格的大學生,應當是專業(yè)知識掌握扎實,知識面寬闊,有獨立自由的精神和明辨是非的判斷力,還要學會一門謀生的技能,具備較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你們不可能在一天里記住這么多,沒關系,未來四年里,每位天華的老師都會指引大家去完成這些目標。

比起財富、外貌、智商這些客觀條件,時間對人來說是最公平的,卻也是最不公平的。為什么說時間不公平呢?錢可以掙,外貌可以整容,智力也可以開發(fā),但時間是一種你再努力也改變不了的力量,比如我和你們之間的這十五年,我進大學時,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互聯(lián)網(wǎng),那時候一臺極其笨重的手機可以賣幾萬元,那時候我根本想象不到有一天我的學生能通過“搖一搖”來認識我。那時候在科幻片里才會發(fā)生的事情,現(xiàn)在你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特別在天華學院,你們是最幸運的,從明天開始,天華學院將接軌國際一流大學,開設很多全新概念的課程,例如批判性思維訓練課程、云課程等等,你們身在天華,就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同步學習世界一流大學的最新課程,我很羨慕你們,比起我,你們最令人羨慕的財富,就是時間。然而,在你們彼此之間,時間又是最公平的,剛才我所說的這些課程,這些教學平臺,包括與各位老師共渡的時光,對每個20xx級同學來說都是公平的,就看誰能夠更有價值地度過這四年。

佛學院開學典禮講話稿篇5

在漢語中,“人才”是一個詞。但“人”與“才”并非一回事,“育人”與“育才”也并非一回事。

在我看來,“才”,關注的是三力:創(chuàng)造力、分析力、領導力;“人”,強調(diào)的是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度量“才”的詞是成績、成功、成就;形容“人”的詞則是自由、快樂、幸福。

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從來都重視“做人”?!八臅敝小洞髮W》開頭便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的目的是人,是人的善與道德。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取自《易經(jīng)》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是做君子的條件,也是講做人。

近代以來,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落后,所以要科學救國、技術救國、實業(yè)救國,教育重心轉向科學知識、技術知識、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強調(diào)“育才”開始壓倒“育人”。過去30多年,中國經(jīng)濟迅速崛起,人是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的力量,人才是加速經(jīng)濟發(fā)展的動力,“育才”隨之變成了教育的主要目的。

但是到了今天,“育人”應該比“育才”更重要。人的教育應該包括人文精神、人格養(yǎng)成、人生發(fā)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對于科學而言的??茖W告訴你什么是真理,人文告訴你說真話的價值。學者龍應臺曾這樣解讀人文:文學使你看見可能更真實的世界;哲學使你有了走出思想迷宮的可能;歷史就是讓你知道,沒有一個現(xiàn)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學讓你“看見”,哲學讓你“定位”,歷史讓你“連接”,這些都是人文的價值。

人格養(yǎng)成是育人的基礎。對人格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人格底線。說話有底線,講真話;做事有底線,有原則;做人有底線,有良知。有學者曾經(jīng)批評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些人學過很多知識,善于利用制度的缺陷和傳統(tǒng)的弊端,但缺乏人格底線。大學中聚集了很多有才的人,如果人格高尚,他們的正面作用會很大;反之,負面影響也會不小。

人生既有對發(fā)展的夢想,更有對意義的探索。蘇格拉底說:“未經(jīng)反省的人生不值得過?!边M入大學,就應該反省人生,思考人生的起步。反省人生是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同學們應該把自己的個性發(fā)展放在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之中。

同學們有很多夢想,可能大多是關于如何成才的。但是,我更希望你們思考人之為人的要義,思考人文、人格、人生,思考人文精神、人格養(yǎng)成、人生發(fā)展。我向你們提出的要求是:理解人文價值,堅守人格底線,反省人生意義。

佛學院開學典禮講話稿篇6

尊敬的葉縣長,各位領導們嘉賓們,老師們和學員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日子,xx道教學院開學了。首先,請允許我代表xx宮全體道眾,和xx道教學院的全體教職員工,向所有蒞臨會場參加xx道教學院首屆試讀開學典禮的領導和嘉賓,和首屆入學新生,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學員們,你們來到了一個非凡殊勝的仙山福地,天臺山一直是道教諸多教派祖師開宗立派的道源祖山:自2500多年前周代王喬古仙派開始,到距今18xx年左右三國葛玄真人始建桐柏宮,并開靈寶派,為xx宗第一代宗師,約14xx年前唐代上清派xxx承禎煉師棲居天臺30多年,乃為四代國師,1000多年前北宋天臺山紫陽真人張伯端著《悟真篇》開道教南宗,250年前的清代閔一得祖師創(chuàng)道教中派, 整個天臺山為道教貢獻了歷史中極具影響的十幾個大宗派,和上百位上真高道, 對中國道教發(fā)展乃至華夏文明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可以說天臺山和桐柏宮是一個具有特殊歷史使命和大道傳承的道源圣地。

現(xiàn)在,xx省民宗委領導與省道協(xié)領導,把道教的高等學府,浙江道教學院設立在南宗祖庭,江南全真教大叢林的桐柏宮中,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因為當今這個時代,從各方面來看,是迫切需要道教有所作為的時代,時代需要天臺山再次輸出新一代的高道,促成人類文明的提升。 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下,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下,浙江道教學院將開始道教的新篇章,這里將會造就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具有崇高理想抱負的高道, 他們將會沿著歷史中高道大德們指明并修證的自然大道上,在中國道教文明史上產(chǎn)生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

學員們,你們應該清醒認識到,道教集中了華夏文明中最美妙的超越萬物之反俗脫化之妙道,會使我們脫胎換骨,使人類可以優(yōu)雅從容的面對一切。我們知道你們應該不是一般人,也不把你們當作普通的學生對待,我們宗旨是傳授真善知識,證悟自然大道的真機妙性。所以我們浙江道教學院全體教職人員已經(jīng)為大家準備好完備的學修條件和人文環(huán)境,我們請到非常盡職的專業(yè)的促進生命與精神升華的導師和學者,他們的專業(yè)是提供給大家一片新的天地,為大家安排一條生命和精神升華之道路:長生久視之道。我們非常重視道教歷史經(jīng)典誦讀和研修,但是更重視知行合一之行動力的激發(fā)。你們今后的學修并進道路上會出現(xiàn)許多極具挑戰(zhàn)性的障礙,這需要全體學員們放下一切固有的雜念塵想, 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心和智慧來接受前所未有的高強度的道學訓練,我們堅信大家的道力慧心和各種行道悟真的能力會在四年的修學中與日俱增。 道學的教育特點,一方面是在身心的各個層次中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徹底改造自己,使之成為堅定的修證大道之人。另一方面要堅守我們本性中的道心道性妙心妙性,并運用這種對自己認知的能力道力來清洗和調(diào)整自己,使之成為有益于社會健康發(fā)展,善濟天下,達益眾生,有益于人生之長生久視的有道之士。

最后,讓我再次對所有與會的領導和同道中人表示由衷的感謝!感謝你們的以往的支持,期待你們繼續(xù)一如既往支持我們的教學工作。

謝謝!

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