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驢教案精選8篇

時間:2022-12-28 作者:Brave 備課教案

教案在擬訂的過程中,你們務必要考慮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案其實就是教師上課的過程縮影,我們在寫的時候必須要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認識驢教案精選8篇,感謝您的參閱。

認識驢教案精選8篇

認識驢教案篇1

教學內容分析:

?認識時鐘》是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大班下冊主題活動“清涼一夏”科學領域中的數學活動之一,該活動主要內容是如何引導孩子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教會幼兒正確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

教學設計理念:

時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幼兒時常都能見到它。時鐘能告訴人們時間,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與之相關。幼兒學會認識時鐘,能更好學會作息時間。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的指導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該和幼兒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把幼兒現實生活中能接觸到事物與現象轉換為知識點傳授給幼兒,從而達到我們幼兒教育的目標。為此,我選擇了以時鐘的相關知識和幼兒一起互動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教學思路: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觀察,簡單認識鐘面,初步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結合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認讀整點、半點——幼兒通過撥紙片鐘、做游戲復習認讀整點、半點

教學方法:

觀察法、語言討論法、講解演示法、動手操作法、游戲法

教學手段:

談話法、多媒體課件、動手操作、游戲

活動內容:認識時鐘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

2.通過辨一辨、讀一讀,撥一撥,教會幼兒正確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正確認讀整點、半點

活動難點:掌握認讀半點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時鐘課件、一日生活ppt、音樂、

2.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

3.實物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今天小兔的新店開張了,它邀請我們到那兒去,我們開著汽車出發(fā)吧?。ǚ乓魳?,進入活動場地)

二、簡單了解時鐘的作用

小兔的新店到了,你們看到了什么?(時鐘)原來小兔開了一家時鐘店。小朋友你原來看見過時鐘嗎?你知道時鐘有什么作用嗎?(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它)。

三、簡單認識鐘面,初步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

1.小朋友想不想和時鐘做朋友呀?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鐘吧!我們有請小兔子來介紹(放課件)

2.提問:時鐘的鐘面上有什么?(針和數字)請小朋友說一說這12個數字。(主要認識分針和時針)較長的針叫什么名字?(分針)最短的針叫什么名字?(時針)

3.初步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

(1)提問:時針、分針走得是一樣快嗎?誰走得快?(鼓勵幼兒互相討論)

(2)我們有請小兔子告訴我們吧(放課件)

(3)教師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表示1小時

[活動評價:本項活動由多媒體課件情境導入,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欲望。通過組織看多媒體課件和指導幼兒親手撥紙片時鐘,把抽象思維和直接觸摸結合起來,能較好地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幼兒與教師互動對時鐘的辨一辨、讀一讀,撥一撥,能讓幼兒體驗活動的樂趣]

四、認讀整點和半點

那我們怎樣認讀時鐘表示出的時間呢,我們請小兔來說一說(放課件)

1.認讀整點

(1)教師小結:當分針指在數字12就表示整時或者叫整點。時針指在數字幾就表示幾點。(老師示范講解)當分針指在數字12,時針指在數字1就表示1:00;當分針指在數字12,時針指在數字2就表示2:00

(2)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ppt)

提問:小朋友,我們每天幾點來幼兒園?(8:00)中午幾點吃中飯?(12:00)下午幾點

放學回家(4:00)?請你們用小兔送給你們的小時鐘撥一撥吧!

2.認讀半點

當分針指在數字12就表示整點,當分針指在數字6又表示什么呢?我們請小兔說一說(放課件)

(1)教師小結:當分針指在數字6,時針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時就表示半點。(出示表示半點的時鐘)那這面時鐘表示幾點半呢?那我們就要看時針經過了哪個數字或者比較時針兩邊數字的大小,哪個數字小,就是幾點半。(教師示范講解)3:30、7:30、9:30

(2)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ppt)

提問:小朋友,我們每天早上幾點半做早操?(8:30)中午午睡幾點半起床?(2:30)請你們用小時鐘撥一撥吧!

[活動評價: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重難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鮮艷的畫面,極大地調動了幼兒觀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地去思考;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幼兒結合一日生活,通過自己撥時鐘,在實際操作中探索和學習,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

(3)認識特殊的時間:12:30

(出示表示12:30的時鐘)小朋友,這是表示幾點半呢?這個時間有些特殊,分針指在6,時針指在12和1的中間,數字1雖然比數字12小,但時鐘表示的時間是12:30,小朋友們記住了嗎?

五、做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復習認讀整點和半點

(1)講解游戲規(guī)則:小兔現在要和小朋友們玩?zhèn)€“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你們愿意玩嗎?小兔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老狼在前面問“小羊,小羊幾點了?”老狼就雙手拿著一個鐘撥時間,請小羊來說時間。小羊如果說對了,老狼就會發(fā)獎品給小羊,如果說錯了,小羊就要退出游戲,小朋友聽清楚了嗎?

(2)組織幼兒做游戲

[活動評價:游戲法是幼兒園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方法,幼兒能一邊玩一邊快樂地學習。游戲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六、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今天我們認識了時鐘,時間很寶貴,希望小朋友們珍惜時間,做個守時的好孩子。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我們一起給小兔再見吧?。ǚ乓魳罚?/p>

認識驢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并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讓學生在活動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

3.讓學生進一步體驗例立體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探索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稱。

教學具準備:

配套課件、一些圓柱和圓錐形狀的實物,學生四人小組準備好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的小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顯示:例1情境圖及自拍圖片(茶葉罐、薯片罐、蛋筒、鉛筆長方體、正方體等)

2.師:這些物體的形狀是各式各樣的。其中哪些物體形狀我們比較熟悉?你能說出它們各是什么形體嗎?(生答)

3.除了長方體、正方體還有些形體你認識嗎?(學生隨意說說)

4.師:看來大多數同學已經能叫出這兩個新朋友的名字了。今天我們就近距離的接觸新朋友,充分的了解他們。板書:圓柱和圓錐

二、聯(lián)系實際,自主探索

1.教學圓柱的認識

(1)觀察例1中的物體,你知道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嗎?(生答,課件顯示)

(2)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時圓柱形的?(學生舉例)

(3)認識圓柱的面

課件出示研究題:

① 圓柱是由幾個面圍成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有這樣的面嗎?

② 上下兩個面都是什么形狀?大小相等嗎?用什么方法可以驗證?

③ 拿出準備好的圓柱,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④ 圓柱上下一樣粗嗎?

學生小組合作探討研究題,教師巡視聆聽學生的意見。

全班交流反饋。情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配以課件演示小結:

① 圓柱有3個面圍成。(課件顯示紅色)長方體和正方體沒有這樣的面。教師講解: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圍成圓柱的面叫做圓柱的側面。(課件上顯示名稱)

② 上下兩個面都是圓形,大小相等。(學生演示自己的驗證方法,教師課件演示上面的圓形往下移動,和下面的圓形完全重合)

③ 用手摸的感覺是底面是平的,側面是彎曲的。

④ 圓柱上下是一樣粗的。(明確課本上所說的圓柱都是直圓柱)

(4) 認識圓柱的高

① 教師:圓柱的高在哪里呢?是指哪一段的距離?(同桌互相指一指自己帶來的圓柱的高)

② 指名上臺指給全班學生看。明確:圓柱的高是上底面到下底面的距離。(課件顯示)

③ 你能找到幾條這樣的高呢?(明確圓柱的高有無數條)

(5) 練習

下面的物體,哪些是圓柱?為什么?

學生口答并說明理由。

2.教學圓錐的認識

⑴課件顯示例題1中的圓錐物體。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這樣的物體嗎?(學生舉例說說)

⑵拿圓錐又有哪些特點呢?請你們觀察自己帶來的圓錐

物體,完成以下表格。

物體名稱 底面 側面 頂點 高

圓柱 兩個底面是圓形,大小相等 一個側面是曲面 無數條

圓錐

(3)交流圓錐具有哪些特征?學生回答,教師課件配著演示。

①圓錐由幾個面圍成?

②圓錐的側面有什么特點?底面呢?

③什么是圓錐的高?

(4)把自己圓錐上各部分名稱指給同桌看。

(5)怎樣測量圓錐的高呢?利用手中的工具嘗試測量一下,教師巡視輔導。

指名上臺演示,教師課件演示。

3. 比較圓柱和圓錐

問:圓柱和圓錐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三、鞏固深化,拓展運用

1.課本第19頁“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口答,并說說理由。

2.判斷說理:

(1)圓柱的高只有一條。( )

(2)圓錐的高有無數條。( )

(3)圓柱兩個底面直徑相等。( )

(4)圓柱和圓錐都有一個曲面叫側面。( )

3.書本第20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

教師講解:從正面、側面或上面觀察物體,看到的圖形畫下來都應該是平面圖形。

4.操作題

(1)拿一張長方形紙卷一卷,看能卷成什么形狀?有幾種卷法?

(2)拿一張正方形紙卷一卷,卷成什么形狀?

5.書本第20頁第5題

(1)猜一猜,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形狀?

(2)轉一轉,看一看,驗證猜想。

四、課堂總結,梳理知識

這節(jié)課上你獲得了哪些新知識呢?和同桌交流一下。

五、作業(yè)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教學反思

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認識在研究內容上有其相似之處。認識圓柱后我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回顧:“我們是從哪些方面對圓柱的特征進行研究的?”通過交流學生明白了對于圓柱是從面、直觀圖、高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的。我及時設問:“你打算從哪些方面來研究圓錐?”通過交流學生對學習的方法進行了有效地遷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地激發(fā)。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觀察、研究之中。對于圓錐,不同的同學有了不同的認識。然后,通過適時地交流和組織閱讀課本,學生對于圓錐有了較好的認識。

認識驢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稱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

2、教幼兒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個。

2、圖形組成的實物圖片4張。

3、孩子人手3個三角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3的數數

引領幼兒手口一致點數3的物體。

通過點的橫排、豎排,及三點隨意排的點數讓幼兒手口一致的數數,并引出通過三點連線形成三角形。

二、學習三角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圖形,幼兒每人一個三角形。

通過自己數一數,。試一試,感知圖形特征,并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征。

2、引導幼兒觀察幾個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過驗證得出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征,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

三、復習鞏固三角形的特征

1、給圖形寶寶找朋友,讓幼兒從眾多幾何圖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請幼兒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說出為什么?

2、請幼兒從圖形拼圖中找出三角形,將圖片一一出示。

請幼兒觀察說出這些圖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幾個三角形?

3、請幼兒在周圍環(huán)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東西。

延伸活動:

在區(qū)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兒拼三角形,鞏固認識其三角形。

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jié)數學課,就是讓孩子們認識三角形,難點就是讓幼兒如何區(qū)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這教學過程中,我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們的桌上,讓孩子們數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了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2、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認識驢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積極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和體驗。

活動說明:

九月的教師節(jié)剛過,孩子們便告訴我:“老師馬上要過中秋節(jié)了”。孩子們積極的議論讓我們敏感的意識到幼兒對中秋節(jié)的興趣和關注。中秋節(jié),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一個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了提高幼兒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就此,開展了“快樂的中秋”主題活動。

學習活動:

中秋夜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和表現,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闭埬悴虏率鞘裁?

出示圖:月球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jié),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jié)。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jié)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講講《月亮燈籠》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jié)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jié)?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guī)砹烁鞣N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童謠“中秋夜”,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認識驢教案篇5

學習內容:新人教版課本第55——58頁內容。

學習目標: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同一個圓內直徑和半徑的關系,能根據這種關系求圓的直徑和半徑。掌握畫圓的方法,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學習重點:圓的特征及圓的畫法。

學習難點:圓的特征及圓的畫法。

學習過程

一.預習展示

1、回憶: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 )、( )、( )、( )、( )等,它們都是由( )圍成的。

2、想一想:

圓這種平面圖形,它是由( )圍成的。

3、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地方或哪些物體上有圓形?請寫下來。

?閱讀質疑 自主體驗】

學生預設活動(一):認識圓各部分名稱及圓的特征

1、按課本56頁例2操作圓形紙片,自學本頁最后一段,完成下列題目: 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 ),用字母( )表示;連接( )和( )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 )表示;通過( )并且( )的線段叫做直徑,用字母( )表示。

2、在圓形紙片上描出圓心、半徑、直徑并用字母表示出來。

3、量一量,比一比,做一做:(利用圓形紙片學習)

①在同一個圓內,有多少條半徑,這些半徑有什么特點?直徑呢?

②在同一個圓內,直徑和半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4、我會填:

① r=3cm ②d=9dm ③r=2.4m ④d=3.6cm d=_____ r=_____ d=_____ r=_____ 5、我是小裁判。

①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 )

②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③圓的半徑增加3cm,它的直徑也增加3cm。 ( )

④半徑2cm的圓比直徑3cm的圓小。 ( )

學生預設活動(二):用圓規(guī)畫圓

1、畫一個半徑2cm的圓,并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2、想一想:

圓的位置是由( )決定的,圓的大小是由( )決定的。 3、畫兩個相同的圓,要具備什么條件?

二.合作探究小組展評

小組討論自學中存在的問題,組內互幫活動。(不能解決的用筆劃出來。)

1、班內交流展示。

2、評價。

三.小組總結,教師點評

圓的大小由圓的半徑決定,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周長是圍城圓一周的長度。畫圓的時候圓規(guī)兩腳間距離是圓的半徑。

四.課堂展示,鞏固練習

1、基本題:

(1)完成60頁1—3題。

(2)判斷,并說為什么。

a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 )

b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 )

c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d圓的半徑都相等。 ( )

e兩端在圓上的線段是圓的直徑。( )

2、必做題:

完成61頁6、8題。

3、選做題:60頁第四題、61頁第九題。

五.課堂小結

六.課堂達標

一.填空。

1.在一個直徑是8厘米的圓里,半徑是( )厘米

2.在同一圓內,所有的( )都相等,所有的( )也相等。( )的長度等于( )長度的2倍。

3.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4.在一個圓里,有( )條半徑、有( )條直徑。

5.( )確定圓的位置,( )確定圓的大小。

6.圓中心的一點叫做( ),用字母( )表示,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 )。。

7.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是圓的( )。

8.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二.判斷。

1.在連接圓上任意兩點的線段中,直徑最長。 ( )

2.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 ( )

3.直徑都是半徑的2倍。 ( )

4.畫一個直徑是4厘米的圓,圓規(guī)兩腳應叉開4厘米。 ( )

三、選擇題。

1.圓是平面上的( )。

① 直線圖形 ② 曲線圖形 ③ 無法確定

2.圓中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 )

① 一定是圓的半徑 ② 一定是圓的直徑 ③ 無法確定

3.圓的直徑有( )條。

① 1 ② 2 ③ 無數

四.按要求畫圓,并在圖上用字母標出圓心、半徑、直徑。

1.半徑是12厘米。

2.直徑是12厘米。

認識驢教案篇6

設計意圖

數字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而序數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中班幼兒對于“序數”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積累,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序數的認識是零散的、無意識的。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活動對序數有更系統(tǒng)、更深層地認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6-10的序數,了解序數在生活中的運用,感知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位,理解序數的方向性,并能正確運用序數詞表示物體排列次序。

2、發(fā)展幼兒觀察、理解的能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激發(fā)幼兒學習序數的愿望,體驗學習序數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序數的方向性。

2、難點:能從不同方向排列物體的次序。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學ppt,音樂《郊游》、《火車快飛》。

2、幼兒:房子展板和數字貼紙人手一份、每人一張寫有1——10任一數字的“車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郊游》入場。

2、談話引入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呢?(幼兒:春天)對了,春天來了,花開了,草綠了,今天天氣這么好,我們一起去郊游吧!誰要一起去?(幼兒:我們要去。)那我們趕緊出發(fā)吧!

二、基礎部分: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序數。

1、創(chuàng)設情景故事,引出問題,拋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播放ppt)小朋友看,我們到了。這是一片美麗的森林,聽說在這片森林里呀有一群非常好客的小動物!它們知道小朋友今天來森林玩,趕緊出來迎接呢!哇!誰來了?

(引導幼兒說出動物的名稱)

2、觀察動物排列次序,復習5以內的序數。

(1)師:(播放ppt)看這是誰?(老虎)還有誰呀?……(依次認識五只動物)我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幼兒:五只)請小朋友告訴我,哪只動物排在第一位?(幼兒:老虎)誰排在第2位呀?(幼兒:小豬)你是怎么數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從左往右)從左往右數的,那我們用這樣的箭頭表示(出示從左往右的箭頭標志),讓我們一起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來數數吧。 老虎排在第一位,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呀?

(2)依次提問:xx排第幾位,用數字幾表示?

(3)知識小結:我們把小動物排列的次序用數字表示出來了,一個數當用來表示物體排列次序時,叫做序數。

3、觀察動物排序,認識6-10的序數。

師:(播放ppt)哇!又來了幾只小動物!它們是誰?小雞排在第幾位?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小貓又排在第幾位?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依次提問五只小動物的排序,感知序數6-10)

(二)、感知序數的方向性。

1、師:剛才小朋友都是從左向右數的,現在小箭頭的方向變了,你來數數看,會發(fā)現什么秘密呢?

(依次請幼兒按從右向左的方向說說小動物分別排在第幾位,ppt出示兩種不同方向的排列次序,對比感知序數的方向性。)

2、知識小結:序數真有趣,當方向發(fā)生改變,它也跟著變了。

3、師:“為了歡迎我們的到來小動物還跳起了舞,它們變成了一豎排,小朋友們看小牛排在第幾位呀?你是怎么數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從前往后。ppt相應箭頭標志。)

依次提問幾只小動物排在第幾位。

師:“還能怎樣數?”(引導幼兒說出:從后到前。ppt出示相應箭頭標志。)

師:“數數看小貓現在排第幾位了?(幼兒:第四位)

知識小結:原來方向發(fā)生變化,序數真的會跟著變呢。

教師分別指出幾個小動物,請幼兒說說它們排在第幾位。

(三)、操作活動,理解序數。

1、引導幼兒運用“第幾層”的形式幫小動物找家。

師:“跳完舞小動物們都累了想回家休息一下,老師聽說動物們住在叢林中最高的樓房里,(出示樓房的展板)我們一起去參觀吧! “好高的樓房呀,你們知道有幾層嗎?我們一起數數吧?”(幼兒:1、2、3……10層)“每層有幾間呢?”(幼兒:1間)“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動物們的家分別在幾層嗎?請小朋友將小動物家的樓層序數貼在它們樓層旁邊的圓圈里。

2、幼兒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巡回檢查。

3、展示幼兒的操作成果并小結。

三、結束部分

師:小動物都回家了,我們也回去吧!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你椅子底下的車票,上面的數字代表你要在哪個站臺上車,現在小朋友往后面看看,這里有10個站臺,等會請你按照車票上的數字到站臺排隊等候火車。(提問幾個小朋友,請他們找找自己應該在哪個站臺候車)

請幼兒根據各自的車票找站臺。

播放音樂《火車快飛》幼兒依次搭火車回教室。

活動反思

本活動條理分明,層層深入,能很好完成活動目標。我先創(chuàng)設了“郊游”的情景,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利用小動物排隊,復習5以內的序數,鞏固幼兒對“序數”這個定義的理解。然后,從“序數”的方向性入手,從多個角度讓幼兒了解按不同的方向同樣一種物品的序數是會發(fā)生變化的。再通過讓幼兒操作材料,加深對“序數”的認識。運用游戲讓幼兒進行鞏固,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將“序數”的概念生活化和游戲化。最后運用游戲讓幼兒進行鞏固,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將“序數”的概念生活化和游戲化。

認識驢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了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小數的產生過程,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確區(qū)分整數和小數,滲透知識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感受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米尺、準備一些有單價的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張老師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帶來了這些商品,請看。學生仔細觀察。

出示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試讀。

師:這些數你們見過嗎?是什么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小數(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和學習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引領學生輕松走進生活,走近小數,初步感受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喚醒學生的經驗。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

(一)動手實踐,借助長度單位初步認識小數

1、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身邊的小數,好嗎?你認為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課桌面的長與寬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兩人一組,拿出米尺,測量一下。

學生先分組測量,記錄數據。

2、師: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可以怎樣表示。(引導學生用分數表示5/10米、4/10米)

3、師說明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讀作零點五米。0.5讀作零點五。(師適時板書)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指導小數點的寫法。

師:4/10米也可以怎樣寫呢?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圖意,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再集體校對。

提問:觀察第一組數,這三個數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圖意,獨立完成。從這題的填寫中,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數、小數表示的既可以是陰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動手測量教室里課桌的長與寬,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整數、分數自然過渡到小數,重視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初步認識小數和理解小數,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價格理解一位小數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鉛筆5角,學生尺8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讓學生讀一讀它們的價格。

2、師:你能將商品的價格改寫成用元作單位數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問: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為什么0.8元的小圓點左邊要寫0呢?那1.2元和3.5元為什么就不寫0呢?

3、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題。

獨立填寫,集體交流,選擇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學生的生活經驗中最常見的小數是商品價格。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比較多的使用人民幣的經歷。因此,這個例題的教學采用了自主探索與交流討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把幾角或者幾元幾角改寫成用元做單位的小數。由于學生大多具有實際體驗,因此都能順利完成換算。

(三)自學課本,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小數

1、關于小數,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請教課本,尋找答案吧。(學生自學課本)

組織討論: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2、練習

下面一組數據,說說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小數?并指出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1)一枝自動鉛筆的長度是1.6分米。

(2)媽媽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價錢是92.5元。

(4)小名家離學校有3.8千米。

(5)買2塊橡皮要花0.8元。

設計意圖:小數的認識是學生認數領域上的一次飛躍。關于小數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方法、整數與自然數的描述性定義等數學事實和規(guī)定的學習,其實是屬于知識領域中的所謂“陳述性知識”無法也無必要進行探究式學習。因此,適時地采用有意義接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看書自學、互相問答,再配以教師的適度講解,符合知識的類型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三、鞏固練習,拓展小數

1、配鑰匙。(分數和小數對應練習)

2、想想做做第5題。(數軸上的小數)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聯(lián)系實際,應用小數

1、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2、師:古代數學家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小數了,你想了解有關小數使用的歷史嗎?(介紹)

3、游戲:每位同學準備一套0到9及小數點的數字卡片,同桌開展擺小數游戲。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內容,利用配鑰匙和擺小數游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積極情感。

認識驢教案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yǎng)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鐘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說:“鬧鐘”。

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床。

生2:可以告訴我什么時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表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表,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

二、 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么?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鐘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里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fā)現、表達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么想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相說。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說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