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10加幾教案5篇

時間:2023-04-05 作者:Fallinlove 備課教案

為使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大家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教案是老師為了掌握課堂節(jié)奏提前完成的教學文書,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數(shù)學10加幾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數(shù)學10加幾教案5篇

數(shù)學10加幾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表內(nèi)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

復習課不好上,提起做練習,同學就苦悶的不得了。有沒有方法讓同學在復習課中也感受到快樂呢?心中有了這個想法,我就將課定位為“快樂除法。”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

1.

通過系列活動,讓同學自主參與除法練習,體驗除法計算的意義和價值;

2.

在做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同學的計算能力和區(qū)分能力;

3.

通過整理《除法表》培養(yǎng)同學的歸納整理與應用能力。

定下了教學目標,我進行了第一次公開課教案,過程為:

1.

情境引入:引出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讓同學了解學好除法的意義;

2.

除法接龍:讓同學進行除法計算能力的初步檢測,并交流提高能力的方法,使同學發(fā)生向上的動力;

3.

合作計算:4人小組合作完成81道表內(nèi)除法算式題。

4.

合作整理:4人小組合作整理81道算式,形成《除法表》。

5.

應用提高:結合同學的學習,為同學提供應用的時空。

自我感覺預設得很完美。當我做好教學準備興沖沖的走進教室,卻是灰溜溜的走出來。一堂課足足花了51分鐘,同學仍停留在整理除法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他們忙亂而不得法,個個喜笑顏開,何來快樂可言?“問題究竟出在哪?”冷靜的考慮一下,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設計脫離了同學的實際水平,要4人合作整理81道表內(nèi)除法算式,要求太高了,簡直是為求同學的活動而活動,假!

有了一次失敗的教訓,我在選擇教法和學法時,更多地考慮同學學習中的體驗,更多地引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既然81道算式對于小朋友來說很多很多,我就讓他們感受到多,問同學又什么好方法來把這么多的算式進行有效的整理。把主動權交給同學,相信他們能想到好方法來達到最優(yōu)的效果。

數(shù)學10加幾教案篇2

(一)學前準備

1、鬧鬧尋寶。

(1)課件演示

(2)學生交流多種尋寶路徑。

(3)提問:鬧鬧向北、向南、向西、向東走分別能尋找到書包、鉛筆盒、水和畫筆四件寶,那么在方格中還有字典、電腦、跳繩、鋼琴四件寶,鬧鬧怎樣才能拿到呢?

2、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1)出示指南針。

(2)全體到操場。

(3)提問:誰能說出校園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4)教師指著校園廁所,問:廁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針驗證。

(6)師生返回教室,回顧剛才學習過程。

師根據(jù)回顧的內(nèi)容板書:

(7)觀察東北、西南這兩個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東南角的位置。

師板書:西北北東北

西東

西南南東南

(9)說一說校園西北和東南方向分別有什么建筑物。

2、鞏固新知。

(1)集體拿出小動物卡片。

(2)游戲:給小動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貓館、爬行館、水族館、飛禽館分別安置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請學生指出教室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的'同學分別是誰。

3、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

(1)說明題目要求。

(2)集體參與,分組學習。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標出來。

4、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1題。

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鋪分別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3題。

(1)教師讀題,學生理解題意。

(2)按要求獨立完成。

(3)訂正。

數(shù)學10加幾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的張數(shù)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昨天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列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看圖上的信息:

誰能說一說圖上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誰能根據(jù)這些信息找出等量關系?

分組討論:

小組匯報:

先畫線段圖。

根據(jù)姐姐的張數(shù)+弟弟的張數(shù)=180這個等量關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這樣寫: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想: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

4x=60是4個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姐姐有135張郵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樣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誰能說一說你是根據(jù)哪個等量關系列的方程。

小結: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由于有兩個未知數(shù),需要選擇設一個未知數(shù)為x,在根據(jù)兩個未知數(shù)之間的關系,用字母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是4個x”。

三、運用新知,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第100頁試一試:

選兩題進行板演

第101頁試一試:第二題:

生列方程,說等量關系。

這一題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101頁試一試:第三題,第四題

生說等量關系列方程。

四、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內(nèi)容,你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數(shù)學10加幾教案篇4

5 14.3.2.2 等邊三角形(二)

教學目標

掌握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方法.

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方法.

教學難點

等邊三角形性質(zhì)的應用

教學過程

i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回顧上節(jié)課講過的等邊三角形的有關知識

1.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有三條對稱軸.

2.等邊三角形每一個角相等,都等于60°

3.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4.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其中1、2是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3、4的等邊三角形的判斷方法.

ii例題與練習

1.△abc是等邊三角形,以下三種方法分別得到的△ade都是等邊三角形嗎,為什么?

①在邊ab、ac上分別截取ad=ae.

②作∠ade=60°,d、e分別在邊ab、ac上.

③過邊ab上d點作de∥bc,交邊ac于e點.

2.已知:如右圖,p、q是△abc的邊bc上的兩點,,并且pb=pq=qc=ap=aq.求∠bac的大小.

分析:由已知顯然可知三角形apq是等邊三角形,每個角都是60°.又知△apb與△aqc都是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由三角形外角性質(zhì)即可推得∠pab=30°.

iii課堂小結

1、等腰三角形和性質(zhì)

2、等腰三角形的條件

v布置作業(yè)

1.教科書第147頁練習1、2

2.選做題:

(1)教科書第150頁習題14.3第ll題.

(2)已知等邊△abc,求平面內(nèi)一點p,滿足a,b,c,p四點中的任意三點連線都構成等腰三角形.這樣的點有多少個?

(3)《課堂感悟與探究》

5

數(shù)學10加幾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系統(tǒng)的和練習,使學生對本單元所學有關三角形的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熟練完成練習。

2、指導學生有序地思考問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努力學好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活動

一、本單元知識

提問: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有關三角形的知識?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適當加以補充,,使本單元的知識系統(tǒng)化。

二、完成練習三的題目

第1題

小黑板出示題目,指名學生判斷各是什么三角形,并說明判斷的理

由。

在書上畫出每個三角形的高。

實物投影展示。

第2題

出示題目,明確題目要求。

學生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為什么前兩個可以直接判斷,而第3個卻不行呢?幫學生進一步理解三角形按角分類的要求。

第3題

出示題目,明確題目要求。

學生小組交流有哪些不同的拼法。

全班交流,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法。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提示學生:怎樣想就能很快找出不同的方法。

引導學生說出: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和是180度,四邊形的內(nèi)角和是360度。

第4題

通過兩個角的度數(shù),可根據(jù)角分類,也可從等腰三角性形的角度去考慮。

第5題

學生先自己擺一擺后全班交流。

通過交流學生進一步明確:三角形兩邊之和一定要大于第三邊。

第6題

出示題目,明確題目的要求。

(1)走哪條路最近,為什么。學生明確;在所有連接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

(2)通過計算,學生知道,走紅線和藍線路線一樣長,都等于120米。

第7題:從不同的角度可得到不同的分類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