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會寫的一種書面材料,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專注的態(tài)度,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我設計的鞋教案模板8篇,感謝您的參閱。
我設計的鞋教案篇1
教學內容:
這是一首描寫雨后兒童嬉戲玩耍的詩歌。先總寫廣場上赤腳的孩子“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然后集中寫兄妹倆在雨后玩耍時的快樂。
教學要求:
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完成能讀、會讀和讀好的過程。掌握要認的生字和課文中的部分其他生字,體會夏天雨后游玩嬉戲的歡快心情。鼓勵同學們讀而優(yōu)則背,試著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要認的生字是重點。
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自主學習,朗讀認字,讀出愉悅的心情是難點。
教學構想:
不必細細思量,就是以讀為本。設三關,要求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識字、理解與想象穿插其中。層層遞進,引人入勝達到能讀、會讀和讀好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 引子
出示錄像[夏天景色]
夏天到了,你們高興嗎?
屏幕出現(xiàn)幾個詞語:雨后 廣場 糟糕……糟糕!
學生活動:根據提示的詞語,想象一段夏天里發(fā)生的故事。
[設計意圖]先打開學生思維和想象的大門,引起學習興趣,如果有的學生讀過這首詩歌,按照本詩的內容去講故事,那也很好,順勢引導。
二、 課題。
中國著名的作家冰心奶奶寫了一首有趣的詩歌《雨后》。
三、朗讀第一關:正確朗讀
1、 學生活動:自由朗讀兒歌,自學不認識的字。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強,特別是已經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非常高,因此,完全不必老師扶持,該放手時就放手。
師巡視參與,表揚查字典的學生、小組合作識字的學生和其他采取新穎有效的學習方式的學生,給其他學生啟示,使學習方式更加多樣,更適合自己。
2、通過學習,你們認識了哪些字?給大家講講吧!
[操作方式]找同學當小老師,把自己學會的字講給大家聽,教師相機點撥,有重點地指導幾個比較難認的字。
3、勇闖朗讀第一關,朗讀要求:正確
學生活動:自由參賽朗讀,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讀的特別好的同學往往會獨立朗讀,不太自信的同學可能以小組為單位參賽朗讀,自由的朗讀形式可調動每個學生的朗讀興趣。
[操作方式]學生互評時的標準圍繞“準確”展開:讀音是否準確,有無丟字落字。
四、朗讀第二關:流利朗讀
1、喜歡讀這首兒歌嗎?為什么喜歡呀?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2、把詩歌讀熟了,讀流利了,就更喜歡了。
再闖第二關,朗讀要求:流利
屏幕出示兒歌,學生跟著讀,老師也跟著讀。
[操作方式]一節(jié)一節(jié)的出現(xiàn),如果一遍讀的不熟練,就再讀一遍,第二遍要求大聲朗讀。
五、朗讀第三關:有感情朗讀
1、老師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一段兒歌。
其他同學評價老師的朗讀。
2、闖入第三關,朗讀要求:有感情朗讀。
學生活動:每小組選取其中的一段兒歌,合作表演小品,要求:生動有趣。小組表演哪一段,其他同學就朗讀哪一段。
[設計意圖]學生的表演把課文的情景再現(xiàn)出來,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調動起來,再來朗讀,更加有感染力。
六、附加關:背誦
剛才那么精彩的朗讀,讓許多同學都手舞足蹈,如果能背誦兒歌,相信你們一定表現(xiàn)的更棒!試試看吧!
學生活動:背誦兒歌,老師和學生一起試著背誦兒歌,互相鼓勵。
七、實踐作業(yè):
如果在水中滑倒的是你,你的爸爸媽媽會怎樣做呢?
回家后有聲有色的把這首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或許他們會有一些讓你們意想不到的變化……
我設計的鞋教案篇2
目標:
1.體驗宣傳畫的含義和作用。 2.了解上下樓梯的安全注意事項,嘗試用變涂色邊說的方式制作宣傳畫。
準備:
自制ppt、油畫棒
過程:
1. 圖片導入(一張哭的幼兒圖片),激發(fā)興趣
師:你知道圖片里的寶寶為什么哭嗎?
師:(馬上出示樓梯圖片)教師演示幼兒不好好走,從樓梯上滾下來的情景。
教師小結:原來這個小朋友上下樓梯的時候在玩,小眼睛不看前面…才會從樓梯上摔下來,所以他哭了。
2. 根據圖片信息,幼兒討論
師:你們知道上下樓梯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嗎?
師:上下樓梯要慢慢走,不能推、不能擠、不能跳,要一格一格的走。
3. 幼兒操作(涂色:七彩樓梯),教師提作畫要求。
師:我們小朋友剛剛看到的那些圖畫都有一個名字叫宣傳畫。宣傳畫是要讓小朋友能簡單明了的了解圖畫中所表達的意思。老師這里還有許多未完成的宣傳畫,請小朋友們來幫幫忙好嗎?
師:在你們制作宣傳畫前,老師有要求哦。請在規(guī)定范圍內作畫,不要涂到外面,畫面要干凈整潔,涂色要均勻。我們要給樓梯涂上顏色,告訴小朋友上下樓梯要慢慢走…邊涂邊說:一格一格往上走。
4. 幼兒宣傳自己的作品
師:請幾位寶寶來跟我們宣傳一下你的宣傳畫吧。告訴我們,你所畫的宣傳畫要表達什么意思?
5. 延伸
師:請小朋友們帶上你們的宣傳畫作品,我們一起去幼兒園的樓梯上去貼出來,給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看看,這是我們小班小朋友的宣傳畫,告訴他們上下樓梯要安全。
一二一,行樓梯。手扶好,靠右行。不蹦跳,不擁擠。上下樓梯有秩序,安安全全是第一。
我設計的鞋教案篇3
課題名稱:18課《綠色蟈蟈》 教材所在頁:第87——91頁
一、 簡介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學小品文,同時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本文介紹了蟈蟈的一些習性,雖然生字詞較多,但文章語句淺顯,且十分生動有趣,很容易吸引學生閱讀。為此,我們可以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人手,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使學生能真正地自主。合作式地進行學習?;谶@一思考,將“整體感知”、“獨特感悟”這幾部分共同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 之中。
二、 學習者分析:初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少年期,已經具備了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字詞積累?!毒G色蟈蟈》這一課作者采用生動活潑的筆法,把蟈蟈寫的活靈活現(xiàn),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學生易于理解。他們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并對語言有一定的賞析能力,授課時,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多讀、自己討論。這一階段的學生想象力很豐富,因此授課時要充分鼓動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三、 教學目標 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
因此設置教學目標 如下:
1、速讀課文,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通過朗讀文章與語言的揣摩,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生動傳神的語言。
3、豐富學生的自然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四、理念和教學方式: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合作者,在本節(jié)的備課和教學過程 中,要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供機會,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鼓勵學生不斷的向上攀登。
2、采用“整體感—重點研讀—課堂實踐”的模式展開教學,利用圖片盡可能增加教學過程 的趣味性,通過豐富多采的集體討論、小組活動,以合作促自主探究。
3、教學評價方式:(1)通過課堂觀察,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程度與合作交流意識,及時給予鼓勵、強化、指導和矯正。(2)通過課后訪談和作業(yè) 分析,及時查漏補缺、確保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五、 教學媒體和教學技術選用
本次教學需要圖片的準備,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與觀察。
六、教學和活動過程
(一) 教學準備階段
教師:閱讀有關法布爾的傳略及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并搜集蟈蟈的圖片或制作多媒體動畫,給學生以直觀的形象理解。
學生:預習課文,積累生字詞,并注意觀察,準備向同學介紹自己最熟悉的一種小動物。
(二)整個教學過程 敘述
本節(jié)課主要為語文教學活動,教材“綠色蟈蟈”的內容共一課時。
需要對學生分組,前后桌4人一組,每組包括能力不同的學生,設組長一名,中心發(fā)言人一名,其他人可適時補充。
根據以往經驗,在本節(jié)課的“口語表達”環(huán)節(jié)易出現(xiàn)困難,此時要求同學大膽發(fā)言,給予鼓勵,而且給出動物圖片提示,先列提綱,然后口頭作文。
(三)具體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豐富多采的大自然給我們展示了繽紛美麗的花草樹木和種類繁多的動物,去過農村的同學一定會在田野中發(fā)現(xiàn)許多的昆蟲如蟋蟀、油蛉,今天我們來一起認識一種昆蟲——綠色蟈蟈。
板書課題
整體感知
1、 明確目標(出示目標)
2、 檢查預習字詞的情況:篝火 狩獵 擾亂 喑啞 喧囂 靜謐 篡奪 劫掠 喙 更勝一籌 驚慌失措 萵苣 和睦 唾液 撇開 梧桐
3、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a.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以上要求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學生自讀,小組討論發(fā)言,教師也可參與討論,并及時點撥指導。
教師指導明確蟈蟈外表特征“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yōu)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
學生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朗讀,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歡的美詞佳句,或有哪些好的修辭手法的運用等。
學生依據問題組,自由質疑。
a.你最喜歡文章中哪個段落或詞語句子?為什么?
b.文中對蟈蟈有哪些稱呼?有什么表達效果?
c.文中還寫了哪些昆蟲與蟈蟈有不同的地方?
在學生的討論研讀中相互補充,共享品味賞析的樂趣。教師可總結指導。
有的同學喜歡“竊竊私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這些擬人的寫法,給人以親切自然的形象生動的感受;有的同學喜歡“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釣,它們之間從不爭吵”這擬人化的描寫,它親切自然,充滿了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有的同學喜歡“像是滑輪的響聲;又像是干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作響”這是運用比喻的手法,使蟈蟈的叫聲形象生動。
對蟈蟈的稱呼上作者運用了““狂熱的狩獵者” “我籠里的囚犯” “這蟬的屠夫”等。充滿了對這種生命的熱愛。這些稱呼使行文更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的印象更深刻。
文章為了突出蟈蟈的特征與習性,將蟬的叫聲與蟈蟈比較,食性與螽斯比較,捕蟬的動作與鷹比較。
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語言生動形象;擬人、比喻貼切自然;突出特征。
拓展延伸,應用反饋
請同學們運用本文的寫作特點(或語言生動,或運用擬人……等)說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教師小結:《綠色蟈蟈》用生動的筆觸寫了蟈蟈的叫聲、特征與習性,文章條理清楚,語言生動形象。希望同學們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多注意身邊的事物。
布置作業(yè)
a.完成課后練習
b.以自己熟悉喜愛的小動物為內容寫一篇小短文。
板書設計
綠色蟈蟈
法布爾
外表特征
叫聲 比喻、擬人、對比
食性
教學反思:《綠色蟈蟈》這節(jié)課生動有趣,通過學習,學生初步了解了說明文的有關知識,而且也懂得了應該觀察大自然,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
我設計的鞋教案篇4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含義.
2.初步掌握用直接開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會用直接開平方法解形如(x-a)2=b(b≥0)的方程.
3.初步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會用配方法解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
4.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導,能夠運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主體知識歸納】
1.整式方程 方程的兩邊都是關于未知數的整式,這樣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這樣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為ax2+bx+c=0(a≠0),其中ax2叫做二次項,a叫做二次項系數;bx叫做一次項,b叫做一次項系數;c叫做常數項.
4.直接開平方法 形如x2=a(a≥0)的方程,因為x是a的平方根,所以x=± ,即x1= ,x2=- .這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開平方法.
5.配方法 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化成(x+ )2= 的形式后,當b2-4ac≥0時,用直接開平方法求出它的根,這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用配方法解已化成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是:(1)將方程的兩邊都除以二次項的系數,把方程的二次項系數化成1;(2)將常數項移到方程右邊;(3)方程兩邊都加上一次項系數一半的平方;(4)當右邊是非負數時,用直接開平方法求出方程的根.
6.公式法 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x= (b2-4ac≥0),這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基礎知識講解】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包涵三個條件:(1)整式方程;(2)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3)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是對化成一般形式之后而言的.例如,判斷方程2x2+2x-1=2x2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應先整理方程,得2x-1=0,所以此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2.在求二次項、一次項和常數項時,要先整理方程,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即ax2+bx+c=0,再確定所求.方程ax2+bx+c=0只有當a≠0時,才是一元二次方程,例如a=0,b≠0時,它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因此,如果明確指出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就一定包括a≠0這個條件.
3.直接開平方法適用于解化為x2=a形式的方程,當a≥0時,方程有實數解;當a0時,方程沒有實數解.
4.配方法是先把方程的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再把左邊配成一個完全平方式,如果右邊是非負數,就可以進一步通過直接開平方法來求出它的解;如果右邊是負數時,方程無實數解.
5.求根公式是針對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來說的,使用求根公式時,必須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才能正確地確定各項系數,在應用公式之前,先計算出b2-4ac的值,當b2-4ac≥0時,代入公式求出方程的根;當b2-4ac0時,方程沒有實數根,這時就不必再代入公 式了.
?例題精講】
例1:指出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5x2+6=3x(2x+1);(2)8x2=x;(3)y3-y-1=0;
(4)4x2-3y=0;(5)-x2=0;(6)x(5x-1)=x(x+3)+4x2.
剖析:判斷一個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對方程進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然后再根據條件:①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個未知數;③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2.
只有當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時,才能判斷為一元二次方程.
解:(1)去括號,得5x2+6=6x2+3x,移項、合并同類項,得x2+3x-6=0,
∴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2)移項,得8x2-x=0,∴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3)因為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3,∴此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4)∵方程中含有兩個未知數,
∴它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5)∵a=-1≠0,
∴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6)整理,得4x=0
∴它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寫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及常數項:
(1)2x2=3x+5;(2)(x+1)(x-1)=1;(3)(x+2)2-4=0.
剖析:雖然該題沒有要求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但在做題時,也要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因為方程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及常數項是在方程為一般形式下的,所以必須先整理方程.
解:(1)整理,得2x2-3x-5=0.二次項系數是2,一次項系數是-3,常數項是-5.
(2)整理 ,得x2-2=0.二次項系數是1,一次項系數是0,常數項是-2.
(3)整理,得x2+4x=0.二次項系數是1,一次項系數是4,常數項是0.
例3:關于x的整式方程(m-1)x2+(2m-1)x+4=0是一元二次方程嗎?
剖析:要判別原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易想到用定義,滿足條件:(1)整式方程;(2)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3)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原方程顯然滿足(1)、(2).由于不知m是怎樣的實數,所以不一定滿足(3).因此,需分類探討.
解:當m-1≠0,即m≠1時,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當m-1=0,即m=1時,原方程是x+4=0是一元一次方程.
說明:在移項、合并同類項時,易出現(xiàn)符號錯誤,需格外小心,要認真區(qū)別題目要求是指出方程的各項還是各項系數.特別要小心當某項的系數為負數時,指出各項時千萬不要丟負號.
例4:用直接開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2-27=0;(2)(3x-5)2-7=0.
解:(1)3x2-27=0,3x2=27,x2=9,
∴x=± ,即x=3或x=-3.∴x1=3,x2=-3.
(2)(3x-5)2-7=0,(3x-5)2=7,
∴3x-5=± ,
即3x-5= 或3x-5=- .
∴x1= ,x2= .
例5:用配方法解方程2x2+7x-4=0.
剖析:此題考查對配方法的掌握情況.配方法最關鍵的步驟是:
(1)將二次項系數化為1;
(2)將常數項與二次項、一次項分開在等式兩邊;
(3)方程兩邊都加上一次項系數一半的平方,即可化為(x+a)2=k的形式,然后用開平方法求解.
解:把方程的各項都除以2,得x2+ x-2=0.移項,得x2+ x=2.配方,得x2+ x+( )2=2+( )2= ,即(x+ )2= .
解這個方程,得x+ =± ,x+ =± .即x1= ,x2=-4.
說明:配方法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方法,除了用來解一元二次方程外,還在判斷數的正、負,代數式變形、恒等式的證明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證明不論x為何實數,代數式2x2-4x+3的值恒大于零,可以做如下的變形:2x2-4x+3=2x2-4x+2+1=2(x-1)2+1.
例6: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2+7x=4;(2)x2-1=2 x.
解:(1)方程可變形為2x2+7x-4=0.
∵a=2,b=7,c=-4,b2-4ac=72-4×2×(-4)=810,
∴x= .∴x1= ,x2=-4.
(2)方程可變形為x2-2 x-1=0.
∵a=1,b=-2 ,c=-1,b2-4ac=(-2 )2-4×1×(-1)=160.
∴x= .∴x1= +2,x2= -2.
說明:在用公式法解方程時,一定要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例7:一元二次方程(m-1)x2+3m2x+(m2+3m-4)=0有一根為零,求m的值及另一根.
解:因為方程有一根為零,所以它的常數項m2+3m-4=0,解得m1=1,m2=-4,又因為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m-1≠0,即m≠1,所以m=-4.
把m=-4代入方程,得-5x2+48x=0,
解得:x1=0,x2=9.6,
所以方程的另一根為9.6.
說明:方程有一根為零時,常數項必須為零;求解字母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問題中,二次項系數的字母必須保證二次項系數不等于零,這是解此類問題的先決條件.
?同步達綱練習】
1.選擇題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0 b. =0 c.x2+2xy+1=0 d.5x=3x-1
(2)下列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x2=1 b.0.01x2+0.2x-0.1=0c. x2-3x=0 d. x2-x= (x2+1)
(3)方程3x2-4=-2x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分別為( )
a.3,-4,-2 b.3,2,-4 c.3,-2,-4 d.2,-2,0
(4)一元二次方程2x2-(a+1)x=x(x-1)-1的二次項系數為1,一次項系數為-1,則a的值為( )
a.-1 b.1 c.-2 d.2
(5)若方程(m2-1)x2+x+m=0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則m的取值范圍是( )
a.m≠0 b.m≠1 c.m≠1且m≠-1 d.m≠1或m≠-1
(6)方程x(x+1)=0的根為( )
a.0 b.-1 c.0,-1 d.0,1
(7)方程3x2-75=0的解是( )
a.x=5 b.x=-5 c.x=±5 d.無實數根
(8)方程(x-5)2=6的兩個根是( )
a.x1=x2=5+ b.x1=x2=-5+
c.x1=-5+ ,x2=-5- d.x1=5+ ,x2=5-
(9)若代數式x2-6x+5的值等于12,那么x的值為( )
a.1或5 b.7或-1 c.-1或-5 d.-7或1
(10)關于x的方程3x2-2(3m-1)x+2m=15有一個根為-2,則m的值等于( )
a.2 b.- c.-2 d.
2.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寫出它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及常數項:
(1)4x+1=9x2; (2)(x+1)(x-3)=2x-3;
(3)(x+3)(x-3)=2(x-3)2; (4) y2- y= y2- y+ .
3.當m滿足什么條件時,方程(m+1)x2-4mx+4m-2=0是一元二次方程?當x=0時,求m的值.
4.用直接開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 ;(2)x2=1.96;(3)3x2-48=0;
(4)4x2-1=0;(5)(x-1)2=144;(6)(6x-7)2-9=0.
5.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12x=0; (2)x2+12x+15=0 (3)x2-7x+2=0;
(4)9x2+6x-1=0; (5)5x2-2=-x; (6)3x2-4x=2.
6.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2x+1=0; (2)x(x+8)=16; (3)x2- x=2; (4)0.8x2+x=0.3;
(5)4x2-1=0; (6)x2=7x; (7)3x2+1=2 x; (8)12x2+7x+1=0.
7.(1)當x為何值時,代數式2x2+7x-1與4x+1的值相等?
(2)當x為何值時,代數式2x2+7x-1與x2-19的值互為相反數?
8.已知a,b,c均為實數,且 +|b+1|+(c+3)2=0,解方程ax2+bx+c=0.
9.已知a+b+c=0.求證:1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10.用配方法證明:
(1)3y2-6y+11的值恒大于零;(2)-10x2-7x-4的值恒小于零.
11.證明:關于x的方程(a2-8a+20)x2+2ax+1=0,不論a為何實數,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我設計的鞋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神話的文學常識。
2、理解文中聯(lián)想和想象的運用,并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繹與擴充,培養(yǎng)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比較《風俗通》和本文中“女媧造人”的文字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3、通過閱讀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發(fā)學生的靈感,發(fā)揮想象力改寫《女媧造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女媧偉大的母親形象以及文中對于人類誕生所表現(xiàn)的喜悅之情。
2、激發(fā)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強烈。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體會文中大膽而新奇的想象。
2、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繹與擴充,培養(yǎng)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教學難點:
1、初步掌握閱讀古書的科學態(tài)度和思考方法。
2、思考神話的現(xiàn)實意義并形成個性看法。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比較閱讀法、讀寫結合法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朗讀時采用文圖轉化的方式,并在文圖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2、獨立思考并討論探究,用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進行思考,學會學習。
3、打破已有的文字窠臼,另辟蹊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進行探究式學習,然后加以點撥與指導,激起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神話知識導入
1、出示圖片,猜一猜故事的名字。(盤古開天辟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媧補天。)
2、這些故事都是中國古代神話。古人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神話呢?
師:神話是遠古先民表現(xiàn)對自然及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并非是現(xiàn)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以遠古先民貧乏的生活為基礎,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3、你還知道哪些神話?(引出女媧造人)
?設計意圖】了解神話的定義和特點,增強對中國古代神話的認識,同時激發(fā)學生閱讀學習神話的興趣。
(二)感知學習
1、看動畫和文字,聽朗讀。
2、快速閱讀,思考相關問題:
(1)文章寫了有關女媧造人的哪些內容?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順序敘述的?
(2)你認為動畫中的女媧形象跟文中的女媧形象一致嗎?你喜歡哪一個?請說說你的看法。
教師總結(1):女媧為什么造人,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自己繁衍生息。
天地無人──黃泥捏人──創(chuàng)造許多人──分為男女,延續(xù)后代
引導學生(2):動畫中的女媧年青有活力,富有創(chuàng)造力;文中的女媧吃苦耐勞有智慧,像慈愛的媽媽。(答案不)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以及女媧的形象。
(三)內容探究
1、女媧造人的故事在中國古代的《風俗通》中就已經出現(xiàn)。
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于絙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凡庸者,引縆人也。
譯文:民間傳說,天地開辟之初,大地上并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干還趕不上供應。于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后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平庸的人只是女媧用繩子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
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
譯文:女媧在神祠里禱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
2、袁珂寫的《女媧造人》比《風俗通》對女媧造人的描述豐富許多,作者補充了哪些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
課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1)女媧為什么造人;(2)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3)人造出來之后歡欣喜悅場面;(4)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
3、你最喜歡作者補充的哪一部分?說說為什么。
舉例:(1)女媧造出小人之后歡欣鼓舞的場面。
(2)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
學生圈點勾畫細節(jié)描寫,具體分析女媧形象。
?設計意圖】比較閱讀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喜歡內容加以評說,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塑造的女媧形象以及人類被造出來之后的歡樂喜悅之情。
(四)想象寫作
1、神話是古人創(chuàng)造的。本文的作者袁珂補充了女媧造人的原因和方法,并作了豐富精彩的描寫,這都源于他的想象力。同學們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改寫《女媧造人》。請同學們從以下兩個角度任選其一,擺脫袁珂想象的情節(jié),重新描述你想象中女媧造人的原因或方法:
(1)女媧為什么造人?
(2)女媧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
2、交流習作,互相點評。
?設計意圖】從閱讀體會到文段改寫,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五)問題探究
1、《風俗通》中說:“故富貴者,黃土人;凡庸貧賤者,引縆人也?!蹦闳绾卫斫??
教師引導學生:
了解《風俗通》──理解封建社會的局限性──讀古書要有批判的精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神話是古人因當時的局限性不能科學地解釋人類起源、自然現(xiàn)象等的產物,如今人類對這些問題已經有了更科學的探索和結論,為什么這些神話依然流傳并得到人們的喜愛?
教師引導學生:
(1)神話中構想的世界是古代人真實世界的反映,蘊藏著歷史的x,表現(xiàn)著精神的追求,讓人們能看到祖先的影子。例如神話中有人們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幻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2)神話本身容易引起人的興趣,蘊含著瑰麗的想象、豐富的文化等,給人藝術的審美享受與深刻的啟迪。
(3)神話是文學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較為鮮明,讀來親切感人。例如盤古的英雄形象,女媧的母親形象,精衛(wèi)填海的斗士形象等。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讀古書的科學態(tài)度和思考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神話的美好,思考神話的現(xiàn)實意義,并能形成自己的個性觀點。
(六)布置作業(yè)
1、請同學們發(fā)揮大膽新奇的想象,進行人性化的擴寫。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淮南子姮娥奔月》)
2、拓展閱讀。
課外閱讀:袁珂《盤古開天辟地》,魯迅《故事新編奔月》。
?設計意圖】1、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寫作能力。2、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想象力。
我設計的鞋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 體會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 自然的聯(lián)想、豐富的想像。
3. 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的節(jié)奏感與和諧美。
教學時數:
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朗讀詩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關資料。
教師:朗讀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星空以其無比的廣闊和神秘,引起人們紛繁多姿的幻想,創(chuàng)造出眾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同學們,面對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們說,詩人的想象最瑰麗,那么,我國現(xiàn)代大詩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翻到《天上的街市》。
作者簡介(學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資料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現(xiàn)代詩人、學者。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等。
二、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 20年代初期,此時,“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勢力窒息著。面對這種現(xiàn)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xiàn)實,向往光明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fā)下,寫下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著名詩篇《天上的街市》。
1. 熟悉詩歌,指導朗讀請學生自己試讀全詩,體會全詩的感情基調。
——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
2. 這種感情基調的詩歌應怎樣朗讀?
——朗讀時節(jié)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輕松、柔和、舒緩。
3. 放錄音。聽完錄音后,再請學生根據聽錄音的印象試讀。老師再明確這首詩的節(jié)奏和重音的劃分。
三、師生共同活動,分析、解讀全詩。
(一)討論學習第一節(jié)詩
1. 教師范讀第一節(jié)。
2.“遠遠的街燈明了”告訴了我們一些什么信息?
——它表示時間是晚上,天已經黑了。
3. 詩人面對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遠望,看到了暗空中無數街燈點綴其間,像是夜空中的無數明星,抬頭望 星空,無數明星也同樣像是地上的無數街燈。這一書,詩人把“街燈”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
比喻成“街燈”,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形成一種循環(huán)復沓的詩美。
4.有的同學在朗讀的時候,往往漏掉“是”字,請同學們想一想:“是”字可有可無嗎?(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句詩,尋找語感)
——“好像”后加一個“是”字,湊足音節(jié),使其更舒展,同時更能表達作者贊賞的口吻。
5. 節(jié)詩中有兩處運用了聯(lián)想,請同學們找出來,并思考聯(lián)想的特征。
——兩處聯(lián)想:街燈——明星 明星——街燈
所謂聯(lián)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關事物的心理過程。
(二)討論學習第二節(jié)詩。
1. 請學生個別朗讀第二節(jié)詩。
2 .聯(lián)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兩事物之間或具有因果聯(lián)系或具有相似關系,譬如“街燈”和“明星”就具有發(fā)亮相似特點。那么什么是想象?第二節(jié)詩中運用了想象嗎?
——使人由民間的街上有燈,而天上也有類似燈的明星,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想到天上也應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應有珍奇的“物品”,這就是想象。所謂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
我設計的鞋教案篇7
教學內容:教學第84頁的例3,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十六第5—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數乘法和加、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林陽小學去年有24個班級,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個班級?
獨立解答,說說“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的含義及解題思路。
如果把問題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就成了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新內容了。
二、教學例3
1、出示例3
林陽小學去年有24個班級,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
(1)比較復習題與例3的不同。
問題不同:復習題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個班級?”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
(2)說說“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的含義。
是哪兩個量比較的結果?這兩個量比時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單位“1”的是哪個量?
(3)讓學生在線段圖上表示出今年班級的數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綜合算式。
板書:24+24,說說24的含義,獨立解答。
(5)(5)想一想,還可以怎樣計算?
板書:24(1+),說說(1+)的含義,獨立解答。
(6)小結:怎樣解答這類應用題?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的第1題。
先說一說可以怎樣想,再獨立解答。
2、做練習十六的第5題。
獨立完成,可以先畫圖思考,再列式解答。
比較兩題的解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做練習十六的第8題。
讓學生先畫線段圖表示兩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根據線段圖說說這兩小題中的數量關系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列式解答。
比較兩題的解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4、做練習十六的第9題。
先讓學生適當整理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再引導學生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條件解答相應的問題。
比較兩題的解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在解題時要注意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揭題板題。
五、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十六的第6、7題。
我設計的鞋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2、能夠完成let's try
3、能夠正確運用重點句型進行對話,完成let's find out活動。
教學重點
1、教學重點是句型:what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2、難點是該句型的問句部分并能夠在實際情景中運用。
教學難點
學生初步了解動詞過去式的一般疑問句形式。識記help的意思。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若干張圖片、每個學生有一張動作的詞組卡。
2、教師準備該課時的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warm up
1、放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七頁的歌謠錄音。
2、師生一起跟錄音說唱歌謠,配合歌謠內容邊打拍子邊做動作。
(二)preview
師生自由問答。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1: i watched tv. how about you?
s2: i cleaned my room. how about you? ……
(三)presentation
let's try
1、教師問:what did chen jie do last weekend ? let's listen to the tape.學生聽錄音完成let's try,師生一起檢查答案。
2、聽錄音跟讀兩遍。
let's talk
1、師說:now we know what chen jie did last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let me guess.教師任選幾名學生提問:did you play football last weekend?引導學生回答:yes,i did. / no, i didn't.出示動作圖片練習didyou...... last weekend? yes,i did. / no, i didn't.
2、guessing game:每個同學有一張寫有動詞短語的紙條,讓其他同學猜猜:what did he/ she do last weekend?如果能猜中的話就說:yes. (i did).另一位同學說:you're great!
3、教師講解對話內容,放課文錄音,學生跟讀兩遍。小組內分角色朗讀,進行小組比賽。
4、引導學生根據本插圖的提示進行替換練習,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練習。
5、兩人一組朗讀對話,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編對話,并上臺展示。
6、make the chant:
last weekend i cleaned the room
what did you do?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what did you do? what did you do? ……
let's find out
學生四人一組完成let's find out的活動,請幾名學生匯報他們的調查結果。
(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學生完成本課時活動手冊的配套練習。
2、學生兩人合作朗讀對話。
(五)homework
抄寫本課時的重點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