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篇

時間:2022-12-24 作者:Indulgence 備課教案

優(yōu)秀的教案是需要教師聯(lián)系實際寫出的,教案在制訂的時候,你們需要注意講授內(nèi)容要點,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篇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1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教學要求:

1.會認“暴、湊”等8個生字,會寫“曬、洞、準”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準備、吃飽、曬太陽”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想畫面。

3.品味語言,感受故事獨特的表達方式,并在反復朗讀中預測將要發(fā)生的故事。并從課文中畫出相關的依據(jù)。

教學重難點:

通過反復的朗讀,找出依據(jù),預測將要發(fā)生的故事。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揭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你見過一百多年的老屋嗎?想象一下老屋的樣子,怎么想都可以,讀童話就要我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引導學生想象老屋之“老”)今天,就讓我們?nèi)フn文中找一找老屋總也不倒的原因吧!

2.板書課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3.教師配樂范讀。

二、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座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相信同學們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jié)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三、朗讀練習。

1.開火車朗讀,每人讀一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讀。

四、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暴、壁、曬”。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結構,注意“氺”不要寫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寫得寬一些,能托住“辟”,與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區(qū)分。

“曬”左右結構,左面的“日”字旁千萬不要寫成“目”字旁。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在老屋身上發(fā)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1)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你能說說老屋是什么樣子的嗎?老屋為什么準備倒下去?

(2)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老屋存在的時間、老屋現(xiàn)在的樣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講述。

(3)老屋已經(jīng)這么老了,根據(jù)這一點,你能預測出什么結果?你的預測和課文中所描述的一樣嗎?在朗讀這一、二個自然段的時候,你覺得應該用什么語氣來朗讀呢?

(4)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做好評點,然后練習練習。

(5)指名朗讀,對學生的評價(注意使用鼓勵性的語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這是誰在和老屋說話?他和老屋說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品讀下列句子:

①“再過一個晚上,行嗎?”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小貓有什么可以學習的品質?

②老屋低下頭,把老花的眼睛使勁往前湊:“哦,是小貓啊!好吧,我就再站一個晚上。從加點的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會怎么做?

3.第六自然段。

(1)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讀完這句話,你覺得老屋能倒下嗎?你猜測的依據(jù)是什么?

4.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要求:

(1)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在第幾自然段?用筆畫一畫。

(2)有哪些小動物遇到了困難,需要老屋幫助?他們分別遇到了什么困難?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覺得老屋能倒下嗎?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幫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難的人,你的心里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去做?

三、分角色朗讀,現(xiàn)身表演,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

選擇一個學生演老屋,3個孩子演其他的小動物,其他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課堂上情景再現(xiàn)。

四、續(xù)寫故事。

還有誰遇到了困難,需要老屋幫助?按照文章的寫法,想一想,寫一寫。

板書設計: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小貓遇到了暴風雨

老母雞孵小雞

蜘蛛好餓助人為樂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2

?蝙蝠和雷達》

教學要求:

1、弄清飛機夜里安全飛行與蝙蝠飛行的聯(lián)系。

2、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終于”“清楚”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飛機夜晚安全飛行和蝙蝠飛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教具準備:

自制軟件、鵬博士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蝙蝠是什么?你見過嗎?你見過雷達嗎?簡介蝙蝠、雷達。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二、按要求讀課文

1、提出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lián)系的,分別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根據(jù)提出的要求進行討論

(一)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飛行有什么特點?課文有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蝙蝠飛行的這個特點?

2、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是怎么做的?

3、這三次試驗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4、這三次試驗證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三次試驗為什么能證明這一點?

5、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二)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lián)系的?(二、七)

1、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2、為什么說給飛機裝上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如果把課文分成三段,應該怎么分?為什么這樣分?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全文

二、聯(lián)系全文,說說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雷達的

先根據(jù)自己的體會理解說,再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有條理地完整地說一說。

我們要學習科學家這種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研究問題、善于從事物中受到啟示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三、練習造句

1、出示課后思考練習第4題。

2、讀讀句子。

3、口頭練習用“終于”“清楚”造句。

4、書面造句。

四、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3遍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文的6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參照“我的詞語庫”和課后習題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2、通過識字、讀書活動,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法識字;通過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感悟、積累語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寫字;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

教學準備:

課件;有關蟈蟈的知識;課外讀物《金色的草地》。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蟈蟈發(fā)出的聲音,猜一猜這是那種昆蟲發(fā)出的聲音?

2、介紹蟈蟈的有關知識,如果讓你給蟈蟈的歌曲一個好聽的名字,你會去什么樣的名字?

3、板書課題《綠色的歌》,為什么歌是綠色的? 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感悟,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標出生字詞和自然段的序號。

2、小組合作識字,學文。

3、檢查識字情況。

4、鞏固月字旁的字,找出“真摯”的近義詞,“樸素”的反義詞。

三、朗讀評比

1、學生分組朗讀課文,做好競賽的準備。

2、學生匯報朗讀課文,全體參與評價。

3、老師評價朗讀情況,重點指導第2自然段的朗讀。

四、學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仔細觀察。

2、自由發(fā)言: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為什么?

3、教師范寫,學生認真觀察。

4、獨立練習,揣摩,老師巡視,指導。

5、書寫評價。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yè)設計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想想你還聽過哪些小動物的歌聲?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4

一、揭題質疑,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走進第五單元,我們打開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寶庫,認識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欣賞了美麗的.古代神話,走進了雄偉獨特的趙州橋,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幅古畫,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板書課題)

2、揭題:你知道“名揚中外”是什么意思嗎?(學生自己理解回答)

說的真好,“名揚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國外都很有名氣。(齊讀課題)

3、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這是一副怎樣的畫?畫上都有些什么?為什么說它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二、明確學法,初步感知

課題序號的右上方有個星號,表示這是略讀課文。今天我們就根據(jù)閱讀提示來學習這篇課文。

1、通讀課文: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并了解這幅畫的畫名、作者、年代、大小。

2、出示閱讀提示:讀了自讀提示你知道了什么?(閱讀方法:看圖讀文;閱讀要求:知道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nèi)容)

3、自由閱讀:請大家?guī)е鴨栴}快速閱讀,找到答案后,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

4、初步感知: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nèi)容?(學生匯報)

(1)概說畫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從人物所從事的行業(yè)之多來表現(xiàn)的;(2)畫上的街市非常熱鬧,介紹了畫面上各種人物的形態(tài);(3)介紹了北橋頭的場景。

(2)我們分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人物豐富、街市熱鬧、情景傳神(相機板書)

三、精讀課文。

1、現(xiàn)在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讓我們一起再欣賞一下這幅畫吧。

2、從剛才同學們驚奇的眼神、贊嘆的話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圖的喜愛。這幅圖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我們的課文對它進行了生動具體的描寫。讀懂了課文,你一定會更喜歡它。想用什么方法來讀懂課文呢?引導學生讀讀課前的閱讀提示,明白學這一課可以用“圖文對照法”。

3、自由讀文,對照圖畫,看看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那些內(nèi)容?簡單地標注在文字旁邊。

4、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1)讀第2小節(jié)時,重點引導學生看圖上畫了哪些人?通過讀句子,并想象補充省略的人物,來體會“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體會張擇端花了很大工夫,畫出來的畫了不起。

(2)讀第3小節(jié),重點也是看圖、讀文、想象補充省略的內(nèi)容,理解“形態(tài)各異”,引導朗讀“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從而體會畫的內(nèi)容是如此豐富,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

(3)讀第4小節(jié),先引導學生看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體會畫的生動、精彩。老師再生動地朗讀這段文字,請學生閉目想象仿佛聽到了什么,進而體會“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

5、朗讀課文第5小節(jié)。引導學生:欣賞了這樣一幅畫技精湛的神奇的畫,讀懂了這么有趣生動的課文,現(xiàn)在你想說什么?

小結:難怪有人說《清明上河圖》是宋代的一個小百科全書,我們可以從畫卷中看到宋代各種各樣的行業(yè),還能看到熱鬧的街市、有趣的場景,仿佛置身于八百年前的的古都,了解到當時的民俗、民風和人民的生活場景,真是畫中瑰寶,《清明上河圖》不愧為(齊讀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四、再賞美圖,抒發(fā)情感

1、再現(xiàn)畫面,激情朗讀第五自然段。

2、欣賞了這樣一幅畫技精湛的名畫,現(xiàn)在你最想說什么?你會怎樣它,贊美它?。▽W生自由表達)

3、(出示小詩)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幅名揚中外的畫,記住這幅名揚中外的畫。(齊讀)

歷經(jīng)風雨八百年,繁華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態(tài)眾生相,盡在綿綿畫中間。

名揚中外震國威,驚世之作傳萬年。

課堂練習

作業(yè)安排

1、把《清明上河圖》介紹給家長朋友,與大家共享。

2、搜集更多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資料,為下節(jié)課的《口語交際》作好準備。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5

設計理念:語文課堂要體現(xiàn)開放襟懷,把課外的學習引進課內(nèi),使古詩的教學變得“充實”“厚實”起來。而且詩人的生平與他詩作蘊涵的精神一脈相承,感悟詩中內(nèi)涵,學習詩人借物喻人、詠物明志的寫法,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設計特色: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如竹與石的對話、把自己假想成鄭燮,用情景的創(chuàng)設來加強對文本的體驗。教學過程講究承接、回環(huán),從入課時賞畫到結課時在畫上題詩,前后呼應,渾然一體。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鄭燮的故事,有關竹的詩句

2、小黑板或課件

一、導入:

1 看圖:圖上有什么?(板書:竹石鄭燮說到詩人,他還有一個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號——板橋)

2 你知道鄭板橋的故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早年家貧,中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后因幫助縣民訴訟得罪地方豪紳而罷官(辭行前,百姓跪請挽留,板橋當即題詩:“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魚竿”說他兩袖清風回揚州吟詩作畫去了,表現(xiàn)得十分坦蕩、灑脫) (4)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zhèn)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yōu)美,栽了許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3 鄭板橋人稱“詩書畫三絕”,特別是他畫的竹蘭、山石,形象逼真,姿態(tài)萬千。留下了許多名畫——竹石圖、叢竹圖、墨竹圖、蘭竹芳香圖……課件欣賞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師吟詩,生讀讀古詩。

二、學詩

1 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學習更多的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2 學生說說學古詩的有效方法。

3 學生自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弄懂詩意。合作學習、自我體會均可。

4 反饋:抓住哪些字眼來理解?你認為哪些字詞寫得最傳神? (“咬”字極為有力,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根據(jù)學生學情板書:咬定 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 東西南北風

三、體情

1 合作表演竹與石的對話。

2 詩人喜歡竹子嗎?他是怎樣表達的?再讀古詩,體味詩人寫竹,是寫什么? (板書:詠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風浪的氣節(jié)。 把自己想象成鄭燮,說說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 懷著對勁竹、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朗讀全詩(對讀、指名讀、齊讀)

4 你喜歡竹子嗎?你認為竹子具有哪些品質? (如:竹是空心的,很謙虛;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長一步會留下印記;竹不開花,樸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有竹,“歲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誦過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誦讀我們課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詩句。

典故:宋代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

詩句: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蘇軾《於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李白《慈老竹》“里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鄭燮《竹》“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劉禹錫《庭竹》“露滌鉛粉節(jié),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五、鞏固

在畫的空白處題寫《竹石》,要求默寫。也可以題寫你喜歡的寫竹的詩句。

板書:

咬定 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 東西南北風 詠物明志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對下雨情景的回憶,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

知識與技能:學生嘗試各種雨滴的表現(xiàn)方法,了解雨中人物、動物等形象、動態(tài)的表現(xiàn)。

過程與方法:大膽的用線、色和剪貼畫及動作等各種方法表現(xiàn)雨中的人和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感受人間、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難點:生動地表現(xiàn)下雨時的各種情景。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初探雨聲):

播放雷雨天的聲音

師:剛才你們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生:下雨的聲音

……

二、揭示課題:下雨了

(師板書下雨了學生跟老師用右手書空后齊讀下雨了)。

三、新授階段(初探雨的形):

1.雨景:

師:下雨了,雨水洗刷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看,多美呀!

2.觀察雨、畫雨:

師:今天,雨娃娃真的來到了我們的教室,它就躲在這朵烏云后面,他還有禮物送給大家呢。

看,什么躲在無語后面落下來拉?嘀嗒、嘀嗒、嘀嗒……

要下雨了,猜猜雨娃娃給我們帶來的是大雨還是小雨?誰來告送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雨線又細又少。

師:滴答滴答下雨了,可不一定要下小雨,你們看雷公公帶著許多烏云來了,這個雨大不大啊?

大于真的來了,這根剛才的小雨有什么區(qū)別啊?

生:又密又多。

4、講講雨中的故事: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雨的情景。(播放雨天的vcr)

師:下雨了,講一講,在你的記憶力里有哪些難忘的瞬間?溫暖的、開心的、激動的……

5.我們和雨做游戲

師:下雨了,我們穿上漂亮的雨衣、雨鞋……雨中,小朋友們都在做什么?

生:撐傘

生:穿雨衣

生:穿雨鞋

師:我們有沒有在下雨天忘記帶雨具的經(jīng)歷?

生:有

師:那你們會怎么辦呢?

生:到商店里躲雨

生:快快跑

生:用手抱著頭

生:用書包頂著頭……

師:這個辦法真特別,你能不能來表演一下?

(學生上臺表演)

師:你們表演的真好!雨越下越大,誰來表演一下在大雨中撐傘的情景?

學生上臺表演頂風撐傘的情景(教師模擬一些下雨的場景)

師:小朋友的表演真棒!雨中人物的動態(tài)非常豐富,這個時候你在雨中看到了沒帶雨具的人你應該怎么辦?來你上臺表演一些。(一個、兩個、三個,一把雨傘你幫助了這么多個同學,這真是一幅最美的雨中情)

6、走進大自然體驗動物們感受

師:同學們?nèi)藗冊谟曛械那榫罢f的好也表演的好,那么小動物們在雨中又是什么樣子呢?

師: 下雨了! 下雨了!

小蜻蜓在抖水

小鳥在戲水

小蝸牛也找到了傘

小青蛙用葉子做傘

大象媽媽在為小象這與,多么溫馨的畫面啊。

7、分析教材中的作品(讓學生觀察,分析,回答)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和小動物們是怎樣躲雨的請大家翻開書。你喜歡書上的那幅作品,為什么?

8、分組討論嘗試表現(xiàn):(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你們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下雨了)

生:(我們小組經(jīng)過討論)決定畫下雨了爸爸媽媽來接我回家的情景。

生:我畫在雨中幫助沒帶雨具的同學。

生:畫雨中大街上的情景

生:我畫下雨了小動物躲雨的故事。

生:我們小組準備用彩泥來表現(xiàn)下雨了。

生:我們小組準備用剪貼來表現(xiàn)

生:我們小組準備用一首歌來表現(xiàn)下雨了。

生:我們小組準備用動作來表現(xiàn)下雨了。

……

四、學生作業(yè):

(自選喜歡的材料,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表現(xiàn)雨中的人和物(也可以兩人或四人合作完成)。

播放音樂雨滴,老師巡視指導展示行動有趣的作品。

五、課后小結:

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可以通過我雙眼的觀察,用不同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只要小朋友開動腦筋,大膽想象和嘗試,就可以畫出我們想畫的一切,還有很多的好方法你們可以回家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