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數學教案5篇

時間:2023-04-03 作者:Indulgence 備課教案

工作以來,相信教師都具備著寫教案的能力,教案在撰寫的時候,老師需要注意與時俱進,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加法數學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加法數學教案5篇

加法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萬以內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萬以內數的加法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進行計算,并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熟練計算萬以內數的加法。

2.能準確地進行萬以內數的加法的驗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43+25=530+290=35+49=450+280=

540+360=380+430=74+9=46+24=

2.奪紅旗。

365+825=627+231=455+126=

3.找朋友:把和相等的算式連起來。

275+769424+576768+657

523+902125+875356+688

4.完成練習八第3題。

學生獨立連線,集體訂正。

5.完成練習八第4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指名說一說它的計算方法。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如果要驗算,你認為用什么方法?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八第6題。

引導學生先將個位上的數湊整,然后估一估,再用鉛筆和直尺連一連。要求將和是1000的兩個數連起來,這樣的“湊整”練習,既能鞏固所學的筆算知識,又能為以后學習簡便運算打下基礎。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2.完成練習八第7題。

先在草稿紙上算出得數,再用鉛筆和直尺連一連,此題包含了萬以內加法的各種情況,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形成計算技能。

3.完成練習八第8題。

這是一道開放題,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呈現的四件商品的價格,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包括減法題,可以先獨立完成第1小題,然后依照第1小題完成后兩小題。

4.完成練習八第9題。

這道題的信息比較豐富,數據較多,需要學生看懂題意,根據問題選擇有效的信息進行判斷,小組討論可以怎么走,哪條路近,學生匯報。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讓學生掌握連續(xù)進位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

三、拓展練習

思考:練習八第10題。

只用數字8組成五個數,填入方框,使等式成立。

首先要知道,既然是五個數,且相加等于1000,就意味著五個數中,最大只能是888,如果其余四個都填8,那么五個數相加得920,還差80,所以只要把其中一個8變成88即可。

教師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嘗試填空。再全班交流并訂正。

正確答案是:888+88+8+8+8=1000。

四、課堂總結

筆算萬以內數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教后思考:

加法數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25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5個圓片、5根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的引入

背一背5以內數的合成與分成。

二、美的發(fā)現

1.引導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用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把3只紅汽球與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

(2)你能說說圖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 3只紅汽球和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汽球的數量抽象出數字3和1。

(2)教師說明:把3和1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4。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3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看圖說算式的意思。

觀察24頁做一做的三幅圖,說說這三個加法算式分別表示的意思。

4.觀察25頁上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原來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松鼠,現在有幾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來,用加法算式怎么寫?3+2。

想想,合起來是多少?

匯報:

(1)數數的方法,1、2、3、4、5,共5只。

從3接著數,4、5。

(2)利用數的組成,3和2組成了5。

三、美的升華

1.看圖,填得數。

2.看圖擺一擺,填一填。

投影出示25頁做一做的第2、3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3.聯系生活,豐富聯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導學生通過看算式,擺小棒,進一步理解加法含義。)

四、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加法數學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8的加法。

2、樂意參與活動,并能用清楚的語言講述實物圖所表示的意義。

3、養(yǎng)成認真傾聽口令、遵守活動規(guī)則的習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教具:一組ppt課件。

2、學具:鉛筆、材料紙、幼兒操作圖等。

活動過程:

一、 導語引出小白兔的困難,復習8的組成。

幫助小白兔過難關。(邊演示ppt(1)邊復習8的組成。)

二、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加法。

(1)分別出示ppt(2)(3),請幼兒講述ppt上圖示所蘊含的意思,并列出算術題,學習8的加法。

(2)將ppt(4)理解以后,列出3+5=8和5+3=8以及4+4=8

三、游戲:捉蝴蝶,鞏固8的加法

玩法:幼兒分組比賽捉蝴蝶。將得數是8的蝴蝶才捉回來,展示在樹上。

四、小組活動:過難關得紅旗

玩法:幼兒選擇教師提供的作業(yè)紙,做完了小朋友相互查一查全對了到老師這里來拿小紅旗。

難關內容:

(1)給小熊涂色:算一算,算出來以后看一看應該涂什么顏色。(復習8以內的加法)

(2)看圖列算數題:這張看一看圖式該列出怎樣的算術題。(鞏固8的加法)

(3)房子圖:這張房子圖又該怎樣填呢?(復習8的組成)

五、教師展示幼兒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小結活動。

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指導學生用準確、簡潔的數學語言進行表述的良好習慣,并通過學生說三句話以及算式中每個數字所表示的意思讓學生真正明白了加減法的算理。

不足之處: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說的還是不夠,8,9的組成不夠熟練,在教學中,引導得少。

改進措施:多正確引導,讓孩子自己自主思考,并給他們足夠多的時間。

加法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法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1、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以及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2、能根據數據特點正確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數點對齊,即數位對齊的道理。

2、靈活選用方法使混合運算簡便。

3、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教學建議: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小數加減法知識。

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兩者之間有著割不斷的聯系和相同之處。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三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因此,讓學生充分應用舊知來自主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成為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教學時,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學生激活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一已有知識經驗,并嘗試用它來計算小數加減法;讓學生明確列豎式時應如何對齊數位,懂得道理何在;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主嘗試的過程和結果。通過自主學習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是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2、提倡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為了使因材施教、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的理念落到實處,教學時應注意關注不同學生解答問題的不同思路,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學例1中解答“第二輪動作完成后中國隊領先多少分?”的問題時,教師不宜作任何提示,而應讓學生根據自身經驗找到適當的解題方法。又如,教學例3、例4時,不需要將教材中出現的各種解題思路率先呈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礎上,通過合作交流,領會多種不同的解題思路,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達到提高數學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目的。

加法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教科書62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材簡析:

本課教學是學生基本掌握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以及整十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有了這些知識儲備,對于整十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會相對容易些。新授內容的計算方法同10以內數的加、減法基本相同,只是計數單位是以“十”為計數單位的,運用舊知遷移,直觀操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學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奠定扎實基礎。

教學問題診斷:

可能會有教師提出:對于單元主題圖在第一課時是否有必要進行認識,分析?

單元主題圖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提供一條主線下的各種情境圖,為各課時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現,體現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系,也有知識間層次推進,從編排上來看:(發(fā)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寫大字)兩位數加、減;(剪五角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都離不開情境的支撐。單元主題圖的認識是遵循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為學生學習數學提高興激發(fā)探究欲望。整體情境內容與第一課時關聯不大。放在第一課時進行認識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撐,也為后面課時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1.經歷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意識,體驗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舊知復習,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知學習找準生長點

(課件出示)

(一)說一說。

1.10、20、30、( )、()

2.80里面有()個十,( )個十是50。

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撥一撥。

1.撥出8, 1個1個地撥,撥到10,再10個10個地撥,撥到40.

2.先撥出20,再20個20個撥,撥到80。

3.先撥到60,十位上撥去一個珠子是幾十,再撥去一個是幾十。

(三)算一算。(讓學生做在練習卡上)

3+5= 2+7= 5+4

30+5=20+7= 50+4=

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輪流匯報結果,教師給予鼓勵。

設計意圖:

三道復習題,對數的組成,數數、撥數、計算等知識的回顧,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促進對本課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中計數單位“十”的強化。計算題的復習則是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數位不相同兩個數,計算時方法有所變化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