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加減法的教案6篇

時間:2023-04-18 作者:loser 備課教案

作為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要注意邏輯思路是清晰的,大家在寫教案的時候,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發(fā)展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0的加減法的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0的加減法的教案6篇

0的加減法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3的加減法,認識加號、減號、等號(理解其含義)。

2、學習書寫加減法算式。

活動準備

1.2-64分開和聚集

2.2-65分開和聚集

3.課件:圖片-螃蟹4

活動過程

一、學習3的加減法

1、出示圖片:螃蟹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這幅圖上有什么?看完后講給大家聽。

什么地方有誰?”

(石頭說有兩只螃蟹)

再看看旁邊(又來了一只螃蟹)

一共有三只雞怎樣表示?

幼兒回答老師邊用數(shù)字記錄。

用什么符號表示又來了呢?(+)

用什么符號表示一共有呢?(=)

(2+1=3)“這算式什么意思?我們一起說說看。

石頭上有2只螃蟹,又來了1只螃蟹,一共有3只螃蟹

2+1=3

2、出示數(shù)學卡

(1)2-64分開和聚集

誰會把這幅圖講一講?

有一個面包,再拿來一個面包,一個有3個面包。

那用算式怎樣來表示呢?”(2+1=3)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有3個面包,拿走1個面包,還剩幾個面包?

3-1=2

“這個符號(—),你們認識嗎?叫什么名字?(減號)怎樣讀?(減)

這道算式叫做減法算式?!?/p>

3、誰來說說這道算式里的每個數(shù)字和符號都表示圖上的什么意呢?

3–1=22–1=3

二、操作活動

1.看圖講述含義,指導幼兒正確列出3的加減算式。

講清楚含義,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寫數(shù)字。

3.依樣填空格。

0的加減法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的的加減法。

2、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講授法。

教學重點:

異分母分數(shù)轉化為同分母分數(shù),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異分母分數(shù)先通分再加減的計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數(shù)之間才能直接相加減。

教學準備:

長方形白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圖,提出問題。

他倆一共用著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兩個人一起在同一張圖片上畫出自己所用的紙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紙上畫出了這張紙的1/2,淘氣繼續(xù)畫出這張紙的1/4。

二、啟發(fā)思考

1、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算式,提問學生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分數(shù)的加減法知識是否可以解出這個分數(shù)。學生回答道,不行的因為我們以前學過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的加減,這個分數(shù)的分母一個是2一個是4不相同。

2、討論具體的計算方法。

3、匯報講解,同分母分數(shù)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shù)單位相同。

4、進一步小結。只有分數(shù)單位相同的分數(shù)才可以直接想加減。

三、拓展思考

笑笑比淘氣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笑笑用了紙的1/2、淘氣用了紙的1/4,所以根據(jù)題意笑笑比淘氣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應該用減法計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繼續(xù)解題。

四、小結

通分的實質就是講分數(shù)單位不同的分數(shù)轉化成分數(shù)單位相同的分數(shù)。

五、練一練

折紙

教學反思:

分母不相同的分數(shù)加減法:先觀察相加減的兩個分數(shù)的分數(shù)單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將分母不同的分數(shù)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就可以相加減了。

0的加減法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知識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解決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問題,

3、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掌握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談話法,觀察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ppt(超市圖片)

師問:同學們看看這是哪里呀?(超市)

對,這是超市,大家都知道我們街上也剛剛開了一家超市,你們去過嗎?(去過)老師前兩天也去過呢,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恍┣皟商鞆某欣镔I來的東西。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嗎?(想~)看來同學們不是很想知道,能不能大聲地告訴老師,你想知道嗎? (生大聲回答)

2、出示教具尺子和毽子等,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師在黑板上標好價格。(尺子1.2元,毽子2.5元)

3、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東西呢,大家喜歡這些東西嗎?(喜歡)師:好,如果待會兒哪位同學表現(xiàn)很棒的話,老師就將這些東西作為獎品獎勵給他們,不過,要想表現(xiàn)好的話首先得和老師一起解決幾個問題。

二、新授

1、出示ppt,生觀察尺子和毽子的價格,并讓生用前面學過的知識獨立說出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師:看到它們的價格,有同學有疑問了,老師買這兩樣東西一共給了售貨員阿姨多少錢呢?

2、這就是我們今天即將解決的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把這個問題朗讀一遍。

3、指名列算式,師板書:1.2+2.5= ,師: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呢?(合理即給予鼓勵表揚)

4、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有什么不同呢?那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前邊學習的元角分的知識來計算出它的結果呢?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計算。

5、反饋。生可能

(1)2元加1元等于3元,2角加5角等于7角,合起來就是3元7角。

(2)1元2角加2元等于3元2角,3元2角再加5角也是3元7角。。........ 能用豎式表示出來嗎?

元 角

1 2

+ 2 5

————————

3 7

師生一起回顧計算過程,師:能用1元加5角等于6元嗎?為什么?強調一定要元加元,角加角。

6、這道題除了這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小數(shù)加法進行計算,那么小數(shù)加法又該怎樣列豎式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板書課題: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法)然后分組討論。

7、反饋,生答師板書。先寫什么?然后2寫在哪里?5寫在哪里?然后從哪兒開始計算呢?。.......最后再對齊橫線上小數(shù)點的位置點上小數(shù)點。所以算出來的結果是3.7元,也就是3元7角。

8、生觀察,師引導,發(fā)現(xiàn)小數(shù)點要對齊。師強調小數(shù)點必須對整齊,這是小數(shù)加減法的一個重要特征,小數(shù)點對整齊了相同數(shù)位也就對整齊了。

9、練習

6.5+2= 4.2+3.7= 53.6+2.2=

(1)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將自己的計算過程寫到黑板上,集體訂正。

(2)師著重以第一道算式為例講解整數(shù)和小數(shù)相加的方法。(在小數(shù)的末尾去掉一個或幾個零,或者增加一個或幾個零,小數(shù)的大小不改變)

10、小結一位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法則: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即小數(shù)點對整齊)然后再按照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11、剛才的問題同學們解決得非常好,那么接下來同學們還能順利過關嗎?請看大屏幕,出示ppt加法問題。指名讀題(可多找兩個,比比誰讀得更好,并給予鼓勵)

12、生列式師板書,然后讓生根據(jù)我們剛剛學過的一位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來試著計算一位小數(shù)的減法。分組討論。

13、反饋。指名生將自己的計算過程寫到黑板上,集體訂正。并提問計算小數(shù)減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14、小結一位小數(shù)減法的計算法則。

15、練習。

7.5-3.2= 9.8-6= 4.5-3.5=

(1)指名到黑板上做,其余做練習本上。

(2)集體訂正,并強調最后一道題的結果1.0也可以直接寫1。

三、數(shù)學醫(yī)院。

2 6 . 5 1 3 . 2 5 . 3

+ 7 . 2 + 7 _ 2 . 1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9 8 . 5 1 3 . 9 3 . 4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不知不覺這節(jié)課即將結束了,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開心嗎?(開心)那請同學們大聲地告訴老師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呀?(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法)那我們在做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小數(shù)點對整齊)

0的加減法的教案篇4

一、教學內容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頁的內容及第113 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 一4 題。

二、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認識將舊知識轉換成新知識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2 .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和驗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和驗算。

3 .通過學習回收有用垃圾的計算,喚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三 、點難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兩周前,老師布置了一項調查、收集資料的作業(yè):調查自己生活的社區(qū)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種垃圾大約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哪些垃圾可以作為有用資源回收?同學們可以以生活的社區(qū)為單位分組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在下表中:

(二) 教學實施

1 .交流調查情況,并提出問題。

請學生將課前調查的情況進行交流,觸發(fā)聯(lián)想,讓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教學融人環(huán)境教育中。然后老師把某個小組調查好的一份統(tǒng)計表用投影儀顯示出來。如下表:

老師:我們知道紙張和廢金屬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幾分之幾呢?

請學生列出算式: + =

2 . 探討" + "的算法。

(1) 嘗試計算" + "。

老師巡視,然后將學生中的幾種不同算法列舉在黑板上。

① + = + = =

② + = + =

③ + = = =

( 2 )集體。

讓學生分別對上述三種計算方法進行。達成共識:第一種算法正確,但不簡便。將 和 通分時,沒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shù),而是找它們的公倍數(shù),所以計算時數(shù)據(jù)較大,結果還要約分。第二種算法既正確又簡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shù),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種算法不對,算理錯了。兩個分數(shù)的單位不同,一個是 ,一個是 ,單位不

同的兩個分數(shù)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師用圖加以說明:

( 3 )歸納異分母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在集體的基礎上,老師用課件動態(tài)顯示 + 的計算的過程,邊演示邊說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20 ,所以把圓平均分成20 份,這樣 變成 , 變成 ,所以 + = + 。

老師:通過計算 + ,誰來說一說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shù)怎樣相加?

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老師請學生打開教材第110 頁,讓學生將自己表述的語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語言進行對照,學會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歸納異分母的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3 .教學教材第111 頁例1 的第(2 )題。

( 1 )由驗算引人異分母分數(shù)減法。

請學生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2 題。先做左邊的兩道小題。

- = ( ) - = ( )

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驗算,方法有兩種:一種重算法(將原式再算一遍);一種逆算法,逆算關系有兩種,學生多數(shù)會用此法驗算。

① 利用關系式"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

因為 + = = ,所以原式計算正確。

因為 + = ≠ ,所以原式計算錯誤。

② 利用關系式"被減數(shù)一差=減數(shù)"。

因為 - = - = ,所以原式計算正確;

因為 - = - (結果為負數(shù)),所以原式計算錯誤。

學生完成后,集體講評。利用實物投影將上述兩種不同的驗算方法展示出來,然后請學生表達計算的過程。當學生說到利用關系式"被減數(shù)一差=減數(shù)"進行驗算時,著重讓他們說一說 - (先通分,將 化成 )。

在學生說算法的基礎上,老師引導歸納:異分母分數(shù)相減,也是先通分再相減。

( 2 )歸納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再讓學生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2 題中右邊兩道小題。

老師:"你會驗算右邊兩道小題嗎?請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指導。請兩名學生上臺板演驗算過程。集體反饋時,先請板演的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驗算,然后請用"和一個加數(shù)"的方法進行驗算的同學說一說,如何計算是 - 和 - 。引導學生把異分母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減法中去。

老師:通過計算 + 、 - 等算式,你能歸納出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嗎?讓學生自己歸納,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師。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 3 )說明分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老師指著學生驗算的4 道題目,提問:分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相同嗎?

4 .完成教材第111 頁例1 的第(2 )題。

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板演,集體訂正書寫過程。

5 .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1 題。

學生獨立完成,注意每道題中兩個分母的特征,是特殊關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數(shù)。

6 .完成教材第112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 一4 題。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四)思維訓練

1 .先計算下面各題,然后找出規(guī)律。

+ + = + + + = + + + + =

應用上面的規(guī)律,直接寫出下面式題的得數(shù)。

+ + + + + + =

2 .想一想,哪兩個異分母分數(shù)相加的和是 ?

+ =

(五)課堂

本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一般情況下,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時,先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注意在通分時,為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作公分母。

0的加減法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中的價值,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通分(3種不同類型)

1/3和2/5 3/4和7/20 5/12和3/8

通分時用什么作分母比較簡單呢?讓學生依次說說每道題分母之間的關系和找公分母的方法。

2、口算。

4/7+2/7= 4/5+1/5= 2/9+8/9= 5/66= 4/55= 110=

回顧: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計算結果要注意什么?(板書: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二、 新授

⑴.出示例題 :一節(jié)數(shù)學課1/8的時間復習,1/2的時間新課,3/8的時間練習.

出示問題(1)復習和練習共占整節(jié)課的時間的幾分之幾?

提問: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讓學生各抒己見)同學們的數(shù)學問題很多,老師先選擇其中一道簡單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

出示問題(2)復習和新課共占整節(jié)課的時間的幾分之幾?

1.學生列式解答(1)復習和練習共占整節(jié)課的時間的幾分之幾?并把計算過程說一說。

2.再看(2)問讓學生列式,這題和我們剛才計算的題目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

3.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要研究的問題“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

⑵.探究方法

1.1/2+1/8怎樣計算呢?你能試著自己解決嗎?出示問題,生自主探究。

⑴.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shù),能不能直接相加減?

⑵.不能直接加減怎么辦?你能轉化成學過的知識來計算嗎?

(3).寫出計算過程后和同座說一說你是這樣計算的?

師說:還覺得有難度的同學可以自學書110至111頁,書上有解決的方法。

2.板演,交流,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3.實踐驗證:同學們都是這樣做的,到底結果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就要實踐證明真理。大屏幕出示:

⑴.動手折一折,折出一張紙的1/2涂上紅色,再折出這張紙的1/8涂上黑色。

⑵.將兩部分合起來看占著張紙的幾分之幾?

(3)寫出算式表示出以上的計算過程。

4.通過實踐證明結論正確,老師在大屏幕上用不同的方式演示計算過程。

5.小結:異分母分數(shù)的計算由于分數(shù)單位不同,要先通分,把異分母分數(shù)轉化為同分母分數(shù)再計算。由此可見,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很重要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要經常用到的。

⑶.嘗試練習

為防“流感”,我們學??倓仗幭蚶蠋熢诹话嘞居昧?/4小時,在六二班消毒用了1/5小時 向老師在六一班比六二班多用多少小時?

1.學生獨立計算

①討論:計算1/45時,要先做什么? 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②得出:計算結果如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shù)。(板書 約分)

2.驗算。

3.討論歸納小結: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shù);計算后要自覺進行驗算。(板書 驗算)

三、 練習鞏固

1. “數(shù)學醫(yī)院” 把錯誤的題目改正過來

① 1/3+1/2=

② 8/15—1/3=

2.計算

3/5+1/24= 1/3—1/24= 3/8+7/10=

3.媽媽買回一個蛋糕,爸爸吃了它的4/15,媽媽吃了它的1/5,小明說“我吃了它的2/3。”你認為小明說的對嗎?為什么?

讓學生讀題并列式計算

指名說說思考和計算的過程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能把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經驗和體會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嗎?

五、布置課作 (分層)

1.練習十四第2題(前四題)

2.全對同學接著練習思考題,有錯的同學接著完成“練一練”

0的加減法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范例和自己的已有經驗,知道加減法應用題講一件事,說兩個數(shù)字,問一個問題。

2、能看實物、圖片或情景,初步學會仿編9以內的加減法應用題。

3、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解答9以內的加減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

1、圖卡:紅花,黃花,加法算式卡片。

2、教學掛圖一張。

3、各種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拍手游戲老師說:"小朋友,告訴我,8可以分成2和幾。"生答:"8可以分成2和6。"接著問:2加6等于幾,生答。

二、激趣引入:出道題來考考你。

1、談話交流,讓小朋友幫助中班的小朋友解決問題,出示例題。

"小明做了5朵紅花,4朵黃花,一共有幾朵花?"2、理解應用題的結構。這道題講了一件什么事?告訴我們幾個數(shù)?還問了什么問題?請幼兒思考并回答問題,感知應用題的結構:要說一件事,2個數(shù),還要問一個問題。

三、接龍游戲:大家來編題。

1、出示圖片,老師講事情,請幼兒提一個問題。

2、老師出示實物2支短鉛筆,3支長鉛筆,幼兒看著說一件事,并說出兩個數(shù),可由老師提問。

3、幼兒兩人一組,一人編實物,一人提問。

三、操作活動:看題卡編應用題(題卡上有算式,還畫有實物)1、教師引導,看題卡如:23=?編一道關于鉛筆的應用題。

2、同桌的小朋友合作,看手中的題卡,一人說條件,一人問問題,然后交換提問。

3、幼兒反饋信息。

四、我編你算看圖上不同的東西編出不同的加法應用題。幼兒兩兩結伴,一人編應用題,一人在橫線上列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