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設計與教案精選5篇

時間:2023-01-12 作者:dopmitopy 備課教案

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老師們寫教案時一定有著完整的思路,教案在完成的過程中,老師肯定要強調聯系實際,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幼兒園教學設計與教案精選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學設計與教案精選5篇

幼兒園教學設計與教案篇1

游戲介紹

?青蛙小姐的大筆小屋》是語義認知類的游戲。語義認知能力指的是對詞語信息的理解能力,比如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動物、植物”等一些類別、理解“大、小”等一些關系,都需要這種能力。本單元的游戲活動主要是發(fā)展幼兒對復雜語言信息的理解能力。

在活動中,圍繞青蛙小姐的筆,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故事情境,讓幼兒在理解語言指令的基礎上,辨別、選擇符合要求的選項。這些語言指令包含了“位置、大小、長短、粗細”等信息,難度逐漸增加。通過對復雜語言信息的傾聽和理解,可以促進幼兒對復雜語言信息的理解能力。同時,在選擇的過程中,還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辨別和判斷能力。

游戲活動安排

活動1 大筆小屋

活動2 穿新衣

活動3 外出旅游

活動4 選禮物

游戲目標

理解復雜語言信息

理解大小、長短、粗細等關系

能根據語言指令找到符合要求的選項

游戲材料目錄

教具:t;青蛙小姐的朋友們>大游戲圖、t;青蛙小姐的水杯>大游戲圖

幼兒游戲材料:t;大筆小屋>/t;穿新衣>雙面游戲圖1張,t;禮品店>/t;卡通小彩筆>雙面游戲圖1張,t;旅行包>圖卡1張,t;鉛筆卜2>卡片2張,長頸鹿尺子1個,練習冊1本

記錄紙1張,彩筆1套、干凈濕抹布(自備),

重點:

理解復雜語言信息。

能根據語言指令找到符合要求的選項。

活動過程:

(一)游戲“它在哪里”:引導幼兒觀察t;青蛙小姐的朋友們>大游戲圖,根據教師的指令,找出相應的青蛙并說出其序號。教師可以以下情節(jié)引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有一只漂亮的青蛙小姐,她有許多青蛙朋友:這就是她朋友們的照片(大游戲圖)。你能按我的要求找出她的朋友嗎?”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幼兒理解指令,并根據指令進行判斷,找出正確的答案,為下面的游戲作鋪墊。

教師指令參考如下:照片上最胖的青蛙是青蛙小姐最好的朋友,你能找出它是誰嗎?等等

(二)引導幼兒觀察t;大筆小屋>游戲圖。 教師可以以下情節(jié)引入活動:“青蛙小姐有一個愛好,她特別喜歡各種各樣的筆,并且收藏了許多種筆,有鉛筆、毛筆、油畫棒、鋼筆…這些筆都放在她的‘大筆小屋’里,你們想參觀嗎?”

(三)幼兒操作:教師按照練習冊練習一逐一提出指令,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在t;大筆小屋>游戲圖上選擇合適的筆,并將其序號記錄在記錄紙上。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提高幼兒對語言信息的理解能力。另外,在觀察、辨別、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細致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游戲前,教師可先在黑板上畫出左圖,舉例、示范記錄答案的方法根據選擇的筆的序號在相關問題相應序號的空格里做標記。教師提問題時語速要慢,并提醒幼兒注意傾聽、仔細觀察。每個問題中都包含了多重語言指令,如“又細又長”、“最短的鉛筆”等,幼兒要充分理解問題中所包含的復雜的限定要求,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游戲后,教師可將長頸鹿尺子作為獎品送給幼兒。

(四)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當幼兒有爭議時,教師可先引導幼兒說出理由,然后用長頸鹿尺子進行測量,驗證答案。

活動延伸:

1、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大筆小屋”的游戲。

2、家長發(fā)出多重語言指令,讓幼兒按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務。如:“請你到茶盤上那一個最高最粗的水杯,再到茶葉盒取出一袋茶葉,放在杯中,送給奶奶沏茶用。

活動2 穿新衣

游戲材料準備:

教具:t;青蛙小姐的水杯>大游戲圖1張、練習冊1本(圖同上)

幼兒材料:t;穿新衣>游戲圖1張、彩筆1套(自備)、干凈的濕抹布(自備)

重點:

理解復雜語言信息。

能根據語言指令找到符合要求的選項。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水杯”:引導幼兒觀察t;青蛙小姐的水杯>大游戲圖,然后根據教師的語言指令,找出相應的水杯并說出其序號。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幼兒根據指令進行判斷,找出符合要求的選項,為下面的游戲作鋪墊。教師提問參考如下:

1、請你找出最細的水杯。

2、請你找出最小的水杯。

(二)游戲“穿新衣”:教師按照練習冊練習二逐一提出指令,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在t;穿新衣>游戲圖上選擇合適的筆并將其涂上指定的顏色。此環(huán)節(jié)的難度有所增加,練習冊的問題中包含了以下幾方面的信息:筆的位置、粗細、長短、類別等。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調整游戲的難度和進展情況,選擇合適的問題進行提問,剩余的問題可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進行。游戲前,教師要幫助幼兒理解一些語言信息的含義,如“第三排”、“不粗不細”、“不長不短”等。例如:“不粗不細”是相對游戲圖中的粗鉛筆和細鉛筆而言的,它的粗細正好介于粗鉛筆和細鉛筆之間。如果幼兒目測分辨不清或不理解,可讓幼兒用長頸鹿尺子動手測量,通過測量體會什么是“粗”、什么是“細”、知道“不粗也不細”介于兩者之間。

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語氣和語速,重點突出問題中的限定條件,給幼兒充分的時間傾聽、理解、觀察、判斷,必要時可以重復發(fā)出指令。游戲前,教師可先和幼兒辨認一下彩筆的顏色。游戲中,可讓幼兒只給筆做上相應顏色的記號,不必要求全部涂色,可在課余時間繼續(xù)涂色。

(三)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教師可引導幼兒采取適當的形式進行檢查,如兩人一組進行核對,或老師重復發(fā)出指令讓幼兒再次判斷、核對結果。如有錯誤或活動結束后,應讓幼兒用濕抹布及時將彩筆痕跡擦干凈,以便下次繼續(xù)游戲。

活動延伸:

1、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穿新衣”游戲。

2、家長根據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自行設計一些語言游戲。例如:帶幼兒去超市購物時,家長可用一些復雜的語言描述某件商品的特征,讓幼兒按要求找到這件商品。

活動3 外出旅游

游戲材料準備:

幼兒材料:t;旅行包>圖卡1張、練習冊1本t;鉛筆1―2>卡片2張(紙筆20支)

重點:

理解復雜語言信息。

能根據語言指令找到符合要求的選項。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教師可以“青蛙小姐準備去旅游,她想用旅行包帶上所有的筆,讓更多的朋友們參觀,請幫助青蛙小姐做好準備呢”的游戲情境引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引導幼兒觀察20支紙筆和t;旅行包>圖卡。教師可先讓幼兒將這些“筆”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玩一玩。觀察旅行包時,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說出旅行包上扣子的顏色及排列位置(第幾排第幾個是什么顏色)。

(三)幼兒操作:教師按照幼兒材料中的練習冊練習三逐一提出指令,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選擇合適的筆并將其插在t;旅行包>圖卡指定的位置上。通過此環(huán)節(jié)的游戲不僅能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信息的理解能力,還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互相交流:引導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如有爭議可進行討論,說出各自的理由。

(五)游戲“鉛筆超市”

準備:兩人一組,共用一套游戲材料(20支紙筆)。

玩法:一人扮演售貨員,另一人扮演顧客。顧客說出某一鉛筆的特征,售貨員根據其描述找出相應的鉛筆。

兩人互換角色,重復進行游戲。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自己商量制定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

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外出旅行”的游戲。

幼兒園大班語言言教案--橡皮膏朋朋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習觀察畫面的人物形象,能夠初步地從人物的重要特征及人物的動作去理解人物間的關系,并能用語言表達。

2.懂得日常生活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展開想像講述,訓練思維的敏銳性。

(二)人格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喜歡閱讀,愛護圖書,從大量閱讀中主動獲取知識的好習慣。

2.通過閱讀,培養(yǎng)幼兒安全防范的意識與能力。

二、活動準備 人手一本操作卡片構成的圖書――橡皮膏朋朋。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書(操作卡片),引起幼兒興趣。

(二)幼兒自由閱讀圖書。

1.提出閱讀要求:從前往后,一頁一頁地翻,先看左,后看右。

2.幼兒閱讀,教師觀察指導。

(三)教師與幼兒一起看圖書。

1.引導幼兒看封面,點讀書名。

2.幼兒跟教師一頁一頁地翻,邊翻邊聽教師講解故事,并用手指點劃。

(四)圍繞閱讀重點討論:用比較緩慢的速度翻閱,并對關鍵畫面提出問題,讓幼兒討論。

1.小熊朋朋的.鼻子上貼著什么?

2.小熊為什么會受傷?

3.仔細看看小熊朋朋是怎樣滑滑梯的。

4.結果怎么樣了?

(五)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合理地說出小熊朋朋受傷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想像。鼓勵幼兒說得跟別人不同。

1.第二天,小熊沒有吸取教訓,外出活動時結果又會怎樣呢?

2.小熊應該怎樣做才不會受傷?

(六)教師根據幼兒的討論情況,結合圖書完整地講述一遍故事,并提示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保護自己。

四、各領域滲透

健康:引導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要注意安全和自我保護。

藝術:引導幼兒用各種廢物自制活動玩偶(即故事角色),并操作表演。

五、生活中滲透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注意行為動作的安全,防止意外。

六、環(huán)境中滲透 張貼各種安全教育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配合,在家庭各項活動中進行安全教育。

八、活動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幼兒園教學設計與教案篇2

活動目的

1、在初步了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fā)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幼兒的回

答繼續(xù)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民鋤地的圖片):農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民伯伯這么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

古詩,名字叫《憫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視頻)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 :這首古詩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并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么呀?那

你們知道什么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農民伯伯還在田里鋤草松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并學做農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師小結:太陽火辣辣的照著,一會兒工夫農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農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并學做農民伯伯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么?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并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念一念會怎么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才的動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才我發(fā)現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fā)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

老師示范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后,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農民伯伯這么辛

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么?

五,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幼兒園教學設計與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比5少的數量,理解5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的與材料互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學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數量的食物紙條一份、1-6數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數字卡、5只小白兔的動物瓶、1-5的動物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字卡、動物卡和幼兒進行問答游戲。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隨機出示5以內的數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車×點開。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隨機出示5以內的動物卡)。幼:嘿嘿,來了×位小客人。以次來引起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師:火車開到了動物瓶城。(出示動物瓶)看到漂亮的動物瓶,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幾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幼兒答數,教師操作)。

小結:5只小白兔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2、請小朋友一起來制作動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動物少的動物瓶。幼兒操作后講述動物瓶上有幾只小動物。小結:比5只小動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現在請小朋友為自己的動物瓶粘貼上門牌號,要求門牌號的數字是與動物瓶上的小動物一樣多。幼兒操作好講述門牌號是幾,為什么?小結:比5少的數有4、3、2、1。

4、小朋友們制作的動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寶寶也想住

進去,現在請小朋友送花生寶寶進家,要求數量是與動物瓶上的動物一樣多。

5、小朋友老師還要請你們幫個忙,這里有一些不同數量的水果,請大家分別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兒操作,教師講評。

6、游戲:開火車請幼兒拿比5少的數字做車票排隊上車。(請幼兒說說車票上的數字是幾,為什么可以上車?)

幼兒園教學設計與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 能說出口、眼、耳、鼻的名稱。

2、 能撕貼五官,鞏固五官在臉部位置的認識。

重點難點:

了解五官在臉部的正確位置并且學會撕貼五官。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面小鏡子、 一份固體膠。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

3、每組一只裝紙屑用的筐子、兩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找五官

1、師: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的臉上有什么?

2、幼兒自由回答。(如幼兒回答不全,或回答問題不完整時,教師可“眨眨眼睛、張張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兒且指導幼兒回答完整)

3、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臉上有什么?

二、學念兒歌,鞏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及作用。

1、師:眼睛長在臉的那里,有什么用?用相同方法,提問其他五官。

2、學念兒歌,了解五官的作用。這是我的眼睛,眼睛看世界。 這是我的鼻子,鼻子聞氣味。這是我的嘴巴,嘴巴嘗味道。這是我的耳朵,耳朵聽聲音。

3、教師出示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提問:小娃娃的臉上少了什么? (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三、撕貼五官。

1、教師講解撕貼作畫的要求:按輪廓撕下來,在背面抹上膠水,然后找到合適的位置粘貼。

2、提供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鼓勵幼兒大膽撕貼,提醒幼兒完成后把廢紙放入筐內、用抹布擦手。

3、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組拿自己的作品進行展覽,互相欣賞。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老師和自己的臉,初步感知五官的位置。

結合兒歌,鞏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和作用。

引導幼兒關注活動材料,引起幼兒操作的興趣。

通過撕貼五官的操作活動,更進一步了解五官的位置與作用以及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教學設計與教案篇5

哥哥姐姐喜歡我

活動目標:

1. 嘗試與大孩子一起玩。

2. 感受哥哥姐姐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3. 體驗與同伴玩耍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做好與大班老師的有關聯系工作。

托班課本的教案-開心寶寶,

2. 提前告訴幼兒有關本次活動的情況,使之有心理準備。

活動過程:

1. 帶領幼兒拍手歡迎大班哥哥姐姐的到來。

2. 請每個大班幼兒選一個弟弟或妹妹做好朋友,互相說說話。

3. 在哥哥姐姐的幫助下,共同參與“擊鼓傳花”的游戲。

4. 每個大班幼兒帶領一個弟弟或妹妹自由玩耍,如搭積木、開汽車、滾皮球或看書、講故事、唱歌、跳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