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7篇

時間:2022-12-12 作者:Youaremine 備課教案

寫教案對提高我們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幫助,寫教案可以鍛煉每位老師的邏輯思維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7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形,能正確區(qū)分半圓形和其他圖形。

2、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征,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3、對圖形感興趣,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1、一個較大的圓,中間有切割線,能分成兩個半圓;小丑圖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圓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形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看是什么啊?

2、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導幼兒說出圓形名稱。

3、看清楚哦,老師現在要變魔術了。

4、將圓形拆開成兩個半圓形,提問:現在看老師把圓變成了什么形狀,你認識嗎?引導幼兒發(fā)現圓形變成了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5、引導幼兒大膽地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半圓形。

二、找出半圓形

1、為了歡迎小朋友,老師還帶來了一幅畫,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師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圓形的?數一數,一共找到了幾個半圓形。

3、認識了半圓形,老師想請你們幫我整理玩具,老師有許多形狀不一的玩具,請你幫他把半圓形的都找出來。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摸摸半圓形

1、我們一起來摸摸半圓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導幼兒觸摸半圓形的邊角,感知半圓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兩個半圓形并在一起會變成什么呢?

4、游戲:制作缺少半圓形的道具,然后邀請小朋友來用半圓形給他們補上。

四、圓圓和半圓

1、觀察討論,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圓形拼起來會變成圓形,有的不能?

2、共同總結: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才能拼成圓形。

3、找一找:帶著已有的半圓,從眾多半圓中找到一樣大小的半圓,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為圓形。

4、師幼共同驗證,跟半圓寶寶再見,結束課程。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篇2

活動目標:

學習推理,會對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應判斷,并能說明理由。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摸球抽獎工具(1個摸袋、9個橙色乒乓球、1個白色乒乓球)、轉盤抽獎工具各1套,依據2個游戲設計的統(tǒng)計紙和與統(tǒng)計紙相配對的色筆各一套,2種糖果獎品,已裁好的圓形卡紙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好奇

教師鼓勵孩子根據過去的生活經驗回答問題:你們玩過抽獎游戲嗎,是怎么玩的?老師昨天也玩了3次,總是拿不到獎。今天我們也來玩兩個抽獎游戲,找找為什么總拿不到獎的原因,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二、游戲進入學習

游戲一:轉轉盤

教師出示轉盤:這是轉盤,觀察一下,上面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在哪里?(如果幼兒只說停在某一種顏色上,繼續(xù)追問: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教師再引導孩子用“可能”推斷游戲結果,如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 教師: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這些情況?請a組10個小朋友輪流撥動轉盤試試看。每個人只轉1次,注意觀察每一次轉動停止后,指針指在哪里?(教師在統(tǒng)計表上幫助記錄。) 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統(tǒng)計表并討論: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曾經指過哪里?指著哪里的機會最多,為什么? 幼兒:因為黃色在圓盤上占得地方多。所以指著它的可能性就大

游戲二:摸球

教師出示摸袋: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摸球。魔術袋里有許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獎,摸出黃球沒獎。待會兒b組10個小朋友一個一個依次上來摸球,摸球后請在色球下面的豎線上畫上相應顏色的圓圈。(幼兒依次玩摸球游戲,并記錄游戲結果。)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統(tǒng)計表:讓我們看看有多少人的夢想能成真。

教師用油筆把統(tǒng)計結果寫在橫線上,如果有孩子夢想成真,則請獲獎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賀。

教師引導孩子討論:為什么這么多人摸出黃球,卻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導孩子用“可能”一詞對摸獎結果作各種各樣的猜測)

教師:是不是你們猜想的這樣呢?我們一起把魔術袋中的乒乓球倒進透明的容器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幼兒通過觀察驗證自己之前的猜測:黃色球多,白球少。

三、制作并檢驗

教師:“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幼兒園打算在游園活動當天設置兩個個轉轉盤拿禮物的抽獎活動:一個是文具轉轉轉,另一個是水果轉轉轉。文具轉轉轉設3個獎項: 1個文具盒, 1支鉛筆, 1塊橡皮。水果轉轉轉也設了3個獎: 1個大西瓜, 1串葡萄, 1個蘋果。想不想動手試試?那我們一起到美工區(qū),親自設計一個好嗎?在設計轉盤前,先聽老師講清要求:

1、先要在盤子里選好材料,想想你設計的轉盤是文具類的還是水果類,然后再進行操作。

2、轉盤應該分幾塊?這幾塊分別代表哪些獎項?應該怎樣分配這些獎項的范圍我們的愿望才能實現?

3、最后,用膠棒時,一定要講衛(wèi)生,不要把膠棒蹭到外面。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并分別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設計、制作情況一致。請幼兒介紹作品,并說說設計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斷作品效果與設計意愿是否相符。

四、總結揭開謎團

教師:今天玩了兩個抽獎游戲,你們自己也設計了抽獎工具,現在都知道為什么總是抽不到大獎了吧?(引導幼兒總結,并指出這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設計的問題。)

活動延伸

教師:你們今天玩得開心嗎?老師把這兩套抽獎玩具和你們設計的轉盤都投放到科學區(qū)域中,下午區(qū)域活動時,大家再繼續(xù)來玩,好嗎?

活動反思: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學目標的要求,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課,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其中,氣氛很濃,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親自動手設計了轉盤,并向同伴介紹了自己的轉盤,目標完成很好。

不足之處:有的幼兒在設計的過程中,不能獨立完成,動手能力不是很好,還有的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好。在今后的區(qū)域活動多培養(yǎng)幼兒的各種能力,讓其均衡發(fā)展。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篇3

活動生成

作為一線教師,管理班級物品不丟失是常規(guī)工作。到了大班后,隨著孩子們能力的增強,我們經常會請他們幫忙來數數量較少的東西。雖然每次都是請一兩個孩子,可總會有許多孩子積極地來幫忙。看到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我便想到通過統(tǒng)計班級物品,讓孩子學習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條形統(tǒng)計圖淺顯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便于比較多少,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較為規(guī)范的統(tǒng)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fā)展也有一定的價值。

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現實世界發(fā)生了直接的接觸,同時也就意味著開始了與隱藏在直觀的現實世界背后的數學世界發(fā)生了這樣那樣的聯系,也就意味著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個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數學的世界,這就為幼兒獲取數學體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新《綱要》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薄吧朴诎l(fā)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边@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育應著眼于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熟悉的自然資源和感興趣的事,讓幼兒獲得數學經驗。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每組桌面玩具:穿線板12個,小機器人9個,套筒7套;

2、條形統(tǒng)計圖范例一幅;

3、小統(tǒng)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統(tǒng)計的興趣。

師:好幾天沒有清點我們最喜歡的玩具了,今天我請全班小朋友都來幫忙數一數,愿意嗎?

幼兒:愿意。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平時老師請一兩個孩子幫忙數玩具就已經讓多數孩子羨慕不已了,所以,我的這個求助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強烈回應,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感知探索,學習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

(1)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tǒng)計出玩具的數量。

師:不過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認真聽好哦:每組小朋友數一數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幾個,然后把你數的結果記錄在白紙上。

(2)交流統(tǒng)計結果,學習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

請小朋友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記錄結果:點點、照樣子畫下來、畫對勾等。)

總結統(tǒng)計方法:先畫出標記,再記錄出數量。

(了解幼兒的前經驗及當前的想法,是支持幼兒探究學習的基礎。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嘗試記錄玩具的數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正確判斷幼兒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兒在原有經驗和想法上發(fā)展和建構的新經驗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的表現就有很大差別,有的幼兒可以較為完整地記錄出玩具的數量,如:畫出一個套筒,在它的后面點了7個點或7個對勾,這是來自中班時一節(jié)統(tǒng)計圖形數量的活動的經驗。也有的孩子將數學的記錄概念表現為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如:在一張紙上滿滿地畫了12個穿線板、9個機器人、7個套筒。也有的幼兒沒有完成記錄任務。陳鶴琴先生的教育觀認為:兒童也可成為傳授者,即“兒童教兒童”。在接下來的交流環(huán)節(jié)中,這些孩子從同伴那里獲取到了新的經驗,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打下了基礎。)

3、觀察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

(1)出示條形統(tǒng)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同伴的統(tǒng)計方法。

我們剛剛的記錄中哪種玩具最多?哪種最少?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張圖上記錄了誰的數量?怎么看出來的?它們各有幾個?你怎么知道的?誰的數量最多?誰最少?也沒數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線板比機器人多幾個?誰能不用點數就看出了套筒有幾個?

(2)討論總結:這種記錄表和你剛做的記錄表有什么不一樣嗎?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種記錄表?這種記錄表有個名字叫條形統(tǒng)計圖。

(在師幼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核心問題的明確和支解,將其放大拋給幼兒,聚攏幼兒的探究視點,把握幼兒活動的方向,引發(fā)幼兒進行新的探究。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由于孩子沒有書寫數字的經驗和能力,對記錄出的玩具數量還要再通過點數來比較數量,這時我的一個問題“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讓孩子的探究欲望再次燃起,并將孩子的視點引入到條形統(tǒng)計圖上。通過問題的步步深入,引導幼兒自己感受到條形統(tǒng)計圖的優(yōu)點。通過討論兩種記錄表的不同,自己找出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并讓孩子將學到的知識與原有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說出自己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以促進幼兒養(yǎng)成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的良好習慣。)

4、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tǒng)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動手制作成條形統(tǒng)計圖。

為幼兒提供統(tǒng)計的物品有:幼兒的男女人數和客人老師數,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以活動的形式學習數學,非常受幼兒的歡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主動學習,進一步感知、體驗了條形統(tǒng)計,使幼兒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輕松獲得簡單的數學經驗。真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孩子們從中體驗到數學的有趣和重要。)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tǒng)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tǒng)計。

5.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tǒng)計圖來統(tǒng)計物品,小朋友們很棒!回到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tǒng)計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嗎?統(tǒng)計好了明天帶過來貼到展示墻上,大家互相看看,講講。

(幼兒園的延伸活動作為教育活動的一種延續(xù),為孩子更好地鞏固已掌握的知識提供了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契機。數學來源于生活實踐,也應用于生活實踐,幼兒的思維是感性的、具體的,只有應用于生活的數學教育活動,才能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

活動反思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在幼兒的一日生活里到處充滿數學。我們教師的數學教育目標便是,將幼兒在生活中零散的數學經驗組織起來,形成系統(tǒng)的、具有嚴密邏輯的數學知識,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通過本節(jié)教育活動的進行,我得到以下反思:

1、選材貼近幼兒生活,并且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yōu)橛變荷顔栴}的解決方式,讓幼兒在嘗試、交流、探索中快樂地學習,并從中體驗到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在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的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體現了同伴之間的相互學習。統(tǒng)計方法的獲得來自于孩子之間的交流,沒有教師生硬的傳授。幼兒在同伴的互動中學會了統(tǒng)計、記錄的最基本方法。

3、本次活動中最成功的環(huán)節(jié)是認識、學習條形統(tǒng)計圖。我的提問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讓幼兒充分感知了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優(yōu)點和制作方法,讓幼兒絲毫沒有被動學習的'感覺,大家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通過幼兒對一個個問題的思考,使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及制作方法在他們的大腦中建構起來,為下一步動手制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4、課后的延伸活動再次體現了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孩子們帶回的統(tǒng)計表展示在墻上,成為孩子們活動之余的交流焦點。更有孩子提出問題:“我們家里的筷子很多,一張紙上畫不下那么長的條條,怎么辦?”我把這個問題和小朋友一起來討論,讓幼兒更加深入地學習統(tǒng)計更多物品時條形統(tǒng)計圖的運用。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數學邏輯推理、肢體運作、空間、內省、自然探索智能。

2、嘗試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觀察并發(fā)現事物間內在的聯系,進行簡單推理與分析。

3、養(yǎng)成愛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紅、黃絲帶若干條;故事圖片,眼罩一付,自制大書大小顏色不同的碗;1個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動活動:

一、導入部分:

談話: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范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在玩游戲之前,小朋友先告訴我10以內的單數都有誰?10以內的雙數都有誰?

二、基本部分:

1、游戲名稱:跳單雙

①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今天我們小朋友身上都系有漂亮的絲帶,那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絲帶有什么不同?(顏色不同)那我們系紅絲帶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圈,系黃絲帶的小朋友在紅絲帶小朋友的外面再圍一個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按照老師的的口令來回的跳反復進行,直到老師說:“?!眲t立即停下,老師檢查完絲帶就可以判斷出你跳的是單數還是雙數,你們相信嗎?

②游戲過程:教師喊口令幼兒做游戲,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對犯規(guī)的幼兒及時提醒。

③教師總結:為什么老師能說出你們誰是單數,誰是雙數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你們就知道了。﹙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教師講述故事《小鴨子學游泳》

①教師提問:烏龜老師為什么說小鴨子撒謊了。

②教師總結:因為它在原地往對面游,到對面是一次,到原位是2次,反復……﹙讓幼兒說出答案﹚聽完了這個故事小朋友知道老師為什么這么聰明吧!是因為老師通過簡單的分析和推理才想出它的結果,所以我們小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難題時要多動腦筋,多思考。接下來我就要考考你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誰。”

3、游戲名稱:猜猜他是誰 游戲規(guī)則:教師選一位幼兒戴上眼罩,任意再請一位幼兒上前,讓戴眼罩的幼兒用手摸摸其頭部并可以提任意的問題。如:是男孩還是女孩,胖還是瘦的,喜歡什么等,請戴眼罩的幼兒來猜猜他摸的是哪位同伴。

4、閱讀推理游戲 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奇妙的大書,出示大書幼兒觀察,從封面到第3頁,封面是彩條,依次紅、橙、黃、綠、紫,第1頁是一個大大的紅蘋果,第2頁是兩個橙色的桔子,第3頁是三個黃香蕉,請幼兒依次猜猜后面幾頁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

5、小朋友真聰明接下來我們在玩一個游戲“猜猜看”。 出示三個碗和小球,請幼兒閉上眼睛,把三個碗倒扣好,再將小球放入任意一個碗中,根據情境給線索,如球放在最右邊的碗里,給出的線索可以是不在中間的碗里,也不在中間碗的左邊的碗里,請幼兒猜出小球換位只繼續(xù)游戲。

6、小朋友你們喝果糖水嗎?那我們一起做一個實驗“猜猜哪杯水最甜”在3個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開水,水量區(qū)別大一些在分別放入一勺糖,請幼兒猜一猜哪杯水最甜,并說明理由,嘗一嘗驗證一下。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小朋友通過動腦筋思考,進行分析與推理說出了很多難題的答案和結果,最后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獲得了愛動腦筋的小明星,接下來我們一起到外面繼續(xù)玩“猜猜他是誰”的游戲。

活動反思:

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作為二年級的學生,簡單的推理只是個開始,學生在生活中,數學問題中已經無形的接觸了一些簡單的推理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識經驗,只不過沒有意識到這是推理的內容而已。而這節(jié)課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敘述推理過程,目的在于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推理的趣味性,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緊緊圍繞重點,做到:

1、本節(jié)課用學生喜歡的、擅長的猜密碼引入。低年級的學生對游戲永遠是充滿了興趣。通過猜密碼的游戲,由開始沒有任何的提示引導學生了解要想猜對,必須要有提示。體驗因為所給提示不同,所猜得結果也不一樣。調動起學生猜的興趣和激情,初步感知推理的意義。

2、幫助學生建立多種推理模式。學生在推理的過程中基本都是借助于語言的表述,教師引導他們借助連線法、表格法來推理,簡化了推理的過程。

3、在推理的過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我想在小學階段主要是發(fā)展學生的簡單推理的能力。簡單推理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某種情境和過程中推出可能性結論的推理。讓學生根據所給的提示,清晰表述自己在推理過程中的想法。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只有想得清,才能說得明。因此在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的時候,讓學生多說,完整的說。然后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的表達推理的過程。

4、練習形式多樣化。通過設計形式生動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練習層次分明,有坡度、有新意,充分體現生活化、自主化、開放化。既鞏 固了新知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篇5

題目:7的分解。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發(fā)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西瓜、桃子的圖片若干,不同種類的拼插玩具和廢舊材料。

2、音樂磁帶:《我的朋友在哪里》

3、顏色或圖案不同的數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

1、 拍手游戲:教師采用問答的方式與幼兒一起復習6的組成。

師: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 每組組長自報家門,教師為每組貼上相應的羊羊貼畫。

3、 師:我們每只羊羊隊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師還特別為你們請來了一個朋友(出示數字7),讓數字7作裁判,評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隊取得最后的勝利。

二、羊羊大戰(zhàn)

1、數字7裁判為我們每只羊羊隊的小朋友都準備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廢舊材料),但是數字7可給你們提要求了:

(1)請每組幼兒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亂動,先觀察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再把這些物品分成倆份,并說出你分的依據是什么?轉動腦筋,看看哪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結果填寫到記錄表上。

2、幼兒分組合作進行分解、記錄,教師巡視并作個別指導。

喜羊羊隊材料:桃子圖片;美羊羊隊材料:西瓜圖片;沸羊羊隊材料:金魚圖片;懶羊羊隊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隊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隊材料:各種紙盒(牙膏盒、藥盒、煙盒)。等等3、 幼兒匯報美羊羊隊:老師,我們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隊:我們組按桃子的種類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隊:我門組的材料都是關于奶的飲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4、 教師小結。

引導幼兒歸納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

5、 數字7裁判評出優(yōu)勝獎,給予鼓勵。

三、游戲:

我的朋友在哪里1、教師發(fā)給每位幼兒一張數字卡片。

2、找朋友。

音樂《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兒手拿數字卡片邊唱邊找自己的好朋友。

3、 幼兒互相檢查,找到的朋友對不對。

4、 匯報。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們合起來是數字7,我們倆是好朋友。(倆個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

我們學習了數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們的分解方法有多種,請幼兒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你能找到怎樣的規(guī)律。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字,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2、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樂趣練習:在圖畫里找數字

2、課件-樂趣練習:找數字

3、課件-動畫片:你最喜歡的數字是什么

活動過程

一、演示課件激發(fā)幼兒找數字的興趣。

1、樂趣圖片-在圖畫里找數字

小朋友,這幾張圖片非常有趣,仔細看看,在圖畫里能找到什么呢?

在樹林里能找到數字1。

a、小鴨子在池塘里游水的圖畫里能找到數字

b、海鷗在大海上飛翔的圖畫中能找到數字

2、樂趣練習-找數字

(1)你能看出來,這張圖片上每個格子里有幾雙鞋嗎?

幼兒觀察后說出

1雙,2雙,3雙,4雙。

(2)請你在這張圖片上找出數字1,2,3,4。

二、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字。

1、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愿望

(1)在我們的生活中,周圍到處都有數字,你們想不想把他們找出來?

(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2)你在什么東西上面發(fā)現了數字,告訴小朋友吧。

(3)誰愿意大膽地到前面來,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2、啟發(fā)幼兒擴散思維,尋找更多的數字

(1)原來數字就在我們的身邊,除了這些,小朋友們還在哪些地方、哪些東西上看到過數字呢?

(2)幼兒講述身邊發(fā)現的數字。

三、最喜歡的數字

1、數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和我們小朋友也有很密切的關系,那么你覺得最有趣的、最喜歡的數字是什么呢?

(請幾位幼兒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最喜歡的數字。)

2、動畫片:你最喜歡的數字是什么

請小朋友看一個很有趣的動畫片,看看動畫片里的小朋友手里都拿了幾個氣球呀,一定要仔細看呀!

(看完后,幼兒相互交流)

四、結束

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讓我們到外面再去找數字寶寶好嗎?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篇7

幼兒園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溫州三幼得勝園區(qū) 潘雪如

活動目標:

1、感知輕重,知道要有兩個或者幾個物體才可以比較重量。

2、學習用自然測量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用工具測量來比較三個物體的重量,并做好記錄。

3、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學具筐:面霜瓶、積木、天平8個。

2、皮球、桶、紙盒、水瓶、鉛筆盒、杯子、積木、瓶子各兩個。

活動過程:

一、提出概念。

1、請一名幼兒上來。

(1) 今天老師想給__x小朋友比重量,你們覺得一個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辦法呢?你們覺得誰重?

(2) 今天老師帶來了蹺蹺板,看看誰重一點?我給重一點那邊貼上箭頭向下的標記。

(3) 小結:原來比重量要兩個或者幾個物品才可以比較,一個物體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兒探索。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兩樣物品,老師請你們來給他們比一比輕重。

(2)我請兩個孩子一組,站在桌子旁邊去找兩樣物品比輕重,給重的那樣東西貼上朝下的箭頭。

2、小結:原來我們用我們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三、工具測量。

1、出示三樣物品。(三個玩具)

(1) 剛才我們給兩樣東西比了重量,我這里有三樣東西,誰愿意上來給他們比較輕重。誰跟他有不一樣的意見?

(2) 那到底誰排的對呢?我也不知道。當我們用手也沒辦法分出輕重的時候,那我們就需要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們先將兩個物品進行比較,把輕的那個拿下來,重的那個不動。然后再把第三個物品拿來進行比較。那這個比其他兩個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輕的,中間這個叫什么呢?他叫不輕也不重。

(4) 因為他最重的要輕,比最輕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輕也不重。一起來說說看。(貼上箭頭)

(5) 教師示范記錄表。

2、幼兒操作。

(1) 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邊,合作一人記錄,一人測量,給三樣物品比輕重。

(2) 教師檢驗: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樣的檢測一次。

(4)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比較輕重,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數學活動:保齡球館

舟山海娃幼兒園 虞 益

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幼兒學習時,經常會出現機械記憶的情況,有些雖然開始關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論事”地擺弄桌面材料為主,比較單一、乏味。新《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倍}g球就是孩子們生活中常玩的一個合作體育游戲,整個活動以保齡球館為游戲情節(jié)線索,以兒童思維發(fā)展的理論為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fā)現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將數字10分成兩個部分時,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組數。

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多組分和記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能用符號表示,體驗互換、互補關系。

3、在游戲活動中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保齡球若干 記錄表 皮球 投影儀 獎品 抽獎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游戲,記錄結果

1、引題:樂樂保齡球館今天開業(yè)了,你們想不想去嘗試一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分表,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2、介紹規(guī)則:等會三個小朋友一組,請你們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請你看清楚記錄表的左上角是數字幾,就到幾號保齡球館玩。

3、游戲與記錄

二、交流結果,梳理經驗

1、交流結果

師:你是怎么記錄的?

2、引導梳理

教師提升:10個保齡球可以分成3個站著的和7個倒的。3和7合起來是10。

3、探索互換規(guī)律

4、用已知規(guī)律整理記錄表

師:在老師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記錄你們還有嗎?是不是你們打保齡球的所有記錄都在這上面了?

師:現在請你們三個人一組將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讓它有次序、很整齊、也記得牢、不會漏掉、也不會重復。

幼兒交流記錄表。

三、頒獎活動,遷移經驗

1、交待規(guī)則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抽獎箱)抽獎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到抽獎箱里摸一張獎券,請你們看清楚是幾元的獎券,每張獎券只能領兩種獎品,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格剛好是獎券的面額。

2、領取獎品

3、交流分享

師:你拿的是幾元的獎券?你用這獎券領了哪兩樣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