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跑的教案參考5篇

時間:2022-11-05 作者:Trick 備課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寫教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教案在編寫的時候,大家務必要注意講授內(nèi)容要點,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小學三年級跑的教案參考5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學三年級跑的教案參考5篇

小學三年級跑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 解題思路,掌握求比兩個數(shù)的和多(少)幾的應用題 結構。

2、掌握用線段示意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 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發(fā)展性目標:

1、向學生滲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觀點, 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分析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

教學準備:多媒體軟件一套,卡片10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為了慶祝十六大的召開,三一班同學做了一些美麗的花來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多媒體出示黃花,紫花圖)今天的課就從這些花說起。

1、根據(jù)題意,自編應用題。

2、質疑:根據(jù)黃花、紫花的朵數(shù),能求出紅花的朵數(shù)嗎?

學生積極討論:進一步提問,為什么不能求出紅花的朵數(shù)?必須要告訴什么(再次討論)。

二、分析解答應用題例1,了解兩步應用題特點。

1、學生自由讀題,同桌兩位同學互說題意。

2、檢查理解題意情況。

3、學習用線段示意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小組討論組內(nèi)畫出線段示意圖。多媒體演示線段圖,驗證學生的畫法。

4、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

找出關鍵句,明確要求紅花有多少朵?必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生試做,教師板書。

小學三年級跑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六個生字,正確書寫十一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兒”的游戲產(chǎn)生的美好想象。

3、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兒”的游戲產(chǎn)生的美好想象。

4、聯(lián)系自己的游戲體驗,以現(xiàn)實生活為依托進行口語交際及小練筆的練習,提高綜合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兒時的作者是怎樣玩“吹肥皂泡兒”的游戲產(chǎn)生的美好想象。

2、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得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兒”的游戲產(chǎn)生的美好想象。

預習要求:

1、熟讀課文,把文章中的生字劃出來并標上音;劃出文中的多音字。

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詞語:攪拌、溶化、玲瓏、零亂、玉簪、仄長。

3、熟讀課文,說一說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4、同學們拿上自己親自調配的泡泡水,一手拿著吹泡泡的小管子,自己吹一吹肥皂泡兒。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見過肥皂泡嗎?吹過肥皂泡嗎?你覺得怎么樣?(泡泡很美妙,吹肥皂泡很有意思?。?/p>

2、可是,你親自做過泡泡水嗎?

①(做過?。┬Ч趺礃??(抽生回答)

a(很好、還可以)你怎么做的?泡泡從小管子的那一頭冒出來了,你的心情肯定跟買泡泡水吹的孩子不一樣!能告訴大家你當時的心情嗎?(快樂、驕傲、自豪)

b(不好!)你分析過原因嗎?如果學生搖頭,說沒有分析過,就告訴學生:撒手了,放棄了,哎!快樂也就從你身邊溜走了!如果學生說他分析原因了,就問他原因何在,并告訴他:再小的事,哪怕是玩,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做,仔細地去琢磨,就能長見識,就能有收獲,就可以變得能干起來。

②(沒有做過。)太可惜了!做泡泡水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冰心奶奶的《肥皂泡》

二、展示目標:學會生字,理解生詞,感知課文內(nèi)容

出示自學指導

1、打開書60頁,自己讀一讀,請大家在讀的過程中勾出自己的重點詞。

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

3、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生按自學指導自學課文

四、交流匯報

1、指名學生讀文,讀后學生評價。

2、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并組詞,交流識字方法。

3、學習詞語,正音,練習讀,(黑板上的詞語可不容易讀好,會讀嗎?誰來試一試)學生練一練,然后齊讀。

4、讓學生概括課文內(nèi)容。

五、質疑答疑

六、專訓抄寫課后生字并組詞

七、小結說說本課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八、談學習收獲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回顧上節(jié)學習內(nèi)容,引出本節(jié)教學,板書課題

二、展示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游戲過程描寫的有序及細致,并體會作者由游戲產(chǎn)生的美好想象。

出示自學指導

細讀課文,勾畫出重點詞語,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研討。

三、按自學指導自學課文

四、小組匯報,

1、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說。理解“和弄”一詞。

2、讀讀2、3自然段,同學們一定能夠把他找出來。理解“黏稠”一詞。

3、讀3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說。

4、讀4、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樣的呢?標出寫泡泡樣子的詞語。抽學生說,教師展示課件,然后讓學生讀。黑板上的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老師告訴學生:用嘴巴是很難講清楚的,憑空想象也很難,但是只要你親自去吹一吹肥皂泡,你就能從那奇妙的泡泡身上找到這些詞語。

五、質疑答疑:你還有疑問嗎?提出來,大家一起來解決。

六、專項訓練

1、抄課文中的詞語,每個兩遍,抄完之后,再摘錄你自己的重點詞。摘錄完的同學,拿起書,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

2、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七、談學習收獲

八、小練筆

小學三年級跑的教案篇3

教學 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發(fā)現(xiàn)并會解決體育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體育的密切聯(lián)系。

2、嘗試數(shù)學與體育等學科間的整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 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課時 安排 1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喜歡體育活動嗎?喜歡哪些體育活動呢?

其實體育中也有許多的數(shù)學知識,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發(fā)現(xiàn)那些數(shù)學知識?

學校組織開展趣味體育比賽:體操表演和拔河。大家想?yún)⒓訂幔?/p>

二、設計體操表演的對形

1、讓學生觀看體操表演片段后,提問:剛才的表演覺得怎么樣?怎樣能使對形更好看些?

2、學生設計對形的變換方法,分小組合作完成。

3、展示評比學生設計的,讓學生說一說想法。

三、安排參加拔河比賽

1、全班分四個組參加比賽,可以怎樣安排比賽呢?(循環(huán)賽和淘汰賽)

2、每兩個組展開進行一場比賽,全班一共進行幾場比賽?說一說解決問題的辦法。

3、讓學生分小組安排循環(huán)賽的場次

4、淘汰賽需要賽幾場?又可以怎樣安排呢?抽簽進行比賽。

四、。

板書設計

體育中的數(shù)學

小學三年級跑的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槐鄉(xiāng)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優(yōu)美形象的語言,生動的描繪了槐鄉(xiāng)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表達了作者對美麗迷人的槐鄉(xiāng)五月,對勤勞能干、熱情好客、淳樸可愛的槐鄉(xiāng)孩子的喜愛。文章寫花又寫人,花與人交織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題自然的生發(fā)開去。

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五月的槐鄉(xiāng)到處盛開著槐花,婀娜多姿,香氣醉人。第二自然段寫被香氣熏醉的孩子們盡情享受槐花飯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寫孩子們用槐花裝扮自己,表示他們對槐花的喜愛之情。第四自然段總寫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課文的語言如詩般動人,對稱句式的錯落有致,描寫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現(xiàn)出較強的節(jié)奏感和濃濃的意境美,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淀提供了很好的語言材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寫出和"白茫茫"等詞語結構相似的詞語。

3、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教學準備:

錄音、掛圖、小黑板、學生每人準備一串槐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實物槐花)同學們,這是什么?仔細觀察,說說你觀察到了什么?(實物觀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對槐花的美、香有個感性認識。)你知道槐樹幾月開花嗎?

2、板書課題

3、針對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槐鄉(xiāng)五月什么樣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樣子?)

二、初讀課文,解答剛才的疑問。(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學習。)

1、自由讀課文。

2、討論交流:從剛才的閱讀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剛才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了哪些“攔路虎”(生字詞)?想辦法趕跑它。

5、學生默讀課文,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劃出生字詞,并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選擇自己的喜歡的學習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主體性的表現(xiàn)。)

6、(出示卡片)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2)指名讀,齊讀

(3)指名理解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

(4)齊讀詞語

7、方法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詞的?

8、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9、分自然段指名讀,及時糾正。

10、理清課文脈絡。出示思考題:

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11、自由讀課文,看看自己喜歡哪一節(ji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給同桌聽。

12、文中哪些地方你讀不懂,提出來交流。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生字新詞

2、聽寫詞語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聽讀評價。

2、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對課文第一段的內(nèi)容產(chǎn)生整體印象,把握主要內(nèi)容。)

3、出示“槐鄉(xiāng)的山山洼洼……”句,說說: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指名答,明確:槐花多、美

哪些詞語表明槐花多、美?

想不想帶我們到槐鄉(xiāng)看一看?學生自由讀,指名感情朗讀。

4、出示“有的槐花……”句。自由讀,思考:

(1)這句話寫了什么?這兩句話中有幾個比喻句,分別把什么比成什么?

(2)讀一讀,從這比喻句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出示:“嗡嗡翁……啪啪啪……”句,

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聽到小蜜蜂在說什么?從小朋友的腳步聲中你聽到了什么?

指名答。

誰能讀出這種喜悅?

自由讀,指名讀,評議。(讓學生自己認識朗讀中的不足,自我糾正,自我提高。)

齊讀。

6、出示:中午……這時候……在香海中了。

齊讀:你聞到了什么?有幾種味道?

從“浸在香海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美讀:讀出這種香氣四溢的感覺。

7、范讀課文,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還想到了什么?(這幾個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從課文生發(fā)開去,展開想象的翅膀,聽弦外之音,會言外之意。)

8、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三、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2、指名讀第一層

(1)這一層是寫誰的?理解"傻乎乎"。小朋友為什么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呢?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齊讀第二層

(1)這一層是寫誰的?從中你知道槐鄉(xiāng)的孩子有什么特點嗎?你喜歡他們嗎,為什么?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四、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

2、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3、自由讀一讀,槐鄉(xiāng)的孩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不想嘗嘗做槐鄉(xiāng)孩子的感覺?男同學扮演小小子兒,女同學扮演小姑娘,試一試。(在表演中實現(xiàn)師生與文本的交流、互動。)

5、指導朗讀。

五、學習第四段

1、齊讀

2、說說五月為什么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你喜歡槐鄉(xiāng)嗎?喜歡槐鄉(xiāng)的孩子嗎?為什么?

3、討論: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六、總結課文

1、教師小結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七、作業(yè)

1、練習四,照樣子寫重疊詞語。

2、背誦課文。

3、畫一畫:把課文中描繪的畫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畫下來。

小學三年級跑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yǎng)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yǎng)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看圖體溫并解答

圖1:顯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個。

學生可以提問:平均每盒有多少個?

圖2:顯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標注6個裝,旁邊出示一共600個。

學生可以提問:一共有多少袋?

2、根據(jù)問題選擇條件解答。

二、學習新課

1、觀察圖意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問: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數(shù)學信息?

問:要求什么問題?怎么樣列式?

2、自主探索。

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組商量,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匯報

⑴224/2=112(本) 112/4=28(本)

問:第一步是根據(jù)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jù)哪兩個條件來求的?

⑵4*2=8(層) 224/8=28(本)

問:第一步是根據(jù)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jù)哪兩個條件來求的?

4、討論比較。

問:這兩種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三、應用提高

1、想想做做1

先讓學生觀察圖片,了解圖中呈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再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最后讓學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饋時,教師分別提問: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據(jù)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

針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兩種解法進行比較。

2、想想做做2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出示一個藥瓶,通過投影放大顯示藥瓶上的相關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問題:這瓶藥可以吃多少天?

讓學生先討論這些信息的含義,再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交流匯報。

3、想想做做3

出示學生購買乒乓球拍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思考,獨立解答。

注意提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找到圖中隱藏的已知條件有兩個小朋友。

解答后同桌學生交流比較。

四、課堂作業(yè)

商店運來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條。每包有多少條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