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制定好一篇教案,才能讓我們的教學能力得到有效加強,制定教案的時候,要將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做好相關分析,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人教版四上數學教案最新5篇,感謝您的參閱。
人教版四上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能借助數軸初步理解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關系?!局攸c難點】
負數的意義和數軸的意義及畫法。
?教學指導】
1.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負數的認識。
負數的出現,是生活中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需要。教學時,教師應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實例,特別是學生感興趣的一些素材來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出現負數的必要性,并通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對比,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在引入負數以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用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實際例子,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并通過大量的事例加深對負數的認識,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把握好教學要求。
對負數的教學要把握好要求,作為中學進一步學習有理數的過渡,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這里不出現正負數的數學定義,而是描述什么樣的數是正數,什么樣的數是負數,只要求學生能辨認正負數。關于數軸的認識,這里還沒有出現嚴格的數學定義,而是描述性的定義,只是讓學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線上表示正數和0的經驗,遷移類推到負數,能在數軸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所對應的點。
3.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創(chuàng)設了開放性的思維空間,在解決問題時應著眼于讓學生自主地理解數學信息、尋找解題思路。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答案,對于學生有道理的闡述,教師要積極鼓勵,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
(轉載于:和向西走200m、前進20步和后退25步嗎?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師把學生的表示結果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歸納正數和負數。
(1)你能把黑板上板書的這些數進行分類嗎?小組討論交流。
(2)教師展示分類的結果,適時講解。像+8,+4,+20xx,+500,+100,+20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們叫做正數,前面的+號也可以省略不寫。像-8,-4,-500,-20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叫做負數。
人教版四上數學教案篇2
一、學情分析:
?質數和合數》這一課內容比較抽象,很難結合生活實例或具體情境來教學,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到本節(jié)課為止,已經出現了因數、倍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等概念,有些概念學生容易混淆,如學生往往把質數和奇數,合數和偶數的概念弄混,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辨析這些概念。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2、能熟練判斷質數與合數,能夠找出100以內的質數。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發(fā)展過程,進一步完善學生對自然數的分類方法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質數、合數的含義,能正確快速地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難點:能運用一定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判斷、感悟質數合數。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找出1~20各數的因數。
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1只有1個因數,其余的數都有2個以上因數;2,3,5,7,11,13,17,19這些數的因數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與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有關。
[設計意圖說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1~20各數因數的特點,通過觀察學生雖然沒有質數與合數的概念,但對這些數已經有了自己的分類與認識,為之后的分類與概念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新授
探究一:認識質數和合數
師:請同學們按照因數的個數,將這些數分分類。
(學生可能回答:將1,2,3,5,7,11,13,17,19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余的數分為一類;將1,4,9,16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個數都是奇數個,其余的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個數都是偶數個;……)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請打開課本翻到第14頁,請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師: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作質數(或素數)。上面這些數中,哪些數是質數(素數)?為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2是質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2;3是質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質數,它們的因數都只有1和它們本身;……。)
師:1是質數嗎?
(學生回答:1是質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質數,1的因數只有1個,質數有2個因數;……)
師: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作合數。上面這些數中,哪些數是合數?為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4是合數,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數;6是合數,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數還有2和3;……)
師:1是合數嗎?
(學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數,它只有1個因數1。)
小結: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師:你還能找出其他的質數和合數嗎?
(學生舉例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說明:質數和合數的定義可以教師直接給出,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看書自學,這里的重點是要讓學生理解定義,根據定義判斷一個數(除了1)是質數還是合數。學生在一開始可能會將1歸為質數,這時要提醒學生仔細理解定義中“兩個因數”的含義。在小結和板書中也要強調,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探究二: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課本p14例1。)
(媒體出示圖表)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回答:先把偶數去掉,它們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還有因數2(教師提示2是質數,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個位是5,0的數先去掉;……)
師:利用我們之前學習到的知識,可以先將2,3,5的倍數劃掉(不包括2,3,5)。一直可以劃到幾的倍數?
(學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數,51的2倍是102,超過100了。)
(學生制作100以內的質數表。)
[設計意圖說明:由于小學用到的質數比較少,所以教材中只要求學生找出100以內的質數。這些質數不必要求學生都背熟,但是熟悉20以內的質數還是有必要的。]
五、練習
(課本p16∕練習四第一、二題。)
六、小結:
1、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作質數(或素數)。
2、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作合數。
3、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人教版四上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用一位數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計算能力,會用除法估算和
口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能根據倍的意義,解決有關倍數關系的實際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用一位數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合理地進行除法估算;正確解決有關倍數關系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前兩節(jié)課我們分別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口算和估算,這節(jié)課我們專門來進行有關練習,來進一步鞏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還要用口算或估算
的辦法解決實際問題,看誰最有收獲。
二、組織練習
1.專項練習
(1)口算
第一組:
30÷3400÷29000÷3
60÷2800÷45000÷5
學生先口算,再從各列中任選一個算式說說口算方法。
第二組:
16÷2=30÷5=21÷7=
160÷2=300÷5=210÷7=
1600÷2=3000÷5=2100÷7=
第三組
6÷2=8÷4=9÷3=
72÷9=36÷6=32÷8=
先口算,再觀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說說有什么發(fā)現;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說說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2)估算
第一組: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先獨立估算,有困難的可以找老師幫忙,或把難題直接寫到黑板上。集體交流,如果出現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第二組:用你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125÷2297÷4378÷5435÷7469÷8194÷6
學生練習后交流。
2.解決問題
(1)教科書第17頁第4題。
學生讀題后問:本題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可以用哪種計算?(口算、估算)
指名板演,集體校對。
(2)教科書第18頁第6題。
學生獨立填寫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結:有關倍數關系的問題中,求一倍數的要用除法去計算。
(3)第18頁第7題。
有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會計算56÷4和64÷4嗎?我們后面將學習他們。
(4)挑戰(zhàn)題:a第18頁第8題。
b找規(guī)律填數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三、課堂小結
今天你又有什么收獲?你現在是怎樣看待除法口算、除法估算的?
四、作業(yè)布置
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第9頁。
人教版四上數學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注重結合具體的情境,將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內容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強對有余數的除法的認識。
學情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以表內除法知識作為基礎來進行學習的,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過程。
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3、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歷發(fā)現知識的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約3分鐘)
今天的草莓特別新鮮,我買了一些準備分給大家。你認為怎樣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1、6個草莓,每人分2個,可以分給幾人?誰來分一分?
2、怎樣列算式?
3、如果不是6個草莓,而是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誰來分一分?怎樣列式?
4、7個草莓,每人分2個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給3人,這余下的1個又不夠再分給一人,剩下的這個數在數學上就叫余數,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數。
5、帶有余數,我們就叫它有余數的除法。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就是《有余數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約10分鐘)
1、如果每人分4個草莓,8個草莓,9個草莓?10個草莓?11個草莓?12個草莓?分別可以分給幾人?你們會分嗎?有沒有信心?好,現在咱們就拿起手中的學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動手分。
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講評。
4、你能將下面5個算式分類嗎?
84=2(人)
94=2(人)1(個)
104=2(人)2(個)
124=3(人)
114=2(人)3(個)
5、觀察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四、精講點撥
(約8分鐘)
1、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除法。
2、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五、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完成課后做一做。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最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2)練習十四第1題。
(3)()6=5()
2、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3、作業(yè)布置
練習十四第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沒有余數有余數
62=3(人)72=3(人)1(個)
余數
讀作:7除以2等于3余1
84=2(人)94=2(人)1(個)
124=3(人)104=2(人)2(個)
114=2(人)3(個)
人教版四上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
復習課不好上,提起做練習,同學就苦悶的不得了。有沒有方法讓同學在復習課中也感受到快樂呢?心中有了這個想法,我就將課定位為“快樂除法?!?/p>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
1.
通過系列活動,讓同學自主參與除法練習,體驗除法計算的意義和價值;
2.
在做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同學的計算能力和區(qū)分能力;
3.
通過整理《除法表》培養(yǎng)同學的歸納整理與應用能力。
定下了教學目標,我進行了第一次公開課教案,過程為:
1.
情境引入:引出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讓同學了解學好除法的意義;
2.
除法接龍:讓同學進行除法計算能力的初步檢測,并交流提高能力的方法,使同學發(fā)生向上的動力;
3.
合作計算:4人小組合作完成81道表內除法算式題。
4.
合作整理:4人小組合作整理81道算式,形成《除法表》。
5.
應用提高:結合同學的學習,為同學提供應用的時空。
自我感覺預設得很完美。當我做好教學準備興沖沖的走進教室,卻是灰溜溜的走出來。一堂課足足花了51分鐘,同學仍停留在整理除法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他們忙亂而不得法,個個喜笑顏開,何來快樂可言?“問題究竟出在哪?”冷靜的考慮一下,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設計脫離了同學的實際水平,要4人合作整理81道表內除法算式,要求太高了,簡直是為求同學的活動而活動,假!
有了一次失敗的教訓,我在選擇教法和學法時,更多地考慮同學學習中的體驗,更多地引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既然81道算式對于小朋友來說很多很多,我就讓他們感受到多,問同學又什么好方法來把這么多的算式進行有效的整理。把主動權交給同學,相信他們能想到好方法來達到最優(yōu)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