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7篇

時間:2024-01-06 作者:Indulgence 備課教案

教案的修改需要教師與同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7篇

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初步了解元宵節(jié)要的民俗活動,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2、學著做元宵,進一步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和節(jié)日的樂。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準備一個元宵燈,糯米粉若干,《賣湯圓》的音樂,事先聯(lián)系好木偶表演

活動過程:

一、教室場地布置,讓幼兒圍坐在桌子周圍。

二、談話,引出主題,激起幼兒興趣:

1、還記得前兩天,我們和小二班的朋友們在一起干什么?(拜年)

2、過春節(jié),大家見面都要拜年,送祝福的話。

3、誰知道過了春節(jié),今年是什么年?

今年出生的寶寶屬什么的?你們是屬什么的?那么說明你們是在哪一年出生的呢?

三、關于元宵:

1、今天我們大家在一起,也是來過一個節(jié)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jié)日呀?

(元宵節(jié)是中國人特有的`節(jié)日——中國人有,外國人沒有的節(jié)日)

2、大家知道過春節(jié),要放煙火,放鞭炮,串門拜年,拿紅包……

那么你們知道元宵節(jié)大家要做些什么事情呢?你們知道人們是怎樣來慶祝元宵節(jié)的?

(在這一天里,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吃飯,團團圓圓的慶祝節(jié)日,還要做湯圓,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拉花燈)

四、做湯圓:

你們吃過湯圓嗎?是誰做的?現(xiàn)在,我們都長大了,今天我們自己來做湯圓好嗎?(教師示范)

幼兒做湯圓(賣湯圓的音樂):

真了不起,我們自己也能做湯圓了。今天回家后,可以告訴爸爸媽媽,以后家里做湯圓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幫忙了。老師把大家做的湯圓送到廚房里,讓阿姨燒熟了,下午的點心就吃我們自己的做的湯圓,嘗一嘗味道。

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一)傾聽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點,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二)在做湯團的過程中,自然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體驗湯圓一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師幼圍裙、面粉團、抹布。

(二)ppt。

(三)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做游戲“變湯圓”,引起幼兒興趣。談話進入活動。

1、教師:我們今天要來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樣的湯圓?大大的、圓圓的……我們來試一試!

2、做游戲“變湯圓”。

3、師幼用身體自由變化湯圓,體驗變化不同湯圓帶來的樂趣。

4、教師:我們剛剛變了哪些不同的湯圓?原來我們是湯圓一家!

(二)閱讀故事《湯圓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點。

1、幼兒將家庭成員與湯圓一一對應。

2、教師介紹涵涵的一家,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故事角色的特點:爺爺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媽媽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3、觀察不同的湯圓,根據(jù)形狀引導幼兒猜測并說明一一對應的`理由。

4、幼兒傾聽并理解故事,自然學說簡單重復的對話。

5、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傾聽。教師:故事哪兒有趣?(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詼諧。)

5、師幼嘗試講述故事,幼兒自然學說簡單重復的對話。

(三)制作湯圓,體驗“湯圓一家”的快樂。

1、幼兒制作各種不同形狀的湯圓。

2、幼兒做湯圓,教師巡回發(fā)現(xiàn)不同形狀的湯圓。

3、教師:點名嘍!高湯圓,到!小湯圓,到!……(引導幼兒感受集體大家庭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幼兒品嘗自己制作的湯圓,體驗和小伙伴吃湯圓的愉悅情緒。

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jié)的習俗,掌握猜謎語的簡單方法。

2.能用清楚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并根據(jù)謎面提示猜出答案。

3.體驗經過思考后猜出謎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出課題

1.談話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最主要的活動是什么?(賞燈猜謎)

2.教師小結: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jié)的習俗之一。

二、互動賞燈,相互介紹

1.幼兒展示并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進行對比觀察。

2.引導幼兒從花燈的形狀、顏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簡單的介紹。

3.同伴間相互介紹各自的花燈。

三、創(chuàng)設情境,嘗試猜謎

1.教師講解猜燈謎的方法,聽懂謎面所表達的意思。

2.將幼兒的花燈懸掛起來,裝扮成花燈的展臺,營造一種賞燈猜謎的氣氛。

3.介紹賞燈猜謎的游戲玩法,教師當主持人,幼兒競猜,猜對的給予頒發(fā)獎品。

4.展開競猜燈謎的活動,比比看,誰猜對得多,得到的獎品就多。

5.教師給與簡單的提示,啟發(f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猜謎。

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jié)的愉悅心情。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并講述一個謎語。

3、發(fā)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活動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前后,孩子們紛紛跟著大人前去公園參觀燈會。

活動準備:

1、物質——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2、知識——有過過節(jié)的.生活體驗。

活動進程:

一、導入

師:開門見山引入主題:正月十五鬧花燈,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之一。

二、展??

1、賞燈活動。

(1)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及特別之處等。

(2)請幾名介紹有特色的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花燈。

2、猜謎活動。

(1)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a組持有花燈和獎品,并給b組幼兒念謎語,b組來猜燈謎,猜中了即得到獎品。教師講清玩法后,幼兒自愿展開游戲。(根據(jù)時間進行交換)

(2)集體講述自己猜謎的情況:誰猜中了我的燈謎?我自己猜中了幾個燈謎?

(3)集體將難猜的燈謎找出來,大家一起猜,或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助猜。

三、結束

將a組和b組得到的獎品比一比,看哪隊勝利了?

師:鼓勵幼兒將自己猜到的謎語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猜一猜。

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jié)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悠久歷史;

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疑,元宵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并提問問題

師:元宵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毀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后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一難。

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師:元宵節(jié)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個節(jié)日,到了現(xiàn)在過元宵節(jié)意味著什么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

教師總結,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一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三、讓幼兒把元宵節(jié)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jié)的來歷》。

活動反思:

?元宵節(jié)的故事》是一個神話傳說,傳達的是一份濃濃的愛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為了感謝仙女救了人間的百姓,讓孩子們感觸到,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傳承熱愛、歌頌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引起幼兒的談話興趣,萌發(fā)幼兒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喜愛之情;

2、鼓勵幼兒勤觀察、大膽發(fā)言,體驗與同伴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的關于廣饒文化廣場變化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發(fā)現(xiàn)咱們的廣饒文化廣場上與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兒:廣場上掛了好多的燈籠;

幼兒:有魚燈、還有孫悟空呢?廣場的大柱子上都掛滿了燈籠,還有……

(孩子們的.談話欲望調動起來了,他們相互談論著,高興的表情掛在小臉上。)

二、給予幼兒與同伴分享的機會

師:你們觀察的很仔細,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給全班的小朋友詳細的講一講呢?

(孩子們積極的舉手,來前面把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與大家分享。)

三、總結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掛燈籠么?

教師引出元宵節(jié),告訴小朋友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們賞燈、猜謎、吃元宵、放煙花等非常熱鬧,激發(fā)孩子們晚上和爸爸媽媽一起賞燈的興趣。

反思:談話活動只是讓幼兒從感性上對元宵節(jié)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激發(fā)了幼兒對元宵節(jié)的興趣,那么元宵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接下來我設計了故事《元宵節(jié)的來歷》。

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篇7

設計思路:

閩南童謠源于生活,它描繪了泉州的風俗民情。在教學中我們以音樂游戲為載體,創(chuàng)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要的童謠游戲,讓幼兒在“玩”中感受生活,輕松愉快地參與游戲、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親切和和諧。

元宵圓是閩南地區(qū)——泉州的一種特色小吃,每逢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做元宵圓,因此幼兒對元宵圓非常熟悉、喜愛,特別對元宵圓的制作過程很感興趣,于是我們設計了童謠游戲《元宵圓》,讓幼兒在游戲中再現(xiàn)生活情景,體驗做元宵圓,煮元宵圓的'過程和樂趣。

活動目標:

1、能用動作隨童謠節(jié)奏表現(xiàn)做元宵圓、煮元宵圓的過程。

2、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與同伴進行游戲。

3、體驗與同伴互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了解做元宵圓的過程,已熟悉童謠《元宵圓》,玩過“照鏡子”游戲。

2、材料準備:錄像、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邊朗誦童謠《元宵圓》邊自由律動入室。

教師:“孩子們你們吃過元宵圓嗎?元宵圓用閩南話怎么說?!?/p>

2、幼兒觀看錄像,回憶做元宵圓的過程。

(1)教師:“你們知道泉州的元宵圓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師:“把元宵餡沾點水,放在糯米粉里滾一滾,沾點水,滾一滾,變大了點,沾點水,滾一滾,哇,變成了又大又圓的元宵圓了。煮熟的元宵圓會怎么樣?”

3、幼兒隨音樂表現(xiàn)做元宵圓的過程,熟悉音樂的節(jié)奏。

(1)配語言節(jié)奏“沾點水,滾一滾”,用動作表現(xiàn)做元宵圓的過程。

教師:“如果你是一粒元宵餡,你怎么讓自己變成一粒大大的元宵圓?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2)隨音樂節(jié)奏用動作表現(xiàn)做元宵圓的過程。

教師:“我們跟著音樂來做元宵圓吧,看誰的動作和別人不一樣,大家要注意聽音樂的節(jié)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