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7篇

時間:2023-03-30 作者:pUssy 備課教案

教案在起草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強調(diào)講授內(nèi)容要點,寫好一份教案,在往后的教學(xué)工作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7篇

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篇1

活動目標:

.感受不同姿勢,能運用圖形進行拼貼,并用折疊彎曲的方式表現(xiàn)肢體的動態(tài)。2.在游戲活動中,在紙上進行顏料流淌、拓印的方法感受暈染的美體驗不同作畫方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了解各種運動人的姿態(tài)。

2.物質(zhì)材料準備:黃色、紫色顏料;眼藥水瓶子;鋼絲球;黑色不同大小的圓形、長方形若干;抹布;8開的白紙;塑封膜;膠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 小朋友你愛運動嗎?(愛)

2.那你們會什么運動呢?(幼兒邊說,教師用簡筆畫畫出來)

二、探索折疊彎曲的方法

1. 觀察圖片,探索折疊彎曲的方法。(給你一張紙條,用什么辦法可以讓它像手臂一樣彎曲。)

2. 幼兒練習(xí)折疊一次彎曲方法。

3. 探索折疊二次的彎曲方法。

4. 出示小人,提問:他們在做什么運動?

5. 小結(jié):原來用折疊的方法,可以表現(xiàn)出許多不同的運動。

三、幼兒操作作畫

1. 這些小人會在哪里做運動呢?

2. 出示背景圖片,今天馮老師給他們布置一塊非常漂亮的場地,你們想知道我是怎么布置的嗎?(想)

1.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在紙上進行顏料流淌、拓印的方法,粘貼不同動態(tài)的人。

2. 幼兒在音樂聲中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出不同姿態(tài)的小人。

四、展示評價,體驗成功的快樂。

展示幼兒的作品,并請全體幼兒學(xué)一學(xué)幼兒畫面上擺出的動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篇2

重點領(lǐng)域:美術(shù)

活動目標:

1、學(xué)習(xí)畫正面人,能表現(xiàn)出人物的基本特征、衣著和發(fā)型等,好朋友寫真集。

2、根據(jù)觀察的細節(jié)畫出同伴,培養(yǎng)敏銳細致的觀察力。

活動準備:

白紙、畫筆。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1、觀察范例導(dǎo)入。

師:老師這里有一本寫真集,是徐老師的朋友,你們想不想看?

2、了解正面人的特征。

(1)觀察畫面人物的外形特征。了解人物的外形,如:發(fā)型、臉型、五官、手腳和衣服等。

(2)了解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幼兒教案《好朋友寫真集》。

①幼兒找一位好朋友,仔細觀察好朋友的特征。

②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介紹一下好朋友的外形特征。

3、將幼兒分成兩人一組,請幼兒仔細觀察對方后,畫下彼此的模樣。

(1) 幼兒兩兩合作繪畫,提醒幼兒注意對方各五官的位置及衣著的特點,發(fā)型等。

(2) 提醒幼兒將畫畫得大些。

4、展示幼兒的作品。

(1)猜一猜,他的好朋友是誰?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請老師在作品上寫上作者的名字和好朋友的名字,以及喜歡好朋友的原因。

5、將幼兒的好朋友畫像貼在教室墻面上展示。

活動延伸:

請幼兒說說自己好朋友的優(yōu)點,猜一猜小朋友分別畫的是誰,比一比誰的好朋友最多。

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玩泡泡游戲的樂趣。

2、學(xué)習(xí)畫圓的技能,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可以吹出泡泡的物品,粗細不同的吸管。

2、小魚吹泡泡的畫紙、作畫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全班幼兒帶到戶外。教師扮演魚媽媽向幼兒游去:“小朋友們,你們看,是誰來啦?”(表演小魚吹泡泡)教師:今天小魚要和大家來玩一個吹泡泡的游戲,你們高興嗎?好那我們來比一比誰吹大。(告訴幼兒用吸管沾泡泡水時,在吸管上戳個小洞,泡泡水就不會吸上來。)

2、發(fā)給幼兒事先準備好的吹泡泡工具,沾上泡泡水,看看誰吹的泡泡大?!芭菖菟猛妫懿荒馨阉阶炖?,或弄到眼睛里呢?”提問:“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過渡:“孩子們,聽說教室里也有一條魚寶寶在吹泡泡呢?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好嗎?”

3、引導(dǎo)幼兒添畫泡泡。(室內(nèi))

(1)出示放大的作畫圖,“你們看,它吹得泡泡怎么樣?”(太少了,而且也不好看)“你們想不想幫助它們吹出更多的泡泡?”(引導(dǎo)幼兒用各種顏色添畫圓)教師邊說邊根據(jù)幼兒意愿演示。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dǎo)。

4、結(jié)束教師:小魚寶寶謝謝小(3)班的小朋友幫他吹出了美麗的泡泡,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畫好的小魚送到大海里去把。

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篇4

一. 觀察一串葡萄,引起興趣

(引導(dǎo)幼兒說說葡萄的顏色:紫色。葡萄的形狀:圓圓的,一顆一顆緊緊地擠在一起。)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了一樣好東西過來,瞧!這是什么呀?(出示葡萄)

老師:啊,原來這是一串葡萄哦,誒,你們有沒有吃過葡萄啊?(幼兒回答)

老師:那誰來說說葡萄是什么味道的?(幼兒回答)---哦,葡萄是酸酸甜甜的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手上的這串通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幼兒回答)

老師摘下一顆葡萄:你們看一看這顆葡萄是什么形狀的?(幼兒回答)

總結(jié):哦,原來葡萄寶寶是紫色的,圓圓的,一顆一顆緊緊地擠在一起。

老師:這串葡萄真漂亮,我們一起幫它拍張照片好不好?(幼兒一起做拿起相機的動作)一起來“咔嚓”.哇!照片出來了,真漂亮!

老師:施老師照這它也畫一張好不好

二. 示范作畫過程

1老師示范手指點畫:伸出拇指爸爸,親親顏料寶寶,點個葡萄娃娃

2請個別幼兒嘗試點畫(指導(dǎo)幼兒:葡萄寶寶們一個挨著一個,所以我們要把它們畫在一起,緊緊地靠在一起。)

三. 交待作畫要求,幼兒操作

1一顆顆葡萄要緊緊地靠在一起

2作畫前先長袖變短袖,不要讓顏料粘在自己和別人的身上。

3注意桌面的清潔

四. 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討論

五. 清洗葡萄,幼兒分享

寶寶們本領(lǐng)真大,畫的葡萄真好看,我們自己夸夸自己(我真棒!)

你們知道葡萄還可以做成什么嗎?(幼兒回答)

老師今天帶了很多用葡萄做出的好吃的食物過來,我們一會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吃好不好?

教學(xué)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幼兒了解了葡萄不僅是圓圓的,還是紫色的,一顆挨著一顆的,幼兒基本掌握了這些而且學(xué)會了自己清洗葡萄以及如何點畫葡萄。

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xué)習(xí)將正方形、長方形紙卷貼成圓柱體。

2、根據(jù)圓柱體的外形特征大膽想象,并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3、保持桌面、地面清潔,知道將廢物等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xí)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xiàn)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重難點:

根據(jù)圓柱體的外形特征大膽想象,并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在生活中認識過類似圓柱體形狀的物體,如小桶、樹干、熱水品、杯子等。

2、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紙,彩紙、剪刀、糨糊、膠帶、抹布。

3、幼兒用書《圓柱體和圓錐體》。

活動過程:

1、出示一組圓柱體形狀的物品,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他們在形狀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引導(dǎo)幼兒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紙變成圓柱體。

教師:圓柱體怎么做呢?請你們用哪個紙試一試。說說你們是怎么把一張紙變成圓柱體的?為什么有的圓柱體又短又粗,有的又細又長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細的圓柱體該怎么做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粗的圓柱體又該怎么做呢?(較細的圓柱體,可以直接卷搓;較粗的圓柱體,可以把長方形紙再加長。)

3、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圓柱體的外形進行想象。

教師:你們覺得圓柱體可以變成什么有趣的玩具?你還可以用圓柱體制作哪些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東西?怎么讓它更像呢?圓柱體兩頭是通的怎么辦?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怎么用?怎么樣讓你制作出的物品更漂亮?

4、幼兒參考幼兒用書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耐心制作。

提醒幼兒注意保持桌面地面清潔。

5、欣賞作品并互相交流。

教師:和同伴說說你做的什么,你用了什么比較好的方法?你制作的東西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教學(xué)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誘發(fā)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gòu)思,從而發(fā)掘與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松導(dǎo)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小百科:圓柱: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有一條定直線和一條動線,當這個平面繞著這條定直線旋轉(zhuǎn)一周時,這條動線所成的面叫做旋轉(zhuǎn)面,這條定直線叫做旋轉(zhuǎn)面的軸,這條動線叫做旋轉(zhuǎn)面的母線。

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以看看、說說、畫畫的形式,初步學(xué)畫長頸鹿的基本特征。

2、能根據(jù)自己的感知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長頸鹿的簡單動態(tài)。

3、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guī)淼目鞓芬约坝美L畫表達自己獨特想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紙、油畫棒、

經(jīng)驗準備:孩子已具備對長頸鹿的認識,并有喜歡動物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頭小四腿長,脖子高過房,

身穿花皮襖,不聲又不響。

謎底:長頸鹿

二、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

(一)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一遍,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的發(fā)展。提問:

1、故事里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

2、小兔子們遇到了什么麻煩?最后是誰幫助了他們?

3、長頸鹿是怎么樣幫助他們的?

4、小兔子是怎么樣感謝長頸鹿的?

(二)完整欣賞故事。提問:

1、長頸鹿為什么笑得那么開心?

2、你喜歡故事里的小動物嗎?

3、你幫助過別人嗎?

4、幫助別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樣的?

三、童趣游戲

師:長頸鹿是什么樣子的?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做長頸鹿吧?。ㄒ粋€人、兩個人、三個人分別怎么樣表現(xiàn)長頸鹿的形態(tài))

四、幼兒創(chuàng)作繪畫,教師巡回指導(dǎo)。

1、教師示范作畫。以長頸鹿的身體為中心,長出脖子,長出腿,長出尾巴。

2、幼兒自主作畫。

五、作品展覽共同欣賞,評價。

"這里有這么多可愛的長頸鹿,你最喜歡哪只長頸鹿為什么?

關(guān)于美術(shù)的幼兒園教案篇7

背景說明: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幼兒開始對粘貼畫感興趣,他們非常想用自己的手去完成他們感興趣的一些事物。一天早上,我們做完早操回教室的時候,一個孩子在教室門口停下來,用手指指著還未裝飾的藍色墻壁問:“饒老師,為什么海里沒有魚呀?”我看著墻,想到了前不久上的粘貼活動“燈籠穿花衣”。所以當幼兒看見空著的墻壁對我提出問題,因此,特意設(shè)計了《給小魚穿衣服》的美術(shù)活動,讓幼兒自己來完成一次墻飾設(shè)計。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粘貼活動,體驗粘貼活動的快樂。

2、初步知道粘貼畫的方法。

活動準備:

范畫一份,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魚形狀的圖紙,魚鱗片,膠水,擦手巾)。

活動過程:

1、導(dǎo)入,激發(fā)幼兒對粘貼的興趣。

導(dǎo)語:“哎~ 聽,什么聲音呀?(教師做哭泣狀)是誰在哭啊?小魚為什么哭呢?原來它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知道它的家在哪嗎?”

2、出示范畫

教師:“咦~ 怎么小魚沒有穿衣服呀?我們來幫幫它,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p>

3、教師示范講解粘貼過程。

拿一片鱗片,在它的背面用二母弟沾一點膠水,然后沿著鱗片的邊畫個圈,手指在擦手巾上擦一擦,在把鱗片貼在小魚的身上,它的衣服就穿上了。小魚的衣服漂亮嗎?可是小魚還是不高興,因為它還有許多的小伙伴還沒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呢,它希望小朋友們來幫幫它的忙,幫它的伙伴們都穿上像它一樣漂亮的衣服,你們愿意嗎?

4、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粘貼畫,重點指導(dǎo)粘貼的正確方法。(幫幼兒在作品上寫上名字)

5、送小魚回家吧!

哈哈,看,回到家的小魚可開心了,這邊游游那邊游游,還有沒有哭了呢?(教師請個別幼兒送小魚回家)

6、布置成展覽館,一起欣賞海洋里的小魚。

7、活動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