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的蛋教案7篇

時間:2022-11-12 作者:Cold-blooded 備課教案

不管在什么時候,寫教案都是我們上課之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很多教師為了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都會提前寫好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母雞的蛋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母雞的蛋教案7篇

母雞的蛋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知道勞動是光榮的,應當珍惜勞動成果,體會勞動的辛苦,培養(yǎng)勞動習慣。

2、識字15個,鞏固學過的字,并進行滲透性識字,知道反犬旁、鳥字旁的名稱及表示的意思,會寫8個生字。

3、用“愿意”口頭造句。

4、熟讀課文,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

教學重難點:

1、識字15個。

2、體會勞動的辛苦,知道勞動是光榮的,應當珍惜勞動成果。

教具準備:小母雞、小鴨、小貓、小豬頭飾、課件、錄音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演唱歌曲,激情導課。

1演唱歌曲導入:出示丁丁和冬冬唱歌圖,問學生: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在唱歌呢,你想知道他(她)們在唱什么嗎(想)出示《勞動最光榮》你想唱嗎(學生唱歌)

2學生自讀歌詞,讀后談知道了什么(學生談:雄雞唱歌叫醒花兒,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勞動最光榮……)

3教師導入:幸福的生活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小動物們都愛勞動,小母雞也很愛勞動,它在種稻子呢!(出示小母雞種稻子圖)板書課題,齊讀,學生對課題質(zhì)疑。(小母雞在和誰種稻子小母雞怎樣種稻子)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老師范讀《小母雞種稻子》課文內(nèi)容,學生邊聽,邊感知課文內(nèi)容。

2學生匯報自己知道了什么。

3根據(jù)學生回答內(nèi)容相機板畫。(貼上小鴨、小貓、小豬圖)

三、游戲識字、鞏固運用。

(一)游戲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用喜歡的符號標記生字。

2做游戲:采摘“聰明果”

教師課件顯示“智慧樹”,“樹”上結了很多“聰明果”(果子覆蓋著生字),“聰明果”有多種顏色,喜歡哪種顏色就摘哪一個。

師導:只有付出勞動,才能有收獲,下面你和小組同學一起學習生字,看哪個小組同學收獲得“聰明果”最多。

3小組合作學習。(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可以用自制的生字卡練習,可以通過聽讀、借助拼音等識字)

4做游戲:采摘“聰明果”

(采取小組比賽形式,各小組讓別的小組挑一名同學參加比賽,看哪組取勝)

(二)練習鞏固。

(1)說說哪些字帶有下列部首

雞、鴨、貓、豬、

(2)讀一讀,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小母雞把稻谷種子種在地里。

我們還學過了哪些多音字(學生回答,顯示)

數(shù)

(3)讀一讀:小雞小鴨小豬小貓她們自己明年愿意

(4)照樣子說句子。

你愿意和我一起種稻子嗎

你愿意和我一起鋤草嗎

你愿意和我一起收稻子嗎

——愿意——

……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師生共同學習“小母雞找小鴨幫忙種稻子”一部分。

(1)指名讀。

(2)學生匯報知道了什么,先板貼小母雞種稻子圖,后板書:(種、怕、彎腰)

(3)學生質(zhì)疑。

(4)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讀后評議。

(5)表演。

(6)總結學法:讀、說、問、演

2、學生自由學習其它內(nèi)容。

(1)小組合作學習: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

(2)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匯報。(根據(jù)學生自己選擇的方式學習。)

讀:采用多種形式,讀后評議;

說:讀后知道了什么?貼小母雞鋤草圖、收稻子圖,板書(手起泡、怕臟)。

問:又香又甜的白米飯是怎么來的(如果學生沒問,可由教師問)(通過討論,板書:種鋤草收)

不怕彎腰→不怕手起泡→不怕臟、苦

演:讓學生戴著頭飾表演,其它學生評議。

3、創(chuàng)造性表演:

又過了一年,這時小母雞又要種稻子,她又找小鴨、小貓、小豬幫助她,你想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小組內(nèi)續(xù)編故事。并和小組同學演一演。

二、、小結:

1、學生小結:結合板書從內(nèi)容、思想、學習方法來說。

2、教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勞動果實是靠辛苦的勞動換來的,勞動是光榮的,我們以后要珍惜勞動成果,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三、布置作業(yè):

發(fā)下卡紙,讓學生回家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一起訂《勞動公約》。

母雞的蛋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用自然聲音演唱歌曲《母雞孵蛋》。

2、感受旋律的上行與下行以及合作表演的快樂。

3、能根據(jù)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4、能跟著節(jié)奏打節(jié)拍。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學會按節(jié)奏表演。

活動準備

公雞、母雞手偶、沙蛋、絨母雞一個、各種雞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鼓聲游戲(走走、跑跑、跳跳、轉(zhuǎn)轉(zhuǎn))。教師鼓聲敲的慢,幼兒走的慢,反快則快,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

二、進行部分

1、故事引人(出示母雞、公雞手偶)

師:我是雞爸爸,小朋友喜歡叫我公雞。我每天早早起床,從不睡懶覺,希望小朋友也和我一樣早早起床,按時上幼兒園,好嗎?和我一起叫一叫?

我是雞媽媽,小朋友喜歡叫我母雞,我每天孵一個蛋,我的蛋可有營養(yǎng)了,希望小朋友天天吃一個蛋,越來越來聰明,好嗎?(放音樂)

2、聽歌曲一遍(教師表演唱,隨音樂拿出沙蛋,表示蛋的個數(shù))。

師:母雞生了幾個蛋?一起數(shù)一數(shù)?

3、在聽賞一遍歌曲。

師:這次聽歌曲時,用手指表示雞蛋的個數(shù),并且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注意數(shù)雞蛋的時候也是有節(jié)奏的。

4、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蛋的個數(shù)。

師:歌曲里唱到幾個,你可以拍手、跺腳等方式表示蛋的個數(shù),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表演,遍唱邊表演。

5、用不同的姿態(tài)表現(xiàn)母雞孵蛋。

師:見過母雞孵蛋嗎?學學是什么樣子,請幼兒用不同的姿態(tài)進行展示。

6、數(shù)蛋游戲。

師:我們一起表演一次數(shù)雞蛋的游戲,一定要仔細聽音樂,用最好聽的聲音唱出來。

7、讓幼兒感受音的上下行。

師:在這首歌曲里,有一句旋律越來越高、有句旋律越來越低,要仔細聽。(可以讓幼兒多次分別聆聽這兩句旋律,并大膽表現(xiàn))。

三、結束部分

欣賞各種雞蛋,并嘗試創(chuàng)編歌曲。(逐一出示各種蛋的圖片)

師:看看這么多的蛋,你知道它是誰孵的嗎?試試把它唱出來。(雞蛋、鴨蛋、鵝蛋等)

如:嘎嘎嘎嘎,母雞在孵蛋;

嘎嘎嘎嘎,鴨子在孵蛋;

嘎嘎嘎嘎,白鵝在孵蛋。

教學反思

用手偶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孩子們的眼球都被吸引住了;當音樂響起時,母雞孵蛋的情景有一次吸引住了幼兒,他們情不自禁的數(shù)起蛋來,這首音樂反復四遍,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歌曲已被幼兒們消化了。在用不同方式表現(xiàn)蛋的個數(shù)時,孩子們自由結合,找到自己的伙伴,有的拉手、有的拍手,還有的跺腳,把活動推向**,孩子們都陶醉在表演中。

母雞的蛋教案篇3

教學設計思路:

?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書圖案和色彩鮮艷,幼兒感興趣,翻看故事書更是覺到內(nèi)容的幽默與詼諧,與此同時我想把這個故事編成教案,在班級進行一次語言教學的想法油然而生,于是我就這么做了。

經(jīng)過反復琢磨我發(fā)現(xiàn)這本書除了色彩鮮艷內(nèi)容有趣以外,其故事的線索很清楚、明顯,而且能有很大的余地讓小朋友自由地發(fā)揮和展開想象的空間。在這過程中更可以促進他們在語言的講述、表達、詞匯的運用等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根據(jù)我們中班小朋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活動目標、活動過程的準備工作。

目標的設計是根據(jù)我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來制訂的:1.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2.根據(jù)故事線索,讓幼兒想象、講述并展開故事情節(jié);3、通過閱讀讓幼兒感受到故事的詼諧和幽默。在圍繞目標實施過程中我采取了三個教學策略:其一、集體看書,通過閱讀故事,讓小朋友們初步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其二、出示情景圖,讓小朋友對故事當中的場景能夠映像深刻,使故事中的主要線索--母雞散步進一步清晰;其三、圖標卷軸的連貫出示,使小朋友對整個故事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啟示。在兩條線索之間建立有機的聯(lián)系。

活動名稱:

《母雞蘿絲去散步》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2、根據(jù)故事的線索,讓幼兒想象、講述并展開故事情節(jié);

3、通過閱讀讓幼兒感受到故事的詼諧和幽默。

活動準備:

圖標卷軸、故事書、情景圖

活動過程:

一、通過閱讀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教師邊看書邊講述故事

師:故事的名字?故事里有誰?母雞去散步,狐貍為什么跟在后面?母雞被吃了嗎?這一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再來看故事(書)

二、根據(jù)線索,幼兒展開想象

1、將回型針取下,根據(jù)故事的線索,豐富故事情節(jié),邊提問,邊猜測。

2、師:母雞散步去了哪些地方?--出示情景圖

師:這就是母雞散步走過的地方

3、師:狐貍一直跟在母雞的后面,就想吃它,可到最后也沒有吃到,這是為什么呢?

4、出示圖標卷

師:原來呀,狐貍碰到了這么多倒霉的事情,這真是一只倒霉的狐貍呀!

三、完整的欣賞故事

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完整的講一邊故事,想說的小朋友,我們一起講這真是一本好玩的書,我們回去講給其他小朋友聽吧。

四、結束教學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小朋友能大膽地講述、想象和猜測故事的情節(jié),課堂氣氛輕松而活躍,他們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和感染,非常的開心快樂。經(jīng)過這個活動小朋友能夠積極動腦,不斷閃現(xiàn)出靈感的火花,在請他們猜測狐貍的遭遇時,還有了意外的收獲,他們在觀察書上的圖片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細節(jié),并且以此猜測想象和講述,促進幼兒觀察能力的發(fā)展,通過這個故事,我發(fā)現(xiàn)不要擔心小朋友在上語言課時,不會講或是講不好,只要老師在設計提問方面要恰到好處,提問句要具有啟發(fā)性,那么小朋友的表現(xiàn)一定會令人相當?shù)臐M意。

活動過程中我先用回形針把故事的部分內(nèi)容隱藏起來,制造懸念,當小朋友對故事有了初步了解之后,邊想象邊猜測,邊講述,使故事的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精彩,接著采用展示情景圖的方法,使他們對故事當中曾出現(xiàn)過的場景映像深刻,之后圖標卷軸連貫出示,使小朋友對整個故事產(chǎn)生了想說、想講的積極欲望,最后大家一起邊看書邊講述,愉快的結束教學。這幾個策略的使用,圍繞教學目標,順利地完成,同時我還有發(fā)現(xiàn)在語言類的教學活動當中老師的提問語言,啟發(fā)性的語言、引導性語言、暗示性語言,都要精練,點到即止,充分的發(fā)揮以教師的主導性和小朋友的主動性為主,多給他們機會來表達、講述、表現(xiàn)自己和發(fā)揮想象,這樣才能讓兩者之間產(chǎn)生互動和共鳴。

?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書,其實對小朋友來說有很大的發(fā)展余地和空間,可以再創(chuàng)編或續(xù)編故事情節(jié),可以在體育游戲中使用,書中曾提到許多動詞有:走過、越過、繞過、鉆過、穿過等,還可以玩角色游戲,更可以與其他科目相結合開展綜合活動,例如在美術活動時用繪畫的形式給故事創(chuàng)編其他的情節(jié),他還有更深層的寓意:壞人做壞事沒有好下場。

母雞的蛋教案篇4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

母雞下蛋

游戲目標:

1、練習雙腳夾球行走和繞過障礙物走。

2、體驗活動的樂趣。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環(huán)境材料:

線圈12個、皮球4個、木板3塊,籮4個

游戲指導:

水平一:鼓勵幼兒靈活地夾著球迅速行走和繞過障礙物走。

水平二:引導幼兒用大腿內(nèi)側(cè)把球夾緊行走。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雙腳夾著球走斜坡和繞著線圈走的動作。

2、幼兒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分組比賽:幼兒學習母ji夾著球走過斜坡和繞過線圈行走回來后就下蛋了(皮球),到下一名幼兒??茨囊唤M快。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母雞的蛋教案篇5

補充拓展資料(老舍先生的生平)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是名守衛(wèi)皇城的護軍,1900年在抗擊八國聯(lián)軍入侵的巷戰(zhàn)中陣亡。從此,全家依靠母親給人縫洗衣服和充當雜役的微薄收入為生。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撫養(yǎng)長大。(幫助學生理解老舍為什么對母雞會有前后如此大的變化并體會“一位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保?/p>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在來聽聽母雞的叫聲,你又聽懂了些什么?

出示句子進行說話訓練

母雞聽到什么東西響了一聲,立刻警戒起來,咕咕地警告雞雛,好像在說: 。

當母雞發(fā)現(xiàn)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好像在說: 。

在夜間若是有什么動靜,母雞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好像在說: 。

(學生選擇其中一句進行操練)

組織交流

生:母雞聽到什么東西響了一聲,立刻警戒起來,咕咕地警告雞雛,好像在說:“孩子們有危險,快到媽媽這里來,媽媽保護你們?!?/p>

生:當母雞發(fā)現(xiàn)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好像在說:“寶貝兒快過來,媽媽發(fā)現(xiàn)這里有好吃的,快來吃呀!”

在夜間若是有什么動靜,母雞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好像在說:“人們啊快醒醒了,有黃鼠狼來了,快來救救我的孩子??!”

……

師:我們目睹了母雞的堅強、無畏、無私和不辭辛苦。在這其間所自然流露出來的母性的光輝和力量令我們不禁對母雞肅然起敬。一位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生:齊讀課文的最后2小節(jié)(學生在品讀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感受了母雞平凡后的偉大讀出了感情)

分析:“母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從古到今人們對于她的謳歌與詮釋從未有過終止。在課文的最后作者深情地謳歌到“一位母親必定就是一位母親”通過文本細讀我了解了作者的生平,讓學生在“品析詞句,體會情感”的學習過程中,在朗讀感悟母雞對雞雛的平凡細節(jié)中自然地聯(lián)想到生活的場景,層層推進,勾起對“母愛”的回憶,從而揭示出:母親是偉大的,一位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的文本主題。

總評:

?有效教學藝術》一書中說到:在新課程的實施中,要使教材變成學生的學本,首先要讓課本變成學生的讀本。要會學,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從會讀課本開始的。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使學生讀課本,讀出興趣來,讀出學習問題來,讀出學習成果來。

中國古代教育家韓愈認為,讀書要“手批目視,口詠其言,心唯其義?!币馑际钦f,翻閱讀本,朗讀其詞,要用心思考和體會書中所講的含義。讀書要讀出含義,領會含義,讀出含義來,這正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點。

母雞的蛋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公雞、母雞和小雞,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2、愿意與小動物親近。

活動重難點:區(qū)分公雞、母雞和小雞,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雞的一家》,公雞、母雞、小雞的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教師用謎語引出話題:

——“頭戴紅帽子,身穿花花衣,每天早上喔喔啼。”

幼兒猜謎語。

看小雞的剪影,猜測動物;出示母雞的局部猜測,請幼兒說出小雞一家的名稱:

“今天來了三個客人,它們是一家人,請你猜一猜,它們會是誰?”“原來是雞的一家,雞的一家有誰?”

2、看一看: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雞的一家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教師引導幼兒從身體的大小、羽毛、雞冠等方面觀察。

——“它們的叫聲一樣嗎?怎樣叫的?”(學一學)

“它們是怎樣走路的?”(走一走)“它們愛吃什么?你喜歡雞的一家嗎?”

教師歸納小結:雞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

3、學一學: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裝扮公雞、母雞小雞,聽到相應指令做出不同的動作、叫聲等。

母雞的蛋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理解、感受不同節(jié)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學會掌控自己的聲音。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3、能夠積極愉快地融入到活動中去。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母雞孵蛋的音樂,雞蛋三個,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棒棒雞、害羞雞、雙胞胎雞)。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熟悉歌曲《母雞孵蛋》歌曲旋律師:今天雞媽媽的蛋寶寶就要孵出小雞了,我們?nèi)タ纯窗??(教師《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進場。)

二、基礎部分:

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師:你們看看母雞的蛋都一樣嗎?(請幼兒觀察雞蛋)

1、棒棒雞——感受2/4拍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

(1)教師為幼兒出示第一只小雞——棒棒雞師:這是一只什么雞?誰來說說他長得什么樣?(強壯、自信)請幼兒自己想一個很強壯的動作來表現(xiàn)。

(2)傾聽棒棒小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幼兒模仿。

(3)鼓勵幼兒唱出有力的聲音。

(4)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并演唱。

2、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xiàn)害羞。

師:他是什么樣子的?聽聽害羞雞唱歌是什么樣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就像小蝌蚪一樣輕輕地慢慢地。)

(2)師:害羞雞在唱歌的時候是這么樣的?他的聲音呢?

(3)學習害羞雞唱歌。要求幼兒要表現(xiàn)出害羞的樣子。

3、出示雙胞胎小雞

(1)師:咚咚咚,哇!這是一對雙胞胎小雞。請幼兒看看誰是大雙誰是小雙?想一想那一只雞寶寶的聲音會大一點。聽聽他們是怎樣唱歌的?

(2)師范唱雙胞胎小雞的叫聲。幼兒模仿唱。

4、雞媽媽給小雞們排隊

(1)師:三只小雞都孵出來了,雞媽媽可高興了,她準備帶著小雞們出去散步了,出門前要得給雞寶寶們排個隊。怎么排呢?

(2)教師將圖片按照:雞媽媽雙胞胎雞棒棒雞害羞雞的順序排好。

師:大家可高興了邊排著隊表唱著歌,他們是這樣唱的,教師范唱(讓幼兒體驗四拍子的音樂強弱次強弱的特點)

5、幼兒齊唱一遍整首歌曲。

三、結束部分:退場師:我們也跟著雞寶寶們一起去散步好嗎?齊唱最后一段歌詞退場。

教學反思:

本次歌唱活動來源與奧爾夫音樂活動《母雞孵蛋》。原活動的重點在于讓幼兒在撿雞蛋的游戲過程中感知雞蛋的數(shù)量。而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tǒng)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配合輕快的節(jié)奏,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整個活動中。我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出發(fā),運用原歌曲的旋律,為三個雞蛋設定了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產(chǎn)生了歌曲中的棒棒雞、害羞雞、打嗝雞。讓幼兒在趣味的游戲中學習歌曲,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以下亮點:

整個活動選材活潑、熱情。樂曲節(jié)奏活潑、輕快、旋律優(yōu)美,整個課堂表現(xiàn)了一種活潑、輕快的氣氛。本次活動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我用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音樂律動進場,為幼兒營造一個愉快、歡樂、無拘無束的音樂游戲氛圍,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幼兒音樂學習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動機興趣,充分體驗到音樂游戲所表達的快樂,讓幼兒有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

我給三個雞蛋設定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棒棒雞、害羞雞和打嗝雞,讓幼兒在趣味的游戲中學習歌曲,利用打嗝幫助幼兒學習小節(jié)末的休止,降低了幼兒學習的難度,幼兒容易接受,降低難度,讓幼兒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

創(chuàng)設表演的環(huán)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表現(xiàn)時間和機會,滿足幼兒樂于表現(xiàn)的愿望。并且利用表演形式進一步復習歌曲,達成目標。

不足之處:老師的綜合素質(zhì)有待提高,要及時地關注每個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的回答要有針對性的引導,開拓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