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教案8篇

時間:2023-04-04 作者:lcbkmm 備課教案

教案是老師為了提高教學水平預先整理的文字報告,根據(jù)教學目標來制定一份教案,自身的能力一定都有所提升,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我第一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我第一教案8篇

我第一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 能掌握詩歌的內容,會用不同的語氣朗誦詩歌,較有感情。

2、 對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

活動準備:配樂的詩歌朗誦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講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個幼兒園去參觀,碰一個小朋友正在幫弟弟妹妹穿衣服,我問他:“你是哪個班的?”他自豪地對我說:‘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說‘這些是我應該的’。他還朗誦了一首詩歌給我聽,你們想聽嗎?”

2、 老師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兩遍。

3、 引導幼兒掌握詩歌內容

(1) 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2) 詩歌里小朋友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 幼兒跟老師一起朗誦詩歌兩遍,學習新詞“夸獎”

5、 分句練習。老師一句,幼兒一句,也可反過來。

6、 將幼兒朗誦的進行錄音,并欣賞。最后請聲音響的大聲朗誦一遍。

一、教育教學目標

1、鞏固幼兒已有的一日生活常規(guī)和各種生活習慣。

2、引導幼兒實現(xiàn)以家庭生活為主到以幼兒園生活為主的轉變,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各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中。

3、學會關心和幫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學會和同伴團結友愛,學習用關心愛護的語言和小朋友交往。

二、教學準備

1、保教人員檢查活動室內外的安全。

2、課前帶孩子參觀幼兒園,進一步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

3、毽子

三、活動過程

(一)入園活動

1、熱情接待幼兒入園,師幼相互問好。

2、通過“問、看、查、摸”對幼兒晨檢,消除安全隱患。

(二)談話活動

1、讓幼兒談談自己的新變化,新感覺,知道自己又長大了一歲。

2、啟發(fā)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應怎樣做,才是個有禮貌的小朋友。

(三)如廁

在分組排隊上廁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四)戶外活動

師幼一起踢毽子。教育幼兒在戶外不亂跑,聽從教師的指揮。

(五)室內活動

1、說說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

(1)教室里有哪些安全隱患?

(2)廁所有哪些安全隱患?

(3)戶外有哪些安全隱患?

2、做好哥哥,好姐姐

知道做表率,不欺小,尊長輩,講安全。

(六)離園活動

1、仔細聽值日生叫名字,不跟陌生人走,拉緊家長的手,以防走失。

2、知道靠右走,不搶行。

3、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入園。

(七)延伸活動

家長給孩子講生活中的安全知識,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實現(xiàn)家園共育的教育目標。

我第一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元謀人的發(fā)現(xiàn)與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發(fā)現(xiàn)、地點與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頂洞人的距今年代、發(fā)現(xiàn)地點,山頂洞人的石器、磨制技術和人工取火;山頂洞人過著氏族生活。

通過學習本課初步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認識歷史領域內各種不同知識范圍的能力以及觀察、想象能力和比較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閱讀,可以接觸考古知識、神話傳說、古史資料、歷史地圖、文物插圖等各類與歷史有關的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重視歷史課的學習。

2、過程與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圍繞“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這條主線進行講解,然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山頂洞人比北京人的進步性有哪些”。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我國是人類的發(fā)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我國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萬年以前,以此激發(fā)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yǎng)珍視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

(2)通過認清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和人類本身這一真理,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chǎn)和生活狀況。

2、難點:認識勞動在人類產(chǎn)生過程中的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導語一展示遠古人類的頭部模型。設問:這是什么時候的人類頭部模型?那時侯,我國境內有哪些遠古人群?他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狀況又是怎樣的呢?請大家閱讀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導語二播放一段有關遠古人類社會生活的課件,然后提問:該片段反映了我國遠古人類怎樣的生產(chǎn)和生活狀況?他們生活在什么時候?請大家預習課文。

導語三人從哪里來呢?目前有兩種說法:一是人由神創(chuàng)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說”,我國的女蝸造人。二是人是古猿進化而來的,你同意哪一觀點?學完了本課,你或許可能找到答案。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我國最早的人類

(1)我國最早的人類是什么人?他們生活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學生根據(jù)課本回答)

(2)那么,他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狀況又是怎樣呢?(學生看書、討論、交流、教師小結)

據(jù)考古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謀人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兩小塊燒過的骨頭,表明元謀人已經(jīng)會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

?注意】在描述中,速度要放慢,聲調要深沉,感情要豐富,表述結束過一會兒再讓學生睜開眼睛。

(3)那么,怎樣理解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會制造工具呢?(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制造工具本身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只有人類能夠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再聰明的動物也只能利用工具,而且必須經(jīng)過長期訓練。因而會制造工具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

想一想:動物園里的黑猩猩也能利用竹竿或木棍打下樹上的野果子,這是否表明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消失了呢?

?點撥】某些動物利用現(xiàn)成的工具獲取食物,是生存的需要,是動物的本能。而且動物只能簡單地利用現(xiàn)有的工具,并不能對工具進行加工改進,更不能制造出任何一件簡單、粗糙的工具。只有人類才能根據(jù)實際需要,制造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因此,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沒有消失。

2、北京人

(1)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個洞穴里,年輕的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先生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遠古人類頭蓋骨化石,轟動了全世界。從此,“北京人”名揚世界了。那么,“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時候呢?又長什么樣子呢?請看頭像模型。

(展示古猿頭像,北京人頭部復原像模型)

[師問]北京人與古猿相比,面部有什么特點呢?(學生觀察、比較、討論,教師小結)

北京人前額低平、后傾,眉脊高突,吻部前伸,沒有明顯下額。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前的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北京人手腳分工明顯,他們不再像古猿那樣爬行,而是用腿走路,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從事生產(chǎn)勞動。

(2)那么,北京人能夠制造哪些工具呢?他們又怎樣生活呢?請大家結合投影,閱讀教材中的相關內容。

?投影《北京人用火追逐野獸》圖

[師問]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哪些生產(chǎn)工具?

[生答]石塊、木棒、火把。

[師問]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生答]群居生活。

(3)北京人為什么要過群居生活呢?(學生看書、思考、討論,教師歸納小結)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極其簡陋,生存環(huán)境極其惡劣,常常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各種威脅。在這險惡的環(huán)境下,只靠個人的力量,無法生活下去,因而他們必須群居在一起。這是由當時的生產(chǎn)狀況決定的。北京人的這種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4)北京人已經(jīng)會使用火,他們用火干什么?有什么意義?(學生依據(jù)教材回答)

?議一議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們是怎樣保存火種的呢?

?提示】雷電可以使森林著火;人骨和獸骨含有大量的磷,在高溫炎熱的天氣里可以自燃;這些自然現(xiàn)象都為北京提供了天然火種。有了火種,北京人就能使用天然火,而且還學會了保存火種。他們用干燥易燃的花草、樹葉把火種輕輕蓋上,讓他們冒著輕煙。這可是件技術活,需要有經(jīng)驗的長者擔任。到用火的時候,就用勁吹煽,讓火種再燒起來。有了火,北京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

?體驗設想】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

?學生回答示例】天亮以后,北京人開始成群結隊往外走,一部分人去狩獵,一部分人去采集,到天黑以后,采集狩獵等尋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給大家。幾個壯年男子把打到的動物剝皮,把肉割開,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燒烤。熟了以后,根據(jù)每人的具體情況分開。當人們填飽肚子以后,便就著火先進入夢鄉(xiāng),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遠處的野獸是不敢問津的。

北京人的衣服一是把植物枝葉系在腰間,這類衣物不能抵御嚴寒,但多少可以起一點作用,而且容易得到。二是把獵到的動物剝皮后吹干稍稍加工當作衣服。在食物方面,一靠采集,二靠狩獵。住的是天然的山洞。

?點撥】想象一定要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要符合當時的生產(chǎn)力水平和人們的生活習慣。

(1)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除了元謀人、北京人外,祖國境內的原始人類活動遺址還分布著好多,山頂洞人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山頂洞人生活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長什么摸樣?(學生看書回答)

(2)[投影]《山頂洞人的生活》

[比一比]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進步?

[提示]從生產(chǎn)工具上看,山頂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已會人工取火。從勞動對象上看,山頂洞人不僅采集、狩獵,還會捕魚,勞動對象的范圍擴大了。從活動范圍上看,山頂洞人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同別的原始人群交換生活用品,活動范圍擴大了。從生活上看,山頂洞人已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死后還要埋葬。

(3)山頂洞人是怎樣組織在一起生活的呢?(學生看書、討論、交流,教師小結)

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也就是說,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之間都有著血緣關系,彼此都是親屬。這樣,有著血緣關系的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就構成了氏族。一個氏族有幾十個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想一想]氏族成員為什么要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

[點撥]因為山頂洞人的生產(chǎn)工具極其簡陋,僅憑單個人的力量很難獲得食物,因而他們必須共同勞動,所得食物必然共同分配。在分配過程中,誰也不能多占,否則就會有人餓死,從而削弱整個氏族的力量,氏族就有滅亡的危險。這樣,在氏族生活中,氏族成員之間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議一議]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差別的氏族生活,是不是人類的理想生活?

[提示]一方面,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極端低下,氏族成員的生存常常受到威脅,如饑餓、寒冷、疾病、野獸、自然災害等,人均壽命非常短;另一方面。氏族與氏族之間常常為爭奪食物而發(fā)生血腥戰(zhàn)爭,一旦失敗,整個氏族成員就會被殺掉或吃掉。因此沒有貧富貴賤差別的氏族生活不是人類的理想社會。人類的理想社會應該是共產(chǎn)主義社會。

(4)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例1](學案例2)在學習“北京人”時,有人說北京其實是“猿”而不是“人”。你是否同意這一看法,請說明理由。

[解析]本題圍繞“北京人”是“猿”還是“人”展開命題,實質是考查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依據(jù)所學知識可以明確:北京人在體態(tài)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北京人不僅會制造和使用石器。而且還能使用天然火,這是動物所不能及的。因此,北京人應該屬于“人”,而不是“猿”。

[答案]不同意這一看法。從頭部看,北京人雖然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上肢發(fā)育與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尤其是北京人能通過砸擊、敲打、碰撞等方法制造和使用石器。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其他任何動物所不能及的。并且北京人還能使用天然火,既提高了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又促進了自身體質的發(fā)展。因此,北京人是“人”而不是“猿”。

[點評]本題設計新穎,主要考查學生對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這一知識點的理解,以及對北京人體質特征及生活狀況的認識程度。

[例2](學案例3)火對人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說:“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和動物界分開?!比祟悓鸬氖褂媒?jīng)歷了怎樣的過程?火的使用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析]本題引用恩格斯的名言,主要考查火的使用所經(jīng)歷的過程及其作用。依所學知識可知:人類對火的使用經(jīng)歷了從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的過程;火的使用不僅促進了人的體質的發(fā)展,擴大了活動的范圍,而且還能用火制造工具,改造自然,提高人類適應自然的能力。

[點評]本題圍繞與人們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火的使用”為中心來命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歸納和概括能力。此題包含兩問:第一問考查人類使用火的進程,第二問考查火的使用對人類發(fā)展產(chǎn)生的作用,層次清楚,指向明確。

(5)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對本課內容的小結,教師可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予以歸納,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并作為學習資料保存。

我第一教案篇3

小學階段的第一堂數(shù)學課,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喜歡學習數(shù)學的情感。教材選擇兒童樂園的一些場景,組成生動活潑、惹人喜愛的畫面,吸引學生學習。主要教學活動是觀察場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數(shù)出各種物體的個數(shù),并用畫圓點的方式表示各種物體的數(shù)量。通過這些活動,初步感受看和數(shù)能了解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事物,是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同時,在活動中進行初步的常規(guī)教育。

教材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綜合性場景圖,里面有許多物體,各種物體的個數(shù)都不相同,分別為1~10個。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圖及相應的點子圖。每幅小圖里只有一種物體,是從綜合場景里分離出來的。點子圖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

1.組織學生觀察。

場景圖里的內容很豐富,其中的各種物體及其數(shù)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設計和安排的。有些物體數(shù)量較少,有些物體數(shù)量較多;有些物體比較集中,有些物體比較分散;有些物體容易看到,個別物體有較隱蔽的部分。觀察和交流是這部分內容的主要教學活動。容易興奮但不能持久是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他們的觀察比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體就不再關注其他物體;在交流的時候不能把話說清楚、說完整,不善于傾聽同伴的發(fā)言。因此,要組織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從圖中看到些什么,指指這些物體在哪里。帶領學生經(jīng)歷從整體到部分從粗略到細致的觀察過程,不但了解圖的內容,而且學習觀察的方法。要組織學生交流,相互傾聽和相互補充,使觀察的效果更好,還要讓學生知道一些學習常規(guī)。

2.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

十幅小圖都是從場景中分離出來的,一幅小圖里只有一種物體,便于計數(shù)和表示數(shù)量。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尚未進行認數(shù)教學,暫時不宜用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二是幾個物體畫幾個圓點,圓點與物體的個數(shù)相同,滲透對應思想;三是圓點能且只能表示各種物體數(shù)量方面的屬性,不表示物體的其他屬性。這種初步的抽象,對后面的認數(shù)十分重要。

前三幅小圖,物體及圓點都已畫好??梢酝ㄟ^滑梯下為什么畫一個圓點秋千下為什么畫兩個圓點圓點表示什么意思等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圓點的作用。這樣,在飛機、蝴蝶、鳥下面畫表示個數(shù)的圓點就不會有困難了。至于根據(jù)已經(jīng)畫出的七個、八個、十個圓點,說出小圖中的物體,只要在情境圖里指一指有關的物體,數(shù)一數(shù)是這樣的幾個,不要求學生畫這些物體。

我第一教案篇4

知識與能力:

經(jīng)歷從現(xiàn)實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能正確數(shù)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shù)。

課題:

信息窗二 觀察賊鷗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加強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理解數(shù)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shù),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

2.借助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

過程與方法:

會根據(jù)一個參照數(shù)或一個具體要求估計出另一個數(shù)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凡事要開動腦筋,善于思考。

個 性 化 修 改

教學重點難 點1、復習100以內的數(shù)數(shù)、數(shù)的順序、比較數(shù)的大小。

2、培養(yǎng)學生整理已學過知識的能力,增強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 備

課時安 排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這幾天我們交了好多數(shù)字朋友,可是有一些數(shù)字朋友不聽話,都在我們的課本上解散了非常亂,讓我們來看看都是幾好嗎?

二、提出問題

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教師在學生提問的過程中給予及時地引導,對問題進行篩選。

三、解決問題

1、讓我們讀一讀,都是哪些數(shù)字朋友?

學生同位之間讀一讀。

2、看樣子還真不少呢?到底有多少你知道嗎?學生自己數(shù)一數(shù),小組匯報統(tǒng)一答案。

3、其實這些數(shù)字只要我們按照一點的順序串起來,就會有一個驚喜,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學生連完之后,說一說是什么?

這里面一定有你喜歡的數(shù),不妨用你喜歡的符號表示出來,說一說這個數(shù)的組成,看一看在你喜歡的數(shù)中,哪個最大?說一說,為什么說它最大?你是怎么想的?

還可以選一個你最喜歡的的數(shù),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比一比,誰選的數(shù)最大?誰選的最小?說一說是怎么比出來的?

4、回顧整理

在這個單元中,你還學到了什么?

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歸類整理。引導學生在回憶的基礎上說一說,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覺得自己又有什么收獲?”“哪些方面比較滿意”、“哪些方面還學要繼續(xù)努力”、“與小伙伴合作怎樣?”應到學生客觀做出評價,并把相應的蘋果涂紅。

四、課堂小結

我第一教案篇5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身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xiàn)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態(tài)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tài)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tài)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jīng)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身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我第一教案篇6

[知識要點]

1.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點:

①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②力是產(chǎn)生物體運動的原因。

2.伽利略的運動觀:

①他的觀點來源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

②觀點: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自己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3.牛頓第一定律:

①來源于牛頓第一定律實驗。

②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③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4.慣性:

①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叫慣性。

②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重點難點分析]

慣性大小的討論:

①慣性就是使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是勻速、是加速還是減速)勻速直線運動,使原來靜止的物體靜止。

②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宇宙萬物中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沒有慣性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③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物體慣性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物體的密度、形狀、體積無關。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慣性就越大,越難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④只要物體的質量不變,物體的慣性就不變。所以“克服慣性”“慣性增大”“慣性減小”是錯誤的。

⑤慣性大小表示物體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難易程度。物體慣性越大,越難改變運動狀態(tài),慣性越小,越容易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例題選答]

1.光滑水平面上一個大木塊上有一個小球,二者從靜止開始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2m/s2。第3秒時小球從木塊上落到水平面上時,木塊的加速度不變,再過5s小球和木塊的速度各是多少?分析:第3秒時二者的速度vt=at=2m/s2×3s=6m/s 則小球和木塊在3s末的速度都是6m/s。小球離開木塊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再過5s速度仍是6m/s木塊共運動8s,速度就是2m/s2×8s=16m/s

2.關于物體的慣性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力可以改變物體的慣性

b.物體靜止時沒有慣性

c.人造地球衛(wèi)星有慣性

d.太空中飄蕩的宇航員沒有慣性

分析:慣性的大小決定于質量,不受其它因素的影響。只要物體有質量就一定具有慣性,所以b、d兩個選項不正確,c選項正確。一個物體的質量不變,則其慣性大小也不發(fā)生變化,所以a選項不正確。答案選擇第三個c。

[練習精選]

1.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力是改變物體運動

b.物體越重,慣性越大

c.物體的慣性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越難改變

d.行駛的車輛中突然剎車時,乘客向前傾倒,是因為乘客具有慣性

2.關于慣性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高速運動的物體不易停下來,所以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兩個物體質量相同,它們的慣性一定相等。

c.鐵餅被運動拋出后繼續(xù)前進,這是因為鐵餅具有慣性的緣故

d.一個物體在地球上不容易被人舉起來,在月球上則很容易,所以物體在月球上的慣性小。

3.計算:

一個物體的速度是10m/s,受到的合外力零,則10秒后物體速度是多少

我第一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校園安全隱患。

2、鞏固已知的安全知識,增強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3、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fā)事情的教育。

教學重點:鞏固已知的安全知識,增強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檢查假期作業(yè)

通過學生口頭匯報檢查,多數(shù)同學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社會實踐任務,也有個別同學雖然作業(yè)完成了,但實際效果不理想。

二、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請學生列舉一些現(xiàn)象)

1、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的安全隱患。

2、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隱患。

3、學生交通安全隱患。

4、校園隱性傷害的隱患。

三、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1、上下樓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為趕時間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欄桿。

③整隊下樓時要與同學保持一定距離。

④上下樓時不要將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樓道內彎腰拾東西、系鞋帶。

⑥上下樓靠右行等。

2、集體活動中要一切行動聽指揮,遵守時間,遵守紀律,遵守秩序,語言文明。

3、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②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xù)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③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動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fā)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四、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項。

①不吃過期、腐爛食品。

②有毒的藥物(如殺蟲劑、鼠藥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③禁止購買用竹簽串起的食物(油反復使用,竹簽容易傷人,食品衛(wèi)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

五、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1、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guī)則。

2、乘坐公交車注意事項:

①車停穩(wěn)后,方能上下車,上下車時注意秩序,不要擁擠。

②乘車時,要站穩(wěn)扶牢,不要把身體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時,應該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謹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場所禮儀,不要大聲喧嘩,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主動為老弱病殘讓座等。

六、其他校園安全的注意事項

1、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甚至誤解?

敢于自我反省,認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師誤解,應該和老師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過激的行動。

2、你與同學發(fā)生矛盾怎么辦?

自己的所作所為也要有安全意識。青少年時期容易沖動,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一定要冷靜,要理智,切忌用拳頭代替說理,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的后果。

3、如何加強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上課離開本班教室一定要關好門窗,要將錢和貴重物品帶在身上,不能給小偷有可之機;不要把球帶到教學樓,在教室樓的走廓上踢,這種行為既違反了校規(guī),又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試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飛入哪一位同學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4、當自己感到身體不適時,怎么辦?

及時告知班主任或任課教師,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

5、你不認識的人自稱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將你接走,你怎么辦?

先讓班主任與家人取得聯(lián)系再視情況而定。

6、安全小常識

臨危逃生的基本原則:保持鎮(zhèn)靜,趨利避害;學會自救,保護自己;想方設法,不斷求救;記住電話,隨時求救:“119”----火警“110”----報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報警打電話時要說清地點、相關情況、顯著特征。

七、小結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鐘長鳴!同時提高學習成績,做一個合格畢業(yè)的小學生。

我第一教案篇8

一、 導入

師:長江風光,三峽最美,然而,我國最早介紹水系的地理著作《水經(jīng)》中關于三峽的只有十五個字:“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币馑际情L江之水向東流過巫縣南邊,鹽水從縣東南流注入其中。北魏地理學家酈道遠以為這樣過于簡單,特地“踐躋此境”,也就是實地考察,寫成《三峽》一文(板書課題)。

二、聽讀美文

師:讓我們先來觀其美景,聽其美讀。(cal播放配樂視頻朗讀)

師:“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讀起來真是豪情滿懷,回腸蕩氣??!請同學們自己也試著讀讀《三峽》,碰到難認的字作一記號。

生自由讀,邊讀邊標出難認的字。

師:哪些字比較難認?

生:闕,曦,襄,溯, 漱。(師一一指正其讀音)

師:聯(lián)系詞語來認識它們會更好,請看老師事先找好的(cal顯示):

略無闕(quē)處 不見曦(xī)月 夏水襄(xiàng)陵 沿溯(sù)阻絕 乘奔(bēn)御風 飛漱(shù)其間 清榮峻(jùn)茂 屬(zh)引凄異

(生讀)

師:有沒有發(fā)現(xiàn)此文語言上的一大特點?

生:有很多四字短語。

師:是呀,這些四字短語讀的時候,一般用二二節(jié)拍,比如:兩岸/連山,略無/闕處?,F(xiàn)在我們把下面的四字短語讀一讀。(cal顯)

重巖/疊嶂 隱天/蔽日 亭午/夜分 不見/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素湍/綠潭 回清/倒影 懸泉/瀑布 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 良多/趣味

生讀

師:要讀好此文,除了要讀好節(jié)拍外,還有兩個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讀好領起詞的拖音,二是讀好特殊地方的頓音。比如“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一句中,要在 “至于”后有短暫拖音,以示領起。大家找找看,文中還有哪些領起詞呢?

生: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或/王命急宣

有時/朝發(fā)白帝

雖/乘奔御風

則/素湍綠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

師:哪些地方要有頓音呢?比如“清—榮—峻—茂”,水清,樹榮,山峻,草茂,四樣事物。再比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里的“淚—沾—裳”一字一頓,愁腸寸斷。

三、情讀美文

師:掃除了攔路虎,掌握了朗讀技巧,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來讀讀《三峽》,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生自由讀。

師:正確,流利,有感情,“有感情”是朗讀的最高境界?,F(xiàn)在,老師關心的是,你從文中讀出怎樣的感情來了?

生:我從第一段里讀出一種豪邁之情。連綿的群山,一片壯闊、陽剛,還隱天蔽日,多么雄奇啊!

師:是的,面對巍峨的山巒,總會有豪情油然而生。你認為這段中,哪些詞應刻重讀?

生:七百里,連,略無,重,疊,隱,蔽,自非,不見。

師:請你讀一讀這一段話,讓我們也感染一番豪情。

生讀。

師:這段中,“略無”一詞,“一點兒也沒有”,極言山之連綿,可比用“俱無”一詞有氣勢多了。好,請繼續(xù)發(fā)表想法。

生:第二段中寫到夏天水位上漲,漫上山陵,連上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斷,也就是說航道不通,我想到電視上看到的關于洪災的新聞畫面,感到兇險。而如果有王命急宣的話,那船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船速飛快,既驚險刺激,又驚懼不已。

師:驚懼不已,水漲得那么大,水流又那么急!請你讀出一種驚險感。

生讀。

師:建議讀的語速可以快一點,因為水急呀!好,繼續(xù)——

生:我從第三段中讀出的是一種愉悅的感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文中直接有一句話叫“良多趣味”。這里有素湍,有綠潭,有怪柏,有懸泉,有瀑布,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師:請讀——

生讀。

師: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處身其間,身心和悅。

生:第四段有點傷感,因為這里寫到霜旦,深秋季節(jié),樹林和溪澗里一片寒意和肅殺,耳邊還有猿的哀鳴。

師:請讀一讀。

生讀。

師:淚—沾—裳,哀傷之情。

師:通過幾位同學的感情朗讀,咱們發(fā)現(xiàn),三峽一文雖是寫景之作,但其中蘊含的情感卻是波瀾起伏,豪邁——驚懼——和悅——凄婉。看來,此文“水”很深吶!

師:今天這堂課上到這兒,請同學們課后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解釋加點字;第四題,翻譯課文中間兩段,體會語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