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的教案8篇

時間:2022-12-10 作者:Monody 備課教案

教案在編寫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考慮邏輯思路清晰,教案是每一位教師在上課前就應該提前準備好的文書,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又有的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又有的教案8篇

又有的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寫法。

3、了解詩中的議論,認識詩歌哲理性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難點】

對比寫法,詩中議論的作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指導:

1、摘錄臧克家《關于短詩〈右肘人〉》:

在舊社會里,我們看慣了這樣的事情:大至官僚,小到鄉(xiāng)紳,殘害壓迫人民,壞事做絕,罪孽深重,卻妄想“流芳百世”,到處豎起“澤被鄉(xiāng)梓”“德高望重”一類的“功德”碑,把自己升為萬古不朽的“偉人”。

?有的人》寫于……抒發(fā)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

2、看“學習重點”“預習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及內容。

3、讀課文(定條件的由男女生結合,兩人一組,每節(jié)詩由男讀1—2行,女讀3—4行,用磁帶錄上音待評)

(二)課堂教學(以讀帶講)

1、導入新課(可借鑒吳玉章同志1961年6月11日為《革命烈士詩抄》題詞“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功昭日月,行作楷?!币耄?

2、板書課題,配樂,范讀全文(放錄音磁帶或教師朗讀。要求學生標出詩中對比句)

3、抽讀課文并正音:臧(zāng)摔(shuāi)(老師對朗讀速度、節(jié)奏、語調的諷刺與贊頌,情感的愛與憎予以指導)

4、預習檢測

(1)放兩組錄音作業(yè),第一盤放1—4節(jié),第二盤放—一7節(jié),同學評。

(2)填空

a、《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后,為____,懷著的情感而寫的。(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對魯迅先生崇敬)

b、題目不直接寫作“紀念魯迅”,而叫做《有的人》,其理由是____(課題更含蓄,便于對比突出主題,將魯迅精神加以提煉、引伸,讓讀者獲得深刻的教益。)

c、用詩句填空?!坝械娜恕痹谠娭幸恢竉___的人,一指的人。你喜____歡一種人。魯迅屬于____一種人。(最佳選擇是第二節(jié)中的2、4行。)

d、“紀念魯迅有感”中的“有”是意思,“感”是____的意思。詩中表達感慨用的表達方式是(引起、感受、感慨,議論)

e、通篇采用手法,褒貶鮮明,但重在____。作者從魯迅生前____,故后____這兩點來表現(xiàn)他的偉大。(對比,贊頌,為人民奮斗犧牲而從不想到個人,人民熱烈紀念他)

5、閱讀研討

(1)限時默讀。找出:哪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讀每節(jié)詩的后兩行)

(2)同桌互相聽讀。(針對以上問題互議,互談)

(3)表情朗讀。一人領全班合,齊讀上面板書的有關內容。(注意激發(fā)頌揚情感)問:

①為什么說有的人死了還活著?

②誰以“野草”自比?有何含義?“地火”又指什么?“等著地下的火燒”表現(xiàn)出一種什么精神?

③怎樣理解“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④上面已經寫出了對魯迅的紀念,如果就以此成篇行嗎?

(4)個別讀。(帶著下列問題)讀每一節(jié)詩的前兩行。問;

①詩中給我們刻畫了另一類鮮明的形象,與前一種人有強烈的反差,這叫什么寫法?其作用是什么?

②這首詩從哪幾方面把兩種人進行了對比?詩的2—4節(jié)同5—7節(jié)在內容上是怎樣呼應的?(學生搶答,教師歸納)

(5)讓男生(或女生)帶著譏諷、詛咒的語調朗讀以上有關詩行。

(6)精讀2—4節(jié),再次體會對比的作用。問。

1、你怎樣理解活著的人已經死了這一句中的“活”和“死”字?它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哪些人?

2、為什么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3、(展開聯(lián)想)請聯(lián)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舉一例說明“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下場如何?再舉一例說明“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著的人”得到人民怎樣的擁戴和回報?

(7)背誦全詩。參看板書。

6、揣摩運用

(1)處理課堂練習第五題。

(2)第七題在課前或課后閱讀體會。不作講解。

又有的教案篇2

【教學設想】:

這首詩歌是臧克家為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不僅僅是單純懷念魯迅,而是通過與有的人的對比闡揚了一種人生哲理,融入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學習時,我指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情的脈絡,學習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并進行創(chuàng)作寫自己的《有的人》。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學生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的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3、學生通過學習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從而樹立高尚的人生觀,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品味出詩味。

【教學難點】:

深入文本,從細微處體會。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走進詩歌

1、談話導入

“再會”魯迅:同學們,我國近代文學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他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了一生,他是中國文化的一面旗幟,曾被堪稱為民族“英雄”。這位文學家就是——(魯迅)。

2、出示魯迅圖片

這就是魯迅,對于魯迅你還有什么了解的?(生暢談)

3、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理念:激情的導入,直奔“主題”。)

二、品讀詩歌

1、請認認真真地讀這首短詩,要讀正確、讀通順。

2、正音。

課件出示詩歌第二節(jié),這里有一個字特別容易讀錯,瞧!它就在這一小節(jié)當中,猜猜是哪個字?(呵)告訴大家這個字同“啊”字是一樣的讀音,那么,它應該讀第幾聲呢?

自由讀——指名讀,并追問理由——齊讀

3、齊讀這首短詩

(設計理念:詩的語言是凝練、含蓄而又飽含感情的,以朗讀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嘗試將詩人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三、感悟詩歌

1、研讀品悟:詩中寫了幾類人?

2、生匯報、師適時引導。

師:真不錯,大家說的這么多,我們的詩人臧克家把這些歸納為兩類人——課件出示第一小節(jié)內容,歸納兩類人:(1)雖生猶死,(2)雖死猶生

3、師質疑:活著就是活著,死了就是死了,為什么還有“活著卻死了,死了卻活著”呢?

4、指導朗讀。

(設計理念:學生交流、并學會傾聽,適時指導朗讀,要求讀出語氣,感情等。初步體會詩人的愛與憎,頌揚與鞭斥等情感。)

四、拓展詩歌

1、這首詩是紀念魯迅的,可是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

(全詩沒有一個地方有魯迅的名字)

這首詩除了歌頌魯迅先生外,作者還歌頌了哪些人呢?請舉例說明。

2、尋找魯迅的影子。

雖然詩中沒有魯迅的名字,但我相信詩人肯定不是忘記了,詩中肯定有魯迅的影子,你從哪些詩句中看到了魯迅的影子?想起了他的哪件事?

(生匯報,師相機引導,適時聯(lián)系前面課文、課外資料,拓展對魯迅的認識。)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回歸文本,深入文本,在尋找魯迅影子中,進一步探究人生的價值,學生體會到作者對魯迅的熱愛、敬佩之情,從中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也感受到詩歌語言的含蓄與形象。)

3、激情拓展

同學們,魯迅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在他去世的時候,數以萬計的人來追悼他,為他送行。人們把他的靈柩扛在肩頭,把他的照片舉過頭頂,沉痛地哀悼這位偉人,這個不屈的戰(zhàn)士!很多人都寫文章來追悼他,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這樣說——(課件出示,生齊讀):他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偉大,他堅強!著名文學家老舍先生說——(課件出示,生齊讀):他有顆純潔的心,能接近青年。偉大領袖毛主席這樣評價——(課件出示,生齊讀):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4、配樂讀

同學們,讓我們捧起書,再讀這首詩,把我們深深地敬仰送給那些讓我們敬佩的人。

(設計理念:課外拓展,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魯迅的熱愛與頌揚之情,通過配樂朗讀,進一步感受詩的魅力。)

五、學寫詩歌

1、讀得真好,我相信大家已經感受詩歌的魅力,但詩歌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它的語言、節(jié)奏、情感,還表現(xiàn)在它的寫作特點上。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歌的寫作特點是什么?體會對比手法運用的好處。

2、模仿本詩的格式寫作:

(1)導語激情,仿寫詩歌。

巴爾扎克說過:詩句是一些種子,應當在別人的心底開花。這首詩已經扎根在同學們的心底,那么,我們讓它慢慢開出美麗的花吧,這朵花就是寫出我們自己的《有的人》。

(課件出示要求):

a、可以想想身邊的大人或同學們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而且這兩個優(yōu)缺點是一組反義詞,在一個人身上可以同時俱備。

b、想想是什么樣的行為讓他有這樣的優(yōu)點和缺點。

c、不同的行為會帶來什么不同的結果?

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找伙伴合作創(chuàng)作,看看哪一個小組更有智慧。想好了就開始寫。

(2)學生練寫

(3)指名展示

(設計理念:訓練學生在讀懂詩句的基礎上,總結詩歌寫作手法?!吧平陶呤谄浞ㄒ病?,六年級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模仿古詩的方法,在回憶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提出創(chuàng)新的方法,并進行創(chuàng)作。)

3、激情總結。

同學們寫的真好!你們的詩讓我感到震撼!這節(jié)課我們開始叩響了詩歌的大門。下一單元,我們班的老師會帶領大家去輕叩詩歌的大門,走進詩歌,會洗滌我們的心靈,陶冶我們的情操,希望大家會愛上詩歌!老師更期望在我們同學當中能夠誕生出杰出的詩人!謝謝大家。

(設計理念:銜接下一組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

六、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繼續(xù)完成個人詩稿。

又有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能根據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詩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經典詩句,感受朋友間的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難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感受朋友之間的知音情誼。

教學準備:相關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讀題——未成曲調先有情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課件出示“伯牙鼓琴圖”)(指名讀課題,讀準“弦”)

2.理解題目的意思。

3.師:理解了意思,再讀題。(生讀題)

二、練讀文——抑揚頓挫品音韻

1.自由讀,把不太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說一說哪些句子不太好讀(課件出示難讀的句子),指導學生讀好停頓和語氣詞“哉”“兮”。

3.指名讀,師配樂范讀,齊讀。

4.學生結合注釋理解古文的意思。(生結合注釋理解意思,師巡視)

三、品讀“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一)學習最后一句話,設置懸念

1.師:題目是“伯牙絕弦”,那么,伯牙為什么絕弦呢?(指名回答)

你是從文中的哪一句話看出來的呢?(課件出示最后一句話)指名讀

2.師:這句話什么意思?

(二)學習前三句話,了解知音

1.師:從這句話我們能看出來,伯牙和子期是什么關系(知音),我們從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來子期的確是伯牙的知音呢?(課件出示句子)

句子中“善”字出現(xiàn)了四次,意思一樣嗎?(指名回答)

2.那么,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句話吧

師:那么伯牙究竟有多么擅長彈琴呢?讓我們看看《荀子 勸學篇》里是怎么說的。(出示課件,指名讀,理解擅長)

3.師:(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善聽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泰山呢?(生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想象)指導朗讀

4.出示第二個句子: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師:此時,伯牙轉軫撥弦,將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從他的指間浩蕩而出,——(聽音樂)子期,此時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樣的江河?

(指名說,指導朗讀)

5.師:真好。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那些動人的場景呢?請你充分發(fā)揮想象力!

6.句式練習

師:同學們,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時,子期會怎么贊嘆呢,(出示課件)伯牙鼓琴時心里還會想到什么,子期又會怎么贊嘆呢?請同學們從以下詞語中任選一個仿照書上的句式說一說好嗎。(指名答)

7.師:是的,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子期一定能準確地知道他的心意,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其實,子期必得的又何止是伯牙的琴聲啊,他還聽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呢?請同學們來看看這個小故事。(指名讀)

(出示鏈接,生閱讀)

師:讀了這個小故事,你感受到伯牙怎樣的心胸、怎樣的志向呢

師:是的,這種高遠的志向,博大的胸懷,伯牙通過琴聲表現(xiàn)了出來,而子期也通過伯牙的琴聲感受到了,這才叫—一起讀(課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也只有這樣知志又知心的才是真正的知音。(板書:知音)(理解知音的真正含義)

8.相傳,這曲高山流水伯牙最早是在宮廷演奏的,但是在諸侯大夫中、在宮廷樂師間,沒有人能聽懂他的琴聲,更沒有人能聽懂他高遠的志向,博大的胸懷,達官貴族們喝得零丁大醉,甚至有的人還連連搖手:“這是什么曲子?換換換……”伯牙此時會是什么心情啊?(孤獨傷心)他多么渴望能有一個知音啊。 現(xiàn)在,他遇到了子期,他該多么(指名答:興奮、幸福、激動)讓我們帶著這種激動、幸福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吧。(齊讀)

9.同學們,如果你就是伯牙,你會有怎樣的感慨想對子期說呢?出示“伯牙得遇鐘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10.師:想知道伯牙當時是怎么說的嗎?(出示)

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

11.(出示)老師和大家配合著來讀。

四、知音離世,斷然絕弦

1.師出示音樂,拓展知識,語言渲染,指導朗讀讀最后一句話。

2.師: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斷了他的前程、斷了他的心弦、斷了他的希望……)

3.齊讀最后一句話。

4.出示短歌,師配樂范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五、回味絕弦,余音裊裊

1.故事學完了,此時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2.是啊,正是因為知音難覓,才演繹出這凄美動人的“伯牙絕弦”。相信,現(xiàn)在你們一定能入情入境地讀一讀這篇這個故事了,是嗎?(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yè)

1.背一背這篇古文。

2.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聽。

3.搜集一些描寫友情的詩句。

附板書設計

伯牙絕弦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

俞伯牙 善鼓琴 絕弦

知音

鐘子期 善聽 去世

又有的教案篇4

1、學會生字“遮”:理解古詩詞句的意思。 2、體會詩的意境美,感受詩人對望湖樓雨景的贊美之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理解古詩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情感和詩句的語言美。

教學準備:

古詩課件、背景音樂、詩人簡介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 提問:你們見過夏天的雨嗎?誰來說說它有什么特點。 2,引入詩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詩人蘇軾寫的一首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看看他是怎樣寫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氣的.(板書并領讀課題,注意停頓)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 軾3, 讀了這個題目,你們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寫這首詩的時間,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經常會有陣雨或雷雨出現(xiàn).地點在望湖樓.) 4, 解疑:“醉書”,在似醉非醉的情況下寫的詩. 5, 介紹作者背景 蘇軾(1037-1101),北宋詩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被稱為"三蘇".他的詩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著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讀順。

2、學習生字?!罢凇弊x翹舌音,是遮住、遮蓋的意思。

3、默讀本詩,給古詩劃節(jié)奏。

黑 云 / 翻 墨 / 未 遮 山 , 白 雨 / 跳 珠 / 亂 入 船 . 卷 地 風 來 / 忽 / 吹 散 , 望 湖 樓 下 / 水 / 如 天 .

4、解釋詩中詞語。

5、教師范讀,強調注意停頓。

6、指導學。生讀出節(jié)奏感!(個別讀,分組讀,齊讀)三、精讀課文,理解詩意。 1、提問:作者這首詩重點寫的什么?(雨)哪里的雨?(西湖的雨) 2、學習第一句 (1)下雨前是怎樣的一幅畫面?翻墨是什么意思?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未遮山是什么意思?(2)你能用一個字形容這樣的烏云嗎?(快、奇、來勢兇猛)你能用學過的四字詞語形容一下這樣的烏云嗎?(烏云翻滾、風起云涌、烏云密布、烏云滾滾……) (3)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句話。

烏云翻滾像潑灑的墨汁尚未遮住山,.

6、學習第二句 (1)云的來勢兇猛,雨也絕不溫柔,你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了?(2)跳珠是什么意思?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亂入船是什么意思?(3)指導看圖,用一個字概括一下這樣的雨?(大、猛、調皮……)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見過的最大的或最有特色的雨? (5)讓我們記住這樣的雨,齊讀第二句。

(6)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句話。

白花花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7、結合插圖,用同樣的方法自學三、四兩句 (1)學生自學

(2)提問考察 當我們沉浸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時,這調皮的雨卻似乎有意躲著人們,轉眼間就不見了。哪個字寫出了這樣變化的快?(忽)此時此刻呈現(xiàn)給游人的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你能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這兩句表達的內容?這樣的景色可以用題目中的哪一個字概括?

(3)讓學生說說三、四句詩的詩意。

卷地而來一陣大風忽然間把雨吹散,風雨后望湖樓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四、感受詩意境美:(品 詩) ①這首詩描寫了西湖什么景色?(西湖夏天一場雨的過程) ②這場雨下得怎么樣?(快且大) ③哪里可以看出來啊?(未遮山,亂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④你覺得詩句寫得美嗎,為什么?(有聲:翻墨,跳珠,風來。有色:黑云,墨,白雨。有動感:翻,跳,卷,吹。比喻形象生動:黑云像翻墨,白雨如跳珠,水似天??坍嫵隽讼挠陙淼每烊サ靡部斓奶攸c) ⑤一起朗讀,讀出詩的美!

這里可加唱詩歌。五、背誦古詩

老師播放音樂,學生各種形式背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小結 詩人在西湖望湖樓上邊喝酒邊欣賞西湖的景色,結果被西湖一場急雨后美麗的景色陶醉了,寫下了這首詩,詩人被陶醉了,今天你們也被陶醉了沒有呢?(陶醉了) 七、板書設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 墨水

白雨 跳珠

大風 忽 吹散 去得快

湖水 水 如天 奇(景象)

又有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課前準備:

1、搜集、閱讀魯迅資料;

2、標出詩歌小節(jié)數;

3、復習朗讀本單元前幾篇課文的關鍵句子。

教學關鍵詞:

活、死、俯、騎。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

上課前,老師想了解一下你們對魯迅知道多少?(抽生說)

是的,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和革命家,魯迅被譽為我們的“民族魂”。要寫一位如此偉大的人物,是很難的,而要通過一首詩去歌頌魯迅更是難上加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近“初識魯迅”的最后一篇課文,它恰恰就是通過一首詩去歌頌魯迅的。這就是詩人臧克家寫的《有的人》。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讀通順正確。

三分詩,七分讀。請大家走進這7個小節(jié)28行詩中,把詩讀正確讀流利。(生讀)

匯報自讀情況。(抽生讀前6小節(jié),最后一小節(jié)齊讀)對于你們的朗讀,老師不作任何評判,我請來了一位高人,(播放課件。聽輕重,聽情感,聽節(jié)奏)是高手吧,說說哪個句子你現(xiàn)在可以讀得更好了?我們跟著他一起進步吧,讀這一句。

三、再讀讀構思。

自己再通讀全詩,看一看7個小節(jié)之中藏有哪些寫作技巧?(生匯報后,幻燈出示)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的?第一小節(jié)和后面的6個小節(jié)是總分關系,思路清晰;全詩都運用了對比寫法,感情表達更加強烈;234小節(jié)分別和567小節(jié)照應,結構嚴謹。有了這個示意圖,我們現(xiàn)在就像擰起了一根繩子,詩歌的每一句都在這根繩子上,這叫全局在握、胸有成竹。

四、品讀第一小節(jié)。

既然第一小節(jié)總起全詩,那請問,是靠哪些字統(tǒng)領全詩的?讀一讀找一找。(板書:“死”、“活”)兩個“活”,兩個“死”,意思一樣嗎?(生答)那你就讀出這種不一樣來吧。

是的,有的人雖生如死,那是行尸走肉;有的人雖死猶生,那是因為他們的精神永存。來,讀出這種醍醐灌頂的感受吧,讀出我們的警告和呼吁。(齊讀本小節(jié))

五、品讀“雖生如死”。

有的人活得崇高偉大,有的人活得無恥卑微,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句子對“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作出了完整的回答?

抽生讀。讀出蔑視(那是癡心妄想)、咒罵(那是罪有應得)、痛恨(只要有良知的人都會懷有這種感情)、不屑一顧。

又有的教案篇6

蘇教版《有的人》教案3

1?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fā)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

2?了解詩歌語言的一般特點。

3?認識本詩所表達的活與死的辯證關系,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反復誦讀。

2?通過讀,理解詩的深刻哲理。

3?把較難懂的內容(第三、第六、第七節(jié))講清楚,講透徹。

教學重點

1?理解對比的寫法。

2?體會用詩講道理。

教學難點

1?“有的人”指哪些人?

(每節(jié)詩的前兩句都指反動統(tǒng)治者,他們雖然“活著”,卻如行尸走肉,他們欺壓百姓,下場可恥。每節(jié)詩后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頌。詩作的側重點是歌頌魯迅及像魯迅一樣的人。)

2?“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兩句詩該怎樣理解?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軀殼活著,他們徒具形骸,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駐人間。)

3?為什么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為什么說“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實際上這種人活在世上,靈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叭蹘r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蕩滌舊社會的黑暗、腐朽,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發(fā)展起來,野草就會萌生,到處是一片青綠。)

課時安排

第1、2課時: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理解課后題。

第3、4課時:理解對比的寫法,和本詩蘊含哲理。

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1節(jié))                      (第2、3、4節(jié))                        (第5、6、7節(jié))

人生意義

(對比)                             (對比)                                       (對比)

又有的教案篇7

教學目的

1、領會詩歌所表達的階級感情和深刻哲理

2、學習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樹立高尚的人生觀

3、理解對比的寫法

4、了解詩中議論的特點

5、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

1、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理解內容

教學時數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

我們學習過魯迅先生的文章,知道魯迅先生懷著對祖國前途的深沉的憂慮、懷著對祖國人們的赤誠的愛,始終站在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前列,用自己的筆,與帝國主義的附庸、與封建勢力的余孽、與一切人民的敵人做不妥協(xié)的斗爭。因此,他得到了廣大人民的崇敬與愛戴,當然也遭到階級敵人的攻擊與謾罵。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一篇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的詩歌——《有的人》。

二、熟讀全詩

1、教師范讀,學生劃節(jié)奏,標重音,悟語氣。

2、教師指導、學生齊讀。

三、感悟詩歌內容,思考以下問題。(不急于尋求統(tǒng)一答案)

1、“有的人”具體指什么人?詩歌既然為紀念魯迅而作,為何題目卻是《有的人》?

2、詩人寫出了這兩種人各自的什么特點?

3、全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4、詩人寫此文有什么深意?

四、在激起學生求知欲的基礎上介紹詩人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

臧克家:詳見注釋。

從“中華民國”這塊招牌高高掛起之后,看到、親身經歷了舊軍閥、新軍閥的種種罪惡殘暴的迫害,也悲憤地目睹了地主階級和一切達觀貴人為非作歹、欺壓群眾、視人民如草芥的種種情況,他們利用他們的走狗作吹鼓手,替他們歌功頌德,同時,還想在石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為自己樹碑立傳,以期“流芳百世”。

魯迅活著的時候,和逝世之后,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國民黨反動派,怕他、恨他,發(fā)動攻勢“圍剿”他,造謠侮辱、中傷他,連他的墳頭都怕得要命。而人民呢,尊敬他、愛他,把他作為自己的代言人,作為階級斗爭的勇士、文化的旗手偉大的民族英雄。

1949年全國解放,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紀念日,全國第一次公開隆重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詩人目睹了人民群眾的紀念盛況,深切追憶魯迅先生,于是對魯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和著以前郁積胸中的感情一齊迸發(fā),就寫下了《有的人》這首詩歌,抒發(fā)了自己的無限感慨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五、在此基礎上明確前面思考題的答案。

從三個方面考慮:對比對象;對比角度;對比內容。他們的表現(xiàn)和結果。

為人民的人:

對人民——恭恭敬敬,全心全意;結果:人民永遠記住他。

對人生——為革命,愿獻身;結果: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對社會——讓別人活得更好。結果:抬得很高,很高

反動派及剝削者:

對人民——作威作福,任意欺壓。結果:把他摔跨

對人生——為自己,想不朽結果:爛得更早

對社會——使別人不能活,結果:下場可以看到

總結問題答案:

1、“有的人”指兩種人、兩種階級,一種是魯迅及以魯迅為代表的革命戰(zhàn)士,另一種是指國民黨反動派及那些剝削人民的人,詩人贊揚前一種人鞭撻后一種人。因為詩中通過揭露魯迅的對立面——官僚地主階級和一切騎在人民頭上的反動派,來襯托偉大的戰(zhàn)士魯迅的,因此,用“有的人”作標題,對全詩內容做了概括和提示。

2、見上分析。

3、對比手法表現(xiàn)詩人愛憎分明的感情。

揭示了為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六、學習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

2、完成練習一的第一小問。

3、明確這一節(jié)是從什么角度進行對比的。

七、思考以下內容是怎樣對比的。

第二教時

一、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討論第二——第七節(jié)是如何進行照應的。

二、討論這幾節(jié)是從哪些角度進行對比的,是怎樣進行對比的,并列表說明。

三、深入思考以下問題。

1、把第二節(jié)改為“有的人/欺壓老百姓;有的人/為人民服務?!毙胁恍校瑸槭裁??

答:不行,這樣改,兩種對立的人生觀,兩種對人民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表達得不形象,原詩反動者典型的動作和典型的語言非常形象的揭露了反動統(tǒng)治者的殘暴無恥。“俯下身子”的典型動作加上“當牛馬”的貼切比喻,準確生動的刻畫了魯迅先生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形象。

2、第三節(jié)中“把名字刻入石頭”是什么意思?

答;為自己樹碑立傳,妄想流芳百世。

3、如何理解這一節(jié)的最后一句?

答:比喻魯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yè),并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會燃燒起來。

4、如何理解第六節(jié),“春風”,“野草”各指什么?

答: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想流芳百世,實際這種人活在世上,靈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遺臭萬年;魯迅以野草自比,(因為這一句魯迅的《野草》)為了蕩滌舊社會的黑暗、腐朽,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一但革命蓬勃發(fā)展起來,野草就會萌生,到處是一片青綠。

5、最后一節(jié)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反復,起強調作用,評價魯迅先生的偉大。

四、分析詩中的議論。

1、找出議論句。

2、分析議論的特點。

a、詩中的議論,是通過高度凝練的語言來表達的。

b、詩中的議論,是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表現(xiàn)的。

五、總結全文。談談你學了這首詩后懂得了哪些道理?

六、布置作業(yè)。

又有的教案篇8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聽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多媒體課件展示草原的美麗風光和人土風情的畫片,請學生談談觀后的感受。(放課件,聽歌曲)

聽了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著草原美麗的畫面,此時你有什么想法?

2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板書課題)

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一起走進草原,齊讀課題。

二、質疑問難,了解學情。

過渡:在預習課文中,大家知道了這篇課文描寫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

1讀了文章題目,你想了解哪些內容?也可以把預習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

2教師隨時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課件展示)

三、自學課文,合作探究。

1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要注意一邊讀,一邊畫出重點的詞句,在課文的空白處,寫寫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教師相機指導。

過渡:在自學的過程中,同學們特別認真,尤其是同學們能抓住重點的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課前查找的資料,寫出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2小組同學自學交流,認識上達成共識后,待會匯報你們自學的的成果。教師深入到小組內,和同學一起交流探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于組織教學。

四、激勵評價,賞讀涵詠。

過渡:剛才老師參與了同學們小組的活動,每個同學參與合作的積極性特別高,很多同學還發(fā)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下面,我們請同學代表你們小組的同學,結合課文中的重點的詞句,談談你們的體會和理解認識。

(一)指名研讀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學,匯報學習的情況。

1結合課文中的重點的詞句,說說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樣子的?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用書上的詞語或者自己概括詞語加以總結,請同學把這些詞板書在黑板上?!材泱w會的很好,能否用書上的重點的詞語加以總結,把它板書在黑板上。學生參與板書課文中的重點的詞語。學生板書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錯別字?!?

2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展示課件),加深學生感悟,充分地表達自己對草原喜愛的思想感情。(聽了同學們談的對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來吧!放課件)

3鼓勵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的課文。

過渡:這么迷人的景色,這么優(yōu)美的語句,我們真的應該多讀讀。選擇本段中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讀進去?!舶鍟壕吧馈?

4學生配樂朗讀課文的情況,教師適時鼓勵。(出示課件)

(二)研讀老舍先生在訪問中被熱情招待的部分。

過渡:同學們通過邊讀邊談體會的方法,我們感受到草原的美,讓我們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在訪問的過程中又什么的感受呢?

1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部分,放聲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交流理解課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1)迎接遠客:學生先讀重點的語句談體會,然后看錄像,學生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出示課件,板書概括的詞語)

教師小結: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隨后他們來到了蒙古包外。

(2)學生齊讀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熱情接待:先讓學生隨作者一起走進蒙古包,看看發(fā)生什么樣的事,(學生看錄像),再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談談為什么這樣讀課文。學生概括板書詞語)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1如果自己是一位訪問團的成員,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又受到內蒙古人民的熱情款待,此時你有什么話要說?結合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況,能不能對主人發(fā)出訪問我們家鄉(xiāng)的邀請?(教師板書:人熱情)

2時間過得真快,在聯(lián)歡的歡聲笑語中,今天的訪問就要結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陽下,怎么舍得分別?作者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崩斫饩渥拥囊馑?,齊讀。

六、課內外結合。

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見所聞,課下收集今天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的草原資料或者圖片,準備在班上交流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