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擬訂的時候,你們一定要考慮邏輯思路清晰,教案的準備對于一個即將上課的老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篇1
教學內容:
課本2~4頁。
教學目標:
1、結合教材提供的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并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3、學生經歷認識倍數和因數的含義,能對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作出合理的解釋。
4、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地歸納與類比,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
5、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探究因數與倍數。
教學難點:
倍數與因數的關系的理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談話。
教師: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的世界里。
板書課題:數的世界。
2、課件出示情境圖。p2圖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一:看一看
1、教師問:圖中有哪些數?誰愿意扮演小小售貨員向大家介紹一下水果的價格?
2、你知道這些表示水果的價格的數,分別是什么數呢?
3、6和5.8是小數,6和4是整數。
4、問:我買5千克梨,需要多少錢?(生答:4×5=20(元))
活動二:試一試
1、看書學習什么是自然數和整數。
(1)指名說說什么是自然數,什么是整數。
(2)教師:任意說一個數,學生判斷它是什么數?
(3)課件出示練習
2、引入因數和倍數的學習。
課件再次出示5千克蘋果需要多少元的算式,引導學生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問:在什么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呢?
學生討論后回報結果(課件出示智慧老人的話:我們只在自然數(零除外)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
3、教師任意寫一個乘法算式,先判斷符合倍數和因數的范圍嗎?再判斷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活動三:說一說
根據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
25×3=75 14×6=84 20×5=100
(1) 同桌倆人一人說一人判斷。(2)指名匯報。
4、完成課件上兩題,再次強調因數和倍數的范圍。
三、鞏固練習
找一找:下面哪些數是7的倍數?
14 17 25 77
(1)教師:用什么方法來判斷這些數是不是7的倍數呢?
(2)學生答:14÷7=2,14是7的倍數;17÷7=2……3,17不是7的倍數。
練一練
1、 完成看誰找的快
2、 寫出100以內6的倍數
3、 把下列數按要求歸類
4、 先根據算式填空
5、 完成判斷填空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了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練一練”第2、3題
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電影內容(電視)的簡介,介紹主要內容的方法。
2、能用簡單的語句概括電影(電視)的主要內容。
教學設計:
一、話題導入
同學們在平時喜歡看些電視節(jié)目,尤其象大風車類似的少兒節(jié)目,看得有滋有味,也很想把看到的節(jié)目內容或者電影的內容告訴別人,怎樣讓聽的人明白你的意思呢,既不能羅嗦,也不能簡簡單單。這里也有個方法問題。
二、示例學法
1、示例:《哪吒鬧?!愤@部影片真精彩。它主要講在古時候有個小哪吒在海邊玩,驚動了龍宮,龍?zhí)于s來興師問罪,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動起手來。哪吒見龍?zhí)悠綍r欺侮漁民,就決心懲處龍子,把龍?zhí)映榻畎瞧?。東海龍王知道了,來為兒子報仇,他要哪吒的父親李靖交出兒子,李靖不從,海龍王就水淹城池,哪吒為救百姓與龍王展開了搏斗,斗敗龍王。龍王不甘心,向玉帝告狀,哪吒為了不連累父親,就自殺了,然而龍王并不罷休,叫來三個兄弟繼續(xù)攻打李靖,眼看百姓又要遭殃,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持火龍槍,與四海龍王展開了生死搏斗,最后降伏了四海龍王,從此城中百姓太平了。
2、討論:
⑴如果是一部故事片,你可以按這種方法記住它的主要內容:
⑴記住故事里的幾個主要人物。
⑵記住故事最精彩的幾個鏡頭。
⑶按時間、地點、情節(jié)的變化主出人物活動的情況及其事情的結果。
⑵如果是一臺節(jié)目或簡短的電視劇或小品,你可以這樣來介紹主要內容:
⑴最有意思的內容。
⑵最感人的部分。
⑶介紹主要內容一般可以用這種語氣:
⑴這部影片真精彩,主要說的是誰地方事情。
⑵×××節(jié)目是表現誰與誰之間事。
三、同桌練習:同桌進行采用問答式采訪,學習回答問題技巧和應變能力。
四、小組交流,共同評議。
五、全班展示,鞏固學法。
六、作業(yè):同學之間練說自己看過的影片或節(jié)目。
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篇3
一、教學重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let’s learn部分五種家務勞動的表達方法,要求學生做到四會,并能在情景中自然的加以運用。
二、教學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難點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對話和情景,以舊引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圖片、英文卡片、聲音、課件。
2.教師準備錄音機及錄音帶。
四、教學過程
1.warm-up(熱身)
(1)let’s chant
① 教師播放start部分let’s chant的錄音,讓學生邊聽邊看圖并能理解歌謠的意思。
② 反復聽2-3遍后,可帶領學生小聲重復。
③ 拍手掌握節(jié)奏,教師將mike變成本班同學的名字進行提問:tom, tom, what can you do?可提問3-4人。
(2)口語練習 誰的本領大:
① 男、女生進行比賽,分別用i can…來介紹自己會做的事,看看誰的本領大。
② 請同學邊說邊用動作表示,重復不加分,哪組說的最多即為獲勝組。
2. presentation(新課呈現)
(1)start
① 教師出示圖片請同學們觀看,oh, so many animals! what can they do?
② 角色扮演:教師提問,bird, bird, what can you do?請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邊說邊做動作。
(2)let’s learn
① 學生觀看教材的背景圖,教師指圖,用夸張的語氣介紹:she’s lucy. this is her room. she’s helpful! are you helpful? what can you do?
② 然后播放課件或動畫,帶領全班一起反復跟讀5個詞組,提醒學生注意語音語調。
③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寫單詞和詞組。
3.let’s play (趣味操練)
(1)let’s play (猜一猜)
① 教師準備好英文卡片,每組的第一個同學上前來任選一張。
② 抽卡片的同學只能做出一個動作,如掃地,請本組的同學猜一猜并說出英文sweep the floor,這時前面的同學就可以說:right! i can…哪組用的時間最快、說的最準確,就可加一分。教師可對優(yōu)勝組進行獎勵。
(2)let’s play (接龍游戲)
① 將學生分成5組,每組發(fā)一個單詞,如:clean, cook, floor, flower, empty,也可以用圖片代替。
② 請本組同學配合,看詞或是看圖來說出一句完整話。如:i—i can—i can water—i can water the—i can water the flowers.說的又快又正確小組,教師可予以獎勵。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鞏固與擴展)
練一練
① 讓學生做本單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② 讓學生每天在家中做適量的家務勞動,并用英語告訴你的家長。
5. 板書
單詞:i’m helpful! i can sweep the floor.
cook the meals
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wers
empty the trash
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會認“裊、嫦”等7個生字,掌握“累”這個多音字。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內容,劃分文章的段落
3.品讀文章優(yōu)美且富有童趣的語言,欣賞月之美。
4.感悟并學習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教學重點:
1.給文章劃分段落。
2.品讀文章優(yōu)美且富有童趣的語言,欣賞月之美。
教學難點:
感悟并學習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看到題目,我想起一首詩:(出示課件2)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入青云端。
這首詩是孩子們眼中的月,“白玉盤”、“瑤臺鏡”多么美好的比喻呀。從中可以看出,在孩子們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
今天這篇文章也寫了孩子眼中的月?,F在就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板書:月跡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出示課件3)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圈出生字詞。
2.借助工具書或者向別人請教,解決這些生字詞。
3.默讀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生匯報學習成果
課文共分三部分:
板書:(出示課件4)
第一部分(1~2)寫中秋夜晚,“我們”盼望月亮的到來。
第二部分(3~23)寫“我們”到院子里觀月議月、到河中尋月的過程。
第三部分(24)寫“我們”在沙灘尋找月亮,并發(fā)表感慨。
三、 細讀,尋月之跡
1.在預習的基礎上,自由讀文章,(出示課件5)
思考:文章圍繞著月跡主要寫了哪件事情?
生總結,歸納:
中秋月夜,孩子們在庭院中、小河里尋找月跡。
2.默讀課文,總結:孩子們在哪兒尋到了月跡?
生總結,歸納(出示課件6)
板書:鏡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四、 品讀,賞月之美
1.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我們先看到鏡中月。你覺得鏡中月美嗎?美在何處?(出示課件7)
鏡中月:“溜、長了腿的、爬”等詞運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亮的調皮可愛。 “款款地”形象地表現了月的柔美、優(yōu)雅。
“漸漸地、慢慢”等詞句,形象地寫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虧轉盈再消失的形態(tài)變化美。
2.自由讀課文,思考:你還喜歡哪兒的月?為什么?(出示課件9)
明確:(1) 院中月:“玉玉的、銀銀的”寫出月光的顏色美。
“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詞襯出月光的朦朧美?!把U裊、淡淡的、癢癢的”寫出孩子們似乎已經到了月亮的體驗,很美妙。
整體閱讀則像在讀一首詩,充滿著詩情畫意。(出示課件11)
(2) 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顫” 這些詞讓“我們”感覺眼中月亮是那么惹人憐惜。
五、 再讀,探月之喻(出示課件12)
1.精讀,深入思考:到了院外,孩子們并沒有停下尋找的腳步,月亮無處不在。又在河里,在孩子們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在“我”和弟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著什么呢
板書:尋找月亮,月亮無處不在。
2.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的向往齊讀文章最后兩節(jié)。
3.找出文中對月亮靜態(tài)和動態(tài)描寫的語句,并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
六、小練筆。根據要求仿寫句子。
滿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處,是那棵粗粗的桂樹,疏疏的枝,疏疏的葉,桂花還沒有開,卻有了累累的骨朵兒了。(使用疊詞,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
七、作業(yè)。
摘抄文中描寫月亮的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積累。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把握。在品讀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通過理解重點詞語所蘊含的感情讓學生來理解整個句子的內容,從而達到對整個段落的理解。
2.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讀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通過借助工具書或者向別人請教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生字詞,從而達到對基礎知識的把握。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對個別學生關注不夠,希望下次改進。
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篇5
教學內容:教材p2~3例1、例2及練習一第1、2、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過程與方法:經歷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整數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轉化的方法是學習新知識的工具。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學會轉化。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算理進行小數乘整數的計算。
教學方法:遷移類推,引導發(fā)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同學們都喜歡哪些運動呢?
(生回答自己喜歡的運動……)
2.導入:是啊,多參加戶外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老師也經常參加戶外運動,放風箏就是我的最愛。下課咱們一起去放風箏好嗎?
3.提問:但放風箏之前要先去買風箏,所以咱們就先去買幾只風箏吧!(展示教材第2頁例l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圖中小明他們想買3個3.5元的風箏需要多少錢?你會列式嗎?
指學生回答:3.5×3,教師板書:3.5×3。
4.探索:觀察這一道算式,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觀察后回答:這道算式的因數有小數。
5.揭題:以前我們學習的乘法都是整數乘整數,今天的算式中卻出現了小數,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互動新授
1.初步探究豎式計算的方法。
(1)引導學生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學生獨立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師走到學生中,了解學生參與討論的情況。)
(2)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學生可能想出下面幾種不同的方法:
方法1:連加。展示:3.5+3.5+3.5=10.5(元)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3.5×3就表示3個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師板書意義)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則35角×3=105角=10.5元。
(3)追問:剛才同學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如果要用豎式計算,你會算嗎?請同學們想一想,并與同桌討論:如何列豎式計算3.5×37
引導:出示(邊說邊演示):
強調:我們可以把3.5元轉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轉化成10.5元。注意在列豎式時因數的末尾要對齊。
2.自主探究,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1)教師出示算式:0.72×5。
師:同學們看0.72不是錢數了,沒有元、角、分這樣的單位了,還能不能計算出結果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
(2)學生匯報演示。
可能有兩種方法:加法和乘法。根據學生的匯報,展示這兩種方法。
(3)比較:(見板書設計)
引導:請同學們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呢,為什么?
生:用乘法比較簡便。
(4)追問:仔細觀察乘法算式,誰給大家解釋一下,你是怎樣把乘數轉化成整數的?
生:先把0.72小數點向右移動2位轉化成72×5=360,得出結果后再把積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就是3.6。
質疑:既然把所得積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那這個積就應該是一個兩位小數,為什么現在只有一位呢?
生:小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所以積末尾的0可以直接去掉。
(5)注意:同學們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想到了用轉化的方法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計算。那么,誰能和大家說說小數乘整數應該怎樣計算,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呢?
指導學生歸納出:計算小數乘整數的乘法,要先把小數看作整數來乘,乘完以后,看因數擴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積縮小相同的倍數。當積的末尾有“o”時,應先點上小數點,再把“0”去掉。
師:(出示教材第2頁情境圖)我們通過解決買風箏的問題,認識并學會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我們看圖中還有幾種不同的風箏,如果買3個其他形狀的,需要多少錢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來?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交流。
師:同學們順利地買完了風箏,那就讓我們就一起把風箏放飛吧!
三、鞏固拓展
1.教材第3頁做一做第1題
想一想: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頁做一做第2題
同桌之間相互談談是怎樣點小數點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頁做一做第3題
4.不用計算,你能直接說出下面算式的結果嗎?
148×23=3404
14.8×23=( ) 1.48×23=( ) 0.148×23=( ) ( )×( )=34.04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fā)表想法)
作業(yè):教材第4頁練習練習一第1、2、3題。
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7個一類生字,識記7個二類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及其蘊含的豐富情感。
3.感受自然美景,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體味作者的喜愛之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學習課文敘述的順序。
2.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3.概括并體會大興安嶺景物特點,學習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有關大興安嶺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時數:
3課時。
基礎知識:
1.生字:
峻 高山峻嶺、險峻、崇山峻嶺
俏 俏貨、俏麗、俏皮、俊俏
樺 樺樹、白樺
蝴 蝴蝶、黃蝶
礦 礦石、礦物、礦產
恰 恰好、恰如其分、恰巧、恰當、恰似
廈 大廈、廣廈
2.多音字:
廈 shà(大廈) xià(廈門)
3.正音字:
摸[mō] 峻[jùn] 樺[huà]
4.詞語:
奇峰怪石:奇形怪狀的山峰和巖石。
高不可攀:攀,攀登。高得沒法攀登。形容難以達到。
云橫秦嶺:云與秦嶺平行,形容秦嶺很高很險。
孤峰突起:孤,單獨。突起,高聳。指單獨的一個山峰高高地聳立著。
盛氣凌人:盛氣,驕橫的氣焰。凌,欺侮。傲慢的氣勢逼人。
目之所及:及,達到。指眼睛所能看到的。
千山一碧:許許多多的山嶺都是一種碧綠的顏色。
萬古長青:這里指永遠蒼翠。常用來比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誼永不衰退。
椽柱:椽,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面板和瓦的木條。椽子和柱子。
疾駛:(車輛等)急速行駛。 疾馳?:(車馬等)奔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識記生字,初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 你看過海嗎?它什么樣?
2. 那你見過林海嗎?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家老舍的腳步走入林海,看看置身其中的感覺吧!
3. 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三、學習基礎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梳理層次。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自然入文。
1.作者初到大興安嶺的感覺怎樣?(親切、舒服)
2.指導朗讀,讀出這種親切、舒服的感覺。
3.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寫林海的?
二、精讀重點,領悟林海之美。
1.學習第2自然段。
(1)指讀第2自然段,思考嶺有什么特點?
(多、美、溫柔)
(2)作者是怎樣抓住嶺的特點寫的?
按照“讀句子—抓特點—談理解”的步驟說說自己的理解。
(3)自由練讀并讀出感情。
2.自由讀3、4自然段,看看林的特點是什么。(綠而像海)
3.指讀第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還寫了什么?(花)
(1)花有什么特點?(數量多,種類多,多姿多彩)
(2)你覺得這段中哪句話寫得好?讀一讀。
4.讀最后一段,思考:作者為什么覺得興安嶺越看越可愛?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林海之美,語言之美。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總結全文,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有感情地配樂朗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
二、完成課后習題。(答案如下)
1.作者是從山嶺、樹木和花朵這三方面來寫林海的。
2.作者是按照由遠到近,由上到下的順序來描寫的。
3.(1)這句話是用擬人和對比的方法突出了興安嶺溫柔的特點。
(2)這句話將連綿不斷的山嶺比作了波浪,可見森林之大,樹木之多,不愧為“林海”這一稱號。
(3)這句話運用了反問和比喻的修辭方法,說明了白樺樹又多又美,像海邊的浪花。
(4)這句話用擬人的方法把靜止的景物寫活了,從而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板書設計:
嶺 多 溫柔
林海 林 綠 像海 熱愛
花 繁 絢麗
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篇7
module 1 unit1
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new words: life ,different, ago, any, television, grandchildren, us, grandmother, lady
(2)new sentences:there were/weren’t …. there are….
we lived…many years ago. we live…now.
2、能力目標:
(1)能根據情境正確使用there be ……,we lived…many years ago. we live…now.句型談論生活、學習中的事物
(2)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教學重點::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 there be …, we lived…many years ago. we live…now.句型并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該句型。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測
寫出下列動詞的過去式。
do_____ is____ are_____
live_____ have______ watch____
二.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1)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在聽錄音的同時找出課文中出現的新單詞與新句型。
2)進行游戲“火眼金睛找生詞新句”。讓學生以競賽搶答的形式快速找出課文中出現的新單詞與新句型。
3)在讓學生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后,教師再次播放錄音,讓學生大聲跟讀課文。
鞏固練習;
重點句式操練listen and say。先讓學生聽錄音,跟讀句子,明確本課的重點句式,然后讓他們靈活運用句式:there is/are……/there was/were……造句。
練習檢測:
拓展延伸
讓學生準備,談論圖中內容,然后選擇幾個代表來講給全班同學聽。回憶課文內容,試著用重點句復述課文。
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運用句式…there be.we lived…many years ago . we live …now.談論及比較過去和現在的生活。
課后反思:
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
2、朗讀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3、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方法。
4、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fā)學生仔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可愛之處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通過與《鯨》的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本文作者的表達。
教學準備:
1、教師關于松鼠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2、學生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3、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一、 出示松鼠的圖片:同學們,你了解松鼠嗎?請把你知道的給大家說一說。 今天,我們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封所寫的《松鼠》,讓我們讀一讀,他給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 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組自學生字、鞏固生字。自己讀書,畫出不懂的詞語,利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解決問題。
2、自由朗讀課文,做到正確、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1、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2、 在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學生圍繞提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后,在全班發(fā)言。
1、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領全文的作用。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漂亮: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形體等方面表現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