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語文園地八教案6篇

時間:2023-06-04 作者:lcbkmm 備課教案

為做好教學前的準備,我們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通過制定教案是能夠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五上語文園地八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五上語文園地八教案6篇

五上語文園地八教案篇1

【設計思路】

本設計以《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我校國家級課題“學生自由習作指導研究”的實施為背景,通過借助課件與鏈接課文,達到“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讓“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的呼吁在學生的習作中得到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

【導寫過程】

一、觀察照片,感知內(nèi)容

1、老師這里有這么一張相片兒,(出示照片)請大家看一看,猜一猜,看誰最聰明,你看到了什么?從中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地跟周圍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所見所想。)

2、現(xiàn)在由我來揭示它的謎底,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疖嚹险緯r,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同學們,你說對了嗎?

設計說明:學生的思維方式是由形象向抽象發(fā)展的,因此,在學生觀察照片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自由,鼓勵學生不加約束地表達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想法。這樣可以消除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激發(fā)習作的欲望。

二、拓展思維,豐富內(nèi)容

1、借助課件,想象事情的經(jīng)過:

⑴出示課件:

(課件內(nèi)容為美伊戰(zhàn)爭給兩國人民帶來的痛苦場面??矗S著戰(zhàn)爭的`打響,硝煙滾滾,倒塌的建筑物,不斷發(fā)生的流血與犧牲,那場面是觸目驚心的。年老的雙親在為失去兒女而心碎,年輕的妻子在為失去丈夫而悲泣,年幼的孩子在為失去父母而痛哭……)

⑵看了這些畫面,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學生從不同角度暢談自己的感受,但都表達了同樣的一種心聲: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⑶同學們說得多好??!說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因為戰(zhàn)爭必將給世界人民帶來災難,帶來痛苦。你看,這個小孩在哭,哭得多傷心、多無助??!可你知道他為什么哭嗎?當時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他的父母呢?(出示習作要求:仔細觀察照片,想一想這個

小孩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當時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

⑷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自由說說,然后全班交流。

2、鏈接課文,想象孩子的命運:

⑴通過學習《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學生結合學習談收獲。

⑵是的,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夜鶯”、雨來、雷利等兒童英雄,再一次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吁: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那么,誰能來說說這個孤獨的孩子以后的命運會如何呢?(出示習作要求:這個孤獨的孩子以后的命運如何?)

⑶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如:

孩子被一有志之士救起,撫養(yǎng)長大后加入抗戰(zhàn)隊伍,成為一名“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的少年英雄。

孩子無父無母,過著“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日子,飽受戰(zhàn)爭之苦。

……

設計說明:“硝煙”“流血”“犧牲”等與戰(zhàn)爭相關的一些字眼,對處于和平年代的中國孩子來說是遙遠而陌生的,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課件的運用讓學生的認識變得感性化,結合課文對學生的想象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同時,這些訓練又使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得到提高。

三、再現(xiàn)照片,構思內(nèi)容

1、談話引渡,指點迷津:

(出示照片)望著照片中的人和景,傾聽著同學們的交流,我們再一次強烈地感受到: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ǔ鍪玖曌饕螅郝?lián)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內(nèi)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你想以怎樣的身份來講述這照片上的故事,看誰的想法最與眾不同。大家分小組互相說一說。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大家比一比,看誰擬定的題目最新穎。

2、自主寫作,教師巡視:

設計說明:學生看懂了圖意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身份去講述照片上的故事,能夠使學生在相同的題材下寫出有自己個性的習作。而指導學生根據(jù)圖意及講述的身份來擬定題目,引導學生多角度命題,能夠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

五上語文園地八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二由“口語交際”、“我的發(fā)現(xiàn)”、“習作”、 “日積月累”、“趣味語文”這五部分組成。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對誠實守信、自尊自愛、尊重他人這些美好的品質(zhì)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向往,所以園地二的學習可以促使學生將所學轉化為所用??谡Z交際的主題是“以誠待人”,這與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一致的。可以結合課文,進一步體會真誠待人、處事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要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吐為快的寬松環(huán)境,使學生通過師生之間無拘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等,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說出來。這可為成功寫作作好準備。

本次習作的要求貼近學生生活,是說說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心里話。在表達方式和內(nèi)容上要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我的發(fā)現(xiàn)是對習作方法的指點。

日積月累的的內(nèi)容也是關于誠信的名句。有幾句學生已有耳聞,如“精誠所加,金石為開?!薄芭c朋友交,言而有信”。有幾句較難理解,要作解釋,讓學生會在適當?shù)恼Z文環(huán)境中運用。趣味語文是“說信”,這項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是進行詞語積累與辨析的好練習,可讓學生用上這些詞作一填空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習以誠懇的態(tài)度、真誠的語言與他人交流,懂得真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2.學會在合作中說真話,告訴別人心里話。

3.積累有關誠信的詞語及古詩文名句。激發(fā)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積累有關誠信的名句名言。

在作文中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時間: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以誠待人是一種美德,它既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又能使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增進友誼。

揭題:以誠待人

2.回憶第二單元的課文,你能談談你的想法嗎?

3.教師講述班級同學的一個以誠待人的故事啟發(fā)學生的話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明辨是非。

1.觀看幾個學生表演的小品:一學生在校園里亂扔紙屑,另兩個學生據(jù)理勸導。

2.你看了后有什么話想說?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該怎么辦?

是簡單地批評幾句,還是用更好的辦法去說服他?

3.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樣對待的?

三、聯(lián)系生活,感受“以誠相待”。

1、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些情況,你該怎么辦?

①家里來了客人,當時父母不在家

②班里的一位同學病了,好幾天不能來學校上課。

2.指名交流:

熱情地招待,打電話問候,幫他補習,這些都是“以誠相待”的表現(xiàn)。

3.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也是“以誠待人”呢?

你有沒有真誠待人的經(jīng)歷或者是別人以誠相待的經(jīng)歷?

四人小組交流(盡量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來)

4. 派代表向全班匯報

四、再創(chuàng)情境,實踐“以誠待人”

1.在我們與人交往的時候,到底該怎么說,怎樣做才能讓人感覺到你的誠意呢?請同桌選擇你們感興趣的一個情境進行表演。

2.全班交流:表演情境

①路上,有人向你問路,你真誠地告訴他怎么走。

②勸告小同學不要亂摘花草樹木。

③攙扶同學到醫(yī)務室擦藥。

④誠懇嚴肅地幫同學指出缺點。

3.同學評價:哪些語言,哪些行動做到了“以誠待人”。

教師進行適時的點撥,并隨機規(guī)范其語言。

五、總結經(jīng)驗,交流建議。

1.通過學習,聯(lián)系你的生活,就做到“以誠待人”,你可以提供哪些建議?

2.交流:共同板書溫馨提示:

用語禮貌

態(tài)度誠懇

真誠助人

以理服人

3.作業(yè):寫1——2條“以誠待人”的建議。

五上語文園地八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和同學交流課內(nèi)外閱讀時遇到的具有新鮮感的詞句,體會有“新鮮感”的語言魅力。

2、能養(yǎng)成主動積累“有新鮮感”詞句的習慣。

3、通過看圖、感悟、誦讀,理解并體會古詩,積累《所見》一詩。

學習重難點:

重點:

體會有“新鮮感”的語言魅力,能養(yǎng)成主動積累“有新鮮感”詞句的習慣。

難點:

利用插圖,了解古詩大意。

教法學法:

圖文結合討論交流感情誦讀

學習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

生:閱讀記錄表

學習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語文園地一》的內(nèi)容。

二、交流平臺

(一)師:孩子們,老師在讀書時,常常會遇到一些很不一樣,具有新鮮感的句子。

課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生自由讀句子、指名讀、齊讀句子。

1、師:這個句子選自我們這一單元《大青樹下的小學》,你覺著這個例句什么地方具有新鮮感?和同桌交流交流。(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樹枝不搖、鳥兒不叫、蝴蝶停歇突出了窗外的安靜。)

再讀句子。

3、拿出課文紙,畫出具有新鮮感的詞句,并四人以小組交流具有新鮮感的地方。指名交流。

4、師:遇到這樣有新鮮感的詞句,我們該如何做呢?

板書:摘抄積累反復閱讀

5、抄寫積累的有新鮮感的句子。

(二)師:老師還給大家?guī)硪黄└隊柕纳⑽脑姟堵殬I(yè)》。師范讀。

自由讀文,你有什么感受?(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選擇自己熱愛的,能為別人做奉獻的事業(yè)。)

在這篇散文詩里,老師很喜歡這一句有新鮮感的句子。

出示:我愿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1、指名讀句子,其他人邊聽邊想:什么地方有新鮮感?

預設: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鑼來提醒人們時間的人。)

說了說這句話蘊含的豐富哲理。

2、默讀詩歌,畫一畫自己認為有新鮮感的詞句,并抄寫下來。

(三)讀一讀自己所積累的詞句。

師:就像旅行總能看到新鮮的風景,閱讀時我們也總能遇到新鮮的詞句。在平時的課內(nèi)外閱讀中,遇到這樣有新鮮感的詞句,不僅要摘抄積累下來,還要反復閱讀。

三、日積月累

(一)師:童年是最幸福的,因為童年生活無憂無慮,豐富多彩。老師想請你們回憶一下,你最難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請用一句話告訴大家。

生自由表達。

師:假如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個時候的孩子喜歡玩些什么,一定很有意思。

生讀:《村居》師:和你們一樣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紙鳶)

生讀:《宿新市徐公店》師: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黃碟)

生讀:《小兒垂釣》師:這個孩子在干什么?(釣魚)

(二)出示:《所見》

1、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袁枚筆下的這個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讀,相機正音。齊讀。

師:字音讀準了,句子讀順了,還不算會讀。我們還要讀好詩歌的節(jié)奏。師范讀。各種形式誦讀。

3、孩子們,請你們看看這幅圖,誰能告訴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齊讀,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書:牧童

根據(jù)回答板書:騎黃牛、唱著歌、聽到蟬叫、閉口站立。

5、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

師:孩子們,看,這個小牧童起著黃牛,嘴里還唱著歌,他的歌聲怎么樣?(嘹亮)從哪兒看出來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蕩)

小牧童走著走著,忽然聽見--蟬在鳴叫。師點明:鳴就是鳴叫的意思。

小牧童聽見蟬在鳴叫心里--想要捕蟬。誰來說說“欲”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牧童想要捕蟬呢?立是什么意思?

6、袁枚筆下的牧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悠閑自在、機智聰明、活潑可愛)從哪兒感受到的?指導朗讀。讀出他的--

7、師:這首詩很簡單,我相信你們很快就能背誦下來。自己先試著背一背吧。

指名背。齊背。(節(jié)奏)

五上語文園地八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15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小大人"貝當"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發(fā)師的風趣幽默。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15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生字。

2、能有感情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小大人"貝當"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發(fā)師的風趣幽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4自然段,學習了生字寶寶,還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小貝當。小貝當和你們一樣也讀二年級,不過有許多的生字他還不認識,誰來幫幫他?

2、(課件出示:理發(fā)店其他改口臉腮光凈笑瞇瞇好半天扶著胡子。(背景為報紙))

3、指名讀,齊讀。

4、課件播放小貝當?shù)母兄x話:“謝謝大家?guī)臀艺J識了這么多的詞語,時間不早了,我要去剃頭了?!?/p>

5、小結過渡:那們我們也去瞧瞧吧,請大家自由讀課文5—10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感悟內(nèi)容

(一)自由讀5—10自然段。

1、自由讀。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貝當想當大人?

3、指名回答

(二)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師出示一幅小貝當理分頭的圖片,問:文中哪自然段講小貝當理小分頭呢?

2、指名回答并讀第5自然段。

3、指名讀,并評析:他讀得怎么樣?

4、小貝當?shù)男那樵鯓??(高興、驕傲)

5、齊讀。

6小結過渡:為了更像大人他還要理發(fā)師干什么?誰能從文中把這句話出來?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學生思考并回答,

2、師:“他”指的誰?“臉腮光凈”是什么意思?

3、誰再讀讀這句話,感受一下有趣的小貝當。

4、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7—10自然段。

1、師范讀,邊聽邊思考:理發(fā)師是怎么做的?小貝當在干什么?

2、為什么說小貝當是傻乎乎地在等呢?請看這幅圖。(課件出示文中插圖)

3、學生回答。

4、課件出示第8自然段的內(nèi)容,并把重點詞作上記號(好半天一個接一個一個人)

5、指名讀,齊讀

6、質(zhì)疑:小貝當?shù)攘四敲撮L時間,你們猜猜他心里會想什么?假如你是小貝當?shù)暮门笥眩銜λf什么?

7、過渡:我們接下來看看小貝當對理發(fā)師說了些什么?

(五)學習課文9—10自然段。

1、指名讀小貝當說的話。

2、評析,再指名讀。

3、理發(fā)師是怎樣回答的?

4、學生回答,再指名讀。

5、分角色朗讀。

三、回歸文本,總結全文

1、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全文。

2、小組代表朗讀。

3、他們的朗讀真精彩,不僅朗讀好而且還加上了自己的動作,那我們再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有趣?

四、拓展延伸

1、你們和小貝當年齡相當,你們生活也有許多有趣的事吧,先和同桌說說吧!

2、學生試說,互說。

3、指名說,

4、師進行總結。

五、生字樂園

1、出示生字:凈半其胡

2、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3、指導學生寫字

4、師范寫“凈”字

5、學生試寫。

六、作業(yè):

講一講:回去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演一演:課后找小伙伴合作,把這個有趣的故事演給大家聽。

七、板書設計

叫我貝當先生

小貝當看報嘩嘩響

(一心想理小分頭

當大人)要刮臉

五上語文園地八教案篇5

1、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說名稱)

聽兒歌,記兒歌

蹦蹦跳,來乘涼,它把荷葉當張床,

躺在上面數(shù)星星,“呱呱呱呱”到天亮。

師:我們剛才說的是一種動物,它叫什么名字?(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整)

2、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你們都喜歡哪些動物?請選擇下列句式說一說。小黑板出示句式:

A、我特別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都喜歡。

D、我喜歡____________,我喜歡____________,我也喜歡____________。

3、看來大家都很喜歡動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與動物交朋友。做一個保護有動物的小衛(wèi)士。(1)

出示課題:保護有益的小動物

4、師: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哪些動物朋友?

(圖片出示:貓、狗、孔雀、熊貓……等動物)你想和誰交朋友?為什么?

生:我特別想和____________交朋友,因為……

師:這些動物有的外形可愛漂亮,有的聲音動聽,有的姿態(tài)優(yōu)美,跟這些動物交朋友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播放動物叫聲錄音,也可模仿其動作,讓學生來猜猜是哪種動物。

5、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動物圖片練習說話。

6、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交流結果,并逐一將圖片貼在黑板上。

[先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師及時糾正學生說話中的語病。]

教師小結:老師沒想到你們在課外交了那么多動物朋友,你們真是了不起,你們交的這些朋友雖然平凡,卻能為人類作出了很大貢獻,這些朋友你們交得對。

7、教師指導學生將畫面說具體。

⑴圖片出示:“蜜蜂采蜜”圖,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說具體。

A、蜜蜂在干什么?

B、蜜蜂在什么地方,怎樣采蜜?

⑵用剛才學到的說話方法把“青蛙捉害蟲圖”說具體。

[創(chuàng)設情境,教給學生把一個意思說清楚的方法。]

8、展示一些小動物的活動場面圖。

師:我們的動物朋友都在忙些什么?

[學生用學到的知識來說,教師隨機指導。]

師小結:我們的動物朋友既勤勞又可愛,我們該保護它們,保護了它們,就是保護了我們?nèi)祟愖约骸?/p>

9、(1)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動物朋友?(小組討論)

[學生自己商量用什么辦法保護哪一種動物,教師巡視,隨機鼓勵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并相機點撥指導。]

(2)小組選派代表向大家介紹小組討論結果。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表達,方法不拘一格,合理就行,其余同學可質(zhì)疑。如制作標語牌或宣傳畫。]

(3)動手實踐:制作標語牌或宣傳畫。

[教師要鼓勵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肯定學生的成績。]

1、學生聽后一字不落地進行復述,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別人講話的能力。

2、并根據(jù)所說的內(nèi)容,猜出謎底。

3、表達出自己對于小動物的喜愛,注意表達話語的完整性。

4、根據(jù)老師的提示,并結合自己的觀察來說說小蜜蜂采蜜圖。

5、小組討論保護小動物的方法,以及為什么要保護它?(它對人類有什么益處)

6、把動物的可愛、有用之處說給爸爸、媽媽、鄰居們聽,讓大家都來保護動物,與動物交朋友。

五上語文園地八教案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提高同學識字的興趣

2.引導同學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主動認字

3.鞏固復習學過的形近字,并力求書寫美觀,工整

教學重點:

主動認字,有興趣識字

教學難點:

字在田字格中擺放美觀、工整。如:少、無、手、毛、電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實物投影、圖片、標牌

課前準備:

1.把“俺會認”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字,制成轉盤,內(nèi)設音、形、義

2.把“俺會讀”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標牌,制作成小型標牌,并配以適當?shù)膱D片

3.制作生字軟件

教學步驟:

一、講清要求,引出“俺會認”?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孫老師要把它送給會聽、會說、會認、會讀還會寫的學習小組。大家可要努力喲!來!咱們一塊兒學習《語文園地(四)》

二、俺會認?

1.小女孩會認什么字?(生答)?

2.對,她不光會認字,她還會認好多字呢!你瞧!(點出轉盤。)?

3.你們會認嗎?誰會認?(引導同學自由認讀:杏、林、休、森、松、桃、橋、機。)?

4.請3位同學當眾大聲認

5.6個學習小組開火車認

6.小朋友們認的對,讀的準??墒牵銈冎绬?這8個字里藏著秘密呢?聰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導同學觀察轉盤上的8個字與“木”字的關系。)?

7.為什么這些字里都有個“木”字呢?請小朋友們在小組里商量商量。(學習小組討論。)?

8.玩游戲“玩轉盤,猜字謎”(教師支配轉盤轉動。引導同學在玩中發(fā)現(xiàn)每個字里有“木”的原因)

9.全班再認讀一遍

三、俺會讀?

小朋友們認得真好,咱們接著往下學。(點出“俺會讀”。)?

1.小男孩讀什么?(出兒童電影院)?

2.你會讀嗎?你是怎樣會讀的?(引導同學說。)?

3.告訴你們,兒童電影院就是這個地方的標牌。標牌大都掛在一個地方大門邊或大門上,你們見過嗎?(引導同學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4.標牌該怎樣讀呢?誰會讀?(指導同學正確朗讀標牌上的短語。)?

5.出示8個標牌,讓同學自由朗讀

6.再出6幅圖,讓同學在小組中選出合適的標牌貼在圖上。(引導同學在小組內(nèi)互相討論交流完成一項任務。)?

7.每個學習小組向全班同學匯報小組貼的是什么標牌,為什么這樣貼,該怎樣讀?(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同學正確讀出語句。)?

(四)律動?

(五)比比寫寫?

1.出生字。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大屏幕,比一比,這些挨著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你想說哪一組,就說哪組。(小朋友在小組內(nèi)自由說。)?

2.大家說得好,還能不能寫好呢?請小朋友們翻開書第100頁,在書上寫寫這些字,注意擺好寫字姿勢。(生書寫,師巡視。)?

3.請3位同學,把自身寫好的字,擺在實物投影下,讓全班同學欣賞,評一評哪些字寫得美,美在什么地方;哪些字,寫得不夠工整,問題在什么地方?(教師相機指導“少、手、毛、電、幾”字在田字格中的關鍵筆畫。)?

4.全班同學在田字格本上再寫幾個“少、手、毛、電”字鞏固鞏固,要求寫得美觀、工整。(生寫,師巡視。)

點評

語文園地的編排,完全從同學的角度動身,激勵同學進行各種語文實踐活動,體現(xiàn)了課程理念上的更新。孫靜老師完全領會了編者的意圖,掌握了語文園地的特點,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主動”“興趣”上。無論是公開課教案,還是教學流程,都始終抓住了具有自信心,具有激勵性,具有親切感的“俺會……”,不停的用“小女孩會認,你會認嗎?”“小男孩會讀,你會讀嗎?”來激發(fā)同學主動學習的熱情,讓同學在興趣盎然中去認、去讀、去比、去寫

孫靜老師的教學,還注意了以轉變同學的學習方式為突破口,來改進自主的教學。雖然面對的是六、七歲的小朋友,但是孫靜老師還是采用了分組討論,同學自身觀察分析交流匯報等合作學習的方式。小朋友通過小組討論會認字與“木”的關系,通過玩轉盤,猜字謎的游戲,通過觀察、認讀圖畫和生活中的牌匾,通過交流匯報識字體會等多種方式把語文學習與同學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同學體會到:語文學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沒有什么課內(nèi)外,校內(nèi)外的鴻溝。這樣做,能夠引導同學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激發(fā)同學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有利于促進課內(nèi)課外,校內(nèi)校外的結合,有利于貫徹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理念

孫靜老師的教學寫字指導比較具體、實在,同學書寫落實。指導寫字時,孫老師充沛發(fā)揮了田字格和范寫的作用,對難寫字易錯字的關鍵筆畫、起筆進行了具體指導、范寫。當同學練寫后,又請幾位同學把自身寫好的字,擺在實物投影下,讓全班同學欣賞、評議,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不過,本課教學假如能更加注重課型特點(偏重于同學對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以及拓展、運用)就會更好地突現(xiàn)本教材的特點。在訓練過程中應大膽放手讓同學進行真正的實踐活動,教師的“牽引”不要太多。例如:“俺會認”這一環(huán)節(jié),還可讓同學充沛發(fā)表意見說出不同的構字理由。因為小朋友識字、認字的思維活動是多維的,在相互思維碰撞中啟發(fā)出更多的求異“火花”。此外,在“俺會讀”的引導中,假如能對同學讀牌匾的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恼Z感訓練,效果會更明顯些。因為“會讀”不只是能讀出牌匾上的字音,而且應從大體上知道牌匾所示的處所是干什么的,它與別處有什么不同。通過讀,就能協(xié)助同學初步感悟出如何說話才干更明白地表達意思,以達到“會讀”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