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山行教案優(yōu)秀6篇

時間:2022-11-29 作者:Anonyme 備課教案

寫好優(yōu)秀的教案,這也是教師們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得提高以及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小學三年級山行教案優(yōu)秀6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學三年級山行教案優(yōu)秀6篇

小學三年級山行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在閱讀中感到北京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向往。

2.在媒體的幫助下,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天安門廣場的布局美。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段.

教學重點:

了解天安門廣場的布局,熱愛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整齊美。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一年級的時候就學習過:我是中國人,我愛五星紅旗。你們熱愛我們的祖國嗎?你們知道我國的首都是哪兒?誰去過北京?你們愿意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介紹給我們嗎?(教師相機表揚學生,肯定他們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激發(fā)愛國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

2、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北京去轉一轉、看一看,你們高興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丟字、加字。

2、(相機鼓勵學生讀的積極性)指名讀課文,注意思考,課文都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3、反饋對課文的了解情況。

三、分析課文:

通過課文的介紹,北京的什么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機會)。

第一自然段:

點明本文介紹的主要內容。

第二自然段:

1.了解廣場的建筑物的特點,布局整齊。

2.小組討論,畫出廣場布局示意圖。

3.課件演示天安門廣場。指導朗讀。

第三自然段:

1、了解路和橋的特點。

2、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華。

3、通過讀表示出對北京的熱愛。

第四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名勝古跡。

2、你還知道北京的哪些名勝古跡?(擴展知識)

第五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著名景觀

2、結尾課件,讓學生了解這些景觀。

3.讀指導,到處到處要重讀。

4.、你還想要了解哪些有關北京的知識呢?

四、歸納課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北京有什么感受呢?

五、播放薩馬蘭奇宣布2008年北京召開奧運會的錄像。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情景嗎?同學們,想一下距2008年奧運會還有年的時間,在這6年中,你準備為北京,為奧運做些什么呢?(發(fā)散思維,樹立民族自尊心)。新北京,新奧運,讓我們記住這個口號,更預祝北京能更加美麗。老師也祝愿同學們更加進步!

第二課時

一、回想課文講了什么?

二、幻燈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指名讀,注意讀音;齊讀。

三、出示生字:

1.想讀的站起來大聲讀。

2.看看哪些字是自己閱讀時認識的。

3.觀察要學的字再結構上有什么特點。(獨體字多)

4.怎樣記住這些字。(拆分法、口訣法、熟字換部件)

5.范字:嚴、史。

6.其余字,利用寫字書,學生自己仿寫,每個字寫一遍,同桌互評,哪個字寫的好,再寫一遍。

7.生板書:想寫哪個字就寫哪個字并組一個新詞。

小學三年級山行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捉泥鰍》

2、認識四四拍,了解其含義及強弱規(guī)律,能用聲勢語言為歌曲伴奏。

3、正確掌握附點節(jié)奏,通過聽、唱,找出節(jié)奏相同、旋律相同的樂句。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用歡快、活潑、風趣的情緒演唱好歌曲《捉泥鰍》;

2、難點:

1)正確掌握附點節(jié)奏,找旋律相同、節(jié)奏相同的樂句;

2)用聲勢語言為歌曲伴奏。

課前活動:

唱唱跳跳《閃爍的小星》

一、談話導入:

從與學生交談中,引出大家都熟悉的動畫片《灰太狼與喜羊羊》,從而以故事引入情境學習。

二、闖關活動——第一關:聽一聽,拍一拍

師口述節(jié)奏,生拍手模仿

1、x x |

2、 x — |

3 x — |

4、xx x |

5x |

三、闖關活動——第二關:辨一辨,學一學

1、師彈奏音符,生聽辨,說出唱名,唱出旋律。

(1)、653 66 5 3 |

(2)、532 5 3 3 2 3 —|

(3)、1=c 66 5 3 | 5 3 3 2 3 —

2、出示第一組樂句,師彈奏其中一句,生聽辨并指出師彈的是哪一句。

(1)1=c 6 3 | 3 —|

(2)1=c 6 3 |3 —| 師指導附點節(jié)奏

3、同上學習第二樂句

4、比較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的異同

(第1、3小節(jié)節(jié)奏相同,旋律不同;第2、4小結節(jié)奏旋律都相同)

5、試唱第三、第四樂句,并比較異同,提醒學生附點與無附點的區(qū)別

6、學唱第五、第六樂句,提醒學生附點與無附點的區(qū)別

7、把六個樂句組合起來,師彈奏,生唱旋律。(提示反復記號)

四、闖關活動——第三關:唱一唱,動一動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情緒(輕快、活潑、風趣)

2、生跟讀師按節(jié)奏讀歌詞

3、師帶唱歌曲

4、跟琴學唱歌曲

5、完整地歌唱歌曲,請一到兩名同學個別歌唱表演,其他學生討論,取長補短。

6、感受四四拍子的強弱關系,用聲勢為歌曲做伴奏

(1)“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首幾幾拍的歌曲嗎?”

(2)聲勢練習?!案鶕?jù)四四拍的節(jié)奏,我們來玩一個聲勢練習?!崩蠋焺幼髦v解。

(3)學生聽伴奏歌唱,老師運用聲勢練習為歌曲伴奏。

(4)老師提問:“在剛的這四個動作中,你認為哪幾個動作聲音比較響亮?(力度比較強)”

老師揭示四四拍的強弱規(guī)律。(強—弱—次強—弱)

(5)老師鋼琴伴奏,學生嘗試進行聲勢練習和演唱。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大家都愛玩,今天我們學習了《捉泥鰍》,在音樂課上也玩了一把,不過在玩的同時也不能耽誤了學習。老師希望大家合理分配時間,在玩耍和學習中快樂地成長!”

小學三年級山行教案篇3

教材:

1、投擲:持輕物擲遠。

2、游戲:換物接力賽。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持輕物擲遠與換物接力的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投擲和奔跑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機智勇敢的意志品質,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和要求及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教學內容:

一、游戲:鉆山洞

1、講解游戲方法與規(guī)則。

2、聽音樂師生共同游戲。

練習隊形:

二、投擲:持輕物擲遠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投擲器械,請學生演示,引入投擲動作,結伴分組學習擲輕物的動作,教師巡視指導,分組交流學習不同器械的擲遠動作,教師巡視指導,進行擲輕物比遠。

1、猜拳取物。

2、制作器械。

3、分組學習持一種器械擲遠。

4、分組交流學習持其他器械擲遠的方法。

5、分組比賽:看誰投得遠。

三、游戲:換物接力賽

講解游戲方法、規(guī)則,并請一組同學演示,進行教學比賽,逐步增加游戲難度,繼續(xù)進行比賽。

1、放物賽跑。

2、換物賽跑。

3、取物賽跑。

四、小結講評放松

聽音樂師生共練

器械:繩彈12個,紙飛機12個,硬紙片12張,鉛畫紙12張,報紙12張,錄音機、磁帶等。

小學三年級山行教案篇4

?特產》

一、 課前熱身小活動——大小分。

1、教師介紹活動規(guī)則并用課件展示。

雙手打開表示“大西瓜”,雙手收縮表示“小西瓜”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此活動并讓學生談談此活動后的感想。

二、出示夢的階梯圖片把學生帶入到魔幻的境界中去,感受魔幻世界的奇妙和樂趣。

1、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談談看到此圖片的感想。

2、教師組織學生感受魔幻世界。閉上眼去想象它其中的奧秘。

三、“我是小小魔幻故事家”小活動

1、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并說明活動的規(guī)則和編故事的要求。

2、分小組進行抽簽來決定本組編寫故事的順序。

2、學生分小組根據(jù)要求進行討論編寫故事

3、“比一比、誰最棒”故事接龍賽。

根據(jù)抽簽的順序來進行接龍賽,順序為:

第一段a組→第二段b組→第三段c組→第四段d組→第五段e組→

f組編寫故事結尾

附注:bcdef組的內容要和前一組的內容銜接好,并且要包括本組一樣或多樣特產 。

4、計分:只要能按要求接上故事,一次加3分;如果某一組60秒內不能接上故事,扣2分,開始下一組接上,如果60秒再接不上,同樣扣2分換下一組。

四、課后任務。

學生利用課后的時間將本節(jié)課大家編寫的故事寫成一個故事集,并進行繪畫。

五、教師小結。

在課堂中我看到了您開心的笑容,從這點我看出了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一個很好的作家,希望你們能繼續(xù)努力。

小學三年級山行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運用二列成四列橫隊的腳步移動方法及要領,形成正確身體姿態(tài)。

2.通過講解、示范、演練等活動,掌握隊形變化的口令及要領,發(fā)展學生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提高身體活動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3.提升組織紀律性,增強集體榮譽感,養(yǎng)成積極進取、團結合作的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隊形變化時的要領以及隊形變化后的秩序。

?難點】

隊形變化節(jié)奏和身體控制。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課堂常規(guī):體委整隊,報告人數(shù),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

(二)準備部分

1.無敵風火輪

女生以老師為圓心圍成一個內圈,男生圍成一個外圈,女生順時針慢跑,男生逆時針慢跑。

2.徒手操:頭部運動,伸展運動,踢腿運動,擴胸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

(三)基本部分

1.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進行練習活動的時候,通常是分男生2排、女生2排進行練習,這種隊形練習有什么缺點嗎?(學生:有,隊形有點長、看不到前面的動作)

2.示范并講解一(二)列橫隊變二(四)列橫隊

變隊前先報數(shù),聽到動令后,單數(shù)的學生不動,雙數(shù)的學生左腿后退一步,接著右腿后撤順勢向右跨一步,左腿向右腳并攏,站立右側單數(shù)學生的后面。

3.練習

(1)明確單雙數(shù)站位,集體學練雙數(shù)學生進行左腿后退一步練習。

要點:邁步是重心跟上,兩腿挺直。

(2)單數(shù)和雙數(shù)學生互換站位進行練習。

要點:注意步幅的大小,注意集體的隊列的整齊、完整。

(3)聽老師口令進行一列橫隊變二列橫隊練習(進行二列橫隊變四列橫隊練習轉移)

要點:注意前后之間的空隙,留有足夠的空間,練習時要注意集體的組織及紀律性。

4.檢驗環(huán)節(jié):集體動作展示

5.輔教材:折返跑游戲

(四)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兩人一組互相拍打肌肉放松。

2.課堂小結:教師總結學練情況,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表揚先進,激勵全體學生。

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四、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5%~40%;平均心率:120~130次/分;運動強度:中等。

五、場地器材

體操墊30張、a4紙30張、小排球30個、音樂播放器一臺。

六、課后反思

小學三年級山行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自主探究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算法,能夠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地進行有關計算。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逐步建立時間觀念。進一步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jīng)過了多少時間的問題。

教學對策:以口答為主,讓學生充分的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借助直觀的線段圖或鐘面幫助理解,相互啟發(fā),體會用多種方法靈活計算時間。

教學準備:節(jié)目預報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24時記時法:

出示節(jié)目預報:

節(jié)目預報

上午8時50分金色的童年

上午9時30分兒童英語

…… ……

下午2時六一劇場

下午4時美術星空

下午4時40分七巧板

…… ……

晚上6時30分大風車

晚上7時新聞聯(lián)播

…… ……

你能用24時記時法播報節(jié)目嗎?

同桌兩人練習。

出示節(jié)目預報表。

二、新授:

1、這是小紅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時間安排記錄表,從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起床

7:00——7:30吃早飯

7:30——8:00做家務

8:00——9:00做作業(yè)

9:00——11:00到新華書店購書

11:00——11:20吃中飯

11:20——11:40飯后休息

11:40——12:40午睡

12:40——13:00在家休息片刻

13:00——14:30游泳館游泳

14:30——15:20看電視

┈┈

2、小紅的生活活動有些是從整時開始整時結束,有些是從幾時幾分開始到幾時幾分結束,你能將上面的活動時間按這樣的情況分分類嗎?

(引導學生將活動時間分成三類:

1)整時——整時

2)幾時幾分——幾時幾分(幾分是一樣的)

3)幾時幾分——幾時幾分(幾分是不一樣的)

3、你能算出小紅什么活動所用的時間?你是怎樣計算的?同桌或小組討論。

4、小結交流計算方法。

整時的比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時刻減前面的時刻,16-14=2

幾時幾分到幾時幾分(幾分一樣的,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幾時幾分到幾時幾分(幾分不一樣的,學生不太容易理解)計算可借助鐘面圖或借助線段圖。

有兩種思路:例14:30——15:20看電視

(1)先算從14時30分到15時是30分,再算從15時到15時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鐘。

(2)先算從14時30分到15時30分是1小時,15時30分與15時20分比,超過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

三、練習:

1、節(jié)目預報表

(1)回到復習的節(jié)目預報表(24時記時法)

你能說說你最喜歡看的節(jié)目從什么時候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播放了多少時間?

交流匯總。

2、書上53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讀題,理解題意。

獨立思考。交流怎樣想的。

有兩種思路:

(1)分別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長時間,再加起來。12:00到13:30是1小時30分,15:40到17:00是1小時20分,合起來是2小時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時,再從5上時中減去不借書的一段時間13:30到15:40是2小時10分,所以是2小時50分。

四、小結:(略)

板書設計:有關經(jīng)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16-14 = 2口答:播放了2小時。

想:從14時30分到15時是30分,再過20分是15時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