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精選7篇

時間:2022-11-29 作者:couple 備課教案

對于教師而言,認真寫適合自己的教案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得提高以及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精選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精選7篇

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通過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的熱愛,激發(fā)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了解詩的結構,了解本詩運用擬人、比喻的寫法把詩句寫的更加生動形象。

4、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歌。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所描寫的內容,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的熱愛,激發(fā)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解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

2、學習詩歌,理解詩歌所描寫的內容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導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你喜歡草坪嗎?

為什么?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歌《草葉上的歌》就是寫草坪的。

二、初讀課文,解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

1、自瀆課文,想辦法學會生字。

2、檢測字詞,分組朗讀詩歌,有錯糾錯。

三、學習詩歌。

1、自己讀一讀詩歌,說說這是一塊怎樣的草坪?(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小節(jié))

2、你最喜歡哪塊草坪?為什么?學生結合詩句談感受。

3、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想像:

(1)沉睡了一冬的大森林,在一場春雨后,睜開了明亮的眼睛,想像它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

(2)早上起來或下雨過后時看到露珠落在草葉上,隨風滾動的情景。

(3)各種小動物在綠色的草坪上玩耍嬉戲的情景。

4、及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鼓勵學生邊想象邊朗讀。并采用多種形式的讀。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理解詩歌,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的熱愛,激發(fā)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詩的結構,了解本詩運用擬人、比喻的寫法把詩句寫的更加生動形象。

3、指導背誦詩歌。

4、指導寫字。

導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課文中描寫的是怎樣的草坪?你最喜歡哪中草坪?

二、用語言描述一下,把你想象的用彩筆畫出來,并全班展示作品。

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生動、形象?

1、學生交流,師引導學習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

2、讓學生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說幾個句子。

3、鼓勵學生把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運用在寫作中,可以使你的文章更生動更形象。

三、背誦詩歌。

(1)學生交流背誦技巧。

(2)學生獨立背誦。

(3)檢測背誦情況。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

2、重點指導:境鏡漿槳

3、學生寫字,師巡視檢查。

五、布置作業(yè):

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抓“爭氣”,調動學生學習的情趣。

教師板書《一定要爭氣》,學生圍繞題目質疑:

(誰一定要爭氣?為什么要爭氣?為誰爭氣?怎樣爭氣的?結果怎樣?……)

板書:什么情況下 怎么做的

二、學生通讀全文,找出答案。

三、檢查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指名讀文,糾正讀音。

“鄞縣”的“鄞”應讀“yín”,不要讀成“jǐn”。

“成績”的“績”應讀“jì”,不要讀成“jī”。

“平均”的“均”應讀作“jūn”,不要讀成“yún”。

可采用讓學生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式,進行鞏固練習。

2、識記字形,區(qū)別形近字。

“基”上下結構,上邊是“其”,中間不要多一橫,“其”的最后一筆是“捺”。

“考”下面不能多寫一橫。

“試”左右結構,右邊千萬不要多加一撇。

“廁”是半包圍結構,“廠”要包住“則”,不要錯寫成左右結構的字。

“努”上下結構,第一筆是“撇折點”,右上角的第二筆是“捺”。

“需”上下結構,“雨”字的第三筆是“橫折”。

“末”字與“未”要區(qū)分開?!拔础弊稚蠙M稍短,“末”字上橫長。

區(qū)分“震”與“振”,兩個字的讀音相同,也都有“動”的意思,但用法不同?!罢衽d、振奮、振作”用“振”?!罢痼@”“震蕩”“地震”同“震”。

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形近字、同音字組詞的方法,進行鞏固練習。

末( ) 試( ) 震( )

未( ) 式( ) 振( )

廁( ) 努( ) 技( )

測( ) 怒( ) 枝( )

3、理解詞義。

發(fā)憤:下決心,努力。本文指童第周下決心努力學習。

資助:用錢幫助。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厭煩。

嘗試:做一做,試一試。

鉆研:深入地進行研究。

再三:不止一次,一次又一次,文中指童第周一次又一次地請求校長讓他跟班試讀。

偏僻:離城市比較遠,交通不便。

震動:本文指童第周的重大成就使歐洲生物學界感到驚訝。

鄞縣:浙江省一個縣名。屬寧波市。

四、練習讀書,鞏固生字,了解大意。

五、作業(yè):

生字、字詞、讀熟課文、查閱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兩次提到的“一定要爭氣”之間的聯(lián)系。

2、教給學生抓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理解課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抓“爭氣”,理清文章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文中幾次講到“一定要爭氣”。邊讀邊標畫出帶有“一定要爭氣”這個詞語的句子。

2、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爭氣”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學生讀文后可以小組討論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

經過討論,學生弄清文中兩次“爭氣”的事情。

(第一次是講童第周中學時由于[基礎差],[成績不好],經過刻苦努力,僅用半年時間就趕上來了。各科成績都不錯,數(shù)學還得了100分。童第周看著成績,心里想:一定要爭氣。)

(第二次是童第周在國外留學時,刻苦鉆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幾年都沒有成功的試驗,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童第周為中國人、為祖國爭了氣。)

板書:基礎差 成績不好

二、抓“爭氣”,理解重點詞句。

1、1—3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

(1)通過查字典理解“[再三請求]”。

(“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罢埱蟆闭f明是誠心誠意的?!霸偃埱蟆北憩F(xiàn)出童第周當時求學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

(2)根據(jù)本句的意思,判斷、選擇詞義。

投影出示練習:判斷句中“才”字的意思。

“才”字有三種解釋:①剛剛;②僅僅,只有;③勉強。

a、第周17歲才進中學。(①)

b、均成績才45分。(②)

c、同意讓他跟班就讀一個學期。(③)

在上述判斷帶點詞的連續(xù)句中,第1句“童第周17歲才進中學”的“才”字是“剛剛”的意思;第2句“平均成績才45分”的“才”是“僅僅,只有”的意思;第3句“才同意讓他跟班就讀一個學期”的“才”字是“勉強”的意思。

通過這樣的練習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出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當中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定相同,要根據(jù)詞語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來判斷詞義,即據(jù)句選義。同時,也要通過反復練習朗讀,來進一步體會童第周渴望學習的堅強信念。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所以童第周更加發(fā)憤學習,刻苦鉆研。

(3)聯(lián)系下文,理解“[發(fā)憤]”的意思。

“發(fā)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覺不滿足,努力地做。

那么,童第周是怎么發(fā)憤學習的呢?讀課文第3自然段,并畫出童第周發(fā)憤學習的句子。

(一是“每天天沒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園的路燈下面讀外語?!保?/p>

(二是夜里在路燈下看書,被老師發(fā)現(xiàn),路燈關了,又溜到廁所外邊的路燈下學習。)

這兩方面內容就已清楚、具體地解釋、說明了“發(fā)憤”的意思。

在理解了重點詞句后,再理解“一定要爭氣”就不難體會出它所包含的意思是:一要爭氣,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別人笨。”;三要刻苦努力,“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辦到?!?/p>

板書:再三請求 發(fā)憤學習

2、讀4—5自然段,理解重點句。

(1)同學們,你們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種手術非常難做?

這個問題要引導學生從兩個基本方面思考:一是聯(lián)系上文,童第周的老師是歐洲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學教授,他自己做了幾年,[沒有成功];二是同學們都不敢嘗試。由此看出手術的難度之大。

板書:手術難做、教授沒成功 同學不敢嘗試

(2)童第周是怎樣做成功的?

“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鉆研],他[不怕失?。?,做了一遍又一遍,[終于成功]了?!?/p>

文中只用一句話講述童第周成功的經過。教師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刻苦鉆研;二是不怕失??;三是耐心加細心,最終以頑強的精神和熟練的技巧,使手術獲得成功,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

三、抓“爭氣”,深化中心。

討論:童第周為什么一定要做這件事?

教師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課文,深入理解童第周為祖國爭氣的崇高思想境界。

首先讓學生自讀4、6自然段,從文中找出帶有“爭氣”一詞的句子,然后想一想,童第周這次成功是在什么情況下為誰爭氣?經過討論,要讓學生認識到全文兩次提到的“爭氣”含義是相同的。即:一是要有志向,二是要有自信心;三是要肯努力。但是第二次爭氣要比第一次爭氣更深一步。第一次是為自己爭氣,不甘落在同學的后邊。第二次是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爭氣,不讓外國人譏笑我們,不甘心落在外國人的后邊。

四、抓“爭氣”,練習朗讀。

這課的朗讀,應該重點放在第三自然段,在學生理解了童第周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刻苦學習的精神后,應集中體會他是怎樣學習的,把對童第周的敬佩之情讀出來。如,這一段的最后童第周說的話,“一定要爭氣”,他是說給誰聽的呢?是說給自己聽的,同時也是勉勵自己的話,應指導讀書。另外,“我并不比別人笨”這個“并”字就突出了童第周下決心,要把學習成績提高上去的堅定信心,讓學生把這個堅定的語氣讀出來。

五、作業(yè):

1.找出描寫童第周發(fā)憤學習的詞句,再抄下來。

2.預習27課。

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掌聲》這篇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tài)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xiàn)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后面飽含著充沛的情感。

三年級學生年齡小,學生的情感不容易與作品的情感、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如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含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教學設計上,以英子的內心變化為切入點,通過仔細揣摩重點詞句,領悟文字背后的聲音,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進而,在情景誦讀中入情,在切己體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二、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引導學生初步學習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去關愛、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9.《掌聲》———齊讀課題。

(二)、復習本節(jié)課詞語(開火車領讀)

(三)、走近人物,感受“情感”變化

(1)感受英子的內心變化。

1、感受英子的憂郁、自卑。

師: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樣的嗎?(細心的同學在課文中能找到這個詞)(憂郁的)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非常會概括,非常會抓詞。

【板書:憂郁】

師:課文有一個自然段,重點寫出了英子的憂郁??齑蜷_書找找,看看是哪一個自然段?

一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從哪些詞語當中你們感受到英子內心的憂郁呢?

(“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那你能具體說說嗎?“默默的”,什么意思?默讀是怎么讀?

(不出聲音地讀。)

師:那默默的呢?是什么意思?(不動聲色的)

師:一聲也沒有,小英子總是這樣。還有哪些詞讓你們有感受?

(她早早地就來到了教室)

師:同學們能夠抓住關鍵詞句去體會,這是很好的學習方法。跟劉老師想象一下:當同學們出去快樂活動的時候,英子卻總是——

(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當同學們還走在上學路上的時候,英子已經早早地——

(來到了教室。)

師:下課鈴響了,她卻要——

(最后一個離開)

師:是啊,這一切都是因為什么呢?

(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師:是啊,身體的殘疾使小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樂。她總是感覺自己很差,不如別人,這說明她的心里還非常的自——(卑。)

師:是的。(板書:自卑)這是我們剛才讀書共同的體會,同學們還應該把它——記下來??靹觿庸P。然后自己試著讀讀這個自然段,讀出英子的憂郁和自卑。(部分學生還在寫,師又補充道)自己試著讀一讀。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讀出你自己的感受。

師:讓我們再走進這個自卑憂郁的小英子。輕輕地讀,“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讀!

全班齊讀。(師同讀。)

2、感受英子的開朗、自信。

師:后來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有什么變化呢?快讀書,看誰先找到?

(是第四自然段。)

師:讀讀吧。

師:原來小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現(xiàn)在——和大家一起游戲。

師:小英子還叫同學教她跳舞,能用什么詞形容現(xiàn)在的英子?

師:好,讓我們把體會記下來。

【師板書】 開朗 自信

師:看到這種變化,你高興不高興?端好書,我們把這種感受帶進朗讀中。師讀第一句,

生讀:“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lián)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2)抓英子的情感變化,通過關鍵詞語概括主要內容。

師:是啊,是什么讓英子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同學們的掌聲。)

師:現(xiàn)在你能用黑板上這些詞,概括的主要內容嗎?誰來試試。

(以前英子非常憂郁和自卑,可是經過這次故事會后,變得開朗和自信了。)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記住孩子們,抓住關鍵詞句,我們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品析段落,體會“情感”變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為什么猶豫。

師:那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同學們送給英子掌聲這件事呢?

(二三自然段。)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二三自然段,同時劃出描寫英子動作的句子。(劃句子要劃完整。)

師:好了孩子們,我們先劃到這兒,小朋友來讀一下你畫的句子。

(生:(讀)“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即把頭低了下去。”)

師:還有誰劃了這個句子?請你再讀一遍。

師:同學們,輪到英子上的時候,她卻立刻把頭——

(低了下去)

師: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們能體會嗎?是怎樣的心情呢?

(生:很憂郁,自卑)

師:把你的體會送到句子里再讀一下。

師:那一刻,英子一定特別——(緊張)

師:好,送到句子里

師:是啊,從低頭的動作中,我們體會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緊張,“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

( 生:(齊)“立刻把頭低了下去?!保?/p>

師:還劃了哪個句子?

(生:“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保?/p>

師:沒有劃的同學,也把這句話劃下來。

齊讀。

師:誰能告訴老師,英子為什么猶豫呢?

( 生:因為她怕同學們看見她走路的姿勢。因為英子不想讓同學們看見他走路的姿勢。

因為她的左腳留下殘疾。)

師:所以英子站起來是猶豫的。要不要用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用自己的朗讀試一試。

生試讀。

生自由練讀。

師:誰愿意來試試?

生讀。

師:小英子那一刻該有多難受、多痛苦啊,誰愿意再來讀?

生:“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p>

師:我們一起讀。

齊讀。

(二)體會兩次掌聲的含義

師:同學們,抓住了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我們才能很好地體會出人物內心的情感。假如這個小英子就在我們的旁邊,你想對她說什么呢?她是那樣的緊張害怕,不敢走出自己的座位,你想對她說什么?

(生:英子你不要害怕,上去吧!英子不用怕,我支持你!英子你不要害怕,我們都會鼓勵你的。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上去吧。)

師:是啊,你們的鼓勵,你們的話語,都化成了一種無聲的語言哪!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師里驟然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所有的鼓勵都匯聚在這掌聲中,所以這掌聲——

(生:熱烈而持久。)

師:這掌聲是同學們對英子熱情的——

( 生:鼓勵。)

師:好,一起寫感受。(生抄教師板書的詞語。)

【教師板書】

鼓勵

師:在同學們的鼓勵下,英子成功地講講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次你想對英子說些什么?

(生:英子,你真勇敢??!英子,以后就和我們一起玩吧!英子,你真棒!

聯(lián)歡會上我會教你跳舞的。)

這一次,同學們還對小英子送去了自己的贊賞。(師板書“贊賞”,生抄在書上。)就像同學們說的,小英子只是身體上的殘疾,其實她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此時小英子的一搖一晃和上臺時的一搖一晃有什么不同?

(生:之前小英子是憂郁而緊張的,現(xiàn)在的小英子開朗和自信。英子先頭是不自信,后來是她臉上帶滿了微笑。)

師:同學們送給英子的,僅僅是掌聲嗎?

(生:是同學們對她的一片贊賞,同學們對她的一片鼓勵,對她的夸獎)

生:同學們對她的夸獎和鼓勵,使她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師:是啊,如果把這一切,化成一個字那就是——

(生:(齊)愛。)

(三)體會兩次掌聲給英子帶來的變化。

師:就是這份愛,醫(yī)治了英子內心的疾病,使她(指板書)從憂郁變得開朗,從自卑走向了自信(生跟說)。

師:所以她才能夠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正如她在給我的來信中所說的——(指投影),讀!

( 生:(齊)“我永遠不會……微笑著面對生活?!保?/p>

四、總結掌聲的內涵

我說掌聲像一束陽光,溫暖著我們的生活!你覺得掌聲像——————(生補充完成這句小詩)

五.指導書寫六個生字

六.小結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

師: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愛,人人都需要掌聲,珍惜別人的掌聲,也不要忘記把我們的掌聲獻給別人!

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雛、巢,理解運用相關詞語。

2、積累姹紫嫣紅、風平浪靜這類結構的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閱讀芳草地中的兩句話。

4、通過因果句式的訓練,使學生理解句子間的關系,并根據(jù)課文內容發(fā)揮想象,仿寫詩歌。

5、了解書信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形式。

教學重點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根據(jù)課文內容發(fā)揮想象,仿寫詩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以杜甫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簡要說明信的重要性

師:剛才同學們背誦了好幾首唐代詩人的詩。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老師也特別喜歡他的詩,記得他的《春望》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

[出示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由讀,抽生讀,理解句子意思)

師:這首詩寫出了在戰(zhàn)亂中,詩人對遠方的家人的思念與牽掛,此時一封報平安的家信可以帶給他多少安慰啊!因此

[課件出示]信是心與心的交流,信是情與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貼心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信》。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誰能說說我們平時寫信要用到些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

1、師:有一位小朋友剛學會寫信,心情特別激動大家看:

[課件出示]我學會了寫信,

用筆和紙,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寫啊,

寫許多許多的信

給自己,

我也要

寫一封封信,

讓自己的心,

和別人的心,

貼得緊緊、緊緊

2、師:自由讀這兩段話,思考他寫信所需的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嗎?

3、寫信為什么要用心?它又為什么能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的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學習課文。

(三)精讀課文

[課件出示]

1、聽課文錄音,并思考我寫了幾封信?分別是寫給誰的?

2、生仿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并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封信來讀一讀。

3、檢查自讀情況。

4、學習第二節(jié)

a、齊讀第二節(jié),自學生字雛和巢(從音形義三方面來學習)。

雛:誰會讀這個字?(注意翹舌音)開小火車讀

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雛這個字?

我們以前學過的好多字中也含有這個部分。想一想有哪些字呢?

雛什么意思嗎?[課件出示]

師:瞧,它們是那么稚嫩,羽毛還沒有長豐滿,嘴角還是嫩黃的,走路也搖搖晃晃的。

(幼小)雛鳥、雛

巢:學生交流。(翹舌音、上下結構)

哪里見到過這個生字?

[課件出示]

師:這些不同形狀的鳥巢,就是給小鳥遮風擋雨的窩,更是小鳥溫馨的家。

生字寶寶回到課文中,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三句。

b、理解內容。讀后回答:

(1)我替誰給誰寫信?信上說了些什么?為什么要寫這封信?

(2)出示句式:我要替雛鳥給鳥媽媽寫信,是因為,讓她快回巢。

(3)師:在天色將暗的時候,小鳥在巢中焦急地等著媽媽回家。假設你是雛鳥會對媽媽說什么?

(4)交流后個人競賽讀。(注意讀出急切的語氣)

c、是啊,它們是親親愛愛的一家人,彼此關心,互相依戀,小鳥的心和媽媽的心貼得緊緊的。師生一起感情朗讀。

5、學習第三小節(jié)

(1)女生讀第三小節(jié)。

(2)出示畫面,學習姹紫嫣紅的意思。(老師指出詞語后的1和注釋條的1相對應)

(3)花朵為什么要蜜蜂快來采蜜?

交流小結:它們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團結一心釀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們人類?;ǘ浜兔鄯涞男囊操N得緊緊的。

抽生感情朗讀第三小節(jié)。

6、習第四小節(jié)。

(1)男生讀第四小節(jié)。

(2)大海為什么要請小船快去航海呢?

(3)出示句式練習。

(4)出示畫面,理解風平浪靜的意思。

(5)出示詞語練習。

交流小結:它們是平安和諧的一家親。此時,慈祥的大海敞開寬廣的胸懷,讓小船在自己的懷抱里自由馳騁。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貼得緊緊的。

小組競賽讀第四小節(jié)。

7、習第五小節(jié)

(1)分三小組讀這三節(jié)課文

(2)齊讀第五小節(jié),讀后體會2、3、4小節(jié)和第5小節(jié)的句式有什么變化?

(3)出示嘗試園,師:聰明的你能否把這兩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節(jié)一樣的形式呢?

(四)拓展

1、師讀第六小節(jié)。我們給別人寫信,真誠地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給與別人幫助。從而使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貼得緊緊的。

2、師生合作朗讀請大家?guī)е约旱睦斫?,帶著自己最真誠的心,老師和你們一齊

3、過渡: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誠的心寫了許多許多的信,此時的你是否也有許多心里話要和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需要幫助的小伙伴、處于戰(zhàn)爭中的苦難的人們說呢?請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話寫在紙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選兩句或三句,內容簡短。)

4、創(chuàng)意讀課文:加學生創(chuàng)作詩朗讀

(五)總結全文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用一顆真誠的心,而信架起了心與心之間的橋梁。當你感到快樂,請你告訴你的親朋,讓他們共同分享;當你感到憂愁,請你告訴你的好友,讓他們?yōu)槟惴謸_@樣,我們自己的心就會和別人的心貼得更緊、更緊

五、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篇5

學習目標:

1、學會七個字,認識三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朋友之間不僅需要互相信任和尊重,還需要溝通、交流和愛護,得到對方的肯定和鼓勵,并感受到友誼的珍貴。

教學重、難點:

聯(lián)系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說一說我和林童之間發(fā)生的事。

體會課文的思想內涵,學習作者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從幼兒園到小學,你一定有許多朋友,在你和好朋友的交往中發(fā)生過爭吵的事嗎?發(fā)生過相互誤解的事嗎?講給大家聽聽。

2、指名講述,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3、正如大家所說,朋友之間的交往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遇到問題該怎么辦呢?怎樣保持朋友之間的友誼呢?這不僅是我們的難題,也是課文中的我和高朋友林童遇到的難題。他們是怎么解決的呢?這件事對他們有什么啟發(fā)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朋友之間》。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4、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生字。

5、同桌互相讀生字,糾正字音。

6、出示以下詞語檢查讀:欲言又止驕傲自不量力簡直證明

7、指名輪流讀課文,讀通順,隨機糾正字音。

三、自主學習,整體感知課文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需要問問別人。

2、全班交流。

3、提出不懂的語句進行交流,相互解疑。

第二課時

一、檢查生字詞,回顧課文。

二、指導朗讀課文重點部分。

1、出示“欲言又止”認讀,聯(lián)系一二自然段解釋該詞。同時體會林童此時的心理。

2、指導讀第五自然段,聯(lián)系上文以及“欲言又止”體會此時我的心理。

3、同桌分角色讀12—15自然段,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師生合作讀16—28自然段,隨機指導朗讀。

5、分組合作讀29—36自然段,小組討論人物的心理活動,交流感受。

三、指導有感情朗讀29—36自然段,聯(lián)系全文體會我內心感受。

四、總結全文,指導實踐:

學習課文后相信大家知道朋友之間應該相互信任,相互鼓勵。如果你是林童和我的好朋友,你會對他們說點什么呢?

板書設計:

15、朋友之間

爭演主角——不歡而散——消除誤會——重歸于好

(起因)

(產生誤會)

(交流溝通)

朋友

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篇6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煉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fā)現(xiàn)、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1、進行口語交際。2、完成習作。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獲。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講講今后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余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yè):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帶上各自與課余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余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qū)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范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著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fā)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yè):背誦古詩

小學語文三年級山行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各國兒童團結友愛的情誼,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第一二小節(jié)所蘊含的意蘊,體會運用動詞的精準。

教學難點:

恰當運用動詞,準確使用意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一個球,熱烘烘。

落在西,出在東。

(打一星球)

2、談話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學習生字新詞的情況。

(1)卡片出示:彤、陪。學生帶拼音讀,去掉拼音讀。

(2)說說自己怎樣識記這兩個生字。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自讀。

(2)指名分段讀,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品讀,感悟

1、直奔重點,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課文哪個小節(jié)告訴我們太陽在做好事?(第二小節(jié))

(2)指名讀第二小節(jié),學生評,再讀。

(3)太陽做了什么好事?請用“——”線畫出來,用“△”標出表示太陽動作的詞。

(4)出示句子:她把金光往鮮花上灑。

①齊讀句子。

②學生做“灑”的動作。

③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④當時太陽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

(5)用同樣的方法自學后兩句話。

(6)太陽只做這三件好事嗎?(不,還有很多)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7)太陽還會做哪些好事呢?(小組討論交流)

她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

2、學習第一小節(jié)。

(1)不知不覺,太陽就要落山了,瞧一(課件播放太陽落山的過程,學生欣賞)

(2)同學們,欣賞了太陽落山的過程有什么感受呢?(美)那就美美地朗讀第一小節(jié)吧。(學生齊讀)

(3)從這一小節(jié)中,如果要你積累好的詞語或詞組,你會積累哪一個?

出示:紅彤彤的晚霞

訓練:紅彤彤的( )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師:太陽落山了,她是要回家休息嗎?(不是)她要去哪兒呢?

生:她要趁人們睡覺的時候,走向另外的國家。

(2)“另外的國家”指的是什么地方?

(3)太陽在另外的國家里會做什么呢?(小組交流,匯報)

4、學習第四小節(jié)。

(1)多么無私,多么偉大的太陽啊!有誰能不喜歡她呢?誰又不等她盼她呢?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第四小節(jié)課文,體會體會吧!

(學生齊讀第四小節(jié))

(2)終于盼來了新的一天,太陽還是不辭勞苦地做她的好事——學生齊讀第二小節(jié)中的后四行句子。

四、總結

是啊,中國的小朋友、外國的小朋友,甚至全人類以及整個大自然,同在一片藍天下,共享太陽帶來的溫暖與光明。

于是,伍者說一太陽是大家的。(教師指著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五、拓展

1、引導學生觀察文中插圖,說說你看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

①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插圖,各抒己見。

②“鴿子”象征著什么?(和平)可見,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渴望著什么?(和平)

③是呀,只有在和平安寧的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才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2、此時此刻,你想對別的國家里的小朋友說些什么?或者想對誰說些什么?

出示:我想對( )國家的小朋友說:“她____?!蔽蚁雽? )說:“____?!?/p>

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