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7篇

時間:2022-09-28 作者:couple 備課教案

新學期即將到來,相信教師一定都寫好教案了,教案是教師為了提高上課質量事前編寫的應用文種,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7篇

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默讀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

2、明白什么樣的話是廢話,能在說話、寫話時盡可能地把話說得簡潔明了。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邊讀邊思考,明白什么樣的話是廢話。

2、弄清楚小熊收購的廢話有哪些毛病,應如何修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

(二)研讀課文,深入思考

1、學習第一部分。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把課文分為了五段。我們首先看到第一自然段。

師:請自由讀第1自然段,想想小熊提出了什么樣的疑問?用“——”畫出有關句子,然后反復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生:……

師:讀得真好!那什么樣的話才叫廢話呢?我們帶著小熊的.疑問繼續(xù)看到第2至4自然段。

2、學習第三部分。

學習第2~4自然段,了解豬先生說的話有什么毛病。

師:請大家默讀第2~4自然段,用“~~~~~”畫出豬先生說的話,再反復朗讀。

師:誰來模仿一下豬先生的語氣讀一讀。

生:……

師:聽的同學請認真聽,注意思考:從豬先生的話中你明白了什么?小熊明白了什么?

師:你來說說,你明白了什么?小熊明白了什么?

生:……

師:學了這一部分我們都明白了啰嗦就是廢話。

3、學習第三部分。

學習第5~7自然段,了解鷺鷥的話有什么毛病。

(1)課間出示自學提示:

師:那鷺鷥的話又有什么毛病呢?認真聽并用用“~~~~”畫出鷺鷥當時說的話。想像鷺鷥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

師:從鷺鷥的話中你明白了什么是廢話嗎?

生:畫蛇添足、自相矛盾是廢話。師:小熊也明白了,他此時的心情怎樣?

生:……

師:說的真不錯,你一定會與小熊成為好朋友的。

4、學習第四部分。

學習第8~10自然段,了解老猴的話有什么毛病。

師:接下來看第四部分(8~10自然段),第四部分我想找三個小演員。誰愿意來當當小演員?

師:你來扮演羊站長,你扮演老侯,你扮演小熊。老師讀旁白。

其他同學請仔細聽。

生:(分角色讀)……師:都是合格的小演員。

師:其他的觀眾們,你們聽出了老猴的話有什么毛病嗎?

生:……

師:你聽的真仔細。

6、學習第五部分。

師:最后一自然段,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三)回顧全文,得到啟示

師:我們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到了小熊工作干得很出色,老師更想看到同學們比小熊更能干。假如你是小熊,你能幫助這些動物修改他們的廢話嗎?(課件出示畫面)

1、我想對喝醉酒的豬先生說——

2、我想對站在湖邊的鷺鷥說——

3、我想對打開院門走進去的老猴說——

(修改老猴的話對一部分學生有難度,師生可以合作完成。

如:“一個老猴歸,關門呼呼睡”;或者“老猴獨自歸,關門呼呼睡”)

師:誰來說說自己想對豬先生說的話?

師:相信豬先生再也不會犯類似的錯誤了。

師:誰來對我們美麗的鷺鷥說幾句呢?

生:……

師:你改的詩句真美,鷺鷥肯定非常感謝你。

師:誰再來開動小腦筋,幫老猴也改改?

生:……

師:真會動腦筋,看來老猴要向你學習了。

(三)拓展延伸,完成練習

1、依據(jù)情景練習。

師:小熊畢業(yè)后工作干得很出色,這一消息很快就傳開了。這兩天,小熊又收購了一些廢話。(ppt)想請你們幫忙改一改。

(1)我基本上全部完成了作業(yè)。

(2)麗麗快樂地度過了愉快的六一兒童節(jié)。

(3)操場上飄著五顏六色的紅旗。

2、課后收集你平時聽過、看過或說過的廢話,想想應怎么改。

3、選做題:續(xù)編《收購廢話》的故事。

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并背誦其中的一則。

教學重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第1課時)

亡羊補牢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1.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3.“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相當于“篇”)

4.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寓言??蠢蠋煂懻n題: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jié)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jié),思考: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一)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jié)三句話之間的聯(lián)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二)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4)可養(yǎng)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yǎng)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jīng)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7)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jié),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lián)系第一節(jié),想一想。

(3)齊讀第4節(jié)。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

7、二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yǎng)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huán)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學習生字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1)記憶生字字型,并講講字是怎樣記住的

(2)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jīng)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

窟窿:這是個凍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作業(yè)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誦這則寓言。

3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板書設計:

想法已經(jīng)丟后悔

亡羊補牢做法不補趕快堵(未為遲也)

結果又少再沒丟

教學過程(第2課時)

(一)齊讀《亡羊補牢》。

二、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三、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

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根據(jù)評議,再練習朗讀

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五、創(chuàng)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出示圖:棉隊哪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么?

3、回到課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攻打趙國?為什么?

總結:南轅北轍的故事現(xiàn)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纏”右半部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義教材五年制小學“注音識字、提前讀寫”語文第六冊中的一篇課文《奇異的植物世界》。課文有生動準確的文字描述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奇異的植物世界的神奇圖畫,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有著奇妙植物、神秘聲音、奇異的植物世界中。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具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自主閱讀的能力,對各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同時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能在網(wǎng)絡世界中尋找更豐富的知識,開拓視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奇異的植物世界,理清寫作順序;理解詞語,認識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在讀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探索植物世界的奧秘,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本篇課文中,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所介紹的種植物的奇異之處。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激發(fā)學生的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因此我把本課的重點放在對“奇異”上,抓住這一重點來統(tǒng)領全文,并引導學生在讀中進行理解和體會植物的奇異之處。

教學方法: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是學生認知課文、體會課文、理解作者寫作思維的一條最佳的途徑。在讀中學生可以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華。我還利用多媒的交互性,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與學習測試,使學生能在自主、寬松的學生環(huán)境中獲取新的知識。本課主要以“導——扶——放——”為主要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學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為了能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與他們自身的潛能,在整個教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探索者;自主、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中所倡導的重要的學習方。

教學過程:

一、解題入手,激發(fā)興趣

導入:以舊帶新,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通過投影出示圖片,使學生感知到植物世界的奇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板書課題:《奇異的植物世界》}在學生讀后,抓住“奇異”一詞,明確教學的重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次讀文,通過帶問題讀文、指讀課文、快速讀文,使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概括全文,為下一步精讀課文打下基礎。小結中,仍以“奇異”為主線,再一次強調學生學習的重點;同時也交待了學習的難點,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這6種奇異的植物的。

三、精讀課文,品學體味

在精讀課文,品學體味這過程中,以李叔叔帶我們到植物園去參觀,課文的2——7自然段具體寫了這一游覽的過程為重點。首先,在教學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導——扶——放”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以第二自然段為導學切入點,以第三自然段為銜接來“扶”學,以四——七自然段為實踐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來完成。在導學中,我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并和他們一起總結出學法來。出示學法,以便對學生進行“扶”學,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習。在“導——扶”的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語文基本素質的提高,如對字詞的理解、認識打比方句、對重點語句的訓練、通過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等,為學生將來的學生打下一塊塊堅實的基石。我們知道,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教會學生多少篇課文或學會多少道題,而是教給他們如何去自學的能力和方法。《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合作者。由于2——7自然段的結構相同,積于以上二個原因,我在后面的學習中,大膽放手給學生。讓他們的能力和學生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調動。在匯報中,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導出學法出示學法,根據(jù)投影中的學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匯報,關掉學法讓學生自主進行匯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本著以多鼓勵少批評為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全文都以“奇異”為線,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最后水到渠成,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啊!回歸主題,總結全文。

四、延伸知識、激發(fā)情感

板書可以說一個微型的教案,它承載著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和寫作思路。最后讓學生結合板書,來理清全文的寫作思路。

五、總結

教師簡短、恰當?shù)目偨Y,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也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承上啟下和畫龍點睛的作用。

板書設計:

24、奇異的植物世界

樹下 花棚旁 小路旁

草地上 水草地 荷花池

哈哈樹 帶電花 蠟燭樹

醉草 捕蠅草 水笛荷

出笑聲 帶微電 能點亮

含酒精 會吃蟲 可發(fā)音

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評、悟,體會趕海的樂趣。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同學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和閱讀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

從讀中感受“俺”童年趕海的樂趣,激發(fā)同學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趕海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直接導入:同學們,今天俺們繼續(xù)來學習11課《趕海》。

過渡:在預習課文,有不少同學對俺說:老師,俺從沒見過大海,俺多想去看看啊。今天,老師就滿足大家這一要求,帶你們去看看海,好不好?

2、播放課件,同時配上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同學欣賞。

3、生談感受。(大海真美。真壯觀等)

過渡:同學們都有一雙能夠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是啊,大海真美啊。今天俺們就在這么美的海邊來趕海。

二、初步感受趕海的“趣”

1、回憶課文,想想趕海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2、指名交流。教師相機板書;趣

3、同學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俺”在海邊做了哪幾件有趣的事?

4、生邊讀邊考慮問題。教師巡視。

5、讀后交流,老師相機板書: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蝦

過渡:通過初讀課文,俺們知道了課文寫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蝦這四件事。在這四件事中,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選一件你最感興趣的事,再讀一讀,邊讀邊想。讀慢一些,給自身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覺得有趣的地方講給你的同桌聽。

6、同學讀、想、說。教師巡視。

三、精讀感悟

1、師: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剛才讀得都非常認真?,F(xiàn)在看誰想第一個給大家讀他喜歡的句子。

2、指名交流匯報。(按同學匯報的順序來講)

a “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象不忍離開似的。俺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p>

師:你為什么喜歡它?看到這可愛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樣?怎樣才干把這種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呢?

生練讀。

指名讀,齊讀。

b “俺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俺抓住了!”

師:為什么把“摸呀摸呀”讀得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認真,摸得仔細)

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樣?哪個字最能表示作者高興的心情?怎么讀呢?

指名讀,相機評價,齊讀。

c、“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俺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做聲,原來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呢。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的大螯抓住了他的手?!?/p>

(1)、師:誰愿意當個小演員,給這段文字配上動作?老師告訴你呀,要想演好,先得把課文讀好。意思讀明白了,才干演得更出色。大家先自身把這一段讀一讀,揣測揣測該這樣來演。呆會兒俺要找三個小演員,一個小作者,一個小伙伴,還有一個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

(2)、同學自讀自悟,教師巡視。

(3)、指名上臺扮演。

(4)、老師扮演記者采訪三個小演員,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渡:同學每,努著嘴兒的小伙伴,四處逃竄的螃蟹,以及那“哎喲”一聲痛叫,都讓俺們感受到了捉螃蟹的有趣,你能通過朗讀讓所有人感到其中的樂趣嗎?

(5)、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齊讀。

d、“咦,怎么俺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俺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象戲臺上的一員武將,俺輕輕伸出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俺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1)、師:這段文中有兩個語氣次,你發(fā)現(xiàn)了嗎?它們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呢?(好奇、恍然大悟)

(2)、琢磨文章中詞語、句子的意思,把隱藏在里面的情感體會出來,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這就叫讀書。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讀出來?

(3)、指名讀,相機指導評價。

(4)、師: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大蝦呢?俺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大蝦圖片)看,這只大蝦搖擺著兩條長須,威武嗎?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5)、但它再神氣,也逃不出俺的手掌心,瞧,(引讀)俺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俺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讀到這里,同學們的手里和心里一定也癢癢的,讓俺們伸出手來,一邊讀一邊來捏大蝦吧。

(6)、生邊讀邊做動作。

3、師:俺們可別光顧著自身玩,看看沙灘上其他人在干什么?

(1)、生讀相關句子。

(2)、還有些人在干什么呢?

過渡:剛才俺們同小作者一起摸海星、捏大蝦、捉螃蟹,感受了其中了樂趣。那么,讓俺們一起把體會到的樂趣用最動聽的讀書聲表達出來吧。

4、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趕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俺們怎么說也說不完,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太陽已經(jīng)偏西了,趕海的人們三三兩兩地離去,這時,大海又是一番怎樣的情境呢?

2、同學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3、(出示夕陽下的大海畫面)假如這時你就站在大海邊,吹著涼爽的海風,看著夕陽籠罩的海面,你想說什么?

4、指名說,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開頭和結尾

1、同學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从惺裁窗l(fā)現(xiàn)。

2、指名匯報。

3、師總結:開頭和結尾內容相近,互相照應,這種寫法叫首尾呼應。這樣寫的好處是能把作者對大海深深的懷念和濃濃的愛更加突出地表示出來。同學們以后在寫作文時假如也能用上這種寫法,一定會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六、總結全文

1、心情小結。

今天,俺們跟著童年時代的作者,一起到海邊趕了海,追趕了浪花,摸了海星,捉了螃蟹,捏了大蝦,還欣賞了美麗的海景,真是——誰來幫老師想了詞來形容一下此時的心情。

2、指名匯報。

3、(出示《大海啊故鄉(xiāng)》歌詞,同時配上音樂)這是作者最愛唱的歌《大海啊故鄉(xiāng)》,會唱的可以跟著一起唱,不會唱的,俺們可以在音樂聲中,把俺們對大海的熱愛和向往,用最美的聲音讀出來。

4、生唱歌、讀歌詞。

七、作業(yè)自助餐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唱一唱和大海有關的歌曲。

3、讀一讀跟大海有關的美文。

4、畫一畫心中的大海。

5、寫一寫學完本課后的感受。

(根據(jù)自身的喜好任選一至兩項,課后完成)

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反復揣摩人物細節(jié),在朗讀中提升父愛,體會父愛。

2、抓重點句,在多層次的感悟中喚起學生對父親愛。

3、通過拓展激起學生對父親的愛。

教學重、難點:

反復揣摩人物細節(jié),在朗讀中提升情感,體會父愛。

教學方法:引讀法,感悟法,質疑法,情境法,表演法,學法指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回憶快樂。

1、(播放課件)師:請看大屏幕,人們是在慶祝我國的哪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春節(ji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jié)日。孩子們可以放鞭炮、穿新衣、吃團圓飯。北方的春節(jié)還有提著燈籠走街串巷熬年夜的習俗。有一位叫馬德的人,最難忘八歲那年的春節(jié)。因為那一年,他的心中也一直留著父親做燈的那一幕。

2、過渡: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心中那盞燈》

二、讀題、質疑。

1、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2、根據(jù)學生的提問,重點板書以下兩個問題:

(1)心中那盞燈指的是什么?

(2)父親是怎樣做冰燈的?

3、過渡:父親是怎樣做冰燈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72頁,默讀課文,找一找父親做冰燈的句子,并用“——”畫出來。

三、細讀理解,品味感悟。

(一)品讀父親的動作

1、指名匯報所畫的句子。

2、課件出示:

我努力睜開眼睛,只見父親在離炕沿很遠的地方,一只手托著塊東西,另一只手在里面打磨著。我發(fā)現(xiàn)父親正在打磨一塊冰,姿勢很象洗碗。父親每打磨一陣,就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雙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會兒。

3、指名讀這幾句話,其他學生思考:哪些詞語描寫了父親做冰燈時的動作?(托著、打磨、擦、捂)

4、(師邊演示動作邊問):你見過別人打磨東西嗎?什么叫打磨?

5、父親打磨這塊冰用的是什么?(手)

用手打磨這塊冰會有什么感覺?

這樣寒冷,為什么用手來打磨呢?

6、難怪,父親每打磨一陣,(引讀):就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雙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會兒。

7、想象父親做冰燈的那一幕,并請一生來演一演。

評一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作者就是抓住這些動作細節(jié),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寫得多傳神呀!

9、齊讀這幾句話。

10、(解決問題,體驗快樂)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解決了心中的一個疑問,大家高興嗎?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瓢桑?/p>

(二)品讀父親的語??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父子間的三次對話,并與同桌分角色練讀。

2、學習第一次對話。

(1)、請兩生讀。

(2)、體會父親為什么答非所問。

3、學習第二次對話。

(1)、請兩生讀。

(2)、比較兩次“爹,你干啥呢?”的語氣有何不同,并練習朗讀。

4、理解“尷尬”,并說說從父親“尷尬”的樣子,我看出了什么?

理解“尋思”,你看出這是個怎樣的父親?

5、學習第三次對話

(1)、男、女生分角色讀。

(2)、問:父親真的不冷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四、體會父愛,深化主題。

1、創(chuàng)設情境,多次引讀“父親剛才給我掖被子的時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涼?。 ?/p>

2、談談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淚了呢?

3、為什么說父親做的冰燈是一盞最美的燈?

五、課外拓展、快樂練筆。

1、齊讀馬德在另一文章中贊美父親的一段話。

2、欣賞《父與子》,練寫“父愛就是-----------------------------------------”。

3、:孩子們,父愛如山,父愛如水。從你們稚嫩的筆跡中,我看到了濃濃的親情。

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書寫指定的生字。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背誦課文。

3、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個寓言故事。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句。

2、學會寓言,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用自己的話來將這兩則寓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你們喜歡學故事嗎?請大家一起來學習。

二、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讀課文,把生字的音讀準。(2)新詞要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不懂的地方記下來。(3)標出小段。

認讀生字,解答疑難(出示生字卡片)

三、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學生讀課文。

2.提問:這個人的寶劍是怎么掉進江里的?

過渡:那個人是怎么做的呢?他為什么這樣做?

3.讀第二段,回答問題(①一點兒不著急。②在船舷上刻記號。③他想記住掉劍的地方,撈上寶劍?)

4.指導看插圖,說清圖意。

5.小聲讀3~4段,思考:當有人問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6、教師示范。

(3)理解詞語“不慌不忙”的意思。他為什么不慌不忙?

(4)提問:按照那個人說的辦法,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么?

四、談話,啟發(fā)聯(lián)想

1.分組討論。①那個人等船靠岸后撈到劍了嗎?②他沒撈到劍會說什么?③別人可能又會說什么?

2.提問①你認為那個人錯在哪里?②學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書設計:刻舟求劍

不小心掉

不著急刻記號

不慌不忙船靠岸撈劍

第二課時:

學習《揠苗助長》

1、指導學生自讀自學課文,了解故事大意??商崾救缦拢鹤约鹤x課文看課文講的是什么事?根據(jù)故事想一想文章題目“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不認識的字要看課后的注音,或查字典。有不懂的地方,問問同學或老師。

2、引導學生讀好課文,質疑討論。

3、引導討論說明寓意。

結合課后第二題的第二小題,組織學生討論和想像說話。

4、指導做好字詞練習,把生字寫正確,理解和積累詞語。

板書設計:

原因:巴望禾苗長快一些

揠苗助長做法:把禾苗往高里拔

結果:枯死

寓意: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會把事情弄壞

三年級下冊語文漏的教案篇7

教學重點

引導引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子之間的那種深深的情感。

教學難點

同上

教 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 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疏諒詢”等6個字,會寫“項藥穩(wěn)”等15個字,學習“小心翼翼、熱情洋溢”等詞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空姐的真誠服務。

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課文錄音。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因題設疑。

同學們,我們在前邊學習了《難忘的八個字》和《心中那盞燈》今天讓我們來學習課文《十二次微笑》,看看課文中的人物是怎樣真誠相待換來理解與信任的。

二、初讀課文,感受真誠學習生字

1、 讀了課題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

2、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 讀中勾劃生字

4、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誰?

2、讀后深思:

四、再讀課文,粗知詞意

1、把課文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利用工具書,聯(lián)系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學。

1齊讀課題。

2、(各抒己見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邊讀邊勾劃生字

3、自學生字

1、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2、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指名讀課文,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教師學生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 結合課題,圍繞“十二次微笑”找出課文中具體寫“微笑”的地方。

2、 找出句子話,體會其中的感情。

二、逆向閱讀,共同探究。

1、 課文使用的一些動詞,如:急步來到客艙、小心翼翼、面帶微笑中可以看出她當時的心情是因失誤而不安歉疚的;。

2、 從那位乘客按響鈴抬起右手,指著手表的行為表現(xiàn)和短促的語言中可以看出他當時的心情是很不冷靜,情緒十分沖動。

1、找出語句

3找出第一次微笑的句子讀讀空姐和乘客的對話,體會當時他們的心情。

3、 找出第二次微笑的句子讀讀空姐和乘客的對話,體會當時他們的心情。理解“小心翼翼、疏忽、延誤”等詞語。

5、找出第二次微笑的句子讀讀空姐和乘客的對話,體會當時他們的心情。理解:補償、委屈欣然接受。

二、引導學生發(fā)揮想像來理解:

l 這位乘客這時想些什么呢。

l 讓學生感悟整個旅途中空姐所表現(xiàn)出來的真誠態(tài)度,那種以情感人的高質量的服務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三、 指導朗讀。

1、 要抓住描寫空姐說話時情態(tài)的語句,引導學生邊讀邊體會。

2、 要讀出乘客的質問和怒氣,要讀得急而短促

3、 最后要讀出乘客的心平氣和,;現(xiàn)時聲音提高,增加響度,充滿熱情。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19十二次微笑

空姐 乘客

急步來到客艙 怎么回事?

小心翼翼 不合作的樣子

微笑服務 不理睬

遞了過去 真誠的話語

教學后記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分別找出第一次微笑、第二次微笑第三次微笑的句子,通過讀讀空姐和乘客的對話,體會當時他們的心情,再理解“小心翼翼、疏忽、延誤” 補償、委屈、欣然接受等詞語。從中感受到空姐高質量的服務,來體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與人之間只要真誠相待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解不開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