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通用7篇

時間:2022-12-07 作者:Surplus 備課教案

編寫教案也是我們上課之前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其實為了能夠制定出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就必須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目標,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通用7篇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

2、理解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會正確讀寫幾分之一。

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直觀地認識幾分之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體會分數(shù)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敘述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學準備:

各種圖形的紙片若干、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出示:今天是小胖的生日,小丁丁帶了一個蛋糕來為他祝賀,他們倆會怎么分這個蛋糕?(對半平分)

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討論)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認識

1、(交流,匯報)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呢?(半個)

2、半個蛋糕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

3、在數(shù)學中,我們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指導的讀法和寫法。

4、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所以小胖和小丁每人能分到個蛋糕。

5、動手操作

(1)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紙片中選一個你喜歡的圖形,動手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顏色,并說一說。

(2)那么空白部分又占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圓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圓形紙片的,是(

)個圓形紙片。

b、把一個三角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三角形紙片的,是(

)個三角形紙片。

c、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們的,大小是否相同?

(一個正方形、圓……都是一個整體,因為整體大小不同,所以所得到的二分之一的大小也不同。)

(二)、認識

1、小胖和小丁丁正準備切蛋糕時,小巧和小亞也來祝賀小胖的生日了,于是他們決定四個人平分這個蛋糕,那又該怎么分呢?每人再拿出一個圓形紙片替代蛋糕,動手折一折,分一分。(可以同桌商量)

(1)交流方法。

(2)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你是怎樣想的?

(3)說一說是什么意思。會寫嗎?一起來書空一下。

2、動手操作

(1)你能從另外一些圖形中找到嗎?(每人再選一個圖形,折一折、涂一涂,并且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然后全班交流。)

(2)在這些圖形的空白部分中有沒有它的?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正方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4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正方形紙片的(

),是(

)個正方形紙片。

b、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正方形和圓形紙片的涂色部分同樣都是它們的,大小相同嗎?為什么?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知道1噸是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zhì)量單位的簡單化聚。

2,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zhì)量估計的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展示場景)水果貿(mào)易市場,一箱箱,一袋袋水果, 一個蘋果重200( )

一箱蘋果重15( ) (分別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一輛裝滿蘋果的大卡車)請學生估計這一車的蘋果的重量

(如:3噸)

2,請學生說說對"噸"的認識(同時揭示課題:"噸的認識")

(二),在實踐體驗中認識"噸"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請同學們找出教室中有沒有可以用"噸"作單位的物體

(如:桌,椅,電視機,書本等用什么作單位比較合適 )

(2)那么哪些物體用噸作單位呢

(請同學舉例)

(3)媒體展示:大象,汽車(輪船)的載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2,認識噸

(1) 請出4個同學站在一起,讓學生說說他們的重量。

a,4個三年級學生的重量大約是多少千克 (約100千克)

b,8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

c,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

(2)為了簡便計量1000千克規(guī)定為1噸

聯(lián)系班中40個同學,想象一噸的重量。

(3)媒體展示:看一看,算一算

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幾袋大米的重量是1噸

b,100塊磚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塊的重量約是1噸

(4)想一想,填一填(小組合作)

一箱蘋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啞鈴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頭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個( )的重量是1噸。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哪些地方要用到"噸"作單位

(6)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a:卡車載重4( )

b:小明體重35( )

c:一塊橡皮的重量是8( )

d:浙江舉重運動員,在二十七屆奧運會上以挺舉207.5( )的成績再一次獲得冠軍,為國爭光。(請學生聯(lián)想他能挺起幾個學生,幾個占旭剛就可以挺起一噸)

一座橋的載重量是10( )(再請學生說說什么是"一座橋的載重量")

(三):噸和千克的化聚。

1,請同學試一試例3.

(1)5噸=( )千克 (2)2450千克=( )噸( )千克

填好后分別指明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2,試一試

8000千克=( )噸 6噸20千克=( )千克

(四),課堂小結

學過的重量單位有那些?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五),練習

1,填空

4000千克=( )噸 3噸=( )千克

2噸600千克=( )千克

4200千克=( )噸( )千克

7噸38千克=( )千克

2,①一頭大象重5000千克,合多少噸

②一輛卡車能裝4噸500千克大米,合多少千克

③一個鴕鳥蛋重1500克,合多少千克多少克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3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一)

第一課時 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導入新課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新知識點:

1、口算除法

(1)口算。

(2)估算。

2、筆算除法。

(1)基本的筆算除法

(2)除法的驗算。

教學要求:

1、會口算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數(shù)、幾百幾十以及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除法。

2、經(jīng)歷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掌握一般的筆算方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3、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習慣。

4、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建議:

1、加強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使學生重視對算理和計算規(guī)律的探求。

為了避免學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況下,機械地記憶口算過程,套用計算法則,本冊教材對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既沒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沒有出示筆算除法的法則,二是充分調(diào)動已有的計算知識和經(jīng)驗,主動探索計算的算理和算法。

(1)激活學生已有的口算經(jīng)驗,使之順利遷移到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中。

學生已有的與除法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相關聯(lián)的口算經(jīng)驗:表內(nèi)乘法和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的口算。這些口算經(jīng)驗是幫組學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基礎。因此,教學時應該采取積極措施,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口算經(jīng)驗,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并將它靈活運用到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這樣一個新的情景中。

(2)引導學生探索筆算除法的算理和計算規(guī)律,學會“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著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經(jīng)驗,結合一定的直觀操作活動,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有序的思考和操作習慣,從而自主概括出筆算除法的計算規(guī)律。

(3)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思考的過程。

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口算除法和筆算除法的過程,實際上是引導學生歸納、整理運算程序和運算規(guī)律的過程,它是計算活動過程中的提煉和升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一個寬松的說話環(huán)境。首先,讓學生在思考每個例題時,自言自語地、輕聲的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或與同桌)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最后,提供過程的范例。讓說得好的學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師根據(jù)多個學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學生的不同解題策略。通過有層次的說過程、說算理,自主歸納出口算或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時,學會用簡潔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

2、拓寬主題圖的情景視野。

為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情景中學習除法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教材設計了學生熟悉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從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決的若干問題。但是,這些素材還不能滿足廣大師生的要求。因此,實際教學時,老師應根據(jù)當?shù)厍闆r和學生的需求,將除法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健康成長、交通、體育、娛樂、飲食和科普知識等聯(lián)系起來,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計算融入人類的一切活動之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把估算放在與口算、筆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是《課程標準》為學生提供的關于估算的學習目標。要落實這一目標,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①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作用,認識到估算對學生數(shù)感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②將估算、口算、筆算的數(shù)學結合起來。教學時,在具體問題情境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估算算法與其他算法結合起來應用,使學生真切感受不同計算方法的作業(yè),感受估算的應用價值。③適當補充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估算內(nèi)容,加大估算應用的力度,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4、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從乘、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入手,將乘法運算的思維方法遷移到除法當中。如:教學60÷3( )時,可引導學生思考3×()=60。又如,在驗算除法時,可依據(jù)乘、除法之間的互逆關系,引出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檢驗方法。這樣,通過從矛盾的雙方入手,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相互關系,使學生既掌握了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計算,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4

第十單元

總復習

教材分析:

復習的重點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統(tǒng)計,面積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其他內(nèi)容也比較重要,也要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數(shù)學廣角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學生只要初步體會集合、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了,所以只在練習中出現(xiàn),加深了解。

復習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進一步提高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通過練習,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數(shù)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思想,以及應用意識等得到提高與發(fā)展。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復習重點:

有關除法、乘法計算,統(tǒng)計知識、面積,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及統(tǒng)計觀念、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與加強。

第五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xx

555

2、計算。

20307

50612

40085

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匯報結果,并說一說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復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里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jù)題中數(shù)量關系,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jù)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①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2)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jù)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yè)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5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一、教學內(nèi)容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jīng)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jīng)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第一課時

認識東、南、西、北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2—3頁例1,p6頁練習一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

東、南、西、北卡片、指南針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參加過升旗儀式嗎?你們知道太陽是從什么位置升起

的嗎?

2、揭示課題:東南西北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2—3頁內(nèi)容)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3頁例1并完成自學 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三)自學檢測

1、圖書館在校園的東面,體育館在校園的 面。教學樓在校園的面,大門在校園的 面。(參看課本第3頁)

2、早晨當你面對著太陽,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3、傍晚當你面對太陽時,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qū)W習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zhì)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分組方法:異質(zhì)分組,匯報順序: 3、4號先匯報,1、2號作補充,不同的方法說出每一步的思路)

2、教師有針對性地請不同方法的同學匯報自己的描述方法。

(1)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特點?

四、達標訓練

1、早晨當你面對著太陽,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2、傍晚當你面對太陽時,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3、晚上當你面對北極星,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4、填空。

五、堂清檢測(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

1、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我面向太陽,我的后面是(

)方,

左邊是(

),右邊是( )方。

2、傍晚,夕陽西下,我面向太陽,我的后面是( ),左邊是()方,右邊是( )方。

3、看圖回答問題:

(1)上圖中學校的北面是( ),學校的南面是( )。陽光超市的東面有( )、( )。

(2)少年宮的西面有( )、( )。

4、坐在自己的座位看看你的東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5、你家的大門是朝哪個方向?東南西北的鄰居是誰?和鄰居之間發(fā)生過什么有趣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

(二)堂清反饋:

作業(yè)布置

教材p6頁1—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東、南、西、北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能運用生活經(jīng)驗和分數(shù)的知識,借助對圖形的觀察或?qū)嵨锊僮?,初步學會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索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實際含義,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3.體會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探索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實際含義;學會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談話:大家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講一個猴媽媽分桃的故事。

投影出示:(分桃的畫面)有一天猴媽媽從樹上摘了幾個新鮮的桃子裝在盤子里,你們看,一共摘了多少個?(學生觀察得出,一盤有4個桃子。)猴寶寶看見了都連忙跑過來,嚷著要吃桃。老大說:“我可以分得這盤桃的1/4。”老二問:“這盤桃的1/4是幾個呀?”

二、主動探究,感悟新知

1、合作探究。

談話:你們能幫助小猴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大家先自己思索一下,這盤桃的1/4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么解決問題,可以借助學具幫幫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看哪個小組討論得最好。

學生先獨立思索操作,然后四人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1)分組展示交流

每組選一名代表上臺講解。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下面幾種想法:

想法一:用學具分一分。把4個桃平均分成4份,其

中的1份是1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分的過程。

想法二:畫圖看一看。

這盤桃的1/4是1個桃

想法三:聯(lián)系分數(shù)的含義想到:4個桃的1/4,就是包4個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1個。

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4÷4=1(個)。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請每一位學生講清楚自己的想法。如果出現(xiàn)最后一種方法,要讓學生為什么要用4除以4,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比較方法

提問:這幾種方法,你覺得那種方法最簡便?你能說說你的理由嗎?(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

(3)(實物投影)老二說:“現(xiàn)在我知道了,原來要知道這盤桃的1/4是幾個,是要把4個桃平均分成4份,看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4=1(個)的除法算式來算出結果。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難題!”

3、嘗試練習。

(實物投影)猴老大說:“桃真好吃,要是我能吃這盤桃的1/2就好了。”教師引出談話問題:這盤桃的1/2是幾個呀?請同學門用剛才得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好嗎?

學生嘗試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重點讓學生說說4÷2=2(個)表示的意義。

三、組織練習,深化理解

1、操作游戲。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①指名讀題后,要求學生在書上畫豎線分一分,然后獨立填寫算式。

②集體訂正后提問:12個草莓的1/3和12個草莓的1/4哪個多?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教師說要求,學生先操作,再列出算式。

擺8個圓片,拿出它的1/2。

擺12個圓片,拿出它的1/2。

提問:都拿出圓片的1/2,為什么個數(shù)不一樣呢?

2、列式解決問題。

(1)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說說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嘗試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全班訂正。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3、課堂作業(yè)?!跋胂胱鲎觥钡?題。

1、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嘗試做思考題。

四、全課,拓展延伸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篇7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91--93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數(shù)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

教具、學具準備:

兩個月餅、刀子,課件,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圓形紙片各一張,水彩筆。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硕Y物(出示兩個月餅)看,幾個月餅?(把其中一個送給兩個學生)那還剩幾個月餅?(板書:1、2)

師:如果這兩個同學都想吃這個月餅,怎么分比較公平?

師:老師把月餅來等分,那半個月餅用數(shù)怎樣表示呢?

師:半個月餅可以用數(shù)1/2來表示。像1/2這樣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像1、2這樣的數(shù)叫做整數(shù)。

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1、認識1/2。

師:剛才我們一起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了兩份,一份就是它的1/2,這些圖形的1/2你能找到嗎?請選一個你喜歡的圖形,動手折一折,找出它的1/2。

學生到投影儀處展示。

師:把三角形像這樣上下折,這一部分是它的1/2嗎?

2、認識1/4。

師:我們能把一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同學,那么把它平均分給四個人,每人又分到幾分之一呢?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上來分月餅。

師同時提問:你分到了這個月餅的?你呢?

師: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1/4,你能用正方形的紙折出它的1/4嗎?

學生折一折,并涂上顏色。

3、認識更多的幾分之一。

學生觀察主題圖,你在哪里發(fā)現(xiàn)了幾分之一?用完整的話說一說。

三、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

你有哪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