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小數2教案通用5篇

時間:2024-07-27 作者:Indulgence 備課教案

教案的提前準備,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上更有效地傳授知識,一個完整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有條理地進行教學,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小數乘小數2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

小數乘小數2教案通用5篇

小數乘小數2教案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0—51頁的內容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2、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用小數正確表示圖中陰影部分。

3、思想教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學情分析:通過測量,當學生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時候,需要一個新的知識即“小數”來表示,引出小數,然后根據米尺直觀圖引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都可用小數表示,從而概括出小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和概括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米尺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操作引入

教師指著手中的米尺問:米尺有什么作用?當學生回答后。老師說現在咱們就用它來測量黑板的長有幾米。

當老師測量三次后,指著剩下的部分問:剩下的部分還夠不夠1米?如果用米作單位還能用整米數來表示嗎?

學生回答:不能。

師問:那用什么數來表示?

生答:可用小數來表示。

師說:對,可用小數表示,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經長遇到。例如:在測量人的身高、物體的長度時經常遇到得不到整米數,這時咱們就用小數來表示。什么數是小數呢?這節(jié)課咱們就來學習這一內容。(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

二、教學小數的意義。

1、認識一、兩位小數

出示例1主題圖讓生觀察(1)師問:從圖上看把1米平均分成幾份?(生答:分成了10份),每份長多少分米?(生答:每份長1分米),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生答:是1米的十分之一),是幾分之幾米?(生答:是十分之一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生答:0.1米)

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把3分米寫成0.3米。

教師結合學生的口答板書如下:

1分米→1/10米→0.1米。

3分米→3/10米→0.3米。

師問: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一位小數可表示成幾分之幾的數?0.1表示幾分之幾?0.3表示幾分之幾?

(2)師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長是多少厘米?1厘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

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把7厘米、13厘米分別寫成0.7米、0.13米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如下:

1厘米→1/100米 →0.01米。

7厘米→7/100米→0.07米。

13厘米→13/100米→0.13米。

師問:從上面看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的數?0.07表示幾分之幾?0.53表示幾分之幾?

2、認識三位小數

師問:若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照這樣分,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每1份是多少?1毫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8毫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13毫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

師問:從上面看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的數?0.013表示幾分之幾?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如下

1毫米→1/1000米→0.001米。

8毫米→8/1000米→0.008米。

13毫米→13/1000米→0.013米。

師說:若把1毫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用分母是10000的分數來表示,寫成小數就是四位小數。同樣我們也可以得到五位小數等。

3、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

教師指著上面板書講解:從上面可以看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或幾份就可以用分母是10的分數來表示。它的單位是十分之一。再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也就是把1米分成了100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就可以用分母是100的分數來表示。它的單位是百分之一。再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也就是把1米分成了1000份,其中的1份或幾份就可用分母是1000的分數來表示。它的單位是千分之一。等等

師問:1/10里面有幾個1/100?1/100里面有幾個1/1000?在這些分數中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10)“整數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10)

師述:因為整數和分數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因此這些分數可以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一個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這樣的數就叫小數。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它的單位就是1/10,寫作0.1;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它的單位就是1/100,寫作0.01;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它的單位就是1/1000,寫作0.001;

(三)課堂練習

1、做教科書第51頁的例1及“做一做”的題。

讓學生直接填在書上后訂正。老師可強調做題時要看一看小數的單位和要求的單位是否與一致。

2、做教科書55頁練習九的第1題

師讓生直接做在書上,訂正時讓生說一說各是怎樣想的。

3、做教科書55頁練習九的第2題

師讓生直接做在書上后訂正。

4、練習九的第3題,通過填空的形式,加深學生對小數計數單位的認識。

5、練習九的第4題,通過手勢比劃用小數表示的長度,加深學生對小數十幾意義的理解,同時進一步鞏固長度單位的表象。

6、練習九的第5題,讓學生寫出各數中不同數位上的2表示的意思,讓學生熟練掌握小數的各個數位及其技術單位,體會位值的含義。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那些內容?什么是小數?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

三、板書設計: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1分米→1/10米→0.1米。

3分米→3/10米→0.3米。

1厘米→1/100米 →0.01米。

7厘米→7/100米→0.07米。

13厘米→13/100米→0.13米。

1毫米→1/1000米→0.001米。

8毫米→8/1000米→0.008米。

13毫米→13/1000米→0.013米。

小數乘小數2教案篇2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48-49頁

教學目標:

1、在自主計算、借助計算器計算的活動中,經歷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的過程。

2、知道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環(huán)小數。

3、體會計算器的.工具性,在借助計算器進行數學探索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生談話,由樹上結果實的話題,引出教材中的問題。教師口述大棗、核桃的價錢信息,并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由現實生活中秋季結果的談話開始,創(chuàng)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自然引出要解決的問題情境。)

二、解決問題

1、提出“估算一下大棗和核桃的單價哪個便宜一些”的問題,要求說一說是怎樣估算的,給學生充分表達不同想法的機會。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估算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發(fā)展數感。)

2、平均每千克大棗多少元。

提出問題,讓學生列式并嘗試用豎式計算。當板演的學生除到三位小數時,停止計算。

(設計意圖:經歷自主計算,初步感受商的特點的過程,為認識循環(huán)小數感性材料。)

匯報計算的情況,說一說發(fā)現了什么問題。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結果的機會。

(設計意圖: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了解商中數的字3重復出現的事實,初步感受循環(huán)現象,增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好奇心。)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商重復出現的原因。

(設計意圖:以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帶著問題經歷自主計算,發(fā)現商的特點的過程,為認識循環(huán)小數感性材料。)

3、平均每千克核桃多少元。

提出問題,讓學生列式并嘗試用豎式計算。提示:邊計算邊觀察商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

交流計算情況,討論除得的商有什么特點,要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結果和想法的機會。

(設計意圖:在自主嘗試計算、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推測,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發(fā)展數學思維。)

讓學生觀察豎式,并提出“想一想”的問題。

用計算器驗算。

三、循環(huán)小數

1、寫出58.6÷11,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后交流計算結果。

(設計意圖:借助計算器,可使學生擺脫煩瑣的計算,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循環(huán)小數的研究和學習上。)

2、讓學生觀察58.6÷11的商,討論商有什么特點。使學生了解從商的小數部分,第二位開始,重復出現2和7兩個數字。

(設計意圖:在觀察討論中使學生體會到商中數字循環(huán)的不同特點。)

3、介紹58.6÷11商的書寫方法和表述方式。讓學生寫出10÷3、83÷11的商并交流。

(設計意圖: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書寫方式是數學學習的需要,寫其他兩個算式的商,既是書寫練習,也為下面的討論作準備。)

4、讓學生觀察三個算式的商,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給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意見的空間。

(設計意圖:觀察、討論三個商的特點,為概括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作準備。)

四、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小數乘小數2教案篇3

一、說教材

(一)教育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二小節(ji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的比較”的第二課時?!靶荡笮〉谋容^”包括:①小數位相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②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

(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由于進一步學習“小數大小的比較”是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比較到抽象思維形成比較的掌握過程,即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對發(fā)展學生的類推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小數大小的比較”是本節(jié)的重點,其中“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學生往往仿照比較整數大小的方法,只根據小數位的多少來判斷小數的大小,容易出現錯誤,所以講清“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

2、使學生掌握“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說教法

運用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啟發(fā)引導的方法組織教學,層層深入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得新知。

采用直觀、啟發(fā)、討論、搶答、嘗試、練習等多種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從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說學法

我通過本的教學,在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學會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結論。

通過學習本節(jié)內容,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看書,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教學共分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①溫故互查引入新課;②設問導讀學習新知;③自我檢測發(fā)現問題;④鞏固練習總結;⑤課堂檢測。

(一)溫故互查引入新課

通過2人小組復述回憶整數大小的比較的方法;即當整數位數不同時,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當整數數位相同時,從高位開始比較,按數位順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數大,那個數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利用3、小明帶了14元8角,到自然選商場買一支鋼筆,結果發(fā)現一支鋼筆的價錢是13.50元,那么小明帶的錢夠嗎?引出課題今天開始學習“小數大小的比較”。板書課題然后設問學生:“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是否同整數一樣從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較呢?學生回答:“是”這時老師有意不表達,留下懸念,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求和欲望,從而使學生進入的學習狀態(tài),老師利用這一機會,進行嘗試教學。

(二)設問導讀學習新知

1、出示教科書第60頁的例題4的圖。

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1)教師:到底誰是第一名呢?我們的裁判員會怎么做呢?

(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匯報討論的結果)

匯報:誰跳得最遠,誰就是第一名,因此我們只要兩個的比較小數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較3.05米、2.84米、2.93米的大小呢?請同學們聯系我們學過的整數比大小的方法,以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

匯報:先看這四個數的整數部分,因為3>2,所以3.05米>2.□□,得出小明跳得最遠。

接著看2.84米、2.88米、2.93米這三個小數,客觀存在們的整數部分都是2,那我們就看它們的十分位,因為8t;9,所以2.8□米t;2.9□米,得出小紅和小莉沒有小軍跳得遠。

最后再看2.84米,它們倆的整數部分是2,十分位都是8,那我們就看它們的百分位,因4t;8,所以2.84米t;2.88米,得出小紅沒有小莉跳得遠。

得出結論:小明第一名。小軍第二名,小莉第三名,小紅第四名。

我采取討論、嘗試、搶答、直觀、記發(fā)等多種教學法,層層深入地應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完成從形象到抽象的類推比較過程。

3、概括總結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數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并提問:結論最后為什么不用句號而用省略號,此問題告訴學生后面的數位還可發(fā)類推下去。

(三)自我檢測發(fā)現問題

通過自我檢測發(fā)現問題,及時講解。同時讓學生明確,比較小數大小與比較整數的大小有什么異同點?

(比較小數大小與比較整數的大小的相同點是,也是從高位比起,一位一位的比較。不同點是:整數比大小,如果位數不同,數位多的就比較大;而小數不能只看小數的位數的多少)

(四)鞏固練習總結

教師講評時重點讓學生說說怎樣比較幾個數的大小的?

(比較幾個小數的大小時,可采用排列的方法,將幾個數豎著排下來,注意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這樣比較起來較快,又不容易產生錯誤)

鞏固練習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過程,這一階段是學生礬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fā)展智力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注意抓住學生的求勝心理進行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五)課堂檢測

從檢測結果看,效果較好,課后還有待于繼續(xù)練習。

小數乘小數2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體會分米、厘米、毫米的含義,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 。

2.記住這些單位之間的進率。

3.能估計一 些較短物體的長度。

4.會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1分米、1厘米、1毫米的實際含義。

2.教學難點: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體觀念。

(三)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米尺、透明塑料尺、壹分硬幣 、兩支鉛筆。

2.學具準備:每人學生尺一把、壹分硬幣一枚、線一根、長鐵釘一枚。

(四)教學過程

1.搭好橋梁。

(1)小朋友,想知道一個人有多高,黑板有多長,數學書本 又有多寬,可采用什么方法?(用尺量)

(2)你怎么想到要用尺量呢?(尺上有刻度)

(3)出示米尺:小朋友比劃一下一米大約有多長?

(4)估計:黑板大約有多長?教師實際量一量,得黑板長3米多。

多的部分不到1米,究竟是多少?我們需要用比米小的單位來幫忙。

2.實踐操作。

(1)認識厘米。

①實物投影儀上放上塑料尺,請學生觀察,從“0”刻度線 到標有“1”刻度線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厘米cm)

②學生在自己的尺上找1厘米的長度(手指寬,橡皮厚,1分 硬幣的最大寬……),并用尺比量一量。

③量一量:鐵釘有多長?(3cm)

④出示兩支鉛筆,一支10厘米,一支1厘米多一些,估計這兩支鉛筆大約有幾個厘米長。

(2)認識分米。

①這支鉛筆長10厘米,還可以叫做1分米長(板書:分米dm) ,所以1分米=()厘米。

②同上,學生在尺上找1分米的長度,找身邊的物品長(寬) 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可實際去量一量。(襯衣兩紐扣之間、手掌寬……)

③在米尺上數一數,1米有幾分米?也就是幾個10厘米。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厘米。

④想一想:1米、1分米、1厘米有多長?

小游戲:伯;說我比劃,即同桌1人說1米(或1分米、1厘米) ,另一人馬上用手比劃出來。

(3)認識毫米。

①還有一支鉛筆為1厘米多一些,究竟是多少長呢?我們需要認識更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毫米一)

②1毫米用手難以比劃·了,我們就用鉛筆芯來點吧。

③長度是1毫米的物品很難找吧?(1分硬幣的厚度,數學練習簿的厚度……)

④猜一猜,再在尺子-上數一數()毫米=1厘米,

3.歸納運用。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單位?(長度單位)(完成課題 )

你會給這些單位從大到小排排隊嗎?

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進率)

(2)看看課本上是這樣說的嗎?(課本第85-86頁)

(3)練一練:課本第87頁“練一練”1、2、3。(先觀察,估計一下各物品的長度,再測量)

(4)練一練:課本第87頁“練一練”4、5、6。(其中6為同桌 合作題)

(5)拿出線,同桌合作量一量是多少長?(1米2分米,4厘米6 毫米)

小數乘小數2教案篇5

教學內容來源:

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主題:

?小數的意義》

課時:

第一課時

授課對象:

四年級學生

學習目標:

1.通過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際測量活動了解小數的產生,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經歷抽象、推理等活動明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借助熟悉的十進制關系的現實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數與分數的關系,通過自學,理解計數單位0.1、0.01、0.001。通過數數的活動,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教學重點:

理解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知道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教學難點:

理解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米尺、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學教師的教評價要點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導入,情境感知教師利用米尺和書本的導圖,深刻體會小數的必要性;量一量數學課本的長度,小組交流匯報表示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導圖,通過分享生活中用到數的例子,引出小數,感悟小數產生的必要性。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用米尺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度,再交流匯報表示方法,直觀感知小數的必要性。進而引出今天的主題“小數的意義”。通過說一說,想一想,量一量,會發(fā)現小數應用的廣泛性,進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環(huán)節(jié)二借助直觀,遷移推理學生思考并歸納總結小數的表示方法,理解并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小組合作,獨立探究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的表示方法,理解并歸納出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的意義。教師借用米尺,直觀描述:“把一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dm,用米作單位,用分數表示十分之一米,也可以用0.1m來表示”,引導學生思考說出用分數和小數表示3dm和7dm;引導學生觀察并歸納總結,描述自己的發(fā)現,體會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引導學生借助直觀遷移,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獨立探究的方法理解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的具體意義。會理解并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會探究出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的意義,體會抽象和推理的方法,達成目標1。

環(huán)節(jié)三自主探究,獲得新知學生自學課本,交流匯報自己的收獲,說一說小數的計數單位及自己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的理解。提問:“默讀課本,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引導學生自學課本,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會說出小數的計數單位是0.1、0.01、0.001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達成目標2。

環(huán)節(jié)四鞏固新知,學以致用學生獨立解決“找朋友”,動動手“寫一寫”,集體交流“說一說”。呈現“夯實基礎”,“培優(yōu)提升”兩個層次的習題,引導學生找一找,寫一寫,說一說,鞏固新知。會獨立解決習題,達成目標1,2。

環(huán)節(jié)五回顧反思,歸納小結學生嘗試總結。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歸納:“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2.你是通過什么方法獲得的`?”教師適時補充。至少能說出一方面的收獲。會說出小數的意義及運用抽象和推理的數學思想方法。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體會了小數產生的必要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通過課中學生說一說,想一想,量一量,會發(fā)現小數應用的廣泛性,進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數產生的必要性。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今后設計時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多設計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不過整個學習過程層層遞進,學生通過想一想、測一測、數一數、說一說等多種活動進行觀察、思考,逐步學習到小數的意義。這樣的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而且滲透了數學思想方法,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有利于增加學生的實際認知,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發(fā)現數學知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我今后會多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探討、解決問題,他們身上有很大的潛力有待挖掘。作為教師,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學生,他們可以學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