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老師對寫這件事情教案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對于寫教案這件事,各位老師都有了自己的見解吧,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篇1
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上冊
第一課 問聲好
教學目標:
一、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二、動腦為歌曲編創(chuàng)歌詞、動作。
三、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yōu)、缺點。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聽錄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帶著學生拍手、踏腳(三拍子8小節(jié);二拍子8小節(jié)。)
2、師范唱,邊唱邊拍節(jié)拍,學生跟著做,心里默唱。
3、聽歌曲錄音,學生自己拍節(jié)拍,小聲跟唱。
4、聽老師彈琴,學生拍節(jié)拍小聲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將學生分成兩組形成小圓圈,按課本右下角“走”的方式,邊走邊唱。
6、分組編創(chuàng)《上學路上》,邊唱邊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滿意,就在自己的課本上畫上一朵大紅花。
第二課時
一、聆聽《森林水車》
1、教師不加以任何指導,讓學生注意聽音樂。聆聽后回答: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樣的?
2、教師可結合圖片向學生簡介歐洲古老的水車,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3、復聽音樂,用彩色筆涂顏色或畫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太陽升起的感覺。讓學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二、表演《小麻雀》
1、聽歌曲錄音拍節(jié)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聽錄音邊拍節(jié)拍,用輕聲哼唱。
3、聽教師范唱,小聲跟著唱歌詞。
4、聽教師彈琴,邊唱邊看圖、做動作,用動作幫助記憶。
5、聽錄音,分小組編創(chuàng)歌詞和動作。
6、將四組學生編的歌詞和動作綜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第二課 時間的歌
目的要求:
一、通過聽《在鐘表店里》、《調皮的小鬧鐘》,長《時間像小馬車》、《這是什么》,感受音樂所描繪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二、主動參與為歌曲伴奏,即興編創(chuàng)動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種音響,編創(chuàng)節(jié)奏等音樂時間活動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聆聽《在鐘表店里》
1、初聽音樂,學生根據音樂展開聯想。
聽了這段音樂仿佛你來到什么地方?好象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那些細、高、輕、短、快的聲音表現了什么?那些低、粗、長、慢的聲音表現了什么?
2、復聽音樂,聽到相同的音樂舉手表示。
你感到音樂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二、聆聽《調皮的小鬧鐘》
1、聆聽《調皮的小鬧鐘》可先講一個小故事:小鬧鐘有病了,不能按時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開始修這個小鬧鐘,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們聽,他修好了嗎?
2、聽音樂,學生可隨著課本上的圖譜用手指指點。
3、發(fā)現小鬧鐘有什么特點?復聽時每次都用手點出來,表示時間到了。
4、再次復聽時,把小鬧鐘走動的聲音畫在課本上,看看誰畫的次數準確。
第二課時
一、表演《時間像馬車》
1、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學生聽錄音跟唱歌曲,邊唱邊用手按課本上的示意線做旋律的走向動作,感受音的高低。
2、這首歌速度比較快,演唱時尤其要注意節(jié)拍重音,字頭要清楚,唱“噠噠”時應舌尖動作,使吐字清晰,唱時省力。
3、初步學會歌曲便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聽錄音,編創(chuàng)歌曲動作,選擇打擊樂器。
選擇哪幾件打擊樂器伴奏這首歌曲比較理想?
哪件樂器像馬鈴聲?哪一件樂器像馬蹄聲?
小馬車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樣的聲音伴奏?
怎樣變換力度敲擊更加合適?
4、分組匯報,一組學生表演,一組學生唱歌,一組學生打擊樂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現。
二、表演《這是什么》
1、靜靜地聽歌曲錄音。
2、聽教師范唱,素者教師的歌聲輕輕拍手、拍腿。
3、小聲跟著老師的琴聲有感情地讀歌詞。
4、跟著琴聲填唱歌詞。教師注意指導學生用輕松而有彈性的聲音清楚地咬字唱歌。
5、分小組表演歌曲。
6、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怎樣敲最合適?聽一聽是否與同學的歌聲融洽在一起很好聽。
第三課 童話故事
目的要求:
一、通過聽《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鵝舞曲》,唱《小紅帽》、《有一個人在林中》童話色彩的音樂和歌曲,感受體驗樂曲輕松活潑的餓情緒。
二、結合口風琴鍵盤認識d、r、m,能按正確的姿勢、按字母譜準確吹奏口風琴。
三、主動參與編創(chuàng)動作表現歌曲,填唱名,選擇打擊樂等音樂時間活動。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聽前可結合畫片,用生動語言講述《天鵝湖》的格式,讓學生感受、分辨樂曲的情緒。提問:聽到音樂,你感覺小天鵝怎樣舞蹈?
2、復聽時,讓學生扮演小天鵝即興舞蹈。
3、引導學生選擇一兩件打擊樂器合著音樂敲擊。
4、在適當時機簡單介紹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二、聆聽《糖果仙人舞曲》
1、初聽音樂,教師可不將劇情,讓學生靜靜地感受音樂的夢幻色彩。
2、復聽音樂前,教師可講述《胡桃夾子》的小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
第二課時
一、表演《小紅帽》
1、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從感受入手,多聽錄音或范唱。
2、在學生跟唱過程中注意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3、可指導學生看課本上的圖做動作。還可以啟發(fā)學生編創(chuàng)與課本不相同的動作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4、還可以啟發(fā)學生根據童話故事《小紅帽》改編歌詞,加入情節(jié)表演,可制作刀道具配合表演。
二、表演《有一個人在林中》
1、用聽唱法學會歌曲。聽歌曲錄音感受歌曲。
2、反復范唱兩次,讓學生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
3、跟著老師有感情的讀歌詞,填唱歌詞。
4、學會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5、還可以分組吹奏,每人只吹奏一組,接著吹奏下去,形成連奏(慢一點吹奏,)中間不要空拍,如果誰沒有接上,就請他為同學們唱支歌。
6、選出優(yōu)勝組為大家表演。
第四課 跳起舞
目的要求:
一、通過聽《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蓮獻北京》,唱《多么快樂,多么幸?!?、《我的家在日喀則》,體驗感受藏族民族歌聲中高亢嘹亮和歡樂活潑的不同音樂特點。學習藏族舞蹈的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藏族音樂。
二、能夠聽著鼓聲走和停,鍛煉自己的節(jié)奏和內心聽覺及動作的反映與控制能力。
三、能準確地、有感情地用打擊為歌曲伴奏。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表演《多么快樂,多么幸?!?/p>
1、結合介紹藏族的服飾、風俗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用高興的心情、連貫的餓聲音延長歌曲,尤其是襯詞“查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覺去唱,既連貫,又要唱足、唱滿時值。
3、嘗試學跳藏舞的兩個動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
4、選編兩個動作,邊唱歌邊舞,感受藏族人民邊歌邊舞的氣氛。
第二課時
聆聽《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聽音樂,可讓學生隨著音樂輕輕地拍著手。
2、復聽時自編動作,隨著音樂跳舞。用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a、做游戲前,教師應將走、跑、停的圖形譜板書在黑板上,或講清區(qū)分的辦法。
b、學生聽教師的鼓聲走或跑,鼓聲響起之前,教師要給速度,如;一二一起。鼓聲停,學生心里數一、二、三、四,再聽著鼓響聲去做走或跑。
c、學生可在作為過道進行,可一組一圈,也可以形成例外兩圈,行走的方向相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控,不受他人影響的能力。例外圈比一比,看哪一組同學的動作準確率高。
d、在游戲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同學要表演節(jié)目。
第三課時
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則》
1、結合地理知識簡單介紹日喀則。
2、用聽唱法學唱歌曲。演唱時情緒飽滿,聲音要輕快,不要拖拉。
3、學會歌曲后,學生自選樂器為歌曲伴奏。(想一想:三種樂器怎樣敲擊聲音與唱歌合起來效果最好?)
4、分組伴奏,看哪一組合作得最好。
聆聽《雪蓮獻北京》
1、初聽歌曲(聽了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
2、復聽歌曲(如果用動作表演,你選擇哪一種?引導學生看圖思考,選一種動作邊聽邊跳。
第五課 愉快的勞動
目的要求:
一、通過聽《海娃的歌》、《勞動歌》,唱《不再麻煩好媽媽》、《種玉米》,理解勞動的喜悅與歡樂。
二、結合口風琴的鍵盤位置認識字母譜f、s,并能準確地吹奏。
三、能主動投入編創(chuàng)歌詞、編創(chuàng)動作、填充字母譜、編創(chuàng)旋律等音樂時間活動。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聆聽《勞動歌》
1、初聽前,可講述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學生聽音樂的興趣。
2、復聽時自編動作表演,可分小組設計動作,尤其對“用力”的表現。使學生通過動作表現、理解勞動內容。
二、聆聽《海娃的歌》
1、初聽前提示;是否去過還邊,見過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灘上都有什么?
2、你撿過貝殼、小蝦嗎?讓學生明白“趕?!钡暮x。
3、初聽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小海娃給你怎樣的印象?
4、復聽歌曲,邊聽邊做動作表演。
第二課時
一、表演《不再麻煩媽媽》
1、聽歌曲錄音或教師范唱感受歌曲。
2、啟發(fā)學生敘述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辛勞,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媽媽可以理解為其他長輩,再將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編創(chuàng)成為新歌詞演唱。
4、邊唱邊表演,看誰表演地最好。
二、表演《種玉米》
1、用聽唱法學唱《種玉米》,變換方式感受,跟唱學會歌曲。
2、指導學生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過強,要有內在的力度,蘊含著力量。另外注意“鋤”“要”“種”三處附點要唱清楚;連續(xù)的餓兩個附點不要忽略;兩拍的長音要唱足。
3、選幾名學生按課本上的標記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沙球是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兩次。)還可以建議學生選用其他打擊樂器,設計敲擊的方法,嘗試效果。
第六課 小動物的歌
教學目標:
一、聽《鳥店》、《袋鼠》,唱《我的小綿羊》、《小袋鼠》,感受音樂表現的生動鮮明的形象。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突出本科主題“可愛的小動物”,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歌詞,嘗試用口風琴模擬鳥兒的叫聲等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表演《我的小綿羊》
1、用聽唱法唱會歌曲。指導學生用輕快而親切有感情的聲音演唱,啟發(fā)學生想象小綿羊的可愛,白白的絨毛,躲在綠綠的樹叢里的情景。
2、在表演歌曲時,注意歌中帶有“>”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學生句尾兩個音不同,不要唱錯了(“12”與“54”),唱會歌再選擇合適的地方加入小動物的叫聲。
3、分小組演唱,互相評價,看哪一組同學演唱的感情飽滿、吐字清楚。
4、啟發(fā)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編唱新歌詞,可將同學們編創(chuàng)的歌詞整理為幾段,全體同學逐一演唱。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
1、學生發(fā)現樹叢里各種各樣的動物,模仿它們的叫聲和動作。
2、學會歌曲后,將這些動物編創(chuàng)成新的歌詞。
三、創(chuàng)編與活動:摘果子
1、提示學生觀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標記?每個小袋鼠能摘上幾個果子?
2、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用劃線的方式連到小袋鼠口袋上。
第二課時
一、聆聽《袋鼠》
1、指導學生討論有關袋鼠的知識,描述袋鼠敏捷的動作和機警的神態(tài)。
2、初聽樂曲,說一說音樂中描述的袋鼠給你感受。
3、復聽樂曲。提示學生跟著音樂做袋鼠跳動的動作,用動作感受音樂。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篇2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教學目標
理解歌曲的思想內涵,初步學會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學過程
1、 導入。
從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有80%的人民生活在農村,農民的狀況如何決定著國家的命運引入,再從改革開放后農村面貌的變化和農村兒童的生活樂趣等方面導入本單元的課題,引起學生們(尤其是城市學生)的興趣和關注。
2、 學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1)請學生閱讀或朗讀歌詞后提問:這首歌曲中的兩位主人公是誰?為什么歌名叫《冬瓜和南瓜》?這首歌曲表現了主人公的一種什么精神?
可以大致介紹一下冬瓜與南瓜,因為城市的兒童可能不太熟悉。
(2)學唱歌詞,注意歌曲中的切分節(jié)奏“x x.”和“x x x”,還應注意休止符,尤其是“0x”中的八分休止符。
要注意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緒,敘述、親切、明朗,速度要把握好,必要時還可以解釋一下“瓜蔓”和“小英英”,并對一些字進行“整音”,如“拱”、“灑”等。
(3) 學唱最后12小節(jié)歌譜,要求學生注意到歌譜中沒有“4”“7”這兩個音。
3、 再次復習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課下設計恰當的表演動作。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的程度與參與率。
2、能否初步學會歌曲《冬瓜和南瓜》,節(jié)奏、旋律、情緒正確。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篇3
授課教師 :
李少艾
教學教材 :
冀教版第五冊第四單元
教學內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豐收之歌》
2、通過讀歌詞掌握歌曲節(jié)奏
3、音樂活動“顆粒歸倉”
4、分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歌曲律動 教學目標
1、通過《豐收之歌》的學習,學會用歡快的歌聲、熱烈的舞步來表現豐收時的喜悅之情。激發(fā)學生胡學習興趣,并且明白歌舞形式是表達人們喜悅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
2、通過摘果子活動對秋天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經過節(jié)奏練習更好的掌握歌曲節(jié)奏。
3、在“視,聽,唱,動”的音樂活動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4、通過感受豐收歡慶喜悅的場面,體會勞動的價值,從而要養(yǎng)成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用歡快、活潑的聲音來演唱丹麥民歌《豐收之歌》。
2、能用不同的形式表達豐收的喜悅之情。
解決方法:
講解分析、示范引導、學生練習、師生互動、學生互動等。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教師準備:
電鋼琴、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書本、復習學過的音樂知識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白雪公主的故事嗎?知道作者是誰嗎?今天的老師就帶領你們到安徒生的家鄉(xiāng),素有童話王國之稱的丹麥去走一走看一看。帶問題欣賞丹麥金秋果園豐收畫面。
2、師:丹麥迎來豐收之年,歡樂地人民唱起了豐收之歌。同學們,讓我們感受一下歡樂地豐收氣氛吧。(出示板書) 3、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高興 興奮 歡快)下面就讓我們學習這首歌曲。在學習之前我們先看看歌曲的節(jié)奏。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表演《豐收之歌》,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節(jié)奏感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在聆聽、律動過程中對歌曲有初步的感受。也讓學生通過感受豐收歡慶喜悅的場面,體會勞動的價值,從而要養(yǎng)成勞動的好習慣
二 摘果子(課件出示節(jié)奏)
1、南瓜豐收了,根據不同的果實按節(jié)奏讀歌詞。師范讀,拍手拍腿打節(jié)奏的方式。
2、根據剛才的節(jié)奏,試著把蘋果運回家吧。讓學生試著自己讀,并展示。
3、師即時的'指導鼓勵,(給學生發(fā)放獎品)
?設計意圖】節(jié)拍教學是學生最不喜歡的環(huán)節(jié),于是本節(jié)課針對這一點,通過摘果子,讀歌詞讓學生體驗學習節(jié)奏的樂趣。
三、學唱歌曲(出示整首歌圖片)
1、跟老師逐句學唱歌曲.
2、師做指導性糾錯,生再唱。
3、情緒和情感的提示,生有感情的再次隨琴聲演唱。(感情好有獎勵)
4、師:太精彩了,有了你們的助興,今年肯定還會是一個豐收年。聽,丹麥人民的豐收之歌又唱響了!
5、請你隨音樂輕輕的唱一唱吧!(熟的同學可以用洪亮的聲音,不熟的同學可以輕生唱)
?設計意圖】學會一首歌不難,但要讓學生唱出歌曲的情緒,唱出歌曲的演唱要求,卻有點難?!敦S收之歌》的演唱重點是學會用歡快歌聲表現豐收時的喜悅之情,為了把歌曲的高潮部分演唱的更好,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參觀田園果園的形式演唱歌曲。
四、慶豐收游戲:
1、師:我們在田野里豐收了果實,在歌聲中又收獲了知識,回顧上節(jié)課學的知識,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二分音符 認識音符??蠢蠋熯@里有三個大倉庫。
(游戲)把你手上的果實放到屬于他自己的倉庫中吧 1-- 3 5 6 -- 7 4 2 0
2 、再次用歌聲慶祝豐收的喜悅吧。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收獲音樂知識,改變了以前枯燥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
五、載歌載舞慶豐收
1、分組表演: 舞蹈組 樂器組 歌唱組分組表演。
2、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并分組表演。
3、播放《豐收之歌》歌曲,載歌載舞,師生互動表演。
?設計意圖】分組表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得合作意識,通過學跳豐收舞,讓學生親身感受丹麥傳統的慶豐收方式,并在體驗和表現中獲得歡樂。并且明白歌舞形式是表達人們喜悅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學習這首歌曲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生自由發(fā)揮)相信,你們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一定會實現自己的豐收愿望,讓我們隨歡樂的音樂拍手走出教室吧。
課后反思:
課后,我收到了許多積極的反饋意見。有的老師認為,這節(jié)課的導入設計很好,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們帶入了主題。結尾的設計也較為出色,使學生們體會到豐收背后的辛勤勞動。教學過程中的導入,教學中的講解、釋疑、歸納和強化,教學中通過學習學會歌曲,以及教學中通過節(jié)奏訓練掌握已學會的知識,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已在親身參與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音樂學科的非語義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又使音樂學習具有特殊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音樂的學習原則是不能依靠描述、講授的,必須要依靠審美主體的自身體驗。在課堂中以民主的態(tài)度、商量的口吻、輕松的語言,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學生一個充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一種積極的活躍的狀態(tài),并使本課順利進行。課標中強調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為達到這目的,我在教學設計上盡量做到以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并且結合直觀形象,讓每個孩子在模仿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師生共同體驗,享受了音樂美。全部教學的活動以學生為本,師生共同參與,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首位,讓孩子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會歌曲,唱好歌曲,完成了教學任務。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原諒我》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1課時,歌曲為三四拍,曲調短小精悍,歌詞簡練,明快的旋律表達了一個孩子對以往的過錯,勇于向朋友傾訴,求得原諒的真切心情。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結構,每個樂句都以弱起進入,采用了“xx x。x x xx x — ”基本節(jié)奏,只是在最后一個樂句稍作變化。歌曲的第一、二、三樂句的句首運用了相同的音調,樸實的語言“原諒、承認,以往的一點錯”,真實的表達了孩子認錯時的那種誠懇的神情。第三樂句在句尾作了“5—1”的音程大跳,把懇求原諒的迫切心情推向高潮,緊接著以平穩(wěn)的節(jié)奏及音調進入第四樂句,表現了孩子改正缺點、承認過錯以后舒暢快活的心情。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所以本課從創(chuàng)設情境入手,激發(fā)興趣,層層深入。在課堂上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我對教材的理解與分析,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用親切自然的聲音有變化的演唱歌曲《原諒我》。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聆聽、對比、演唱,感受到樂曲旋律、節(jié)奏以及音高的變化所帶來的不同情感體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音樂體驗中,懂得珍惜朋友之間珍貴的團結友愛之情。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認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為:
重點:能隨旋律線的起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附點八分音符的感受和體驗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我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學生參與時間”的原則,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討論法:我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再通過討論,得出結論。
2、啟發(fā)教學法:我對學生不確定的問題給予方法和內容上的引導,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3、自主探究法: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
4、范唱法:通過我直接演唱歌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內容,我在指導學法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歌曲的體驗、討論等方法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結合“聽”“唱”“演”等要素讓學生感知音樂,表現音樂。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部分,我通過情境導入、學唱歌曲、拓展延伸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人入勝
在上課之前和小朋友們玩找朋友的律動游戲,在音樂《找朋友》中,學生快樂入課,活躍課堂氣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然后通過好朋友之間的默契進行節(jié)奏模仿,將本課的難點附點八分音符提前解決,一步步創(chuàng)設情境,從情感上引導,提問與好朋友之間發(fā)生過的誤會,并通過節(jié)奏來完成道歉。
第二環(huán)節(jié)——學唱歌曲,演繹音樂
1、完整欣賞全曲,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歌曲意境。在欣賞過程中,要求學生思考這首歌訴說了些什么?小男孩演唱歌曲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后,我給予肯定與客觀的評價,然后我進行總結。這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歌曲的內容及情感。接著我再進行范唱,請學生找出歌曲中懇求原諒的心情最真誠最激動的一句,隨后學唱這一句的旋律,并為這一句選擇合適的旋律線,邊唱邊畫旋律線。初步感受旋律的起伏之后,再聽老師范唱整首歌譜,學生畫一畫四句旋律線,找到前三句的旋律起伏是相似的,通過找相似旋律的樂句,學生能初步認識歌曲的組成結構。
2、學唱歌曲
(1)讓學生跟著鋼琴學唱樂譜,提高學生讀譜能力。
(2)引導學生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加深學生對歌曲節(jié)奏的掌握。
(3)帶詞演唱。讓學生跟琴試填歌詞,我對錯誤之處進行糾正,啟發(fā)學生帶著情感歌唱。
(4)進行分組練唱、對唱、全體學生合唱。在分組練唱過程中,我將在學生中間進行單獨指導,詢問他們學習的難點并與學生一起解決,然后適當提問個別學生。通過小組唱、對唱等形式進行演唱評比,提高學生演唱熱情。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熟悉程度,還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做了鋪墊。
(5)表演唱,通過表演,不僅展示了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表現力,而且再次加深了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和體驗。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是融音樂、文學、思品、社會等學科為一體的一堂愛心教育課。在教法上改變了以往音樂課從練聲——節(jié)奏——視唱——歌曲的固定模式,而是根據新課標的宗旨,本著全面參與、個性發(fā)展,探究、合作、創(chuàng)新等教育理念進行。這首短小的兒歌以擬人化的筆觸,給孩子們一種啟示:愛不僅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付出和奉獻,教育學生懂得愛、學會愛。
學情分析:
1、上課的過程中充分利用音樂語言去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在音樂引導中自然地進行學習,在音樂活動前,用音樂進行師生問好;活動中,律動音樂、游戲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的背景音樂等,都以音樂為主;活動后,以《世上只有媽媽好》、《我的好媽媽》音樂作為結尾。
2、通過聽、唱兩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掌握歌曲的基本節(jié)奏,熟悉歌曲的旋律,為歌曲學唱打下基礎。通過歌曲內容的討論、歌詞的朗讀交流激發(fā)情感,之后過渡到歌曲的學唱,在演唱和歌表演中進一步體驗和表現情感。
3.處理和表現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所要表達的情感,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目標:
1.用聽唱法學會演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創(chuàng)編歌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學唱歌曲,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烏鴉對媽媽的愛心,教育孩子從小尊敬、愛護老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節(jié)奏從密集到稀疏的學習。
2、指導學生唱準音高和連音與非連音。
3、指導學生能夠富有表情的聲音唱好歌曲。
4、對學生進行愛心、情感教育,使之感悟、體驗愛。
教學過程:
(一)由“母親節(jié)”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
1、你們都知道5月13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母親節(jié))
2、你們都為媽媽做過些什么?(學生回答)
3、動物也是有感情的,我們來看一看小烏鴉為媽媽做了些什么?(學生講書上
插圖內容)
4、教師告訴學生“反哺”是怎么回事。
(二)歌曲學習
1、教師范唱。
事先設問:老師在唱歌曲時表情有什么變化?
2、學生回答:小烏鴉是怎樣做的?
3、學生聽錄音范唱。
教師設問:小烏鴉為媽媽做了什么事?要求學生用歌詞來回答。
4、學生再聽錄音范唱,邊聽邊輕聲念歌詞。
5、學生隨錄音范唱輕聲跟唱。
教師提出要求:第一遍跟唱時只能自己聽到,第二邊聽唱時,讓旁邊的同學聽到。
6、難點解決。
難點1:一字多音處。
解決方法:由教師親自范唱,并告訴學生仔細聽老師的范唱,一個音向另一個音
滑動,學生模仿。
難點2:第五樂句高音處
解決方法:指導學生輕聲跟唱,切忌喊唱。
7、感情處理。
由學生分別說出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的感情。
學生可能說不準第二樂段的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三)表演
1、學生聽音樂自編動作。
2、請表演好的學生上臺表演。
3、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后,你們覺得自己應該向小烏鴉學習什么呢?
我們應該怎樣來關心自己身邊的老人呢?(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實際是怎樣
做的)。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我的好媽媽》。
(五)板書設計
小烏鴉愛媽媽
5 55 5| 36|5 --|3--|
路邊 開放 野 菊花,
4 44 4| 46 | 5--| 2--|
飛來 一只 小 烏鴉,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你是有感情的在演唱本首歌曲嗎?
2、你是不是參與了歌曲創(chuàng)編和表演動作?
3、在整個表演過程中你很積極投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