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說課教案6篇

時間:2022-11-28 作者:Animai 備課教案

通過寫教案,大部分人都可以讓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大家在制定教案時一定要先給自己明確好教學目標,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高中音樂說課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高中音樂說課教案6篇

高中音樂說課教案篇1

一、學習目標:

(一)聆聽《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理解其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內容,并在此基礎上認識、了解蕭友梅與黃自的生平及主要貢獻。

(二)在認識、了解清唱劇《長恨歌》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有關清唱劇的基礎知識。

(三)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我國專業(yè)音樂事業(yè)興起的情況。

二、重點、難點:

重點:《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的藝術表現(xiàn)力的發(fā)掘,音樂旋律、情緒、聲部層次等方面的特點。

難點:指導讀譜,聆聽音樂,作品的藝術性體現(xiàn)及黃自在中國音樂史的地位及影響。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本節(jié)以聆聽、鑒賞《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為重點曲目,《玫瑰三愿》《山在虛無縹渺間》《花非花》為拓展曲目。

(二)以賞析《漁陽鼙鼓動地來》為重點,向學生介紹本課的重要知識點“清唱劇”。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充分利用課本教材、教參、課件資料,教師組織好要精講、聆聽、觀賞的教學資料。

(二)布置學生查閱有關黃自、蕭友梅的資料,查閱其主要作品的資料及貢獻。

(三)學生注意聽賞mp3資料《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體會作品的基本情緒,并閱讀課本相應介紹。

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建議

(一)教學方法:(針對教師)

1.在聆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從作品內容、音樂要素等方面探究作品藝術表現(xiàn)力。

2、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充分利用對比法、歸納法與前一課作品進行比照。

3、指導學生去梳理近代音樂發(fā)展脈絡,體會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性。

(二)學生學習指導策略建議

1.努力通過賞析,去歸納、梳理近代音樂發(fā)展脈絡,體會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性。

2.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音像資源,在感知、理解得基礎上,努力提出有深刻思考性的問題。

3、努力用演唱、讀譜、分析作品深刻體會作品的音樂表現(xiàn)。

六、教學過程:

七、教學評價建議:

1.學生能夠相對獨立完成本節(jié)“拓展與研究”相應內容 。

2.能夠有一定表現(xiàn)地歌唱《問》,初步學會讀合唱譜欣賞合唱。

高中音樂說課教案篇2

一、學習目標

(一)聆聽《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和《海島冰輪初轉騰》,感受梅蘭芳大師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他精湛的表演藝術風采,體驗、比較、南梆子和四平調兩種唱腔音樂在表現(xiàn)人物情緒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同風格及特點。

(二)了解京劇發(fā)展的歷史,感受中國國粹—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認識和了解京劇大師梅蘭芳,以及他為中國戲劇事業(yè)做出的巨大貢獻。

(三)跟錄音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唱《海島冰輪初轉騰》選段的片斷,實踐體驗京劇唱腔獨特的韻味。

二、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京劇唱段《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海島冰輪初轉騰》,并在學唱中體驗感受京劇國粹的音樂風格,了解京劇的發(fā)展歷史和梅蘭芳大師的藝術成就。

難點:把握京劇唱腔的韻味,理解京劇這種綜合性表演藝術的特點。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欣賞一段由四大名旦表演的錄像片段進行導入。

(二)簡介京劇的發(fā)展歷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紹梅蘭芳的藝術成就。

(四)欣賞由梅蘭芳演唱的京劇選段《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海島冰輪初轉騰》。

1.欣賞作品

2.簡介作品的劇情

3.介紹南梆子及四平調的特點

4.學唱《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海島冰輪初轉騰》這兩首作品。

(五)欣賞李玉剛和梅蘭芳在表演上的不同風格。

說說你對兩個唱段的音樂情緒的感受與理解,分別塑造了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教材資源:教材配套課件中第四單元第八節(jié)中的全部資源與第九節(jié)中《京劇的行當》部分資源。

(二)錄像資源:四大名旦的表演錄像片段,梅蘭芳表演的《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海島冰輪初轉騰》錄像片段,李玉剛的錄像片段。

(三)教師資源,教師范唱并指導學生學唱。

(四)學生資源,發(fā)揮喜愛京劇藝術學生的特長,在課上充分展示其才華。

(五)網絡資源,查找相關資料。

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

(一)以聆聽、學唱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引導學生在親身感受體驗中,學習了解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中國京劇國粹的興趣和情感。

(二)輔助視頻資料的播放,在視覺感官上引導學生理解京劇的綜合表演藝術的特征,使審美情感得到升華。

(三)引導、提示學生課外到劇院欣賞京劇藝術,身臨其境感受其京劇舞臺藝術的獨特的魅力。

高中音樂說課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我國京劇文化藝術中的行當和表演動作的程式,以及京劇的伴奏樂器有所了解,培養(yǎng)他們對京劇的興趣和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2、通過對京劇中唱、念、做、打四種藝術特征的介紹,啟發(fā)學生積極體驗與感受,從而提高學生鑒賞京劇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做多種形式的參與和感受。

2、啟發(fā)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來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

3、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做到聲像結合、視聽結合。

教學特色:

京劇藝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不可能用一節(jié)課講完,本堂課從選材到組織,能簡便地讓學生清楚地了解京劇的特色,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學生聽《智取威虎山》音樂走進教室。

二、導入:老師演唱兩首京劇的歌曲,讓學生猜歌名。介紹京劇的歷史。

三、介紹京劇的行當:京劇的行當分為生、旦、凈、丑四大類。但在初期,京劇的行當仍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大類,后來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展示生行扮相的圖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馬旦、貼旦等。(展示旦行扮相的圖片)凈:指在面部勾畫各種臉譜,故又稱大花臉。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凈(黑頭、銅錘)、副凈(架子花臉)、武凈(武花臉)等。(展示凈行扮相的圖片)丑:屬于喜劇的角色行當,又叫“小花臉”。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等)和武丑(又稱“開口跳”)等。(展示丑行扮相的圖片)

四、介紹京劇的樂隊

京劇伴奏樂器分打擊樂與管弦樂。其中,打擊樂是京劇伴奏樂器中的靈魂。京劇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規(guī)定的節(jié)奏進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揚頓挫,“做”則是舞蹈,而舞蹈必須表現(xiàn)出鮮明的韻律,誰來控制、體現(xiàn)節(jié)奏,那就是打擊樂。

打擊樂器有板、單皮鼓、大鑼、鐃、鈸等,稱為“武場”;管弦樂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稱為“文場”。

五、重點介紹京劇的唱、念、做、打四種藝術特征。

1、唱:欣賞《穆桂英掛帥》中《猛聽得金鼓響》選段,和《紅燈記》中《血債要用血來還》選段,分析花旦和老旦的音樂特色?;ǖ杭?、嬌柔。老旦:粗、厚實。京劇把“唱”、“念”、“做”、“打”都綜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劇目和場次中,“唱”、“念”、“做”、“打”各有側重。但從總體上來說,京劇還是以“唱”為主,京劇界傳統(tǒng)說法是“唱”居首位;在觀眾的語言中,把“演戲”說成是“唱戲”,這也可以說明,歌唱在戲曲中的重要地位。唱功必須有基本的技術功力,不僅要擴大音域音量,鍛煉歌喉的耐力,還要學會歸韻、運腔等技巧,因而唱功是品評一個演員技藝高下的重要因素。目前京劇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京劇的流派紛呈,它的唱以其絢爛多彩而獨具魅力。

2、念:欣賞《失街亭》中的對話,讓學生感受劇中的念白是否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對話一樣,很顯然,京劇中的念白不同于我們日常的對白,它在推動劇情、刻畫人物、揭示思想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戲諺“千斤話白四兩唱”就正是為了強調念白的重要性。念白為“韻白”、“京白”兩種,“京白”基本是京音,而“韻白”則講究韻味。念白在音調上要抑揚起伏、節(jié)奏上要疾徐頓挫,除此之外,念白中的語氣、語勢、需要突出其節(jié)奏感,從而增強它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總之,京劇的念白,無論是“韻白”或”京白”,都不是普通生活語言,而是經過藝術提煉的語言,近于朗誦體,具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性,并與唱腔協(xié)調,相互銜接,使念白達到傳神的藝術境界。

3、做:欣賞《拾玉鐲》開門、喂雞、穿針三個片段。戲曲除了通過語言,而且要通過行動,來展示人物之間的關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京劇中的“做”正是為了完成以上任務而強調的一門功夫,所以稱為“做功”也稱“做派”。“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體系。京劇中對種種生活情景,如開門、關門、上樓、下樓、上船、下船、乘馬、行舟、飲酒、跪拜,種種不勝枚舉的情景,在表演時均有一定的程式可供使用。

4、打:欣賞《三岔口》,“打”是戲曲形體動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tǒng)武術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場面的高度藝術提煉。京劇的武打范圍廣,難度大,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舞臺動作,尤其是大打出手時,刀槍滿臺飛,構成圖案,有節(jié)奏、有層次,穩(wěn)、準、美的體現(xiàn)著劇情。做為武戲的演員,需經過特別的訓練,自覺地練功的道理就不言自明了。

京劇在武戲劇目的豐富過程中,形成了武生行當,提高和發(fā)展了武打的技巧。那么,武生究竟需要哪些基本功夫呢,有兩門功夫是必須具備的,這就是“把子功”和“毯子功”?!鞍炎庸Α笔莻鹘y(tǒng)武戲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統(tǒng)稱,“毯子功”包括翻、躍、騰、撲各種技藝,俗稱“筋斗”,因為這些技藝的難度大,技術復雜,練習時需要在毯子上進行,以免練功者受傷,所以又稱“毯子功”。

六、欣賞《唱臉譜》。

展示中國的文化遺產,引起學生的驕傲和自豪——我是中國人。

七、總結和拓展。

作為當代的青年應該怎么樣繼承和發(fā)揚京劇音樂。

高中音樂說課教案篇4

活動形式:鋼琴課

活動內容:《青蛙跳舞》

內容分析:《青蛙跳舞》是《幼兒鋼琴基礎教程》第一冊的曲子。難易程度方面屬于難度較高的曲子,因為樂曲里面不僅有跳音與保持音及雙音的不同演奏形式、有強、弱等感情標記,而且在識譜方面音符的跨越性比較大,還有三個最近剛學的的音符。再者,要彈出樂曲特有的意境也需要用心去體會??傊@首樂曲學習點較多,是一首比較有價值的幼兒鋼琴練習曲。

活動目標:

1、感受《青蛙跳舞》所描寫的意境。

2、熟練的識譜、唱譜,能在教師的提示下根據(jù)調式找出曲中的變化音,認識曲子中“跳音、保持音、休止符、強、弱”等標記。

3、分手練習,能比較流暢的彈奏,邊唱邊彈。樂曲節(jié)奏準確。能準確表現(xiàn)四三拍的節(jié)奏特點

4、簡單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代表作品。

活動重點:識譜、分手彈奏

授課對象:王曉語 邱泊斐、 苗淑沛

活動準備:曲譜一份、音符多個、錄音機、青蛙圖片一張、教師準確的示范演奏、音樂磁帶《捉迷藏》

活動過程:

一.以“小音符捉迷藏”的形式,引導幼兒復習高、低音譜表上學過的音符。重點復習與《青蛙跳舞》相關的音符。

二.教師出示青蛙圖片,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有關小青蛙的曲子。

教師示范演奏,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識譜、唱譜

1、出示高音譜表上的樂譜。

① 請幼兒觀察“這是幾拍的曲子?”(3/4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jié)三拍)

“音符上有什么標記?”(引導幼兒說出跳音,保持音記號)

“都有哪幾拍的音符、各唱幾拍?”(四分跳音,附點二分音符,各唱半拍,三拍)

“有變化音嗎?”(引導幼兒看譜號后面的調號,知道是g大調,變化音為#f)

② 教師引導幼兒演唱高音譜表上的樂譜,用節(jié)拍器伴奏。

要求:節(jié)奏準確,跳音要唱出來。

③ 教師彈琴,幼兒人手一本書唱譜。

④ 幼兒一一演唱,檢查幼兒的識譜情況。

2、出示低音譜表

①“你看到了哪些標記?“(休止符、雙音跳音)

②“休止符有幾種?”(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各休止1小節(jié)及1拍)

“雙音由哪些音符組成?”(請幼兒在鋼琴上找出并彈出來,教師逐一檢查)

③“雙音像什么?”(青蛙的叫聲,初步感受樂曲的意境)

四.幼兒練習彈奏,教師指導

1、先練習右手部分,教師示范講解跳音彈奏要領:樂曲活潑、可愛、可用指尖部分把跳音彈出來,彈輕巧。

① 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要求邊唱邊彈,節(jié)奏準確,跳音要彈的有跳躍感。

② 逐一檢查右手的彈奏。

2、練習左手的彈奏。

① 教師示范、講解。重點講解雙音的彈奏要領:手指準備好,有跳躍感,要利用好休止符的時間來快速的找下一個雙音,雙音下鍵要統(tǒng)一,音色要統(tǒng)一。

② 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要求邊彈邊數(shù)拍子。

③ 教師逐一檢查左手彈奏

3、幼兒自由練習左、右手。

教師根據(jù)幼兒在彈奏中出現(xiàn)的個別問題,單獨指導。

五.幼兒欣賞教師的完整彈奏,感受樂曲的意境。

幼兒聽樂曲自由表演。

六.欣賞丁善德的代表作《捉迷藏》結束。

高中音樂說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音符,大膽參與音樂“組合游戲”,體驗小音符帶來的樂 趣,感受音樂創(chuàng)造的魅力;

2、從動畫片入手,讓學生在欣賞故事的同時激發(fā)學習興趣。

設計思路:

新生入學,對初中音樂還很陌生,用動畫片來進行第一課教學,可以說是激發(fā)興趣的最好方法,這樣既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也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學生熟悉的音符用童話故事中的人物以游戲的形式來學習,更是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新的教學要求。

教學重點:

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及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教學難點:

音符的自由組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學生在音樂中進入教室。

2、師生相互問好。

二、感受與探索

1、教師提問:大家喜歡聽童話故事嗎?說一說你聽過的故事名,或者說一說你最難忘的一個故事。

(用故事導入,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

2、“七個小矮人”大家聽過嗎,今天我們就來和他們一起做做小游戲。(出示:七個小矮人。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認識七個音符)

3、游戲:七個小矮人找朋友

要求:找出七個學生,一人一個名字,然后自己組合,站在一起后學生試唱,教師可彈琴伴奏。

4、學生自由探索,感受音樂。

5、學習新歌《地厚天高》

教材選取于大型動畫片《藍貓?zhí)詺馊枴?,學生早已十分熟悉,再一次出現(xiàn)在初中音樂課堂,會給學生一種想不到的喜悅。

6、采用試唱法和聽唱法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自學歌曲。

三、展示與表現(xiàn)

1、將學生分組,各小組推選有音樂特長的學生。

2、教師組織學生將自己的特長展示出來

4、教師與學生一起對小組與個別同學進行評價。

(以學生自評為主,教師只指導學生如何評價,不作結論性的評價,但都要充分給予肯定)

四、教師小結,下課。

高中音樂說課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感受、體驗爵士樂的風格特征,了解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逐步對爵士樂產生興趣。

2.通過體驗、對比、小組合作等方式感受爵士樂的音樂特點,通過改編樂曲提升審美創(chuàng)造力。

3.認識爵士樂,了解它的發(fā)展和音樂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欣賞,了解爵士樂的風格特點。

?難點】

掌握爵士樂的節(jié)奏特點,并通過實踐加深理解。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音響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民歌《茉莉花》,學生欣賞。

教師引導:同學們,這首歌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接下來老師要給大家聽一曲與眾不同的《茉莉花》,大家聽一下這首《茉莉花》和剛才的相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播放爵士樂《茉莉花》。(欣賞完后學生舉手發(fā)言)

教師總結:第一首《茉莉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民歌,第二首在風格上完全改變了,改編成了一種新的形式,這種新的音樂形式就是爵士樂,今天我們就走進爵士樂的世界親身感受一下。

(二)新課教授

1.走進爵士樂

播放爵士樂《what a wonderful world》,學生欣賞完談對爵士樂的初步感受。

教師進行總結:爵士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的黑人音樂,后來傳入城市風靡美國,并成為世界性的流行音樂。

(1)了解“布魯斯”音樂

教師簡單介紹“布魯斯”音樂:17-18世紀,西方殖民主義者將大批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成為奴隸,被迫勞動,受盡折磨。黑奴們懷念故鄉(xiāng)和親人,常常唱一種哀歌表達他們痛苦的心聲,由于藍色在美國被看做是憂郁的色彩,這種悲哀的歌曲,統(tǒng)稱為“布魯斯”而爵士音樂就來源于“布魯斯”。

現(xiàn)在給大家播放一小段“布魯斯”音樂片段,通過欣賞,大家感受一下。

(播放“布魯斯”音樂片段)

教師提問:“布魯斯”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感受?請從音樂情緒和音樂要素來分析。

學生討論回答(“布魯斯”音樂憂郁、悲傷、變化音多,節(jié)奏復雜,較難掌握。從音階上看,它的三級音和七級音經常降低一點,有時五級音也降低。這些降音還常輔之以滑音和顫音,因而更加強了歌曲憂郁、悲傷的色彩。旋律中多用切分節(jié)奏,形成輕重音顛倒的感覺。和弦常用主和弦、屬和弦和下屬和弦,因此,和聲聽起來很和諧,而且樸素。)

(2)了解“拉格泰姆”的鋼琴音樂

教師請學生根據(jù)搜集到的資料,簡單介紹“拉格泰姆”音樂。

爵士樂還有另一個起源,是來自一種叫“拉格泰姆”的鋼琴音樂。我們再來欣賞一段“拉格泰姆”音樂片段。通過欣賞,看大家能否對“拉格泰姆”的音樂特點總結一二。在欣賞過程中可適當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

(播放“拉格泰姆”音樂片段,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拉格泰姆“是19世紀末,一位名叫喬普林的黑人鋼琴手創(chuàng)造的。右手高聲部演奏節(jié)奏特別的切分音主旋律或琶音,左手則是規(guī)律地演奏由四分音符輕重音組成的節(jié)奏。這樣左右手形成交錯的節(jié)拍,使音樂帶有幽默、歡樂、活潑的情趣。它和“布魯斯”節(jié)拍上相似,都是重拍后移。

(3)了解爵士樂的特點

教師引導:通過剛才的欣賞和了解,我們大致能總結出爵士樂的幾個基本特點,首先是它的節(jié)奏比較多變,大多時候用的都是切分音;其次,爵士樂帶有很強的即興性,由其早期的黑人不識譜,大多是靠靈感激發(fā),對熟悉的曲調加以變化。因此,爵士樂又被稱之為“靈魂音樂”。

2.欣賞《南部之子》

我們在爵士樂的世界觀光了一圈,接下來欣賞一首早期的爵士樂作品,是由“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的《南部之子》。

帶著兩個問題來欣賞,首先作品的特點和情緒是怎樣的?其次仔細辨別一下作品中運用了哪些演奏樂器?

(播放《南部之子》,播放完畢學生舉手發(fā)言)

教師總結:樂曲速度較快,體現(xiàn)一種愉悅的心情,并運用了大量的切分節(jié)奏,是一首帶有幽默、歡快、活潑情緒的舞蹈型音樂。演奏樂器有小號、鋼琴、爵士鼓,其中主奏樂器是小號。

3.再次播放《南部之子》,主要感受作品的節(jié)奏,為小活動做準備。

出示節(jié)奏譜例,將學生分成兩組,每組負責一個聲部的節(jié)奏,用手掌打出節(jié)奏。通過這個活動進行節(jié)奏練習,加深對爵士樂節(jié)奏的體驗。

(三)拓展提高

教師將學生分為四小組,將樂曲改編成帶有爵士風格的《小星星》

(1)學生小組討論,根據(jù)爵士樂的特點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進行點評。

(2)學生演奏。

(四)小結作業(yè)

今天的爵士樂已發(fā)展成為一種既有個人獨奏、小樂團,也有類似交響樂團的大樂隊編制,在流行樂領域也深入人心,同時爵士舞也成為現(xiàn)在很多人的業(yè)余愛好。爵士樂的影響已遍布世界,它的自由和不被束縛被大眾所喜愛,大家多從身邊著手,搜集爵士樂,體會它的美。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