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寫的好,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起著相當大的作用,要是沒有一份出色的教案,課堂就無法活躍起來,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窗花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窗花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深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到處是綠色,到處是鳥語花香。而嬌艷的花朵,無疑是春天里絢麗多姿的一筆。它用繽紛的色彩,嬌弱的身姿,清幽的氣息吸引著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你面對千萬朵在冷風中怒放的小花時,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花的勇氣精品教案教學設計
二、初步感知
(一)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質疑。
(二)交流反饋
(三)指名讀課文。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經(jīng)歷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理清脈絡
(一)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表現(xiàn)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二)投影出示,請學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最初看見草地時,感到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扒開草后看見躲藏著小草時,感到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離開維也納前,感到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心頭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
四、研讀課文,品味語??
(一)自主研讀:
1.再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寫在傍邊。
2.將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詞語反復品味,想一想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二)全班交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地方及原因,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就某些地方展開評議,各抒自見。
五、感情朗讀,交流感悟
(一)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讀出聲、讀出形、讀出情。
(二)讀了這篇課文,你對生命又產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結合前面的幾篇課文,大膽地談一談自己對生命的思考。
六、積累語言,拓展閱讀
1.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語段或詞語。
2.這篇課文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請同學們課后仔細閱讀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
教學后記:我自己在教學本文時,著重于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的優(yōu)美、生動、流暢,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讀得富有韻味。
窗花的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之處。
3.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教法:朗讀感悟
教具: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19課《生命生命》導入新課,作者通過三件事得出感悟。
2.這節(jié)課來學習20課《花的勇氣》,它又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齊讀課題)
3.這是一片略讀課文,首先自由朗讀閱讀提示,看看給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1、作者在維也納經(jīng)歷了一件什么事;2、他為什么從“失望”、“遺憾”到“驚奇”、“心頭砰然一震”?)
二、初讀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劃出生字詞,遇到不懂的也劃出來,并找出作者在維也納經(jīng)歷了一件什么事?
2.ppt出示生字詞。
3.作者在維也納經(jīng)歷了一件什么事?
4.從這件事中作者得出的感悟是什么?
5.多種方式背誦作者的感悟。
三、文本解析
1.默讀課文,找出作者在尋花的過程中為什么心情會從“失望”、“遺憾”、“驚奇”再到“怦然一震”?劃出感情變化的語句。
2.為什么作者最開始會有點失望?
3.“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
4.我對同行的小呂說:“四月的維也納可真乏味,綠色到處泛濫,見不到花兒,下次再來非躲開四月不可?!?/p>
5.小呂熟悉維也納嗎?他看見“我”這么失望,就把“我”領到路邊,讓“我”蹲下來扒開草好好看看??炜纯矗灰敲词?。
6.我撥開草一看,看到了什么?(生朗讀感悟)
如果那個是你,你看見了眼前有這么多小花鋪滿了綠地,你會怎么想?(很驚喜)
把這種感情讀出來。生讀
7.“白的、黃的、紫的”體現(xiàn)出小花的什么特征?(顏色美)
“純潔、嬌小、鮮亮”又體現(xiàn)出小花?(形狀美)
“這么多、這么密、這么遼闊”這體現(xiàn)出小花的?(氣勢美)
8.這些小花雖然很美,但是比青草還矮幾厘米,作者在想:什么時候才能冒出來呀?“我”很著急,小呂卻笑道:?(生:“四月的維也納可說不準,一天一個樣兒。)
9.哪里體現(xiàn)出作者很遺憾呢?(路上我對小呂說:“這次看不見草地上的那些花兒,真有點兒遺憾,我想它們剛冒出來時肯定很壯觀。”)
10.他看見了這壯觀的花兒,小呂跟我說:“去看吧—你的花!”他看到的是一個怎樣壯觀的畫面?
11.重點解釋:改天換地、冒、鋪;朗讀感悟。
12.所以當“我”看到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小花時,我的心頭?(砰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句話意味深長,富含哲理,學了這篇課文,你能談談你的理解嗎?
13.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對一切風風雨雨,無論你多么渺小,無論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
14.小結:作者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于草下的驚喜,到離開時仍不見花兒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后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
15.拓展: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下課可以了解一下相關資料。
四、作業(yè)布置
1.積累詞語
2.《新課堂》20課
窗花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4個生字。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認真研讀課文,反復品味寫得好的詞語,在感悟的基礎上討論交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花兒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氣魄,領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語言的優(yōu)美。
突破方法:以讀為主,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難點: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理解變化的原因。
突破方法:圈點批畫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作者感情變化的原因。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激情導入
揭示勇氣: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就叫《花的勇氣》(板書課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種花的神韻。
二、檢查預習
1、出示詞語
泛濫 厘米 齊刷刷 氣魄 遺憾 傲然挺立 抨然一震
(1)齊讀;
①指名讀
②同學之間互讀互評。
三、自學嘗試與反饋探究
1、自由快速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時間 地點 誰 發(fā)現(xiàn) ? 感受?)
2、班上匯報交流。
3找出文中直接寫作者感受到花的勇氣的句子
⑴、出示: 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
師:作者一開始就有這樣的感受嗎?(沒有)
⑵仔細讀課文,畫出表現(xiàn)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完成下面的填空。
出示:作者最初看見草地時,感到( );扒開草后看見躲藏著的小花時,感到( );離開維也納前,感到( );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心頭( ),
生反饋師板書: 失望——吃驚——遺憾——驚奇——震撼
① 認真讀第一自然段,哪句話寫作者失望的原因,當時他怎么說?(同坐交流,回答)
(師板書:無花)
② 找到怎樣的小花讓作者吃驚呢?(找——讀——說)
師板書:尋花
③ 作者看到草叢下的花為什么和會感到遺憾?(板書:盼花)
④又從哪里感到作者的驚奇?(交流反饋,師板書:見花)
(3)這時作者“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
齊讀這句,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讀、找、說)
這就讓作者感受到了花的勇氣。(板書:感受)這也是生命的勇氣(板書:生命)
(4)感悟生命的意味。
①默讀第8自然段,談談對最后一句的理解。
②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說說你受到的啟發(fā)。
③教師小結:小小的野花不在風和日暖、氣體宜人的時候盛開,卻偏要在冷風冷雨中盛開,而且開得很有精神,這是需要——勇氣的!
(板書:在冷風冷雨中盛??
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
其實,人也是一樣的,在艱難困苦中,能夠坦然面對惡劣環(huán)境的威脅的生命也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氣的。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板書:由花及人 生命的意味是勇氣)
四、循情朗讀
(循著作者感情的變化,讀出失望—吃驚—遺憾—驚奇—震憾的情感。)
1、指名循情朗讀。
2、分組循情朗讀。
五、延伸拓展
假如沒有了勇氣,花兒_________;假如沒有了勇氣,花兒_________;
假如沒有了勇氣,我們的生命________;假如沒有了勇氣,我們的生命________;
假如沒有勇氣,________________;
假如沒有勇氣,________________;
假如沒有勇氣,________________;
假如沒有勇氣,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失望 → 吃驚 → 遺憾 → 驚奇 → 震撼
四下20、花的勇氣教學設計(一課時) ↑ ↑ ↑ ↑
無花 尋花 盼花 見花 (感受) 20* 花的勇氣 ← 生命
窗花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荒、笛”等5個生字,會寫“落、荒”等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能通過想象理解詞語,讀懂句子,體會擬人的寫法。
5.能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能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的表達寫句子。
6.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教學重點
學會會認字和會寫字,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感受花孩子的活潑、調皮。
教學難點
感受語言美,想想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靈性、童真童趣。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
2.朗讀課文,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播放歌曲《上學歌》。
師生交流:同學們天天在學校里學習,誰能說說自己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學生各抒己見)你們可知道不但我們有學校,連花兒也有學校呢,今天學習第二課《花的學?!罚鍟n題。(板書:2花的學校)學生齊讀課題。
展示圖片:你聽說過“花的學?!眴??誰能看圖說說你眼里的“花的學?!薄?/p>
教師提示:提示學生大膽想象說說“花的學?!崩锏膶W生,說說“花的學?!崩锟赡馨l(fā)生的事情。
教師小結,談話過渡:課文《花的學校》是著名作家泰戈爾寫的一首散文詩。我們一起走進花的學校,領略一下它的美麗吧!
二、介紹作者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泰戈爾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等。
?花的學?!愤x自泰戈爾的兒童散文詩集《新月集》,出版于1886年。當時,風華正茂的泰戈爾,正值春風得意。他的第一個女兒剛好降生,事業(yè)上也不斷取得成功。溫馨的家庭,錦繡的前程,使得青年詩人身心愉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寫了這本著名詩集。詩集問世之后,泰戈爾也因此被譽為“兒童詩人”。有人說,《新月集》是天使帶給人間的浪漫,是天堂送給大地的詩篇。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荒野口笛罰站放假衣裳
(重點指導生字“荒、裳”為翹舌音;后鼻音“裳”;多音字“假”等。)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2)學習多音字:地(dì de)假(jiǎ jià)
練讀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①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地(dì de)
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5>土地、田地;地球上的一個區(qū)域:地區(qū);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7>所在空間或區(qū)域的部位:地點。
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②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假(jiǎ jià)
jiǎ不真實的,不是本來的,與“真”相對:假山、假話、假冒、假釋、假死、虛假、真假等。
jià照規(guī)定或經(jīng)請求批準暫時離開工作或學習場所:假日、假條、病假、放假、寒假、暑假等。
練讀一讀。
①燕子媽媽高興地(de)對小燕子說:“我們要飛到南方過冬,小青蛙在地(dì)下冬眠,明年春天大家才會見面。”。
②放假(jià)了,我和爸爸去旅游,在一個公園里我看到很多假(jiǎ)山。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荒野 高舉,卷起。
狂歡 荒涼的野外。
碰觸 潮濕;濕潤。
揚起 接觸、碰撞。
潤濕 縱情歡樂。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本文寫了頑皮活潑而且具有豐富細膩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電交作、風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兒時,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馳騁起來。)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課文先寫(想象陣雨降落時,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著狂歡的舞);再寫(想象雨來時,關了門在做功課的花朵們便放假了);然后寫(想象花孩子們在雨中穿著各色的衣裳,沖了出來)最后寫(想象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他們對準媽媽揚起了雙臂)。
四、學習“會寫字”
落荒笛舞狂罰假互所夠猜?lián)P臂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落、荒、笛、舞、臂”,上下結構,上寬下窄?!拔琛保舷陆Y構,上窄下寬?!傲P”,上下結構,上下基本同寬。 “狂、假、揚”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所、夠”左右結構,左右等寬。)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荒、舞”和左右結構的字“夠、猜”,學生練寫。
荒:上寬下窄,下邊部分筆畫多而緊湊。中間“亡”字要扁小、豎折不要寫成撇折,下邊兒字中間有一豎。
舞:右邊部分,上邊中間是一橫四豎,下邊一橫最長,倒數(shù)第二筆是撇折。
夠:左扁右長,右邊兩個“夕”字上下排列,最下邊的撇要長。
猜:左窄右寬,“青”字上邊三橫中下橫最長,中間一豎上邊出頭。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分類積累,練習表達
1.自由讀課文,畫出文中有新鮮感的詞語,分類整理并摘抄積累:
(1)表示事物名稱的詞:雷云、陣雨、荒野、竹林、口笛、綠草、花朵、學校、墻角、樹枝、綠葉、狂風、衣裳、星星;
(2)表示動作的詞語:轟響、落下、走過、跑出、跳舞、狂歡、上學、游戲、碰觸、揚起;
(3)描寫事物或人物的詞語:潤濕
(4)疊詞:一群一群、簌簌、急急忙忙
(5)描寫顏色的詞語:紫的、黃的、白的
2.練習運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練習用狂歡、濕潤、急急忙忙說話。
設計意圖:詞語源于生活,而為反映生活所用,對于學生初學詞語時,我們引導學生從具體的生活情景入手,來引導學生去感知生活,總結歸納,學習詞語,積累詞語,增長知識。
六、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聽讀、自由讀、指名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字形、字義,學會了正確書寫本課的會寫字,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感受到了花兒們的活潑、可愛、美麗、向上,充滿了兒童情趣。
七、當堂檢測
八、課后作業(yè)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能通過想象理解詞語,讀懂句子,體會擬人的寫法。(重點)
3.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美和意境美。(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老師想給你們看一些美麗的圖片,想看嗎?(課件出示)一組美麗的花兒圖片,你們覺得這些花兒怎么樣?(漂亮)老師告訴你,這些漂亮的花兒和你們一樣,有自己的媽媽,有自己的學校。那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它們的學校?(想)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花的學?!?。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課文中花的學校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運用學生喜歡的圖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問題導入課文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明確了本課時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培養(yǎng)了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的良好習慣。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花的學校是怎樣的?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
三、品讀釋疑
(一)朗讀感悟,充分想象。
1.朗讀課文,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是怎樣的情景?
預設:一朵朵嬌嫩的花兒從草叢里,從小河邊,從大樹旁,使勁往外鉆,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玩得真開心!(板書:跳舞狂歡)
小結: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句話是一個擬人句,“跑出來、跳舞、狂歡”突出了花兒們的美麗、活潑、可愛、向上。
2.自讀課文,對于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多讀幾遍。
(1)想一想寫的是哪些景、物?
課文寫了雷云、陣雨、東風、花、樹枝、綠葉等景物。
(2)用筆畫出這些景物的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是什么樣的?
學生發(fā)言,教師評議并小結:讓我們走進課文去品讀吧。
(二)重點突破,精讀解疑。
1.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潤濕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1)指名讀一、二自然段。
(2)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3)“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嘩啦啦、淅瀝瀝……)這樣的詞語是擬聲詞。
(4)“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哨”,誰能學一學這種聲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一、二自然段。)
(5)從“走過荒野、吹著口哨”你感受到什么?
(東風“走過原野、吹著口笛”這樣擬人化的描寫,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大自然雷雨交加的畫卷。)
(6)讀課文,說說你對下面句子的理解和體會。
◇潤濕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這兩個句子都是擬人的寫法,將東風、樹枝、雷云當作人來寫,這樣寫讓我們感受到雷雨交加的惡劣天氣,可是花孩子卻很愉快的心情。)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1)反復朗讀,說說自己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了怎樣的畫面?
(作者筆下,花兒是“跑出來的,在綠草地上跳舞、狂歡”,讀到這里,我們的腦海便會展現(xiàn)這樣一副流動的畫面:一朵朵嬌嫩的花兒從草叢里,從小河邊,從大樹旁,使勁往外鉆,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
(2)想象過渡:大膽想象,在六月的陣雨中,花兒們笑著跳舞,它們在想什么,在說什么?它們在跳著什么樣的舞蹈?(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用天真爛漫的語氣來讀好這段話。)
3.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
(1)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在孩子眼里,花兒是和他們一樣上學讀書的?!鄙钪械暮⒆佑刑嗟膲毫Γ彝?、學校、自身,完全已經(jīng)泯滅了他們該有的童真,多么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2)想象過渡:大膽想象,花兒在學校里是怎樣學習的?(學生各抒己見)
4.他們關了門做功課。如果他們想在散學以前出來游戲,他們的老師是要罰他們站墻角的。
(1)指名朗讀,鼓勵學生想象并講一講花兒們被老師罰站的故事。想一想,誰是它們的老師?老師為什么要罰站?花兒們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可以大膽想象,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描述。(板書:關門做功課)
(孩子把花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是孩子猜想的,花兒會被“罰站壁角”,這就是花和孩子一樣的生活。)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張開想象的翅膀,補充課文的空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2)想象過渡:這種時候花兒們最盼望的是什么?
5.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1)詩里的“雨”是花孩子最盼望的,因為只有下雨了,他們就可以放假了,就可以在草地上跳著狂歡的舞了。
(2)仿寫:“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蹦阆矚g這樣的表達嗎?請你照樣子寫一寫。
預設一:清風一吹,他們便開心了。
預設二:蝴蝶一來,他們便撒歡了。
(3)想象過渡:放假后花兒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學生各抒己見)
6.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探究交流: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說明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綠葉在狂風里嘩啦啦地響”一句的?“雷云拍著大手”是什么意思?理解“簌簌”,這樣的詞語能再說幾個嗎?(積累擬聲詞)
(這是描寫大雨來臨前狂風大作的景象,但是在孩子眼中就像人一樣“互相碰觸”、“簌簌地響”、“拍著大手”,他們沒有任何的害怕,表達出喜愛。)
7.這時,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了出來。
(1)你認為這句話中的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這些各種顏色的花,都非常的歡樂,“沖”出束縛,那么的迫不及待。)(板書:沖進狂風)
(2)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來時花兒們更高興了,雷電伴奏,花兒娃娃沖出來,你來猜一猜,穿著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著黃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著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
(3)想一想大雨前花兒們在想什么?說什么?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引導學生放飛想象,自由描述。
(4)大家回憶一下陣雨時花兒們什么樣?看一下大雨時花兒什么樣?通過這樣的對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對,其實這也體現(xiàn)了花兒們一種頑強的精神,環(huán)境越惡劣,它們越是沖出來,勇于向困難挑戰(zhàn),決不低頭。能把你的理解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5)想象:這些花孩子沖了出來做什么?(這些花孩子在雨中自由的奔跑、游戲、打水仗等。)
(6)談話過渡:課文告訴了我們會兒的學校,你想過沒有花兒的家在哪里?(學生各抒己見。)
8.你可知道,媽媽,他們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1)作者為什么說花兒的家在天上?(這是孩子的想象,他們化身為爛漫的小花!是對生活的渴望,天空是遼闊的,星星所住的地方是寬敞的,沒有約束的,太陽媽媽對它們的愛是溫和的。)
(2)談話過渡:花兒玩夠了,他們要到哪兒去呢?(學生各抒己見)
9.你沒有看見他們怎樣地急著要到那兒去嗎?你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茨菢蛹奔泵γ幔?/p>
(1)反復朗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兩個疑問句,告訴我們孩子是多么希望能得到太陽般的溫暖,天空般的自由。)
(2)指導朗讀,讀出花兒急迫地想回家的語氣。
(3)問題過度:花兒急迫地想回家做什么?(我自然能夠猜得出他們是對誰揚起雙臂來,他們也有他們的媽媽,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媽媽一樣。)(板書:揚起雙臂)
10.指名讀最后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兒的媽媽是誰?學生討論,匯報,隨著學生匯報就解決了剛開始提出的問題“花兒們的媽媽是誰?”,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話,指導朗讀。
(三)想象交流。
1.小組同學互相說說:你想象的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討論形成想象的方法:把自己當成那些花,如果讓我狂歡怎么做的,同學們怎么做?再想花在風雨交加情境中是什么樣的?然后還可以想同學們都是怎樣跳舞的?……這樣就能說出來這道題的答案了。)
方法指導:互相交流,小結引導聯(lián)系生活想象畫面:邊讀邊想象畫面方法很多,第二自然段想象方法主要是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生活來想象。首先確定重點詞語是“跳舞狂歡”,然后我把自己當成那些花,如果讓我狂歡我怎么做的,同學們怎么做?再想花在風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樣的?接著還可以想同學們都是怎樣跳舞的?……這樣我就能說出來這道題的答案了。
2.輕聲朗讀課文,再次體會課文優(yōu)美的意境。熟讀課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誦下來,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
四、總結課文主旨
讀了課文你喜歡花的學校嗎?為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我喜歡花的學校這篇課文,詩人以清新流暢的筆觸,運用擬人手法,勾畫出甜美純凈的兒童世界。頑皮活潑而且具有豐富細膩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電交作、風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兒時,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馳騁起來。詩人巧妙地從孩子的眼中敘述花兒們的活潑、可愛、美麗、向上,充滿了兒童情趣。)(板書:可愛童真童趣)
五、學習寫作方法
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擬人化的寫法)
(1)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本文全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勾畫出甜美純凈的兒童世界。如“潤濕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敝?,“走過、吹著口笛”這些動作只有人才會做,作者把“東風”當作人來寫,讓它像人一樣有這些行為,更加生動形象。
(2)你能說幾個這樣的句子嗎?(舉例:一陣強風吹來,弄亂了花兒的美麗的秀發(fā),也吹彎了草兒筆直的腰板。)
(3)練一練:將下面的句子改寫為擬人句
①太陽升起來了。(太陽露出了笑臉。)
②石榴熟了。(石榴咧開嘴笑了。)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各抒己見)
詩人以清新流暢的筆觸,勾畫出甜美純凈的兒童世界。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篇課文美而富有童趣。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同時,我學習了運用擬人的手法來寫植物的方法。
七、主題延伸
1.想一想,在花兒學校里還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說一說,寫一寫??凑l想得奇妙,寫得美妙。
預設:春天到了,花的學校里,花兒睜開了眼睛,只見她們伸伸腰,抬抬頭,爭先恐后地縱情怒放,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爭艷,五彩繽紛。這些花雖然不名貴,但它們用自己的點點姿色把學校點綴得更加靚麗。
設計意圖:通過小練筆,引導學生寫一寫,在訓練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八、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雨后》《幾張飄落的紅葉》。
(一)讀《雨后》思考:
1.從哪里可以看出哥哥和妹妹玩水樂在其中?
2.妹妹為什么也想摔一跤?
(二)讀《幾張飄落的紅葉》完成練習:
1.想象紅葉是怎樣飄落的,用你的筆寫下來。
2.想象紅葉“竊竊私語”會說些什么,并寫下來?!?/p>
九、當堂檢測
十、課后作業(yè)
板書設計
花跳舞、狂歡
的關門做功課可愛
學沖進狂風童真童趣
校揚起雙臂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條件,采用多種手段運用不同措施來豐富學生的表象儲備,改進表象的質量,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如“大膽想象,在六月的陣雨中,花兒們笑著跳舞,它們在想什么,在說什么?它們在跳著什么樣的舞蹈?”再如:“大膽想象,花兒在學校里是怎樣學習的?”“指名朗讀,鼓勵學生想象并講一講花兒們被老師罰站的故事。想一想,誰是它們的老師?老師為什么要罰站?花兒們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可以大膽想象,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描述?!薄跋胍幌氪笥昵盎▋簜冊谙胧裁??說什么?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引導學生放飛想象,自由描述?!痹诮虒W中充分利用圖片、抓住空白、借助問題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課堂上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課堂活動進行評價,在課堂評價中運用欣賞的語氣對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再加上婉言的引導性語言,適當配合動作、表情等體態(tài),激起學生的想象、興趣,激發(fā)學生以愉快的心情主動地展開想象,這也是激發(fā)學生閱讀時展開想象的有效手段。
不足之處:
今后的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教師的語言要簡潔明了,要在“扶”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點滴進步,利用學生的進步引導學生積累學習方法,“放”手學生獨立學習,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窗花的教案篇5
?花的勇氣》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三幅畫面:沒有花的綠地,藏在草下的花,花的原野。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貫穿在三個畫面之中,最終讓我們感悟到生命的意味是——勇氣。
針對略讀課文的學習方向,我大膽取舍,決定抓大放小,主要抓住兩個畫面(藏在草下的花,花的原野)展開,讓學生抓住關鍵的語句來朗讀,談感受,體會作者的內心。當孩子們的感悟達不到深度時,我適時點撥,由物及人,讓他們列舉身邊的事例,從閃光的事跡中感受生命的真諦是勇氣。本節(jié)課最大的一個亮點在于激發(fā)了孩子們閱讀原作的興趣。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在設計時,將原作貫穿課堂始終。從原作導課,先把孩子們引入到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感受玫瑰花的靈性,感受作者精妙的文字產生的吸引力。在課堂上,又引導孩子們抓住關鍵的詞語,如:“改天換地”、“拔地而起”等,再配以優(yōu)美的圖片,通過結合與對比,讓孩子們體會如此美好的景致作者竟是用了如此有氣魄的詞語來描寫,欣賞之余更讓人驚嘆。在結課時,又不失時機鏈接原作,激勵孩子們走出課堂,閱讀原作中另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感受不同的文字帶給我們的不同感觸。課下,我在深思,什么是語文課?最質樸的語文課是讓孩子們走進文本,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親近作者原作,拓展閱讀空間,真正實現(xiàn)從文本中走出來,用文字去創(chuàng)作。這何嘗不是語文課的最高境界呢?
窗花的教案篇6
?花的勇氣》一課,是人教版第八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這篇課文細致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jīng)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于草下時的吃驚,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后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進而閃現(xiàn)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對課文中不少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這是教學的重點;通過對課文的研讀,體會作者由物及情的變化,并升華自己的感情,這是教學的難點。
本文是略讀課文,教學的重點是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教學我做到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并沿主線引導,圍繞以表現(xiàn)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失望──吃驚──遺憾──驚奇──震撼)為主線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很自然地沿主線學習,思考,領悟。比如在引導學生閱讀第一自然段時,要求劃出重點句子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讓學生感受作者最初看不到花時的失望。再引導學生閱讀綠色到處泛濫我用手扒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體會作者扒開草后看見躲藏著的小花時的那種吃驚。當讀到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時,感受那份震驚。這種方法,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情感線索的基礎上,重點體會到了作者情感的變化。
這些優(yōu)美的、令人感動的句子,要讓學生多讀多感悟,激發(fā)他們的靈感,爭取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寫出如此的語言。
窗花的教案篇7
學習目標
1.感受花孩子的活潑、調皮;想想花的學校釋什么樣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2、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想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靈性、童真童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朗讀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教師活動
一、復習導入:
2、檢查朗讀課文的情況。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分大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由回答,說話練習:
什么時候,花孩子會從無人知道的地方跑出來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樣子呢?
3、你在學校里最開心、最快樂是什么時候?
4、說說花孩子的媽媽是誰?
三、展示繪畫,指導朗讀:
1、請同學們把上節(jié)課布置大家畫的花的學校展示出來。
學生活動
1、開火車認讀本課生字。
討論交流,進行說話練習。
分大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談談自己的理解。
介紹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學?!?。
自由閱讀信息窗的內容。
板書設計
花孩子沖出來美麗,活撥,可愛
急急忙忙
教學反思
詩歌的語言和所描繪的情境很能調動學生相關的情感體驗,因而我將教學重點放到感情朗讀課文上。讓學生走進課文,真正理解課文所描寫的意境,并從中讀出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