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將其中的各項重點做好標記,每一篇教案都融入了很多的情感,將自己的精力全都投注于其中吧,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上海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上海教案篇1
教學目標: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清晰地口述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辯認方向。
2、引導學生完整地畫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師:小朋友,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有許多道路,每條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們學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嗎?
2、新授:
(1)我們從自己住的地方來上學,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時我們上學、上街、去玩都會經過許多道路,這些路四通八達,你是怎樣記得這些路的?
(路牌、兩邊的建筑、路口等)
師小結:對,這些有特點的標志和建筑都可以幫助我們記得各條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來,可以用什么辦法記得道路和地點呢?
3、畫地圖可以讓我們對身邊的道路和環(huán)境記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說出身邊環(huán)境中的一些明顯的重要的道路和轉彎,還有比較大的建筑物,讓我們從學校到家的過程畫起吧。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以學校為中心,畫出往各人家的路線,出了校門往何處去,畫出主要的標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點畫出家與學校。
四、作業(yè)講評:請學生介紹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五、拓展:嘗試畫出從家到公園或親戚家的路線圖。
六、板書設計:
13回家的路
七、教學反思:
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介紹示意圖、游覽圖的小知識,在本市的地圖上找找學校和家的位置等方法進行教學。
上海教案篇2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但由于教材難度偏大,教學內容與課時不成比例,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保持,兩極分化較嚴重。因此,本學期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注重轉化后進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材分析
全書共六個新授單元和兩個復習單元。每個新授單元分“a、b、c”三個部分。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其相關的單詞及句型學習,教材編寫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本套教材的設計與編寫體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編寫思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意義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
三、教學目標
1.養(yǎng)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2.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書寫習慣。
3.能按三會與四會的要求掌握所學詞語。
4.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5.能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fā)音清楚,語調正確。
具體四點:
聽:
1,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和錄音材料。
說:
1.能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fā)音清楚、語調達意;
2.能就所熟悉的個人和家庭情況進行簡短對話;
3.能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語(如問候、告別、致謝、致歉等);
4.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講述簡單的小故事。
讀:
1.能認讀所學詞語;
2.能根據(jù)拼讀的規(guī)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
5.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寫:
1.能模仿范例寫句子;
2.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
3.能根據(jù)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
4.能基本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詞匯
1.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
2.了解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的。
四、教材重難點
1.重點:
①四會句型、單詞。
②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③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fā)音清楚,語調正確。
2.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寫英語的習慣。
五、教學措施
1.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3.輔困措施
既然優(yōu)生差生已是客觀存在,就要正視這一客觀現(xiàn)實,就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對差生要先肯定他們的長處,關心他們的學習,再幫助他們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及時防止他們可能產生的自暴自棄思想苗頭。
⑴實行以點帶面來全面提高,使學生觀念進行轉變。
⑵充分發(fā)揮優(yōu)生的表率作用來影響差生,改變差生,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的濃厚學習氛圍。
⑶對差生進行多鼓勵、少批評、多談心,進行心理溝通,提高他們的自我判斷與控制能力。
⑷采用激勵機制,多給點差生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理。
⑸平時多與家長聯(lián)系,共同來解決差生各方面存在的問題。
⑹充分利用早讀和午休時間進行面對面輔導,講解練習。
上海教案篇3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點電荷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庫侖定律的含義及其表達式;
2、會用庫侖定律進行有關的計算;
3、知道庫侖扭稱的原理。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庫侖定律得出的過程,體驗從猜想到驗證、從定性到定量的科學探究過程,學會通過間接手段測量微小力的方法;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象、分析結果及結合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點電荷的研究,讓學生感受物理學研究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義;
2、通過靜電力和萬有引力的類比,讓學生體會到自然規(guī)律有其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
?教學重點】
1、建立庫侖定律的過程;
2、庫侖定律的應用。
?教學難點】
庫侖定律的實驗驗證過程。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交流討論法。
?教學過程和內容】
變壓器是交變電路中常見的一種電器設備,也是遠距離輸送交流電不可缺少的裝置.在講解變壓器的原理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從電磁感應的角度說明:原線圈上加交流電壓產生交流電流,鐵芯中產生交變磁通量,副線圈中產生交變電動勢,副線圈相當于交流電源對外界負載供電.要向學生強調,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變壓器是把電能通過磁場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經過轉換后一般電壓、電流都發(fā)生了變化.有的學生認為變壓器鐵芯是帶電的.針對這種錯誤認識,可讓學生根據(jù)電磁感應原理,經過獨立思考了解到變壓器鐵芯并不帶電,鐵芯內部有磁場(鐵芯外部磁場很弱).
變壓器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課本中介紹了一些,教學中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向學生進行介紹,或看掛圖、照片、實物或參觀,以開闊學生眼界,增加實際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變壓器的構造.
(2)理解互感現(xiàn)象,理解變壓器的工作原理.
(3)理解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電壓與匝數(shù)的關系,能應用它分析解決有關問題.
(4)理解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電流與匝數(shù)的關系,能應用它分析解決有關問題.
(5)知道課本中介紹的幾種常見的變壓器.
2、能力目標
(1)用電磁感應去理解變壓的工作原理,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2)講解理想變壓器使學生了解建立物理模型的意義.(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無關因素)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體會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適用的.
(2)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變壓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規(guī)律.
難點:
1.理解副線圈兩端的電壓為交變電壓.
2.推導變壓器原副線圈電流與匝數(shù)關系.
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對象的含義.
四、學情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大致規(guī)律,了解了電感現(xiàn)象,為本節(jié)的學習打下了理論基礎??勺孕蓄A習課本,了解相關原理。同時變壓器的作用神奇,變壓裝置在生活中很常見,應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利用課余時間,帶著自己的問題,搜集資料了解變壓器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演繹推理、學案導學
六、課前準備
可拆變壓器、交流電壓表、交流電流表、燈泡、自耦變壓器、調壓器、導線等.
上海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初步了解有關氮氣和稀有氣體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強對空氣污染的防治。
教學重點
1.通過實驗了解空氣的組成。
2.介紹空氣污染的嚴重危害,以增加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用品
水槽、鐘罩、燃燒匙、酒精燈、紅磷。
教學過程
(提問)
①下列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電燈發(fā)光(物理變化)爆炸(舉例說明,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②判斷下列例子哪個是描述性質?哪個是表述變化的?
(講解)通常鎂燃燒,酒精燃燒都是在空氣中進行的。
(提問)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板書)第一節(jié) 空氣
一、空氣的組成和用途
(演示)實驗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提問)①實驗現(xiàn)象
②為什么紅磷燃燒時只消耗鐘罩內氣體的1/5,而不是全部呢?
(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并簡介人類對氧氣的認識過程。
(板書)
二、空氣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燒產生的煙霧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煙霧
③汽車排氣形成的煙霧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
①工業(yè)三廢的回收與處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質量
(講解)
1.由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溫室效應”對自然界的影響。
2.臭氧“空洞”的形成──對自然界的影響等。
[作業(yè)] 略
上海教案篇5
module 1 unit1
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new words: life ,different, ago, any, television, grandchildren, us, grandmother, lady
(2)new sentences:there were/weren’t …. there are….
we lived…many years ago. we live…now.
2、能力目標:
(1)能根據(jù)情境正確使用there be ……,we lived…many years ago. we live…now.句型談論生活、學習中的事物
(2)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教學重點::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 there be …, we lived…many years ago. we live…now.句型并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該句型。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測
寫出下列動詞的過去式。
do_____ is____ are_____
live_____ have______ watch____
二.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1)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在聽錄音的同時找出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與新句型。
2)進行游戲“火眼金睛找生詞新句”。讓學生以競賽搶答的形式快速找出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與新句型。
3)在讓學生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后,教師再次播放錄音,讓學生大聲跟讀課文。
鞏固練習;
重點句式操練listen and say。先讓學生聽錄音,跟讀句子,明確本課的重點句式,然后讓他們靈活運用句式:there is/are……/there was/were……造句。
練習檢測:
拓展延伸
讓學生準備,談論圖中內容,然后選擇幾個代表來講給全班同學聽?;貞浾n文內容,試著用重點句復述課文。
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運用句式…there be.we lived…many years ago . we live …now.談論及比較過去和現(xiàn)在的生活。
課后反思:
上海教案篇6
活動準備
與不同職業(yè)工作服顏色相似的彩色紙、記號筆。
人物圖片(醫(yī)生、警察、工人、餐廳服務員、廚師),模擬工作證。
活動目標
關注服裝的明顯特征,嘗試表現(xiàn)不同職業(yè)的人。
激發(fā)幼兒學做有禮貌的上海小主人,歡迎來自各方的客人。
活動過程
一、導人情景,引發(fā)興趣
1、再現(xiàn)參觀世博情景,懂得我們都是上海主人。
2、學說“上海歡迎你!”歡迎客人再次來到上海。
二、觀察比較,討論演示
1、逐一觀察各種職業(yè)人物的圖片,分辨他們不同的職業(yè)。
2、試畫廚師,觀察討論。
分辨廚師最特別的服裝,確定帽子的位,畫一個大大的笑臉,讓幼兒由上到下說五官,教師快速添畫,穿上工作服(由幼兒說特征,教師添加)面帶微笑和客人打招呼:“上海歡迎你!”
3、大家來報名:以一個接著一個說的方式來報名“今天我想當誰?’’
三、操作表現(xiàn)
1、在醫(yī)生、警察、工人和餐廳服務員中任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
2、從頭上有沒有戴帽子或頭巾開始,畫出人物的基本部分和明顯的`特征。
3、借助人物的不同工作特點添畫相關的情景。
四、欣賞交流
1、給每個來上班的朋友掛上工作證。
2、看作品猜一猜他是誰?由小作者證實。
3、相同職業(yè)的朋友一起來歡迎客人:“上海歡迎你!”
上海教案篇7
教學目的
知識: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并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認識。
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重點難點
了解空氣的組成及空氣污染與防治。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課堂討論啟發(fā)式講解法。
教學用具
儀器:鐘罩、水槽、燃燒匙、單孔橡皮塞、集氣瓶、燒杯、乳膠管、導管、雙孔橡皮塞、彈簧夾、酒精燈。
藥品:紅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學過程
附1:課堂練習??
1.空氣中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a.氧氣b.氮氣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
2.在100升空氣里氮氣的體積大約是()
a.78升b.78%c.21升d.21%
3.空氣中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約為()
a.4∶1 b.1∶4 c.1∶5 d.4∶5
附2:課堂練習二
4.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
a.一類b.兩類 c.三類d.四類
5.造成大氣污染的有害氣體是()
a.氮氣、氧氣b.稀有氣體、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氮氣、二氧化碳
6.下列情況一般不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a.煤燃燒生成的煙b.汽車排氣生成的煙霧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產生的煙霧
7.被污染了的空氣會嚴重地損害_____的健康,影響_____的生長,造成對自然資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壞。
8.在發(fā)展生產的同時,必須要充分認識_____的重要性,注意消除_____以保障人類的健康和保護自然資源。
附3:課堂練習答案
1.b2.a 3.b 4.b 5.c 6.c
7.人體 作物8.保護環(huán)境 污染源
附4:隨堂檢測
1.將下列數(shù)據(jù)(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序號填入有關物質后面的括號內。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氣( ) (3)氮氣( ) (4)稀有氣體(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b.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占21%,氮氣占78%
c.在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氣體一定是空氣
d.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它是由空氣一種成分組成
3.桌子上放一個空燒杯,燒杯內()
a.是氮氣 b.是氧氣 c.是空氣 d.沒有物質
4.證明空氣成分的科學家是()
a.法國的拉瓦錫 b.瑞典的舍勒 c.英國的道爾頓 d.英國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氣中的物質,不使空氣受到污染的是()
a.煤燃燒產生的煙b.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
c.汽車排出的尾氣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