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讀后感最新5篇

時間:2023-04-21 作者:lcbkmm 讀后感

讀好書,可以豐富我們的閱歷,通過寫讀后感可以加深我們對書籍的印象,讀后感是我們看完一本書之后的感受性的文字,也要認真對待哦,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道德讀后感最新5篇,感謝您的參閱。

道德讀后感最新5篇

道德讀后感篇1

在我讀過的書中,《道德經(jīng)》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書籍。

?道德經(jīng)》是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所作,并非一部介紹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講道論德的著作。《道德經(jīng)》全書分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所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我覺得,《道德經(jīng)》的精髓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guī)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難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驕傲自滿再無建樹,或者身敗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頭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兜赖陆?jīng)》給我們的啟示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在《道德經(jīng)》中,老子提到,“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tài)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無言的教導。因循世間萬物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間萬物據(jù)為己有;為世間萬物的發(fā)展奉獻力量卻不因此居功自傲。

無為是一種心境和修養(yǎng)。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隨遇而安,那么我們會生活的更輕松更自在,社會也會更加穩(wěn)定和諧。

?道德經(jīng)》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反復學習和研究,是一本??闯P碌臅?。

道德讀后感篇2

“道可道,非常道……”一陣陣讀書聲回蕩在校園里。自從學校開展“與圣賢為友,與經(jīng)典同行”讀書活動以來,校園里每天都飄蕩著整齊而有節(jié)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捧著《道德經(jīng)》,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我就暗暗地下決心一定要認真地學習它。

可是當老師第一次用清脆的聲音帶領(lǐng)我們讀《道德經(jīng)》時,我感覺到枯燥無味,一點兒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來。雖然如此,我還是不忘每天讀一讀,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上了它。于是每天清晨,伴著鳥兒的歌聲,迎著初升的朝陽,我坐在陽臺上,一邊享受著清鮮的空氣,一邊開始了晨讀。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從小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讀《道德經(jīng)》后,我漸漸發(fā)現(xiàn),原來做事馬虎的我竟安靜耐心地思考問題了,原來作業(yè)中潦草的字跡變得端正了許多。從誦讀經(jīng)典書籍中,也讓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zhàn)勝別人,更應該有勇氣戰(zhàn)勝自己。

?道德經(jīng)》讓我受益匪淺?!疤扉L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币馑际钦f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gòu)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yǎng),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于國家的穩(wěn)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fā)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于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于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zhàn),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wǎng)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fā)。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p>

道德讀后感篇3

中囯是一個文明古國,道德風范傳承幾千年。中華民族素有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風尚。進入新時代,公民道德更要有新要求、新目標、新水平。近日公布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施綱要》,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奏響新時代文明和聲,需要人人付出努力?!叭硕鵁o德,行之不遠。”公民是社會的細胞,社會的文明有序,離不開公德,離不開每一個人付出努力。人人付出努力,就是要求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shè)者”“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好品行”。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講道德、守公德的人默默地付出,維系人際和諧、社會公序。比如,一對情侶裝修婚房,因擔心施工噪音影響鄰居休息,便手寫小卡片提前告知,還送上糖果和毛巾。其中蘊含的為他人著想的公德,體現(xiàn)出“細節(jié)之中見文明”。又比如,一家長悄悄赤腳行走的照片曾在朋友圈瘋傳。這位家長到學校給兒子送東西,因擔心高跟鞋聲音太響影響孩子學習,遂脫下鞋子赤腳在水泥地面上行走。這位“赤腳”家長獲得網(wǎng)友普遍贊譽。還有,下雨天,在杭州的一輛公交車上,被淋濕的座位上醒目地寫著一個“濕”字,以提醒乘客別弄濕了衣服。網(wǎng)友對此評價道:“貼心,看得心里暖暖的。”大家都為司機點贊!生活中,一個善意的文明舉動,會溫暖許多人,體現(xiàn)精神之美、行為之善、思想之真。

奏響新時代文明和聲,需要時代新人傳承。時代新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必須是在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zhì)、文化素養(yǎng)、精神狀態(tài)等方面同新時代要求相符合的。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學習先進是一種傳承;團結(jié)一致、奮發(fā)昂揚、增強民族自信心是一種傳承;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一種傳承。在思想上,時代新人必須破除“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

“大善做不了,小善不想做”的狹隘心理,從根本上理解小與大、私與公、家與國的利益;在行動上,時代新人必須自覺培護社會公德,超越個人狹隘眼界和功利目的,喚起公共責任心、公民義務感,知行合一,肩負起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職責,敢于擔當,敢作善為,高摯公德火炬,引領(lǐng)公德高地,勢力把“自我”造就成一個“精神富有”的人,一個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人。

見賢思齊。讓每個人心底蘊藏的善的種子發(fā)揚、光大,講好美德故事,奏響新時代的精神文明和聲,德耀中華、德佑未來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

道德讀后感篇4

事物總有對立的一面。有喜才會有悲,有歡才會有愁,有希望才會害怕失望。歡喜、悲愁、害怕都是因為心中有“欲”?!坝奔热荒軒須g喜、悲愁、使人畏懼。那么無“欲”當是無悲、無喜、無歡、無愁、無畏的。一個遇事能處變不驚、沉著應對,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人,那是因為他心中不受這件事的對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欲望”的干擾。所謂無欲而心靜與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盁o欲”并不是要人擯棄七情六欲,能拋棄七情六欲的那不是人,是“神”?!盁o欲”真正要做的,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事萬物產(chǎn)生時,不要用其他念頭去禁錮和干預,要順其自然,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當事、物發(fā)展后不要自以為盡了力;而當事物發(fā)展到一定高度后,也不要居功自滿;只有不受各種對立因素的干擾,事、物才能最終達到圓滿。

上面這個過程就好比心中有一個好的“創(chuàng)意”,還沒開始去實施時,自己就不斷的用各種理由去否定它,那么這個“創(chuàng)意”肯定是不會展現(xiàn)出來的。只有去實施這個“創(chuàng)意”,它才能逐步展現(xiàn)出來。當這個“創(chuàng)意”實施到一定階段,出現(xiàn)困難后,也不要為自己找各種借口來中斷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這個“創(chuàng)意”的效果才能最終展現(xiàn)。而當這個“創(chuàng)意”最終得以實現(xiàn)后,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滿,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創(chuàng)意”達到完美的效果。這個“創(chuàng)意”可以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點子,也可以是對一個姑娘的愛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也可以是為人處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傾,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jīng)》,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tǒng)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于道?!独献印返谝徽略唬骸暗揽傻?,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边@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質(zhì)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對象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

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tài),是一切事物產(chǎn)生的源泉?!暗馈辈皇庆o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zhuǎn)與變遷的過程中?!暗馈边€可以視作陰陽、剛?cè)岬葍上鄬χ诺牧α?、事物、原理之相互轉(zhuǎn)化。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于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沒有的意思?!盁o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于道“無”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可以用“?!??!俺!本哂衅毡橛谰玫囊馑迹浴暗馈币部梢苑Q為“常道”。而從常道內(nèi)除的“德”,可以稱為“常德”。而稱道為“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為“有”,又可以稱為“常有”。老子認為“知常為明”,知道明白“?!钡娜?,依常來規(guī)范日常的行為,不輕易為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為公了?!爸!敝傅氖且乐?,則又可以稱之為“襲明”,或“習?!?。

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而違背規(guī)律,任意而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發(fā)展。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fā)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fā)展。老子稱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對后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xiàn)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道德讀后感篇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長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對《道德經(jīng)》中這些句子耳熟能詳,但是一直對這些話“不求甚解”,困惑不已。對《道德經(jīng)》總是望而卻步,只在不同的場合讀過一丁點片段,只能算是驚鴻一瞥,管中窺豹,難以談得上有什么深刻體會。上《政治學》時,楚老師為我們列的13本必讀書目中,中國的經(jīng)典讀物有三本:《論語》、《孟子》《道德經(jīng)》,這些文章是流傳千古的經(jīng)典之作,治國教材,不得不認真拜讀?!懊鞯氯松鷮Ш接媱潯眴雍螅覀兣c人生導師張學長達成共識---集體閱讀《道德經(jīng)》,并將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實踐結(jié)合起來進行思考。

這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因為《道德經(jīng)》內(nèi)容艱深晦澀,語言精練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閱讀過程中經(jīng)常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兜赖陆?jīng)》流傳千年,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處境,到現(xiàn)在,在國學熱的大潮中,對《道德經(jīng)》的研究如火如荼。文章版本可謂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周末書市上買的,和《論語》、《孟子》三本十元,買來之后,認真的看了兩遍《論語》,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經(jīng)》。目前看到第十九章,還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沒有真正看懂。下面就簡單說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蹦玫亩嗔搜b不下,差不多夠了就行了;揣的東西太多凸起來,不可能長久,大家都會發(fā)現(xiàn)。滿堂的金銀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貴但卻驕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禍上身,咎由自取。大功告成,全身而退,這才是天道。啟示我們對待物質(zhì)享受時要適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進退自如。這使我想起了我國政界的“59歲現(xiàn)象”,有一些有作為有追求的好干部,在光榮隱退之際,經(jīng)不起物質(zhì)誘惑,抵擋不知內(nèi)心不良思想的蠱惑,廉潔一生,糊涂一時。誠然,這與我國官員的考核的激勵體系有關(guān),我國的官員體制中,有大量與職級職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隨著官員退休帶走。在法治建設(shè)不健全,人們思想價值體系混亂的年代,會渾水摸魚游走于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嚴格遵守規(guī)則辦事的人則很難有所作為,在這種獎劣懲優(yōu)的體制中,官員大多自身難保。需要有機會,同時也需要有動機,前者是制度環(huán)境,人人面對的制度約束一樣,權(quán)力不同的機會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潔身自好,沒有的動機,那就不會侵蝕到你,這就是為什么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總有一些道德高尚、為民請命的清官和青天。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祖宗已經(jīng)為我們指明了道路,物質(zhì)追求適可而止,進退自如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