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書籍會帶給我們人生啟發(fā),你知道該怎么寫讀后感嗎,通過讀后感的寫作可以將我們的感悟得到記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名師說讀后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名師說讀后感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許多人已經失去美好的童年,但他們都在細細回味著。這天,我正在讀高爾基的作品《童年》,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誘人的字體忽起忽落……
這本書告訴我高爾基的童年并不幸福美好,讀著讀著讓我淚流滿面,傷心不已。在這本書里,外祖母是我最喜歡的,她善良﹑溫柔,一點兒也不像外祖父。外祖父是一個兇狠﹑殘忍的人,但外祖父還是有行為善的時候。在這個家庭中,最可惡的不數外祖父,而是兩個自私﹑殘暴的舅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高爾基受過外祖父的毒打,受過舅舅惡毒的叫罵,但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所以我想會吃苦耐勞的人和受屈辱還會忍耐的人長大后一定更加努力﹑堅強。讀著讀著,我不禁眼淚嘩嘩,哦!這多可憐的童年;哦!多讓人傷心的童年;哦!多凄慘的童年呀!現(xiàn)在,家家戶戶的孩子都在大人的精心呵護下快樂成長,每個孩子的生活仿佛跌進了蜜罐,享受著甜滋滋的生活;仿佛跳進了水池,享受著魚兒游水樂滋滋的生活;仿佛溜進了天空,做上眾星拱月的月亮,享受著月亮美滋滋的生活。對比起高爾基的童年我們都不知有多幸福,我們應該為此而滿足。我們應該為“在人間”的那一天做好時刻準備,為以后的生活著想!
這本書似乎“嘩”的展開成了一幅文學竹簡告訴我們:生活里,不能像外祖父和兩個舅舅,應該做像外祖母一樣善良﹑誠實的人,書中每一個人物的身上我都學到了我所需要的東西,他們身上的精神鼓勵著我,鞭策著我永往直前。
名師說讀后感篇2
?名師悄悄在做的事》這本書跟純理論的教育著作有所不同,每個主題中,“名師故事”生動、形象;“教育啟示”理念先進,點撥到位,很有指導性、操作性、很實用。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該把教育科研,教育教學當成一種樂趣和享受。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讓自己落在時代的后面。而在學習中反思是特別重要的。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可能永遠是只是一個教書匠,而堅持寫三年的教學反思,可能就成為了一名名師。這種說法印記了眾多名師的成長之路。
反思處處都在。這一點我深有感觸,但我也很慚愧,因為我總是在教學事件發(fā)生之后在腦海里反思一下,但我從不把它認真的寫在日記了,形成永久的材料。所以自己的反思是片段和碎片式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就逐漸的淡忘。典型的教學實景往往是一縱即逝的,如能及時的反思,筆錄教學片段,這肯定是教學研究的好素材。另外及時攥寫教學隨筆。讓教學隨筆記錄下自己教育教學的足跡,教育教學中的一閃而過的思想火花。攥寫教育隨筆的過程,正是反思、審視、總結、提煉、升華自身教育實踐的過程,正是不斷提升自己專業(yè)化水平的過程,所以以后我會把教學中遇到的教學事件,記錄在冊,多寫些隨筆感受,然后對發(fā)生的事件進行分析和反思,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和解決措施。
另外我發(fā)現(xiàn)名師們很會為自己找提升的空間。他們總是不會甘于不變,會向其他學校的名師進行經驗交流,問題討論。還會不停的跟學生們“搞好關系”,跟學生們多交流,多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親其師,信其道,名師總是有睿智的.做法,提升自己,融化學生。讓學生永遠樂于跟隨相伴,真是高明,今后我也要向名師們學習,把英語教學搞得有聲有色。
名師說讀后感篇3
夜,即將入睡,月光灑在書桌上,我拿起那本閃閃發(fā)亮的書,翻開了……這本書是冰心的《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平時隨便記下的“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后來,她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啟發(fā),覺得自己那些三言兩語的小雜感里也有著詩的因子,這才整理起來,而成為兩本小詩集。今天我細細品味了《繁星·春水》,一翻開,幾行黑色的字體,把我的心都拉過去了:“夢里采擷的天花,夢醒來不見了——我的朋友!人生原有些愿望!只能永久的寄在幻想里!”“殘花綴在繁枝上;鳥兒飛去了,撒得落紅滿地?!币粫r間,腦海中立刻浮現(xiàn)出那凄涼又帶有些美麗的畫面:春,已過去。干枯的枝干七零八落的,上面只點綴著五六朵殘留的花朵。鳥兒拍著翅膀飛離了,僅留的花朵也飄落滿地,地上是一片鮮紅的,溫馨的,又凄涼的。鳥飛花落只剩干枯的枝干,這僅僅在一時之間。
我繼續(xù)看下去“生命不也是這般的一瞥么?”這反問,問得我心頭一顫!是啊!生命不也是花開花謝這么短暫的一時嗎?在做作業(yè)時,我總是想著今天別做了,反正還有明天,出去玩玩吧,每次都是在最后幾天里手忙腳亂地趕作業(yè),趕得又累又困卻又無奈,誰叫我剛開始不抓緊時間呢!常常悔之晚矣。
“嫩綠的芽兒,發(fā)展你自己!”;“淡的花兒,貢獻你自己!”;“深紅的果兒,犧牲你自己!”是啊,人生是短暫的,他需要我們去熱愛去發(fā)展,我們必須抓緊時間。
冰心女士在一個雨天看到一張大荷葉遮護著一枝紅蓮,就寫下了這么一首詩:“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陰蔽?”我才領悟出了這首詩的含義:母親,在每個人的心目中,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難所。
繼續(xù)讀下去,更是明白了許多道理。
冰心的詩含蓄深刻,字里行間透漏著作者的獨具匠心,不知為什么,看了這繁星春水,我的心深深觸動了。深夜,我捧著這本書——《繁星·春水》遲遲不能入睡……
同學們!在這美麗的世界上,我們更需要的是自信呀。它不僅是燈的照亮,更是照亮后的燃燒,燃燒后的寧靜,一步步,一步步,走向成功。
名師說讀后感篇4
?西游記》是古代著名長篇神魔小說,四大名著的其中之一,是眾人最喜愛的一部名著,《西游記》的作者是明代吳承恩先生。它里面的故事內容精彩,常常叫人愛不釋手。
?西游記》中有四位取經人,他們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唐僧是個和尚,會念經,是個善良的人。
叫大師兄的是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圣。他本領高強,神通廣大,是當年女媧補天后從石頭里蹦出來的一只猴子,他也是當年大鬧天宮的美猴王,后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時,路過五行山救了孫悟空,經觀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孫悟空手拿當時大禹治水時留下的一根定海神針為兵器。是唐僧西天取經時的第一個徒弟。經過許多年的努力,學會了許多法術,七十二變、火眼金睛、筋斗云等等。
二徒弟是豬八戒原是天宮的天蓬元帥,后下界誤投豬胎,是個好吃懶做的人,喜歡耍小聰明。兵器是九齒釘耙,會三十六種變化。唐僧在高老莊收豬八戒為徒弟。
沙僧是一個忠臣、老實的和尚是天宮的卷簾大將,在蟠桃會上摔碎天宮的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而下界,在流沙河為妖,兵器是降妖杖,平時用來挑擔。
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時最大的困難是牛魔王一家,分別是紅孩兒三味真火的考驗、火焰山三借芭蕉扇。也有許多妖精有一些法寶,比如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等等。
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難和挫折,師徒四人陷入困難時,孫悟空常常上天請求各位神仙幫助他們。
現(xiàn)在我知道了,為了尋找、追求、實現(xiàn)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yè),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地戰(zhàn)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西游記》還被人們排編成電視劇,各種電腦游戲等等,人們從古至今都喜愛《西游記》,現(xiàn)在更是愛不釋手了。
?西游記》真是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好書!
名師說讀后感篇5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吳成恩老先生的超級力作《西游記》。之所以這么說它不光有光輝燦爛的巨大文學價值和現(xiàn)在作者難以比及的想象力,再一則就是據我看來它還是一部我國以至于世界的最早期的科學幻想小說。那真不知道要比科幻小說之王如樂法爾納的作品早多少年,精彩多少倍。書中雖說沒有天外來客和星際戰(zhàn)士的描寫,但是從書中不難看出吳成恩老先生的遠見卓識,他筆下的巨著是一本真真正正能預言之后千年的宏大集本。并非我空穴來風嘩眾取寵,他的科幻意識確確實實已經達到當時的至高境界。
舉例說明書中的仙妖幾乎都能上天入地,然而我們現(xiàn)在早已經掌握了這種本領,上天我們有火箭,航天飛機,月亮上都留有我們的足跡,火星都到達過;入地我們有鉆機,哪怕巖層都給你鉆通嘮。
吳老先生說天上法力無邊的眾神都能呼風喚雨。然而我們現(xiàn)在能夠可以大范圍的人工降雨。
唐僧的三個徒弟都能騰云駕霧。然而我們現(xiàn)在有滑翔機、動力傘,也絕對可以象他們一樣心隨意想遨游于天空。
還有就是男一號齊天大圣掌握一種神功,他的一個跟頭就能神速飛躍十萬八千里,眨眼即到。然而現(xiàn)在我們有飛機。身在北京無論要去西北邊疆還是海南大地,甚至于紐約、哥本哈根,也最多超不過一天就很快到達??上攵且菂抢舷壬膊疆斳?、最多也就是以馬代步的時代,那是幾個月甚至于幾年的路程啊!!!
避馬瘟會七十二變。然而我們掌握的科學技術可以七百二十變、七千二百變……變換出的有攝影機、電腦、汽車、機器人、甚至宇宙飛船……
書中的悟空可以變成茶葉進到鐵扇公主的肚里面去,在她的腸道脾胃瀟灑走一回,看清里面結構組成,并且還不忘在里面上演大鬧天空續(xù)集之翻腸倒胃。而我們現(xiàn)在高超的醫(yī)療器械,有胃鏡儀、腸鏡器,甚至有像藥丸似的醫(yī)療儀器,實際就是一個微型攝影機,病者吞服下之后,消化系統(tǒng)哪處有病變都能清清楚楚準卻地看得真真切切。
美猴王可以變成小蒼蠅、蚊子,進入妖怪的洞穴老巢偷聽他們的對話。然而我們現(xiàn)在有竊聽器。甚至于更傳奇巧合的是,也有蒼蠅竊聽器,飛入敵人內部辦公室或其它縝密機構進行跟蹤監(jiān)聽和偷拍。
還有就是孫行者能夠下海深入海底龍宮。然而我們有潛水艇,,像魚兒一樣海底美景我們也能大開眼界地盡覽無余。而且還不用擔心被海里別的猛獸襲擊。
孫大圣有一雙順風耳。然而我們現(xiàn)在有電話、手機,比他還先進的是還不用風,哪怕你在天涯海角甚至是別的星球,我們都能保證好似近在眼前的無障礙對話。甚至還有可視電話,舒服地看著清晰的圖象,面對面真切地傾訴衷腸,愜意的甜言蜜語。
孫悟空有一雙千里眼。我們現(xiàn)在有望遠鏡、雷達、哈佛太空望遠鏡,那真是千里之外,甚至煙波浩渺的太空看得都是清清楚楚。
書中描寫孫猴兒有一雙火眼金睛。哪怕妖怪你多會偽裝,再有千般變化,在如照妖鏡般的火眼金睛之下也會真相大白原形畢露。然而我們現(xiàn)在的醫(yī)學領域有透視儀、x光機,甚至還有ct設備和核磁共振系統(tǒng),就即便你病變在隱秘、在它們之下也被看得清清楚楚。當然它們不光在醫(yī)學,比如海關部門為了查驗集裝箱之內的違禁物品以及超市為了防盜都引用了類似相關的儀器設備。
唐三藏的大徒弟從身上拔根毫毛就能變成一模一樣的自己。()而我們現(xiàn)在有克隆技術,克隆之后和其本身一般無二。
書中還有瞌睡蟲地描寫,吳老先生賦予它一種特意功能,只要這種小蟲兒落在誰的身上誰就會很快入睡。然而我們現(xiàn)在有安眠藥,服下之后瞬時就會進入夢鄉(xiāng)。
書中的沙僧沙和尚能夠隨意暢行水面,而我們現(xiàn)在有輪船、氣墊船、沖鋒舟甚至摩托快艇,要舒適有舒適,要速度有速度。在水上駕輕就熟可以隨心所欲。
西游記中說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除了他致命的武器之外還善吐三昧真火,非常之厲害。然而早已有了火焰噴射器。它的威力我想比三昧真火更大,它的突出表現(xiàn)就是二戰(zhàn)期間美日硫磺島之戰(zhàn),美軍對付山洞之中賦予頑抗的日軍就是用的火焰噴射器,因為別的武器他們都不怕,只有這種軍械最實用,在傷亡慘重慘烈的情形之下日本兵才無奈地束手投降。
書中說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然而現(xiàn)在如果一個人犯了罪,無論你在哪,某個角落,甚至出國也逃不出發(fā)法律的制裁。因為我們現(xiàn)在有完善的行偵機構,有國際刑警??旖莸膫髡娣绞剑杆俚耐ㄓ嵤侄?,更主要的是有全球互聯(lián)網覆蓋。哪怕你三頭六臂也逃不出正義的審判。
當然里面豐富富余想象的科幻情節(jié)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這是一本膾炙人口老少皆宜的極好作品,我希望我們都應該開卷有意,拿來好好讀讀,感受其名著的偉大震撼力。
名師說讀后感篇6
今天,又拿起了《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藝術》這本書這是我上學期買的書了。書中介紹了目前活躍在小學語文屆的特級教師的課例及特色教學。從書上不但欣賞到了這些名師的風采,而且許多名師的理念可以說讓我從中學到了許多身為人師的方法,確實是一本小學語文老師的好讀本,受益匪淺!
看這本書收獲的不僅是名師的一些經典教案,還有他們平時的一些心得。畢竟名人也是從普通人成長起來的,聽聽他們的經驗之談,也能讓自己枯燥的語言得到些許的滋潤。向里看去,我看到了小語教學可以達到的精彩,看到了特級教師令人嘆服的智慧,看到了小學生令人驚嘆的理解與表達能力;同時,也有助于解開我長久存在的疑惑。其中特別喜歡于永正老師的好書不厭百回讀,名師的智慧需要細心品味,希望我能有那么一點悟性習得大師們的一點皮毛。
書中第一篇就介紹了于永正老師,一次又一次被于老的教學技巧折服了。從事這么多年來卻從沒走近他,了解他,甚覺慚愧。
于老說到一名語文教師具備的基本條件有三:一要善良,要善待學生,把學生當作朋友。二要有責任心,嚴而不厲。三要愛讀書,愛寫作。審視自己在把學生當作朋友上還沒這個意識,第二點還行,愛寫作則差遠了??磥碜约涸谶@些基本條件上還要加倍努力呀。再看于老《給女兒的20條貼心建議》,雖然每一條建議都顯得那么簡短,但細細品味,這些細節(jié)上的處理卻句句切中要害。比如:肚子里要有幾個故事和笑話,找機會講給學生聽。就像于老說的,老師講的故事,學生會終生不忘,能讓調皮的學生親近你,這樣,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不就拉進了嗎?看來,我得往肚子里多塞幾個故事。這一些建議不正是于老長期的教育教學心得嗎?不僅是對剛走上教育工作崗位的年輕老師非常有用,對我這所謂的老教師何嘗不是一樣有效!
驚嘆于老師的藝術修養(yǎng)。于老師會講,能根據講課內容的感情基調和學生聽講的狀況與情緒來調整語調、語速,并決定講話的輕重和緩急。于老師善讀,課文讀得有聲有色、聲情并茂,把文字讀活了,課堂因為師生之間入情入境的朗讀而充滿活力,充滿情趣。于老師字寫得棒,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都信手拈來,在這樣的老師影響下,孩子們同樣會關注、熱愛祖國的書法藝術。于老師畫畫就更絕了,在教描寫花鳥蟲魚的課文和一些描寫人物的課文時,寥寥幾筆就能將其勾勒出來,這樣的課堂還能不“藝術”嗎?有了這樣的藝術修養(yǎng),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上得有意思,才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于永正老師能把課上得這么有魅力,最重要的還是精心備課。每個老師上課前都要備課,可是真正能做到“精心”兩字的恐怕就有難度了。何為精心?大到一篇課文的結構,小至一句話、一個詞,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則就不能教,也無法教。拿到課文,首先讀,哪怕教過好幾遍,朗讀課文是備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讀的同時查字典、詞典,把拿不準的字的讀音,一一落實,絕不想當然。每個新詞都查查詞典,不能有半點含糊。他還說,只看教參,沒有自己的思考,是從來沒上過讓他滿意的課的。最后指出:這法兒那法兒,不鉆研好教材就沒有法兒。于老師在細微處下工夫,研究教材充分,所以上課時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因而得“庖丁”的雅號。
我想作為現(xiàn)在的我來說,那就是要多學習,多讀書,開闊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在課堂上做到收放自如!
名師說讀后感篇7
假期讀《名師悄悄在做的事》,學到了很多教學的、課堂管理的、以及做教育研究的具體方法,也引發(fā)了我對教師職業(yè)以及教育理念的一些思考。
一、師德感化,與學生同走一段悟“道”之路。
談到教師的必備品格,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有高尚的師德,對此我十分認同。但讀完這本書,我深深體會到,高尚的師德不應只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質,更是一種精神氣質,是責任在肩,使命于心。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政治家韓愈就對教師的職責做了最深刻的注解——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所謂”傳道“,就是在傳授具體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品質,是要教師用良好的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去感化學生,從而形成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在網絡如此發(fā)達的當今時代,尤其是經歷了疫情期間的居家網上學習,我想學生們肯定越來越認同這樣一點:我們從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那里獲得的,與其說是具體的知識體系,不如說是這位老師的行為方式——他(她)的生活熱情、嚴于律己、獻身精神以及人格力量。
學校學習階段,是一條師生共行的漫漫求索之路,而”道“是求索的最高境界。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做了老師,但我要努力練就這種精神氣質,用這樣的師德,去影響和感化我的學生,真誠的告訴他們:我愿與你同行,共走一段悟”道“的路。
二、心存敬畏,做老師更需要有工匠精神
初為人師,對于教育教學、課堂管理,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也常聽一些同行說,現(xiàn)在的學生太難管、太自我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在想:釋放學生的天性,鼓勵他們勇敢表達自我是錯了嗎?現(xiàn)在的老師能逆時代大勢,再用棍棒教育、專制教育壓制住學生蓬勃張揚的個性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在《名師悄悄在做的事》這本書中,每每讀到名師們生動活潑、充滿活力的課堂,我都能體會到,在這背后,是老師和學生對課堂的敬畏、對知識的敬畏。學生難管是少了這份敬畏之心。怎樣把這份敬畏之心重新找回來?我想到了能工巧匠,面對毫無生命力的木頭、石頭,冰冷的機器零件,他們尚且細心雕琢、精益求精,而我們老師所從事的是“百年樹人”的教育事業(yè),如果把老師比作教育行業(yè)的匠人,那我們所要雕琢的是充滿活力的人,所以我們更需要有工匠精神。
我們現(xiàn)在講,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追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對于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但我所認同的是,所有高段位的教育,都是通過一件事鍛煉通用能力,比如學科學習的極致追求背后,其實是鍛煉高目標、高自律、高強度處理信息、成就感獲得等能力和品質。
讓學生敬畏,老師首先要心存敬畏,獲取知識要廣博,傳授知識則要精選,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每一分鐘傳遞給學生有價值的信息,用盡可能生動有趣的設計,讓學生少感受到一些眼前學習的艱難,多看到一些未來的詩和遠方。正如我的老師曾經說的:“雙腳在大地上行走,靈魂在月亮里居住?!?/p>
三、反躬自省,學做一名會研究的老師
至圣先師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名師悄悄在做的事》中也多次提到,如果不反思,當一輩子老師也只能成為一名教書匠,而經常反思的老師,可能三五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成為一位名師。讀了這本書,我時時提醒自己,要反思每一節(jié)課的得與失,我哪里做得好,繼續(xù)堅持下去,哪里做的不好,要積極改正,再進一步反思。
我還在書中了解到,很多名師在努力教學的同時,都在做研究,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做研究的方法。對此,我的體會是,做研究,不僅僅是有方法就夠了,要明確自己做研究的初心,否則,做的越多,也會因為走的太遠,而忘記了為什么要出發(fā)。我想,無論怎樣,我始終是一位老師,教書育人是我的職責,我所做的一切,都應圍繞我的學生和我的教學。所以做研究,也要圍繞這兩點區(qū)努力,通過做研究,解決我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研究帶動教學,以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
名師說讀后感篇8
在當當網輸入小學數學幾個關鍵字,立刻出現(xiàn)一串相關書目,一眼就看中了它《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隨即在第一時間買下它。懷著幾許欣喜、幾許期盼,我打開了這本書!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如身臨其境,感受名師的精彩課堂。我越發(fā)覺得閱讀此書若品茶,總有淡淡清香。
書中講述了劉可欽:追尋常態(tài)下的生命課堂;潘小明的課堂人生;華應龍:瘋狂數學的和諧魅力;徐斌:課堂的樸素之美;林良富:在細節(jié)中體現(xiàn)課堂魅力;錢守旺:感受數學課堂的魅力;夏青峰的課堂追求以及田立莉:為學生所需而教。品讀著八位名師匠心獨具的教學案例,感受著他們對數學課堂和數學教學的獨特理解與個性詮釋,我深深地折服了。尤其潘小明老師的課堂人生更使我受益匪淺。
潘小明老師的教學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點:
一、研究學生,為學生學習心理把脈
潘老師認為,教師在教學前只有十分清楚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尚未獲得那些學習經驗,才能開始新知識的傳授;只有清楚起點在哪里,才能滿載新知識的船???。但是教師不能停留在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還必須預見學生將會用怎樣的方式去學習新知識。只有對學生會怎樣學有所預見,老師的教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才能更好地促進學。
二、誘發(fā)爭議,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感悟真知
顧汝佐這樣評價潘小明老師喑于提供機會讓學生在碰撞中自己求知求新。潘老師的又一亮點就是善于誘發(fā)爭議,讓學生潛在的錯誤想法得以充分暴露,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感悟真知。
三、冷靜敏銳,引導學生自拔其根
潘老師十分重視在學生感受、體驗之余,引導學生的認識上升到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的高度。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根,而讓學生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師必須提供合適的情景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活動過程,并適時進行引導。潘老師認為在學生經過一番自主探究之后,引導學生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進行不同方法的比較,使學生深深體悟到策略比結果更重要,實現(xiàn)由關心題目結果向關注解題策略的轉化。
四、鈍感激情,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
教師在課堂的激情會感染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幽默的語言能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有助于師生合作,共同探究知識,而老師適當的鈍感,更能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潘小明老師在這方面是很有造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