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大明讀后感5篇

時間:2023-05-12 作者:Trick 讀后感

其實完成一篇讀后感可以強化大家對名著理論的了解,值得讓我們寫讀后感的名著一定是讓你有收獲和啟發(fā)的,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虞大明讀后感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虞大明讀后感5篇

虞大明讀后感篇1

大明王朝1566其書中人物無人不冤,世人皆苦。

以胡宗憲來說,有能力有抱負,真心為國為民想做實事,明知嚴黨貪腐,卻不得不投誠,否則報國無門。二十年艱危,最終隨之隕落。

嚴嵩把持朝政二十年威風嗎?看起來似乎是,可還是一刻不敢怠慢,年過八旬依然要殫精竭慮,最終兒子被殺,自己被迫離開,從前求著他提字的醬菜店老板都毫不掩飾的讓他在人生的最后明白了什么是樹倒猢猻散,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海瑞呢?清官,唯一上書罵皇帝的人,女兒淹死,妻子難產(chǎn),一尸兩命,自己入獄,雖為蒼生,己身極苦。圣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很顯然他苦了自己,苦了家人。

大boss嘉靖帝呢?這個明朝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卻盡知天下事,潛心修道卻將群臣玩弄于股掌中,他非常自私,為了控制大臣,鼓勵他們黨爭,為自己修宮殿修道觀,國庫空虛任由嚴氏父子作孽,百姓生靈涂炭。

但他也甚為寂寞,自己也說無親無故,一個人被送到京城做皇帝,權(quán)利在他手中不是為天下百姓謀福,而是讓大臣聽話,讓百姓聽話,所以,沒有人愛他,群臣和百姓都怕他,連他的兒子孫子都怕他。他死了,真心為他哭的只有一個罵過他,讓他震怒想要殺掉的海瑞。可悲可嘆!

明朝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朝代,史說明亡于黨爭,此為正解。為什么有黨爭?且以為那是皇帝自私的產(chǎn)物,自朱元璋建立明王朝起,殺宰相功臣,目的就為集中皇權(quán),權(quán)利的集中就會造成專制,什么是專制,專制就是相信自己不會錯,所以你看,皇帝從來不錯,都是下面的人不好。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更無不是的君父!

嘉靖帝是一個聰明到可怕的皇帝,他讓大臣們惶恐,一部1566寫盡了多少人性。好的小說一定是分析人性的,我們知道人性是復雜的,好人壞人都是相對的,我們要看到的不是一個天生的好人壞人,而是在具體的事件中好壞的轉(zhuǎn)變,我以為這部書里唯一能算作好人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太監(jiān)呂芳。

伴君如伴虎,況在復雜的大明朝,能全身而退的只有他,看到他對裝瘋幾年的楊金水說以后再也沒人可以欺負他的時候,無法不動容。

這部書里很多鮮活的形象,讓我感動的是,作為歷史小說,這部書里還是有很多出色的女性形象,這在以往歷史小說中不多見。比如蕓娘,比如李妃,比如齊大柱妻子,他們都美貌而智慧,也都得到了幸福。

虞大明讀后感篇2

我在初初翻閱這本書時,只覺難懂和枯燥,可是再堅持往下讀,人物便生動起來。無論是嘉靖帝的敏銳、多疑、死要面子以及時不時顯露出來的如孩童般的脆弱和落寞,還是嚴嵩的逢迎圣意、專權(quán)誤國,肆意貪墨,胡宗憲的憂國憂民和戚繼光的為國為民。甚至是海瑞,我在讀此書之前,僅知道海瑞是清官而已。但在這本書中,讓我更直觀的認識到當滿朝大臣都明知國庫空虛,民不聊生的根源是嘉靖帝的情形下,也只有海瑞敢于直言,直陳嘉靖帝的一意玄修,罔顧天下蒼生。

海瑞大概是那個時代逆行的孤膽英雄吧。嚴黨失勢之時,反而沒有大快人心之感。其中關(guān)于嚴嵩和嚴世蕃的處決一筆帶過,而胡宗憲受嚴嵩牽連處境凄涼,自絕于獄中,含冤而死的事更是只字未提。所以也許書中的故事多為虛構(gòu),人物形象也有失偏頗,歷史事件的描寫也有避重就輕之處,但依然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讓我的心境隨書中情節(jié)而跌宕起伏,

虞大明讀后感篇3

看慣了教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寫的書,再看這本書,讓人覺得很輕松。嬉笑怒罵之間就已洞悉社會歷史。這種新的歷史解讀方式讀起來讓人覺得酣暢淋漓,過后依然意盡。

真實不可獲知,只能靠近。歷來研究歷史的人都逃不出這個局限。

"一切歷史都是現(xiàn)代史"。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是恒久不便的道理。

張宏杰是個借古喻今的高手,本來已經(jīng)過去了五六百年的歷史人物,在他的解讀下,成了我們破解當下社會的一把鑰匙。理解了這點,也就不會僅僅只是看看熱鬧而已。

朱元璋

這位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作者用了最多的筆墨。在其中和毛……的比較最有意義。他們倆都出身農(nóng)民,深知下層人民的疾苦和需要。都身經(jīng)百戰(zhàn), 都深信武力至上的原則。深知中國式的人情世故。打敗了比他們更有文化修養(yǎng)的文人政權(quán)。統(tǒng)一了中國。但內(nèi)心殘留的農(nóng)民意識,卻使他們治理國家目光短淺,急功近利。他們是權(quán)力,政治上的強人,卻是社會認知上的庸人。這才會使他們“烏托邦”式的理想都歸于破滅。

朱棣

特殊的環(huán)境造就特殊的人,本身才能出眾卻不是他當太子。歷史的規(guī)律就是強者生存,在生死的抉擇面前,他成了一個篡位者??简炛蠼o他了一個發(fā)揮才能的平臺。

他是個比他父親更高明的統(tǒng)治高手。幾乎明朝所有的大事都是在他手里完成,東征西戰(zhàn)擴充疆土、修筑長城、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編纂《永樂大典》。偉大的事業(yè)和非凡的舉動接二連三,讓人民應接不暇、不知所終??吹浇Y(jié)果則目瞪口呆,這些行動一個接一個,不給人民任何的機會喘氣的機會去反對他們。

歷史往往驚人的相似,不停的重復。我們今天也處于這樣一個時代、神六發(fā)射、三峽工程、青藏鐵路、08奧運等等大事一個接著一個。

海瑞

一個中國人心目中的安慰符。

與其說他是一個偏執(zhí)癥者,不如說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生在中國既是他之哀,又是他之幸。哀的是這樣一個國家注定他將一事無成,幸的是千百年來只有他一個海瑞讓人民記住。他心似明月,只可惜地下一片墨汁。

張獻忠

在讀到張獻忠這個人時,我感到空前的壓抑和絕望。當中國人最殘忍的一面在這個人身上展現(xiàn)出來時,我感到萬分的驚諤,驚諤過后歸于沉思,想到這一切都是事實,都是歷史。我驚恐于過去,更驚恐于未來。

像西方那樣建立起對生命的尊重看來還遙遙無期。

虞大明讀后感篇4

前一陣子,看劉哲老師微信轉(zhuǎn)發(fā)的馬伯庸新書《顯微鏡下的大明》的有關(guān)介紹,覺得挺有意思,就在京東上買了一本。最近讀了該書的.第一個故事《徽州絲絹案始末》,和大家分享一下感觸。

故事發(fā)生地在南直隸下轄的徽州府,該府管理著六個縣,分別是歙、黟、休寧、婺源、祁門、績溪。一天,歙縣一名叫帥嘉謨的學霸,閑來無事算起了徽州府歷年的稅糧賬冊。就這么一算,發(fā)現(xiàn)了問題,他認為本應該有六個縣分攤的“人丁絲絹”稅目,卻只有歙縣獨自承擔,這怎么行,不公平嘛,于是乎,正義感強的帥學霸決心要為歙縣老百姓討個說法,就這樣一場前后持續(xù)近十年的“絲絹案”開始了,在馬伯庸的妙筆下,各地百姓、鄉(xiāng)紳、縣官、州府、戶部、首輔等諸多利益集團各懷心思、算計妥協(xié)的博弈之局躍然紙上,十分有趣。

長久以來,歷史在我們腦海中的印象,多是規(guī)模宏大的歷史敘事,多是王侯將相的蕩氣回腸。而那些販夫走卒、市井無賴,真正構(gòu)成社會一血一肉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的喜怒與哀樂,他們的心思與想法,往往會被史書忽略。這些人,在史書中的記錄不過寥寥數(shù)筆,在歷史上或許毫無地位可言,可他們生命中的喜與樂、悲與歡、離與合對于普通人的意義不亞于時代大勢。

在《徽州絲絹案始末》中可以看到,小人物也可以創(chuàng)造大歷史。當故事的主人公帥學霸在呈文上寫下第一個字的瞬間,這一切就像齒輪上的鏈條,在各方利益的驅(qū)動下,不管初心如何,裹著所有人向前走,不管前面是一馬平川還是萬丈深淵,都已由不得自己。許多事情,一旦開始,可能再也無法回頭。

虞大明讀后感篇5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統(tǒng)治者而建立起來的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起來的君主專制王朝。作者運用認真的筆觸描寫了那不平凡的三百年。歷史,原來也可以那么年輕。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元璋了。他出身于農(nóng)民世家,竟一步步地走向皇位。

朱元璋小時候深受元朝腐敗之苦,家中十分貧困。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因農(nóng)民起義而登上皇帝寶座的,只有朱元璋和漢高祖劉邦,劉邦畢竟是泗水亭長,還有個一官半職,而朱元璋則是一窮二白,是個不折不扣的無產(chǎn)者。放牛、做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簡單的簡歷,沒受過教育,卻能直接帶領(lǐng)千軍萬馬爭奪王位,是個軍事天才,同時,也是一個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教會了我自信,他曾經(jīng)說過:“我相信我是對的”。在通往成功之路上,會撿到很多把鑰匙,這些鑰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閃閃,但其中只有一把真正的鑰匙。當引領(lǐng)大軍作戰(zhàn)時,當只有一次嘗試的機會時,沒有多少人能不緊張,而在戰(zhàn)爭中,只有一個時機是最合適的,如果失敗了,將會失去一切。但朱元璋卻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毫不緊張,他相信了自己的決定,是自信,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皇位。

最使我佩服的是他的品格:果斷、堅強和冷靜。這三種品格,讓他能在危險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讓他在僵持時打破僵局,讓他在戰(zhàn)場上完美地指揮出應戰(zhàn)的方法。我相信,無論怎樣的困難,有了這三種品格,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讀完這本書之后,朱元璋成了我的老師,他教會了我自信、果斷、堅持和冷靜。在這一本書中,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大明王朝三百年來的興衰風雨,更多的是一種思索與領(lǐng)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