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生觀后感最新7篇

時間:2024-04-24 作者:Animai 讀后感

一份優(yōu)秀的觀后感,我們能夠更加細致地分析電影的劇情和情感線索,觀后感是我們對這部電影的真實感受和情感表達,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看人生觀后感最新7篇,感謝您的參閱。

看人生觀后感最新7篇

看人生觀后感篇1

寒假期間,我聽父母說有一部電影名叫《飛馳人生》。我覺得這部電影一定非常有趣和有意義。新年的第一天,我們全家一起去看電影。

?飛馳人生》講述了一個賽車手的故事。前五屆冠軍車手張馳是一個車神。為了給被收養(yǎng)的孩子登記,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參加非法的比賽,并被賽馬協(xié)會禁止參加五年的比賽。然而,盡管如此,他沒有放棄。在他的一生中,他甚至用臉盆作為方向盤來模擬賽車的駕駛。在父親的影響下,張馳的兒子張飛從小就學會了永不放棄的原則。

五年后,為了讓養(yǎng)子張飛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熱愛賽車,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張馳決心重返賽場。為了提高比賽的`成本,他厚著臉皮向朋友借錢,甚至放棄尊嚴向富人下跪。

張馳一直沒有失去信心。有些人告訴他,他的賽車技術已經(jīng)過時,但張馳說:“當一個人對自己失去信心時,他就真的過時了?!边@句話是他心中永恒的堅持和信念。最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張馳終于來到了——巴音布魯克賽道,這是最高水平的比賽場地。他把車開到終點線,開到遠處,開到夢里。他成功了。

面對困難和困難,我們該怎么辦?《飛馳人生》告訴我們答案:你可以悲傷,你可以流淚,但是你不能退縮,你不能放棄。只要我們努力工作,我們就會越來越接近成功。讓我們全力以赴!

看人生觀后感篇2

只聽“砰砰!”幾聲讓人恐懼的槍聲響起,我的眼淚就落下來了,而基度再也沒有從那轉角處走出來。在《美麗人生》這部電影中,有歡笑、有淚水,里面的歡笑就是主人公基度用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淚水是因為當時時代背景讓人無奈,甚至讓人絕望。

在這部電影中,有很多人物都讓我印象深刻。主人公基度,一個從鄉(xiāng)下來的窮小子,沒錢也沒什么文化,但是他的樂觀向上卻打動了很多人,哪怕是最后被抓到了集中營里,他也是一直堅信自己和親人有一天能活著離開,不斷地給兒子編織著美麗的謊言,還經(jīng)常抓住時機給妻子黛麗報平安,多次制造浪漫的驚喜。

當基度和孩子剛被帶上去往集中營的列車時,他對害怕不安的祖舒華說:“不要害怕,這只是一場游戲,我們要去一個頂呱呱的地方玩?!钡搅思袪I,他又對兒子說:“看,這里是不是很棒?不過你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只要你能拿到一千分,就可以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正是這一系列美麗的謊言才編織出了祖舒華美麗的童年,一個沒有留下陰影的童年。這位父親的樂觀和智慧,都令人贊嘆!

后來,他遇到了曾經(jīng)當服務員時認識的德國軍醫(yī),他滿心歡喜,以為自己和孩子都有救了,還興奮地對孩子說:“這個游戲可以早點結束了!”可是沒想到,那位德國軍醫(yī)只是想找他聊一些腦筋急轉彎罷了!那一刻基度的眼神中明顯閃現(xiàn)出了深深的失望。不過,他立刻又調整好狀態(tài),認真地對孩子說:“慢點吃,別急?!倍疫€走到留聲機旁,將音樂換成當初和妻子第一次約會時聽的那一首曲子,再將留聲機的傳聲筒轉到窗外。而他的妻子聽到這熟悉的音樂,也是感慨萬千。作為丈夫,基度強大的內心和對妻子細膩的體貼都令人動容。

除了主角,還有配角巴圖也讓我感動。巴圖是個善良的人,他也一直配合基度在祖舒華面前維護那美好的謊言,從未將它戳穿過,只為讓小小的、純真的心靈不要留下一點陰影。有一次巴圖剛干完活,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了住處??墒钱敾仍谧媸嫒A面前問他今天游戲得了幾分,巴圖依然強顏歡笑:“我得了20分!”

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那么美好,為什么還要去了解這段黑暗的歷史呢?因為不了解歷史的話,我們會重復歷史。而且現(xiàn)在有些地方還在發(fā)生戰(zhàn)爭,還有很多人每天生活在硝煙中。

而且看到影片中的基度,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我覺得我的爸爸也很偉大,他像基度一樣,樂觀向上,又很有智慧,也經(jīng)常會為了我而編織善意的謊言。每次媽媽做了飯,爸爸都說他只愛吃魚骨頭,不喜歡吃魚肉。每次明明一臉疲憊地回到家,卻總說自己不累……爸爸,在這里我想對您說一句:“爸爸,我愛你!”

看完這部電影,我也明白了,美麗的人生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偉大的造夢師!

看人生觀后感篇3

最近新上映的《人生大事》獲得一致好評,在朋友的推薦下,昨天下班便奔向影院一睹為快了。

這是我第一次看殯葬題材的電影?;蚴怯X得自己正值青春年少,死亡離自己還比較遙遠;或是覺得自己閱歷不夠多,生死這類相對比較有人生高度的電影,自己一個人也看不明白,便很少主動去接觸觀看。但是看了之后,打破了我對這個電影原有的看法。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朱一龍飾演的殯葬師莫三妹在刑滿釋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殯中,遇到了楊恩又飾演的孤兒武小文。在三妹和小文后面的接觸相處中,兩人之間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慢慢地產(chǎn)生了別樣的感情,小文的出現(xiàn),也意外地改變了莫三妹對職業(yè)和生活的態(tài)度。

本以為這類電影在看的過程中會比較壓抑和悲傷,結果完全沒有。前期比較輕快歡樂,先從莫三妹的出場上看:剃了個寸頭、胡子拉碴、身穿花襯衫大褲衩、腳踩拖鞋、脖子上還戴著個粗鏈子,一口武漢方言并時不時說個粗話,儼然一副混混模樣,很有喜感,也給我們一種反差,感覺和傳統(tǒng)印象中嚴肅莊重的殯葬師形象不符。

電影后面部分就挺打動人,我以前自詡“菠蘿頭”,但還是忍不住哭得稀里嘩啦的,嗚嗚嗚,怎么就給整破防了呀!

第一次哭,是半夜小文獨自起來,坐在外面看著夜空中的星星,然后在兒童手表里翻播著外婆給她發(fā)的語音,聽完一段又一段,那時候小小的她還不明白外婆已經(jīng)永遠地離開了她。

第二次哭,是小文過生日,三哥四處找人幫她把手表里面的數(shù)據(jù)修復好,再縫制在玩偶里面送給小文,或許小文已經(jīng)忘了外婆的模樣,但是能讓她聽聽外婆的聲音,有個牽掛也好。

第三次哭,小文的親生母親來找回小文,面對小文的離開,同時又收到父親離世的消息,三哥一個人躺在床上,悲痛不已。

電影整體的情感真實且感人,并不是強行煽情讓你哭。除了對生與死的思索,更多對劇中人物父子情、父女情、婆孫情、母女情等親情的刻畫,用簡簡單單又真實的故事打動人。現(xiàn)在還記得小文在學校對三哥職業(yè)的稱呼是“種星星的人”。這大概是我見過對于殯葬行業(yè)工作者最溫柔的稱呼了吧,小孩子是真的很美好呀!

有人說:這是一部講述死亡的電影,卻滿眼都是活著的珍貴。不由得感慨,我們都要好好珍惜眼前人,給身邊的親人愛人友人多些陪伴與關懷,人生就這一趟,當然要活得溫暖而又熱烈!

看人生觀后感篇4

該片以小文的一句童言無忌開始:

還(此處念三聲)

外婆!(此處拉長音5秒鐘)

隨后通過殯葬師“三妹兒”(其實他是個爺們兒)與小文的人生不尋常邂逅,道出了身邊尋常百姓在生與死的永恒話題中所展現(xiàn)的嬉笑怒罵。

人活一輩子,疾病和意外像一輛龐大沉重而失控的馬車,橫沖直撞,沖向人群。令人無不忌憚。唯有來自家人和親友的關懷、溫暖和愛,才會給予一個人堅強活下去的信心。面對身邊人的逝去,重新鼓舞起斗志,才會有笑聲。

近期,大學生的一段畢業(yè)感言深深觸動了我。這位北京大學畢業(yè)生代表、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運動醫(yī)學博士研究生,講述了一個故事。北大醫(yī)學部胡傳揆院長生前遺愿,死后捐獻自己的遺體,留給醫(yī)學教學與研究。這件事充分詮釋了老人家對醫(yī)學的熱愛與責任。生命是有限的,能夠永存的卻是人的精神力和品質。跨越生死,凝聚永恒,就像那群星閃耀又靜寂有聲的空中繁星。

有人可能會說,這個感人至深的事例未必所有人都會效仿的,但是,偉大就是這么平凡,除了敬佩,就是敬畏。

醫(yī)學是解決人的健康問題的,它包含軀體的異常(physiological diseases)、心理的不適(psychological illness)以及社會角色和功能的失調和部分喪失(sociological sickness)。但醫(yī)學也不是萬能的。對疾病和死亡的認知,目前我國還一定程度停留在生物學角度的認識和對待。對于心理和社會層面的觀察、分析與思考,還有很多忽視和未知。比如死亡這個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的話題,社會缺乏針對個體從小到大的全程教育。死亡是不是只是生物學特征的全部消失呢?生命的終止會不會帶來對生者的心理影響和社會適應的作用呢?

該片用若干故事嘗試回答上述問題,雖不能覆蓋,至少很用心,也試圖用喜劇方式輕松這個話題。片中“三妹兒”的老父親突然去世后,留下的臨終囑托: “你個伢啊,我走了以后,喪事一切從簡。但要用一個真正體面的方式,把我的骨灰磕到它該去的地方。”觀影當時,我只猜測,“三妹兒”會把父親的骨灰撒到長江里,因為“三妹兒”的二哥是為了別人,在長江里殉難的。但是,一句大姐的埋怨,激活了“三妹兒”的直覺。對于他的選擇,我驚喜的淚目(只是內心層面,生物學層面我忍住了),此處不劇透 。挽歌或是哀樂,或許有諸多意義,在我看來,它是逝者愛的回聲,該有的美好和緬懷,必須有!

看人生觀后感篇5

小文經(jīng)歷了三次離別,一次是她的外婆的離世,一次是舅媽的拋棄,一次是親媽上門后不得不與莫三妹的分別。

外婆的離開對小文來說是突然的、無意識的,甚至在一切結束之后,小文依舊是一種很懵懂的狀態(tài)。對于她來說,她知道的,是那個喊她多喝水的外婆不見了,是那個喊她回家吃飯的外婆不見了。在外界的喧囂中,她只能躲在衣柜里,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她想要用她的槍趕走那些“壞人”,最終,與她相伴的,只有外婆給她縫的小老虎“豆角”。

“我外婆呢?”

小文一遍又一遍地問。這是她唯一的尋找外婆的方法。

在與莫三妹一次次的為人送終過程中,她慢慢明白了死亡的含義,夜空下,聽著外婆曾經(jīng)的聲音,一遍又一遍,滿天的星星中有一顆屬于她的外婆。

舅媽的拋棄對于小文來說無疑是第二次的傷害,哥哥的不爭氣,舅舅的軟弱,最終全部都歸結到了小文的身上,她被貼上了“拖油瓶”的標簽。雖然小文面對這些從來不會哭,但是她心里都明白。在意識到自己闖禍后,小心翼翼地補救,看到莫三妹的難處后無聲的幫助,她在小心翼翼,卻又堅強不息地生活。

第三次的別離,對小文來說是最痛苦的。這次別離,發(fā)生在從小依靠的,有外婆的家不見了之后,發(fā)生在與莫三妹一行人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溫情之后,發(fā)生在她逐漸適應這里的一切之后。親眼目睹,親身經(jīng)歷,那個雨夜,但是與前兩次一樣,面對這樣的別離,她依舊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在用力地敲打著車窗,乞求車子能夠停下,不停地喊著“爸爸”,“爸爸”。所以最后,她拼勁全力也要回到“上天堂”。

因為這是她的家。

看人生觀后感篇6

每次,遇到一部好的電影,都覺得很榮幸。電影,其實,是一本形于色,付于聲的書,用戲劇在詮釋生活并補足生活,《人生大事》是一本,并不會厭的書。

我以為它悲情,其實并不,小文的人生濃縮了市井里最悲情的角色,莫三妹渾渾噩噩的人生,因為小文,多了光亮,一個是童年正在悲慘,一個是有過殘缺不全的童年,他們,是互相取暖吧。

還有,是不是,大人們,畢生追尋的都是在彌補自己殘缺的童年呢?三妹對小文的愛,其實就是彌補童年的缺愛吧。上一輩非打即罵,永遠不被贊揚的愛,即使成年后,在生活里被理解了,也終究無法釋懷,因為童年,無法再來。

中國人向來是看重死后哀榮,三妹從對白事的不理解,到漸漸體會他所做的事能帶給逝者親屬的安慰,并逐漸成為真正的種星星的人。

沒有人可以預知自己的身后事,但無一例外的,都是想讓留在這個世界的親人可以不用太傷心,不會太難過,三妹,帶著他種星星的隊伍,在市井里穿行,把一顆顆星星送上天,也送走了難以說愛的老父親。

鏡頭一直鎖定在,窄巷,雜亂,沖突的環(huán)境里,仿佛,就是我們童年生活的場景。

可是,它不悲傷,也沒有故作悲情,大概是上了年紀的原因,已經(jīng)漸漸少了很多情緒,對悲,其實不會大悲,對喜,其實也沒有很多喜,所以,它的溫情,讓我覺得會會心一笑,然后,對生活以歌。

粉色的,畫滿星星的骨灰盒,飛上天和煙花做伴的葬禮,想念親人的時候,就抬頭看看星空,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愿思念化作星星伴我們溫暖前行。

看完出了影院,在路過的水果店買了一個大大的桃子,然后,像他們一樣,狠狠的咬了一大口,脆脆的,香甜的,聲音,真好。

看人生觀后感篇7

電影《人生大事》,今天正式官宣了!

朱一龍在電影中極具顛覆性地出演一位刑滿釋放的刑釋人員,江湖人稱三哥,三哥從事的還是游走于生死邊緣的殯葬行業(yè)。

殯葬師、刑釋人員、半道父女……選擇這樣冷門卻極具挑戰(zhàn)的題材,就連角色形象也來了個徹底的顛覆,這真的很朱一龍。不懼挑戰(zhàn)、熱愛冒險、拒絕被定義、不想呆在舒適區(qū)的他,又一次默默地用行動刷新了大眾對他的認知??甥}可甜、可剛可柔、可動可靜、可正可邪、可雅可痞……一龍千面,誠不欺我。

中國俗語本有“這世間除生死無大事”之說,電影《人生大事》四字隱喻的,想來跟生死二字也脫不開關系。因為世俗忌諱,從來沒有嘗試了解過殯葬行業(yè),現(xiàn)在想想,刑滿釋放的.三哥,在監(jiān)獄里經(jīng)歷了社會性死亡之后,又要在殯葬業(yè)面對真正的生理性死亡,日日在生死之間游走的他,對生和死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感悟?又會如何面對原本蒼涼慘淡的人生?他和半道收留的小女生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

而因為海報里的暖暖煙火氣和殯葬業(yè)給人的凄冷之感有著強烈的違和感,也讓我不由想起用熱鬧溫情的方式講述生死離別的《尋夢環(huán)游記》,這隱隱約約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似乎也在暗示我,題材雖蒼涼清冷,故事卻仍可治愈溫暖。

戲剛開拍,一切未知,然而期待值已被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