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4篇

時間:2022-03-04 作者:Mute 讀后感

寫作一篇讀后感的前提需要認真閱讀原文,因此在寫作之前我們要認真閱讀文章,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能走馬觀花,以下是范文社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有關《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4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有關《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4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

“生活給了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系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感謝本書,讓我獲得了解脫和治愈自己的方法。

本書基于阿德勒的理論體系,幫我掙脫的第一個束縛是來自過去。當哲人平靜地說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時,我的思緒有瞬間的凝固,然后瞬間豁然開朗。是的,是瞬間原諒了某些人和事,瞬間釋懷了那些不想再提及的曾經,瞬間覺得自己離幸福很近,瞬間——放下。

我認為我不是個執(zhí)念很重的人,雖然“過去”——直白的說是我的原生家庭——在很長一段時間影響了我的選擇我的判斷,但當我終于有勇氣執(zhí)起他的手,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感受到他帶給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時,其實我已經將所謂的過去深埋心底,雖然仍舊不能釋懷,但我試著遺忘——既然我不能改變血親的事實,那我只要做到為人子女的責任就好,一切都只是一種義務。

但不能否認的是,其實我還是有偏執(zhí)的一面存在,雖然我對自己說我會遺忘,但每當親人夸贊成年后的我對父母如何孝順時,我卻沉醉在每每父母那愧疚和抱歉的眼神中不能自拔,我一邊鄙棄著自己的“惡毒”心思,一邊享受著那種“報復“的快感,痛并快樂著……

然而,我遇到了正面管教,繼而認識了阿德勒,如果說正面管教讓我不再糾結那些所謂的傷害,讓我理解那只是他們不懂愛我的方式,那么透過《被討厭的勇氣》所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讓我更加釋然和解脫——過去的好與不好已然成為過去,它已影響了我那么多年,為什么我還要讓它繼續(xù)?放下過往其實是放過自己,當我有勇氣走入婚姻并將我的女兒帶到這個世界,那些過往早已不能左右我了,曾經的不釋懷也不過就是一段不開心的經歷——僅此而已。

第二個束縛來自人際關系。在沒參加讀書會之前我覺得在人際關系這個層面我沒什么可糾結的,因為我狹義地定義了“人際關系”。感謝19班的Lisa,這個學理科的女生以其思維和邏輯的縝密呈現(xiàn)給了我對“人際關系”更全面的認知,使得我更清晰地理順了自己的問題。

她總結的人際關系包含三大矛盾:比較、競爭及權力之爭。從前,當我煩惱體重直線上升、考試考不好、與父母意見不一時,我不認為這些煩惱來源于人際關系,但現(xiàn)在當我仔細且深入地探想這些煩惱問題的目的時:在意體重源于比較,考試是為了競爭,而執(zhí)著于對錯則是對權力的爭奪,根據(jù)阿德勒心理學的說法,其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人際關系。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即,人的煩惱在于離不開群體,卻不知道該如何合適的、把自己放置在群體中并讓自己成為有貢獻感的人。

接著,“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打開了一扇改變我命運的大門。原來——我的人生就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做的如何都是我自己的事;別人的人生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與我無關的人生,別人如何做、做的如何也與我無關。如果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么多糾結和煩惱。即,在“我”的課題中做好決策者和承擔者,在“他人”的課題中做好旁觀者或援助者,忘掉別人的標準,感受自己的幸福,就已經足夠圓滿了。

第三個束縛來自未來。我常說“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如同我將我的人生界定成“一直在路上”??善鋵崳松兄挥鞋F(xiàn)在是真正屬于自己的,過去是無法改變的,未來是不可預知的,與其糾結過去或憂慮未來,不如在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的做好現(xiàn)在能做的事。就像書中所說:“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停旋轉起舞的連續(xù)的剎那,只要跳著舞的此時此刻充實就已經足夠。”

曾公曾說:“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被詈昧水斚?,就活好了一生!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2

最近讀完《被討厭的勇氣》,它沒有小說那樣華麗與曲折,但卻給人無比的力量,讓人深刻的反思與啟發(fā)。全書圍繞哲學家與青年人的辯論與對話展開,深入淺出,余味繞梁。以下分享觸動我的幾個點~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chuàng)傷。在阿德勒看來,人的不幸與煩惱,并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決定我們自身的煩惱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人生不是由別人或者過去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打個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種不幸,會把這些都歸結于自己出生在某種國家、某個時代、某個家庭等等這些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但是問題并不僅僅于此。因為問題不在于過去或者外部環(huán)境,而在于現(xiàn)在,在于你面對這些生活方式接下來自己所采取的行動。你可以選擇繼續(xù)之前一樣的生活方式還是重新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這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大多數(shù)人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潛意識里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改變現(xiàn)狀意味著打破現(xiàn)有的條件或規(guī)則,意味著舊的問題或煩惱未必解決,新的問題或挑戰(zhàn)的不斷產生讓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這種兩難的選擇下,人們往往選擇了對自己來說比較容易的那條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變又害怕改變的死循環(huán)中,周而復始,煩惱不斷。

阿德勒指出:這種矛盾的心理源自于缺乏勇氣,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變化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我們選擇了后者。歸根結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他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

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關系的煩惱

我們會自卑,是我們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系中受傷,我們會因此討厭或者不喜歡自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的位置,這樣說不定就可以避免在與他人的關系中受傷。

我們會孤獨,體會孤獨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會體會到人的孤獨,如果一開始全宇宙就你一個人,孤獨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會驕傲自大,有時候會表現(xiàn)出虛假的優(yōu)越感,以超越別人為榮。但是人生不是與他人比賽,在同一個平面上永遠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與其他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賦予它什么樣的意義。

學會課題分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要完成。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別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議是:首先思考一下“這是誰的課題”,然后進行課題分離,區(qū)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課題還是別人的課題,并冷靜地劃清界限,同時做到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說白了,所謂的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說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的事或者情感負責。

如果你的孩子沒那么愛讀書,不認真聽課不做作業(yè),作為家長的你會怎么做呢?你可能會說,我讓孩子學習是為了他好,為了他將來怎么怎么樣。但從課題分離的角度出發(fā),要不要好好學習,這是孩子自己的課題。家長命令孩子要好好學習,事實上是對孩子課題妄加干涉。家長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為洞察了這種謊言和欺騙,孩子們才變得叛逆。所以面對孩子不學習的情況,家長在一旁看著就好,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人生課題,選擇怎么做,由他自己決定就行,并且要對自己做出的選擇承擔相應的結果。

所謂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如果你不想被人討厭,你會怎么做呢?是否會時??磩e人臉色并發(fā)誓忠誠于任何人呢?是否會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諾“能做到”,負不起的責任也一起包攬?是否會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給別人?顯然,這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行為是一種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我們都想不被討厭,但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做不到上述這些代價,那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獲得所謂的自由。

“是否怕被別人討厭”是我自己的課題,我有權利自己選擇;“別人是否討厭我”是別人的課題,我沒辦法左右。即使有人討厭我,這是別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這一點,相信你的人際關系會一下子變得輕松起來。

世界很簡單,人生也是一樣。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話:必須有人開始。即使別人不合作,那也與你無關。我的意見就是這樣。應該由你開始,不用去考慮別人是否合作。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3

與大多數(shù)人一樣,我總會在某些時刻不自覺的陷入自我厭惡與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偶爾也會覺得生活中存在諸多無奈,若是能換一種活法是不是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又或者對于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

想要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最后只能長嘆一聲:“我又能怎么樣呢?“

直到某一天我在書店里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阿德勒闡述的對自我的解放、對幸福的論述都讓我有種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薦序中所說:“這本書絕對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稍帶苦澀,但又可治病的良藥?!?

例如書中所說:“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睙o論是誰,無論你的年齡多大身處何種地位做著什么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都是無法逃離的存在。而在人際關系中,我們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在期待著他人的表揚,害怕他人的批評,害怕被他人所討厭或者害怕在人際關系中受傷害,從而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迎合他人價值觀以及評判標準。因此,各種各樣的煩惱就此衍生,疲憊感也隨之而來。

那么,我們該如何改變呢?

書中大致給出了幾個方向:其一、課題分離。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丟開別人的課題是解開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之線的關鍵。其二、要有“摒棄現(xiàn)在的生活方式的決心”,書上說:“重要的不是給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什么人,就是因為你只一昧關注著‘被給予了什么‘。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其三、要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害怕而止步不前,卻不知這樣的我們在他人眼里更顯卑微,所以,何不大膽的向前邁進,成就一個更好、更自信的自己!

關于人生的其他許多課題,書中都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相信細細品閱后的你定能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問題答案。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4

前幾天在看《被討厭的勇氣》,得到許多感悟,之前寫了一篇讀后感。這本是系列的后一篇。由于與前一本是一脈相承,因此并沒有提出新的概念,而是聚焦在了教育和家庭幸福的具體實踐中,突出了獨立和愛這兩個理念,對于我來說,在育兒和親密關系當中還是很有啟發(fā)的,走出小我,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怪圈,以更大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去獲取幸福。

教育的本質——使被教育者獨立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每個人的人生都面臨三大課題:工作、交友和愛,而這個課題是需要每個人獨立面對的,也就是提到的課題分離,每個人都必須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人生課題,而不能假于任何其他人之手。

因此,教育的目標就是“幫助“被教育者”自立“,而非”干涉“。這就涉及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關系定位應該是相互尊重,即之前提到的人際之間的“橫向關系”,而非上下級似的“縱向關系“。同時引發(fā)了教育的方式,不批評不表揚,而是鼓勵,形成民主的氛圍,避免孩子進入到一個習慣性去競爭的環(huán)境,而是關注自我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的和諧。將孩子們置于競爭原理之下,迫使其與他人進行競爭的時候,你認為會發(fā)生什么呢?所謂競爭對手也就是“敵人”。不久,孩子們就會形成“他人都是敵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機會陷害我,絕不可大意”之類的生活方式(世界觀)。而這種情形是無法讓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其實這些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在現(xiàn)實社會中,在競爭的大環(huán)境下,極少人會不焦慮,擔心孩子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步,擔心孩子沒有一些才藝技能以后沒有辦法謀生。但是孩子問題行為發(fā)生的新聞也不斷提醒家長,一定要理性,要克制住自己想要干涉、管理、批評斥責的心情。

孩子問題行為的產生,阿德勒提到行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人的問題行為全都處于這五個階段之中。所以,應該在問題行為尚未進一步惡化之時,盡早地采取措施。這五個階段分別是:第一個階段是“稱贊的要求”,他們的目的始終只是“獲得表揚”,進一步說就是“在共同體中取得特權地位”,對應的措施就是通過表示“尊重”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即使不“特別”也有價值,不是在他們做了“好事”的時候去關注,而是去關注他們日常生活中細微的言行。而且還要關注其“興趣”,并產生共鳴。第二個階段是“引起關注”,當他做好事沒有被表揚或者沒有獲得特權地位的時候,他就會想通過一些行為表現(xiàn)得與眾不同,因此,處于這個階段他們的問題行為并不是“做壞事“,而是單純得想要與眾不同,引起關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得也是只通過“尊重”的方式告訴他們,其本身就很有價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別。第三個階段是“權力爭斗”,不服從任何人,反復挑釁,發(fā)起挑戰(zhàn),企圖通過挑戰(zhàn)勝利來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獲得特權地位。第三個階段之后會比較難以應對。這個階段,教育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自己退出他所營造的“權力爭斗”中,不斥責不發(fā)怒,否則就會進入陷阱。第四個階段是“復仇”階段。當前三個階段的需求都沒有被滿足時,當愛的欲望無法實現(xiàn)的時候,人就會轉而尋求“憎惡”,在憎惡的感情中尋求關注。進入復仇階段的孩子們并不選擇正面作戰(zhàn)。他們的目標不是“壞事”,而是反復做“對方討厭的事”。自殘行為或者自閉癥在阿德勒心理學看來也是“復仇”的一環(huán),他們是通過傷害自己或者貶損自己的價值來控訴“我變成這樣都是你的錯”,這個階段只能轉向專業(yè)人士求助,而不能直面這種行為,因為任何插手的行為都會引發(fā)“復仇”。最后一個階段是“證明無能“。為了被人當成“特別的存在”來對待,之前可謂想方設法、絞盡腦汁,但都沒有成功。父母、老師、同學,大家對自己甚至連憎惡的感情都沒有。此時,他就會對人生絕望,打心底里厭惡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并且,為了避免再次體會這種絕望就去逃避一切課題。向周圍人表明,“因為我如此無能,所以不要給我任何課題,我根本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边@種情況也只能求助專家,但是治愈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據(jù)書中介紹,大部分問題行為集中在三個階段之前,因此,教育者能做的事情還是比較多,責任也比較大。

因此,對于家長和其他教育者來說,學會尊重,學會“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聽,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在跟孩子商量的時候,是真的再協(xié)商,聽取孩子的意見,而不是變相地給她挖坑,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長此以往,肯定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在孩子發(fā)生會激怒你的行為時,不要先入為主的認為她是在故意為之,而是應該去了解真相,不讓被情緒蒙蔽,保持理性,不感情用事,不大聲吼叫。這個也是家長經常控制不住之處。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告訴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為一切都得由自己決定。并且,假如有做出決定時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識或經驗——那就要提供給他們。這也就是我們在育兒中經常看到的“腳手架“的作用,父母和其他教育者永遠都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孩子自己。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決斷,并幫助其做出決斷。并且,告訴孩子自己隨時可以為其提供幫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隨時提供幫助的距離上守護他們。之前看到一個很好的比喻,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該是從”領航“到”護航“到”并航“,父母需要敏銳觀察到孩子的實際需求,幫助他們,而非干涉他們。

批評的壞處很容易理解,但是表揚為什么不行呢?因為對于得到表揚才會覺得幸福的人,會對表揚產生“依賴”心理,只能在表揚中獲得認同感。要獲得真正的幸福,需要的是自我認同,“我”的價值由自己來決定,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立“。而大人對于孩子的賞罰是企圖將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這種方式的大人內心害怕孩子“自立”,這樣的大人本身也是缺乏真正的自我認同,需要通過對于孩子的支配獲得認同感。所以說,自立不僅僅是孩子的課題,也是很多大人的課題。

關于愛的理解

之前的文里面提到過一個關于分享的話題,只有當自己富余了,人才會自然而然地去分享。愛和尊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保持心靈富裕,并將其中的積蓄給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動去尊重、信賴他人……絕不能成為心靈貧困的人。

阿德勒主張的是能動的愛的方法,也就是“愛他人的方法”。愛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們的幸福”。這里由“我“和”你“轉變?yōu)椤蔽覀儭?,阿德勒認為,為了獲得幸福生活,就應該讓“自我”消失。我記得之前我跟byhan曾經有一次聊天,在聊天中,我提到那段時間我感覺不到幸福,感覺不到愛,找不到結婚在一起的意義,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還是分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生活,而不是我們的角度去生活。想來,人本身對于親密關系的追求中,天然地就有“我們“這個共同體的需求。目前看來,我們的關系改善的點就在于我們慢慢地找到”我們“了。

安德雷認為,我們通過愛從“自我”中解放出來,實現(xiàn)自立,在真正意義上接納世界。懂得愛之后,人生的主語就會變成“我們”,這是人生新的開始。僅僅開始于兩個人的“我們”很快就會擴展到整個共同體乃至整個人類。他認為,愛不僅僅是個人的課題,更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們”的幸福。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脫離“自我”,才可以從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來,做共同體地一部分,而不是共同體地中心,實現(xiàn)真正的自立。

同時,愛不是全然的快樂,愛必須承擔的責任很大,還會有辛苦和無法預料的苦難。因此,愛的勇氣,也就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結語

看完這兩本書,最大的感受是,阿德勒心理學不僅僅是個體心理學,也是積極心理學,他強調個人通過行動去改變自己,主動去付出,去獲取,不被虛無的過去綁架,不去等待命運的安排,而是主動去創(chuàng)造命運,實現(xiàn)自立,獲得幸?!,F(xiàn)在不是由過去決定,而是現(xiàn)在決定著過去。尊重和愛,是唯一兩件不能被強迫的事情,都只能是主動去付出,才能獲得回報。而選擇人生伴侶,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選擇幸福的路徑。

“主動去愛、自立起來、選擇人生“。做一個成熟自立的大人,陪伴小朋友一起成長,帶著愛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