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7篇

時間:2022-09-02 作者:Iraqis 讀后感

認真閱讀才會寫出優(yōu)秀的讀后感,寫讀后感最忌諱的就是流水賬似的復述文章的內容,撰寫一篇讀后感能夠加強大家對名著所寫的理解,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7篇,供大家參考。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7篇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1

之所以選擇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是因為看到書名時讓我十分好奇,這間教室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奇跡?這樣的奇跡是如何發(fā)生的?

看完之后我明白了,至少從結果來看,確實是讓人驚訝的。因為學校里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且大部分來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學生就讀的教室又小又破,還會漏水,但是在雷夫老師的帶領下,在56號教室上學的孩子成績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長大后,他們紛紛進入哈佛、普林斯頓等名校就讀,取得不凡的成就。在這樣的條件下能有這樣好的結果,這不得不說是奇跡。

那這樣的奇跡是如何發(fā)生的呢?這就跟本書的主人公雷夫·艾斯奎斯老師有關。說起來,雷夫老師是一位普通但又非凡的教師。雷夫就是一名洛杉磯市中心小學的一名老師,但他在同一所學校的同一間教室里,年復一年的教同一個年齡段的學生長達20多年,并獲得了不計其數(shù)的榮譽,他的事跡轟動了整個美國,并被拍成了紀錄片。

雷夫老師究竟采用了哪些方法才讓這些孩子有這樣非凡的成就?這是《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也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學習借鑒的地方。書本封面醒目的地方寫著“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這應該就是雷夫老師的教育“方法”,或者說是教育目標、教育理念、教育追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其實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讓學生愛上學習,愛上思考,然后擁有學習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機械性的灌輸知識。與內在動機相對應的則是外在學習動機,也就是為了某種目的而讀書。比如說為了獲得家長、老師的表揚而努力讀書,或者為了考個好大學,以后能有份好的工作而努力讀書。這時我們就應該考慮,當這些外在激勵消失后,孩子還愿意花費那么多的精力在學習上嗎?怪不得雷夫老師并不贊成簡單的物質獎勵,這樣的物質獎勵會慢慢掩蓋孩子學習真正的動力。

有這樣一個故事(德西效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了,依然這樣,這讓老人難以忍受。于是,老人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焙⒆觽兒芨吲d,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fā)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孩子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轉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一旦外部動機改變或者消失,孩子們的內在動機也會發(fā)生改變或者消失。對于學習也是一樣的,比如,父母經(jīng)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shù)莫剟顧C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

在學習方面,我們老師和家長應該注意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獲學習的樂趣。這也正是雷夫老師的教育理念所在: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除了幫助孩子們找回學習的真正動機,更重要的是,雷夫老師還送給了孩子們受用一生的禮物:“如何做人”。雷夫老師成功的將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六階段理論應用于教學中,用來引導學生的學業(yè)和人格成長。更甚至將其應用于家庭教育,均取得了不錯的結果。

這六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這是依靠懲罰來引導孩子們擁有良好的行為表現(xiàn),但我們讓孩子擁有良好行為表現(xiàn)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相信這么做是對的,不是因為害怕受到懲罰,不是因為不想惹麻煩才做作業(yè)。所以這樣的方法是無效的。

第二階段,我想要獎勵——這是依靠“賄賂”來起作用,比如書中提到的,歷史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作業(yè),讓兩個班級比賽,看哪個班的作業(yè)完成度最高,獲勝的班級將獲得獎勵。其實該老師已經(jīng)忘了,歷史知識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勵。

第三階段,我想要取悅某個人——孩子們會做取悅老師或者家長的事情,比如,“媽,你看這樣好嗎?”。這也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做的一件事,為了讓爸爸覺得我是個懂事的孩子,為了獲得爸爸的喜歡,盡管我很想買零食吃,但我并沒有花掉爸爸給的零花錢,而是還給了爸爸。取悅,這更多的與老師或者家長的魅力有關,孩子們更愿意取悅有魅力的或者受歡迎的老師。取悅,有時也意味著更多的考慮他人,而忘記了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這顯然是不對的。

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guī)則——這更多的是依賴于學生的自律,明確規(guī)則,并身體力行的執(zhí)行規(guī)則。規(guī)則可以讓孩子們學習如何處理行為界限和期待。但是規(guī)則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們最敬仰的英雄當中,有許多人之所以能成就偉業(yè),正是因為他們不守規(guī)則。一味地遵守規(guī)則,不懂變通,就是死板的代名詞。

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這個階段不論是對于孩童或者是成人而言,都是很難企及的。體貼人,應該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就是心理學中的“換位思考”。當我們能將換位思考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時,我們會更體諒別人的不易,能更容易的理解他人,這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善解人意。能幫助孩子們對周遭的人產(chǎn)生同理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雷夫老師做到了。他的學生會因為不想吵到別班的同學而自動的調節(jié)說話音量;會在老師很熱時,自動拿出放在教室小冰箱里的瓶裝水給老師喝;會禮貌的對待每一位工作人員,如飯店員工,機場工作人員。這和我們遇到的成人的一些粗魯?shù)难孕行纬闪缩r明的對比,他們會對飯店服務員大呼小叫,呼來喝去,以顯示自己的地位。孩子都能達到的一個階段,我們成人為什么就不能達到?這與他們從小的教育應該是有關的,學校里面,老師可能是沒有特意教過這些的。有些老師鈴聲響了就去上課,再次響鈴了就按時下課,并不會教更多的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習的地方。

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個階段是最高層次,不但最難達到,也是最難教的。因為行為準則存在于個人的靈魂中,還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性在內。雷夫老師用了很多方法教學生第六階段,比如幫孩子們從其他人身上找出行為準則。能達到這個階段的人,他已經(jīng)處于一種更高的境界,他有一套自己的行為準則。也就是在理解各種規(guī)則的基礎之上,將規(guī)則內化于己,形成了自己的行為準則。當然,雷夫老師的學生也是有達到這個階段的,布蘭達就是。

大學時我就學習過勞倫斯·科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六階段理論,但我從未想過要去這樣應用,把它教給我的學生們。我想,這將是我未來的教學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雷夫老師也很看中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他倡導要善用圖書館。在雷夫老師看來,閱讀不是一門科目,而應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他認為要讓孩子在長大后成為與眾不同的成人——能思考、考慮他人的觀點、心胸開放、擁有和他人討論偉大想法的能力——熱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礎。現(xiàn)代的社會,能靜下心來多看書的人很少,但這是應該也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我想,除了這本書,我將會利用我的閑暇時間看更多更有用的書籍,將閱讀培養(yǎng)成我的一個習慣,一個終生的習慣。我還會幫助我的學生建立真正的圖書角,讓他們可以相互推薦有意義的,有趣的書籍,并彼此分享閱讀的樂趣,而不是簡單的在墻角貼上“圖書角”三個字。

?第56號教室的奇跡》教會了我太多的東西,也值得我一遍又一遍地去學習。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2

第56號教室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奇跡,是因為有一個能創(chuàng)造奇跡的老師,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奇跡是因為雷夫老師不但擔負老師教書育人的責任,而且還有一顆與學生平等的心,能真誠的與學生交流,成為學生信任的人。

可能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它的自序,我想也是作者為什么給書取這個名字的緣由。作者在上化學課的時候,班里有位女生找不到燈芯點燃酒精燈。作者不想把她落在后面,于是親自去幫這位學生找燈芯點燃酒精燈??墒遣恢朗裁丛?,燈芯沒有它原來應該的那樣長—幾乎都看不到了。作者盡力的試圖用一根長長的火柴桿點燃酒精燈。他距離火柴太近,甚至都能感受到試著點燃酒精燈時產(chǎn)生的火焰。他在點著酒精燈的同時,那個女孩也驚恐的尖叫起來。原來他在點燃酒精燈的同時也點燃了他的頭發(fā)。而他自己卻因為專注于要幫那位女孩點燃酒精燈而沒有發(fā)現(xiàn)頭發(fā)被點燃了。就是因為這件事,使作者發(fā)現(xiàn)自己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發(fā)著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么他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從那一刻起,作者就下定決心永遠全新全意投入教學中。

作者希望讀這本書的人能認識到,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教育是沒有捷徑的。對啊,教育的是沒有捷徑的。只有我們全新全意的投入教學中,才能使學生獲得學習的真諦,發(fā)自內心的學習,而不是為了別人而學習??赡芾蠋煘榱四苓_到這種效果,付出的努力往往要大于自己的預計。也可能在努力超出自己的預計而得不到應有的效果,而產(chǎn)生放棄的心理。這本書則是要告訴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且要全心全意的投入教學,這樣你才能感受到教學的快樂。對于老師來說學生的成長,是每個老師感到有成就感的源泉。我們要獲得這種成就感,就要使自己更加有耐心的對待各類學生。首先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彼此的信任是教與學的延續(xù)的紐帶,要以信任取代恐懼。教師要做學生可靠的肩膀,教室里的紀律必須合乎邏輯。同時老師也是就是榜樣。你要做好榜樣的作用,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的眼中,是學生模仿的對象。

我們深信:著力于孩子的品格培養(yǎng),激發(fā)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同樣這也應該作為我們教學工作中的座右銘。教育源于耐心。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3

?第56號教室的奇跡》是美國小學教師雷夫·艾斯奎斯寫的書,書中有作者對教育的認識,有對教學方法的總結。更多的則是讓人倍感親切的故事。這一個個故事串起來,告訴我們雷夫老師是如何二十幾年如一日創(chuàng)造教育奇跡的。

第56號教室,是一個普通的教室,卻又那么的不平凡。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從這間教室走過,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走向,改變了高度。書中處處傳遞給我們雷夫作為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成功是無捷徑可走的。

雷夫老師在書中明確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讓學生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老師的責任是要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雷夫身上所體現(xiàn)的職業(yè)激情也正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種精神。雷夫無疑是個富有激情的老師,特立獨行的個性、截然不同的觀念、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意都是雷夫教學熱忱的體現(xiàn)。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這也是雷夫老師的重要教育理念。雷夫主張“身教重于言教”,這也是他從教育實踐中得出的真理。雷夫相信“你就是榜樣。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需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币磺胁贿^因為“身教重于言教”,教育不是拔苗助長式的教育,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

雷夫老師把一批批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天使”,他之所以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是因為他不斷地為教學尋方法,教出了優(yōu)秀的學生。書中提到的“數(shù)字的研究是門極端的學科,孩子不是愛它,就是恨它”。好多學生覺得數(shù)學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沒有語文那種詩意、氣魄、傷感、歡樂,也沒有音體美的愉悅、寧靜、傷感。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數(shù)學呢?雷夫的觀點就是減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恐懼感,他沒有把整堂課的時間拿來做練習,而是盡力去幫助孩子理解數(shù)學,學著喜歡數(shù)學。讓學生克服對數(shù)學畏難心理,讓孩子喜歡數(shù)學。

雷夫是神奇的人,第56號教室是奇跡誕生的地方。讀了這本書,讓我更清醒的認識到,教師職業(yè)的確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職業(yè),選擇這個職業(yè),意味著教師的眾多放棄和傾其精力的奉獻。當然,其所收獲的成績感也是其他任何職業(yè)所無法達到的。只要我們也努力以“讓學生變成愛學習的天使”為目標,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重視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不斷地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相信我們也能創(chuàng)造奇跡!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4

這樣共讀書的形式雖然不是第一次搞,但是感覺確實有很大的不同的。之前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實施的,這一次全體老師共讀一本書才真的拿起了教育界都在推崇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感謝這一次共同體驗的機會,更感謝給了我們如此多寶貴經(jīng)驗的老師。今天的讀書僅僅讀了期中的一個章節(jié),感觸很多,然而有些無從下手。

老師用自己的經(jīng)歷證明了一個教師存在的價值,他可以把自己的閑暇時間全部用來打工掙“外塊”,而這些“外塊”居然是用來帶著學生周游世界和參加戶外活動而準備的。他的理念是——只有在自然界中學到的東西才是最真實最寶貴的,所以他愿意與學生一起去探索自然界中的奧秘。盡管為了實現(xiàn)這些他很辛苦,但他從來都沒有怨言,他認為:只要帶著學生去參加戶外活動,他做任何事都是值得的!直到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在妻子的一番“教育”之下才“幡然悔悟”:空有一腔熱血,但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如何在戶外活動中照顧與他并肩作戰(zhàn)的孩子們呢!從此他便踏上了要做一名既智慧又成功的教師的艱辛旅程。

反之,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同樣是站在三尺講臺上的教師,我們有沒有想過要帶著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感悟生活?我們有沒有想過要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帶著學生去參加戶外活動?我們又有沒有勇氣拿出自己的積蓄去支持孩子們的體驗活動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F(xiàn)在的老師功利性很強,我們也愿意去奉獻,但是奉獻之后就要問問看自己換來的報酬是多少呢,能與付出成正比嗎!這就是現(xiàn)在的老師與雷夫老師的區(qū)別。然而,我們能說現(xiàn)在的老師有錯嗎!不能,我們只是不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而已!

做出這樣的事需要很大的勇氣的,我們要從自身著手,找出適合孩子發(fā)展的所有途徑,哪怕是犧牲一些自己的利益。教書原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我們可以盡可能的做到盡善盡美的,別給自己的教學留有空白,我們做不到像老師一樣“忘我”,但是我們可以像他一樣一切為了孩子!我們也可以為了成為一名“既智慧又成功的老師”去奮斗不息!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5

我讀書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拿到一本書我會先看看這本書的序言,尤其是作者的自序。這本書序言開頭是這樣的“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并沒有超越常人之處,我所做的工作和其他數(shù)以萬計努力奉獻、希望世界變得更好的老師們是相同的。教學過程中屢屢受挫和睡眠不足都是家常便飯。我經(jīng)常大清早醒來,就開始為了一個無法得到妥善教育的孩子而煩惱不已,有時候覺得當老師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边@段話深深的吸引了我,因為我覺得這和自己的內心是極度相近的。抱著好奇的心理我仔細閱讀了這本書。希望自己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解決困擾自己問題的方法。雷夫,一位平凡的教師,他用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變成了熱愛學習的天使,他用熱情的教育態(tài)度,把教室變成了溫暖的家,造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信任與耐心,感悟了熱情與責任,留下了欽佩與感動。

書中說: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缺乏了某樣東西——害怕。單純的信任比害怕的威信更重要。雷夫和我們大多數(shù)教師一樣,最開始都認為要給學生下馬威,這樣才能樹立教師的威信,這樣學生才會聽話。今年我接手初二學生心里就有一定的忐忑,因為聽其他老師說過這屆學生的種種不良行為。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基本上是板著一張臉上課,嚴肅的處理每一件事情。經(jīng)常性的大聲呵斥,對那些問題學生的批評更為激烈。可開學沒有幾天就出現(xiàn)了三次學生頂撞老師的事情。其他老師每次告訴我的時候,我的怒氣就急劇上升。心想:“多少年沒遇到這樣壞的學生了,怎么連最起碼的尊重老師都做不到”。接著就是我找出這個學生先是嚴厲的批評,然后開始講道理。但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的效果并不明顯,雖然當時給“鎮(zhèn)”下去了,一轉眼他們還是老樣子。其中一個男孩子在我批評他的時候表現(xiàn)出來的抗拒是我很多年沒有見過的。這是一個問題學生,對老師的批評充耳不聞,甚至說過一些與他這個年齡很不相符的狠話。他也是我學期初就打算重點教育的對象。前兩個周就在我反復的批評與他反復的對抗中過去了。但這個學生依然我行我素,我也發(fā)現(xiàn)這兩個周的我這越來越不像我了,與我自己所想的教育效果差距也越來越大。后來我開始嘗試與他多交流,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很喜歡“講道理”,或者說是局限于自己所謂的“道理”中無法自拔。我就想是不是能在這方面有一個突破,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作用。

課外活動其他學生參加各種活動隊的訓練,教室里剩下四個學生,我在教師里監(jiān)督他們自學。不大一會他又小動作不斷,而且愈演愈烈。我告訴自己不要發(fā)火,要冷靜。這次他的道理是課外活動應該是自由玩的時間。我順著他的理由心平氣和的一個個駁倒了他所認為的道理。從他的表情中我知道這次談話的效果勝于以往任何一次,最后他也認識到了錯誤,真誠的道歉了?;蛟S這次談話的作用,這以后他經(jīng)常到辦公室告訴我某某同學違反紀律,在什么方面做得不好。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先表揚他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不足,再利用這個機會問他應該怎么做,你能做到嗎?同時也鼓勵他發(fā)現(xiàn)班級的情況就來匯報,他很欣然的接受了。現(xiàn)在這個學生的改變仍不能達到我們的滿意程度,但我知道他慢慢的在改變,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改變。讀了這本書,也使我徹底明白:光鎮(zhèn)的住是不行的。一方面,對他們嚴格要求是必須要做到的,另外一方面,要和學生們互相信任。信任可以取代恐懼,信任可以讓學生對你敞開心扉,這樣處理問題也變得容易起來。正如書中寫到“為人父母、師長的我們,總是對孩子們發(fā)火,往往也氣得很有理由。然而,遇到學生不懂的時候,絕對不該感到沮喪。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tài)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于恐懼之上的信任?!?/p>

最后,我非常感謝學校舉辦這次讀書活動,讓我能靜下心來讀到這樣一本好書??傊@本書需要我細心研讀,慢慢消化。因為我們和作者雷夫一樣,我們都有一個教室!一個注定不一樣的教室!正如這本書的副標題“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先把學生變成天使,再讓他們愛學習,這是我今年班主任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6

一間教室,成就了雷夫的一個夢想,一間教室,有了雷夫老師的出現(xiàn),產(chǎn)生了一個奇跡。我是在驚訝和感動中讀完《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的。我沒想到大洋彼岸的一些教育現(xiàn)實問題與自己身邊的教育竟然如此的相似,自身的一些困惑,在這本書里針針見血的剖析,讓我不時的發(fā)出贊嘆!

讀完這本書,他讓我感到小小的教室存著的巨大魅力,讓我看到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原來可以如此幸福的去做,他更讓我認識到學生所需要的原來如此,而他的成功在于他的創(chuàng)造,在于他比我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愛,還有教育熱情 。讓我更加堅定的認為,“成功無捷徑的道理”!

這是一塊充滿歡樂的園地,雷夫老師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把孩子們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把小小教室變成溫馨的家,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孩子們,他們沉迷于沙士比亞戲劇,感受古典音樂與經(jīng)典文學之美。翻開《成功無捷徑》吧,請“聽聽從教室墻面折射而出的充滿笑聲的回音吧!”

這是一塊洋溢著奮斗的園地,雷夫老師使“成功無捷徑”的理念深入人心,學校平常都是8點上課,而雷夫老師從早上6點就開始上課,下午5、6點學生才離開教室。學生們還自愿要求犧牲業(yè)余時間,放棄自己鐘愛的電視節(jié)目,錯過最喜歡的演出,收起最愛玩的游戲機,而多花時間在學習上?!俺晒o捷徑”成為這里的個性標志。

這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造和挑戰(zhàn)的地方,雷夫老師帶領孩子們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文化,引領學生編演莎士比亞劇,雷夫老師創(chuàng)立了包羅萬象的班機經(jīng)濟體系,更重要的是,教會了孩子們有利于塑造其性格和未來的價值技能,使孩子們從小接受面對社會生活挑戰(zhàn)的鍛煉。

這是一個充滿書香的地方,雷夫老師認為無論什么都比不上閱讀更重要,千萬不能取消閱讀時間,因為閱讀和寫作能力是生死攸關的事情。雷夫老師用自己對閱讀的熱情促使學生們也能好好閱讀,他說:“如果您希望學生們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閱讀潛力,就必須要以身作則。請你先做一個表率,制定一個讓人興奮的、挑戰(zhàn)性的、同等重要且與己相關的閱讀計劃?!币虼?,他每天都帶孩子閱讀,而且,要學生們充分理解,做到和作品同哭同笑,因為他已經(jīng)努力讓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與故事中的人物聯(lián)系起來了。

這是一個洋溢著藝術的殿堂,雷夫老師認為,藝術總能為同一間教室里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們搭起一座橋梁。每天中午,他教20個孩子學吉他;每天下午5點鐘,他和50個孩子一起排練沙士比亞的戲?。辉趲Ш⒆觽儏⒓右魳窌?,他要讓孩子們熟悉整臺晚會的曲目,還教學生彈奏其中的部分篇章,使他們能在晚會上,極為用心地理解音樂,欣賞音樂;他組織學生表演沙士比亞劇,學校長官看了流下了眼淚;他組織學生舉辦音樂會,學生精湛的技藝震驚了人們。

雷夫老師說:“成功無捷徑——真正的卓越是靠犧牲、試錯,以及大量努力得來的?!?他用自己對教育對孩子的滿腔熱愛,堅持并不斷地付出,創(chuàng)造了教室里的驚人奇跡,成就了一名普通教師的生命精彩。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7

“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這幾個字吸引著我,讓我走進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

在一所全美學生最多、教師最少、裝備最差、秩序最亂且位于洛杉磯貧民區(qū)的學校,雷夫不斷審視、反思、嘗試,逐步感悟并積蓄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我們的期望決定孩子們的表現(xiàn)”、“孩子也是教師和家長的老師”、“教孩子終身受用的技能”、“永遠不要失去對孩子的關注”等許多先進的觀念和認識。他強調“道德培養(yǎng)的六階段”理論,并深信:著力孩子的品格培養(yǎng),激發(fā)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讓學生人人樹立“成功無捷徑”的信念?!昂煤⒆?,行事要努力”是56號教室的口號。在書中,他明確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讓學生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老師的責任是要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第56號教室的奇跡》教育我們要學會傾聽:“給我一些真相”,抓住每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工作中要不斷積蓄經(jīng)驗和超強的洞察力和敏銳度;教育我們要學會承擔責任,家長和社會將孩子交到我們的手里,我們就要視學生如己出,平易近人、公平公正的用愛來教育我們的學生,不會再因為無知的沖動影響與學生溝通和引導的機會,經(jīng)常站在學生和家長的立場去想問題,用寬容和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處理事情。這樣,我們也會迎來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在為學生營造一所如家般的避風港的同時學生的心里也肯定會有老師的一塊地兒。為了更好的教書育人,每位教者時刻要身正為范,正如雷夫老師所說的:“孩子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p>

“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每位學生想要什么?是一時的分數(shù)還是一生的人格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不同的國度對教育的解讀也不盡相同。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教者要堅信“沒有害怕的教育”,教是為了不教,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對行為偏差或成績落后的學生,教者要不離不棄,多一份耐心和關心,在師生間搭建起彼此信任、互敬互愛的橋梁,用寬容的心去善待每一位孩子,讓學生有所收獲:知識、技能或品德等各方面中只要學生進步了就應該算是好孩子,教者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在贊許聲中快樂的成長;不要小看比我們年齡小的孩子,要提供一個可以施展孩子才華的舞臺,讓每個孩子帶著自信走好每段人生路。無論何時,我們要謹記: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有學生教者的舞臺才會精彩,在和諧的氛圍中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提升思想和情操才是教育的方向。相信,雷夫是每位教者的一面鏡子,盡管教育工作中沒有同樣的舞臺卻有著同樣的目標:讓孩子自食其力,成為社會的頂梁柱。每位教者都應為這個神圣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其實,教育本身就是一本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鉆研和摸索。當然,在教育的道路上需要學生的陪伴,“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在快樂的氛圍中收獲果實”是我們所期盼的,也是我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