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設計范文6篇

時間:2022-11-15 作者:Lonesome 教學計劃

大家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哦,通過書寫一份教學設計,從而使接下來的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語文教學設計范文6篇,感謝您的參閱。

語文教學設計范文6篇

語文教學設計范文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祖國河山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學會“廬”、“川”2個生字,會解釋“生”、“疑”這2個詞;能說出“日照香爐生紫煙”和“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詩的意思。

(三)會背誦、默寫古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情景,體會出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步感知。

1.導語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文化出現(xiàn)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同時也涌現(xiàn)出了許多著名的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寫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

2.試讀古詩,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試讀古詩,用筆劃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2)學習生字。

廬(l),廬字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字形,即:在門戶的戶的上面加上廣,生字所帶的新詞是廬山,廬山,在江西省北部,是游覽勝地,著名風景區(qū)。

川(chu1n),川是翹舌音,用三拼連讀的方法讀準字音(ch—u—1narr;chu1n)聲調(diào)標在a上;用數(shù)筆畫或書空的方法記字形,字義是水道、河流的意思。組詞:山川、四川、川劇、一馬平川、川流不息。

學習生字要讀準字音、記清字形、了解字義、大部分會用。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以字形教學為主,加強對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達到正確書寫,合理運用的要求。學生也經(jīng)常在形近字、同音字上出錯,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材設計一些習題,強化訓練、形成能力。例,組詞:

疑( ) 廬( ) 盧( )

凝( ) 爐( ) 滬( )

3.解釋詩題,初步理解古詩內(nèi)容:

(1)教師板書詩題:望廬山瀑布

解釋詩題: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①什么是瀑布?(瀑布,指從陡峭的山崖上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遠看好像掛著的白布。)

②望是什么意思?(望,遠遠的看。)

③詩題是什么意思?(站在遠處看廬山瀑布。)

④教師明確:《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就是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

(二)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在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指導學生朗讀除指導讀準字音外,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正確斷句,不拿腔作調(diào)。教師應在停頓和語句輕重音兩方面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反復朗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在學生熟讀的基礎(chǔ)上,再要求背誦。

詩歌的朗讀要注意詩的特點。一是要通過恰當?shù)耐nD,讀出鮮明的節(jié)奏。朗讀詩句,不能沒有停頓地連著讀,更不能在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把詩句讀破?!锻麖]山瀑布》這首詩比較恰當?shù)耐nD應該是: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二是要注意把韻腳讀得響亮、清晰些,讀出韻味。這首詩押的是an韻。朗讀時,一定要把“煙、川、天”這些韻腳讀出來。

前兩句詩讀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后兩句詩讀的時候節(jié)奏要輕快一些,語調(diào)高一些。

教師要通過范讀的方式加強指導,使學生初步懂得朗讀詩歌的要領(lǐng),并用比較充裕的時間讓學生練習朗誦。

1.教師范讀,學生練習朗讀。

2.逐句理解各詩句的意思。

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先讓學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詞;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資料弄懂這些字詞的意思;然后再讓學生說說整首詩的意思。此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訓練學生把句子說通順、說完整、說優(yōu)美。詩句的意思寫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讓學生讀,并記錄下來。

(1)日照香爐生紫煙,

“香爐”是什么意思?(“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山峰尖圓,煙云聚散猶如香爐,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這里是“升騰”的意思。)

這句詩是什么意思?(讓學生先說,教師再歸納總結(jié):在陽光照耀下,香爐峰頂彌漫著紫色的煙霧,像香爐里散發(fā)的煙一樣不停地升騰。)

(2)遙看瀑布掛前川。

“遙”是什么意思?(遠)

“瀑布”是什么意思?(瀑布,指從陡峭的山崖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遠看好像掛著的白布。)

“川”是什么意思?(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瀉之后像一條河。)

“掛前川”是什么意思?(掛前川,瀑布掛在山的前面?!皰臁弊只瘎訛殪o,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tài)。)

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大河垂掛在山前。)

(3)飛流直下三千尺,

“飛流”是什么意思?(飛瀉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直下”是直瀉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寫出了山的高峻(j)n)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騰而下,勢不可擋的氣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三千尺”是虛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長。)

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很長的瀑布從陡峭的山崖上飛快地直瀉而下。)

(4)疑是銀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疑,可能是,懷疑。)

“銀河”是什么意思?(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現(xiàn)出的由許多恒星組成的白色光帶,看上去像銀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落,這里指“從……落下”;“落”字寫出了瀑布傾瀉而下的磅礴氣勢。)

“九天”是什么意思?(古代傳說天有九重,這里指天的最高處。)

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使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的最高處傾瀉下來了。)

3.讀各詩句的意思,看插圖,思考:

(1)這首詩描繪的是什么?(廬山瀑布。這首詩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景色,使人感受到祖國山河壯麗可愛。)

(2)詩中哪些語句具體寫了瀑布,是抓住什么來寫的?(“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弊プ×似俨几叽蟮臉幼雍捅简v傾瀉而下勢不可擋的磅礴氣勢來寫的。)

(3)詩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觀看廬山瀑布的?(詩人是站在離瀑布很遠的山下往山上看瀑布的。)

(三)細讀全詩,體會作者的情感。

1.齊讀古詩,串講詩的內(nèi)容。

2.品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遙看瀑布掛前川”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在山川之間,誰能將這樣巨大的瀑布掛起來呢?只有大自然。在這句詩里包含了作者對大自然神奇、偉大的贊頌。

細細品味這首詩,可以使我們領(lǐng)會到大詩人李白豐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3.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列舉一些我國著名的名山大川和旅游勝地、著名風景區(qū)。請同學講一講你曾經(jīng)到過哪里?那里的景色如何?有什么特產(chǎn)?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等等,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可愛。

(四)學生質(zhì)疑,練習朗讀、背誦。

(五)作業(yè)。

1.解釋帶點的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1)日照香爐生紫煙(2)疑是銀河落九天

2.寫生字、新詞。

3.默寫古詩。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絕句》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學會詩中的3個生字“鷺、含、吳”;會解釋“鳴”、“含”兩個詞的意思,并說出所含這兩個詞的詩句的意思。會背誦默寫這首古詩。

(三)會用自己的話說出《絕句》這首詩所描寫的景色。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一)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用自己的話說說《絕句》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色。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寫作背景。

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另一位偉大詩人杜甫所寫的《絕句》一詩。公元762年,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fā)生動亂,杜甫一度避往樟州,翌年安史之亂平定,再過一年,嚴武還鎮(zhèn)成都。杜甫得知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此時,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因興到筆隨,未事先擬題,于是以“絕句”為標題。絕句是詩歌的一種體裁。

(二)教師指導朗讀:注意停頓,要讀出詩的韻味來;注意輕重音,要讀出感情。教師范讀。

(三)學生練習朗讀、背誦。

(四)學習生字新詞。

鷺(l)),形聲字,上聲下形,上邊是道路的“路”表聲;下邊是鳥字表意類。(可以不給學生講,老師要知道。)鷺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利用形聲字構(gòu)字規(guī)律來記字形。白鷺,一種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也叫鷺鷥。

含(h2n),上下結(jié)構(gòu),用拆合法記字形。上邊是今天的“今”,(注意不要多加一點寫成命令的“令”字,)下邊是個“口”?!昂钡淖至x是藏在里面。組詞:包含、含義、含苞待放。

吳(w),上下結(jié)構(gòu),上邊一個“口”,下邊一個“天”。用拆合法記字形。東吳,三國時期孫權(quán)在長江下游一帶建立的政權(quán)叫“東吳”,這里借指江蘇、浙江一帶地方。

(五)初步理解這首古詩寫了什么?(初春時節(jié),成都草堂周圍壯闊優(yōu)美的景色。)

(六)利用學習《望廬山瀑布》的方法來學習《絕句》這首詩。

1.復習:我們是怎樣學習《望廬山瀑布》的?

讀詩句arr;找出不理解的字詞arr;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這些難于理解的字詞弄懂a(chǎn)rr;串聯(lián)、整理說出詩句的意思arr;說出整首詩的意思。

2.逐句理解詩句內(nèi)容。

(1)兩個黃鸝鳴翠柳,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黃色,自眼部到頭后部有黑紋,嘴淡紅色,在春天經(jīng)常啼唱,聲音很好聽?!傍Q”就是叫?!按洹笔切戮G,“翠柳”是指初春時節(jié)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2)一行白鷺上青天。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句意: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3)窗含西嶺千秋雪,

“含”,包含?!扒镅保┐婺昃?,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到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4)門泊東吳萬里船。

“泊”,停泊?!叭f里”,指遙遠,不是實指。

句意:門外停泊著要到遙遠的東吳去的船只。

3.串聯(lián)詩句內(nèi)容,說出譯文。

兩個黃鸝在翠綠色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從窗口可以看到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泊著要到遙遠的東吳去的船只。

(七)教師分析講解。

1.講解前兩句。

在第一、二句詩里,詩人寫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四種景物。描繪出了鸝鳴翠柳,鷺上青天的情景。黃綠相襯,白青對照,有聲有色,表達了詩人的歡快心情。第一句寫的是平視而見的近景,第二句寫的是仰望而見的遠景。詩人的觀察視角發(fā)生了變化。

2.講解后兩句。

在第三、四句詩中,詩人寫了千年積雪、揚帆待發(fā)的船只,為整首詩平添了一種氣魄。一個“含”字,不僅把很遠的景物移到近前來了,而且把西嶺積雪和草堂建筑合成了一個整體,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廣闊的背景中顯得更加明媚秀麗。

3.講解:詩人用工整的對偶句,一句一景,描繪出一幅風景優(yōu)美的圖畫。詩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襟多么開闊!

(八)默讀全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人通過對成都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九)用自己的話說說《絕句》描寫的景色。

1.明確詩中都寫了哪些景物?(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積雪、船只。)

2.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近景、遠景合在一起,在眼前浮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參看書上的插圖。

3.用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

(十)學生質(zhì)疑:學完了這首古詩,同學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提出來師生共同研究解答。

(十一)練習背誦、默寫古詩。

語文教學設計范文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認識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變”“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順暢誦讀,培養(yǎng)文言語感。

2、熟悉文中的描寫用語,培養(yǎng)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3、反復誦讀,用簡練的語句概括寫景的內(nèi)容和層次。

4、學習本文按時間順序?qū)懢暗姆椒ā?/p>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并培養(yǎng)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發(fā)揮想象,體會山市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神奇并再現(xiàn)山市.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法(采用多種方式朗讀)

討論法

情境設置法(充分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播放海市蜃樓的圖片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進行字、詞、句解釋大比賽; 小記者采訪的形式體味山市之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多媒體顯示海市蜃樓圖片,然后請同學們說說圖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并適時引導.現(xiàn)實生活中有可能在瞬息間出現(xiàn)一座城市嗎?讓我們走進《山市》,去領(lǐng)會山市的神奇吧!

二. 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學生介紹作者及《聊齋志異》 ,課件出示資料助讀。

2.師生競讀

① 抽同學朗讀,其他同學評價。(字音、停頓、斷句)

② 教師配樂朗誦,學生體會停頓、語調(diào)、情感。

學生發(fā)表觀點,教師總結(jié)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準確斷句、讀出情味。

③ 選派學生代表與老師比賽,學生評論并說明理由。

④ 集體有感情朗讀.

3.譯讀(字、詞、句解釋比賽)

4.品讀

(1) 體會山市之“變”.

① 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時間很短暫,看來山市瞬息萬“變”。

② 隨著時間推移,山市呈現(xiàn)怎樣的景象? (學生熟悉文中的描寫用語,用自己的話描述)

③ 山市變化的全過程分為幾個階段? 請簡練概括。

(2) 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組討論所看到的山市奇觀.同學們都是山市的目擊者,派小記者下組采訪.

參照采訪提綱:你看到怎樣的景色?

它有變化嗎?怎樣變化的呢?

你覺得這些美嗎?美在哪里?

教師以記者采訪的方式與小記者交談,總結(jié)小記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 品味山市之“美”。

① 集體朗讀一段課文,有感情的描繪這部分景色,共同品位山市奇觀.(多媒體出示圖片欣賞)

② 師生評說山市景色之美,探究由哪些詞語、句子體現(xiàn)出來。

(高插青冥、碧瓦飛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漢、暗然縹緲)

三. 討論研究

為什么那時的人把山市稱作鬼市?山市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思考、議論、自由發(fā)表個人見解。引導明確:古代的人無法解釋這種現(xiàn)象,所以才歸結(jié)為鬼在作怪。實際上我們現(xiàn)代科學已經(jīng)完全能夠解釋這一現(xiàn)象了。自由組成研討小組。搜集相應資料或故事,討論、探究其中科學道理。

四.課堂練筆

學生欣賞煙花綻放情景的圖片,然后用筆有順序、抓特征、運用美的語言去描繪。

五. 作業(yè)設計

1. 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述美麗神奇的山市.

2. 給蒲松齡先生寫信說明山市形成的原因。

語文教學設計范文篇3

在雙減政策下,xx市小學數(shù)學學科在朱老師前瞻性的引領(lǐng)下,特邀xx市小學數(shù)學教研員雷老師為我們開啟單元作業(yè)設計的主題培訓。我有幸在本次主題培訓中進行發(fā)言,和老師們一起交流單元作業(yè)。本次活動中有同伴的經(jīng)驗分享,有名師的高屋建瓴,讓我收獲頗豐。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通過xx市每月數(shù)學名師講壇活動和各類研修網(wǎng)中對作業(yè)設計的學習與反思?;诖?,我對四下第五單元《三角形》單元進行了單元作業(yè)設計。依托單元設計框架,我從單元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chǔ)上,立足關(guān)鍵問題,體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基礎(chǔ)訓練、能力提升、思維挑戰(zhàn)等三個層面去設計針對性的作業(yè),在設計過程中我力求體現(xiàn)思維可視化,力求保證題目的一題多變、體現(xiàn)分層理念、說理素養(yǎng)與實踐拓展。

作業(yè)設計的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素養(yǎng)作業(yè)有別于教輔應注重精選、精編、精練。準備時,我從閱讀課程標準、教材、教師用書、課堂作業(yè)本等資料入手,以知識要求、技能要求、水平要求和能力要求四層次為指向,abcd四個水平的為導向,合理確定單元作業(yè)目標。通過學生的學期存在問題,結(jié)合目標,設計基礎(chǔ)性作業(yè)和發(fā)展性作業(yè)。以分層、素養(yǎng)、實踐、聯(lián)結(jié)四個關(guān)鍵詞串聯(lián)單元素養(yǎng)作業(yè),讓學生有基礎(chǔ)知識的普及,有思維能力的拓展,有深度探究的實踐,有理解運用的思考。

這次主題培訓有幸邀請到xx市教學研究院小數(shù)教研員雷老師,關(guān)于“雙減”背景下作業(yè)設計的框架,可以說解決了一部分老師的燃眉之急,給走在摸索階段的老師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雷老師從“為何重構(gòu)”、“如何重構(gòu)”兩個問題引入,深入分析雙減的背景和意義,分別從作業(yè)改革,作業(yè)管理與設計,方案與制度,優(yōu)化作業(yè)改革的機制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雷老師指出作業(yè)不僅要符合學生的學情,以思維、聯(lián)結(jié)、整體性和實踐拓展豐富單元作業(yè)設計。雷老師指出作業(yè)需“緊扣目標、促進思維、形式多樣、分層要求”,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以作業(yè)為載體,開啟新的教學模式。

作業(yè)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的重要載體,引領(lǐng)在場老師認識到作業(yè)承載的新“使命”。雷老師通過解讀省、市作業(yè)設計的實施要求和編寫指導方案,為我們在座所有的老師指明了方向,對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的專業(yè)指導,給出的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原來《圓的認識》可以這樣去教學,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提取數(shù)學素材,課堂生成關(guān)鍵問題,產(chǎn)生驅(qū)動性問題并通過自主學習的形式去探究,讓學生素養(yǎng)落到實處。

我們?nèi)粘;臼且恍┗A(chǔ)性作業(yè),如何提高基礎(chǔ)作業(yè)的質(zhì)量,雷老師給我們指點了迷津,他說關(guān)鍵在于遷移的運用,情景變化,比如一題多用,結(jié)合學生學情本質(zhì),聯(lián)系生活情景,通過數(shù)學閱讀獲取有用信息,使作業(yè)生動有趣,學生樂在其中。雷老師指出素養(yǎng)作業(yè)要避免重復性和機械性的作業(yè),應從單一知識點到綜合的運用,以前我們布置作業(yè)往往是知識碎片化,追求覆蓋面,學習方式是反復記憶,重復講解,大量訓練,反而適得其反。通過大量案例分析,給在座的老師闡述了這樣的作業(yè)設計的缺陷,我們的理念雖然走進來核心素養(yǎng)時代,但是行為卻還是在雙基時代。所以我們應該拋棄這種作業(yè)方式,作業(yè)要體現(xiàn)學生真實學習性,引導學習進程,可以在設計作業(yè)時給學生設計學習支架,控制好作業(yè)量,還要做到因材施教,布置差異性作業(yè)。

通過這次的以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為主題培訓,讓在座的老師都對做好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一次干貨滿滿的學習,讓我們再次攜手共研,更好地優(yōu)化單元作業(yè)設計,服務學生,助力“雙減”。

語文教學設計范文篇4

教學目的:

1.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山行》,理解詩的意思,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愛祖國的教育。

2.學會本課3個生字。

3.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意,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2.難點: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過程 :

一、引入談話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有的同學在學前就會背許多首古詩,上學后,我們又學習了一些,誰愿意把你記住的古詩給同學們背背?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指名學生背古詩,說作者)

二、學習《望廬山瀑布》

(一)介紹作者

我們熟悉的《早發(fā)白帝城》、《贈汪倫》是誰寫的?李白是個怎樣的詩人?誰愿意介紹一下?(指名介紹李白)

過渡語:今天,我們再欣賞李白的另一首詩歌《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望廬山瀑布》

1.出示《望廬山瀑布》全文

2.自己小聲讀讀詩歌,找出本課生字,記記。

3.反饋:

“瀑”:注意右邊字形。

比較“廬”“爐”偏旁。知道“廬山”是我國名山,在我國山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

4.根據(jù)注釋自學,讀詩句,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

5.反饋:說說詩句中哪些詞語不理解?

6.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詩意,想象意境。

(1)詩句中描寫的是哪兒的景象?從哪兒看出的?讀題。(出示廬山瀑布插圖)

(2)作者來到廬山,望見廬山的瀑布,被廬山瀑布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著名詩句。作者在哪兒看廬山瀑布?你從哪看出的?(“望”即遠看,“遙”即遠。)

(3)作者在遠處遙望廬山瀑布,看到了什么景象呢?你從哪句詩中感受到的?(引導學生讀詩句,理解句意,想象意境。鼓勵中國學習聯(lián)盟膽想象,說出自己對詩句的理解,體會其意境??梢圆话丛娋涞捻樞騺碚?,談一句,指導讀一句。遇有曾經(jīng)提出問題的地方,注意反饋提問的學生。)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在陽光的照耀下,香爐峰頂彌漫著紫色的煙霧,像香爐里散發(fā)的煙一樣不停地升騰,遠遠看見瀑布像一條大河垂掛在山前。(板書:產(chǎn)生。)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保浩俨紡亩盖偷纳窖律巷w快地直瀉而下,使人懷疑它是從天上流下來的。

(4)讀古詩,說說作者筆下的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你們愿意欣賞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象嗎?(放錄像)

(6)廬山瀑布壯觀美麗,作者不由地對它贊嘆,面對廬山瀑布,吟出這首詩歌。誰愿意背誦這首詩,來抒發(fā)自己對廬山瀑布的贊美之情?指名背誦。愿意表達自己對廬山瀑布表達贊美之情的同學站起來背誦。

(三)小結(jié)學法

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望廬山瀑布》的?

(引導學生歸納:知作者、明題意、解詩意、賞意境、懂感情、會背誦)

三、學習《山行》

1.按以上方法自學第二首古詩。學懂的同學準備向大家匯報,以下方法自選:

(1)可以說說詩中描寫的意境。

(2)可以有語氣地朗讀或背誦。

(3)可以把詩中描寫的內(nèi)容用彩筆畫出來。

2.班內(nèi)反饋

(1)作者:杜牧。唐代文學家。被后人稱為“小杜”。

(2)題目意思:在山中行走。

(3)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什么了?誰愿意介紹?

3.學生自選方式進行匯報。教師注意引導理解重點詞句意思。

(1)遠上:山路向上延伸。斜:讀xiá。山間的石子小路彎彎曲曲。(在“徑”下板書:小路。)

句意:深秋季節(jié),一條碎石鋪成的彎彎曲曲的小路由山下一直伸向高高的山頂。

(2)第二行:在高高的山峰上,白云繚繞,隱約可以看見人居住的房屋。(由“白云生處”可看出山之高。)(在“生”下板書:形成、出現(xiàn))

(3)第三行: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兒深秋傍晚的楓林。

(4)第四行:被秋霜打過的紅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鮮艷。(板書:比)

4.朗讀、背誦古詩。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首寫景古詩,一首是我們所熟悉的有“詩仙”之稱的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我們又了解了一位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學習了他的《山行》。兩首古詩雖都是寫景,贊美祖國山河,但李白的詩雄奇豪放,想像豐富;杜牧的詩鮮明自然生動。課下我們可以讀讀李白和杜牧的其它幾首寫景詩,體會兩位作家詩歌不同的風格。

語文教學設計范文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學會抓住人物的主要特點來描繪刻畫人物。

⑵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運用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⑴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通過本文看到當時西南聯(lián)大怎樣的校風、學風。

教學重點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并運用細節(jié)描寫。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曾經(jīng)有位記者采訪金岳霖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蓖粼髀牶罅ⅠR反駁:“古有秦少游,今有雙黃蛋,我汪曾祺還要排在后面呢?!?/p>

二、作者介紹

汪曾祺(1920~1997),當代作家,江蘇高郵人。1939考入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深受沈從文影響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等。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顯現(xiàn)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致清逸秀異。

三、解題

從題目中我們能夠得到什么信息?

明確:寫人文章,并且作者對主人公十分尊敬。(金先生是作者選修課的教師。)

四、人物介紹

金岳霖先生,中國現(xiàn)代哲學家、邏輯學家。創(chuàng)辦清華大學哲學系,歷任清華、北大、西南聯(lián)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現(xiàn)代邏輯介紹到中國的主要人物,推動了中國對現(xiàn)代邏輯的研究,并培養(yǎng)了許多邏輯學者。

五、簡要介紹西南聯(lián)合大學(多媒體展示圖片)

六、課文分析

1、思考:作者寫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樣的個性?

明確:有趣。

2、問題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體現(xiàn)在哪里呢?有哪一處或幾處描寫給你印象最深?請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

(學生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進行問題的討論。)

3、多媒體課件以及板書配合歸納明確:

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

1、奇特的外貌:帽子、姿態(tài)、眼鏡、衣著。

2、奇特的行為舉止:在學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養(yǎng)一只大斗雞,同一桌吃飯;搜羅大梨、大石榴,與小孩比賽。

3、獨特的教學風格:

提問方式別出心裁——今天穿紅毛衣的女同學回答問題。

幽默的答問——以稀奇古怪的問題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問。

對話式教學——像蘇格拉底一樣,興之所至、自由隨意。

4、對專業(yè)理論的獨特理解:

枯燥的學問——他覺得好玩沈從文給他出“小說和哲學”的講題,他卻得出結(jié)論說二者沒有關(guān)系。

5、對友情獨特的珍惜:

林徽因死后,他還給她過生日;林國達死了,他在課堂不再風趣幽默。

6、對生活獨特的熱愛:

“誰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輪車上東張西望的老人是這樣一位一肚子學問,為人天真、熱愛生活的大哲學家?!?/p>

介紹金岳霖與梁思成以及林徽因之間的友誼,從中體會金岳霖的重情一面。

(多媒體展示三人合照。)

概括金岳霖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金岳霖是一位一肚子學問,為人天真、熱愛生活的大哲學家。

口頭作文訓練:請你把有趣的老師描繪出來,注意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點。

(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后請代表發(fā)言,學生猜。)

小結(jié):“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細節(jié)寫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獨特的風采。每當那率真、怪誕又滿腹經(jīng)綸的金岳霖形象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就會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掛上我們的嘴角。

七、布置作業(yè)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師或同學寫一寫。

語文教學設計范文篇6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3個生字。

2.朗讀、背誦課文。默寫三首古詩。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第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嗎?哪位同學能背一兩首呢?誰能背一背李白的詩歌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李白的詩歌《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望廬山瀑布》

1.解題,介紹作者。

(1)“望”是什么意思?

明確:遠看。“廬山”是個山名,在江西省北部,臨長江,靠近九江市,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誰去過廬山,或在電影、電視中見過,請一位同學說說他所見過的廬山的景色。

(2)這首詩是誰寫的呢?

明確:李白。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這首詩就是他游廬山時,看到廬山瀑布美麗壯觀的景象而寫下的。

2.朗讀詩歌。

讀前設問:詩人筆下的廬山是什么樣子的?作者先看到了什么?后看到什么?重點看什么?

明確:詩人筆下的廬山,山峰聳立,紫煙繚繞,瀑布飛懸,景色壯麗。從詩中看,作者選看到香爐峰,后看到飛流的瀑布,詩中重點描寫瀑布的壯觀景象。

3.學生輕讀古詩,借助字典自學此詩,初步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4.學生分組討論字詞的意思,教師巡視。

5.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感情。

(1)“日照香爐生紫煙”

①“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

“煙”,指的不是炊煙,也不是哪兒冒出的煙,而是指云霧。山峰高聳入云,峰上云霧繚繞,下面水氣升騰,整座山峰籠罩在煙霧之中。陽光一照,煙霧便呈現(xiàn)出絳紫的色彩,飄飄悠悠,縈繞山際。多美啊!

②在理解基礎(chǔ)上指導朗讀。

③讀后討論:“生紫煙”的“生”字若換成“升”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升”僅僅是向上升起的意思,而“生”除了這層意思之外,還有“產(chǎn)生”的意思。它活生生地寫出了香爐峰上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猶如仙幻一般的景象。所以“生”這個字作者用得非常好。

④誰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句詩中描繪的美景說一說。

明確:在陽光的照耀下,香爐峰彌漫著紫色的云霧。

(2)“遙看瀑布掛前川”。

①解釋字義,理解句意。

“遙看”:遠遠看去,這個詞與題目哪個字有關(guān)系?(與題目中“望”字照應)

“川”:指大河。

“掛”:懸掛。

遠遠望去瀑布像是掛在山前的一條大河。這句詩掛字用得好,因為瀑布在不停地流動著,從動態(tài)上看,就像一條巨大的河流,但平時河流都是流淌的,而這一瀑布卻由上而下地高懸,所以詩人用“掛”這個字寫出瀑布外形的壯觀。同時通過“掛”這個字使人體會到瀑布水流又快又急,而且山勢陡峭,僅僅通過一個字就寫出了瀑布的磅礴氣勢。

②指導朗讀。

(3)“飛流直下三千尺”。

①解釋字意,理解詩意。

“飛流”:是形容瀑布飛快地流下來,像飛一樣。

“直下”:直下來。

“三千”:不是一個確數(shù),形容瀑布很長。

站在山下向上望去,瀑布從陡峭的山上筆直地飛快地流下來,足足有三千多尺長。

②這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夸張的修辭方法,“三千”不是一個確定的數(shù),只是夸張地說出瀑布很長,氣勢很大。

③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行詩句“疑是銀河落九天”。

①理解詞語,體會詩意。

疑:是懷疑。

銀河:也稱天河,由許許多多恒星構(gòu)成。晴天夜晚,天空呈現(xiàn)出一條明亮的光帶,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河流,所以叫銀河。

九天:古時傳說天有九層,這里的“九天”指天的最高一層,也就是天的極高處。

這瀑布真像是銀河從極高的天上落下來了。在這句詩里,“落”和“掛”一樣用得精巧。好像天上突然發(fā)生了變化,無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掉到人間。

②指導朗讀。

③反復朗讀全詩,體會感情進而背誦全詩。

(三)理解詩人的寫作手法

1.詩人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懫俨嫉?

明確:先寫背景再寫實景,先寫靜態(tài),再寫動態(tài),最后寫聯(lián)想

2.詩人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方法。

3.你讀了這首詩有何感受?

祖國山水壯美,熱愛之情油然而生。

(四)布置作業(yè)

1.辨字組詞

2.解釋詞義

遺:

直下:

3.填空:

(1)《望廬山瀑布》是唐代詩人()的作品,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五)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第二首古詩《山行》。

教學步驟 :

(一)復習導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山行》

1.解題,介紹作者。

(1)《山行》這題目是什么意思?

明確:在山中行走的意思。

(2)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

杜牧:(803~約852年)唐代文學家。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其詩繼承了盛唐許多優(yōu)點,溶前賢闊大仆茂的精神,創(chuàng)與之個性相適應的新風格。在晚唐詩歌綺麗的傾向中,顯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語言明麗雋永,豪邁爽朗,獨具風格。在晚唐的詠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杜牧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試讀全詩,理解詞語的意思。

遠上:向山的遠處伸展。

寒山:深秋季節(jié),天氣漸冷,山上草木枯黃,給人一種涼意,故稱寒山。

石徑:石頭小路。

斜:在這首詩中應讀xié,意思仍當傾斜解釋,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處:指飄浮著白云的地方。

坐:因為的意思。

愛:真愛,留戀的意思。

楓林晚:傍晚時候的楓樹林。

霜葉:指被秋霜打過的楓葉。

紅于:比……還紅。

二月花:春天的花。

3.學生根據(jù)詞義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深秋季節(jié),高山上有一條石頭小路,彎彎曲曲地向遠處伸展。

在山上飄浮白云的地方,隱隱約約地看得見有住人的房子。

我所以停下車子不走了,是因為我喜愛這夕輝晚照下的楓樹林,要好好欣賞一番。

被秋霜打過的楓葉,比春天的鮮花還要紅艷。

4.深究古詩意思。

(1)《山行》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明確:《山行》描寫的是深秋季節(jié)的景色,詩中寫“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詩人寫的是楓葉紅的季節(jié),楓葉紅的季節(jié)是秋季,所以《山行》描寫的是秋季的景色。

(2)詩人筆下的深秋季節(jié)的山林景色圖,還寫了哪些景物?你覺得怎樣?

明確;詩人筆下除了寫楓林外,還寫了寒山、石徑、白云,這四樣構(gòu)成了一幅秋色圖,給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覺。

5.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熱愛之情。

6.指導朗讀。

(三)小結(jié)

?山行》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于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chuàng)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本詩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四)背誦這兩首詩

(五)板書設計

山行

遠景:寒山、石徑、白云,人家

近景:楓林晚,霜葉紅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第三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兩首古詩,誰來給大家背一背。

(二)學習古詩

1.解題、介紹作者

(1)“憶”,回憶,想念。

(2)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著名詩人。九歲就以文才出名,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才十七歲。他多才多藝,還是著名畫家,且擅長書法,又通音樂,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與另一位唐代詩人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

2.朗讀詩歌,思考:詩人筆下寫了哪些內(nèi)容?

3.學生輕聲讀古詩,借助字典自學此詩,初步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4.學生相互討論字詞的意思,教師點撥。

5.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三)理解詩人的感情

學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

(四)布置作業(yè)

默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五)板書設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倍思親

獨 兄弟

少一人

教案點評:

這篇教學設計示例在教學上的側(cè)重點是想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古詩,最后達到熟練背誦的目的。在熟讀成誦的基礎(chǔ)上,教師再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讓學生結(jié)合對詞語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詩歌的意思。最后,老師再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寫作上的一些特點。針對這種教學思路,同時設計了配合教案的多媒體演示課件,用來輔助老師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