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教學反思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如果沒有教學反思的加持,我們是無法在教學中更好地展示個人能力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山中》教學反思8篇,感謝您的參閱。
《山中》教學反思篇1
?山中雜記》一課,是一篇內(nèi)涵豐富,情理兼喻的散文。我在品讀文章時,恨不得把所有自己感悟到的,一絲不落的全教給學生。從教學一開始,我就不肯放過每一個段落,總要“指點幾句”,就連應該引讀而過的第一至第四段自然,我也句斟字酌的指導學生朗讀,在非重點段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教學時間。結(jié)果,我?guī)е鴮W生繞了許多彎子,“繞了好久”才“繞”到重點段,剛品讀完重點段,一節(jié)課已經(jīng)結(jié)束,教學任務沒有很好的完成。
我懂得一定要抓重點詞語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但本課中重點詞語抓得過于細碎,減慢了教學節(jié)奏。
引導學生品讀課文重點段落時,只需抓住其中一兩個詞語,幫助學生合理展開聯(lián)想即可,我卻“詞詞死摳”,在品讀重點段時,先后抓了“弱不禁風、倚枕傾聽、心魂俱靜”等多處,使文章的品讀十分瑣碎,一個一個詞語的“抓細”,使教學“慢騰騰的”,反而使真正的重點“快樂”很不突出,更減慢了教學速度,重點不突出,沒有引起學生的共鳴,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抓好重點段教學,在教學中切實分清哪里是重點段,要精講;哪里要引導學生略讀過去。品讀重點詞語,只抓一兩個重點詞語,抓實、抓牢,“以一點帶一段”,使教學重點凸顯出來。要學會一些抓重點段、重點句、重點詞語的方法。
《山中》教學反思篇2
作為一名教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出一節(jié)好課,一節(jié)大家都認可的成功課。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內(nèi)涵豐富、可操作性極強的語文教材,渴望成功的心理會更強烈一些。
面對剛剛講完的《山中訪友》一課,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這一點。我校的教學評估一年也只有一次,我們從教的時間是何其有限,成功的體驗對許多人來說是何其的珍貴。我是個很幸運的語文教師,在自己語文水平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在放棄生物從事語文教學的10次教學評估中,無一例外的獲得的一類課,而且近三年來穩(wěn)居語文組的第一名。這個成功,有幸運,但決不是偶然。下面就以《山中訪友》一課談談自己的一點經(jīng)驗。
?山中訪友》一課的總體教學設計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力求挖掘出本課教材的特色,同中求異,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和與眾不同的收獲。為此,我的教學設計的著力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教學實踐,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力求用“美”的課件感染學生。為了讓課件更“美”一些,為了讓課件更好地展示出教材的優(yōu)美之處,我在課件中插入了本課的flash朗讀素材,集圖片、文字、課文朗讀、音樂于一體,讓學生在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感知課文;其次在其他幻燈片中,或以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為背景,或用圖片展示林中朋友的美麗形象,讓學生的視覺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同時,課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名稱設計中也突現(xiàn)“美”,主體部分設置了“美文聽讀”、“美文美讀”、“美文研讀”等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美”的感知無形中又是一種強化。
二、力求挖出主題的深度,讓學生有新鮮感。對本課主題的挖掘,我是分三步走的:通過美文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是淺層次的;通過美文美讀,學生此時對主題的感知是實實在在的,真真切切的;通過美文研讀中問題二的解決,學生對本文的主題是有深度的,不在停留在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愛,同時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讓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要愛護、關(guān)心大自然中的一切。
三、力求將聽、說、讀、寫的訓練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本課設計以讀為主線,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又分別有所側(cè)重:美文聽讀中有美讀的示范,又是聽的訓練;美讀的要求是“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把她朗讀出來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是讀與說的雙重結(jié)合;研讀則要求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情境演讀、習作美文則主要進行寫作水平的訓練,等等。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訓練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
四、力求充分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個教學設計是以學生為主的,除了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其他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四人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的,整個課堂是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真誠對話過程。在輕松的學習交流中,他們的合作、探究中學習方法進一步完善。
五、力求課堂教學的完整與和諧。本課的學習導入是以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開始的,課堂小結(jié)以方舟的小詩結(jié)束,不僅結(jié)構(gòu)完整,而且兩則材料又都與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有一定的聯(lián)系,不僅增強了本課文學方面對學生的熏陶,而且它們與教材很和諧的統(tǒng)一到了一起,教學拓展的有了寬度。
正是這些方面的努力,使得我的這節(jié)看似簡單的課有了許多的亮點,學生學習的眼睛亮起來,激情高漲了起來,我的課才隨之而“亮”了起來。我想,只要每個教師在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多設計一些亮點并且努力實踐,你的課也可以“亮”起來。
《山中》教學反思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會文章達出的博愛精神。
2、了解作者,掌握生字生詞。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會文章達出的博愛精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聽寫字詞。
2、簡介作者:冰心
二、出示目標
三、新授:
1、默讀課文,考慮問題:課文寫了哪幾種動物?“我”感受到了哪些樂趣?
馬溫馴
狗馴良尊重動物
貓活潑關(guān)心動物
鳥快樂欣賞動物
蟲可愛
2、考慮:依照怎樣的順序介紹的?
(由大動物到小動物的順序介紹的)
3、重點朗讀(7-11)自然段,考慮:介紹了鳥的哪些內(nèi)容?
(同學同桌討論后回答)
4、熟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博愛精神。
四、作業(yè):練習自身喜歡的段落。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詳略得當?shù)膶懛ā?/p>
2、體悟語言,積累好的詞句。
教學重點:
學習詳略得當?shù)膶懛ā?/p>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出示目標
三、學習新知:
1、結(jié)合(7-11)段,考慮:課文中怎樣描寫小鳥一家相親相愛的情景?為什么重點描寫它們?
(從對鳥的描寫中,最能體會出存在于動物之間的偉大的愛)
2、體會作者是如何布置內(nèi)容詳略的?
(馬、狗、貓、蟲)——略寫
鳥——————詳寫
3、朗讀全文,進一步體會各種動物給作者帶來的樂趣。考慮:作不為什么能從各種動物身上感受到那么多的樂趣?
(尊重、關(guān)心、欣賞動物,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動物)
4、體會好的句子,積累。
5、朗讀課文。
6、談感受。
四、小結(jié):內(nèi)容和方法。
五、作業(yè):預習下一課。
《山中》教學反思篇4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gòu)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題目《山中訪友》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尋訪一位朋友,但讀至第三自然段,我們會猛然發(fā)現(xiàn)作者通篇運用了想象、擬人的手法將山中的景化作友人。作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感悟語言文字的情感”與“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是這節(jié)課的兩個重要的教學目標。為此,我在開篇的時候設置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袄首x課文,想像課文中的情境,好好想想作者在山中訪問了幾位朋友?”以讓學生充分了解作者的行文內(nèi)容以及結(jié)構(gòu)。接著是讓學生在默讀的基礎(chǔ)上思考“你覺得作者與山中朋友的感情如何?你在哪里體會到了?”。以這個問題帶動學生感受文中語言文字的情感。學生在默讀、匯報交流中都提及了文章運用了許多優(yōu)美的修辭句子。在指導學生進行情感朗讀的同時,一并讓學生體會當中的表達方法特點。在第一課時里,我就讓這兩個問題作為主線問題,讓學生在充分把握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感受文中表達方法的特點。
在第二課時中,重點在于作者是怎么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表達情感的,以及體會句子的美妙之處。當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說出了
“鳥兒、露珠、樹”
對作者的知心話后,我本來可以引導學生:“明明是聽到鳥兒的鳴叫,作者卻說……鳥兒呼喚我的名字。明明是看到晶瑩的露珠,作者卻說……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明明是作者看著每一棵樹,作者卻說……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弊髡邽槭裁匆@樣說?──這是關(guān)鍵的一問,可惜,我做得不足。如果當時我能體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相信學生對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會更深刻??上М敃r上課時,我就直接將想象這種表達方法跟他們講了,而側(cè)重點也放在了“想一想作者平時還會到林子里去和朋友們做什么?”或許是缺乏前期對表達方法的深刻理解,導致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思維展不開。
如果再上這一課,我會以“情”這條主線設計教學,把體驗文章的情感與學習文章的表達更完美的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情感,在感受句子情感的同時體會表達方法,然后再學以致用,在體會表達方法的基礎(chǔ)上拓展思維訓練。
《山中》教學反思篇5
秉承著這一目的`與宗旨,我進行了《山中訪友》的授課。重點是通過課文隨堂講解,教授孩子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并運用到今后的寫作當中,這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以下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反思:
一、教師評價、激勵語言到位,學生參與程度高。
在觀看研修視頻中,我充分體會到了教師評價語言的重要性,因此,此次授課我特別關(guān)注到了這一點。我抓住每一個可以鼓勵、表揚孩子的機會對其進行點評:寫字姿勢、課文朗讀、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以及準確性方面。我真的發(fā)現(xiàn),與以往的課堂不一樣了,孩子們都愛舉手發(fā)言,積極性特別高。
二、課堂環(huán)環(huán)相扣,自然順暢。
一節(jié)優(yōu)秀的課堂背后必定是教師精心的設計,作為一節(jié)樹標課,我想盡我最大的努力做好。因此,不僅僅是教師要備教材,同時教師還要備學生。于是,我盡可能地設想到每個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特殊情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此,吃透課本,吃透學生,才能將課堂了如指掌,進行得自然順暢。
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我們要以學生為主,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本節(jié)課中,我以第一個比喻句、第一個擬人句為例,進行教學,之后讓學生模仿著來分析句子中的修辭手法。起初可能很難,但是慢慢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模仿能力、發(fā)現(xiàn)能力都很厲害,課堂一下子就活了。
四、教學與寫作相結(jié)合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本節(jié)課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在教授孩子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同時運用小練筆、課后作業(yè)讓孩子復習修辭手法的使用,對今后寫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有優(yōu)點,同樣也有不足之處:
一、教學形式單一,缺少合作、交流學習
由于課程設計的原因,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小組、同桌之間的交流、討論,大部分時間是老師與學生個人的對話。這樣給孩子交流的時間少,思想的碰撞少,得出來的觀點就比較單一。所以在今后的課堂上,我會注意將更多的時間交給孩子,讓他們學會自主、交流、合作,進行探究式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二、教師語言感染性不夠強烈,學生體會自然美有待提升。
?山中訪友》這篇文章比喻、擬人的修辭運用得相當準確、恰當,語言優(yōu)美,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但是,在授課過程中,我雖然注意到了這一點,呼喚山泉哥哥、溪流弟弟、白云姐姐等等,但是,在語調(diào)上還有待改進、提高。
我一直堅信,優(yōu)秀的老師帶給學生的課堂必定是美的享受,因此,我會更加努力的!
《山中》教學反思篇6
人類的潛能是無窮無盡的,學生的潛能更猶如一座待開發(fā)的金礦,尤其是學生的想象能力。據(jù)調(diào)查,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及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想象能力逐漸下降,初中階段尤為重要,學生升入中學,怎樣培養(yǎng)他,他就會成為怎樣的人。所以,在課改形勢下,我十分注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文章《彎彎的月亮》中老師的彎彎的月亮只能像小船,學生星子成為老師后,讓學生充分想象:像豆角、像眼眉、像鐮刀星子老師的做法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我真怕自己會成為扼殺學生想象力的殺手,所以我在課堂上也有如下嘗試。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注重培養(yǎng)
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應貫穿于課堂及課外,如《山中訪友》值得每一位學生學習,初看這篇課文,我也被它深深吸引,所以在備課中我也想通過這一點想象來突破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首先由教師出示文題,讓學生揣測文章的內(nèi)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合理想象、表達,從而引入本課。學生談的豐富極了,有的認為去訪一位隱居的老人,有的認為去訪問看林人、熊,從而教師加以引導,引導其合理想象、表達。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
學生的想象能力真的不可估量,甚至比教師自身都豐富,在具體課堂中,我真的體會到了,若真的不設置這樣的情境,學生的想象力、作文能力不可能提高。在綜合性學習中,我讓學生選出喜歡的語段,有感情的朗讀,學生很容易進入情境。學生有的模仿《山中訪友》中的寫法,有的從另一個角度去想象,人類制造出廢舊污染空氣,讓你呼吸,人類還砍伐你,你為他們付出了那么多,結(jié)果遭此厄運,你不難過嗎?學生說出了很多保護環(huán)境的好辦法,而且認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聽著學生的表述,我感到欣慰,同時也產(chǎn)生了和幸福感。是的,學生的想象力大無邊,我們更應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他們的想象力在無邊的基礎(chǔ)上再擴大。
三、評價上鼓勵標新立異
學生也需要成就感,成功是成功之母,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應跟上,對學生極富創(chuàng)意的想象應給予高度的評價,學生會更加積極地想象。學生評價打分后,說出評價的理由,有了這種鼓勵措施,想象的同學、評價的學生都會把想象力作為評價一個人一條標準,也轉(zhuǎn)變了以往靠分數(shù)、名次來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學生的想象力會更豐富、更樂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通過評價,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的增強,作文能力明顯提高。
在新課改教學中,雖然只是初步嘗試,但我會堅持,也會繼續(xù)探討其他方法,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山中》教學反思篇7
手捧散發(fā)著油墨清香的課本,我和孩子們進入了小學階段最后學年段的學習。
打開語文書本,第一單元的《山中訪友》向我們傳遞了作者對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渡接辍芬晃臑槲覀兠枥L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村雨景圖?!恫菹x的村落》以豐富的想象,帶我們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草蟲世界。離開想象世界,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我們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獨特的景致帶給人們無限的美感。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著我們用心靈去傾聽,去感受。于是我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隨著作者李漢榮到山中去拜訪了他的朋友們。
一、設疑入境
初讀課題《山中訪友》我馬上想到了:“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薄斑h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币虼?,課文教學法的導入并以《尋隱者不遇》的經(jīng)典詩篇誦讀中進入了對課文學習的思考,詩人對隱者的尋求不遇,那么他會遇到什么呢?這種張冠李戴的導入引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可是細讀課文才知道作者筆下的“友”那是大自然的精靈:古橋、樹林、山泉、小溪……古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走進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互換眼神、自己也成了一棵樹,山泉捧出明鏡讓我梳妝......這一切唯有童心才能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童話般的世界”。好吧,讓我也像作者一樣“帶著滿懷的好心情”領(lǐng)著孩子們在童心世界里飛吧!教學中通過快速讀課文,找出直接描寫作者心情的句子,并通過課文首尾兩個句子的寫法和句子中的詞語揣摩作者的心情,從而找到了整篇文章的教學情感基調(diào)。在這種基調(diào)的熏陶下尋找作者到底訪問了哪些朋友,用筆在書上圈劃出來,并引導學生逐一和他們親切地打招呼:老橋老朋友、樹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云雀弟弟 .......一種親切、和諧的課堂氛圍悄然形成。
二、讀“友”“感”情
本文有著詩一樣的韻律和情懷,飛揚著作者豐富的想象,從文字背后透射出詩人一般鮮活的氣質(zhì)和性情。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大膽地放手讓孩子們在誦讀中,領(lǐng)悟作者描寫的意境、表達的感情。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到作者拜訪了哪些朋友;再讀課文,對最有趣的朋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拿起筆在文中寫寫畫畫,留下了自己的閱讀感悟:
1.讀出對“橋”的尊敬;
2.讀出與“樹”的知己;
3.讀出對“泉、溪、瀑、崖、云、雀”之熱切;
4.讀出對“落花、落葉、石頭”之敬畏;
5.讀出對“天地”之感恩
配樂朗讀,學生們興趣盎然地翩翩起舞,“小鳥向我飛來了!”聽著悠揚宛轉(zhuǎn)的音樂,孩子們似乎自己真的生了一對翅膀,拍打著飛向那蔥郁的樹梢,藍絲絨一樣的天空中漂浮著雪一樣的白云,它們無憂無慮地飄動,或濃或淡,或聚或散,還時不時地變換形態(tài),在這樣的天空中飛翔真舒服,喳喳的云雀在空中微微蕩漾。合上書本,腦海里浮現(xiàn)出童話般的世界老橋老朋友、樹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云雀弟弟 .......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大宅院、一個村落墟里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人與自然合一,人與自然共生。
帶著滿懷好心情隨著作者在優(yōu)美的字里行間里飛,真浪漫!
三、仿段練筆促表達。
本課的教學要在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領(lǐng)悟文章表達上的特點(第二人稱寫法,面對面的描寫與抒情和物我交融的獨特感受)及多種修辭方法的綜合運用。在教學“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一段時,作者連續(xù)跟六個朋友打了招呼,引導學生再想一想:這山中還可能有哪些朋友,你能像作者一樣說一說嗎?(你好, 的 !你 )
《山中》教學反思篇8
這節(jié)課我把許多問題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學討論,讓他們自己通過合作、探討,找出答案。學生有了競爭的天地,有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熱情高漲,引發(fā)了多姿多彩的閱讀體驗。
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象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gòu)思新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著作者把自己想象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讀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不熱愛生活呢?那“童話般的世界”是老少皆宜的。
當你帶著好奇和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完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云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并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平凡人生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