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反思來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不少教師在結束工作后,都是會寫一份教學反思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江雪教學反思教學反思5篇,供大家參考。
江雪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篇1
?江雪》教學反思
一、內容簡介:
?江雪》這首詩描寫了天際雪紛紛,大地靜悄悄,群山不見飛鳥,道路斷絕行人,只有漁翁一個,迎風抗雪,孤舟獨釣的畫面。
二、失敗案例
師:孩子們,還記得我們在這學期認識了哪些唐代大詩人嗎?
生:李白、王之渙。
師:還記得這學期我們學過的他們的詩篇嗎?我們一起來背誦。
生:背誦《早發(fā)白帝城》、《登鸛雀樓》。
師:孩子們背誦的真不錯。你們知道嗎,唐朝出了許多了不起的大詩人,除了李白、王之渙,還有一位名叫柳宗元的詩人,他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江雪》(板書課題)。昨天你們預習了這一課,誰來說說古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
生:江上下雪了。
江上的雪。
江上到處都是雪。
師:這里的“雪”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冬天來了,下雪了。
師:是江上下的雪嗎?
生:不敢回答,似乎不明白自己該怎么表達。
師:“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反思:開課的復習導入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也是為了讓學生認識柳宗元,讓這個名字在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引入新課的環(huán)節(jié)上浪費了一些時間,并對容易寫錯的“柳”字沒有重點指導,所以課后很多學生寫錯了這個字。最失敗的地方應該是對課題的理解,本來學生的理解還是比較準確,只是沒有說出“雪景”一詞,老師為了完成教案中勾畫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一教學環(huán)境,費盡周折,想方設法地引導學生說出這個詞語,為難了學生,也為難了自己。三番五次地提問為學生學習設置了障礙,把剛剛激發(fā)起來的'學習熱情一下撲滅。從這里可以看出,教師的課前預設不夠,沒有利用好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反而被教案所束縛,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捆綁了自己的思維,對后面的教學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課后,我重新修改了教案:
師:孩子們,還記得我們在這學期認識了哪些唐代大詩人嗎?
生:李白、王之渙。
師:你們的記憶力真好!你們知道嗎,唐朝出了許多了不起的大詩人,除了李白、王之渙,還有一位著名的大詩人“柳宗元”(隨機板書),讓我們一起來齊讀他的名字三遍,注意觀察“柳”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他的。
生:讀作者姓名,自主知記“柳”,匯報知記方法。
師:唐代大詩人柳宗元一生寫下許多不朽詩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其中一首《江雪》,(板書課題)。昨天你們預習了這一課,誰來說說古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
生:江上下雪了。
江上的雪。
江上到處都是雪。
師:是呀,下雪了,大雪中,詩人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一起讀讀古詩,看看詩中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
三、成功案例
師:結合插圖讀讀古詩的最后兩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生:有一個人在釣魚。
師:再讀古詩,想想,作者說這個釣魚的人是什么樣的?
生:穿著一個衣服,帶著帽子。
師:詩中的哪個詞語寫這個釣魚的人?
生:蓑笠翁。
師:你們找得真準確。蓑笠翁就是寫這個釣魚的人。“蓑”是指蓑衣,蓑衣試用棕樹干上的葉片做成,所以,“蓑”字的部首是草字頭;“笠”是指釣魚人頭上戴的斗笠,它是由竹葉做成,所以“笠”是竹字頭。蓑衣和斗笠都是用來防雨防水的。“翁”就是指那個釣魚的人,你們猜猜他是誰?
生:漁翁。
師:他不是漁翁,他就是這首詩的作者柳宗元。請同學們再認真讀一讀最后兩行詩,想一想,你還讀懂了哪個詞語的意思?你的小腦袋里還有哪些小問號?
生:我讀懂了柳宗元在一條小船上釣魚。
我讀懂了柳宗元很孤獨。
我讀懂了天氣很冷,別人都回家了,只有柳宗元一個人在釣魚。
師:說得好。這么冷的天,他為什么不回家?
生:他很堅強,不怕冷,想多釣點與魚回家。
師:有點道理。不過柳宗元不是漁翁,他不用靠釣魚養(yǎng)家。剛才有個孩子說的好,他從詩中讀懂了詩人的內心很孤獨,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生:不知道。
師:這要從當時的歷史說起:那時候,柳宗元因為在朝廷搞改革不被人理解,而且還遭受*人的迫害,心中的理想不能實現,內心感到十分痛苦,于是一個人來到寒冷的江面上釣魚,來排解心中的郁悶。
生:專注地聽老師介紹古詩的寫作背景。
師:剛才有個孩子說柳宗元很堅強,分析的很好。柳宗元在這么冷的天一個人釣魚,不僅僅是為了發(fā)泄自己的郁悶,還變現出他像不怕寒冷一樣不怕小人的迫害,他要和這些人斗爭到底,絕不會因為遭受迫害而放棄自己內心的理想,他真的是一個很堅強的人。所以說,最后兩行詩即寫出了詩人的孤獨,也表現了詩人的堅強,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兩行詩呢?請你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練習朗讀。
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練習朗讀。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進展的比較順利,在引導學生理解古詩意思時做到了尊重學生,通過讓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詩意,并在體會作者情感時,恰當地插入了寫作背景的介紹,把學生拉回了那個遠古的時代,讓學生走進詩人的生活,能與詩人在思想和情感上進行交流,并產生共鳴,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朗讀也再上了一個臺階。)
江雪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篇2
?江雪》這首詩,描繪出一幅肅穆感人的南國江鄉(xiāng)雪景圖。全詩的意境,在“孤”和“釣”二字上。詩中充滿了寒意,令人讀之不寒而栗,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這首詩,并不是單純地在描繪中國江鄉(xiāng)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遠的。它不是為了寫雪景而寫雪景,而是通過雪景來贊美老翁“獨釣寒江”的精神;通過“獨釣寒江”的老翁,進而歌頌為堅持正義而斗爭的人們。在詩人筆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樣鮮明,令人難以忘懷。后世許多山水詩不能超過它,人們畫山水畫也多以這首詩為題材,千百年來傳誦不絕。 教學中我按照:解題——讀詩——釋意——悟情——吟詩——拓展展開教學。第一步,讀通,讀順,讀出詩的停頓,為下一步理解古詩做好鋪墊;第二步,尋,以詩題為鑰匙,讓學生從字里行間搜索“雪”,理解詩的字面意思;第三步,想,以想象促進古詩意境的感悟,體會作者在詩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第四步,串,以一篇帶多篇,課外延伸,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課堂一開始,我就引導學生以題目為鑰匙,讓學生讀完題目后,猜一猜這首詩的大概內容,其實就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學中,我讓學生反復朗讀,讀中想象。領會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充分地讓學生對詩進行感受,充分地讀,才能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我在指導讀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每一次讀都有所收獲,如讀準確,讀流利,熟讀或背,讀中理解,讀中體會,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盡情地讀,或默讀靜思,或高聲吟唱,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使詩所塑造的形象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畫面,與作者展一心靈的對話,從而獲得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江雪》這首詩中作者一腔的憤懣苦悶,郁結在胸,以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動來發(fā)泄他對朝政的不滿,來表露他對憤世恨時且又孤芳自賞的感情。這種感情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是能夠有所體會的,但如果要和詩人引起共鳴卻還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畢竟還是孩子。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學生的成長,對于他們對于這首的感悟將不斷發(fā)生變化。這也是古詩的永恒魅力!
★ 《江雪》語文教學反思
★ 江雪教學課件
★ 民族音樂教學實錄與反思
★ 江雪賞析
★ 唐詩三百首——《江雪》
★ 《江雪》柳宗元
★ 《雪》的教學反思
★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 江雪柳宗元_江雪古詩
文檔為doc格式
江雪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篇3
?江雪》語文教學反思
?江雪》一課,我設計時想面面俱到,結果面面不到,比如問題的提出、猜測、背景資料的補充、朗讀、體悟、引讀、背誦、書寫,內容太多,一個內容來不及總結就跳入下個環(huán)節(jié),引讀時,教師的情感出來了,有精彩,但學生還是浮在字面的理解上,畢竟他們的經歷感受與我們大人的體悟相差太遠了。所以老師再精彩的引,再有感情的讀,對學生而言有些突兀。這也跟整節(jié)課所營造的氛圍是分不開的,之前的30分鐘,我并沒有很好的營造那種冷清,憂傷。反思如下:
成功之處:
1、立足學生,目標明確、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愛讀古詩,愛聽詩人的有關故事的特點,問題多,還不能提出有層次,有水平的問題,我們把“讀”作為貫穿整個教學的主線。采用半開放的問題教學引領學生體悟作者的情感。出示背景,帶講故事,學生學得更深刻。學生學的是比較扎實的。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讀的是十分充分,說的也到位。
2、把傳統教學與合作探究融為一體。
傳統的詩歌教學中,是學生逐句逐字的翻譯,讀一句,解釋一句,最終落實到背誦上。特別注重老師的指導朗讀。在理解詩意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充分的自學,再在組內交流,最后形成較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面廣了。
3、教師的語言能較好的引導,激勵學生,營造氛圍。
無論是在巡查個人學習,還是小組學習,還是學生的匯報環(huán)節(jié),老師都能及時的表揚、激勵。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環(huán)境中展示,老師的引讀都適時的引導學生讀的不同層次。
不足之處:
1、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和目的不明確。
比如第三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讓學生在自學之后沒有提出問題,直接啟動小組合作,讓他們交流詩句理解,即降低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三年級的學生應該在自學之后會迫不及待的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的,可能礙于公開課,把自己最想表達的壓制住了吧。所以此段的教學不像其他班學生一樣有很多的生成。
2、老師不敢放手,牽引過多。
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意,更好的體悟作者的情感,設計了兩段精彩的'引讀語,結果老師的情感出來了,學生還未進入狀態(tài),老師的精彩代替了學生的精彩。
3、小組的建設不完善
如小組自學的指導,方法的指導不夠,小組發(fā)言時,讀課文時,請到的小組能做到認真表達,其他的小組的傾聽習慣,補充發(fā)言的習慣都要加強指導。發(fā)現班上的一個小組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小組讀音時沒有很好的宗旨,老師只是沒給他們組加分,并沒有指導如何做。
4、缺乏教育機智
在教學中有學生問到了“蓑笠是什么?”可先問問有沒有學生知道,再出示插圖,看了插圖還不知道,告訴他們下節(jié)課老師專門給他們講講。還有學生說到了漁翁釣魚是吃多了沒事干的時候,老師可反問他一句:“你為什么這樣認為呢?”而不必當做沒聽到。
?江雪》的教學,雖說面對的是四年級的學生,拓展延伸不可過多,但適當的牽引更有助于加深理解,讓學生學到學習古詩的方法---同類相比。學《江雪》中體會蓑笠翁形象時可與清代王士禎作品《題秋江獨釣圖》中的漁翁作比較。(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體會同是釣,但釣的季節(jié)不一樣,釣的心情不一樣。更突顯老翁的孤寂。課后可讓學生再把這首詩與柳宗元后來寫的一首《漁翁》作對比??纯醋髡咝木车淖兓?。這樣,學生積累的東西就多起來了,海徳格爾說“詩”就是“思”,拓寬詩界限的目的是為了走向文字的深遠和思想的深刻,雖然我們走的是國學啟蒙之路,但我們?yōu)閹熣咝枰羞@個高度。
教材,不過是個例子,我們只有用好這個例子,才給教材賦予新的生命力。我們的課堂才有活力。
江雪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篇4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出了一幅肅穆感人的江山雪景圖。全詩的意境,在“孤”和“獨”二字上。詩中充滿了寒意,令人讀之不寒而栗,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在詩人筆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樣鮮明,令人難以忘懷。但這首詩,并不是單純地在描繪中國江山的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遠的。它不是為了寫雪景而寫雪景,而是通過雪景來贊美老翁“獨釣寒江”的精神,更是詩人想借詩中寒江獨釣的漁翁來抒發(fā)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表達自己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根據《新課標》中對小學古詩文的要求:“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學《江雪》這首詩時,我把理解詩句,感受詩歌豐富的內涵作為教學重點。因為詩人所處的年代十分遙遠,學生的情感難以與詩人產生共鳴,所以我又把體會詩的情感,感悟詩的意境作為教學的一個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做到:
一、反復朗讀,讀中想象。
誦讀詩歌,有助于我們欣賞它的優(yōu)美意境,領會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藝術熏陶。有道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充分地讓學生對詩歌進行感受,充分地讀,才能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我在指導讀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每一次讀都有所收獲。課開始時,引導學生把古詩讀準確,讀流利,接著引導學生自讀,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理解了詩意后讓學生抓住關鍵字讀,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盡情地讀,或默讀靜思,或高聲吟唱,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使詩所塑造的形象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畫面,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從而獲得與作者情感的共鳴,讀出詩所表達的意境。
二、創(chuàng)設情景,感悟意境
古人云:詩言志,歌詠言。所以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是在學生理解詩文大意后的升華。把學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教學中,我通過抓關鍵字、讓學生看圖、音樂渲染、感情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體會漁翁的孤獨,使?jié)O翁孤舟獨釣的形象深深地扎在學生的腦海中?!督愤@首古詩的意境是凄涼、空靈的,所以,我特地找了一曲節(jié)奏較為緩慢的古箏曲,來襯托那凄涼的意境。文字是理智的,音樂是情感的,用音韻之美誘導學生身臨其境,把詩詞意境與音樂意境融為一體,使學生得到真正的情感體驗。再次,我讓學生想象畫面,討論畫面給人的感覺來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自古以來,詩畫本為一家,許多優(yōu)秀詩詞其實就是一幅幅秀美的圖畫,古代許多詩人又是畫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弊寣W生讀讀古詩,體會畫面所表達的詩歌的意韻,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熱情。
三、比較閱讀,深入感悟。
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經說過:“語文教學要有三度——深度、廣度、溫度,但是廣度決定深度?!睘榱俗寣W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漁翁形象,此時,我設計了拓展閱讀,通過一首古詩帶學其它古詩,讓學生通過對兩首詩的辨析對比,進一步地重新感悟漁翁,讓漁翁的形象更加飽滿。同時讓學生明白:人生經歷不同,詩人寫作心境也不同,寫出來的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相同。
遺憾之處:本節(jié)課容量較大,自己感覺在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誦讀詩句做得還不到位,在教學中,我也感到時間不夠充分了,只是為了趕教學內容,我還是舍了指導的精到,所以感覺學生沒能真正的把詩人那種孤獨郁悶的心情讀出來。
江雪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篇5
?江雪》是一首極具畫面感的古詩。所以在導入時我先出示了兩幅色彩鮮明、景物突出的畫,然后讓學生說說看了這兩幅圖能想到哪兩首詩,從而引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句話,為學習《江雪》時引導學生列舉意象、想象畫面作鋪墊。之后指名讀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因為課前預習工作比較到位,所以學生基本都能讀正確,只強調了“徑”和“蓑笠”的讀音。同時我對生字孤進行寫字指導,目的并不在于讓學生學會寫這首詩中的這個字,而是在于時刻提醒學生讀與寫是分不開的,會讀還要會寫。
為了讓學生把握意象、理解詩意,進一步感受“詩中有畫”的含義,我嘗試和學生互動合作,捕捉詩中意象,一步步將《江雪》一圖展現在黑板上。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頗感新鮮,課堂氣氛也由此顯得更為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此次是由我來執(zhí)筆,但我想若全程讓學生邊說邊畫,效果可能更佳。它給我的啟示是語文的教學方式可以是更加多樣的,語文課堂可以是更為多彩的。
?江雪》又是一首極富內涵的詩。因此,我先從一二句詩展現的環(huán)境入手,結合詩中“絕”、“滅”、“孤”“獨”等字眼,讓學生體會漁翁濃重的孤獨。
然后引導學生質疑:“為何柳宗元要描寫這樣一個漁翁?”先由其結合自己的認識談談。有幾位學生聯系到了柳宗元的生平經歷,但說得不夠完整深入。于是,我有選擇地出示作者生平,再讓學生結合出示內容談談新認識,學生能夠說得更好了,能夠明白其實漁翁是作者自身的寫照,作者寫漁翁的“千萬孤獨”其實是在訴說自己的“千萬孤獨”。然后再次結合另一段資料,讓學生感受作者蘊藏于詩中的堅強不屈。從而指導學生學習古詩的一種方法即聯系作者生平體會古詩內涵。
但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內容,課堂上我覺得我說得過多了,給予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展現自己的機會過少了,學生對詩的誦讀次數也不夠。此外,我也沒有開展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學會集眾人之智解決問題。在最后寫話的內容設計上也缺乏創(chuàng)新,沒有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提升。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有針對性地去學習、改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