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7篇

時間:2022-12-15 作者:Kris 教學計劃

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始前,老師們都需要制定教學設計,為了測評自己的教學效果,應該及時做好教學設計,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7篇,感謝您的參閱。

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7篇

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詞作者表達的意思;

2、在品讀重要詞句中,感受詞作的意境;

3、在想象與拓展中,獲得樂觀、豁達的人生思考。

教學重點:

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詞作者表達的意思。

教學難點:

在品讀重要詞句中,感受詞作的意境。

教學板塊設計:

一、朗讀詞文,整體感知;

二、借月抒情,走進詞境;

三、名句重讀,讀懂詞情;

四、拓展體悟,讀透詞心。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師:說起月亮,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中國古代文人更是喜歡。有人說,中國人隨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詩集,抖一抖,叮叮當當?shù)貢粝潞枚唷霸隆弊謥?。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真的,中國詩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嬋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蘆花深處是月,小樓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啊,好詩多在明月中,詩人都拿月亮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與月亮有著不解之緣的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看看它將圍繞月亮身我們訴說什么。

二、誦讀品味

1、字正腔圓地讀。注意“闕”“不勝”“綺”等字音的準確。

2、有板有眼地讀。體會聲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讀中的停頓與節(jié)奏。

3、有情有味地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先聽錄音朗讀感受,然后自由讀,要求讀出味道與感覺來。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是在理解詞境理解詞意之后。

教師預設穿插問題:

①解讀從小序入手,問詞中借月亮來抒懷作者怎樣的情懷。讀懂懷子由的思念之情,賞析并誦讀上闕中的前幾句。(補充作者與子由兄弟情深的資料與詞作)

②重點理解“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含義。

以“不關我月,是君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對應“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句的對話練習,來充分理解懷子由的離愁別緒。

③“兼”字告訴我們作者舉杯對月,還另有一番感慨在其中。小序中沒有介紹,下面老師也給大家讀一次《水調(diào)歌頭》,你從詞中去發(fā)現(xiàn)。(配樂朗誦)

④賞析上闕,抓住“不知”“歸去”讀懂詞人借月懷的內(nèi)心祈愿,從“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負及遭遇,從而體會“寒”字背后的愁苦與幽憤。

⑤作者是否一直陷入這樣的幽憤與傷感中?從哪些詞句中可讀出來?(古難全;但愿)

重點讀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深刻意蘊和曠達情懷。

(理解:人生的聚散離合如明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并非人力所能左右,這是人生無法擺脫的遺憾,既然如此就不必傷悲,在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出一種普遍而深刻的道理,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同時表達了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樂觀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三、體悟拓展

1、出示李白的《把酒問月》和《月下獨酌》給大家。

比較詩句:

1、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2、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3、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問:比較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有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原來《水調(diào)歌頭》的問月、舞月、愿月是從“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詩中繼承而來,借月亮來抒懷的詞作中它確是屬于頂峰之作了。)

2、同學們,這讓我想起評論家周嘯天的一句話:“向上看一首詩的繼承,可知推陳出新之妙;向下看一首詩的影響,則可見其衣被百代之力。”衣被百代中的被是動詞,該讀披,披及的意思,換一個成語就是——流芳百世的魅力。想過它為什么會有流芳百世的魅力嗎?

(從苦悶的悲觀中走出來,到了豁達樂觀的人生境界,一位從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懷坦蕩的達觀的文人留給后人的溫暖與美好,慰藉著千年來普天下不得意與離恨的人,超脫的靈魂裝著美好的東西就會永世活著。)

3、詞讀到現(xiàn)在,你肯定相信一種評價了——清代詞評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千古絕唱的中秋月詞作,用你共鳴感悟到的情感有情有味地再來讀讀這首東坡詞——《水調(diào)歌頭》,能背誦就更好了。(配樂朗誦)

五、結(jié)束語:

優(yōu)秀的作品優(yōu)秀的人值得我們一生用心去讀。東坡的這首詞,從千年前的宋代向我們飄來,它的芳香,還將向遙遠的未來飄去……以后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能再一次與它相遇,讓我們都能從心底生發(fā)出一個真誠的聲音: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下課,同學們再見!

附:板書設計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懷子由離愁別恨

嘆人生失意矛盾

悟真諦超然高格

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 了解這首詩的作者生平及相關的背景知識。

2. 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nèi)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3. 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配樂范讀、打拍朗誦、足踏朗誦,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充分體會作品的節(jié)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2. 利用“主題”來建構(gòu)以中秋月亮為題材的詩詞從而學會對詩詞的對比、區(qū)分與整合。

3. 古詩四步教學法:知詩-誦詩-析詩-品詩。引導學生知內(nèi)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終背誦。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再現(xiàn)詩的意境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以次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溝通課內(nèi)外,提高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審美情趣,培養(yǎng)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領會詩意,體會詩意,并積累名句。

重點突破:多形式反復誦讀,情景教學,名句賞析。

教學難點:借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體味作品所蘊涵的情思,理解詩人的豁達樂觀情懷。

難點突破: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名句賞析、討論合作,幫助學生了解情感,引起共鳴。

教學方法:

1. 誦讀法

2. 情景教學法

3. 討論點撥法

4. 古詩四步教學法

學習方法:

1. 朗讀理解

2. 小組合作

3. 發(fā)揮想象

教學用具:

?春江花月夜》磁帶、多媒體課件、《明月幾時有》歌曲磁帶、《水調(diào)歌頭》書法作品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引詞)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極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發(fā)人的藝術(shù)聯(lián)想,一勾新月會讓人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lián)想到美好的生活,在月亮身上,文人們寄托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同學們能調(diào)動積累,說一說我們學過的有關明月的詩句嗎?(學生回答)那么蘇軾仰望明月,他會聯(lián)想到什么呢?

二. 初步感知:教師播放《明月幾時有》歌曲,多媒體配以優(yōu)美畫面

三. 指導學生朗讀:(誦詞)

(1.)教師范讀全詞(配以《春江花月夜》),學生聽讀,初步感知詩意

提示重點字讀音(多媒體出字)

闕(que)瓊(qiong)綺(qi)勝(sheng)

(2.)手打拍朗讀、足踏朗讀,(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跟讀)

要求:充分體會作品的節(jié)奏、韻律,感受其聲韻美

(3.)抽生讀,配樂。

要求:字正腔圓,正確斷句

(4.)分男女生分上下闕讀

要求:抑揚頓挫,略帶感情

四. 整體把握詩意(析詞)

(1.)學生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教師提供背景,學生參考助讀資料

(2.)教師設計相關問題,知道學生解讀詩意

a.詞的上下兩闕主要寫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詩意

b.上闕中哪兩個字最能體會作者對明月的向往?哪兩個字又最能體現(xiàn)作者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又是哪兩個字把蘇軾帶回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體會作者感情起伏

c.下闕中由中秋圓月聯(lián)想到什么?哪兩個字最能突出月圓人不圓的憂傷情懷?又是哪兩個字把筆鋒一轉(zhuǎn),聊以寬慰,富有哲理?哪兩個字又最能體現(xiàn)作者豁達樂觀的情懷?

d.上下闕的聯(lián)系何在?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并作補充講解

我欲 何似

上闕:飲酒問月――幻想上天――――—— 熱愛人間 身世之感

又恐

無眠 但愿

下闕:月圓人離――難眠懷弟――――——美好祝愿 思弟之情

難全

五. 品詩

(1.)學生發(fā)揮想象,描繪意境

教師利用音樂烘托,多媒體畫面激發(fā)興趣,散文描述來激發(fā)學生想象,并帶領學生進入意境

(2.)(學生活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學生自述眼前畫面,師生互相補充完整

(3.)問: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現(xiàn)在那些詞句上?

(學生活動)學生暢談對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六. 拓展:

1. 賞析美術(shù)作品、書法、繪畫,融合音樂,激發(fā)學生別出心裁讀古詩,并教育學生熱愛古詩詞

2. 名句互通,踏雪尋蹤、聯(lián)系課堂內(nèi)外。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李白《把酒問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 《月下獨酌》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俯之任蜀州》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七.總結(jié):

這首詞雖飽含人生哲學,但它是通過一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表現(xiàn)的。我們感覺到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而不是枯燥的說教。詞中雖有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但最后還是以理遣情,不脫離現(xiàn)實,無悲觀消極情緒,卻是豁達樂觀的祝福。怪不得人們說:“中秋詞自蘇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大聲激情的朗讀《水調(diào)歌頭》,能夠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大聲激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蘇軾的情感。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所謂激情就是在讀書時大聲、清晰的去朗讀課本,并在激情朗讀之后能夠?qū)懗鲆稽c自己的感悟。在早讀的時候我們的活動也是繽紛多樣的。對于還沒有學過的課文我們會選擇拿起書本集體大聲的朗讀,這時的要求是最大聲、最清晰。對于學過的我們會選擇小組pk的方法,大家更會想要征服對方,所以是更加的'大聲的讀出我們特有的激情。

一、小組《水調(diào)歌頭》pk。

最大聲、最激情、最清晰的朗讀出本詞。能夠讀準每一個字音。

二、小組自由朗讀《水調(diào)歌頭》。

小組的語文課代表組織各組的組員自由朗讀,一定要注意本次的節(jié)奏、停頓。在讀準節(jié)奏和停頓后加入情感區(qū)感受作者的情感。最后加入小組的展示將本課的情感升華到最高潮。為后面的讀后感打好基礎。

三、簡單的寫出讀后感。

在有感情的激情朗讀之后寫下一點點感受為課堂做好鋪墊。

?水調(diào)歌頭》朗讀賞析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總體來說是較為成功的,學生的積極性被很好的調(diào)動起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學生精神飽滿,朗讀激情。

2、在小組自由朗讀時每組的課代表都能夠積極的組織組員朗讀課文。

3、在小組展示時,各小組都能包涵情感的朗誦。并能將情感升華,寫出簡單的感受。

當然這節(jié)課也略有遺憾比如:

1、學生略顯緊張,沒能表現(xiàn)出平時展示時的最高水平。

2、時間還是有些略顯倉促。

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會做到揚長避短的。讓孩子們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去感受語文真正的魅力。

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篇4

教材分析

?水調(diào)歌頭》作為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明其意,懂其理,誦其情"讀出自己的理解和體驗。訓練學生朗讀詩詞的能力,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在古代詩詞中的運用,訓練學生合理、大膽、獨特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領會詩詞所表達的強烈的真摯情感,培養(yǎng)積極、樂觀、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突出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設計多種情境,讓生讀,思,品,說。在能力發(fā)展的同時,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到審美樂趣。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詞不算陌生,對于詩詞的積累有一定的基礎,他們也很喜歡讀詩詞,但由于年齡及生活積累的局限,又使他們對于詞的意境、內(nèi)涵及如何鑒賞難于把握。因此,教會學生如何準確把握詩人的情感脈搏,如何讀詞、鑒賞詞,應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

(2)反復朗誦,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誦全詞;積累詠月名句。

2.過程與方法

(1)采取多種形式反復朗讀,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情感,培養(yǎng)學生語感。

(2)師生通過合作、研討、探究的學習方式品賞妙詞、佳句,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詩歌的情懷,豐富學生的古典文化修養(yǎng)。

(2)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詞人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及其曠達胸襟在詞中的體現(xiàn)。

2、訓練學生朗讀能力,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在古代詩詞中的運用訓練學生合理、大膽、獨特的聯(lián)想和想象

3、把握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變化。

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一、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三、情景交融,想象豐富。

教學重點:

一、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教學難點:

一、情景交融,想象豐富。

二、提高欣賞能力,情感體驗深刻。

教學工具:

錄音小黑板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導入:中秋的月亮皎潔無暇,舉家團圓的人們其樂融融,可是,在這本應團圓的日子里,又有多少離人看著這明月,黯然神傷。

二、聽朗讀錄音,感知全詩

1、教師播放錄音

2、學生仔細聆聽

三、寫作背景介紹

1、學生匯報收集的材料

2、教師補充介紹

四、初讀全詩,領會意境

1、學生翻譯全文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匯報交流。)

2、提問:這首詞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呢?

五、再讀文章,體會感情

1、抓住重點詞句,說說作者表達的感情

(學生抓住文章中的語句,結(jié)合自身的感受說一說對這首詞的理解。)

六、課外延伸,拓寬知識。

1、提問:你們還能說一些詠月的詩句嗎?

2、學生交流匯報課外收集的詩句。

七、聽音樂,加深體驗。

1、教師放《二泉映月》、《花好月圓》音樂。

2、學生仔細聽音樂。

(提問:這兩首曲子分別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你能聽出來嗎?)

八、配樂朗誦,加深印象。

學生集體朗誦。

九、課堂小結(jié)

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篇6

【教材分析】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選自初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古代詩詞是我國最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詩詞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和繼承祖國的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并能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積極、樂觀、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體會詩詞所表達的強烈的真摯的情感,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訓練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和聯(lián)想、想象能力。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培養(yǎng)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朗讀能力,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在古代詩詞中的運用訓練學生合理、大膽、獨特的聯(lián)想和想象。

【教學難點】

聯(lián)想和想象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法】

情景創(chuàng)設法、設疑導思法、討論法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想】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前指導學生預習,查詢有關作者和理解詩詞的資料。

2、課堂上展開多邊活動,師生互動,學生討論,師生協(xié)同探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3、讓音樂、繪畫走進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

【教學步驟】

(一)趣味導入

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月牙,邊畫邊要求學生回憶與月亮有關的故事、傳說和詩句,如果有困難也可與同學小聲相互啟發(fā)、相互討論,然后找學生起來回答,同學補充。[嫦娥奔月、玉兔東升、月下老、吳剛砍桂樹、“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接下來老師再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儲備想想古代詩人們常常借月亮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思念、苦悶、孤獨、惆悵等),最后老師給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任務,并請同學們猜想作者在這首詞中借月亮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誦讀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得流暢,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2、抽讀、齊讀,初步體會詞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討論: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詞的主要內(nèi)容。

(學生可能回答不夠全面,教師可提示注意“小序”中的“兼”字以及聯(lián)系自己在課外所查詢的資料。)

4、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的發(fā)言后再齊讀全首詞。

(三)深入理解

1、先獨立思考下面問題,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蘇軾原來在朝廷做官,由于黨派相爭,他受到排擠,被貶為地方官,加之此時他與弟弟蘇轍已有七年沒有相見了,面對中秋圓月,他的心情會怎樣呢?(苦悶、惆悵、憂傷、孤獨、難過等)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離開令他傷心的塵世,飛向美麗的月宮的奇異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矛盾,還怕寒冷)

(3)、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4)、“高處不勝寒”僅僅是指禁不住高處的寒冷嗎?聯(lián)系寫作背景,還有無其他含義?(不愿回朝廷做官,討厭那里的黨派相爭,勾心斗角;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單冷清;禁不住人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等)

2、小結(jié):“高處不勝寒”內(nèi)涵非常豐富,確實表達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黨派相爭,互相排擠的打擊,害怕回去沒有自己的立身之處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間也不錯,做個地方官,逍遙自在,同樣可以為國家出力,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蘇軾化解了心中的苦悶、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時的蘇軾的得意之狀。

3、討論:對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達,襟懷坦蕩,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靜,皓月當空,但骨肉分離,作者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學生探究、討論,老師巡視、參與、指導)

4、全班同學再齊讀全首詞,歸納總結(jié)出作者的心理變化歷程。

(苦悶——矛盾——豁達——祝愿)

(四)品味

1、通過學習這首詞,你最喜歡詞中哪一句或幾句?請說明理由。

2、配樂朗讀,品味意境。

(五)拓展延伸,暢談感受。

1、回憶自己曾經(jīng)遭遇過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簡潔的語言把事情的經(jīng)過以及自己當時真實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

2、今后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將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學習了這首詞后,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fā)呢?談談自己的看法。

3、教師小結(jié):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時常會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們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呢?我們應該是:失意時,莫傷悲;苦悶時,莫彷徨;失敗時,莫氣餒。正視失敗,迎接挑戰(zhàn),我們的人生,定會成功。

(六)在合唱歌曲《真心英雄》中結(jié)束上課。

(七)作業(yè)布置

1、熟讀背誦。

2、根據(jù)對詞的意境的理解,給這首詞配一幅插圖(可與同學合作)。

(八)板書設計

上闋----望月(寫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闋----懷人(抒情)

聯(lián)想:明月(月圓)——>團圓(人圓)

想象:明月——>宮闕——>瓊樓玉宇

主題:這首詞表達了詩人的曠達胸襟和對親人的懷念。

水調(diào)歌頭教學設計篇7

學習目標:

1、了解寫作的背景,學會通過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2、通過反復朗讀背誦體會情感。

學習重點:學會通過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學習難點:體會作品表達的人生哲理

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誦讀、感悟、合作探究。

課前學習: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的背景資料,并朗讀全詞,讀通讀順。

設計理念:

?水調(diào)歌頭》作為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明其意,懂其理,誦其情”讀出自己的理解和體驗。本著課程標準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出自己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的理論指導,突出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設計多種情境,讓生讀、思、品、說。在能力發(fā)展同時,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到審美樂趣。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導入新課:

導入1:同學們,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文學,比如說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其實,更重要的是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杰出的文學大師,是他們讓那個時代的文學大放異彩璀璨奪目。比如,提到魏晉我們就會想起陶淵明,提起唐代就不能不說李白、杜甫,提到宋代就不能說(生答:蘇軾)是他們讓那個時代的文學更加精彩。

導入2:“一切景語皆情語””,大自然的萬事萬物在作家的筆下都是一曲浪漫的歌,一首美麗的詩。團圓之時的中秋佳節(jié),浩瀚的深藍的天空中那輪皎潔的月亮就更是牽動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情愫。其中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詞被廣為傳誦,這就是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今天,讓我們跟著蘇軾一起來對月長歌。

蘇軾簡介:

蘇軾:

(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學家(散文家、詩人、

詞人)、書畫家,文藝評論家和審美鑒賞家。詞集有《東坡樂府》。其詞視野廣闊,風格豪邁。與父親蘇洵兄弟蘇轍合稱“三蘇”,同為“唐宋八大散文家”。散文有《前赤壁賦》詞有《水調(diào)歌頭》《念奴嬌》。與辛棄疾齊名,為豪放派的代表。(蘇辛)

時代背景:

該詞是蘇軾任密洲太守時寫的,當時王安石當政,蘇軾在政治上受到壓抑,“那是一個中秋之夜,詩人一個人孤零零來到庭院,對月獨飲,”政治上的不得意,對親人的思念,郁結(jié)于心。但他又深深熱愛著人間的現(xiàn)實生活,于是將千愁萬緒,流瀉筆端。所以詞中有消極傷感的情緒,但他畢竟有著曠達的胸襟,又從對人生哲理的探求中達到了自我解脫。

內(nèi)容簡析:

小序:交代作詞原由,領起全篇。(序常起揭示作品內(nèi)容的作用。)

上闋:詞人歡飲時的想象,表達。(問天)(人格化)

下闋:詞人無眠時的探求,表達詩人曠達胸襟和對親人的懷念。(問月)

全詞:問人生探哲理,寓哲理于抒情中。

(表達詩人曠達胸襟和對親人的懷念,也表達了詞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簡單賞析:

這首中秋懷人詞,久負盛名,橫絕今古。開頭一句雖在用李白詩句,而舉止超逸,氣韻終高一籌。人間天上,連通情感脈絡。接著以浪漫瑰偉的想象,集中描寫自己與朝廷的微妙關系,突出“去”與“留”的矛盾。下闋實寫中秋賞月,寫與弟的離別相思之苦,由怨而轉(zhuǎn)入徹語,足見作者不為環(huán)境所拘束的豁達品格,“但愿”二字,憂患俱釋,惟以善保天年,藉明月而寄相思互相勸勉。

翻譯全詞:

小序: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我暢飲到天亮,大醉,寫了這首詞,并以此思念子由。(本是團圓之日,天涯各一方)

上片:明月什么時候才會出現(xiàn),端起盛滿酒的杯子來質(zhì)問青天。(一疑)

不曉得天上的宮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二疑)

我打算乘風回到天上去,又怕在那高高的瓊樓玉宇中禁不起寒冷。(三疑)

月下跳起舞來,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哪里像在人間?。。ㄋ囊桑?

下片:月兒已經(jīng)轉(zhuǎn)過朱紅色的閣子,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不能安眠的人。

(描寫月光)

月兒不該對人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偏要在人們分別時才變圓呢?

人都有悲歡離合之事,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這種事自古以來難以圓滿。

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1) 問:對照注釋你認為詞的上下闋主要寫了什么?兩者聯(lián)系何在?

(上闋——望月寫景;下闋——懷人抒情。兩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問:詞中哪些是實景?哪些是虛景?

(3) 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現(xiàn)在哪些詞句上?你如何理解?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4)透過詞的本意,詞人向我們暗示了什么?——“天上”乃朝廷也……

板書設計: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上闋:飲酒問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闋:難眠懷弟——探求人生哲理

相關鏈接:點擊生活,理解運用,展開想象,誦讀品味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親人,這時引用《水調(diào)歌頭》中哪一句祝福?

(2)你媽媽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學的哥哥,

請你引用《水調(diào)歌頭》中一句詩來勸勸她你會怎么說?

2、哪一句直接寫“月”的。

3、詩中哪一句與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設計說明: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既能學以致用,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檢測對詩句理解程度。

4、讀完這首詞,你有何啟示?

師的閱讀體驗:同樣一輪中秋月,王建發(fā)出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

哀嘆,而蘇軾卻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寫出了他的曠達??梢?,同樣的月亮,人們對她的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我們可能無法改變事物,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情,可以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看待事物。

設計說明:

多種情境鋪設,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感知。老師與學生融洽交流體驗,很

好起到了“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加深體驗。

備課時間:20xx年12月

再備課于20xx年7月13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