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藝術組教學計劃參考5篇

時間:2023-02-23 作者:Cold-blooded 教學計劃

會寫教學計劃是教師必須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為了寫出優(yōu)秀的教學計劃,我們一定要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以下是范文社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藝術組教學計劃參考5篇,供大家參考。

2023藝術組教學計劃參考5篇

2023藝術組教學計劃篇1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生活文化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chuàng)造美。

本學期的藝術教學將從美術繪畫、手工、音樂歌唱、演奏活動、韻律活動、欣賞活動等方面展開。

一、美術繪畫

1、愿意參加繪畫活動,體驗繪畫的快樂,養(yǎng)成大膽作畫的習慣。

2、認識油畫棒、水彩筆和圖畫紙等繪畫工具和材料,掌握它們的基本使用方法。

3、大膽涂鴉,嘗試用點、線來表現簡單的形狀。觀察各點的大小、形狀,線的長短、粗細、曲直等不同形態(tài),感受線條的豐富性和形態(tài)美。

4、知道紅、黃、藍等顏色,對色彩敏感,初步學會自由選用喜愛的顏色作畫,嘗試手掌印畫、手指點畫。

二、手工

1、對手工活動感興趣。

2、初步掌握撕、搓等紙工技能。

3、能愉快地玩泥:團、搓、壓等。

三、音樂歌唱

1、喜歡自己唱歌,也喜歡和同伴一起唱歌,體驗唱歌的愉悅。

2、初步學會用自然的聲音唱歌,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對歌曲的開始和結束作出反映。

3、能感受并基本表現歌曲的形象和情感。嘗試理解并表現歌曲的形象和情感。

四、演奏活動

1、探索發(fā)現兩種簡單易掌握的.打擊樂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并知道他們的名稱。

2、養(yǎng)成正確使用、輕拿輕放打擊樂器的良好習慣。

五、韻律活動

1、喜歡參加集體的韻律活動和音樂游戲。

2、能隨音樂做簡單的動作。

3、初步體驗用動作、表情、姿態(tài)與他人交流。

六、欣賞活動

1、能喜歡傾聽周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在老師的提示下,安靜傾聽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特點并理解其基本內容和情緒。

2、能初步聽辨、感知音樂的速度變化。

3、能初步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2023藝術組教學計劃篇2

一、教學總目標

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出發(fā),通過對童謠歌曲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和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2、學生在以“馬”為內容的藝術作品欣賞、表現活動中,感受不同材質、不同表現手法的不同特點,了解馬的造型特點。

3、學生通過觀察,了解蟻穴的構造特點,學習運用線條、色彩、手工制作等造型手段進行繪畫和制作。

4、有興趣關注世界其他民族與地區(qū)的藝術,初步感受不同文化的藝術表達方式。搜集常見的藝術符號,初步了解它們的象征意義。

二、各單元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通過對童謠歌曲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和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提高對語言節(jié)奏的感受能力,學生嘗試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第二單元:通過繪畫、立體制作、歌曲演唱、樂曲欣賞、舞蹈表演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第三單元:以不同的視角,審視、賞析小動物的造物天性,了解動物們的生存方式,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科學求索的精神品質,以藝術化的方式呈現學生們心中的動物家園。

第四單元:通過生活體驗、感受、欣賞、制作、表演、歌唱等藝術活動,提高學生觀察、想象、模仿、制作、表演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

第五單元:通過欣賞壯、苗、侗三民族的地域風光以及服裝、佩飾、歌舞、民俗等藝術活動,了解他們傳統的民族藝術、文化與生活,運用繪畫、手工制作、歌曲、舞蹈表演等藝術活動,同時感受情感在藝術表現中的意義。

第六單元:通過一系列的藝術活動,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在對先烈的崇敬和思念中,引導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

第七單元:通過“小小旅行家”的學習,運用演唱、欣賞、模仿、創(chuàng)作等藝術活動,調動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注意觀察與感悟生活的能力,增強其愛祖國、愛中華民族、愛生活、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第八單元:以鮮艷的色彩、美麗動人的形象和生動的故事,喚起學生對童話的濃厚興趣、了解不同藝術手段的表現特點及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熱愛美、追求美的高雅情趣和熱愛生活、關愛生命的美好情操。

三、教學重點

1、將自己對某些生活和自然現象的感受、體驗與藝術家對它們的表達聯系起來,嘗試用自己喜愛的藝術方式表達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2、觀賞或傾聽表現民族風格、動物感情、童話等常見情感的作品,將不同情感,用語言、身體、聲音等即興表現出來,并將它們與自己曾體驗到的同種情感聯系起來進行討論。

四、教學難點

1、參與班級、學校、社區(qū)、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慶典、聯歡等活動,了解其中出現的民族民間音樂、歌舞、戲曲、剪紙、裝飾品,嘗試模仿或參與一項活動。

2、比較嗓子唱出的歌聲與擴音器擴大后的歌聲的區(qū)別;區(qū)別和比較自然景色與攝像鏡頭中的景色;嘗試用某些媒體制作簡單的道具,配合身體動作、聲音、繪畫等形式表現身邊的自然變化。

2023藝術組教學計劃篇3

一、美術教育

小班的美術是以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為主。主要方式是涂色、添畫。整個學期下來,孩子們的繪畫水平都有了一定的進步。本學期注重對幼兒知識經驗的積累,及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以玩色為主,強調創(chuàng)造的過程,注意幼兒的情感體驗,引導孩子主動觀察、分析孩子各種情況準確把握,在適當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教給孩子技能技巧,讓孩子畫出心中的畫,促進孩子個性的發(fā)展。

形式:水粉畫,拓印,染紙等彩畫……

手工:以泥工和紙工為主。學習團搓壓扁基本技法和撕貼技法。

以教材內容基本內容,根據孩子情況填充和替換孩子感興趣和需要的內容。以幼兒為本,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賞孩子,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呵護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二、音樂教育

(一)歌唱活動

1.喜歡參加歌唱活動。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保持正確的唱歌姿勢。

2.能聽前奏整齊地開始,音域一般在1—6。

3.初步理解和表現歌曲的形象和情感。

4.學習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換部分歌詞,體驗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歌唱活動的快樂。

(二)韻律活動

1.喜歡參與音樂游戲和有簡單舞蹈動作的活動,能隨音樂做簡單律動。

2.基本能感受音樂節(jié)奏、旋律的顯著變化隨之變換動作。能用上肢、下肢等簡單的身體動作表現音樂的情感和內容。

3.學習用動作、表情、姿態(tài)與人溝通。

4.能自己想出簡單的動作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體驗韻律活動中表達、創(chuàng)造和交流的快樂。

(三)節(jié)奏活動

1.喜歡玩弄打擊樂器,感受手鈴、串鈴、碰鈴、木魚等容易演奏的打擊樂器不同的音色,喜歡參與集體的演奏活動。

2.學習遵守演奏打擊樂的基本規(guī)則。

3.能獨立地隨熟悉的音樂有節(jié)奏地演奏,能參加兩至三種樂器的齊奏,學習看指揮開始和結束演奏。

4.大膽地用樂器演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能創(chuàng)造性地變化演奏方案,體驗節(jié)奏活動的樂趣。

(四)欣賞活動

1.喜歡傾聽、觀賞周圍環(huán)境中各種事物的形態(tài)、聲音和運動狀態(tài)。

2.努力聽辨音樂中差異明顯的音區(qū)高低、力度強弱、速度快慢。

3.體驗典型的舞曲、勞動音樂等不同類型音樂的特點。

4.喜歡用自己的體態(tài)、嗓音和動作參與欣賞活動,進行多種方式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

5.能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地傾聽或觀看自己喜歡的音樂舞蹈表演。

2023藝術組教學計劃篇4

一、情況分析:

小班幼兒經過一學期的培養(yǎng),對美術活動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在學習習慣和繪畫常規(guī)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大部分幼兒能正確地握筆并涂畫。他們不僅能獨立的畫出簡單的線條,還能夠進行較均勻的涂色,對繪畫有了較高的興趣。所以,本學期根據幼兒的現狀,繼續(xù)加強幼兒構圖技能的練習。只有畫好基本形狀,才能變化出各種事物。我們首先從小朋友喜愛的動物、水果入手作為美術活動的內容,更多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大膽涂抹的機會,使他們在美術中大膽地表現,通過幼兒有興趣的練習,從而更多地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為幼兒以后的美術學習打下基礎。

二、活動目標:

1.形成良好的繪畫習慣。認識并逐步學會使用繪畫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筆、蠟筆、油畫棒),培養(yǎng)正確的繪畫姿勢,手腿保持一定距離,握筆自然有力。

2.能大膽地表現、創(chuàng)新。在美術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能利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材料,通過多種形式:(手指點畫、棉簽畫、紙團印畫、添畫)等不同技法表現,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4.認識并學會使用3-6種顏色:紅、綠、藍、、黑、黃、褐等。

5.從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逐步學會掌握點、豎線、橫線、斜線、圓形和方形涂染等方法畫出所熟悉的物體,如樹木、花草、人、動物等,培養(yǎng)幼兒大膽畫畫的能力。

6.學會用搓、團圓、壓扁等方法,簡單地塑造一些物體,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7.認識紙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稱,學會一些簡單的折疊方法。如:對邊折、對角折。

三、活動措施:

根據培養(yǎng)目標,我們將以生動形象,鮮明的色彩和兒童化的語言,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景,鼓勵幼兒充滿自信地大膽表現,從中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在美術活動中發(fā)展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形成人人愛畫,人人敢畫的氛圍。

1.制定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目標,選擇相適應的內容進行教學。

2.結合主題活動開展,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充分調動幼兒表現的積極性。

3.加強家園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指導,共同培養(yǎng)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四、具體活動安排:

三月份:

1.《燈籠》;2.《氣球》;3.《小草》;4.《美麗的花》。

四月份:

1.《瓢蟲》;2.《魚》;3.《西瓜》;4.《毛毛蟲》。

五月份:

1.《葉子》;2.《蝸?!?3.《蘋果樹》;4.《蘑菇》。

六月份:

1.《小雞捉蟲》;2.《太陽》;3.《小鳥》;4.《小刺猬》。

在本學期的中后期做一次幼兒作品的展示。同時,在實際操作中,會根據幼兒的情況,將所學的內容做適當的調整。

燈籠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畫圓的方法表現燈籠的主要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活動準備:

燈籠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禮物,它是什么呢?(出示燈籠),那你們喜歡嗎?仔細看看,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

幼兒議論回答后,教師總結:燈籠有一個大大的圓圓的身體,上面有懸掛的線,下面有一串穗子。

2.老師示范

燈籠有張大圓臉,紅紅的,像太陽。

頭上帶帽子,

露出一根長長的辮子,

圓圓的下巴上,

長著一根又一根,長長的胡子,

你說好笑不好笑。

今天,我們一起來畫燈籠,把你最喜歡的燈籠畫出來,畫好了把它們掛在教室,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最漂亮。

3.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

鼓勵幼兒大膽繪畫,大膽涂色。

4.展示作品,請幼兒說說你最喜歡的畫,為什么?

活動反思:今天是我第一次嘗試給這屆小班幼兒學繪畫,在老師的指導下

活動反思。

2023藝術組教學計劃篇5

活動目標:1學習用簡單的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和情感,熟悉身體各部位。2.樂意參與韻律活動,在隨樂活動中體驗音樂的美好與快樂?;顒訙蕚洌盒∑跋x玩具及手飾、音樂《小瓢蟲飛》、播放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美麗的大花園。

活動過程:

一、欣賞活動場景,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寶寶們,今天呀,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很漂亮的地方,跟我來吧!(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入場,引導幼兒欣賞花、樹等美麗場景)

二、互動游戲小瓢蟲捉迷藏,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表現身體律動。

師:有一只小蟲子飛進花園了,你們猜猜它是誰?(出示小瓢蟲)這只小瓢蟲它要和小朋友玩squo;游戲了,你們找找小瓢蟲藏在哪啦?(頭上),小瓢蟲飛起來了,看看它還飛到哪?(肩膀、膝蓋、屁股)

三、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用優(yōu)美而有節(jié)奏的身體動作表現歌曲。

1、師:小瓢蟲要請小朋友聽一首好聽的歌曲,小朋友們聽聽歌曲中的小瓢蟲飛到我們身體的哪些地方?

2、學習律動小瓢蟲飛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

師:小瓢蟲飛到我們身上時,用什么動作來歡迎它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師邊做動作,邊念歌詞)

師:飛到頭上(肩膀、膝蓋、屁股)時,我們用什么動作向它問好?

小結:小瓢蟲的歌真好聽,現在我們一邊聽著歌,一邊和小瓢蟲做游戲,寶寶們別忘了,小瓢蟲飛到哪我們就要和他打招呼。

四、游戲小瓢蟲找朋友,體驗韻律活動有趣與快樂。

1、師幼共同游戲,體驗韻律活動的樂趣

師:玩得真開心!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有許多的小瓢蟲飛到我們的花園里了,它們想來找小朋友玩了,我們一起鼓掌歡迎他們好不好!

師:小朋友和小瓢蟲交上朋友了嗎?現在和小瓢蟲一起飛起來吧!

(幼兒帶上小瓢蟲首飾,在游戲情境中運用身體律動進一步感受和表

現音樂節(jié)奏)

2、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引導孩子傾聽小瓢蟲飛到身體的哪些部位,并用動作積極互動

師:這只小瓢蟲真調皮,它呀,還想飛到別的地方,仔細看看,它還飛到哪些地方?(耳朵、鼻子手臂、肚子)。小瓢蟲等會飛到哪?我們就讓小瓢蟲停在那,碰一碰它,好嗎?

五、借助活動場景,在音樂聲中自然結束。

師:小瓢蟲還會飛到哪?它想飛到美麗的大花園里玩一玩,我們跟著瓢蟲飛吧!(幼兒跟隨老師與小瓢蟲,自然的融入活動場景,在音樂聲中飛過草地大樹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