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減65的教學反思6篇

時間:2022-12-17 作者:Cold-blooded 教學計劃

作為教師在寫教學反思之前一定要認真回顧教學過程,教學反思是一個優(yōu)秀老師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十幾減65的教學反思6篇,感謝您的參閱。

十幾減65的教學反思6篇

十幾減65的教學反思篇1

?十幾減9》是小學一年級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教學的重、難點在于探討、發(fā)現(xiàn)和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稊?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種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被谶@一理念,我采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并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由于本課與上學期的《9加幾》在教學內容上形成了呼應,因此我也繼續(xù)沿用了小猴賣桃的情境導入方式,學生對于小猴賣桃還是很感興趣的,都積極舉手要說圖意,在這樣的情景之下,對于十幾減9如何計算的探討,他們也是在激勵的討論中進行的。但在探討13—9的計算方法時,我對學生的知識基礎估計不足,以致于沒有出現(xiàn)預期的算法多樣化,只出現(xiàn)了兩種算法——一個一個減和破十法。我沒有進行很好的引導,一味地追問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以致于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只有個別學生愿意發(fā)表自己的方法。其實當學生的探究活動出現(xiàn)困惑時,我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探索,而是急著給學生提供幫助,以得到正確的答案為目的。但是如果無視學生遇到的困難,一味地讓學生自主探究,浪費寶貴的時間不說,也不利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積極情感地培養(yǎng)。所以這也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的發(fā)言在重復別人已說過的內容,還自認為想到了新的算法,說出來卻是已交流過的,是學生不注意傾聽嗎?另外多半學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對其他同學的算法不怎么明白,有的學生由于受我的夸獎,選擇了自己的算法進行計算,而未把別人的好方法接受。由于本課只是20以內退位減的第一課時,教師在提出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并不能過高的要求孩子對算法進行優(yōu)化。因此“用你喜歡的方法算?!本统闪吮竟?jié)課的貫穿語之一。但由于班上孩子對上學期的9加幾計算方法掌握得比較牢固,在做題時,當有孩子提到了用加法算,也頓時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后半段的學習中,大部分孩子已經開始嘗試“想加算減”的方法了。

?數(shù)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活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在新課標指引下,我在課上充分尊重學生,不但讓學生獨立嘗試、探索,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合理算法,而且還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因此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這堂課中學生的個性化得到了較實在的體現(xiàn)。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教學的重、難點在于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學生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對于后邊“十幾減幾”退位減法的教學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能為“十幾減幾”退位減法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谶@一理念,我采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并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課堂上學生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如:在計算“13—9”時,學生的計算方法有(1)“想加算減”法,因為4+9=13,所以13—9=4。(2)“破十法”:13可以分成10和3,10—9=1,1+3=4。(3)“連減法”,因為上個學期學過十幾減幾等于10的算式,所以把9分成3和6,13—3=10,10—6=4。(4)也可以用13—10=3,由于減數(shù)多減了1,所以差要再加1,3+1=4,所以13—9=4。當然有部分學生是通過數(shù)數(shù)數(shù)出來的。在比較各自方法的優(yōu)劣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法的簡便,實現(xiàn)計算方法的最優(yōu)化。

在學生掌握了計算方法后,我讓學生把所有“十幾減9”的算式都整理排列出來,然后讓他們發(fā)現(xiàn)探討這些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除了發(fā)現(xiàn)減數(shù)都是9,被減數(shù)一個比一個多1,差一個比一個多1,還發(fā)現(xiàn)了“差比被減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多1”這一規(guī)律,最后我讓學生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進行了計算練習,學生的計算速度得到了提高。當然部分學生容易把“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和“幾加9”的進位加法規(guī)律混淆,因此應多加練習,加深鞏固,讓學生加深理解,以達到熟練、正確地進行計算。

十幾減65的教學反思篇2

?十幾減九》這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進位加法的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在學習之前教師應提前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復習到位,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尤其個別學生更能增強學習的自信。教學新知時結合主題圖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吸引學生“入場”從整題到部分,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去思考。以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數(shù)學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集中在小丑手中的氣球上,引出課題,十幾減九。讓學生開動腦筋、用多種方法計算,孩子們用了破十法,連減法、想加算減法。都是在教師的引領下一一呈現(xiàn)出來。通過教學反思如下:

1.對于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情景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利用主題圖讓學生真正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是與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的,同時學生自己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不但能培養(yǎng)其問題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2.在研究《十幾減九》方法時多做文章。而且能夠運用“破十法”、“算加想減”的方法清楚明白地講清自己的思考過程。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對算法進行強化。

3.加強練習,提高運算能力。針對一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況,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練習題:“你能做幾題就做幾題”、“同桌相互出題計算”、“游戲中計算”等,既加強了訓練,又不失趣味性。要達到熟練計算的要求,難度很大。我們應通過鼓勵性的評價,學生之間的贊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關注個別生加強輔導。

十幾減65的教學反思篇3

今天教學的內容是《十幾減8、7》。由于有了前一課的基礎,學生已經能把十幾減9得計算方法學得較好,能把方法遷移到新知的學習中,因此學習十幾減8,7比較輕松。本課練習中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將枯燥的計算寓于學生喜歡的活動中,將計算技能的訓練落到實處,。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學法指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提倡算法多樣化的同時,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在本節(jié)課的算法交流中,大多數(shù)人能用2種以上的方法來完成十幾減8、7的口算,而且一部分同學對不同的題目會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說明有一部分學生在做題的時候還是會根據(jù)題目來選擇相對簡單的或者更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計算,當被減數(shù)小于15時,大多數(shù)學生用想加算減,因為他們對加法比較熟悉,而被減數(shù)大于15時,選擇的方法就有所不同。我覺得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教學“試一試”15-7,13-7時,放手讓學生運用學習十幾減9的經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學習十幾減7的計算方法,充分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習熱情。在學習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算法多樣化,對計算有困難的學生,指導他們通過擺小棒,探索計算方法,通過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不同算法的優(yōu)劣,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表意見和表述思路的能力。

十幾減65的教學反思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十幾減幾”的算理,學會“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探索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并且正確率高。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教學時從復習8加幾的口算入手,通過搶答激起學生的興趣,提取學生頭腦中的已有知識,再出示口算題卡讓學生開火車口算十幾減9,并選取兩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為教學新知識打下基礎。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自學例題。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后我讓每位學生動腦思考、有困難的可以動手操作,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15―8的計算方法,在探索過程中使每個學生有較明確的目的,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后再為學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盡量給學生鼓勵肯定合理的計算方法,充分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由于在教學十幾減9中,學生已經偏向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計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現(xiàn)了這兩種算法,我也并沒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7來計算,我認為學生已經自己選擇了算法的優(yōu)化。

十幾減65的教學反思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十幾減8、7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利

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8、7,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減法的思考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自主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夠比較熟練的計算十幾減8、7,理解計算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教學時從復習8加幾的口算入手,通過搶答激起學生的興趣,提取學生頭腦中的已有知識,再出示口算題卡讓學生開火車口算十幾減9,并選取兩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為教學新知識打下基礎。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自學例題。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后我讓每位學生動腦思考、有困難的可以動手操作,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15-8的計算方法,在探索過程中使每個學生有較明確的目的,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后再為學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盡量給學生鼓勵肯定合理的計算方法,充分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由于在教學十幾減9中,學生已經偏向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計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現(xiàn)了這兩種算法,我也并沒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7來計算,我認為學生已經自己選擇了算法的優(yōu)化。

十幾減65的教學反思篇6

本課在已有的”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十幾減9”。

先進行簡單的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復習,為學習新課進行鋪墊。本課通過“賣氣球圖”通過小朋友與賣氣球小丑對話,一個出條件和問題。組織學生圍繞“15個氣球,賣了9個,還剩幾個?”這個問題展開思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接著組織學生用學具圓片擺一擺,和小組內互相交流。學生匯報:“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計算1+5=6”“因為9+6=15,所以15-9=6”“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 10-4=6”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提出了很多解題方法。接著自己總結板書兩種方法:破十法,先算10-9=1,再計算1+5=6;想加算減法,因為 9+6=15,所以15-9=6。本節(jié)課重點學習這兩種方法。再布置課本第10頁做一做第1,2題。

這節(jié)課通過引導學生擺圓片來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提倡算法的多樣化。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活躍,想出了非常多的計算方法。今后要多通過引導孩子自己探索解題方法,讓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應用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