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教學反思,我們可以記錄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撰寫教學反思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學科研意識,下面是范文社小編為您分享的理想教學反思6篇,感謝您的參閱。
理想教學反思篇1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感受天平的平衡現(xiàn)象,悟出等式的性質變化。
在學習中,我以多媒體中天平的平衡來呈現(xiàn)等式的性質,學生能直觀形象的理解性質,平衡的條件是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少相同的重量,才能保持平衡。但具體到方程中應用起來學生感覺活動是獲取真知的有效途徑,通過以上的活動,學生可以很順利地得出結果:天平的兩側都加上相同的質量,天平仍平衡。
二、等式性質解方程——初步感悟它的妙用
在課堂上學生對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感到很陌生,在他們原有的經(jīng)驗中更喜歡用加減法各部分的關系來解,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認識到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的優(yōu)越性,從而養(yǎng)成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的習慣。
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其實學生是非常主動的,他們總覺得天平能啟發(fā)著他們去解決這么神奇的方程,孩子們對方程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好奇心。
新課程的改革,使得小學的知識要體現(xiàn)與初中更加的接軌,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解簡易方程”中進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據(jù)天平的原理來進行解答,也就是說要通過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這一方法雖然說讓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質的東西,但是也讓我感到了許多困惑
1、從教材的編排上,整體難度下降,有意避開了,形如:45—x=23 24÷x =6等類型的題目。把用等式解決的方法單一化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較熟練地利用等式的方法來解方程,但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方程之后,書本不再出現(xiàn)x前面是減號或除號的方程題了,學生在列方程解實際應用時,我們并不能刻意地強調學生不會列出x在后面的方程,我們更頭痛于學生的實際解答能力。在實際的方程應用中,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很顯然這存在著目前的局限性了。對于好的學生來說,我們會讓他們嘗試接受——解答x在后面這類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號二邊同時加上x,再左右換位置,再二邊減一個數(shù),真有點麻煩了。而且有的學生還很難掌握這樣方法。
2、內容看似少實際教得多。難度下降后,看起來教師要教的內容變得少了,可以實際上反而是多了。教師要給他們補充x前面是除號或減號的方程的解法。要教他們列方程時怎么避免x前面是除號或減號的方程的出現(xiàn)等等。
理想教學反思篇2
這次活動關注更多的是“常態(tài)課堂”。因此,我在備課時首先確立一個這樣的認識,“常態(tài)”就是要擯棄虛浮,靠往平時教學,在“有效”一詞上下功夫,立足學生的實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追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把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在這們理念指引下,我預設并教學了這一節(jié)課。
一、互動生成,長文讀短。
“長文讀短”意在訓練學生提取信息的概括能力,教學過程中,先想想課文中回憶了劉老師的哪幾件事。
直奔故事,在描寫細膩的地方批注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把個性閱讀落實到位。這樣可以把長文讀短,迅速把握課文內容,把目光集中到“笑談腿疾、艱難板書、開心放風箏”這三件故事上,經(jīng)歷“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過程,就在與文本不斷深入對話中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俄統(tǒng)一。
二、“思念”引路,情感升華
文章起筆舒緩,情景交融,事例典型,手法細膩,是學生模仿習作的典范。為了讓學生能自主發(fā)現(xiàn)文本的美,自主喚醒與文本的共鳴,我避開了熟套的人物品質特點分析,對于這樣一篇情感真摯的文章,如果以“你覺得劉老師是個什么樣的人”來建構話題,也許提不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感覺乏味。所以一開課我就讓學生配樂傾聽作者的心靈獨白,把濃濃的師生情意融入平淡的文字之中,“未成曲調先有情”。“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隨后學生品出情、讀出情、升華情,讓學生融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感悟這份濃濃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礎上感悟人物形象也就水到渠成。
三、品悟細節(jié),突破難點
這篇課文篇幅比較長,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有效地學習,我抓住了劉老師的三件事:“笑談腿疾、轉寫板書、笑放風箏”來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品味文字,體會情感。達到了長文短上的目的,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長課短教,把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明了,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使復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這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素養(yǎng)。
在教學“談腿疾”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抓住劉老師的笑的神情和講的故事感悟劉老師的樂觀幽默的特點。并且抓住了學生聽故事后的情感變化“笑——酸澀——尊敬”,進行情感補白,更能深入地走進人物的內心,感受人物情懷。在教學“寫板書”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抓住劉老師寫板書的動作:“撐地——離地——急速地一轉——轉向——轉向”來品味,通過老師動情地朗讀,讓學生想象情景后談感受就能入情入境,情動辭發(fā)。學生的感受也很深刻:不容易、感動、擔心摔了一跤,如果沒有想象怎能有這些真切的感受。第三部分抓住了劉老師放風箏的動作和語言,感受他的堅強、自信、熱愛生活的品質。
四、讀寫結合,實現(xiàn)“雙飛”。
這是一篇很好的寫人的文章的范例。我注重讀寫結合,在注重內容理解的同時,不忘寫法的指導,不忘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在學習完整篇文章后,我把板書一分為二,讓學生明白:一只眼睛看課文,一只眼睛看寫法。閱讀是吸收,習作是表達,讓學生學習謀篇布局,統(tǒng)籌規(guī)劃。相信長期堅持,受益無窮。
當然,課后深深反思,也發(fā)現(xiàn)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自己只感動于文章的優(yōu)美,戀戀不舍地要與學生品悟許多細節(jié),以致于沒有一個學生站在課文的高處,整體性去感悟。不過,這種高度的解讀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也許,“功到自然成?!膘o靜等待花兒開放吧!
理想教學反思篇3
詩歌教學存在很大的爭議,因為這種爭議詩歌教學就更加讓人無法把握了。有人側重于對詩歌的分析講解,有人說詩歌教學要側重于誦讀,無須講解。實際上兩種傾向并不矛盾,至于在這二者之間作何取舍,還是要看自己的學生看自己的教學實際。
在進行本堂課的教學時,最終選擇了誦讀教學法。以這種別開生面的朗誦會的形式組織課堂。經(jīng)過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存在著很大的潛力,一種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潛力。第一課時結束時給學生布置的任務是,在課下時間里小組進行自主排練,并再次強調了誦讀比賽的那五項要求。第二課時的朗誦會上,學生的表現(xiàn)讓我驚訝。他們在朗誦形式上,在彼此的配合上,是朗誦質量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在課下時間里,我并沒有對他們進行絲毫朗誦指導,他們完全憑靠小組的力量達到了我期望的效果。
任何一項課堂活動只要經(jīng)過精心的籌備,就能夠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課堂。不僅是老實需要精心的準備,學生同樣也需要準備。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在課堂上體會不到上課的樂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學生沒有為聽課做好準備,他們只是盲目被動地在課堂上跟隨著老師而已。但是,這次《理想》詩歌朗誦會上,學生的表現(xiàn)可以打滿分。一個小組八名左右的成員,男女生人數(shù)不一,他們能夠結合本小組的特點進行合理的組織。男生獨自誦讀,女生獨自誦讀,男生合誦,女生合誦,小組集體朗誦,各種朗誦方式在他們的策劃下被運用得很好。
比賽結果出來后,無論哪個名次,大家都很高興。為了鼓勵勝出的小組,每個勝出的小組獎勵一瓶墨水。獎品標準沒有設太高,一是因為鄉(xiāng)村教學條件所限,二是擔心學生為了獎品而參與課堂活動,而非為了求知。
這樣的課堂雖然迎合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習方式單一,學習任務輕松,但是,課堂結束后留下來的一個疑惑就是:這樣避重就輕的課堂,通過詩歌的朗誦讓學生自主感悟的詩歌教學方式,能否讓學生真正走入詩歌,獨自走入詩境,獲取屬于自己的閱讀體驗呢?他們能夠在朗誦過程中體會到詩歌的形式美與內涵美嗎?
點燃青春的希望之燈,這是我們課堂的主題,希望學生在自信的誦讀之聲中體會到詩歌的深蘊,為了自己的理想過好每一天。
理想教學反思篇4
教師的板書補充,逐步形成分數(shù)的意義。而對于分數(shù)單位的教學,我是在分數(shù)的意義教學之后,讓學生通過看書,再通過嘗試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數(shù)單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幾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之后,學生勢必會有一些發(fā)現(xiàn),再請學生概括出分數(shù)單位、分數(shù)單位的個數(shù)與分數(shù)分子、分母的關系,使學生在數(shù)學技能方面得到發(fā)展。
在設計練習時,我著重圍繞本課重點既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進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書本上的習題,也設計了一道綜合性、生活化、滲透數(shù)學思想的習題。前兩道練習分別是書中的“練一練”和“練習六第3題”,第三道“鋸木頭”問題的設計考慮有三:一是適度綜合了書中練習六第2、3、4三題。首先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際生活問題中理解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深化對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其次是使學生感受到同一個分數(shù),“單位1”的量變化,所對應的數(shù)量也隨之變化。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到“單位1”的量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分數(shù)所對應的數(shù)量的變化的。二是發(fā)展學生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能力,其實也滲透深化學生對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三是滲透數(shù)學思想,極限的思想。引導學生在現(xiàn)實的問題情景中,通過想象,體會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四是滲透數(shù)學文化,通過最后出示莊子書中的一段話,讓學生初步接觸這個數(shù)學故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學生數(shù)感的發(fā)展需要專項的訓練,但更需要教師課堂教學進行長期的、適時地滲透進行,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文化更是如此。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但是回顧整課的教學,還是存有一些遺憾。比如一些細節(jié)上處理還是不夠好。在新授部分將許多物品作為整體呈現(xiàn)時還是需要用一些符號使學生深入感受到將它們看作一個整體,在學生看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導和指導。還有就是練習的量還是較少,學生在技能層面發(fā)展不夠。
理想教學反思篇5
一、讀詩
出示古詩后,請學生自己讀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都讀得很有自信,有好幾位同學在朗讀時還能注意詩句中的停頓,讀得很有節(jié)奏感。
二、會意
理解古詩時,我采用了讓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詩句中的意思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時,邊看圖邊討論,先攻破字詞的意思,再把整句詩連起來解釋,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失為在古詩教學中的方法,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容易掌握字詞的理解,提高了學習的能力。如“半輪”一詞的解釋,學生是根據(jù)“一輪明月”遷移而來,其余的字詞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
在學完這首詩后,我問學生:“讀完這首詩,發(fā)現(xiàn)詩中描述的地名比較多,你能從中找出來嗎?”學生馬上低頭仔細尋找,并在書上圈劃,找到了這樣五處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很顯然,這也是這首詩中的一個亮點,詩人頻繁使用了五處地名,我們讀來卻不覺羅嗦重復,這就是“詩仙”的魅力。
三、悟情
這首詩是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乍離鄉(xiāng)土”時所作,難免會流露出對友人、對親人的留戀之情,學生對于這樣的情感體驗甚少,只是從“思君”這個詞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為了能讓學生的知識底蘊更足一些,所以我補充了有關描寫思念朋友的詩句讓學生反復誦讀,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孟浩然)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理想教學反思篇6
這是一篇較為特殊的作文,“教書”與“育人”兩大目標必須有機結合才能有佳作產(chǎn)生。
由此,教學前,我布置學生自讀習作要求,查字典明確“理想”含義,查資料搜集理想名言,名人為理想不屈奮斗的故事,為學生正確理解“理想”含義,受到名言集名人故事的熏陶教育,從而反問自己有沒有理想,是否該樹立較為遠大、有益于他人的理想,即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做好了鋪墊。
教學伊始,學生便交流對理想含義的理解——理想,是對未來的想象和希望,是切合實際的可實現(xiàn)的,不同于幻想、空想,有益于他人的理想才算是有意義的。接著,他們結合名言及名人故事分析理想對于人生的導航作用。教學進入重要環(huán)節(jié),圍繞三大習作要求導寫。他們談及自己的理想,當教師、當醫(yī)生、當獸醫(yī)、當導游、當作家……言談中充滿自信自豪。問及產(chǎn)生理想的原因,有的學生有些茫然,似乎憶不起其中原因,或不知如何表述。思考了一會兒,幾個“寫作高手”,陸續(xù)舉手發(fā)言,我便及時小結板書:產(chǎn)生理想的原因——一件事、一個人、一句話、一本書、一種愛好……學生思維的閘門被打開,發(fā)言者便越來越多。談起實現(xiàn)理想的方法,與我預設的一樣,學生以一句好好學習作為萬能公式。我便引導他們從“反思過去”、“把握現(xiàn)在”、“展望未來”三個方面進行思考描述,學生便能根據(jù)不同理想,不同職業(yè)、工作特點具體而實在的談自己實現(xiàn)理想的打算、方法。到此,寫作材料準備齊全,便引導學生確定詳略,安排寫作順序,運用寫作技巧。
一節(jié)課下來,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篇文章寫些什么、怎樣寫了于心胸,部分學生似乎對如何寫好以心中有數(shù),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令我比較滿意。
通過聽課老師的評議,結合學生課后的習作,我也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教師似乎在牽著學生鼻子走,不敢放手讓學生談看法;習作指導游離于本單元課文之外,未體現(xiàn)“讀寫結合”的理念;名言與名人故事將學生向“崇高”的境界導向,讓學生背離心愿唱高調迎合師生;課堂發(fā)言面較窄,對學困生關注不夠,導致他們的習作依然是“無米之炊”,三言兩語難以成文。
如何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我們要思考的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