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雖然親朋好友也能給予一定的陪伴,但在大部分情況下更渴望擁有靈魂契合的終身伴侶。以下是范文社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者臥底世紀佳緣揭秘紅娘行業(yè)潛規(guī)則相關參考資料,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歡迎你的閱讀。
會員隱私隨便看,詐騙就當沒看見。
這就是有著超2.2億用戶的中國最大婚戀網站世紀佳緣的運營潛規(guī)則。
12月7日,澎湃新聞連發(fā)了三篇調查報道,媒體記者以應聘形式臥底世紀佳緣線下VIP服務中心(直營店),成為一名銷售紅娘。
經培訓上崗后拿到后臺權限,會員瀏覽的異性照片記錄和所有聊天記錄都可以隨便查看,用戶隱私直接“裸奔”,而世紀佳緣的銷售紅娘則利用這些信息掌握用戶的“口味”,然后通過電話或短信進行轟炸式推銷。
此外為了避免被用戶舉報公司侵犯個人隱私,“紅娘”即使看到有殺豬盤跡象,也要選擇無視。
澎湃新聞的調查報道直接指出世紀佳緣存在5大問題:
1、默許銷售人員隨意瀏覽用戶私密信息;
一位銷售對這種行為不以為然,“這有什么,方便做人物刺激唄。他喜歡長頭發(fā)的,你就說長發(fā),照著他看過的異性條件描述就行了?!?
2、聊天內容異常,當作沒看見;
有銷售紅娘提出“警告”,即便看到聊天內容有異常,存在“殺豬盤”或詐騙跡象,也要當做沒看到,否則被用戶反手舉報公司侵犯個人隱私,“那就麻煩了。”
3、銷售紅娘專業(yè)身份全靠作假“包裝”;
所謂的“資深紅娘”的頭銜和學歷資歷等身份多是自我“包裝”作假而成,一位陳姓培訓師向學員強調“人設”的重要性,無論年齡多大,單身與否,都要說自己“已婚已孕、家庭幸福?!蓖瑫r,要從工作年限、專業(yè)度和匹配率三方面吹噓自己。
4、服務內容含糊不清,紅娘見人開價;
世紀佳緣線下門店均有服務價格手冊,“一對一服務套餐”價格主要分5檔:18800元、28800元、48800元、68800元和108800元,但各收費標準對應的服務內容含糊不清,在實際報價環(huán)節(jié),該服務手冊只起到參考作用,銷售紅娘會根據(jù)會員的綜合情況,簽單價格因人而異。
報價主要分為“直接報價”和“選擇性報價”兩種方式。前者針對容易判斷的會員,可直接報出類似“48800元,6個月服務”這樣的單一價格;后者在不太好判斷會員消費實力的情況下,同時報兩個有差異的價格,如“28800元,4個月服務”或“48800元,4個月服務”,試探其可接受的心理價位,隨后展開猛攻。
5、紅娘當“托”曖昧撈客;
世紀佳緣的銷售紅娘不僅僅是利用后臺盜取會員隱私這么簡單,還存在一些銷售紅娘注冊成其他婚戀平臺的會員或者參加線下相親活動來撈取客戶資源。
以男性用戶為例,世紀佳緣的銷售經理建議女銷售可以用嗲嗲的口吻,直接發(fā)送語音信息,“小哥哥,我看不到你的微信,能不能把你的手機號碼發(fā)過來?!甭?lián)系方式到手后,經過一周的“養(yǎng)魚”過程,就可以和其他同事打配合,推薦其到線下門店?!傲牡脮崦量梢?,但不能太出格,對方不投訴你就行?!?
我們來稍微盤點下世紀佳緣自創(chuàng)建以來做過的孽。
2011年,因為世紀佳緣數(shù)據(jù)庫保護不嚴密,遭外部攻擊,數(shù)據(jù)庫泄漏,不少女性會員接到電話,被邀請參加名為“身價百萬富豪相親會”實為詐騙的相親活動,詐騙主辦方就是曾經的世紀佳緣銷售紅娘;
2017年到2020年,世紀佳緣女用戶頻繁遭遇殺豬盤。詐騙團伙利用部分女性急于尋求婚戀對象的心理,誘導其進行數(shù)字貨幣投資或參與網絡博彩,甚至鼓動她們去借貸“投資”。
女騙男也時有發(fā)生。
別忘了世紀佳緣前幾年爭議最大的事情就是被騙婚自殺事件。WePhone創(chuàng)始人蘇享茂和隱瞞婚史、撒謊成性的翟欣欣在世紀佳緣相識,在蘇享茂提出離婚時敲詐勒索,用離婚協(xié)議卷走蘇享茂1000多萬,最終導致蘇享茂走投無路跳樓自殺。
在這些案例中,世紀佳緣能隨后看到后臺所有聊天記錄,卻并未通過審核關鍵詞、發(fā)送信息等方式提醒受害者,也未審核注冊用戶的個人信息是否屬實。
因為這件事情,世紀佳緣深陷輿論質疑,母公司百合網股價暴跌,2019年12月24日,百合網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世紀佳緣號稱用戶有2.2億,但在如今這個單身數(shù)量愈發(fā)龐大的社會,相親需求愈旺盛,婚戀網站的生意卻愈清冷,
所謂的婚戀網站,其實早就成了心懷不軌之人與詐騙團隊滋生的溫床。
媒體發(fā)布調查報道后,世紀佳緣在官微上致歉,甩出了三項整改措施:
1、報道中提及的門店即日起整改,全員再度深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考核通過后再上崗。
2、對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相關責任人員按公司規(guī)定予以處罰。
3、全國各門店全面開展會員信息安全保護的培訓和教育工作。
這些措施究竟能不能起到效果還需再觀察,畢竟像世紀佳緣這種去年就被工信部通報侵害用戶權益,被要求整改一年多時間里,仍然在明目張膽地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公司,自己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社會信用早就破產了。